第一篇:关于周考作文题的解读及偏题情况的梳理
关于周考作文题的解读及偏题情况的梳理 【真题呈现】
某图书馆组织了一次以“家风建设”为背景的“家庭文娱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占据现在代家庭文娱活动前几位的关键词,家长栏是:聚餐、健身、打麻将、追剧;孩子栏是:兴趣班、手游、网络小说。而在调查中“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这一栏,占据前几位的是:郊游、运动、读书、看展览、听音乐会。
对这份调查结果你有怎样的认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材料解读】
本次周考作文是给材料作文中的单则材料作文;材料呈现出来的是一份调查结果,背景是家风建设,调查的内容是家庭文娱活动状况。在涉及前几位的关键词方面,家长栏和孩子栏的关键词差别甚大,无一相同。该材料还提到调查对象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这一栏的前几位关键词。【题型判定】
结合调查结果及后面的要求,不难看出,这次作文题型实为那种常见的给材料式的任驱动型作文。该题型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只需抓住基本事实或基本观点,按照要求,就事论事地表达个人见解即可;同时,从材料内容方面来看,也很适合于写记叙文。【偏题原因】
不少同学作文审题之所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严重偏题,在于对材料的解读及其重心的把握不准确,缺乏透过芜杂的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导致偏题失分。【偏题情形】
纵观此次学生作文,针对该作文材料而言,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几种偏题情形:
一是大谈家风建设,忽略家庭文娱活动及其关键词。一些同学只在文章起始部分通过引述材料提及家庭文娱活动状况,甚至根本不提及。然后大谈家风建设,大而化之。这种写法,错误在于大而无当。本来是要做一件小背心,结果却做成了一件大棉袄。究其原因,是作者未抓住材料的主体和要害,从而造成审题立意的偏离。
其实,家风建设只是一个外围背景,家庭文娱活动才是调查的基本内容,应围绕这个基本内容来谈,多角度地谈,而不能只是谈外围背景。当然,在谈基本内容时,应不忘联系一下家风建设,至少应在文章中间或末尾点一下家风建设,在有机关联中扣一扣时代热点,从而让主题上点层次,有点境界。
这种偏题情形最多。阅卷中,不乏这种一味大谈家风建设而又文笔优美、内容不俗、书写漂亮的偏题文章。学生本人写完时可能还信心满满,感觉良好,期待高分。只因不明偏题就里,导致失分严重,实在可惜。
二是大谈理想,甚至空谈理想,忽略家庭文娱活动及其关键词。一些文章在稍稍引述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及其关键词之后,撇开家庭文娱活动这个核心内容于不顾,大谈甚至空谈理想对于一个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人要有高远的理想,等等,而不是围绕着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及其关键词这一核心内容来谈论,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种偏题情形也不少,也出现了一些看上去似乎挺不错而实则偏题严重的文章。我个人推测,一些学生此前可能看过、摘抄过或者写过有关理想的文章,一时高兴得过头,有点一厢情愿,以致审题不当而不自知,于是表现为生拉硬拽,甚至南辕北辙,从而导致立意偏离,失分严重,令人失望。其实,静而思之,除审题不仔细、有些疏忽之外,个中根本原因,恐怕还是一些学生的审题能力尚未完全过关。
此外,偏题的情形还有:专门谈理想与现实的,专门谈文化与娱乐的。这些情形都超出了家庭娱乐的范围,也没有与家风有机结合起来。(本段为黄老师补充)札记之二:
关于本次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及明确文体的思考 【审题立意】
透过材料表述,抓住家庭文娱活动这一核心对象,可从文娱活动的内容、形式、意义或危害等方面入手,并从家长、孩子、家长与孩子等三个角度切入,也可从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这个角度切入。
具体作文内容方面,可谈应选择合理的家庭文娱活动,并正面谈其作用与意义,如好的健康的家庭文娱活动有利于子女成长,有利于和谐家庭、亲子交流、加深情感,甚至有利于和谐社会等;也可从反面谈不好的、不健康的家庭娱乐活动的危害;也可以正反结合,对比着谈;还可以根据各家庭实际,谈直面现实,积极改善,注重调整,不断趋利避害的努力过程和相应成效。不论哪种,最好在文中或文末,将家庭文娱活动与家风建设加以钩连,点上几笔,以合理提升立意高度和文章层次。不过,切忌过度拔高主题,以免适得其反。【明确文体】
文章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种文体,不可非驴非马,四不像。先要根据自己对材料的解读与审题立意的定位,并结合自身的写作思路、风格、优长、积累的素材等实际,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写的、有话可说的同时又比较有把握的文体,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和优势,获取高分。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
记叙文偏重叙述,偏重于讲故事。若写记叙文,应在明确主题之后,通过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并在叙事过程中适度抒情议论以突出中心、彰显主题。记叙文要有一个或几个完整事件,外加若干片段。写记叙文时,要尽量把自己摆进去,要文中有我,要有细节描写,达到以真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如果都是一个个的片段相连,那就是散文,不提倡写。只是较可惜,在所阅几百份试卷中,只发现极少量的记叙文,但都是写他人的,没有发现一篇是写自己的,个人感觉似乎并不太正常。学生不愿意写记叙文,是一种偏见;不敢写自己,是一种胆怯。文中只写他人,难以投入真情,容易膈靴搔痒。读者的眼睛最雪亮,情不真则难以动人!当绝大多数人写的都是议论文,那些勇敢地写自己或身边的熟人的记叙文,则无异于一股清风,感觉特别难能可贵,更别说那些表现上佳的记叙文,自然更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其实,在当下,发挥所长,写好记叙文,反而是容易走俏的。
议论文就是为阐述清楚某个观点、某种看法而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一种文体。议论文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切忌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在围绕观点的具体论述上,论证要充分而深入;所用事例一定要典型,能够证明观点,而不是与观点毫无关系,更不是与观点相反,有损观点。要选取事例中对证明观点有用的那一部分或那一方面,切囗要准;具体表述上一般较为概括,切忌啰嗦、胡乱整体搬用;针对不同的论点,或同一论点,不妨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等,力争方法多样,既避免单一,又增强论证效果。议论文属说理性文章,忌讳强词夺理、以偏概全,应追求辩证析理、一分为二,言语上一般要尽量中肯,表述上要讲究分寸,兼顾各种可能情形,科学设置必要前提,不把话说满,留有余地,不钻牛角尖。
第二篇:广东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广东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点评:作文命题较为平易,作文命题的性质像一个缺省话题的话题作文。此题可以引发考生乃至整个社会对“常识”的反思,既涉及了道德,也涉及了文化,还有自然科学等。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有话可说。也就是说,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是符合题意。和去年“不要轻易说‘不’”这一作文题相较,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难度显然有所降低。只要抓住“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
“常识”即普通知识。“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亦即“经验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看法即可。
第三篇: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浙江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点评:浙江卷的作文,1.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还可写成抒情散文。2.“绿叶对根的情意”说的是人要有感恩之心、回报之意。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以写记叙文为佳。
第四篇:湖北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湖北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站在____门口
点评:这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每一位考生都能有话可写,有感可发。填充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是关键。可填些什么呢?可填具体的处所,从而演绎各种具有生活味和人情味的故事,还要反映所站的人物的复杂情感。可联系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的抉择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节取胜;或可站在局外者的角度来写别人的故事或历史上的遗事等,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深刻犀利见胜。
第五篇:福建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福建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解读点评
这也是一种_____
点评:2009年福建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这正是福建省命题人员的命题出发点。写半命题作文,创新的突破点在补全题目上。谨慎于前,方能潇洒于后。只有在补题上煞费苦心,才有望一挥而就,写出情文并茂的考场作文。“这”,指示代词,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