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三统》读书笔记大全

时间:2019-05-13 21:4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三统》读书笔记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三统》读书笔记大全》。

第一篇:《通三统》读书笔记大全

前言

全球化的过程实际更加突出了不同人民的“文明属性”

要把中国文明的潜力发挥出来,需要同时做三件事:一是深入研究中国文明,二是尽量了解学习世界史,三是深入了解各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

今天我们已经必须从根本上拒斥简单的“拿来主义”,因为这样的“拿来主义”只能是文化不成熟、文明不独立的表现。

自序 关于“通三统”

借用“通三统”的概念,用来讨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一些问题。

本书上篇初步提出了当代中国“通三统的特殊含义,亦即认为今天特别需要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本书下篇所谈则是强调今天“通三统需要通过教育特别是大学人文通识教育的努力而促成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亦即形成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本书中篇则提出了拉长时间和历史的维度来抗拒全球化带来的“空间化”困扰。上篇 新时代的“通三统”——中国三种传统的融会(P21)

当代中国三种传统的并存(P23)

三种传统:

1、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传统,包括观点 词汇等。以市场为中心延伸出来的。自由和权利等。

2、共和国开国以来毛泽东时代形成的传统,强调平等,追求平等和正义。

3、中国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传统,即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或儒家文化。注重人情和乡情。

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就是我们今天要达成新时代的“通三统”。

何谓“中国文化问题”

所谓中国文化的问题,背后带出来的是中西文化的问题,是贯穿整个20世纪不断的中西文化争论。

晚晴废除科举无非意味着传统中国的整个政治-文化机制的彻底崩溃和瓦解,中国面临一个全面重组中国社会的巨大任务,我们必须把从晚清瓦解到中国革命和中国改革的整个过程看成是寻求奠定现代中国的一个连续统。熟知不是真知

许多中国人和中国媒体常常说:“中国要融入国际主流文明社会”,认为中国正当性的根据不在于中国自己,而是西方的认可。中国人不一定懂中国,八十年代中国人最关心的不是经济改革的问题,而是思想文化,兴起了“文化热”,西方人最先报道中国的经济腾飞。

重新认识中国

重新认识中国也就是检讨我们以前对自己对中国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我们需要从世界文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明原先是自成一体的,严格说来,中国自成一个世界。不能用西方的逻辑解释中国的历史。

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内在逻辑

美国学者谢淑丽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中提到,中国改革和苏联改革的根本不同在于,中国的改革事实上是毛泽东奠定的“分权化”的轨道上进行的,而且这是苏联无法仿效的。毛泽东不断破坏中国的中央计划经济的工作,使得中国在改革前从来不是一个苏联意义上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美国学者弗朗茨·舒曼在《共产主义中国意识形态与组织》中,认为中国建国后走的是苏联工业化的道路,迅速建立全面的高度中央计划经济体系。但1958年后毛把88%的工厂管理权下放到地方政府管理。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等运动是因为他怕工农阶级以及工农干部被边缘化而被置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之外。从大跃进开始,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重新回到“延安道路”。

托尔维克在《民主在美国》中认为,国家繁荣昌盛必须“政治集权”“行政分权”(以美国为代表)毛泽东时代实际上形成了中国式的“政治集权”和“行政分权”的统一。因此中国经济改革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并不依赖国营企业改革,而是主要由中央计划以外的地方经济发展起来的。

简言之,邓时代的改革是以毛时代为基础的,我们应该看到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连续性。

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

作者在这里特别想提出一个观点,即中国传统文明本身就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外华人资本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传统的中国历史文明对整个中国和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结语

我们应重新看待中国,重新认识中国改革成功与毛泽东时代的联系和连续性,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历史文明对现代中国的奠基性。胡乱的所谓“国际接轨”是可疑的,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和参考,要从我们的问题意识出发,才能知道西方的哪些方面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评论

朱苏力 北大法学院院长

中国在21世纪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自己,和平崛起不光是说崛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说我们不用武力的问题,和平崛起的另外一个含义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的崛起,使它有召唤力,当然它必然伴随着经济实力。

汪晖 清华人文学院教授

我们对于自己的意识层面进行反思的过程,同时是对我们自觉的社会实践的再思考的理论总结的过程。重新认识中国的过程,离不开我们非常具体地讨论我们的实践过程。

中篇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是潘天寿先生的一句话。

20世纪的中国美术有比较大的两个趋势,一个可以称为“中西融合论”,以徐悲鸿 林风眠为代表。另外一派则以齐白石 黄宾虹为代表,比较坚持中国传统美术的道路。

在20世纪中国广义的总体的思想文化学术界,基本上都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两分法。比如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比较强调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异义,另一方面比较多的人则强调中西融合论,例如钱钟书先生。

中西融合论是压倒性的主流,因为20世纪中国人对自己传统的东西基本上全面否定全面排斥。艺术和文化的标准在于金钱。

作者认为,在新的加速全球化的时代下,潘天寿这一代提出的“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或许有一个特别新的含义,“中西距离论”可以扩大到对整个中国人文学术事业的一个总体性原则。另一个原则:“中西文化两端深入”,“两端深入”就是对中国和西方两端都要做深入研究【两端深入,从中西艺术谈到中西文化,把中西文化置于两端,对立起来????】,但是两者要保持距离。分为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点:拉开时间的长度,以抗拒、抵抗、抵消全球化带来的空间距离的消失。【您这是要逆全球化吗????】,拉开时间长度的做法,在时间上意味着拉到尽可能地长。第二点: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应该强调中国和西方两边的古典和经典。以古典来抵消过分的当代化、当代性,以古典文化的深度和长度来抵消过分当代化的庸俗性和浅薄性。第三点:蕴含着拉开大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的距离,拉开时间的长度和强调经典阅读的投入基本上会是一个比较少数人的事业。第四点:在文化和思想的领域上,反对民主化、反对平民化。

第五点:如果要回到中国文化的脉络上,同时意味着在中国要重新建立“成年人的文化”抵制青少年文化。中国的通识教育应该简化,贯彻“两端深入”的原则,一方面以中西文明两方面作为主干,另一方面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有利于重建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文明视野。如果拉长时间距离和历史维度,或许可以抵制全球化带来的美术作品当代性同质化。

评论 潘公凯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甘阳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性的思考,比如说要拉开时间的长度来抵消空间的缩小,避免过分的当代化,反对平民化,区别于青少年文化,同时提出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学术文化共同体和恢复经典文本的阅读等。希望让中国画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它的相对封闭性“现在大学生能画出来的技巧,以前50岁的人可能都不一定画得到,但是大师没有了,整个文化现象确实是在向青少年化的方向发展。”一部分人做年轻化的绘画,一部分做传统文化,做中国画,这是一个拉开距离的思路。

下篇 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

打造中国的精英

打造“中国的精英”就是要打造对中国文明具有充分文化自觉,从而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具有高度自信的有教养的中国人。中国今天恰恰是一个极端缺乏精英和精英意识的国家。一个没有文明根基的国家是不可能发展出伟大的大学的。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需要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来使中国的大学成长为伟大的大学。大学的文化之根

中国的现代大学是没有根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

20世纪中国普遍的彻底的反传统心态,特别是这种反传统心态在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制度性体现,从根本上造成了我们今天普遍感到的文化底气不足,这也正是今天中国极端缺乏精英的根本原因。

20世纪那种普遍的反传统的心态和行动在21世纪必须彻底扭转,否则我们将永远处于文化无根状态。

美国现代大学制度在1870—1940年期间逐渐成型,以“德国大学模式”取代以往传统的“英国大学模式”,美国以往的以古典语言和古典文化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制到19世纪末基本瓦解。但是美国现代仍然注重大学通识教育。

哈钦斯的大学理念与芝加哥大学的转型

芝加哥大学现在被普遍看成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重镇,是因为它的本科通识教育制度特别发达。

哈钦斯强调,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要求所有不同科系的人在大学内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所谓“通识教育”就是对所有人的“共同教育”

哈钦斯提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大学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教育理念,而不能完全被外在的市场和就业需要所决定。现代大学只有发展通识教育或共同教育才符合大学知道的思想。强调大学并非仅仅是“创新之所”,而首先是“文明传承之所”,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取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哈佛三校长与哈佛红皮书

四五十年代美国现代大学的模式终于基本成型,即“英国模式加德国模式”的混合型大学,第一位哈佛校长把哈佛引上德国模式,第二位走回英国模式,第三位校长致力于形成“英国模式加德国模式”的混合模式。

哈佛大学在科南校长领导下于1945年发表著名报告《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俗称哈佛红皮书,讨论的就是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问题。哈佛报告对于“共同教育”的基本内容的看法与哈钦斯的看法一脉相承,这就是共同教育的基础在于对西方文明传统和美国历史的共同体认。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7—1919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出现了现代通识教育,成为以后很多美国大学的样板。

第二阶段:芝加哥大学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成型的通识教育模式,第三阶段:哈佛大学1945年《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 第四阶段:哈佛大学1978年的通识教育方案 第五阶段:斯坦福大学1987年的通识教育改革

我国大学现在正是缺乏基本性人文传统基础建设而迫切需要从根本上奠基,因此不能盲目接轨。

哥伦比亚模式

简明容易操作,哥伦比亚由“史”和“经”交互构成的通识教育构架,是以后芝加哥等各校同时教育课程体质都贯彻的基本原则。【中国人也应该重视本民族的传统史学经典】 芝加哥模式

作者具体列举了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以及课时安排,为我们中国当代大学发展通识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课程的具体内容是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通常都是小班教学。

斯坦福模式

斯坦福改革常被说成是最激进,最极端,最新潮,甚至被说成是“反西方文明中心论”。主题阅读材料基本是传统西方经典,在每门课中又加了一本或两本非西方或非传统主流的著作。

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读本总围绕着最基本的西方经典。

所谓哈佛模式的误导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不同大学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如果不从本国本校的实际出发而盲目照搬分类方式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甚至在效果上适得其反。我国大学目前对通识教育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亦即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

美国主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制,最值得注意的三点:

1、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

2、普遍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

3、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这三点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之路

我国通识教育不应该成为“通识教育大杂烩”,而应该是首先精心设计少而精的“共同核心课程”。本科生应该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开始直接读经典文本。最根本的是“以纲带目”避免“有目无纲”。说到底,文明底蕴是离不开文化传统的。

作者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实际是要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做现代整理,并以此逐渐形成大学的“核心课程”传统。并且需要走“中西并举”的道路。

第二篇:三统答案(最终版)

三统答案

24-25 CA26-30 DCDCB31-35 BCABA

38.(1)①材料一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但随着基尼系数的增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达到国际警戒线。(2分)材料二表明,近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了较快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分)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调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2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分)。

(2)①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素质,增强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能力。(2分)②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2分)③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合理设置国有企业党组织。(2分)④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高高在上,脱离群众。(2分)⑤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2分)⑥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2分)

(3)①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分)②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片面的效率原则有可能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威胁社会公平;片面的公平原则会抑制效率的提高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2分)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统一的一种表现形式。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和根本途径,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力量源泉。(2分)④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既要提高效率,也要注重公平。(2分)

39(7)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分)②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治理交通拥堵。(2分)③发挥财政和税收的重要作用,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城市交通工具结构。(2分)④居民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现代交通理念,绿色环保出行。(2分)⑤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治理城市拥堵经验。(2分)

(8)①W省人大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体现了国家要制定法律,确保城市交通治理有法可依。(3分)②各运管、交管部门加强对道路交通行为的监控和管理,体现了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3分)③各地法院、检察院加强对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体现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2分)④各地加大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工作,体现了国家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推动城市交通治理工作。(2分)

第三篇:保守的文明与开放的态度——关于《通三统》一点思考

周勇兵:保守的文明与开放的态度

——关于《通三统》一点思考

周勇兵

《通三统》一书是著名文化学者甘阳的三篇演讲稿合集,分别是“新时代的‘通三统’”、“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首尾两篇都是在清华大学所做的演讲,而且讨论主题都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前者提出了新时代“通三统”的理论,即孔夫子的儒家传统、毛泽东的平等传统、邓小平的改革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后者通过分析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探讨中国大学如何发展通识教育延续传统文明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中华文明是目前世界上尚存文明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岁月中一直有一种“文化中心论”,典型地体现在“华夷之辩”上,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任何一个中世纪以前的国家都有自大的观念,中国是一种文化上的自大,“中国”即是“中央帝国”,意即文明最发达的地方。中华文明具有高度的历史连续性,“每一个后起的新时代能够自觉地承继融会前代的文化传统,这就是所谓‘通三统’”。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几次重大的外族入侵,比如说蒙古族与满族的入主中原,但是他们最后都自觉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历代积累的文明传统,所以未曾动摇汉族的文化优越感。在我看来,这种历史传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儒家的传统,汉以后各朝均为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不断解释而获得合法性地位,而这种解释正体现了传统的延续性。

中国的“华夷观念”终于在十九世纪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入侵中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人先是看到了西方武器的强大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但还保持着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后又看到了西方政治文明的进步,提出了资本主义改良的方案,对中西文化的辩论与讨论日益激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提出一切传统的都是封建的落后的,一切西方的都是先进的美好的,充满了文化上的自卑感与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否定,希望切断近代中国与传统文明的连续性。

作者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的传统是一直延续着的,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历史文明的连续统。现在的一些人将各个时代的传统割裂开来,把新中国前后两个三十年对立起来,一味地强调它们的冲突性,不是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来全面否定毛泽东时代,就是用毛泽东时代来否定革命,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与不科学的。作者在演讲中引用了美国学者谢淑丽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一书,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源自于毛泽东时代高度“地方分权”的经济结构:将中央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大搞地方基层建设,形成了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的模式。

既然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连续统,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承继与融合以前的传统呢?

通识教育就是对这个问题一个有力的回答。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的强大与政治的进步,更重要的还是文明的复兴。而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与民族精英的地方,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

但令人失望的是,“中国现代大学从一开始就没有植根于中国文明传统之中,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恰恰以与中国传统文明断裂为标志。”这从根本上造成了今日我国的文化底气不足,长期处于文化无根状态。作者提出大学应该以通识教育代替专才教育,把中国古典文明教育放在大学教育的重要位置,重塑中国的传统,形成各专业的共同教育与共同话题。

作者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历史的回顾,指出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佛大学等几所名校的课程改革始终没有背离西方古典文明传统,核心课程注重对西方经典著作的阅读。这与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根据西方一时一地的原则,仅仅模仿国外通识教育的形式,片面追求课程的多样化,满足于“概论”与“通史”的教学和“让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是完全不同的。

文明的进步来自于对前代文明的批判性的继承,文化只能是根植于传统进行改良,而不能进行革命,任何文化上的“革命”最后都会被证明是事实上的倒退。西方的教育学家对待自己的传统是极端保守的,以至于斯坦福大学进行的新CIV课程改革(仅仅名称上宣传多元文化而实质仍以阅读西方经典为主)竟能够引发一次全美的政治大风暴。但我们中国却常年将传统文明与经典认为是“封建”与“落后”的,或是简单地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标签来认识宝贵的古代思想,这又是多么危险的一种境地。

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只是坚持对传统文明良好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排斥现代文明。作者在这一方面似乎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详细地说明清楚,似乎只是看到了西方“通识教育”发展的一条线,甚至于像是在谈美国大学是如何将英国的古典主义学院的传统更好地适应现代发展。须知通识教育或者普遍教育并不是美国大学课程发展的唯一线索,“在度过了较为漫长且变化较少的古典学院课程思想发展阶段后,以实用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大学课程思想一直在美国大学课程领域占主导地位,影响了美国大学课程百年发展史。”(郭德红的《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因此,可以说美国大学一直非常注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在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间进行着平衡。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能力熟练的人才,大学课程就必然要走向职业化与实用主义;但是,“当专业化知识达到一种巨大且丰富的程度的时候,它常常导致知识的分享、学生学习经验的分裂并使学术共同体瓦解。”(郭德红的《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最后,高等教育学家们又会通过增加通识教育的方法来追求大学的平衡

就中国而言,大学教育应该尊重本国的文化传统,对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做现代整理,做好通识教育,更加注重质而不是量,培养对中华文明整体的认同感;同时,必须发展现代课程,注重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当前中国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本学科能达到“精”的程度,惟于此,才更能发挥“通”的意义。而且,应该具有更开放的心态,真正深入地学习西方文化的精髓,而不是满足于一些概念与皮毛的理论,通过了解西方文化以加强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走“中西并举”的道路,也就是坚持保守的文明与开放的态度相统一。

作者在本书的结尾说道:“我相信清华是有一定条件的,问题就在于做还是不做。一开始肯定不完善,比如哥伦比亚和芝加哥大学等都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奠定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我们可能也要二十年时间,但关键是方向要正确,目标明确”。我也相信中国在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探索,终能重塑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并使它在现代文明之中大放异彩的。

第四篇:史通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第一章 史的意义及其范围

何为历史,何为历史学,这是我们不曾考虑过的问题,直到《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出现。然后梁公告诉我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首先,历史是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人创造的,而不是个人所为,所以它的性质是社会的而非单独的;复次,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因为社会是螺旋形的向上发展的;再次“凡活动,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所以凡是能活动的事项,能使人类的情感、理智、意志产生的事项都是历史的范围;再次,社会活动成就的取得全社会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重要的英雄式人物的作用,也包括小市民的作用,而且活动之间因果关系是特别不容忽视的。最后,现在史家做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统治者服务,而是使国民知道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未来的生活之间的休戚关系,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世后世所用。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通过这章,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就会有整体的印象。

诗歌、《易》、《诗经》是史的最初体裁。中国的各种学问中,史学最发达,这和史官建置沿革之早与职责之崇是分不开。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他做《史记》开创纪传体。“《史记》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八书详记政制,蜕行于《尚书》,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其世家、列传,既宗雅记,亦采锁语,则《国语》之遗规也。”断代为史,始于班固的《汉书》。与纪传体并峙者为编年体,陆贾之《楚汉春秋》、荀悦《汉纪》(现存新编年体之第一部书)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政书有《通鉴》、《通典》。上述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千年以为目录。梁公说:“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旬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

梁公认为史籍可分为两类:一曰供后人著史之原料者,二曰制成局部的史籍者。注释有二:一曰注训诂,如裴骃、徐野民注《史记》;二曰注事实,如裴松 之注《三国志》。近代著录家多别立史评一门,史评有二:一批评史迹者,二评史书者。“自有刘知几(《史通》)、郑樵(《通志·总序》)、章学诚(《文史通义》),然后中国始有史学”。清代史学有数类创作:顾祖禹之《读史方舆纪要》、顾栋高之《春秋大事表》、黄宗羲之《明儒学案》为中国有学史之始、赵翼之《甘二史札记》。还有很多类书在清代极为发达:表志之补续;史文之考证;方志之重修;年谱之流行;外史之研究。第三章 史之改造

梁公认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离不开贵族性”,所以现今的人该读何史是历史改造中的首要问题。他还认为改造后的历史应该为生人而做,而非为死人古人而做;史学的范围应以收缩为扩充;做客观性质的历史;人类活动相注重其情态;还应改掉古代著述的短句单辞、不相联属。因此梁公认为今日之史当分为专门史与普遍史。

第四章 说史料

史料,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史料能保留下来真是一件不易的事。隋牛弘在《请开献书之路表》中有“书有五厄”的论述:秦始皇焚书,一厄;王莽赤眉军入关对典籍的焚毁,二厄;东汉末年董卓迁都造成京都典籍被毁,三厄;西晋末年的“刘石乱华”,书籍散亡殆尽,四厄;南朝梁时的侯景之乱,梁元帝自焚藏书于城外,五厄。明代胡应麟在牛弘“五厄”的基础上补上五厄,为“十厄”,在《论历代书籍存亡》中提及:隋末广陵焚书,一厄;唐开元盛世藏书毁于安史之乱,二厄;北宋靖康之灾,图书遭毁,四厄;绍兴之祸,南宋图书遭兵燹,五厄。

梁公提出得到史料的途径不外有两种:一是在文字记录以外的,二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

在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的性质可分为:现存之实迹,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这其中包括(甲)现存之实迹,(乙)实迹之部分的存留者,(丙)已湮之史迹其全部意外发现者,如意大利庞贝古城、我国直隶巨鹿县发现的古城,(丁)原物之宝存或再现者,如高昌一壁的发现,另外殷周间礼器、兵器、度量衡器、符玺、镜属、货币、玉石、陶瓷、瓦砖、地层中之石器。(戊)实物之模型及图像。

文字记录的史料有:(甲)旧史,(乙)关系史迹之文件,(丙)史部以外之群籍,(丁)类书及古逸书辑本,(戊)古逸书及古文件之再现,(己)金石及其他镂文,金石之学在晚清达到极盛,(庚)外国人著述。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对于搜集史料的方法,梁公举了几个他亲自研究的例子,如研究春秋以前部落分立之情状,研究中国与印度文化沟通之迹而考论中国留学印度之人物,研究中国人种变迁混合之迹,研究六朝唐造像,记录每次读到的“也可里温”字样。他每次都将脑筋练纯熟,使之有锐敏的感觉,再加上耐心,这样史料便能搜集到位。很多大家如洪迈、赵翼都是这样做的,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还得特别注意一种消极性质的史料,它是指某时代无某种现象,反之则称积极的史料。

正误辨伪,是谓鉴别,对于鉴别史料的方法,最直捷的方法就是举出一个极有力的反证,如中国佛教起源的问题,上海托始于战国时楚之春申君黄歇的问题。其中当同一史迹而史料矛盾时,从原则上是以最先、最近的为最可信,有时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清乾嘉诸老的严格的考证法,也就是近代科学家所倡用的归纳研究法最值得采用。辨别真伪得先辨书再辨伪事。十二条辨别伪书的公例,六条证明真书的条例,七条伪事的种类,七条辨别伪事的态度,对我们而言都是金玉良言,对待史料的真伪时有了一定的功底。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梁公认为史迹的论次首要是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先生在讲解的同时告诫我们要善于整理表以便整清史实之间的关系。对于自然科学与历史的区别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见解:其一是自然科学的事项常为反复的、完成的,历史事项常为一度的、不完成的。其二是自然科学的事项常为普遍的,历史常为个性的。其三是自然科学的事项是超时间空间的,历史事项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对于史界因果的劈头一大问题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其中有“历史的人格者”、首出的“人格者”、群众的“人格者”的概念值得注意。对治史者研究因果的态度及其程序也提出了八条意见,在第八条观察所缘中,梁公对当时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的缘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当时排外心理、迷信心理、直接缘、间接缘分析到位,综合类当时的社会形势:日本的大陆政策,俄国的东侵政策,德国的远东发展政策,清朝的宫廷问题等。还讲出了义和团运动的三项业报。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这可分为总论、分论两部分,总论注重理论的说明,分论注重专史的研究。在总论中梁公对史家的四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刘知几在《史通》提出了史家三长:史才、史学、史识,后来章学诚又提出了史德,而梁公对其次序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先史德、次史学、次史识、最后是史才。

史德,梁公认为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正因为魏收心术不端,《魏书》才被大众认为是秽史。在这方面应极力铲除夸大、附会、武断的毛病。

史识,讲的是历史学家的观察力,观察要敏锐即所谓“读书得间”。观察的程序可分为由全部到局部、由局部到全部两种。要养成正确精密的观察力,还要注意不要为因袭传统的思想所蔽,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史才,即文章构造的技术,这都体现在文章的组织与文采方面,组织看其剪裁和排列,文采看其是否简洁、是否文采飞动。如何养成史才,前人说:多读、多作、多改,梁公提出:多读、少作、多改。分论中详述了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断代的专史的做法。

人的专史即旧史的传记体、年谱体,专以一个人为主,伟大人物是人的专史的主要对象。大概可分为列传、年谱、专传、合传、人表五种形式。其中专传是以一部书记载一个人的事迹,列传是以一部书记载许多人的事迹;专传一篇即是全书,列传一篇不过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

事的专史即旧史的记事本末体,专以重大事情为主。

文物的专史即旧史的书志体,专以文物典章社会状况为主。文物的专史主要按政治、经济、文化三类来做。

地方的专史即旧史的方志体,因中国幅员太广,不能再以帝都为中心,而应分为若干区域,以观其各时代发展的痕迹。

断代的专史即旧史的断代史体,专以一个时代为主,不必再以一家一姓的兴亡来划分。以上就是一些粗陋的读书笔记,从梁公的论述中感受到了他丰富的史学,对中国的史籍都有所涉猎,这是令我们十分汗颜的,作为一位学历史的同学,不奢望能有前人的成就,但求多读,多读,多读,多思。篇二:《中国史学史》读书笔记.doc 从远古传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读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看中国史学发展 文学院中文系08级1044408029 徐卫明 [摘 要]白寿彝主编,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施丁、顾诚等五位教授撰写的《中国史学史》,于200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但又不同于其他教材,它上起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下迄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马克思主义史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通史性质的史学史教本。这本书汇注了白寿彝及他的学生两代人的心血,是白寿彝先生在史学史研究领域的智慧结晶,是推动中国史学史发展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白寿彝 《中国史学史》 著作特色 启示与反思

史学史是一门还在树立中的学科,还处于发展期。“史学史的任务是阐述史学发展的过 [1]1程及其规律,阐述史学在发展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

在整个史学史领域,我们须照此推演中国史学史的梗概。

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本身发展过程与及其规律的学科。1941年,金毓黻代表作《中国史学史》出版,标志着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初步建立,早在20年代,梁启超便第一个提出撰写中国史学史专著的设想,而后,此领域学者前赴后继。我们一般说,在20世纪20到40年代,中国史学史初现雏形。而作为史学史学科丰碑式的人物白寿彝,其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及建设贡献巨大,影响不言而喻。1964年2月29日,白寿彝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论文《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在文中,他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首先是要阐明我国史学发展的规律。在阐明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同时,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还要批判地总结我国史学成果。阐明规律和总结成果,是我国史学史研究的两个经常任务。”基于此,写好教本又成为中国史学史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本不同于一般史学专著的、具有通史性质的《中国史学史》教本孕育而生。

一、读《中国史学史》所思:著作特色分析

《中国史学史》内容上起远古的传说时代,下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学。全书共8章,43万余字,即:第一章,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第二章,秦汉时期:中国史学的成长; 1 / 5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第五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史学;第六章,近代史学(上);第七章,近代史学(下);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本书总结和借鉴中华民族史学的优良传统和成果,阐明了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特点与规律。白寿彝先生深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影响,十分注重将中国史学史发展放入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来考察,使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参加本书编写的成员,都是在史学研究领域内有很深厚功力的专业工作者,还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该书文笔流畅,叙述清楚,说理深邃而又不显枯燥,对于非历史学专业的我来说,其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1.远古的神话传说是中国史学的起源

中国史学的起源,是研究中国史学史分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人认为史学的起源是文字,也有人认为史学开端于史官。而本书首章第一节即远古的传说,这就意味着白寿彝先生把中国的史学起源定格在远古神话传说。他说,“中国史学的历史起源,可以从远古的传说说起。无论从历史意识来看,还是从传述历史的形式来看,追本求源,中 [1]1国史学还是要从远古的传说说起。”所以本书开篇便谈远古的神话传说,这体现着白寿彝

先生的独特见解。

在我看来,本书利用神话和传说来说明历史,探

索史学发展的渊源,是极具开创性的。从书中我们知

道,远古的神话传说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战胜自然

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主要有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农神烈山氏的柱、后稷周人的始祖弃等;一类是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如禹、契、弃、公刘的传说,黄帝、蚩尤大

战等。远古的传说不仅反映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

识,而且或多或少保存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内容,包含

更多的历史真实性。依据这些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了

解到远古时期的神意史观。在这些零零散散的神话传

说资料中,有关于远古时期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关于

氏族神的传说,有关于朝代更替原因的传说,“在具 体事件上这些传说不一定完全真实,但作为当时人们的一种意识的存在却是真实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2]它们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历史观念。”白寿彝先生告诉我们,应透过神话传说的表象而

注意其内在的思想性,并利用它们来探讨氏族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始意识,这种意识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文明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和史学的面貌。

在对待整个历史分期上,本书共八个章节,即八个分期,白寿彝先生既考虑到史学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又充分兼顾到史学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这一横面;既突出了史学史的“史”的特色,又展示了中国史学发展大的趋势,使中国史学史的脉络清晰明朗。2.注重史学发展脉络的整体性,同时在时代潮流中把握史学家的学术生活和成就

本书以时间顺序来阐述史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以历史朝代为线索,贯通古今;同时注意史学家在历史发展潮流中的思想变化,把史学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及时代思潮中去考察,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史学发展的规律。如著者在介绍刘知几和《史通》时,不忘提及其所处时代背景。在隋唐时期,门阀地主形成和发展起来,代替了前一时期的世家地主,成为政治 2 / 5 上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阶层,有不少皇朝重视以皇家力量组织官书的撰述,并作出了成绩,刘知几著《史通》正是得益于官书撰述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在时代发展潮流中,著者还提到刘知几的史学批评理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他一方面提倡直书精神,认为直书产生“实录”,其社会影响是“令贼臣逆子惧”;另一方面,他始终维护“名教”观念,认为“夫臣子所书,君父是党,虽是乖正直,而理合名教”。如此,“实录直书”理论便在彻底性上大打折扣,强烈的“激扬名教”意识,也和直书原则“唱反调”。著者在分析刘知几的理论思想时,结合时代背景,阐明了隋唐时期极重的门阀观念是体现在刘知几思想和著作上的时代印记,从而,我们也能在时代大潮中把握史学家刘知几的思想变化。

在我看来,从时代潮流中把握史学家的理论和思想,从而看到时代潮流对其理论和思想形成的影响,我们也就能够辩证地看待史学家的思想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章学诚的史学和方志学尚属封建文化的范畴,在其方志学的理论表述中带有明显的儒家传统思想和道德。我们也就不能强求章学诚以新史学批判封建的旧史学,在时代潮流中,这不是生于乾嘉之世的章学诚所能承担的任务。在这一点上,本章编者在著作中作了深刻的分析,见解是独到的。3.注意史学发展同社会现象、社会思想的内在联系 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著者特别提到“尊儒和阴阳五行说、谶纬说的流行”这一内容,旨在说明社会现象、社会思想对史学发展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著者在书中提到“儒学国教化,也就是儒学的神化和思想的僵化,一切都是以统治者所能承认的教义为准则,必须顶礼膜拜,[1]3刻板地服从,这对于史学的演进当然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禁锢了史学

家思想,钳制了史学发展多元化趋势。在论述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迷信思想的盛行对史学演进的影响时,书中分述两方面:一方面,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对包括史家在内的学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了思想史上的低潮,对学术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刘向、刘歆父子著书宣扬阴阳五行说为封建政治服务;但另一方面,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得到了考验,有识见的史家和学者在唯心主义思想泛滥的困难条件下,继承了孔子和司马迁以来不妄灾异、重视人事、重视总结政治成败经验的传统,对唯心迷信的邪说有程度不同的抵制和批判,如桓谭和王充所做的努力。

在我看来,把握史学同社会现象、社会思想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理解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史学思想的时代印记。以第四章第二节中“理学对宋元史学思想的影响”为例,本书著者探讨了史学思想发展与理学间的相互关系。理学的产生,使这个时期的史学思想打上了的鲜明的时代印记,理学家关于天人问题的探究,左右着宋代史学求通的观点,同时,理学家把史学作为“格物穷理”的一种手段,求历史盛衰之理,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用。而史学思想的发展对理学体系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促进的作用。把社会思想同史学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能明晰史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从而在横向上把握史学发展的方向和动机。

4.体现对史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学术传承

史学发展规律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史书编撰体例上,白寿彝先生致力于史学在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描绘其发展线索。如司马迁开创“纪传体”史书编撰体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二十四史”相继继承和发展“纪传体”体例,白寿彝先生将其体例一一道出,以寻求著史书的规律性,同时,每谈及一部著作,必说明其体例,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都作论述。在史学思想的传承性上,白寿彝先生将每位史家的史学思想单作论述,如第二章第三节“刘氏父子的史学思想”、第三章第五节“杜佑的史学思想”、第四章第七节“马端临的史学思想”、第五章第三节“王夫之的史学思想”等,注重史 3 / 5 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和前后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上,白寿彝先生同样是采取类似论述方法,如第三章第七节“历史文献学的成长”,其后对郑樵、马端临在历史文献学上的造诣也多加论述。这种一脉相承的写法,很好的体现了著者对史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建树。

在我看来,《中国史学史》的这种编写方式很好地体现了白寿彝先生在史学史研究领域著书的思想。以线条的方式将属于一个系统的知识很好地穿起来,逻辑性强,呈现一个完备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又反映发展的全过程和发展特点及内在规律性,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系统和明朗的概念体系。在前后对比对照中,找寻史学时代特点和运动规律。5.著作内容丰富,细致入微,点面结合对每一位编者来说,《中国史学史》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该书内容翔实,引证丰富,细致入微。该书在整体上勾勒出中国史学发展的框架和脉络图,同时又对每个时期的史学发展面貌做了全面而又详细的论述。我们来看

书中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继续发

展”,开头两节,综述宋元时期史学、史学思

想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在这其中包括六个

小点来佐证宋元时期的史学发展的总体特

点。在每一小点中,著者善于运用原始史料

来论证其观点,让读者甚觉踏实。如著者直

接采用《进<资治通鉴>表》中“每患迁、固

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

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

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来阐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意图。

本书点面结合可谓匠心独运。“点”,最明显的体现是代表史家和代表著作的单独论述;“面”即是指史学发展的整体概貌。作为教本,该书十分注意史学史知识的全面性;作为学术著作,该书又在宽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论述。通过“面”的论述,也就是俯瞰式的方法,我们对该时期的史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点”的分节或分目对重要史家、史著、史学现象或史学思想进行细致剖析。通过对典型史著或史学现象的评述,精雕细琢般把史学发展的水平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史学史》是高水准的中国史学史著述,有自己独特的体系、风格和规模,读后我们在感叹之余更多的应该是一份思考。

二、读《中国史学史》,我的几点认识

中国史学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国这片土地是中华民族的 [3]1古代先民生息并创造了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的环境和舞台。”同样,我们回顾中国史学的

发展,也不应该忽视这片孕育了几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中国史学的起源是远古的神话传说,我想,神话传说是离不开这块土地,离不开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的生息、创造和探索。史学史知识的两块内容是过去的史学发展的状况和今天对那些史学面貌的理解,过去发生的史学正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体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杰出人物探求史学。历史在演进,史学在成长,史学史记录着史学的演进,环环相扣,中国史学发展的系统,在《中国史学史》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 5 《中国史学史》极具教本特色。我们知道史学论文的表达方式有4种,即专著、论文、综合体史书和教材。教材区别于其他三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在于其系统性和公允性,即以公允之心系统地陈述该领域尽可能全面的知识。教材的编写不要求对知识的创新,也不要求对已采纳的观点进行论证,至于论证,是读者需要做的思考,读者要懂得教本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同时,教本旨在给读者一种总述方式上的一点启示和引导,这是《中国史学史》编写所秉承的一些准则。当然“那种教本中只能写大家公认的有结论的东西的说法和做法,对 [1]2于新兴的学科只能是一种阻碍”,所以本书在编写上也谋求一些变化,比如在编排体例(章

节体,注意历史时期的阶段性)和编写内容(远古神话、史学思想、历史文献学、历史文学史学著作)上都有一些创新。

当然,《中国史学史》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有些章节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史家著作内容有些过多。在第五章第六节“章学诚著《文史通义》”,大段引用章学诚原话,不利于本书著者的观点表达,同时给读者造成不便,有损教本的传播旨意。另外,书中对修史机构、史官制度的论及较少,我们只能从“皇朝史撰述的兴盛”、“明代官修史籍”等内容中初见修史机构、史官制度的端倪。当然,没有一部著作是十全十美的,尽管有一些缺点存在,我们却不能忽视《中国史学史》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的地位,所谓瑕不掩瑜。

一本《中国史学史》虽不能囊括中国史学发展的全貌,但作为大学教本,其价值却不言而喻。读罢,写下一些东西,以飨劳自己。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史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薛莹.读<中国史学史>第一册散记[j].史学史研究:1987,01.[3]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 5篇三:周大璞《训诂学初稿》读书笔记 13级汉语言文字学 王昆 20130589 《训诂学初稿》读书笔记

摘要: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的学问,属于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零散的、感性的训诂现象作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解释规律,阐述义例,在此基础上探求研究规律,总结方法手段,用以指导训诂实践。

周大璞先生的《训诂学初稿》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温故知新,开拓创新,融会贯通,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是一部富含基础性、理论性和启发性的著作。全书共七章,全面介绍了训诂学研究目的与方法、训诂体式、训诂条例、训诂的运用、读注和作注、训诂源流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字:训诂 训诂学 注释

一 作者简介

周大璞精于古汉语,并把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的学问,用到笺释、校勘、辨伪、辑佚、考古等方面,在学术界名望颇高。他一生贯注全部精力从事教学和研究所工作,以古汉语为主,成果出得早、出得多,价值亦高。建国前,著有《荀子札记》、《法言校释》、《传注通论》、《论语撰人考》等。建国后,撰写过《语言学概论》、《现化汉语》、《汉语语法史纲要》等教材。在报刊上发表过《释侬》、《释底》等论文三十多篇。1980年他的专著《训诂学要略》一书正式出版,在国内外颇获好评。接着,他又受教育部委托,编撰一本高等学校文科通用的训诂教材,即后来的《训诂学初稿》。该书自1987年出版以来,已先后重印20余次,已发行近二十万册。

二 读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一)训诂

训诂就是解释,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训诂这个词很早就有,最初本是两个经常连用的单音词。前人把它们分别加以解释,各家说法略有不同,可以有如下概括: 1.“训”和“诂”散言时,都是“解释”的意思,析言时才有区别。“诂”是释故言,“训”是道物之貌。2.由于散言无别,所以对语言的解释可以单言“诂”,或单言“训”,也可以连言为“训诂”或“诂训”。“训诂”也叫做“故训”,诂、故,古字通用。3.“诂”和“训”兼具动词、名词两种用法,“训”“诂”连称也兼具动词、名 1 词两种用法。《尔雅》的“释诂”、“释训”篇,“诂”“训”是名词,《毛诗诂训传》中,“诂”“训”是动词。

(二)训诂学

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实践。

第二节 训诂的任务及其目的(一)指导训诂实践,培养继承文化遗产的人才。

(二)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三)辨析词义,增强人们运用词语的准确性。

(四)沟通方言,促进汉民族语的统一。

(五)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的训诂学。

第三节 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传统训诂学是一门以研究语言意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具有实用意义的学问。训诂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中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除语音、语法外,还与文字学、词典学、修辞学、语源学、方言学等有关。

(二)训诂学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语义学的关系

训诂学与语义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训诂学属于语义学的范畴,它研究的重点是语义。语法、语音等专门知识的运用,服从于解释语义这一基本目的。训诂还要阐明名物制度、史实等,这些解释仍应看做释义的范畴。

训诂学与语义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训诂学经常要涉及语法结构、篇章大意和修辞手段等,而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的涵义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2.与语源学的关系

语源的研究离不开训诂学。

同源词的研究更是与训诂学密不可分:其一,研究语源的实质就是研究语义变化发展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新训诂学的一项任务。其二,研究语源必须掌握大量的训诂资料,熟悉音变音转的各种知识。3.与语音学的关系

训诂学与语音学也是紧密结合的,不懂语音学就无法进行训诂。因为语言的音和义是同时产生、同时存在,相互依存、不能分离的。词语的孳乳演变,有着明显的语音线索,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往往是从同一个词分化出来的。这为 2 因声求义提供了可能性。

音韵学的发展能使训诂方法更臻完善,而音韵学本身也须借助训诂学研究成果来逐步建立系统。在训诂释义及训诂专著中大量的训诂资料,特别是声讯资料,都为归纳语音系统及其变化提供了依据。4.与语法学的关系

训诂离不开语法分析,词的具体意义是由语言环境和语法决定的。语法分析越周密,对句义的解释就越准确。5.与修辞学的关系

训诂要讲明文意,就要涉及各种修辞手段。用典和引用古训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指出典故出处及其含义,是训诂的任务之一。6.与文字学的关系

训诂的目的是弄清古语含义,而古语又是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宋代王圣美所谓“右文说”,清代段玉裁提出的“谐声巵之偏旁多与字义相通”的论断,都主张根据声符寻求字义。7.与词典学的关系

词典学的发展离不开训诂学,又为训诂学增添了新内容,促进了训诂学的发展。8.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训诂学与文、史、哲、法学、经济学、校勘学、版本学也有密切联系。

第四节 信息时代训诂学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第五节 研究训诂学的方法

(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二)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理解语言

(三)要把语言的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结合起来

(四)摆脱经学附庸地位,古为今用

第二章 训诂体式(上)

训诂体式,即训诂的体制和形式。包括“驸经”,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通释语义的专著和考订书中的训诂。四者之中,以注疏和专著为主。

第一节 文献正文里的训诂

文献正文里的训诂,从内容上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是训诂学最核心、最常见的内容。

传曰:谓吾舅者,吾谓之甥。(《仪礼.丧服》)

(二)串讲句意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篇》)

(三)说明章旨(较少见)

《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乎?”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乎?”(《孟子.公孙丑上》)

第二节 随文释义的注疏(驸经)

(一)注疏的名称

1.传 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书杂引古书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外传。”

②内传就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

③所谓“大传”,就是大义的意思。3 ④“小传”是“不贤识小”的意思,是一种谦词。犹言“裨传”或“稗传”。2.说 即说明、解释的意思,引申为用以解说的词语。《墨子》有《经说上》、《经说下》。3.解 本意是分析,训诂就是分析语义,所以也叫做解。

集解 ①通释经传,如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②集各家解说,如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4.诂(故)汉人注书,多名为故,也叫做故训或训诂。6.笺 注书叫笺,始于汉代郑玄。7.注(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后来,“注”字成为训释的通称。8.释 陆德明《经典释文》。9.诠 解释书中事理。10.述 陆绩《周易述》、王尚《老子述》。11.学 宋.李焘《易学》

12.订 对所注的书进行评议。13.校 考核古文叫做校,一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如正考父的校商颂;一是校对文字,改正脱误,如子夏读“三豕渡河”。14.证 征验的意思,如刘芳的《毛诗笺音证》。15.微 《汉书.艺文志》春秋类有《左氏微》。16.隐 《隋书,经籍志》有郭象《论语隐》。17.疑 18.义 19.疏(义疏)兼取疏通与疏记的意思。皇侃《论语义疏》。20.音义 以变音释义为本,往往也从事校勘。陆德明《周易音义》。21.章句 分析古书的章节句读。汉.赵歧《孟子章句》。

(二)注疏的内容

1.解释词义 注疏的主要内容 2.串讲文义

《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毛传:“妇人,夫不在,无容饰。” 3.分析句读 《周礼.天官.官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凡邦之事跸。”郑玄注:“郑司农读火绝之,云‘禁凡邦之事跸’。” 4.校勘文字 《诗.邶风.绿衣》郑玄笺“绿当为禒:故作禒,转作绿,字之误也。” 5.阐述语法 《诗.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传:“于嗟,叹辞。” 6.说明修辞手段 《毛诗故训传》里,凡言“兴也”的地方,都是说明修辞手段的。7.诠释成语与典故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8.考证古文音义 《周礼.天官.醢人》“豚拍鱼醢。”郑玄注云:“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为‘膊’,谓胁也。” 9.叙考史实 10.记述山川

11.发起凡例 《春秋左氏传》中就有不少凡例。12.释义和叙事

(三)注疏的分类

1.注和疏(按注疏对象分类)

注只释经,疏兼释注。

2.他人所注或自注(按注疏作者分类)3.补注和集注(按注解之间的关系分类)补注:①补原文阙略,刘知几《史通.补注篇》所谓的补注。

②补旧注的遗漏,这是通常所说的补注。

集注:①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兼解经和注。②何晏《论语集解》,采各家解说为一书,以便读者阅读。

(四)注疏的驸经

除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诂上》“驸经之书,则当句为释者”外,还包括: 1.马融说 2.刘歆说 3.费直说

第三章 训诂体式(下)

第三节 通释语义的专著

(一)单解语义的专著

一是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等;二是只释一书语义的,如《毛诗传义类》;三是解释部分词语的,如《通俗文》;四是解释方言的,如《方言》;五是解释少数民族语言或外国语言的,如《羌尔雅》。

在体例、价值、不足等各方面分别举例介绍 1.《尔雅》 2.《小尔雅》 3.《释名》 4.《广雅》《广雅疏证》 5.《拾雅》《比雅》 6.《经籍籑诂》《故训汇纂》 7.《转文》《文始》 8.《读书杂志》《经义述闻》 9.《群经评议》《诸子平议》 10.《毛诗传义类》《说雅》《选雅》 11.《通俗文》《训俗字略》《恒言录》《通俗编》 12.《常用字训》《难字》《杂字解故》《异字》《错误字》 13.《埤雅》《尔雅翼》《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14.《石药尔雅》《本草尔雅》 15.《骈雅》《叠雅》《别雅》《辞通》 16.《果裸转语记》《释大》 17.《语助》《虚字说》《经传释词》《词诠》《古书虚字集释》《文言虚字》《虚词历时词典》 18.《方言》《续方言》《新方言》《蜀尔雅》《吴下方言考》 19.《羌尔雅》《番尔雅》《佛尔雅》

(二)音义兼注的专著(分单注一书的音义和注释群书的音义)1.《经典释文》 2.《群经音辨》

5篇四:读书笔记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第一章 史的意义及其范围

在此章,梁公首先对“史“和“中国史“下了定义:史者何?论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梁公对此定义加以分析说明,包括四方面的含义: 其一,活动之体相:人类为生存而活动,亦为活动而生存。此所谓相者,复可细分为二:一曰活动之产品,二曰活动之情态。凡史迹皆人类过去活动之僵迹也,史家能事乃在将僵迹变为活化——因其结果以推得其情态,使过去时代之现在相再现于今日也。

其二,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是人类社会之活动,非一个人或一般人,史迹必要以社会为范围,其活动力必能影响及于全社会;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人类社会之生命极长,社会是螺旋形的向上发展的,前代人恒以未完成之业遗诸后代。史也者,则所以叙累代人相续作业之情状者也。

其三,活动之总成绩及其因果关系:活动必有成绩,然后可记,不待言也。此成绩非一个人一事业成功失败之谓,乃薄录全社会之作业而计其总和。

其四,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

今世之史的观念,有异于古所云也。彼时所需之史,亦与今日不同,故史之范围广漠无垠,积年愈多为书愈多,驯至为一人毕生精力所不能殚读。旧史因专供特殊阶级诵读,目的偏重政治,而政治又偏重中枢,遂致今日所认为重要史迹类往往反阙不载,如巴蜀滇黔诸地其次第同化之迹为治史者亟欲闻也,古代史上有两大役载于史书不过几言;元明间杂剧小说,为文学界辟一新纪元,史书记载亦寥寥无几。由此观之,彼旧史者,一方面因范围太滥,卷佚浩繁,使一般学子望洋兴叹;一方面又因范围太窄,事实阙略,不能予吾辈以圆满的印象。是故今日而欲得一理想的中国史,以供现代人资鉴者。这就需要新史家的努力。

新的中国史需要满足以下四点:

第一,说明中华民族成立发展之迹,而推求其所以能保存盛大之故,且察其有无衰败之征。

第二,说明历史上曾活动于中国境内者几何族,我族与他族调和冲突之迹何如?其所产

结果何如?

第三,说明中华民族所产文化,以何为基本,其欲世界部分文化相互之影响何如? 第四,说明中华民族在人类全体上之位置及其特性,与其将来对于人类所应负之责任。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中国最初之史是以诗歌、《易》、《诗经》为体裁记述。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发达,史官建置之早与职责之崇或亦为其一因。

古代史官所作史,盖为文句极简之编年,以《竹书纪年》为代表;同时复有一种近于史类之书,其名曰“书”。或曰“志”,或曰“记”,今现存者有《尚书》二十八篇;《春秋》、《尚书》皆可称为古代正史,除此外,尚有《琐语》、《杂书》、《穆天子传》等之类正史之外史籍。此三类,或为形式的官书,或为备忘的随笔,皆未足以言著述。史学界最初有组织之名著,为春秋战国间两书:一曰左丘之《国语》;一曰不知撰人之《世本》。《国语》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分篇叙述,无所偏畸,《世本》为《史记》之蓝本,宋时已佚,梁公观其与前史大异者两点:其一,开后此分析的综合的研究之端;其二,特注重于社会的事项,而前史纯以政治为中心。

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史记》开创纪传体。迁实欲建设一历史哲学,而借事实以为发明。旧史官纪事实而无目的,孔子作《春秋》时或为目的而牺牲事实,怀抱深远目的而又忠勤于事实,惟迁而兼之。《史记》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八书详记政制,蜕行于《尚书》,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其世家、列传,既宗雅记,亦采锁语,则《国语》之遗规也。司马迁之前,无所谓史学也,自其之后,史学开放。

汉以后私人作史兴盛原因有三:其一,世官之制,至汉已革,史官专有之智识已渐为社会所共有;其二,文化工具日新,著写传钞收藏之法皆加便,史料容易收集;其三,迁书美善,引起学者研究兴味,社会靡然向风。

断代为史,始于班固的《汉书》。刘知几推尊,郑樵则低之,梁公偏于郑樵之观。迁固两体之区别,在历史观念上尤有绝大意义:《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汉书》以下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自是而史乃变为帝王家谱矣。断代史之根本谬误在于此。章学诚曰:“后世失班史之意??则于记注撰述,两无所取”此言班书以下,作者皆陈陈相因,无复创作精神。

二十四史良秽不齐,同在以体裁中,其价值固有高下。有一明显分野最当注意:唐以前书皆私撰而成一人之手,唐以后书皆官撰而成于多人之手。官撰合撰之史最大流弊在著者无责任心。著者之个性湮灭,而其书无复精神。我国古代史学因置史官而极发达,近代史学因置史官而渐衰微,其原因在于史官性质今古有异。

与纪传体并峙者为编年体(纪传体利弊:长处:内容繁复;短处:事迹分隶凌乱,年代重复)。陆贾之《楚汉春秋》为编年体之祖,已佚;荀悦《汉纪》(现存新编年体之第一部书)以年系事,易人物本位为时际本位。之后有张璠袁宏之《后汉纪》、孙盛之《魏春秋》等,现仅存荀袁两家。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位编年通史,别裁之力甚强,其书断制有法度,其所经纬规制,确为中古以降一大创作。吾国史界,称前后两司马。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纪事本末体于梁公之理想新史最为相近;专纪文物制度之类亦与梁公新史理想相近,但有统括史志之必要,应此求者,有唐杜佑之《通典》。有《通鉴》而政事通,有《通典》而政制通。上述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皆于创作之人加以评骘,而踵效者略焉。梁公认为史籍可分为两类:一曰供后人著史之原料者,二曰制成局部的史籍者。史籍既多,则注释考证,自然踵起,注释有二:一曰注训诂,如裴骃、徐野民注《史记》;二曰注事实,如裴松之注《三国志》。

近代著录家多别立史评一门,史评有二:一批评史迹者,二评史书者。批评史迹者,对于历史上所发生之事项而加以评论,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批评史书者,则所评即为历史研究法之一部分,史学所赖以建设。自有史学以来二千年间,不过三人:刘知几《史通》、郑樵《通志·总序》、章学诚《文史通义》。刘氏事理缜密,识力锐敏,勇于怀疑,勤于综核,鉴别史料之法言之最精;郑氏“精要在乎义例”。论史学且自著一史;章氏较其短长以自出机杼,自更易为功,融会贯通,与西方史家言多有冥契。

梁公认为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旬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

自有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然后中国始有史学。

清代史学尚有数类创作:顾祖禹之《读史方舆纪要》、顾栋高之《春秋大事表》、黄宗羲之《明儒学案》(中国有学史之始)、赵翼之《甘二史劄记》(搜求抽象的史料之法)。还有很多类书在清代极为发达:表志之补续;史文之考证;方志之重修;年谱之流行;外史之研究。

第三章 史之改造

梁公认为,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三通》等浩瀚古籍不可得遍读,遍读亦不能养其欲给其求,但亦不能不读,首要解决之问题在于史之改造,现今的人该读何史。

言史之改造,须明要改造什么史,此史有何弊病?应如何改造?要改造成什么样的史? 其一,古代之史,是否以供人读,盖属疑问;私家之史,自是为供读而作,然其心目中之读者各各不同。《春秋》盖以供当时贵族中为人臣子者之读,《资治通鉴》其目的在于供帝王之读,《史记》自言盖以供后世少数学者之读,诸史目的略同,大率其读者皆求诸禄仕之家与好古绩学专门之士。诸作家必针对读者以求获其所希望之效果,故缘读者不同而书之精神及其内容组织亦随而不同。然而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离不开贵族性,由此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类之史,在前代或为其所需要,在今日早已过去。旧史家多为死人作史,于今人无益。史迹为人类所造,史家之责,惟在认取“历史人格者”及其周遭情状之相互因果关系而加以说明,是故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死人本位的历史,实史界改造一要义也。其二,梁公认为史学范围当重新规定,应以收缩为扩充。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智识之记录,无不丛纳于史,然经两千年分化,史中重要部分渐渐与史分离。今之旧史,实以年代记与人物传两种糅合而成,然衡以严格的理论,则此两种者实应别为两小专传,曰年代学,曰人谱学,即人名词典学,而皆可谓在史学的范围以外。今后史家,宜将其旧领土划归各科学之专门,使为自治的发展,一面则以总神经系——总政府自居,凡各活动之相,悉摄取而论列之,史学者可节省体力而善用史。

其四,今日之所求,在得一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例如文学,欧人自希腊以来即有“为文学而治文学”之观念,我国则曰“文以载道”,道其目的,文为其手段。自孔子《春秋》始、《新五代史》、《通鉴纲目》等为代表,将 主观思想掺于历史中,将历史作为表现自己思想的手段,这有违为史作史之真谛。今日之史家宜于可能的范围内,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为手段,然后有信史,有信史然后有良史。史家应作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而不应掺以他项目的,做到为历史而治历史。其五,下功夫搜补考证。旧史存于今者,史文阙佚、史迹湮亡者多。盖一切旧迹,大半借旧史而传,然旧史著作之目的,与今日之所需求多不相应。梁公所认为极宝贵之史料,为旧史摒弃乃至湮灭者不知凡几。对于此等史迹,殆有一大部分须对之进行重新评价,这须费很大劳作,一曰搜补,一曰考证,此劳作虽大,但不可不做。

其六,古代著述,大率短句单辞,不相联属,应以改革。如《春秋》、《世本》、《竹书纪年》等皆是如此,《左转》、《史记》等书虽有长篇记载,首尾完具,仍不过百数十篇之文章汇成一帙。凡此种种,不免将史迹纵切横断,于史如得肉遗血、得骨遗髓。人类活动状态其性质为整个的、成套的、有生命的,故事实之叙录与考证不过以树史之躯干,而非能尽史之神理。善为史者驭事实也,横纵交叉,不能仅以叙述毕乃事。梁公认为今日之史当分为专门史与普遍史。专门史如哲学史、美术史、天文史、历史地理等。普遍史即一般文化史。作专门史者,不仅须有史学的素养更要有各该专门史学的素养。作普遍史者须别具有一种通识,超出各专门事项之外而贯乎其间。联合国史有史学意味之学者,各因其性之所嗜与力之所及,为部分的精密研究,而悬一公趋之目的与公用之研究方法,分逐以赴,而合力以成,如是,数年之后,渴望之理想的新史学或可望出现。

第四章 说史料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搜集、整理和鉴别史料,以及史学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史学研究的重要因素,梁公在这一章中主要阐述了他的史料观以及对治史者的要求。

史学所以至今未能完成一科学者,盖得其资料之道,视他学为独难。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史料丧失极易:或由有意藏匿,如清廷之自改实录;或由有意蹂躏,如秦烧列国史记;或由新著出,旧著没;或由经丧乱沦没;或孤本孤证散落,偶不注意,即便散亡(即牛弘论“书有五厄”)。往古来今之史料,殆如江浪淘沙,涛涛代逝,盖幸存至今者,殆不逮所需求之百一也。时代愈远,史料遗失愈多,可信者愈少。亦不能谓近代多史料,不能谓愈近代之史料即愈近真,如甲午史料,梁公求诸记载而不可得。

梁公提出得到史料的途径不外有两种:一是在文字记录以外的,二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

在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的性质可分为:现存之实迹,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这其中包括:(甲)现存之实迹及口碑。此所谓实迹,指其全部现存者。质言之,现代史迹——现在日日所发生之事实,其中有构成史料价值者之一部分也。;(乙)实迹之部分的存留者,本条所谓实迹者,其人与相皆不可得见,所留者仅活动制成品之一种委蜕而已,如埃及之金字塔、文艺复兴时代遗物等;(丙)已湮之史迹其全部意外发现者,如意大利庞贝古城、我国直隶巨鹿县发现的古城;(丁)原物之宝存或再现者,如高昌一壁的发现,另外殷周间礼器、兵器、度量衡器、符玺、镜属、货币、玉石、陶瓷、瓦砖、地层中之石器;(戊)实物之模型及图影,如殉葬制品及遗留保存至今的书画等物。文字记录的史料有:(甲)旧史。旧史专以记载史事为职志,是正当的史料,因著作年代、著作者之性格学识、所著书之宗旨体例等种种差别,其所含史料价值亦不同;(乙)关系史迹之文件。我国既无公众收藏之所,私家所蓄为数有限,又复散布不能稽其迹,湮灭甚易。此等史料,收罗当自近代始,其最大宗,则档案与案牍也。私家之行状、家传、墓文等类,亦为极重要之史料;(丙)史部以外之群籍。以旧史作史读,则现存数万卷之史部书,皆可谓非史,以旧史作史料读,则岂惟此数万卷者皆史料,举凡以文字形诸记录者,盖无一而不可于此中得史料也,如《尚书》、《左传》、《诗经》等皆含史料;(丁)类书及古逸书辑本。古书累代散亡,百不存一。类书者,将当时所有之书分类钞撮而成,其本身原无以后甚价值,但阅世以后,彼时代之书多佚,而其一部分附类书以幸存,类书乃可贵矣;(戊)古逸书及古文件之再现;(己)金石及其他镂文。金石为最可宝之史料,如阿育王之丰碑。金石之学在晚清达到极盛,其发达先石刻,次金文,最后为甲骨文;(庚)外国人著述。我国史迹,除我先民躬自记录外,未尝有他族能为我稍分其劳,最近则改观矣,其于中国古物、其于佛教、其于中国与外国交涉,皆往往有精诣之书,不可不观。

中国公共收藏机关之缺乏,为学术不能进步之极大原因。每经丧乱,史料必有所毁,私家之藏也多荡佚,这是梁公所痛心的,也是我们所心伤的,中华文化浩瀚,损毁者不知凡几,每每想起总是令人扼腕。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第一,搜集史料之法

今日所求之史料并非能够具见于旧史的普通史料,而是汇集同类能观一时代之状况的史料,用此种方法搜集史料第一须将脑筋操练纯熟,有锐敏的感觉,第二要耐烦。

对于搜集史料的方法,梁公举了几个他亲自研究的例子,如研究春秋以前部落分立之情状、研究中国与印度文化沟通之迹而考论中国留学印度之人物、研究中国人种变迁混合之迹、研究六朝唐造像等,有锐敏的感觉,施特别的观察、再加上耐心,这样能从常人不认为史料中得出可贵的史料,很多大家如宋代的洪迈、清代的赵翼都是这样做的。其中还得特别注意一种消极性质的史料,它是指某时代无某种现象,反之则称积极的史料。消极性的史料亦甚为重要,其重要程度不让于积极史料,以无史迹为史迹。

第二,鉴别史料之法

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一曰伪。正误辨伪,是谓鉴别。史料的“正误辨伪”主要在于“求真”。

第一种误,不是史料的误,是史学家自身的误,即梁公所言局部的幻觉,如万里长城为秦时物、道教教祖为老子等流俗致误。对于鉴别史料的方法,最直捷的方法就是举出一个极有力的反证,如中国佛教起源的问题和上海托始于战国时楚之春申君黄歇的问题。其中当同一史迹而史料矛盾时,从原则上是以最先、最近的为最可信。但此原则有时尚须分别观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过信此原则,有时亦可陷于大误,如明末大探险家徐霞客墓志铭之误及玄奘出游之年考证,这就提醒我们篇五:读书笔记及心得 *田单复国:齐王远亲田单,善用兵。乐毅攻齐,田单命令手下用铁皮包扎车两。故在战发之时得以逃脱。乐毅攻陷七十城。百姓随田单一起努力总收复齐国。*送来了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此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荷塘月色》 *如坐春风:最初的意思是“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面”后来比喻与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一起并受其熏陶。和孔圣人一起生活真是如坐春风啊。*普希金只活了三十八个春秋,可他却爱书如命。他不仅读了俄罗斯的书籍而且还涉猎了中国的孔子,孟子的著作,读了《三字经》。总之他的日子是在书中度过的,他十分向往中国; “一同走吧,我准备好了,无论你到哪里,朋友,只要向往之地,我都愿结伴而行,哪怕是到遥远的中国万里长城”

《致大海》中:

你那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呀,大海!

多想常常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惆怅地徘徊,回答我珍爱的愿望„„ * 我的失恋

鲁迅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低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

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宅

想去寻她没汽车

歪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时值1924年左右,北京报刊常现些“阿呀,艾呀,我要死了”之类无病呻吟的爱情诗。鲁迅先生故写此诗予以批评。语言诙谐幽默,不愧为时刻关心年青一代的伟大作家。愚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在于送多贵重的礼物,一份真挚的心足以代表一切。整日的沉迷于情感更是表现得无病呻吟,以及龌龊。* 刘知几开先河著《史通》

刘知己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公元661年,在世61年 刘知己,唐代(武则天时期)杰出史学家。

刘之前对史学著作进行评论的文章微乎其微,刘著 《史通》对中国史学进行了系统而具体的评价。刘认为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这三长。“才”指才华,学指“学识”,“识”是指人必须有嫉恶如仇、正直的风范,能如实记录史实,从而使昏君奸臣有所顾忌。

少时父亲令其读《尚书》(难);刘好读《左传》其父便让读,遂后遨游史书,终成大家。*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第五篇:高三统测试题分析

高三统测试题分析

本次市统测总体来说比较稳定,不管选择题还是非选题都保持了以往的惯例,重点考察了细胞结构代谢、遗传和生态,所涉及的试题题境和图表都较为经典,不太新颖,问题设置也较为基础,对一轮全面复习进行了很好的检查和引领。

从考察知识点的分布来说,必修1考察知识点为:细胞结构、分化和癌变,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酶实验,共占29分(6+6+8+9),必修 2考察知识点为:进化和遗传计算,共占18分(6+12),必修3占考察知识点为:动物激素调节、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生态,共28分(6+6+6+10),选修占15分,突出了对必修1、3基础知识的重点考察。

从试题的难度来说,选择题难度不大,学生可能在第2题的D选项上因没有考虑无氧呼吸而不能确定,第5题对图的分析要求较高可能让学生容易丢分;对非选择题29题来说,曲线图跟平常学生接触的有些不同,观测指标是“O2变化的相对值”,学生对(1)题第1空很好判断,但对理由的表述可能会有很大的偏差,(2)题的几个空都比较常规,但前提是读懂曲线,从这点上无形中增加了本题的难度;对非选择题30题,对与酶有关的实验进行了全面的考察,(1)题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差距可能会很大,因为没好好理解“说明”2字,(4)题要求学生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可参考答案却不简要啊,也许在这里的扣分会很多;对非选择题30题,“牛的有角和无角”在平常的习题中可能就已碰到,但这道题却挖得很深,估计得分不高,当然历年来遗传题的得分都不高;对非选择题31题,就我个人来说,是本套试题的一个亮点,所给的试题背景很灵活,有点类似于今年的高考题,从问题设置来看比较基础全面,学生得分应该会是最高的一题;选修题依旧保持让学生容易得分的风格,只是书写量可能有点大。

下载《通三统》读书笔记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三统》读书笔记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读书笔记通常有三种写法

    写读书笔记通常有三种写法: 一种是给所读的文章(或书)编列提纲; 一种是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还有一种就是写读后感。 下面就和大家谈谈如何写好读后感的问题。读后感是读了书后......

    村药品三统一管理办法(共5则)

    大荔县村级卫生室药品三统一工作 管 理 办 法 为了深入推进村级卫生室药品三统一工作,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确保药品三统一工作在村级卫生室健康顺利运行,根据省、市、县深化村......

    三统过后对班级管理的一点思考

    三统过后对班级管理的一点思考高三备考学习气氛紧张而激烈,班主任作为一班之帅,班级工作的主心骨,其管理事关班级高考的成败。四统之前,我力争做好以下几点。 1、保持平常心。大......

    《警世通言》读书笔记之庄子试妻(合集5篇)

    读《警世通言》里庄子试妻那篇,慨叹庄子逼死妻子不见血,道法施展得出神入化。 话说,某天,庄生出游,见一新坟,一位浑身缟素的少妇坐此冢旁,手举纨扇,向冢连搧,庄生怪而问其故,少妇说,坟......

    2013年孝感市高三“三统”数学试卷评析及备考措施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孝感市高三“三统”数学试卷评析及备考措施一、总体评价: 孝感市高三“三统”暨湖北省七市(州)联考数学试卷,按照湖北省2013年考试说明的要求,依据2012年湖北省高考数学......

    总结通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育处工作总结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校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地活动,圆满......

    作文一点通

    作文一点通 从画家画像说到写作选材 据说古时候有位左眼瞎右腿瘸、性情暴躁的老国王,下令三位画家各给他画一张像,说是画得他满意就给重赏,他不满意就要重罚。 第一位画家笔下......

    电信通

    【建筑规格】 机房为抗8 级地震的建筑结构,结构承重可达800Kg/m2 机房内部采用架空防静电地板,四壁墙内设有防电磁干扰措施 空间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做灵活分隔及扩展 【网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