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实务结案概述
社会工作实务结案概述
第七章 结案——助人关系的结束
第一节 结案概述
一、结案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单从事。实际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来源:考试大
二、结案的类型
1.目标达成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三、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结案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整个助人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方面,借着结案,社会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变成果,增强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将工作成果转化为服务对象的实际行动。
总结工作
即通过评估有目的的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
评估整个工作过程,对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介入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将结果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给机构,审慎处理服务对象因结案带来的与分离有关的感受和情绪、做结案记录并写成结案报告。
(二)巩固已有改变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助人自助,确保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巩固下来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是工作者的责任。工作者要尽力帮助服务对象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巩固和增强他们的自我功能。
具体方法有:
1.回顾工作过程
回顾工作的过程,是帮助服务对象回顾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通过这样的回顾,工作者能够帮助服务对象形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认知,进一步巩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在回顾工作过程中,工作者通过指明和强调服务对象自己取得的成绩来增进他们的自信。一个对自己有了信心的服务对象,今后遇到问题时其应对行动和表现都会 更好。因此,结案期工作者在给对象带来改变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让服务对象认识到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力量,他们在使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要尽力协助服务对象探索和巩固已取得的这些成绩。
3.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安排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服务对象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肯定他们有能力这样做。但服务对象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将学习到的东西用于应对其他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努力使他们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并通过表达这种信息来巩固服务对象的改变,强化他们的信心。
(三)解除工作关系
正式与服务对象解除工作关系。此时,并不是说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有任何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工作者应予以转介,这对时机未成熟就必须结案的服务对象来说尤其重要。转介服务对象时,工作者需要与其他机构建立互联网络,了解转介条件,为服务对象做转介准备,妥善结案。
(四)做好结案记录
结案时要撰写书面结案记录。结案记录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何时求助、求助原因、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对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结案、工作者的评估和建议等。
第二篇:社会工作实务:结案概述
第六章 结案——助人关系的结束
案例:
小张初中毕业后勉强考入一所职校,中途因学不下去而退学。从那以后,小张开始与一群社会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染上很多恶习。终因参与一起抢劫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他被母亲保释出来后,母子关系更加恶化,他经常打骂母亲,有几次竟然掐母亲的脖子。母亲气愤之极,打110报警,并禁止儿子再进家门。由于母子关系不好,被包藏祸心的“朋友”骗取了两人的身份证,办理了多套手机套餐包月服务,使原本家庭经济就困难的母子俩更是雪上加霜。为此母亲求助于社会工作者,经过5次与小张面谈,社会工作者又多次做张母的工作,并帮助小张找到了工作。此时,小张和社会工作者都觉得已经基本达到了当初的服务目标,决定结束专业协助关系。
第一节 结案概述
一、结案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单从事。实际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
二、结案的类型
1.目标达成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来源:考试资料网
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三、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结案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整个助人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方面,借着结案,社会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变成果,增强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将工作成果转化为服务对象的实际行动。
(一)总结工作
即通过评估有目的的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
评估整个工作过程,对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介入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将结果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给机构,审慎处理服务对象因结案带来的与分离有关的感受和情绪、做结案记录并写成结案报告。
(二)巩固已有改变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助人自助,确保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巩固下来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是工作者的责任。工作者要尽力帮助服务对象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巩固和增强他们的自我功能。
具体方法有:
1.回顾工作过程
回顾工作的过程,是帮助服务对象回顾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通过这样的回顾,工作者能够帮助服务对象形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认知,进一步巩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在回顾工作过程中,工作者通过指明和强调服务对象自己取得的成绩来增进他们的自信。一个对自己有了信心的服务对象,今后遇到问题时其应对行动和表现都会更好。因此,结案期工作者在给对象带来改变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让服务对象认识到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力量,他们在使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要尽力协助服务对象探索和巩固已取得的这些成绩。
3.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安排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服务对象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肯定他们有能力这样做。但服务对象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将学习到的东西用于应对其他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努力使他们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并通过表达这种信息来巩固服务对象的改变,强化他们的信心。
(三)解除工作关系
正式与服务对象解除工作关系。此时,并不是说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有任何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工作者应予以转介,这对时机未成熟就必须结案的服务对象来说尤其重要。转介服务对象时,工作者需要与其他机构建立互联网络,了解转介条件,为服务对象做转介准备,妥善结案。
(四)做好结案记录
结案时要撰写书面结案记录。结案记录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何时求助、求助原因、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对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结案、工作者的评估和建议等。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务评估概述
社会工作实务评估概述
第六章 评估——对工作成效的检验
第一节 评估概述
一、评估的涵义与目的(一)评估的涵义
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估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一,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逐步深入,知识指引性等特点。
(二)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作用
(一)监督介入工作进度
评估是一个不断收集社会工作实务效果、社会工作介入改变的速率和进度资料的过程。这些资料都是检验介入和工作程序绩效的证据,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起到督促工作者、提醒服务对象和工作者注意工作方向和进度的作用。
(二)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评估能够帮助工作者去反思每一个工作五一节和整个介入工作的过程,有机会让工作者进行反思,总结介入的得与失。从评估中获得的经验能够用来改善机构服务,提升工作者的能力,带来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促进专业有成长。
(三)巩固改变成果
通过评估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回顾改变的过程,服务对象可以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增强社会功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改变的决心,增强改变的动力。
(四)社会问责
1.向服务对象作出交代。评估能够让服务对象知道介入工作取得的进展,让他们参与检查问题是否已经解决、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介入策略和双方协议的行动是否已经有效地付诸实施、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2.进行社会交代。评估是社会工作向社会交代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专业目标和它的社会功能的过程,说明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效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进行专业问责。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对社会、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负责,而评估能够确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恰当、是否有绩效,并识别出对服务对象的影响,找出需改进的地方。这些资料和信息能够被用于后续的专业实践,提升服务质量
三、评估的类型
(一)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是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
过程评估提供有关服务过程的各种信息,包括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和介入影响。
在介入初期和中期,过程评估的重点是对服务对象的表现及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和技巧进行评估,以此了解服务对象的改变进展,适时修正介入方案,改善工作技巧。
用于评估的资料包括个案记录,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叙述资料等,在结束阶段,重在评估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服务对象的改变。
可以通过详细分析服务过程中有影响力的事件探索服务对象转变的内在动力及其来源。
(二)结果评估
结果是指介入行动最终完成的形态,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
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
结果是介入的直接和最终效果。
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
相对而言,目标是比较概括的,而结果则是具体并可以度量的。
第四篇: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1、所谓模式是指对现象所做的总结和概括,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运行发展的过程,是将现象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引。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3、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社会工作者为了评估和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了解人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资源,同时也要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如何认定和满足这些需要,包括人们生活中的各个社会系统(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以及社会系统是如何推动或阻碍人们保持与获得健康、幸福的理论和知识。②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社会组织,系统的每个部分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系统论重视分析社会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
一、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其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采取“社会病理”模式,既考虑对象外在环境中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情况,也考虑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以及人们所处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或不公平。
二、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三、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
四、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③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人在情境中”的观点一脉相承。栖息地是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存空间是指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滋养性环境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和支持,以增进社区成员的认知、社会及情绪发展。如果人面对生活压力又缺乏 社会支持,便会出现严重沮丧,甚至产生偏差行为,这种环境是不友善环境。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适应良好与病态、偏差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适应不良指的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人类的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主张个人的发展是主动的、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生态系统工作切入点:1)微观系统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2)中观指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一是中间系统,两个以上的系统间发生关联,二是外在系统即两个以上的关联系统发生关联。3)宏观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使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社会工作将焦点放在: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先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四是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响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
生态系统理论下工作实务的任务,生态系统理论说明,个人或家庭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单纯是个体内在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不足与障碍,是多种因素互动而形成的。
一、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二、环境的品质,三、生活中的问题。社会工作实务干预的目标在于:一要增强个人和群体的能力,二要聚集于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通过对环境进行干预,从而增进人与环境的调和度。社会工作的功能就在于增进个人、家庭、群体的需要与环境中的支持资源的两相调和度,同时兼具直接服务和宏观干预两个层次的专业功能。直接服务重在通过环境工作提升个人应对环境压力的能力,满足发展的需要。间接服务是在社区、组织及政策倡导等层面发挥专业功能。④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1)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都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优势视角的优点在于它有分析、探索和发展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也在于它为服务对象培养那些能够解决他们问题的环境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社会工作的角色是帮助对象自我增能。优势视角认为: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优势视角强调:1)每个人小组家庭都有优点,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2)创伤疾病可能是伤害,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3)个人和小组家庭潜能是无限的,4)社工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提供服务。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优势视角将增能建立在五个理念之上: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对象能力的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对象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社工的角色不是为他人增能还是帮助人们自我增能,社工要避免以一种父爱主义的姿态与服务对象沟通。优势视角提供另外一种态度: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
4.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和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需要和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有内部原因,也有其外在的诱因。
5.内外影响力范式试图解释为什么对相同的处境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行为,协助社会性工作者理出其中的头绪。基本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即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等各种力量的交互作用导致的行为。
6.生命周期理论观点,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有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7.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1)非正式系统: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非正式系统资源能够提供物资与精神的帮助,情感支持,建议、信息,或直接提供具体服务和资源,如帮助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临时性帮助,如借与钱财。(2)正式资源系统:一种是群团组织,如工作单位、各专来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另一种是社会性资源,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
8.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必须启发与促进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运用综合方法。
三、工作过程阶段化。
四、工作任务阶段化。
五、整合的价值观。
9.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他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服务对象的改变媒介不只是社会工作者还包括其他的助人者,即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目标系统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第五篇:社会工作实务(精选)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服务:在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公共财政扶持下,在社会资源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
2、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3、结案: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4、评估:是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地介入是否有效、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5、矫正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6、优待:是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7、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利的活动。
8、青少年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领域,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9、妇女工作:是用来称呼妇联或有关机构为妇女提供的服务和为妇女利益而开展的各项有关工作。
10、矫正:也称矫治,原是医学上的专门用语,意指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使身体部位的形状或技能方面发生几遍的患者得到康复,以重新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过程。
11、社会性别:属于社会范畴,通常指作为一个男人或女人的社会含义,泛指社会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12、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13、社会救助:是在社会成员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
15、抚恤:一般是指对因工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
二、简答题
1、简述间接介入中运用社区人力资源时的主要技巧?
1)识别谁是有影响能力的人。这要求社会工作者走出办公室,深入社区,了解民勤。2)具有与“有影响力”的建立关系,与服务对象出道工作地技巧。
3)具有说服和游说、令人信服的陈述和表达技巧。
4)把握工作目标的技巧。将“有影响力”的人团结起来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工作。
2、简述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3、简述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健康服务: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2)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3)精神问题的解决。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4、简述直接介入有哪些具体行动策略。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2)进行危机介入。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4)调节行动。5)运用影响力。
5、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4)老年社会工作要多学科合作。
6、简述妇女问题有哪些。
1)妇女与经济。妇女还没有能完全平等地参与经济发展、平等地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经济地位较低。2)妇女与消除贫困,妇女占农村贫困人口的多数。
3)妇女参与决策管理。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数和比例较少。4)妇女与教育。妇女中的文盲较多,受教育年限较少。
5)妇女与健康。现有服务未能满足妇女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健康服务需求。
6)历史文化中残存的男女不平等的陈规陋习尚未完全消除,侵犯妇女权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7、简述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的方法。1)物理和运动疗法 2)作业疗法 3)语言疗法 4)心里疗法 5)问题疗法
6)中医疗法
8.简述社区矫正的任务。
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法的顺利实施。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
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9、简述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是一个服务对象规模最庞大的实务领域。2)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3)服务内容往往与婚姻、家庭问题相关联。
10、简述社区矫正工作的适用范围。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6)符合上述情况的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人犯罪等应作为重点对象,实施社会矫正。
11、简述安置对象的特点。
1)利用帮助的能力相对较强。2)情绪波动较大。
12、简述医院常规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1)筛查和寻找服务对象。2)危机介入
3)心理社会评估和介入 4)简短辅导和哀伤辅导 5)出院计划
6)出院后服务和外展
13、简述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1)提供住宿场所。
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4)提供物质援助。
14、简述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1)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2)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3)社区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
15、简述对居民领袖进行社区教育的重点和目标。1)、价值态度方面:培养以公众利益、社会公义为已任的价值思想。
2)、知识思考方面:协助学习分析相关政策,认识权利资源的分布,了解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3)行为技能方面:培养领导能力,特别是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学习基础动员的方法与技巧。
六、论述题
1、论述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方法。目标;特点;经常使用的儿童个案工作地两种形式。2)儿童小组工作。定义:功能;要素与特点;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
3)儿童社区服务。定义与内涵;儿童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段
2、论述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光荣院、军休所内社会工作的内容。
1)协助优抚对象适应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光荣院、军休里的新生活。2)协助老年优抚对象适应晚年生活。
3)协助老年优抚对象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
4)协助残疾退休军人进行康复训练并使其融入社会。
5)促进休养院、光荣院、军休所专业服务的发展与服务质量的提高。6)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
3、论述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主题。1)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暴力 3)青少年健康教育。
4)参与初级健康照顾。
4、论述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主要功能。
1)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同伴给予的经常性、多样性的鼓励,赞许,远比成年人给予的增强更有效。
2)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因此,小组可以帮助组员学习到新的观念、行为,并为过度到现实生活中提供良好的帮助和训练。3)小组规范会对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4)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大家在小组内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组员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5)小组工作为青少年建立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并创造了安全开放的积极环境,由此能够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变他们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
5、论述自然灾害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灾害应急救助。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3)社区减债
6、论述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1)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过分看重分数
4)人际交往问题
5)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6)学习负担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