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如何自我保护
如何教育孩子自我保护
现在的孩子经历的挫折教育相对较少,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也相应减弱,渐渐接触社会的孩童,如何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下,平安健康地成长,是宝宝踏入社会的必修课。那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不要过多关注陌生人
很多时候,当孩子聪明可爱引人注意时,家长会对周围人的赞誉乐不可支。有时难免会忽略过多的与陌生人的攀谈,其实已经是让孩子更加勇敢地不认生。作为家长,应该简单果断地感谢对方对自己孩子的喜欢后,带孩子礼貌与之再见,这是在保护孩子;孩子也会从你告诉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命令中明白对他人的态度。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他人给予的食物或玩具,要学会拒绝。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食物,这是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基本常识。但是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教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
当有人抚摸孩子,家长要教给你的女儿“身体是自己的宝贵之处,不能被人动”。告诉孩子,不要以为亲孩子的人就是对孩子的喜欢,家长更不能忽略对男孩子的教育,保护男孩子的身体不受侵害这是一样重要的。可能很多家长都觉得小男孩不像女孩子那样柔弱,所以不太注意教他们保护自己的身体。我们一定要清楚,男孩也要懂得自己的身体不应被触摸。
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遵守规则。比如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家长也要牵着孩子的手,一直等到绿灯出现,并且会告诉他怎样分辨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的信号,所以孩子在过马路时会很自觉地看红、绿灯。带孩子出去时,要主动绕过井盖走,还要告诉他井盖不能踩。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做父母的永远也不希望有危险的事发生在孩子身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教育,就会减少许多危险发生。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孩子,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
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孩子身单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
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
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
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2,不要轻易的去家里有哥哥在家,或者父亲在家的同学家。更不能轻易的去男同学家。
3,走在路上不要和任何陌生男人搭话。尽量避免自己一个人行走,最好找同伴一起走。
4,不要轻易的跟任何男人走。
多伦多警察局报道,95%的性犯罪,都是亲人,朋友,同学,或者是父母的同事等熟人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小孩子,听到此人是父母的同事,而且还见过,就很容易跟人走。这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实在万不得已不能接孩子要首先和老师联系,告诉老师你将派一个什么人去帮助接孩子。最好是女性。
5,当遇到有异性开始抚摸孩子的脸,四肢的时候,要立刻离开,并回家立刻告诉家长。
不要认为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孩子这非常重要。要让孩子学会对异性的抚摸表示反感和拒绝的方法。
6,一旦发生危险,我个人不建议大人教孩子去用生命抵抗,毕竟孩子弱小,如何抵抗也抵抗不过身强力壮的大人。这个时候,告诉孩子她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观点我在以前写过了。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受到肉体伤害的同时,在受到来自家长的精神摧残。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她们可能并不懂性伤害在精神上的意义。很多时候都是社会舆论和家长造成的。
让家长保护好孩子的同时,让孩子也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让孩子拥有快乐而又健康的童年是多么重要!
2017年12月 扬子第一幼儿园
第二篇: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知识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户外安全篇)
一、教育幼儿不要倒滑滑梯
1、告诉幼儿,倒滑滑梯时,头部先着地,这样滑下来的一切冲力就都由头部承担,再加上和地面的猛烈撞击,重则会引起脑震荡,轻则会擦破头皮引起大量出血。
2、告诉幼儿,小孩的骨组织比较柔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幼儿倒滑滑梯,会对颈椎产生猛烈的挤压,可能引起椎骨的变形,影响生长发育,建议可用骨骼模型演示给幼儿看。
二、教会幼儿正确玩秋千的方法
1、要保持中心稳定,并尽可能将重心后移。因为秋千在空中荡起来时,如果中心不稳就可能又甩出去的危险。教师可进行示范讲解。
2、坐在秋千上时,双手要紧抓秋千的绳子,只要绳子不断就很安全。
3、观看别的幼儿荡秋千时,要学会躲闪,不要被秋千撞到。
4、幼儿在玩秋千时,教师要在旁边密切注意幼儿的动向,以防疏忽脱手而摔伤。
三、教会幼儿安全过马路
1、教幼儿认识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是马路上的一个标志,是专门供行人和自行车过马路的地方。所以,不是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穿到马路对面去的,只有人行横道线才能穿过去。
2、向幼儿介绍红绿灯的作用。要让孩子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的时候要前后左右看看,看见车辆,行人就要让道。
3、给幼儿简单讲讲马路的作用:马路是专供各种车辆和人走的地方,不可以在马路上停留或玩耍,否则既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又会造成车祸,轻则残废,重则丧命。
四、户外活动安全注意要点
1、教育幼儿活动前衣着整齐,衣服束在裤子里并系紧鞋带,以防摔跤。
2、教育幼儿懂得安全要点,明白什么是危险并说明防范措施。
3、教导幼儿正确运用活动器具以自制玩具。
4、教导幼儿不在拥挤、有坑洞、潮湿等场地进行活动。
5、教育幼儿游戏中不可随意藏入无人照顾的地方。
6、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勿推挤、拉扯、互丢东西。
7、玩绳子时,教育幼儿不可将绳子套住脖子。
8、玩爬网活动,要求幼儿攀爬时要双手抓牢,不推别人
五、与大人走散或迷路时注意要点
1、乘车前应先吃晕车药,以防晕车。
2、乘车时应排队上车,不推不挤。
3、乘车时注意拉好扶手,防止车辆转弯时摔跤。
4、在车上看见有小偷在你身边偷别人东西时,不要大声喊叫,应迅速告诉售票员或司机叔叔,请他将车直接开到公安局,或者轻声告诉被盗者,以防小偷伤害小朋友,不过要记住,一切动作要迅速完成,不要让小偷察觉。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校园安全篇)
一、游泳时的安全
1、游泳前应先做准备动作,游泳时脚抽筋了,可以叫老师,或者自己尽力将抽筋的脚伸直,然后再呼救。
2、游泳时遇到左耳朵进水,就提起右脚,左脚原地跳,水就会从耳朵里流出;反之一样。
3、游泳结束后应由保健医生替幼儿滴眼药水,以防得眼病。
二、教会幼儿正确关门、开门
1、开门前应先敲敲门,如果教室里没有人,就旋开门锁,轻轻把门推开,切勿用力一脚把门踢开,以免里面正好有人要出来被撞伤。
2、关门时也应轻轻关门,关门前应先看看门缝附近有没有小朋友的手,以免手被挤压。
三、遇到灾害的应变能力
1、首先保持镇定,远离玻璃、吊灯危险坠落物,就地寻求避难点。
2、在人潮拥挤处切勿慌忙奔向出口,宜就地寻找掩护。
3、听从指挥有秩序离开,迅速往空旷的地方移动。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居家安全篇)
一、教会幼儿一些安全用电常识
1、告诉幼儿电有许多用处,但电也很危险,人若触电后会受伤或被电死,因此小孩子不能玩电器。
2、墙上的插座里有电,教育幼儿不能用手指、小刀等去捅,不然会触电。
3、电器在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湿手或湿布去擦。
4、幼儿在室外活动时,要教育幼儿不要爬电线杆,不要在高压线下游戏,不能用手拉电线杆,以防触电。
二、独自在家的注意要点 幼儿独自在家时,需告诉幼儿:
1、随便开门,如果有陌生人敲门要进来,并告诉你他是爸爸或妈妈的同事时,你千万不要轻信。可以让幼儿告诉来客:“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你晚上来。”如果他执意要进来,有电话的就打110报警,没有电话就在窗口呼救。
2、让幼儿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如果有电话进来,告诉你他是你的亲人或父母的朋友,并要你告诉他你家的地址时,千万不要说,以免坏人乘机上门撬窃,你可以说:对不起,我说不清。既有礼貌,又造成一种父母在家的错觉,坏人就不敢来你家了。
3、不模仿电视里的危险动作;
(1)孩子好动,又不知道危险,要帮助幼儿懂得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行为。教育他们不要从高处跳峡、爬高、攀爬等危险动作。(2)要给幼儿定一些规矩;以免伤害自己或别人。
(3)教师要教育幼儿在家时不做危险动作,要教育幼儿千万不要学习电视里的危险动作。
(4)幼儿独自在家时不要玩火,以免引起火灾;不能碰插头,以免触电;不要将绳子绕在脖子上,以免被勒死。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自身安全篇)
一、教育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
1、要经常对幼儿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上既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坏人脸上并没有“我是坏人”的字样,也没有像电影里坏人的那种形象。要教育幼儿,如果大人不在身边,有陌生人前来领你,或同你去公园玩,或说同你到父母那里去时,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如果遇到陌生人硬拉你走,要大声叫喊周围的叔叔阿姨。
2、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长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并反复念叨,牢牢记住,做到准确无误。另外还要告诉幼儿自己家附近有什么明显的标记,有哪几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达,万一迷路,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及时安全回家。
3、告诉幼儿,如果遇到陌生人跟踪你,就应跑到就近的商店找大人求救,也可以找巡警帮助,或者随便找一户人家,在门口假装大声叫:“爸、妈,我回来了”,坏人就会吓跑了。
二、把住身体入口处
在幼儿园,有很多吸引幼儿的玩具,比如:小木珠、胶粒等插塑玩具。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把这些玩具放在嘴里,并告诉他们由此产生的后果:这些东西会误入食道、气管而造成窒息。吃饭时,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边吃边说话,或边吃边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三、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
1、让幼儿学会防止眼外伤。幼儿期的孩子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善,手上的控制能力较差,如果用剪刀或玩木棍,很容易不慎刺伤眼睛,教师应事先进行安全教育,锻炼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或脏手帕擦眼睛,要教育他们玩沙时不要用沙去撒别人。如果将沙、泥等撒入别人眼内,一时取不出来的话,沙子在眼内磨擦,会擦伤眼膜,从而损伤眼睛。
3、眼病传染季节,要教育幼儿少到或不到公共场所去,也不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并每天给幼儿滴1~2次氯霉素滴眼液,预防眼病传染。
4、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
(1)看书时做到肩不耸、头不歪、背要直、书和身体距离一尺。(2)因家里都是成人的桌椅,在家时注意调节桌椅的高度,使双腿不悬空,大腿保持水平,可在下面加个垫子。如桌子太高,可在椅子上加坐垫。
(3)注意采光,看书写字半小时后应远眺一会儿。
四、学会保护牙齿
要让孩子懂得牙齿是不能接受刺激物的,吃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会引起牙齿酸痛,并使牙釉发生损伤。另外,要教育幼儿学会控制自己,少吃零食。尤其要控制食糖量,并做到睡前不吃甜食。最后,要帮助幼儿纠正不灵习惯,如手指、咬手指甲、咬嘴唇、咬笔、用舌头舔牙等;还要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和漱口方法。建议,可做鸡蛋浸在醋里的小实验。
五、学会保护耳朵
1、防止异物进入耳朵,尤其是洗头水或洗澡水。如果是昆虫进入耳里,不要惊慌乱掏,可在耳边点少许香油或蜜汁诱虫爬出,夜晚也可用烛光,电筒光诱虫。
2、不要让孩子掏耳垢,以防划破耳道、鼓膜。
3、防止噪音刺激。孩子听音乐或看电视时音量不可过大。放鞭炮、敲锣鼓或雨天打雷时,教孩子捂住耳朵或张开嘴。
4、不要让孩子转圈奔跑,以防止其耳内淋巴液失衡而眩晕跌倒。
六、让幼儿知道冷暖,知道加衣脱衣的常识
1、让幼儿认识气温表,根据水银柱的升降,知道一天气温的高低。
2、告诉幼儿及时传脱衣服是为了保护身体,并告诉他们:热要脱衣,冷要加衣,到室外要加衣,在室内可脱衣;运动前先脱衣,运动后要穿衣,起床要穿衣,早晚凉,要加衣。
3、教会幼儿知道测冷热的方法:身上感到热,脸红了,用手触摸一下额头和脖子,如果都出汗了,就该脱衣;如果感到身上有寒意,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打喷嚏,就要及时加衣,以防受凉感冒。
七、知道保护自己的生殖器
1、让幼儿懂得男女有别及其主要特征。(穿衣、发型、身高、声音、生殖器等)
2、教育幼儿不要随意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以免造成细菌感染。
3、要告诉幼儿:有的时候,有些人常常会让小孩看自己的身体,碰到这种事情,不要紧张或害怕,更不要大叫,这样,这种人只会觉得更兴奋。小朋友只要装作没看见,没有惊慌的表情他就会感到很没趣了。当然,要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身体要保护,不能让别人随便看,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因为,有些坏人会借这种机会,来伤害小朋友的身体。
第三篇: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蔡集中心园
周德玲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在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所谓“隐患险于明火,安全重于泰山”。由此看来,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队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首先,在幼儿园的各个门口、转变弯角、台阶旁,我们可以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我们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应当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三、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生活》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危险的产生。另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将“橡皮膏朋朋”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表演;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下“好习惯棋”等,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四、让幼儿学当小小安全检查员。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我们可以成立“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为此,我们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另外,可以在“家园立交桥”上开辟有关的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让孩子们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认识许多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可拨打的救援电话;从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到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过马路要遵守效能规则等等,逐步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了教育的整体效能
蔡集中心园
仝秋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孩子产生兴趣而被接受。
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方法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孩子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否愿来遵守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
师生感情是促进教育效能提高的基础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效能,孩子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种现象也符合通常的人际关系的规则。有一位幼儿由于他父母中年得子,家里都比较宠爱他,样样事情都由着他去做,让他养成了很多的不良行为,自私,霸道,蛮不讲理,稍不称心就打人,情绪极不稳定,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疼,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因此,他对老师十分抗拒对立,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我真心的和他试着做朋友。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的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又如在自由活动时,我和他一起聊天,向他讲《丁丁找朋友》的故事,使他懂得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的道理。“从现在开始我来和你做朋友,我们一起来努力好吗?”他忙说:“好!我一定听你的话,争取做一个好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付出的辛劳在我们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愿意和老师说话的他开始主动地来找我,把自己的心理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和爱,是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孩子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
关注两个大脑活动区是激发教育效能的动力
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不但有一个理智大脑,还有一个情感大脑,我们的每一个观念和心态都是两者共同运作的结果。情感大脑与理智大脑各以其极不相同的认知方式密切合作。孩子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才会有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绪,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然而作为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才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而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例如:美工活动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在:“有趣的车轮”活动中我们把不同的汽车车轮沾上各色颜料,然后再将车轮放在纸上滚来滚去,这样一来纸上就出现许多相互交错的“轨道”。孩子们不仅为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欢呼雀跃,还争先恐后的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是一块漂亮的花布,我可以做把它做成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是我们浦东飞机场的跑道,飞机可以从这跑道飞到天上去”、“这是大海的波浪,海浪正在跳舞呢?”等。由于这些活动唤起孩子的情感,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所以他们会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效能的关键
师生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沟通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本质——培养孩子成才联系起来,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来尊重,在与孩子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来有效的开启他们内在的智慧和各种资源。例如: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学习各种技能,教师在活动中随时、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当我看见探索角中荣嘉富在认真地自制拼图,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纸,并在纸的中间画了一只小兔子,接着,他又找来剪刀想把拼图剪成九块,当时我真的很想提示他画面太小会很难拼,然而我却打消了干预的念头,心想:我还是先尊重他的意愿,等他发现后需要帮助时我再引导他。于是我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果然由于他剪的九快拼图大小不均,加上画面又小,集中在中间几块,旁边几块拼图没有颜色、没有图案,拼来拼去都不能拼完整,只见他摸了摸脑袋,呆呆地坐在那里。这时我才以“玩伴”的身份去加以引导,我找来几副买来的拼图,让他自己去进行比较。
“你做的拼图与买来的拼图有什么不同?”并协助他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使他明白画面丰富,色彩鲜艳的拼图容易拼:而构图单调、画面小的拼图难拼。由于我与幼儿之间建立了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促使孩子在自己不断地探索中获得知识,并掌握技能。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整体效能。因此,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教师所要关注的。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全面教育
蔡集中心园 蔡玲艳
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周围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在多次组织幼儿到现场去学习的多元活动中,我发现如果活动目标单一,即只实施某一领域的内容就大大浪费这些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如何才能做到一物多用,多物合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体现教育价值呢?在实践中我尝试着整合教育。
一、目标的整合
现在的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及艺术、数学六方面,这种划分是让幼儿更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去实践活动目的,进行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应该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如:在“土”的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大目标: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的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土的关系,感受土的重要,在大目标确立以后,我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该主题的切入口——玩土。孩子有的用脚踩,有的用手捏,还有的用小棍搅拌,别提多高兴。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土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泥土里有其他东西吗?泥土里能种什么?„„我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将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活动目标,在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或显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并坚持让主题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的整合。
二、内容的整合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将原来的美术、音乐、数学教学内容巧妙整合在幼儿活动中。如让幼儿观察比较牛,羊的不同,了解它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说说它们与人的关系,数数牛和羊的数量,比较牛和羊的大小,又如“树”的主题活动中,不光进行认识各种树,了解树的生长过程,树的作用,树叶贴画等系列活动,还在现场利用树进行绕、跑、钻等体育锻炼,进行比较粗细,目测长短等数学教学,这里面涉及了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完全打破了领域的边界,通过内容整合,帮助幼儿积累了整合的有益经验,促进了幼儿整体性发展。
三、形式、方法的整合
教育形式,方法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效应的关键,如:春游时,我没有规定幼儿一定要观察什么东西,也没有指定幼儿该做些什么,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到达目的地后,有的幼儿在田埂上比赛跑步,有的幼儿在寻找野花,有的幼儿在谈论庄稼,有的幼儿在水沟里抓起了蝌蚪,我呢,参与在活动中,有时和个别幼儿交谈,有时和几个幼儿同乐。有时召集全体幼儿讲述,从而自然产生了个别的、小组的、集体的活动形式,在这过程中还不时引导幼儿看看,摸摸,听听,闻闻,尝尝,做做等多种方法学习,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得异常积极与投入,形式与方法的整合让孩子乐于表达和表现。
陈鹤琴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教材,不用死的书本”,农村活的,多变的自然资源,决定了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活”然而光“活”不整合,必然会成一盘散沙,实践告诉我们:实施整合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农村自然资源的教育功能,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第四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或多或少存在有各种不安全的隐患。然而,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其自我保护能力相当缺乏,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促及到幼儿的安全。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消极的保护有时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健康成长,应从孩子幼年起就坚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以下是我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相信孩子,放飞孩子。
在幼儿教育日趋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知道,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培养“阳光儿童”——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保护和保养”——我们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乃至学校过度保护着。成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一味地对孩子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如一些家长就认为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让孩子呆在家里与板凳、电视为伍,以为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结果还是防不胜防,意外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更何况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到社会上生存,还会遇到更困难、更危险的事情。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成人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才是更可靠的。所以,一些老师要彻底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不应因噎废食,束缚孩子好动、好奇、好探索、好冒险的天性;也不应生怕孩子出事故,对孩子管头管脚,让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正确估价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可塑性,放飞孩子,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形成勇敢的一面,引导孩子养成自我保护意识,且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
二、发动家长,促进家园联系的同步教育。
得到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在北京市21世纪实验幼儿园的一项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园100%的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很有必要,也意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只有47%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教授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可见,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例如,可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虚心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还有通过家园联系栏,开辟 “安全、自救、每日一问”的知识园,如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等办法;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可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通过这些栏目,提高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安全教育的家园一致性。
另外把每一阶段的活动内容定时展示给家长看,向家长清楚地阐明每一个活动需要哪方面的配合?如何配合?等等;利用口头联系及时沟通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和活动后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相互进行意见反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教育措施。有了家长配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有效工作就会得到很大体现。
三、利用各种活动形式,进行有意教育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使他们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勇敢、机智、细心、友爱、合作的好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设计游戏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例如通过《娃娃找家》、《我的家》等一些游戏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征等等,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积极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自救的具体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有高昂的情趣,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知识。
2、开展专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只有他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的需求,如果把幼儿的需求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点,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安全主题活动,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次在组织幼儿做游戏时,雯雯小朋友的头皮被墙角划破了,孩子们在表示关心的同时,纷纷到墙角处查看。抓住这个机会,我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⒈讨论:雯雯为什么会受伤?小朋友在游戏时应怎样做才不会受伤?⒉受伤以后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的心情怎样?⒊设计、制作各种危险的标记。⒋找危险,组织和引导幼儿找出幼儿园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并贴上标记,提醒全园小朋友在游戏中注意。并通过认识标记延伸到认识交通标记生成各种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察叔叔给我们作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讲座,让小朋友知道怎样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认识禁止行人通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注意危险标志、步行街标志等等;利用一些角色游戏让幼儿进一步遵守交通规则。此后,定时带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事先和幼儿共同制定几项规则纪律:如走路靠右边;看见绿灯走、红灯停;过马路要四下张望;小朋友之间手拉手不可掉队……经过几次的活动,孩子们基本上就能遵守规则和纪律,使活动顺利地开展,也使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开展交通安全的系列活动中,如果幼儿对火警电话、消防车感兴趣,就可以接着开展有关消防安全的活动:观看动画片《阿q正传》(消防专题宣传动画),带领幼儿参观消防方面的各种图片,进行模拟练习等。
3、有效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运动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有效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相对来讲容易受伤,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一些。在幼儿园的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使其手脚动作灵敏、协调,避免跌伤、撞伤、扭伤,巩固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抓住一日生活的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大家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将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就可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行车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强化幼儿安全自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一次做早操时,一位小朋友突然晕倒了,我便开展了“我生病了该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告诉老师自己哪里不舒服(2)去给保健医生看病。(3)多喝水补充水分(4)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带自己去看病。(5)去寝室休息。通过谈话使孩子们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
五、经常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醒巩固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比如幼儿都知道在走廊不能奔跑,但大多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却做不到,这就需要成人平时多对幼儿进行正确行为的疏导,使之形成习惯。因此老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要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
久而久之,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孩子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认识了许多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可拨打的救援电话;从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到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这时,他们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五篇: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户外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
摘要:积极开展幼儿户外活动,进行幼儿生存自护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为了孩子能从“传授式”的消极安全知识教育提升为“体验式”的积极安全知识掌握,我们必须从幼儿需要出发,积极开展户外活动;放开我们的双手,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翱翔,让幼儿从户外活动中培养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让幼儿从户外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自护;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户外活动 自护意识 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人对外界认识的最初中介就是幼儿园活动。”婴幼儿分不清主体和客体,只有无意识的幼儿园活动。当小手偶然碰到挂在床上的铃铛而发出声响时,才发现自己的存在;当咬了自己的手指感到疼痛时,才分清了自己和外部物体的不同;以后幼儿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大,自我意识开始萌生,逐渐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户外活动作为3-6岁幼儿的主要活动内容对幼儿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合理的户外活动能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培养团体精神和兄弟般的情感,及勇敢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一、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发展中的困扰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所迫求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生存,安全,健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在现阶段面临着以下困扰:
(一)独生子女政策下的过度保护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本能,如新生儿用哭来增大肺活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用眨眼来防止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专家认为,小儿吮指有求得安慰免于孤独的心理保护作用;幼儿对依恋亲人,躲避生人也具有保护自己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幼儿的自我保护呈现由 1
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可目前还有很多幼儿园教师却把它误解为幼儿在园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就好,忽视了幼儿的生存需要,忽视了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尤其是我国当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对独生子女,家长更是珍爱有加,保护过度。
镜头一:一天早上,中三班小叶子的妈妈送小叶子入园,走进教室的时候妈妈发现小叶子流鼻涕了,就着急的赶快从包里取纸要帮小叶子擦鼻涕,苟老师看见了就对小叶子说,小叶子现在已经都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做了,鼻涕出来了自己也可以擦了对不对小叶子?小叶子听了后,迅速从妈妈手里夺过手纸就要自己擦。可妈妈却怕小叶子擦不干净,就帮小叶子小心翼翼的擦鼻涕,嘴里不停的再说,我们小叶子还小,还是妈妈帮你擦吧。随后有对苟老师说,我们小叶子还小,今后有鼻涕了麻烦老师帮忙给擦一下。
(二)安全压力下的“不允许”
在幼儿园里我们的老师身处安全重于一切的高压线下,更是担心万一出事故无法交代。导致教师不敢放手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充分玩,忽略了幼儿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我们有的教师为了不出安全问题,每天的晨间活动都局限于玩积木、画图画或看电视等室内活动。成人的心态影响着幼儿,久而久之,幼儿就不敢玩、不愿玩、不会玩。
镜头二:老师:“全体小朋友都有,今天晨间活动,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去练习球操”。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兴奋的开始跳起来。那兴奋劲,就如即将冲出鸟笼的小鸟。不停的开始你推我拉起来、有奔又跳。接着在老师的“慢点,慢点、别跳、别推”的提醒声中,我们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把老师的安全提醒一概不顾,直接冲出教室,冲到了操场上,在没有自护意识的情况下,两个小朋友互相对撞,都摔倒在硬硬的水泥地面上,结果是一个小朋友的左锁骨错位,另一个小朋友额头摔了一个大包.为此,老师们时刻不敢放手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也为这些活泼、可爱可又缺乏自护保护意识、安全自护的孩子时时捏着一把汗。
(三)对儿童生存需要的忽略
目前,我们有的幼儿园教师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家长更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孩子生存需要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幼儿园,家长每天想看见的就是孩子在教室内乖乖的写字、做计算。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为了“安全”,也很少开展户外活动,就连园内的滑滑梯都不敢让幼儿去玩.致使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停留在消极的说教、保护状态,生存教育出现缺失。造成幼儿安全 2
意识弱,生存、自护、自理能力差,影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还有我们有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器械在种类与数量上不可谓不丰,但为了安全,利用率低。有的园所户外场地有限,幼儿更是难得在户外活动中满足。有的幼儿园活动场地多为水泥地面,更是不敢让幼儿玩。总之,我们有好多幼儿园在“安全第一”的重压下,安全教育偏重于“传授式”教育的消极防范,而未抓住关键,从根源抓起,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最有效的“体验式”的安全教育和能力培养。用室内教育替代了户外体验。造成幼儿缺乏活动能力、协调能力、灵活应变力、分析和判断力。而其实这种做法是幼儿园安全工作之大忌。
我在幼儿园工作了五年,深刻认识到积极开展幼儿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培养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不仅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更是幼儿园平稳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年的工作探索,我觉得要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应有以下几点: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创设良好的户外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识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是紧密结合的。幼儿园活动具有环境与幼儿发展之间的中介,只有通过幼儿自身活动才能与周围环境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幼儿发展,有教育家认为: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的创造,环境的教育通过对《规程》的反复学习,我在开展研究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环境对培养幼儿自护能力目标达成的作用。中班幼儿的注意广度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靠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的行动。一旦遇上他们最喜欢的玩具,他们会不知深浅地“大显身手”,更缺乏一种有目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因而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也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意识的重要方面。
2.家园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持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地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教师和家长应多沟通,互听(互相听取幼儿在家或在园的表现)、互说(互相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和做法)、互相帮助.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请在这方面做的好的家长介绍经验,做到家园合作,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得到提高.想让幼儿形成自护保护意识的习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避免伤害。3
如:轻开门窗、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跟陌生人走等,都需要家庭与幼儿园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在让幼儿区分安全与不安全事情时,可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我们教师需要时常建议孩子的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头顶蓝天,脚踏草地,沐浴阳光雨露,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玩。
(二)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1.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孩子最好的自我保护
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讲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教师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当教师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老师:“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教师和小木偶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老师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就应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2.形象的标记是教给孩子自我保护方法捷径
中班幼儿年龄还小,一些常规的养成还没有完全形成习惯。于是,形象的标记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幼儿常常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这是幼儿园中常见的现象。于是教师因与幼儿进行商量,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幼儿注意。但幼儿不了解安全标记。教师就从班级开始认识安全标记入手。在认识的基础上,组 4
织幼儿在班内的电视机及电门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了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区,教师开设安全角,墙上贴安全图、110、120、119标记。玩具柜内摆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通过游戏训练幼儿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其次,教师还因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3.游戏活动是教给孩子自我保护方法的有效的手段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老师教育幼儿的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中班幼儿年龄还小,自控力差、应急反应慢、因此常在游戏中产生散队,走失的现象。为此在开学初期,教师就有意开展“跟着老师走”等游戏,让幼儿明白小动物都跟着爸爸妈妈,从不掉队,走路时不推挤。从而激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时刻跟随着父母,向游戏中不掉队,以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交通隐患也是给予我们教师惨痛教训的启示。于是我们教师还是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幼儿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游戏《开汽车》,我们教师首先将场地布置成街道的样子,分配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到,扮演司机的应该注意车子和车子不能碰撞,扮演行人过马路的时候走斑马线,认清行、停指示灯,过马路时要看清是红灯还是绿灯,红灯行,绿灯停。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要有目的的渗透一些安全自我保护的常识,如:教幼儿记住家庭地址与电话号码,教会孩子大电话,带孩子到左邻右舍走走,到周围场所转转,使幼儿懂得要及时把受到的威胁、恐下、诱骗等不安全情况告诉家长及老师,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户外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由于有冒险、克服困难的精神,其活动的能力就更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对幼儿健康、顺利的成长,避免外界的伤害,及时有效的保护自己和他人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即知识的迁移。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恒的,也要受当时的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1]程栋英.如何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2011.01 [2]马婷.户外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2007.4 [3]刘圆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2010.04 [4]杜春玲.《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中期自评报告.2012.12 [5]孙菊云.户外活动中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录的培养.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