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

时间:2019-05-13 21:2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

第一篇: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这些影响不但没有改善环境,而且使得环境日益恶化。世界三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已经成了困扰人类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非理性超速发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了影响地球上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一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煤炭、钢铁、石油、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和工矿区不断出现,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药等有机合成物质、放射性物质和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而形成公害。

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痛痛病、四日市哮喘以及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中毒)等重大公害,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另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以及非特异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当代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简单通俗地讲,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我们面对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江河湖泊或地下水,成为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我们吃的瓜菜果粮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仔细想想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从起床、洗漱、早餐、上班、工作、下班、买菜、做饭、刷碗、洗衣,到看电视、看书、睡觉,我们消耗的有水、电、煤(或天然气、柴火)、汽油(乘车的人)、食物及洗涤用品等等;我们使用的有棉制品(如床单、衣服)、木制品(如家具)、金属制品(如菜刀)、玻璃制品(如杯子)、石油制品(如塑料)、黏土制品(如住房用砖),甚至生活用品(如中草药)等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都是用大自然中的原料比如棉花、森林、矿物等造成的。在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耗用大量淡水和煤炭、石油等能源。我们靠环境供给的一切生活着。试想一下,一旦大自然停止了原料的供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人类就回会失去生存条件,所以说“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

每当看到触目惊心的环境灾难发生场面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被一种紧紧地揪着,是对企业的责备?对环境的惋惜?还是对我们将来生存环境的担忧?我想这些都有,但是为什么环境灾难一次一次的伤害着无辜的居民的不到遏制呢?

因为人类没有停止对环境的破坏,没有注意到保护环境也是我们的使命!

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我们如何做到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其实很多事情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像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离开房间时,应该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像以上这些等等都是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我们都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坚信一条: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第二篇:航天技术与人类社会论文

“航天梦”与“中国梦”

蓝天,广袤无垠,深邃辽阔。仰望天空,人们常常被它的博大所吸引,常常陷入情不自禁的想象中:如果能如鸟儿般翱翔苍穹,俯瞰大地,穿梭云层,沐浴清风,那该是何等的愉悦!

人类的航空史,是一部梦想实现的进化史。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1700年,我国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象图。古人通常把航天看成一种“仙术”,把航天叫做“升仙”,宇航员被称为“天神”或“羽人”。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神仙,其实都可看作是宇航员的化身。

在甘肃半山文化遗址,曾出土过两个陶质半身人像:圆头,长颈,额顶有一对圆镜状饰物,极似一副护眼的风镜。整体看来,此形象与现代宇航员模样十分接近。据专家研究,其中一位“宇航员”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所说的西海之神。

其实,人类最早的翼装飞行出现在我国西汉末年,这位“翼装侠”借助一双人工翅膀飞行。因史书上只载其事,未记其名,让他成了一位无名的“飞天英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将他列入古代航天人的名单中。

班固的《汉书》记载,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后,北方匈奴时常犯边作乱,王莽遂下令招募类似特种兵的抗敌勇士,有本事的人可以破格使用,并委以重任。一时间,好多身怀绝技的人前来应聘,有一男子自称能日飞千里,很适合做侦察兵,可以空降到匈奴侦察敌情。王莽半信半疑,让他当场试飞。此人用鸟羽制成两只人工翅膀,“取大鸟翮为两翼”,将之紧绑在自己身上。又在头和身体其他部位插上羽毛,最后再装上环钮等器件。双脚弹地而起,真的飞了起来,飞行数百步才落下来。虽然此次飞行只有“数百步”,但却是我国飞天梦想中的重要事件。

我国古代最值得肯定的航天设想,是一种类似现代宇宙飞船的载人航天工具。见于《墨子•鲁问》记载,设计者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他发明的“木鹊”,能连续在天上飞行三日。后来,东汉的张衡、唐代的韩志和,也都曾先后发明了类似的飞行器,足见古人的智慧与勇气。

提到航空,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国家——美国和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作为世界的第一强国,美国的航空实力不容置疑。首破声障的X-1研究机;两倍声速F-104的战斗机;高级动性的F-18战斗机,具有隐身性能的F-117战斗轰炸机;大型宽身的波音-747客机;以及世界目前唯一第四代战斗机F-22。这些高精尖技术始终是走在世界最前沿。也正是因为强大的空军实力,美国才能轻易地在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取胜。另一个前超级大国也毫不示弱,他们的米格战斗机与时俱进,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始终代表着战斗机先进水平;他们的图-144成为少有的超声速客机;他们的雅克号更是在二战中大显威力。航空航天技术的强大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国力的强盛。

对天空的渴求与幻想,化为人们为航空奋战不朽的动力。从风筝到热气球,从飞艇到飞机,在探索的路上,人们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前进。从无人到有人,从低空到高空,从低速到高速,航空器一步步地完善,一步步地发展。从军用到民航,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齐备,从危险重重到安全舒适,航空技术日新月异,时时都在进步。

自从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到1990年12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80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4127个航天器。其中包括3875个各类卫星,141个载人航天器,111个空间探测器,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438天,有12名航天员踏上月球。空间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到上世纪末,已有5000多个航天器上天。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或制定了本国航天活动计划。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汇集了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些新学科,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并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仓活动;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2016年9月15日晚10时04分,人们盼望已久的“天宫二号”,一声呼啸,直冲云天,这是中国航天梦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突破。“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是全面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关键之战,将为我国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各行各业的鼎力相助。“中国梦”是一个全民族的超级“大梦”,其中就包括着无数个个人或行业的“小梦”,中国人的“航天梦”就是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梦,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充分发展,中国人的“航天梦”得不到实现,也会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像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亿人的大国,如果在航天事业上落后于人,乏善可陈,就称不上是一个一流大国,就有愧于世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就无法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同时也会影响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因而,历任党中央对中国航天事业都一直是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不仅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制定好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规划,而且在人财物上积极支持,大开绿灯,促使中国航天事业迅猛进步,屡创奇迹,不断给国人带来巨大惊喜。

中国现代的航空事业能取得这些成果我想和国家政府的支持与重视是分不开的。习近平同志尤其关注和重视航天事业。1971年4月,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习近平回忆说:“我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当知青,听到了发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动!”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发展航天技术,不仅是民族智慧、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更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个国家对航天知识的普及程度,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水平。

“天宫二号”的发射成功,是中国人“航天梦”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十三五”时期,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载人航天到北斗导航,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在浩瀚宇宙,茫茫太空,中国航天将写下新的华丽篇章。

2017年5月5日下午14时,国产大飞机C919(学名是“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同时还寓意要与Airbus(空中客车公司)和Boeing(波音)一道形成ABC并立的格局。“9X9”寓意天长地久(波音用“7X7”,中国高铁开通日子则一般选择16号或26号),“1”则是代型。

C919项目从立项到实现首飞,恰恰经历了十年时间。业内人士称,C919正式首飞后,将快速进入后续的测试、生产和交付阶段,这会成为我国航空产业迈入升级期的开端。更让人关注的是,随着C919的生产和交付,航空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华东、西北、西南、东北、中部五大航空产业集群将因此发展壮大,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2017年6月6日上午,国产水陆两栖大飞机AG600完成了最后一次低速滑行试验,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接下来,AG600还将进行中速滑行和高速滑行试验,随后预计在7月底首飞。继C919研制成功后,中国—俄罗斯合作成立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筹),计划研制中国首款大型客机(在当代世界客机界的大型客机是指远程宽体、及载客300人左右,C919是中型客机)。据中国商飞公司介绍,根据研制经验,C929从项目启动到实现首飞,预计需要7年左右时间,到实现产品交付预计需要总共10年左右时间。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

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80亿~110亿,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为类似载人登月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话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各部件的组成及应用价值、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航空航天技术对人类的巨大作用。我深信,人类生活将因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而有重大转变。未来,甚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幻电影中那些外星球居住、新物种发现都不再只是人类的幻想。同时,我也相信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越来越好,总有一天我们出国旅游乘坐的不是波音747,而是我们自己的国产大飞机;总有一天我国飞机的核心部件不再需要进口,而是中国制造;总有一天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将会超过美国,走在世界的最前沿;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我们的航天梦,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第三篇:论文 毒品与化学

毒品与化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2011级环境工程1班 黄倩雯

1143056043

摘要

本文通过化学角度来分析大部分毒品的性质,了解毒品的各种类型危害。

关键词 毒品 化学 分析 危害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化学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我们平常生活中的细小现象基本上都能用化学原理来解释。而我们同时能用化学知识来将毒品分类,幵且认识毒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了解毒品的危害。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联合国公约觃定,国际上管制使用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有200多种,如鸦片、海洛因、大麻、美沙酮、杜冷丁、苯丙胺、可卡因、安定、三唑安定、巴比妥类催眠药及苯环已哌啶等麻醉镇静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镇静催眠药及致幻剂等。目前国际国内作为毒品严厉禁止的主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大麻等。而在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幵通过了一项专门禁毒的法律一《关于禁毒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本决定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觃定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鸦片

鸦片俗称大烟,或叫阿片,呈黑色或褐色,味苦,是从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而在罂粟果汁里含有一种分子式为C21H19N04的有毒物质,它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熔点147—148℃,昐溶于苯、丙酮、热乙醇、冰醋酸,微溶于乙醚、氯仿,不溶于水,溶于浓硫酸;加热到110℃变为玖瑰红色,至200℃则变为紫色,它能与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结合生成结晶盐,如前鸦片碱盐酸盐C20H19NO4· HCl。精制鸦片由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而成,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

2、吗啡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是由法国化学家F·泽尔蒂纳在1806年分离出来的。他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狗吃了后很快昏昏入睡,用强烈刺激也无法使其苏醒;他本人 服用后也长眠不醒。因此他用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eus)的名字命名这些物质称为“吗啡”。

吗啡也是一种异哇啉生物碱,在鸦片中含量约10%,分子式C17H19NO3,它是一种无色棱柱状晶体,味苦,熔点24-256℃,难溶解,但较昐溶解在碱性水溶液中。它可与多种酸(如盐酸、硫酸等)和多种有机酸(如酒石酸等)生成昐溶于水的盐。吗啡盐的PH平均值为4.68,吗啡对人的致死量为0.2~0.3g。

3、海洛因

海洛因是吗啡二乙酰的衍生物,其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分子式为C12H23NO5,鸦片系列毒品中最纯净的精制品就是海洛因,它是我国目前吸毒者吸食和注射的主要毒品之一,又称,“白粉”、“四妹”、“白面”。纯净的海洛因为白色有苦味的粉末,多用玻璃纸包装,以保持干燥。

4、大麻

从大麻叶中提取一种药物,叫大麻酚,它的分子式为C21H2602,大麻为叶状结晶体,熔点77℃,沸点185℃,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和碱溶液。大麻叶中含有多种大麻类衍生物,已有15种以上的衍生物被分离。其中大麻酚、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四氢大麻酚酸是比较重要的六种衍生物。大麻酚是一种麻醉药,有止咳、镇痉、止痛、镇静、安眠等作用,幵且毒性较强。

5、可卡因

从古柯树叶提取的一种药物,又叫古柯碱。可卡因是一种莨菪烷型生物碱,分子式为C17H21NO4。古柯碱是无色无臭的单斜形晶体,味先苦而后麻,熔点98℃,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但其盐酸盐昐溶于水。古柯碱为酯类,用酸或碱水解时,生成苯甲酸、甲醇等。

6、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又称“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根据毒品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取代基位置和化合物的不同,新型毒品据其药理和毒理学作用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第二类是致幻剂: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第四类是以抑制食欲为主。下面主要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毒品。6.1 冰毒

化学名称:2-甲胺-1-苯基丙烷,又名甲基苯丙胺、甲基安非他明,英文名字Metamfetamine。形状为白色透明晶体,晶莹剔透,微带苦味,与普通的冰块相似,所以得名冰毒。将它加热到200℃--400℃时,98%会完全挥发;它微溶于水,在乙醇、氯仿、甲醇、乙二醚中昐溶。它的分子式为C10H15N,昐与无机酸结合形成盐,例如它的盐酸盐C10H15N·HCl,其盐酸盐昐溶于水、乙醇、氯仿、甲醇。它的合成方法较多,可以用苯乙酸、麻黄素、氯苯为原料通过多重合成路径合成,化学生产条件和技术昐获得,幵且产品质量稳定。6.2 K粉

K粉,白色粉末,化学名称为2-邻-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简称氯胺酮,英文名Ketarnine,由于其英文名字第一个字母为K,所以俗称K粉,分子式为C13H16CINO,K粉熔点在92℃~93℃之间,微溶于乙醇,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医学上常被制成针剂,作为麻醉剂使用。6.3 摇头丸

摇头丸,也称为“迷魂药“快乐丸”等,化学名称为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英文缩写MDMA。分子式为C11H15NO2。药片颜色和图案多达100多种,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衍生物,它是在研发一种止血剂时发现的副产物,20世纪后期曾作为心理沺疗的用药。沸点为100-110℃。游离态的MDMA为无色油状液体,一般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出售的MDMA为带有颜色和图案的片剂为主。6.4 去氧安定

去氧安定的化学名称为7-氯-5-苯基-1,3-二氢-1-甲基-2-苯幵二氮杂卓,分子式为C16H13N2CI,外形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昐溶于氯仿及冰醋酸,昐溶于苯、丙酮、甲醇及乙醇,不溶于水。熔点在95-97℃之间。去氧安定以苯甲酰氯为原料制得,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用于沺疗由于情绪障碍、神经症状及植物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更年期障碍等引起的不安、紧张、忧郁、恐惧、疲乏等症状。

二、常见的毒品分析方法 1 化学显色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毒品与特定的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颜色,观察颜色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存在某种毒品。①马改氏(Marquis)试验 ②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③快蓝B盐法 色谱和质谱联用法 ①薄层色谱法(TCI 法)②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方法(GC/MS)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液相色谱 3 分光光度法

许多毒品在紫外线区和红外线区都有吸收峰,比如可卡因纯品的乙醇液在紫外230、274和281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理论上,每一化合物都有其独特的红外光谱图。4 克疫学毒品检测方法

通过应用抗原能够诱导克疫细胞的克疫应答产生抗体,抗原分子能够与克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克疫反应性的原理来进行分析。

三、毒品的危害

毒品不像剧毒一样立即致人死亡,相反它是一种慢性毒药,连续滥用毒品,体内神经功能和内脏功能适应了由毒品调控的状态,突然中断毒品的供给,吸毒者会出现急剧的、与毒品调控时相反的生理状况,出现戒断症状,如打哈欠、流眼泪、恶心、呕吐、头昏、失眠、发热、出汗、四肢疼痛、痛不欲生。这些躯体反应使得吸毒者身不由己地一次次使用毒品。

2.1对身体机理的危害

传统毒品对身体的依赖性较大,长期吸食鸦片者,身体瘦弱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呆滞,瞳孔缩小,失眠,先天克疫力丧失。由于体质的衰弱使得成瘾者极昐患染各种疾病,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呼吸抑制而死亡。新、老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性没有差别,只是在反应快慢程度上有所不同,同等剂量的新型毒品要比传统毒品的毒性和瘾性更强烈,服用后会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急剧上升、心血管功能衰竭,产生精神病,甚至导致死亡。

2.2对精神思维的危害

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由于药物成分的原因更多的是引起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在正常人体内的一些器官里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通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破坏了体内的正常平衡,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焦躁不安、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就会出现。吸毒者为了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2.3对社会的危害

根据2003年的统计,毒品已成为继石油和武器之后的第三大国际盈利商品。吸毒者吸食、注射毒品,需要大量的金钱,大量使实证明,吸毒已成为诱发犯罪、危害社会沺安的根源之一。、当今世界滥用毒品的人中,有近三分之二是青年。

吸毒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与社会安宁,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关于毒品的毒物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科学研究表明,毒品进入人体后,会使机体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一种新的机能。吸毒一次以上者,随着毒品在其体内代谢速度的加快而降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使之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从而被迫增加吸毒次数和毒品数量,以求得欣快感。同时.神经细胞已适应吸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毒品在体内浓度不高时,会出现精神、身体上的不适,这就是会造成人体对毒品的依赖性,而且越吸越多,越吸需要量越大。

吸毒者成瘾后对毒品有一种极为强烈的渴求,为了满足毒瘾,会不择手段,诈骗、偷盗、卖淫.伤天害理地去获取毒品,严重地扰乱社会沺安,造成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我们对毒品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深刻认识吸毒的危害性,坚决制止吸毒、贩毒。

参考文献

【l】《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102、384、727、1126.

【2】蒯世定《毒品与化学》化学教育,1997.3,2-3. 【3】何颂跃 《冰毒的危害与毒品犯罪》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0,40-44.

【4】任兊勤 《新型毒品犯罪》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24-37.

第四篇:化学与环境 论文

化学与环境

1引言

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各种存在形态及特性、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科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它是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内容之一。2概述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

从学科研究任务来说,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和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它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

3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

3.1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环境污染化学这一介于环境科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

3.2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形成环境分析化学(常简称环境分析)。它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3.3研究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性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形成环境地球化学。它是介于环境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4环境概况及解决方法 4.1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有害化学品是指任何已经被确认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危害性的化学品。随着工农业迅猛发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随处可见,而给人类造成的灾害要属有毒有害化学品为最重。化学品侵入环境的途径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径可大至分为四种,4.11人为施用直接进入环境;

4.12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排放进入环境;

4.13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着火、爆炸、泄漏等突发性化学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学品外泄进入环境; 4.14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

进入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潜在危险。

以农药这一有害化学品为例,随着农药科技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不使用农药的自然农业发展到使用农药的现代农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紧张的大国,农药在解决农作物的自然灾害,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是人为主动投加到环境当中,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必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充分肯定农药的有利作用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2]。

同时工业废水也是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譬如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全国主要江河湖泊,使水质恶化,特别是淮河、海河、辽河、滇池、巢湖和太湖(简称“三河三湖”)水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对鱼类危害更甚,含苯酚废水可抑制水中细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生长。用含酚废水灌溉农田能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坏农作物生长素的形成,造成减产。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进入水体后会使封闭性湖泊、海湾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威胁鱼类生存、水质发臭出现“赤潮”。化学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会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10。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的原因10%~15%与化学因素有关。

再则冷冻与空调设备释放出的氯氟烃气体造成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照增强,使人群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燃煤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导致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类繁殖甚至种群消失。土壤酸度增高可使细菌种类减少,肥力减退,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使土壤中锰、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转移进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质污染。

有害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我国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4.2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

我国是化工生产量较大的国家,化工产业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要想控制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从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方面加以考虑,首先应了解化工厂的污染情况,包括:污染源种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措施以及周围环境敏感性等。特别应对污染源分布进行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同时应了解污染影响类型,如是属于一次污染或二次污染、长期污染或短期污染、可逆污染或不可逆污染、局部污染或大面积污染、单因素污染或多因素复合污染等等。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控制,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4.21制定和健全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我国于1979年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是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也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等;国务院还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国务院颁布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化学品管理行政法规。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如已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等;污染物排放准有《工业“三废”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等;同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范性文件都作了明确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加强有害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对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实行全过程有效管理[3]。

我国现行化学品环境立法需要针对当前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中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完善,并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制接轨。此外,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对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对环境保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应依法给予追究,对人身由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应依据法律给予处罚和赔偿。这在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早已实行了的法律管理制度。我们还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从事化学危险品生产、贮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的遵法守法意识,加强对有害化学品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特别是应按着我国环境保护法来严格管理有害化学品。

4.22加强对重点有害化学品的环境管理

建立相应登记管理制度,对那些已知或怀疑对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或者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化学品采取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和淘汰、替代措施,以有效减少这些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

4.23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向环境中排放

化工污染之所以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大批老企业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技术改造,资源、能源消耗太高,排污量太大。全面推行清洁技术改造,通过改革工艺设备,尽可能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是改变化工生产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局面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就要选用清洁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物质替代有害原材料、设计清洁工艺、生产清洁产品。同时改善和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等措施,在污染的源头削减污染物和废物产生量并回收利用废物。最大限度消除或削减有害物质的排放。对通过预防不能解决的污染物,应采取源控制措施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使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4.24强化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爆炸性、急性毒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弃物。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领取经营许可证。4.25公众监督

通过建立和实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度,在企业员工和化学品使用者中普及化学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知识。并在全社会积极宣传有关化学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有害化学品的危害、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大力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治。5结论

要时刻关注生态系统的表现,尽早发现失调的信息,及时扭转不利的情况。积极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护生态系统,预防生态失调。

参考文献

[1]袁加程.环境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张瑾.环境化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化学与生命论文

水与维生素

论文摘要:化学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从古代的炼金术师到现代借助高科技的医生,无一例外地都离不开化学的范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也不断地对生命化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论文从水、维生素等方面来阐述化学与生命的深刻关系。

关键词:生命化学、人类健康、科技。

目录:

一、„„„„„„„„„„„„„„„„„„„„化学的产生

二、„„„„„„„„„„„„„„„„„„„„水

三、„„„„„„„„„„„„„„„„„„„„维生素

正文内容:

一、化学的产生

化学经历了实用和手工艺化学时期、炼金术时期、化学革命时期、原子分子学说形成时期、有机化学诞生和发展时期、物理发展时期等等。[1]人类从遥远的远古时期就已经接触到了化学现象并逐渐积累了化学的一些实用知识。然而,化学可以说是从炼金术时期开始逐步形成一种学科的萌芽。在这一时期,无论是阿拉伯的炼金术、西欧的炼金术以至中国的炼丹术,都涉及金属的制取与提纯以及有关金属的学说。在公元8世纪时阿拉伯各国中炼金术甚至就是化学的代名词。13世纪末,相当于我国的元朝时期,欧洲开始了所谓的文艺复兴时期,在社会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开始了深刻的变革。自然科学受其影响也出现了一批革命的科学家,这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化学学科方面除了冶金有显著发展之外,还形成了化学学科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医药化学。炼金术一词在这个时期具有比过去广泛的多的含义。从而使化学在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二、水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地球表面上大约有70%以上是被水给覆盖着。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水的各种不同的理化性质,使其承担着多种关键的机体功能,水维系生命的作用,其中包括:

1.帮助消化:我们吃进嘴里的食物,经牙齿咀嚼和唾液的湿润后,进行从食道到肠胃,完全消化并被吸收的过程,而这些环节都需要水的参与。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只有充分的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

2.运输营养:水将充分溶解的营养素运至细胞,水还转运折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酶、血小板、血细胞等。水使细胞的代谢过程后化学功能顺利进行。

3.排泄废物:水是非常好的溶剂和悬浮介质,许多物质溶解和悬浮在水中,并可以通过各种反应形成新的物质。水的这种性质可以使体内的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和毒素,通过各种方式排出体外,而这些排泄方式都需要水的参与才能实现。

4.润滑关节:水是人体关节润滑液的主要来源。水作为溶剂与各种粘性分之一起形成润滑关节的润滑液,并形成润滑消化道和泌尿系统的粘性液体,润滑内脏的浆液以及形成在食物通过消化时起润滑作用的唾液和其他消化道分泌液。

5.平衡体温:水在吸收热量后,自身温度变化相对较小,由于这种溶热能力,水通过吸收热量,产生和蒸发汗液释放热量以帮助机体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正常。

6.维护细胞:水是人体结构的重要成分。它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完整细胞膜的组成。它还通过其缓冲作用保持整个脏器。机体结构的维持也需要它的帮助,保持皮肤的润滑和弹性,细胞的水合状态和机体的调节对于维护细胞正常功能具有关键作用。

在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键角∠HOH为104.5°,分子呈“V”字形结构。因此,许多物质均可以溶于水,尤其是离子晶体物质,在水中不但有最大的溶解度,而且有最大的电解度,使水成为多种物质的优良溶剂,也可作为优良的清洗剂,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水也极易被污染。[2]所以,我们应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加大保护水环境力度,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否则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三、维生素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而不是构成细胞的物质。许多辅酶或辅基含有维生素成分,参与各种代谢活动。和激素不同,它不是体内内分泌腺分泌的。[3]有些维生素是由肠内寄生的细菌制造的,而有些则必须通过食物来供给。维生素的分类: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由Elmer 和M.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由D.T.Smith和E.G.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维生素PP,水溶性。由Conrad在1937年发现。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克酰胺(烟酰胺)两种物质,均属于吡啶衍生物。多存在于菸碱酸、尼古丁酸 酵母、谷物、肝脏、米糠。

维生素B4(腺嘌呤、氨基嘌呤,Adenine),现在已经不将其视为真正的维生素。胆碱由Maurice在1850年发现。维生素B族之一,1849年首次从猪肝中被分离出,此后一直认为胆碱为磷脂的组分,1940年Sura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表明了它具有维生素特性。蛋类、动物的脑、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含量较高。

维生素B5,泛酸,水溶性。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维生素B6,吡哆醇类,水溶性。由Paul在1934年发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

生物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谷物。维生素B9,叶酸,水溶性。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蝶酸单麸胺酸、维生素M或叶精。多存在于蔬菜叶、肝脏。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水溶性。由Karl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肌醇,水溶性,环己六醇、维生素B-h。多存在于心脏、肉类。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发现。亦称为抗坏血酸。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钙化醇,脂溶性。由Edward 在1922年发现。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维生素E,生育酚脂溶性。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主要有α、β、γ、δ四种。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维生素K,萘醌类,脂溶性。由Dam在1929年发现。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多存在于菠菜、苜蓿、白菜、肝脏。[4](来源于百度百科)各种维生素缺乏时,所影响的细胞功能不同,发生的症状也不同,但是细胞的任何功能受到损害,细胞的生长发育就不能正常进行,所以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能使人体的生长发育受阻碍,或者停止,甚至死亡。

为了自身的健康生活,我们必须每天摄入定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

参考资料:

[1]刘旦初。《化学与人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P7。[2]王明华等。《化学与现代文明》。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P87。[3]刘旦初。《化学与人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P236。

[4]来源于百度百科。

下载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药物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多种边缘学科,如环境化学、农业化学、医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 论文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3级3G软件02班 姓名:陈君 学号:541313140204 绿色化学与绿色能源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介绍了绿......

    化学与人类论文大全

    我们身边的化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主要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锐利武器。从人类诞生起,化学就伴随着人类,人......

    化学与社会论文

    军事与化学 摘要:现代化军备竞争离不开化学的参与作为一个国家最强有力的盟友,军队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姿态,因此军备竞争成为了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所以,......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化学与生活 姓名:班级:学号:日期: 2011年12月12日 化学与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与社会论文

    关于绿色化学发展及环境应用的思考——化学与社会 摘 要:自化学诞生以来,在提供大量工业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消......

    化学与生活论文

    化学与生活 在高中的时候,作为一名理科生,常常需要接触化学,高中的时候也有一门选修课叫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许多联系,生活之中处处都存在着化学的身影,吃的用的穿的......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摘要: 21世纪人类的生活与化学有密切的关系,化学在信息与生命科学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化学学科 与这些学科交叉,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化学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