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以前的时代,那时候的小孩子,真的好懂事。毛主席在6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做农活,开始耕种了。毛主席家里那时候相当于中农,毕竟是农民,所以他可能会比较了解农民在当时所受的压迫。过着那种吃了一餐不能保证下一餐的生活。所以他才有那种热血激情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拯救那些正在饱受压迫的无产阶级。
如果要说到某一个人,他解放了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当时有五亿多人,这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至于你问我对他有什么印象,我说他既是一个伟人,又是一个普通人。
他的分析(指三个世界划分的论断)是正确的。发达国家自然不同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我们如此珍视你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珍视毛主席、他的亲密战友周恩来和其他的同事给予我们的帮助,因为中国也是个发展中国家,并且依然是,但却给了我们那么多帮助。因为中国的领导毛泽东知道我国需要帮助,在我们困难的时刻,给予我们极大的援助,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极大的财富,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把所拥有的奉献出来与我们分享。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
毛泽东没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导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远不再升起。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当然,他为中国及其八亿人民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毛泽东也是一位崇高的世界领袖。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
今天,全世界都哀悼毛泽东的逝世,但是到明天黎明,都将起来歌唱颂扬他不朽的赞歌。我的思想和感情,像我的同胞一样,极为悲恸沉痛。这位人物的谦虚和幽默,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是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伟大而正义的事业的同义语,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的光辉象征,是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胜利的标志——“是幻觉还是梦境?日出雾散,是梦还是醒?”我们巴基斯坦将永远怀着敬意纪念不朽的毛泽东。
现代社会变化很快,很多国家元首都被人忘记了,只有少数人仍被人所知。例如法国的戴高乐将军,法国人却知道他,敬重他、那么在中国,毛泽东也是一样。另外,现代社会的国家领导人并不体现一种哲学思想。他们只是解决一些问题,诸如经济、社会、军事等等。法国人却认为毛泽东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并且努力地把它付诸行动。这正是我们对政治的认识。我们在1789年进行的大革命,正是为了一种哲学思想。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也正是使中国走向一种哲学,即给予中国人民最大的权力和最高的地位。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
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在毛泽东身后的时代里,对毛泽东时代的历史记录的污点吹毛求疵,而缄口号不提当时的成就已然成为一种风尚——深恐提及后者便会被视为对前者的辩护。然而,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即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不就等于是为历史作非分的辩护。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因素的首要作用的前提下,毛泽东思想的确具有重视精神、意识、觉悟作用的特点。例如1936年毛泽东在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时就说过:“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他又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就不可能产生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第一,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给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的伦理道德和迷信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对启发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激起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径的热情,从而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引起中国思想界发生巨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中寻找出路转而向俄国学习,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俄国革命经验来重新考虑中国问题。他们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斗争,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阵地,使之成为中国进步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考察、思考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并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只能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和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特殊规律的伟大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思想就是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而产生并形成其科学体系的。离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不可能产生、形成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
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另一位美国学者迈斯纳则说,几乎像毛泽东本人支配着他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一样,毛泽东的幽灵也还支配着新时代的政治意识。他还认为,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时期,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的工业革命,80年代的中国经济改革就无从说起。英国前首相卡拉汉也认为,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是对毛泽东无以伦比的纪念。早在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所熟知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就说过,毛泽东是一位盖世英才,他一定会改变这个世界。前苏联汉学家费德林也写道:也许我们还要经历更多的坎坷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获得了西方乃至于世界的尊敬。2006年是毛泽东逝世30周年暨诞辰103周年。这一年,在毛忌日的9月和生日的12月,西方许多国家的主要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大型系列纪录片《Mao:A Life》。该片主要取材于英国广播公司前驻东亚记者菲力普·肖特撰写的同名毛泽东传。该片指出,对毛这样极其伟大的人物一生中的种种政治举措,决不能简单地下对或错的结论。毛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在他之后变得更加强大的事实,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美国军事作家约本·海默评论毛泽东时说,是谁能够把一个如此贫穷的国家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是毛泽东。他领导了他的人民,在贫困、饥饿和外部的压力下,取得了远远超越华盛顿的伟大成就;他让一个贫弱的中国从此站立起来,不怕苏联,更加不惧怕我们。我的国家美国,请你永远记住这位伟人:毛泽东。
当我们离毛主席越来越近,对毛泽东思想看得越来越透的时候,就要坚定毛主席倾注一生的是正义的事业,就要坚信失败了不代表不能成功,很难实现不代表要放弃努力,现实纷繁复杂而另人沮丧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美好理想和美好心灵。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革命多不是一朝就能成功的,革命者也需要多次的锤炼才能更坚强更有战斗力;民众也不是一次革命都能觉悟的,他们需要多次洗礼才会最终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权利。到那个时候,鲜红的太阳必将照遍全球!
第二篇: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毛泽东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他父亲当过兵,退役后回到家乡,靠省吃俭用终于把田地赎了回来,就靠种这几亩地把一家人养活,并且除去五口人吃的还剩十几担,这就使得他家每年有一定的结余,就这样的积累使得他家新增了几亩田地,成为了中农家庭,同时毛泽东的祖父也恰巧过世,使得他们家的生活相对比较宽裕,他也很少体会到下层农民的疾苦。
他天天给父亲记账,白天就到田地里去干活,后来他父亲请来了一些劳工,对他们比对她还好,初一和十五给劳工吃蛋(没给过肉),他什么也没吃到,吃的还是粗粮,他觉得很不公平。
在家里有两条战线,他父亲单独一条,他和母亲、兄弟、姐妹为一条,但是他的母亲倾向于间接方式解决问题,不想直接表现出来。
自打有一次后他就发现直接更有用,向父亲示弱只会挨的更惨,向父亲发泄一切,为自己力争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他父亲请一些客人来吃饭,在吃饭时他和父亲发生了争吵,随后他便跑了出去,走到一个小池塘边想通过跳下去来威胁他的父亲以后不能再打他,结果他胜利而归。他上私塾时,经常读的是四书五经,他又不感兴趣,又一次逃课在外面走了三天,还以为走了有多远,结果就在家的周围不停绕,三天后家人才找到他,此后父亲也有些理解,私塾的老师的态度也有些改变。他经常在课上看其他的书,当老师走来时就把经书放在上面,和其他同学一样,和我们现在有些人一样。他读的一些书都是具有造反性质方面的,比如《隋唐传》、《西游记》等 后来他到老秀才那读过一段时间。又读了一些激进的书。
突然间他发觉这些书中所描述的都是一些统治阶级的人物,或文化人。似乎还缺少那些平民百姓,那些贫苦农民。
他读过一本书,是一本说日本瓜分中国的书,让他看后很伤心气愤。也许是本能的对造反性质的感兴趣,也许是把那些书读得太多并且很熟练,也许是他很有爱国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把这份责任看得太重,他太关注祖国的安危,所以对很多是多愤懑不平。有一次长沙闹饥荒,民众到衙门去找县官,县官说城市里并没有缺少粮食,这使得老百姓很是气愤,于是就把县官赶走了。又来了一个新的,说可以给他们粮食,但必须说出带队的头目,于是不久就
把头目捉了起来并砍了头。这些言论被一些逃荒者带了过来,毛泽东只能说对这些受害百姓感到同情,并无其他办法了。而且在这期间,他的父亲运送到城里的粮食被难民给劫走了,他对父亲的谩骂没有给予鼓励,也对难民的做法感到一丝失望。
靠智慧和机警,靠努力与勤奋,靠忍耐与坚持,靠很好的身体,靠很好的精力。他被人误会过,他没有生气,而是平和对待,想到总有出头之日。就好像《建国大业》里所描述的一样,他们在等一位高级将领从国外归来时,这位将领不幸遇难。周恩来同志深刻的批评了那些负责人,结果是毛泽东来解了围。可看出他对事物的看法是很乐观的。
假如没有中农家庭这个身份,他能够早日体会到穷苦农民的艰苦,可会更早的成熟,会更早的做出一番成就,会让中国前进很多年,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他还会拥有有那么多知识的机会吗?还会那么懂军事吗?可能和一般人差不多吧!
假如他没有青年时期的坚苦锻炼,到最后他可能早已病倒了,更不用说过草地了。会师前可能早已过世了。他也不可能站在话筒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假如他像一个封建家里的孩子一样很听父亲的话,听之顺之,可能早已成了一家米店的老板,更谈不上从事政治了,也许是一位失败的老板。
时代造就英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三篇: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想一方面是读者对他感兴趣,另一方面是能从中有所收获,《毛泽东自传》对于我来说便具备了这两个特点。读这本书有三个好处,一是通过阅读可以有助你熟悉那段历史,具体地去触摸和感受当时的一些情况;二是本书可以帮助你思考,教导你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在工作学习中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法;再者如果一个人的著作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一个人的话,那么你也可以亲身通过具体的文字透过历史来近距离地看看毛泽东这个人物。
毛泽东诞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幼年见证父辈从负债累累到岁末有余粮,从贫农到富农的创业史,他下过地、记过账、临听私塾里头先生的“之乎者也”,不顾告诫读完先生所深恶的那些不正经的书〔《岳飞传》、《水浒传》、《三国》、《西游记》〕,进校读到自然科学和西方学术的新课程,在母亲的慈祥仁爱和父亲的严厉苛刻中,“矛盾”的童年成长。
毛泽东十六小岁时,第一次离家出门达五十里之远,到了湘乡县的一个新式学校读书。在那里它虽因不是湘乡人而受到歧视,并因此在精神上感到很大的压抑,但他在那个学校里很有进步,尤其是那些教经书的老师非常喜欢他,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古文。我这里才明白,虽说他非常不喜欢那个启蒙老师,但不得不说,他的扎实的古文功底正是得益于最初痛苦的训练。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毛泽东这个名字便与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国,他有功有过,而且是瑕不掩瑜的功大于过,他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无疑却是最有领袖魅力的伟人。毛泽东是伟大的、坚定的、不倦的探索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正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大门的1956年,又是他,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及时地提出了我们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新的历史性任务,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毛主席的诗词歌赋,独领风骚。有人说,皇帝或国家领导人,如果喜好诗词歌舞,便耽误治理国家,最终只能将国家搞的乱七八糟,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但是,毛泽东不仅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舞文弄墨方面,他直抒胸臆,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其诗词歌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势更是无法超越。
毛泽东才华横溢,挥洒自如,指点江山,豪气万丈。成大事者必有大智慧,我们的毛主席即如此。生活俭朴,一心只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对自己要求严格,却宽厚对待身边的同志。让人感动的是红烧肉是他的最爱,吃上一次却都觉得奢侈。自然他有他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功绩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丰碑。
第四篇: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毛泽东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他父亲当过兵,退役后回到家乡,靠省吃俭用终于把田地赎了回来,就靠种这几亩地把一家人养活,并且除去五口人吃的还剩十几担,这就使得他家每年有一定的结余,就这样的积累使得他家新增了几亩田地,成为了中农家庭,同时毛泽东的祖父也恰巧过世,使得他们家的生活相对比较宽裕,他也很少体会到下层农民的疾苦。
他天天给父亲记账,白天就到田地里去干活,后来他父亲请来了一些劳工,对他们比对她还好,初一和十五给劳工吃蛋(没给过肉),他什么也没吃到,吃的还是粗粮,他觉得很不公平。
在家里有两条战线,他父亲单独一条,他和母亲、兄弟、姐妹为一条,但是他的母亲倾向于间接方式解决问题,不想直接表现出来。
自打有一次后他就发现直接更有用,向父亲示弱只会挨的更惨,向父亲发泄一切,为自己力争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他父亲请一些客人来吃饭,在吃饭时他和父亲发生了争吵,随后他便跑了出去,走到一个小池塘边想通过跳下去来威胁他的父亲以后不能再打他,结果他胜利而归。
他上私塾时,经常读的是四书五经,他又不感兴趣,又一次逃课在外面走了三天,还以为走了有多远,结果就在家的周围不停绕,三天后家人才找到他,此后父亲也有些理解,私塾的老师的态度也有些改变。他经常在课上看其他的书,当老师走来时就把经书放在上面,和其他同学一样,和我们现在有些人一样。
他读的一些书都是具有造反性质方面的,比如《隋唐传》、《西游记》等 后来他到老秀才那读过一段时间。又读了一些激进的书。
突然间他发觉这些书中所描述的都是一些统治阶级的人物,或文化人。似乎还缺少那些平民百姓,那些贫苦农民。
他读过一本书,是一本说日本瓜分中国的书,让他看后很伤心气愤。也许是本能的对造反性质的感兴趣,也许是把那些书读得太多并且很熟练,也许是他很有爱国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把这份责任看得太重,他太关注祖国的安危,所以对很多是多愤懑不平。有一次长沙闹饥荒,民众到衙门去找县官,县官说城市里并没有缺少粮食,这使得老百姓很是气愤,于是就把县官赶走了。又来了一个新的,说可以给他们粮食,但必须说出带队的头目,于是不久就把头目捉了起来并砍了头。这些言论被一些逃荒者带了过来,毛泽东只能说对这些受害百姓感到同情,并无其他办法了。而且在这期间,他的父亲运送到城里的粮食被难民给劫走了,他对父亲的谩骂没有给予鼓励,也对难民的做法感到一丝失望。
靠智慧和机警,靠努力与勤奋,靠忍耐与坚持,靠很好的身体,靠很好的精力。他被人误会过,他没有生气,而是平和对待,想到总有出头之日。就好像《建国大业》里所描述的一样,他们在等一位高级将领从国外归来时,这位将领不幸遇难。周恩来同志深刻的批评了那些负责人,结果是毛泽东来解了围。可看出他对事物的看法是很乐观的。
假如没有中农家庭这个身份,他能够早日体会到穷苦农民的艰苦,可会更早的成熟,会更早的做出一番成就,会让中国前进很多年,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他还会拥有有那么多知识的机会吗?还会那么懂军事吗?可能和一般人差不多吧!
假如他没有青年时期的坚苦锻炼,到最后他可能早已病倒了,更不用说过草地了。会师前可能早已过世了。他也不可能站在话筒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假如他像一个封建家里的孩子一样很听父亲的话,听之顺之,可能早已成了一家米店的老板,更谈不上从事政治了,也许是一位失败的老板。
时代造就英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五篇:读《毛泽东》有感
读《毛泽东》有感
《毛泽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毛主席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成长历程 毛泽东生于湖南韶山的一座小山村里,父亲毛顺生,母亲文其美,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毛泽民、毛泽覃和毛泽建(红),毛泽东自幼聪明,喜欢读书到痴迷的地步,在家上完两年私塾之后在家务农,一有空就在一颗大树下读书,可谓如饥似渴,父亲怪他不干活,惩罚他,他照样这样读书,去东山学堂,开阔眼界,思想受到新的冲击与解放,他当过兵,学过商业,制造过肥皂,各行各业广泛涉猎,这也为以后的政治立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政治道路可谓一波三折,毛泽东在早期先是组织人民罢免湖南督军张敬尧,再者组织泥瓦匠反对湖南政府的压迫,这些都取得了胜利,这是他在湖南本地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与支持,并与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然而中央对于毛泽东所做的一切确认为他是右倾主义者,对其大加挞伐,并认为其在湖南搞得运动是过火了,而后毛泽东便回到湖南实地考察,因此发表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经过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同志被派往湖南策划农民起义,在攻打长沙不下的情况下,他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与朱德在此会师,后在江西建立苏维埃政权,定都瑞金,国民党反动派自然不愿意看到共产党发展壮大危害自己的统治,由此对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政权进行围剿,由于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前四次的围剿都被成功粉碎,国民党反动派自然不甘心,悍然以几十倍红军的兵力,又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此时的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被剥夺,加上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走上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央认识到毛泽东同志路线的正确性,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带领下,三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历尽重重险阻,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成功在陕西与红军主力部队会师,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这本书对我造成很大的感触,只有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才能被人民所支持和拥戴,毛主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帮助广大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各项建设有条不紊的展开,一步步走向辉煌,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也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的毛主席,千千万万中国贫苦农民才得以站起身,当国家的主人,才得以吃得饱穿得暖,享受幸福生活,中国人民摆脱了屈辱的任人宰割的历史,走向辉煌的新中国!看了这本书,了解到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是如此的抛头颅,洒热血,作为21世纪的中国新青年更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在以后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向革命前辈学习,发扬中国优良传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