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06

时间:2019-05-13 22:2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0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06》。

第一篇: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06

附件:

目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

(征求意见稿)

总 则 一般规定 土地所有权登记 土地使用权登记 其他土地权利登记 注销登记和其他登记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 则

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内涵)本条例所称的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构依法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其他土地权利及其应当记载的事项记载于土地登记簿的行为。

前款规定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农用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除外);其他土地权利包括土地抵押权、地役权及其他依法设立的土地权利。

第三条(登记机构)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是土地的登记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登记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更正登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登记。

第四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土地权利的设立、变更和消灭,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土地所在地土地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登记。

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向土地所跨区域各土地登记机构分别申请土地登记。

特殊情况下可由所跨区域土地登记机构的共同上级或由其指定的土地登记机构办理。

第五条(基本要求)申请土地登记应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应当与房屋所有权权利主体一致。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先申请办理土地登记。涉及房屋产权转让或者变更的,应当先办理房产变更登记,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土地登记机构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但土地权利转移需依法批准的除外。

第六条(登记效力)

依法登记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未经依法登记的土地权利,不予办理变更、抵押等登记事项。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七条(登记单元)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宗地以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决定书、用地批准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为依据确定。

宗地按其所处层面可分为地表宗、地下宗和地上宗。

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共同拥有一宗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为共有宗地,包括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第八条(登记类型)土地登记包括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以及其他登记。

本条例所称的初始登记是对新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第一次登记。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或者特定区域内的土地普遍进行的初始登记为总登记。

变更登记是指已登记的土地权利,因土地权利转移、土地用途、权利人名称、地址及其他登记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注销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消灭或终止、异议登记失效、预告登记失效、查封期限届满或法院解除查封而进行的登记。

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及补(换)证登记等。

第九条(登记程序)土地登记的一般程序为:

(一)申请;

(二)受理;

(三)审核批准;

(四)注册登记;

(五)核发、变更或注销土地权利证书。

土地登记机构必要时可以就有关登记事项进行实地查看和公告。第十条(直接办理)

土地登记依申请进行。但下列情形可不经申请由土地登记机构直接予以办理:

(一)因区域地址整体变更引起土地坐落或宗地号等变更的登记;

(二)按本条例第七十七条应该申请而未申请的注销登记;

(三)按本条例第七十九条规定的更正登记;

(四)法院查封或解除查封的登记、异议登记和预告登记失效的注销登记;

(五)依法可以直接予以办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单方申请)涉及双方当事人的土地登记,应当由当事人双方申请。下列情形的土地登记,可由土地权利人单方申请;

(一)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登记;

(二)因继承或受遗赠取得土地权利的登记;

(三)依据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生效法律文书取得土地权利的登记;

(四)因土地使用权依法转移,已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后申请土地变更的登记;

(五)名称、地址、用途或其他土地登记内容变更和项目竣工验

收变更登记;

(六)更正登记、异议登记;

(七)土地权利证书的补发或换发;

(八)依法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申请人)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是土地权利合法来源证明中记载的土地权利人或者土地权利合法变动的当事人。

按份共有的宗地,各土地权利人应当依据房屋基本单元相应的所有权份额分别申请土地登记。

共同共有的宗地,土地权利人应当共同申请土地登记。共同共有的土地因部分共有人下落不明无法申请登记的,应通过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等法定程序确定土地权利的继承人或代理人后,由继承人或代理人与其他共有人共同申请登记。

第十三条(申请材料)当事人申请土地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四)宗地界址表、宗地图等地籍调查成果资料;

(五)地上建筑物或其他附着物权属证明或权源依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减免税凭证;

(七)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前款第(四)项规定的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或土地登记机构进行地籍调查获得。

第十四条(申请要求)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应当提供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应当提交经有关机关、单位或相关当事人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使用中文名称或姓名。如提供的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应当提供经公证的中文译本。

申请人提供的登记材料中如有港、澳、台和外国的机构或者其他的境外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的,应当按规定办理公证或者认证。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第十五条(登记代理)申请人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土地调查登记代理机构申请土地登记。

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

境外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其授权委托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公证或者认证。

土地调查登记代理机构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管理规定设立。

第十六条(监护申请)未成年人的土地权利,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并提交证明监护人身份的材料。

因处分被监护人土地权利申请登记的,还应当提供经过公证的为被监护人利益的书面保证。

第十七条(询问)对当事人提供的土地登记申请材料,土地登记机构应予以查验,并根据需要就有关登记事项以及申请登记材料中需进一步明确的其他有关事项询问申请人。需要询问的,应做好询问记录。

询问记录表应当经申请人签字确认,并归档保留。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时,询问记录表由代理人签字确认。

第十八条(申请处理)当事人提出土地登记申请,有下列情形的,土地登记机构应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登记的土地不在本登记辖区的,应告知申请人向有管

辖权的土地登记机构申请;

(二)申请登记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凭证;

(五)在土地登记机构将登记事项记载于土地登记簿之前,申请人提出撤回申请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允许撤回。

第十九条(实地查看)土地登记机构受理土地登记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权属审核。必要时,应进行实地查看,并做好记录。

土地登记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查看时,申请人和相关权利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条(公告要求)办理下列土地登记的,土地登记机构应及时予以公告: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登记;

(二)1982年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初始登记;

(三)因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或自然灾害造成土地权利消灭办理的注销登记;

(四)涉及土地权利归属的更正登记;

(五)补证登记;

(六)土地登记机构认为有必要公告的其他登记。

公告方式包括: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纸、土地登记机构门户网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固定场所等。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土地登记机构应当将申请登记事项在土地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告栏内进行公告。

公告期限为15日。

第二十一条(复查)申请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对公告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在公告期限内向土地登记机构提出复查申请,提交复查申请书和有关证明材料。

土地登记机构收到复查申请书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书面通知复查申请人。

复查申请人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重复申请复查的,登记机构不予受理。

第二十二条(注册登记)经审核符合土地登记要求,需公告的经公告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更正登记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土地登记机构应当及时办理注册登记,将应记载的事项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并核发、变更或注销土地权利证书或凭证。

申请登记的土地为共有宗地的,应当为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分别填写土地权利证书,注明“共有”字样。

申请登记的土地为共同共有的,可核发一本土地权利证书。第二十三条(证书废止)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或更正登记等,原土地权利证书应当收回而无法收回的,土地登记机构应公告废止,并在土地登记簿上注明。

第二十四条(不予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法作出不予受理或不予登记的决定:

(一)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二)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

(三)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身份证明、其他申请材料的;

(四)未依法足额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税费的;

(五)申请登记的证明文件或地籍调查资料与实地查看情况不一致的;

(六)已依法办理查封登记、异议登记等限制土地权利的,当事人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或土地抵押权等其他权利登记的;

(七)土地权利已被依法征收、没收或收回,原权利人提出土地权利初始、变更登记申请的;

(八)申请登记的土地不在本登记辖区的;

(九)其他依法不符合土地登记条件的。

第二十五条(登记簿)土地登记自记载于土地登记簿时发生效力。土地登记机构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统一的土地登记簿。

土地登记簿是土地登记的主件,是土地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土地权利证书是土地权利人享有该土地权利的凭证。土地权利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土地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土地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土地登记簿为准。

第二十六条(办结时间)土地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土地登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结土地登记审查手续;其中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其他依法设立的土地权利的登记,名称、地址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异议登记、查封登记等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

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经土地登记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延长10日。

需要公告的,公告期限除外。

第二十七条(登记费用)申请人应当依照规定缴纳有关登记费用。登记费用的收取标准,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财政、价格部门核定。

第二十八条(登记资料)土地登记机构应当将土地登记资料及时归档并妥善管理。

申请查询、复制土地登记资料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

第二十九条(查询)土地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查询土地登记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事项外。

土地登记原始资料,包括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土地登记申请书、地籍调查成果等可依照下列规定查询:

(一)土地权利人、取得土地权利人同意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查询其土地权利范围内的原始登记资料;

(二)土地调查登记代理机构有权查询与其代理宗地直接相关的原始登记资料;

(三)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查询与其调查、处理的案件有关的原始登记资料。

查询土地登记资料,查询人应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并提出书面申请,明确查询内容和目的。

第三十条(数据管理)土地登记机构应当加强地籍调查数据库和土地登记信息系统建设。

应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土地登记,可以约定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签署意见,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三章

土地所有权登记

第三十一条(国家所有)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不登记。

国家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代表国家履行权属确认职责。

第三十二条(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目前该农民集体实际使用的本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予以登记。下列土地可以依法

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登记,但依法转为国家所有的除外:

(一)依据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有关规定,当时分给农民并颁发了土地所有证的土地;

(二)实施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时确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

(三)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期间未提出异议的;

(四)依法可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集体变更)由于下列原因发生变更的,按变更后的现状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一)由于村、队、社、场合并或分割等管理体制的变化引起土地所有权变更的:

(二)由于土地开发、国家征地、集体兴办企事业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依法进行过土地调整的;

(三)由于农田基本建设和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重新划定土地所有权界线的;

(四)由于乡(镇)、村或其企事业单位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前,依法使用集体土地或按照有关规定签订过用地协议、进行补偿和安臵等引起土地所有权变更的;

(五)其他情形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的。

第三十四条(集体变更)由于下列原因集体土地所有权转为国家所有的,应依法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或注销登记:

(一)原集体所有的土地经国家依法征收的;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原属于其集体所有的剩余的少量土地经依法征收的;

(三)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

移和安臵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转为国家所有的;

(四)其他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家所有的。

第三十五条(所有权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代表村农民集体、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内农民集体、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乡镇农民集体申请登记。

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应提供相邻双方签字确认的土地权属界线范围以及下列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

(1)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的证明材料(土地房产所有证等);(2)实施1962年《六十条》时确定为集体所有的证明材料;(3)可依法确定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因历史等原因无法提交土地权源依据的,应当提交土地权属来源和权属演变的书面报告以及具结保证书,并经乡镇、村两级盖章确认。

第三十六条(所有权调整)为生产生活便利和合理利用土地,国家与集体、集体与集体在同类用地之间不改变原用地性质的前提下调整土地所有权的,需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签订书面调整协议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按土地所有权调整协议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第三十七条(所有权变更)因集体土地部分依法被国家征收或经依法批准土地臵换、调整等引起土地所有权变更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依法被征收或土地准予臵换、调整的相关证明材料等,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

第四章

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一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三十八条(初始登记)土地使用者经依法批准,以划拨、出

让、租赁、国家作价入股、授权经营等方式使用国有土地的,可申请相应类型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三十九条(特殊情况)1982年5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之前通过下列方式取得国有土地,并延续使用至今的,可申请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一)通过接收、沿用,或通过依法买卖、继承、接受地上建筑物或土地等方式一直使用的国有土地;

(二)已由其他单位或个人划转使用土地的,除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应当退还的除外;

(三)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合建房屋,根据批准文件、合建协议或者投资数额取得相应土地使用权的;

(四)因原房屋拆除、改建或自然坍塌等原因,已经变更了实际土地使用者的;

(五)其他方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空闲地及房屋坍塌或拆除后未恢复使用的土地,其使用权不予登记。

第四十条(划拨用地登记)依法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用地文件、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新开工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还应当提供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第四十一条(有偿取得登记)依法以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持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和有偿使用费缴纳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出让(租赁)等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原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经依法批准转为出让、租赁或作价出

资、授权经营的,当事人应当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和有偿使用费、有关税费缴纳凭证,或作价出资、授权经营等土地资产处臵批准文件以及原土地权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相应类型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四十二条(储备土地登记)依法纳入政府储备的土地需要登记的,必须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土地储备机构可持批准的储备项目实施方案、有关批准文件、规划条件等权源证明材料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供应已登记发证的储备土地前,应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收回土地证书;设有土地抵押权的,应先行解除,并依法办理土地抵押权注销登记。

第四十三条(围填海土地登记)经依法批准的填海、围海项目竣工验收后,海域使用权人应当按规定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海域使用权变更或注销登记。经依法批准使用围填海形成土地的,当事人可持使用土地批准文件、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土地有偿使用费及税费缴纳凭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等向土地所在地土地登记机构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四十四条(地下地上空间登记)经依法批准使用与地表土地使用权分离的地下或地上空间进行土地开发建设的,当事人应当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用地文件、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有偿使用费缴纳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地下或地上建设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四十五条(农用地登记)依法使用国有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当事人可持有关权属证明材料,申请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四十六条(特殊主体处理)没有明确土地使用权人的国有土地,由土地所在地土地登记机构负责调查。

第二节 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四十七条(宅基地取得情形)农村村民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可依法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农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坚持一户一宅。

对1987年前依法使用宅基地的,可按下列规定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一)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前农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而未拆除、改建、翻建的,可以暂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二)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起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已经处理的,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三)依法通过转让、继承房屋等方式取得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申请其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四)其他方式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

空闲地或房屋坍塌、拆除后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予登记;已经登记的,由村农民集体提出申请,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办理土地注销登记。

按前款规定确定宅基地使用权时,其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应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应按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申请土地登记,其超过部分退还集体。

第四十八条(宅基地申请要求)依法批准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持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的批准用地文件或其他合法权属

证明等材料,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四十九条(集体建设用地情形)对下列依法取得集体土地进行宅基地以外的非农业建设的,可申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一)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依法使用的农民集体土地;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的企业依法使用的农民集体土地;

(三)通过兼并乡镇企业或者接受破产乡镇企业依法取得的农民集体土地;

(四)其他方式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

第五十条(集体建设用地申请)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宅基地以外非农业建设的,当事人应当持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的批准用地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五十一条(四荒地申请)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当事人可持有关批准文件、农用地使用合同等材料,申请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第三节 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五十二条(变更登记情形)依法登记的土地使用权,因下列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土地权利发生转移相关证明材料等,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一)因转让、互换、赠与、继承或者受遗赠等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二)因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投入到新的企业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三)因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并、分立、兼并、破产、重组、改制、资产划转等原因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四)因处分抵押财产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五)因依法收购土地使用权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三条(变更登记要求)第五十二条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当事人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还应当提交相应的有关证明材料:

(一)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等需经批准的,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二)涉及房屋产权变更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房屋产权证明或依据;

(三)涉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的,应当提交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移的证明材料;

(四)涉及宅基地使用权转移的,应当提交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移和受让人符合转移条件的证明或经公证的继承房屋的证明材料;

(五)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提交抵押权人同意转让的书面文件、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等材料。

(六)涉及其他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相关权利人同意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或相关权利人同意转移的书面证明。

第五十四条(强制变更)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因继承、受遗赠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死亡证明、遗嘱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原土地权利证书无法收回的,可根据第二十三条执行。第五十五条(收回土地变更)

因依法收回部分土地使用权引起

土地使用权变更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收回土地使用权相关证明文件等申请剩余部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五十六条(用途变更)

土地用途经依法批准发生变更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有关批准文件等,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土地用途变更需要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补缴土地出让价款的,当事人还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五十七条(更名更址)

土地权利人名称(或姓名)、地址(住所)发生变化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名称(或姓名)、地址依法变更的证明材料等,申请名称、地址变更登记。

第五十八条(竣工验收变更)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已通过项目土地验收的证明材料等,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后,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有关房地产建设项目验收证明材料以及有合法依据的每套房屋的建筑面积等,以宗地内房屋基本单元为单位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对建筑区划内属于业主共同共有的道路、绿地、公共场所和设施等相应土地使用权,由土地登记机构在土地登记簿上予以登记,不核发土地权利证书。

第五十九条(使用条件变更)因土地使用条件等其他登记内容发生变更或宗地分割、合并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有关批准文件等,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六十条(重建改建变更)因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依法批准重建、改建、扩建引起已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当事人应当在重建、改建、扩建项目竣工后,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有关重新办理的规划、用地批准文件及土地验收证明等,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五章

其他土地权利登记

第一节 土地抵押权登记

第六十一条(抵押登记)土地抵押登记,是指在已经依法登记的土地使用权上设定抵押权而进行的登记。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权的,可依法申请抵押权登记。

第六十二条(抵押登记申请)下列土地使用权抵押,可依法申请抵押权登记:

(一)有权处分的出让、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二)经依法批准允许设定抵押权的划拨、授权经营、租赁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连同厂房等建筑物一并抵押的乡(镇)、村企业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四)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五)依法可以设立抵押权的其他土地使用权。

第六十三条(不得抵押)下列土地使用权不得办理抵押权登记:

(一)土地权属不明或未办理土地登记的使用权;

(二)依法被查封、预查封的土地使用权;

(三)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期间被限制的土地使用权;

(四)房地产项目已办理预售的土地使用权;

(五)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的政府储备土地使用权;

(六)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直接用于教育、医疗或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的土地使用权;

(七)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土地使用权。

第六十四条(申请材料)土地抵押权登记由抵押人和抵押权

人共同申请。申请土地抵押权登记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二)抵押权人和抵押人身份证明;

(三)土地权利证书;

(四)主债权债务合同和抵押合同;

(五)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十五条(申请材料)第六十二条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当事人申请土地抵押权登记还应当提交相应的有关证明材料:

(一)以划拨、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提交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理部门准予抵押的批准文件;

(二)以房屋及其占有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提交房屋产权证明和未查封、异议、预告登记的证明材料;

(三)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或以承包方式取得的“四荒地”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提交该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同意抵押和实现抵押权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征收的证明;

(四)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抵押的,应当提供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

(五)以共同共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提供全部共有权人同意抵押的书面意见;

(六)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以土地使用权提供反担保的,应提供反担保合同。

第六十六条(抵押登记要求)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权按宗设定。同一宗地多次抵押的,以受理抵押登记申请先后为序办理抵押登记。

以两宗或两宗以上土地使用权对同一债权设定抵押的,应分别申请办理抵押登记。

第六十七条(抵押价值)以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可以委托具有土地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地价评估,也可以由抵押双方协商确定。

以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的实现抵押权时,应当从拍卖土地使用权所得价款中缴纳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

第六十八条(抵押权变更)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变更抵押合同的,应当持变更后的抵押合同申请土地抵押权变更登记。

同一宗地上设有两个以上抵押权,因被担保债权的数额、债务履行期限等发生变更申请抵押权变更登记的,应当提交抵押权顺位在后的抵押权人同意变更和对抵押顺位重新约定的书面文件。但抵押权的变更,未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的除外。

经依法登记的土地抵押权因主债权被转让而转让的,主债权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可以持原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转让协议、已经通知债务人的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抵押权变更登记。

第六十九条(使用权变更)土地使用权抵押期间,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让的,当事人应当持抵押权人同意转让的书面证明、转让合同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已经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当事人应当持土地权利证书和他项权利证明书,办理土地抵押权变更登记。

第七十条(最高额抵押)以土地使用权设定最高额抵押的,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应持“最高额抵押合同”和“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的合同”或包含上述两份合同内容的一份合同文本申请最高额抵押权登记。

办理土地使用权最高额抵押权登记的,土地登记机构应当将最高债权额、债权确定的期间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并明确记载其为最高额

抵押权。

第七十一条(最高额变更)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通过协议变更债权确定的期间、债权范围以及最高债权额,但变更的内容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节 地役权登记

第七十二条(地役权登记)在已办理登记的土地权利上设立地役权的,双方当事人可持土地权利证书、地役权合同等申请地役权初始登记。

第七十三条(地役权申请)符合地役权登记条件的,土地登记机构应当将地役权合同约定的有关事项分别记载于供役地和需役地的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

供役地、需役地分属不同土地登记机构管辖的,当事人可以向负责供役地登记的土地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负责供役地登记的土地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后,应当通知负责需役地登记的土地登记机构,由其记载于需役地的土地登记簿。

第七十四条(地役权变更)已经设定地役权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后,当事人申请登记的,供役地权利人和需役地权利人应当持变更后的地役权合同及土地权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地役权变更登记。

第三节 其他依法设立的土地权利

第七十五条(其他权利登记)依法设立其他土地权利的,双方当事人可持原土地权利证书、有关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其他土地权利初始登记。

第七十六条(其他权利变更)已经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的内容发生变更的,当事人应当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有关变更协议及相关证

明材料等,申请其他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第六章 注销登记和其他土地登记

第七十七条(注销登记)因下列情形致使土地权利消灭的,当事人应当在土地权利消灭之日起15日内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注销登记。未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土地登记机构可直接启动注销登记程序:

(一)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二)农民集体土地依法全部被征收的;

(三)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致使原土地权利消灭的;

(四)因自然灾害造成土地权利消灭的;

(五)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租赁期满,应申请续期而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六)已登记的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租赁权和其他土地权利终止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注销登记的其他情形。第七十八条(抵押注销)土地抵押期限届满,当事人未申请土地使用权抵押注销登记的,除设定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或土地抵押权已终止的外,土地登记机构不得直接注销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第七十九条(更正登记)土地登记后,土地登记机构发现土地登记簿记载的事项确有错误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在15日内持原土地权利证书申请更正登记;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办理的,土地登记机构可启动更正登记程序,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更正土地登记簿记载的错误事项或撤销已核准的登记。

(一)当事人在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或伪造有关证件、文件,采取欺骗手段获准登记的;

(二)依据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认定当事人对土地不拥有合法权利的;

(三)因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疏忽造成登记不当的;

(四)土地登记机构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确实需要更正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更正登记的情形。

第八十条(更正登记申请)土地登记权利人认为土地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持原土地权利证书和证明登记错误的相关材料等,申请更正登记。

利害关系人认为土地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持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相关材料等,申请更正登记。

第八十一条(异议登记)利害关系人申请更正登记,登记权利人同意更正的,土地登记机构审查认为更正依据充分的,可依法办理更正登记;登记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异议登记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予以受理的,应将起诉文书和受理证明材料等提交土地登记机构进行登记。

第八十二条(异议登记注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异议登记失效,土地登记权利人或异议登记申请人可以持相关材料申请注销异议登记:

(一)异议登记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未起诉或未向登记机构提供起诉证明材料的;

(二)人民法院对异议登记申请人的起诉不予受理的;

(三)人民法院对异议登记申请人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的;

(四)人民法院对异议登记申请人的诉讼请求作出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已生效的。

异议登记失效后,异议登记申请人或者土地登记权利人未按要求申请注销异议登记的,土地登记机构可直接注销异议登记。

异议登记失效后,原异议登记申请人就同一事项再次提出异议登记申请的,土地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受理。

第八十三条(预告登记)当事人依法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约定将来某一时间获得相应土地使用权的,可以按照约定持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土地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土地使用权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土地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预告登记失效后,土地登记机构可直接予以注销。

第八十四条(查封登记)人民法院依法查封或预查封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登记机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提供的查封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有效证件等办理查封或预查封登记。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同一宗土地进行查封的,土地登记机构应为首先送达查封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的人民法院办理查封登记手续,对后送达的人民法院办理轮候查封登记。

轮候查封登记的顺序按照人民法院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的时间先后进行排列。查封法院依法解除查封的,排列在先的轮候查封自动转为查封。

第八十五条(注销查封)对被执行人因继承、判决或者强制执行取得,但尚未办理变更登记的土地使用权的查封,土地登记机构依照执行查封的人民法院提交的被执行人取得财产所依据的继承证明、生效判决书或者执行裁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等,先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后,再行办理查封登记。

查封、预查封期限届满或者人民法院解除查封的,查封、预查封登记失效,土地登记机构应当注销查封、预查封登记。

第八十六条(补换证申请)土地权利证书严重污损、毁坏或记事栏记载已满的,土地登记权利人应当及时向原土地登记机构提出换证申请。

土地权利证书遗失、灭失的,土地登记权利人应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刊登土地权利证书遗失、灭失声明15日后,持刊登声明、遗失(灭失)原因的书面说明和承担法律责任的具结保证书等,向原土地登记机构提出补证申请。

第八十七条(补换证登记)土地登记机构受理换证、补证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核,补证登记应予以公告,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后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并予以换发或补发土地权利证书。

换(补)发的土地权利证书上应当注明原土地权利证书号和“换(补)发”字样。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八十八条(持证上岗)从事土地登记审核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实行持证上岗。

第八十九条(监督管理)土地登记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土地登记工作的监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全省土地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土地登记有违法或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或查处。

第九十条(配合义务)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土地登记、土地监察职责,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不得拒绝、阻碍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九十一条(证书查验)为加强土地权属管理需要,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准,土地登记机构可以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组织开展土地权

利证书查验,及时更正不当的土地登记。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二条(伪造证书)伪造、变造、涂改土地权利证书或登记证明文件的,土地权利证书或登记证明文件无效,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收缴,有违法所得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骗取登记)因申请人、代理人、登记代理机构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虚构事实或提供错误、虚假材料骗取土地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四条(工作人员责任)土地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有下列情形的之一,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弄虚作假,造成错误登记的;

(二)擅自篡改土地登记信息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不办理土地登记的;

(四)收受或者索取贿赂;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九章

第九十五条(生效时间)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200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3-30 【生效日期】2002-03-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

二○○二年三月三十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权属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保障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他项权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他项权利当事人,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土地登记。

确认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水面和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登记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未经依法登记的土地,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

第二章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登记

第五条第五条 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

拥有或者使用两宗以上土地的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分宗申请登记。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同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申请登记。

第六条第六条 依法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实地定点放样之日起30日内,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

依法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依照有偿使用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有偿使用费之日起30日内,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

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负责保护管理。

第七条第七条 省级国家机关、省属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依法使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或者由其委托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登记中的有关争议问题依法予以裁定,对违反规定的土地登记发证结果依法撤销,对委托的土地登记事务依法收回。

第八条第八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土地所有者或者发包者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市辖区内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登记。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登记细则,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九条第九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实地定点放样之日起30日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

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土地使用者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但已经依法核发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证书的,可以不再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未核发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证书的,土地承包合同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并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农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不含责任山、自留山)依法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承包、租赁、招投标合同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

第十条第十条 依法独立使用的地下空间,使用者应当自批准使用之日起30日内,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应当在签订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

(一)依法抵押土地使用权的;

(二)依法出租土地使用权的;

(三)设定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他项权利的。

他项权利发生变更的,当事人应当在批准变更或者变更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应当在土地权属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

(一)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二)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的;

(三)因交换、调整土地而发生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的;

(四)因处分抵押财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五)因单位合并、分立、兼并等原因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六)其他土地权属依法变更的情形。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土地用途发生变更或者改变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或者他项权利当事人应当在批准变更或者变更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土地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土地权利人应当在通过验收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因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使用条件等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或者他项权利当事人应当在批准变更或者变更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或者他项权利当事人应当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一)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租赁期满,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三)因自然灾害造成土地灭失的;

(四)土地他项权利终止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注销登记的情形。

当事人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由原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注销登记,注销其土地证书。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土地登记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错登、骗登或者漏登的,应当及时办理更正登记;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当事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发现错登或漏登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办理更正登记。

办理更正登记的,应当及时予以公告。

第三章 土地登记程序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申请土地登记,可以由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当事人自行申请,也可以委托土地登记代理机构申请登记。

土地登记代理机构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管理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从事土地登记代理业务的人员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资格认定。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申请土地登记,申请者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二)土地登记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个人的身份证明或者户籍证明,单位的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证明);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四)有地上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应当提交其权属证明;

(五)需要缴纳土地税费的,应当提交税费缴纳证明;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

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土地登记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

(一)申请人的名称、地址;

(二)土地坐落、面积、用途、等级;

(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权属来源;

(四)申请人的签名盖章;

(五)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申请人提交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用地文件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二)使用集体土地进行建设或者农业生产的,应当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用地文件或者土地使用合同;

(三)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付凭证;

(四)以入股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提交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批准文件和入股合同;

(五)依法承租土地的,应当提交土地租赁的批准文件和租赁合同;

(六)以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提交合法的权属来源证明和其他有关文件。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土地登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进行全面审查,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作出受理决定;

(二)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补正;

(三)有本办法第二十二条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四)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暂缓登记决定。

收到土地登记申请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款规定时间内既未要求限期补正、又不作出受理决定的,审查期满即为受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申请土地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

(二)在补正通知规定时间内未补正有关证明材料的;

(三)不能提供合法土地权属来源证明的;

(四)土地使用权转让、租赁期限超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的;

(五)按规定应当申报地价而未申报的,或者隐瞒、虚报地价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缓登记:

(一)土地权属争议尚未解决的;

(二)土地违法行为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

(三)因依法查封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等原因限制土地权利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暂缓登记的其他事项。

前款所列情形消除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办理土地登记。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不予受理或者暂缓登记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说明理由及依据,并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必要时,应当事先组织听证。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土地登记申请后,应当进行地籍调查,审核土地权属、面积、用途、等级等;符合登记要求的,应当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纸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固定场所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为15日,但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土地登记事项除外。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对公告内容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告期限内向受理登记申请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查,并提交复查申请书和有关证据材料。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复查申请书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书面通知复查申请人。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公告期满,凡符合土地登记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经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应当制作土地登记卡,颁发、更换、变更、注销土地证书。

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是土地权利的合法凭证。土地证书遗失、损毁的,当事人应当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原土地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申请人应当依照规定缴纳有关登记费用。登记费用的收取标准,应当按照权限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财政、价格部门核定。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下列规定期限内办理土地登记: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为30日;

(二)土地用途变更或者改变土地利用状况登记为30日;

(三)他项权利登记为15日;

(四)注销登记为15日;

(五)其他事项变更登记为15日。

前款规定期限从受理土地登记申请之日起计算,但公告期限除外。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土地登记活动的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全省土地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土地登记有违法或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或查处。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土地登记工作的监督管理。在查验登记文件时,发现有土地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履行土地监察职能;在实施土地监察时,发现未申请办理土地登记的,应当责令当事人限期办理登记。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土地登记、土地监察职责,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不得拒绝、阻碍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登记行为,有权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诉或者检举。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及时答复申诉人或者检举人。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土地登记的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等,方便申请人,并自觉接受监督。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从事土地登记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国家或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土地登记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土地证书查验制度,及时更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土地登记。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他项权利当事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期限,如实申请土地登记,不得虚报或者瞒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复制土地证书、土地登记文件资料,不得利用土地证书、土地登记文件从事非法活动。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有关组织和个人可以查询土地登记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事项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拒绝。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对土地违法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不申请办理土地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仍不办理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仍不办理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当事人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并收缴土地证书:

(一)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土地登记的;

(二)伪造土地证书的;

(三)涂改土地证书的。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在土地登记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

(二)因工作严重失职造成错、漏登记,或者登记不当而不纠正的;

(三)泄露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的;

(四)遗失登记材料,给申请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五)刁难当事人,或者收受贿赂的;

(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七)拒绝接受上级行政机关监督检查的。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工作失职,造成当事人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涉嫌犯罪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浙土资发[2003]38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土地产权管理,促进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省厅制定了《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结合建议,请及时反馈厅地籍管理处。

二○○三年四月八日

《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根据《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办法》所称的土地登记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的设定登记和变更登记,用途、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使用条件等变更登记以及注销、更正及其他登记。

第三条土地登记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由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省级国家机关、省属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依法使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工作,除需要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办理外,委托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后及时抄告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条土地登记卡是土地登记的主件,是土地权利设定、转移、变更、终止等的法律依据。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设定、变更或注销,都应在土地登记卡上记载,并应有取得土地登记上岗资格的经办人、审核人签字盖章。

第二章土地登记类型

第五条依法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在实地定点放样之日起或批准使用之日起30日内申请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设定登记。依法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有偿使用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有偿使用费)后30日内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国有土地无使用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和登记。

第六条农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登记,坚持一户一宅。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为一户一处(宗)的,依法予以登记,其面积超过法定面积标准的,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

农民合法使用的宅基地一户多处(二宗以上)的,确定一处为主宅,依法予以登记,其余作为非主宅进行登记,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载明“非主宅”字样。一处主宅面积不到规定标准的,可以确定二处以上为主宅(两处以上累计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

对符合分户建房标准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居民,其现有合法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将现有宅基地作主宅依法予以登记。

农民宅基地少批多用、未批先用等违法用地必须依法进行处理,未经处理不得予以土地登记。

新批准取得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土地使用者应自实地定点放样之日起30日内申请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应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土地登记机关在受理土地变更登记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地籍调查和权属审核。调查和审核过程发现有擅自改变用途、超过用地审批时确定的容积率、擅自联建、移位、超占以及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等违法违约用地行为的,应依法予以处理并补办相应手续。

在办理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包括商品房、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竣工验收后变更登记时,应同时办理分割登记,将该宗地(地块)的土地面积根据所提供的具有合法依据的每套房子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之比予以分摊,并以宗地内每套住宅或每个分割单元为单位向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核发《土地使用权分割登记凭证》或《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八条经依法批准独立使用的地下建筑物(不与地上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其土地权利可确定为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具体登记时,可按照土地使用权登记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其土地面积为地下建筑物垂直投影面积,并在备注栏注明相应地上土地使用权的特征。

与地上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地下建筑物,应根据土地使用的具体批准文件确定其土地权利性质。如果明确连同地面土地使用权开发使用的,可作为一个整体确定土地使用权,具体登记时,将地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入整体建筑总面积,然后按权利人拥有的地下建筑面积占整体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地面上的土地面积;如果明确以地下土地使用权依法批准使用的,可确定为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其土地面积为地下建筑物垂直投影面积;如果以土地他项权利形式取得的,可确定为土地他项权利。

第九条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是变更土地登记的一类,必须由土地登记机关统一进行登记。以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担保的前提是主合同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申请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应提交以下材料:(1)《土地他项权利(抵押)登记申请书》;

(2)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证书;(3)身份证明;(4)主合同和抵押合同。非法人企业、组织的房地产抵押,应提交其产权部门同意抵押的批准文件。

同一宗地设定若干抵押权时,应当按申请受理的先后顺序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的顺序以核准登记的先后顺序为准。

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内容应包括抵押土地座落、面积、四至、用途、抵押贷款金额、抵押期限、权利顺序等。

第十条土地用途登记按新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执行,调查登记到三级类。对一宗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用途的,能明确界线的,按界线分别登记;不能划清界线的,可按“共用宗(混合宗)”处理,各类土地面积按分摊面积确定。

土地用途发生变更的,经依法批准后,持有关批准文件等,办理土地用途变更登记。第十一条因旧城改造、公共利益需要等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公告,要求土地权利人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办理注销土地登记,未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原土地登记机关可直接办理注销登记,注销其土地证书。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登记机关应按规定直接办理注销土地登记,注销原土地证书:

(1)未按《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申请注销土地登记的;

(2)依法没收土地使用权的;

(3)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定、裁决、判决,土地权属依法随之发生强制性转移后未办理注销土地登记的;

(4)其他依法应当直接注销土地登记的。

按前款规定直接办理注销土地登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0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限期交回土地权利证书。当事人未在期限内交回土地权利证书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公告注销该土地权利证书。

第十三条在土地登记后,土地权利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发现错登或漏登,申请更正登记,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错登、骗登或者漏登的,土地登记机关应按规定办理更正登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登记机关应按规定直接办理更正登记,撤销全部或部分核准登记的事项:

(1)当事人在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或伪造有关证件、文件,采取欺骗手段获准登记的;

(2)当事人对土地不拥有合法权利的;

(3)因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疏忽造成登记不当的。

办理更正登记须按照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进行,审核结果必须及时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为15日。公告期内未提出异议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办理更正登记,注销原土地证书。

第十四条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依法查封或冻结债务人的土地权利,以限制其处分或转移其土地权利而要求予以查封登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法院的民事裁定书或其他法律文书,以及土地登记申请表或委托登记函文等,办理查封登记。

申请土地查封登记应有明确的查封期限。

第十五条土地权利人因土地权利证书遗失、灭失,向原土地登记机关提出遗失补证申请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遗失、灭失原因的书面说明和承担法律责任的具结保证书;

(2)刊登遗失、灭失土地权利证书启事的报纸。

土地登记机关在受理遗失补证登记申请后,应按土地登记法定程序予以办理,审核后应当进行公告,公告期限为3个月。公告期内无人提出异议的,重新核发土地权利证书。(补发的土地权利证书应当加注“补发”字样。)

第三章 土地登记程序

第十六条土地登记的一般程序为:(1)收件和受理;(2)地籍调查;(3)权属审核;(4)公告;(5)批准;(6)注册登记;(7)核发证书。

第十七条土地权利人在申请土地登记时应提交的文件资料包括:(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土地登记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个人的身份证明或者户籍证明,单位的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证明);(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4)有地上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应当提交其权属证明;(5)需要缴纳土地税费的,应当提交税费缴纳证明;(6)需提供图件资料的,应提供有资质的土地勘测机构出具的宗地图和测绘资料;(7)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申请土地登记,当事人可以自行申请,也可以委托代理。委托代理的,应当提交委托书、代理人资格和身份证明。

从事土地登记专业代理业务的人员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资格认定,以土地登记代理机构的名义从事土地登记代理业务。土地登记代理机构需经当地工商注册和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资质确认。

第十九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土地登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应对申请人提交的土地登记资料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按《办法》第22条和23条规定作出不予受理或者暂缓登记决定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作

出,并说明理由及依据,告之当事人享有行政复议的权利。

第二十条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土地登记申请的,经地籍调查,权属审核后,对符合土地登记要求和需要进行公告的,应当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纸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固定场所予以公告。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土地登记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建立土地登记规范化考核制度,根据不同阶段提出土地登记规范化的要求,制定具体考核目标。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土地登记的专职机构,具体来承担土地登记任务。应加强土地登记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二十三条土地证书实行查验制度。土地登记机关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证书进行验证。(验证的期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

验证应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公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验证的区域;

(二)申请期限;

(三)当事人应当提交的有关证件;

(四)受理申请地点;

(五)其他应当公告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按照《浙江省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办法(试行)》提供土地登记结果或原始凭证的查询。查询土地登记资料,查询人应提出书面申请,明确查询内容和目的。

第二十五条不按规定及时申请办理土地登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按《办法》规定责令其限期办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土地登记公告

土地登记公告

根据xxx等xx位村民的申请,我局受理了座落于xxx市xx镇xx村一组的集体宅基地使用权总登记,我局拟准予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登记办法》中相关规定,现予公告,公告期限为30日。

若权利人和其它利害关系人对公告内容有异议的,在公告期限内,向xxx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复查,并提交复查申请书和相关证明材料。凡公告期内未提出异议的,依法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登记造册,颁发土地证书。

地址:xxx号,联系人:xxx,电话:xxx

xx市xx局 xxxx年x月x日

注:公示时除张贴公告外,同时张贴集体宅基地使用权汇总表和地籍子区内公告宗地的地籍图。

第五篇:土地登记细则(全文)

土地登记规则

(1995年12月18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 自1996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为建立土地登记制度,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土地登记是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

本规则所称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以外的土地权利,包括抵押权、承租权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

土地登记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初始土地登记又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是指初始土地登记以外的土地登记,包括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登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注销土地登记等。

第三条 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必须依照本规则规定,申请土地登记。

申请土地登记,申请者可以授权委托代理人办理。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依法登记的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土地登记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

第五条 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

拥有或者使用两宗以上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所有者,应当分宗申请登记。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申请登记。

跨县级行政区使用土地的,应当分别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第六条 土地登记依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土地登记申请;(二)地籍调查;(三)权属审核;(四)注册登记;

(五)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

第七条 国家土地管理局主管全国的土地登记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登记工作。

第二章 初始土地登记

第八条 初始土地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通告。通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土地登记区的划分;(二)土地登记的期限;(三)土地登记收件地点;

(四)土地登记申请者应当提交的有关证件;(五)其他事项。

第九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由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使用国有土地的个人申请登记。

集体土地所有权由村民委员会或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及法定代表人申请登记。

集体土地使用权由使用集体土地的单位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使用集体土地的个人申请登记。

土地他项权利需要单独申请的,由有关权利人申请登记。

第十条 土地登记申请者申请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登记,必须向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二)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者户籍证明;(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四)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资格身份证明。

第十一条 申请土地登记,申请者须向土地管理部门领取土地登记申请书。

土地登记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基本事项,并由申请者签名盖章:(一)申请者名称、地址;

(二)土地坐落、面积、用途、等级、价格;

(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权属来源证明;(四)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土地管理部门接受土地登记申请者提交的申请书及权属来源证明,应当在收件簿上载明名称、页数、件数,并给申请者开具收据。

第十三条 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的地籍调查。地籍调查规程由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

第十四条 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地籍调查和土地定级估价成果,对土地权属、面积、用途、等级、价格等逐宗进行全面审核,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

土地登记审批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

第十五条 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予以公告。

公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的名称、地址;(二)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坐落;

(三)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提出异议的期限、方式和受理机关;(四)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土地登记申请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可以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复查,并按规定缴纳复查费。经复查无误的,复查费不予退还;经复查确有差错的,复查费由造成差错者承担。

第十七条 土地登记过程中的土地权属争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处理后,再行登记。

第十八条 公告期满,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未提出异议的,由人民政府批准后,按照以下规定办理注册登记:

(一)根据对土地登记申请的调查审核结果,以宗地为单位逐项填写土地登记卡,并由登记人员和土地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在土地登记卡的经办人、审核人栏签字;

(二)根据土地登记卡的有关内容填写土地归户卡,并由登记人员在土地归户卡的经办人栏签字。土地归户卡以权利人为单位填写,凡在一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对两宗以上土地拥有权利的,应当填写在同一土地归户卡上;

(三)根据土地登记卡的相关内容填写土地证书。土地证书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填写土地证书。

第十九条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分别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向土地他项权利者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第二十条 尚未确定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的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造册,不发土地证书。

第二十一条 本章除有关通告和公告的规定外适用于变更土地登记。

第三章 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

第二十二条 设定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必须依照本章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第二十三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按照以下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一)新开工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接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给的建设用地批准书之日起30日内,持建设用地批准书申请土地预登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在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和其他有关文件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二)其他项目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接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之日起30日内,持批准用地文件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划拨新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被征地单位应当依照本规则规定,同时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注销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第二十四条 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后,原集体土地使用者继续使用该国有土地的,应当在土地所有权性质变更后30日内,持原《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其他有关文件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第二十五条 使用本集体土地进行建设或者生产的,集体土地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接到有批准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或者农地使用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批准用地文件或者农地使用合同申请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第二十六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应当在按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30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付凭证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成片开发用地采取一次出让、分期付款、分期提供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应当在每期付款后30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付凭证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第二十七条 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作价入股方式让与股份制企业的,该企业应当在签订入股合同之日起30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入股合同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登记。

第二十八条 依法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承租国有土地的,承租人应当在签订租赁合同之日起30日内,持土地租赁合同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申请承租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二十九条 依法抵押土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在抵押合同签订后15日内,持抵押合同以及有关文件申请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在被抵押土地的土地登记卡上登记,并向抵押权人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同一宗地多次抵押时,以收到抵押登记申请先后为序办理抵押登记和实现抵押权。

第三十条 有出租权的土地使用者依法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在租赁合同签订后15日内,持租赁合同及有关文件申请土地使用权出租登记。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在出租土地的土地登记卡上进行登记,并向承租人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第三十一条 设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基他土地他项权利的,当事人应当在确定之日起15日内,申请设定登记。

第四章 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登记

第三十二条 依法变更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必须依照本章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第三十三条 申请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变更登记时,申请者应当依照规定申报地价;未申报地价的,按宗地标定地价进行登记。

第三十四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在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30日内,持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金缴纳凭证及原《国有土地使用证》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十五条 企业将通过出让或者国家入股等形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再以入股方式转让的,转让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入股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以出让或者国家入股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合法凭证、入股合同和原企业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十六条 集体土地所有者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兴办三资企业和内联企业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联营合同签定后30日内,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和入股合同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转让合同或者协议签订后30日内,涉及房产变更的,在房产变更登记发证后15日内,持转让合同或者协议、土地税费缴纳证明文件和原土地证书等申请变更登记:(一)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二)因买卖、转让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等一并转移土地使用权的;

房屋所有权变更而使土地使用权变更的,在申请变更登记时,应当提交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

第三十八条 因单位合并、分立、企业兼并等原因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有关各方应当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或者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后30日内,持合同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原土地证书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十九条 因交换、调整土地而发生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变更的,交换、调整土地的各方应当在接到交换、调整协议批准文件后30日内,持协议、批准文件和原土地证书共同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条 因处分抵押财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和原抵押人应当在抵押财产处分后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一条 商品房预售,预售人应当在预售合同签订后30日内,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建立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簿,记录预售人和预购人名称、商品房所占土地位置、预售金额、交付使用日期、预售面积等内容。

第四十二条 出售公有住房,售房单位与购房职工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登记房屋所有权之日起30日内,持公房出售批准文件、售房合同、房屋所有权证书和售房单位原土地证书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期间,抵押合同发生变更的,抵押当事人应当在抵押合同发生变更后15日内,持有关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出租期间,租赁合同发生变更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在租赁合同发生变更后15日内,持有关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五条 变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他项权利的,当事人应当在变更之日起15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六条 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继承人应当在办理继承手续后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七条 其他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当事人应当在发生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第五章 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第四十八条 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更改名称、地址和依法变更土地用途的,必须依照本章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第四十九条 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更改名称、地址的,应当在名称、地址发生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申请名称、地址变更登记。

第五十条 国有土地的用途发生变更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在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和原《国有土地使用证》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登记。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发生变更的,土地使用者还应当提交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第五十一条 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已登记地类变化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应当在农业结构调整后30日内,持批准文件、《集体土地所有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第五十二条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用途发生变更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在接到有批准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文件之日起30日内,持批准文件和原《集体土地使用证》申请土地变更登记。

第六章 注销土地登记

第五十三条 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被全部征用或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属成员依法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应当在集体土地被全部征用或者办理农转非的同时,注销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管理部门在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注销土地证书。

第五十五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租赁期满,未申请续期或者续期申请未获批准的,原土地使用者应当在期满之日前15日内,持原土地证书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

第五十六条 因自然灾害等造成土地权利灭失的,原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所有者应当持原土地证书及有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使用权或者土地所有权注销登记。

第五十七条 土地他项权利终止,当事人应当在该土地他项权利终止之日起15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申请土地他项权利注销登记。

第五十八条 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未按照本规则规定申请注销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可以依照规定直接办理注销土地登记,注销土地证书。

第七章 土地登记文件资料

第五十九条 土地登记形成的文件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土地登记申请书;(二)土地登记收件单;(三)土地权属证明文件、资料;(四)土地登记审批表;(五)地籍图;(六)土地登记簿(卡);(七)土地证书签书簿;(八)土地归户册(卡);(九)土地登记复查申请表;(十)土地登记复查结果表;

(十一)确权过程中形成的协议书、决定书等文件、资料。

土地登记文件资料由土地管理部门指定专人管理、更新、提供应用。

第六十条 土地登记卡以街道(乡、镇)为单位,按街坊(村)及宗地号顺序排列组装土地登记簿。

宗地分割的,在原土地登记卡顺序上按宗地分割后支号的顺序排列。

宗地合并的,以合并后的宗地号顺序排列。

第六十一条 土地归户卡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土地权利人名称第一个字(或姓氏)笔划排列组装土地归户册。

第六十二条 土地登记文件资料的查阅,按照土地管理部门规定办理。未经允许不得向第三者提供或者公布。

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和出租应当以土地登记文件资料为准。需要查询土地登记文件资料的,受让人、抵押权人和承租人应当提出书面请求。凡符合查询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出具书面查询结果或资料。

第六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擅自涂改和复制土地证书、土地登记文件资料。

第六十四条 《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式样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制定,由国家土地管理局或其授权的单位统一印制。

土地登记卡和土地归户卡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格式,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印制。

土地登记所需的其他表、卡、簿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制订的基本格式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可进行适当补充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印制土地证书。非法印制的土地证书无效。

第六十五条 土地登记卡是土地登记的主件,也是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法律依据;土地证书是土地登记卡部分内容的副本,是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持有的法律凭证。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管理部门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一)申请登记的土地不在本登记区的;(二)提供的证明材料不齐全的;(三)不能提供合法证明的;

(四)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期限超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的;(五)按规定应当申报地价而未申报的,或者地价应当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而未办理确认手续的;(六)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

第六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管理部门可以作出暂缓登记的决定:

(一)土地权属争议尚未解决的;

(二)土地违法行为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

(三)依法限制土地权利或者依法查封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而限制土地权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暂缓登记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八条 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土地使用权、所有权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变更登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登记申请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报经批准后进行注册登记,颁发、更换或者更改土地证书。

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土地他项权利变更登记和注销土地登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登记申请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后办理注册登记或者注销登记,颁发或者更换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或者将注销登记的结果书面通知当事人。

土地管理部门作出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请或者暂缓登记决定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将作出决定的理由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六十九条 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凡不按规定如期申请初始土地登记的,按照非法占地的处理办法论处;对凡不按规定如期申请变更土地登记的,除按违法占地处理外,视情节轻重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土地登记,注销土地证书。

第七十条 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则,严重失职的,应当根据情节给予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 土地登记后,发现错登或者漏登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办理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第七十二条 临时用地的登记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制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七十三条 土地证书实行定期查验制度。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应当按照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办理土地证书查验手续。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制定。

第七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土地登记费用。

第七十五条 土地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土地登记的人员及执业土地登记申请代理人员须经考核合格、领取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十六条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房产管理和土地管理工作的,可以制作、颁发统一的房地产权证书,依法将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和变更,分别载入房地产权证书。房地产权证书中有关土地权利的记载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并报经批准。

第七十七条 本规则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七十八条 本规则自1996年2月1日起施行。

下载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06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0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地登记申请书

    土地登记申请书1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世界经济遭遇萧条滑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连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大武汉作为中部的龙头城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形势傲人,商业活动异常......

    土地登记申请材料

    土 地 登 记 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分局 二0一二年三月八日 1 一、土地总登记 (一)土地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四)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五)地籍调查表......

    土地登记规则

    土地登记规则 【发文文号】: 国土[法]字第184号【颁布部门】: 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日期】: 1995-12-28 【施行日期】: 1996-2-1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重新印发《土地登记规......

    土地登记委托书

    土地登记委托书兹委托街(路、巷)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他项权利)的土地登记事宜。委托人:姓名性别年龄 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居民身份证号码:联系电......

    土地登记办法(推荐)

    土地登记办法 《土地登记办法》已经2007年11月28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

    土地登记申请书

    土地登记申请书 石泉县国土资源局: 申请人:住镇村(居民)组,村民(居民),全家口人。 我户于年月日获准在村组占用集体(国有)地㎡建房,批准书号为NO:持批准书后动工建设,年月日竣工投入使用,......

    土地登记申请书(汇编)

    土地登记申请书………………………………………………………………………………………………………者 (人、方)(印章)通讯地址:邮编: 者 (人、方)(印章) 通讯地址:邮编: 年月日......

    土地登记申请书

    土地登记申请书 县国土资源局: 中洞完全小学于1955年经当地政府划拨大石桥乡洞尾村9378平方米土地建立“三官堂小学”,1985年改名为“中洞完全小学”,1995年因撤区并乡更为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