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们有着向往自然
设计理念:
人们有着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人们总是希望近距离的和自然界对话与交流。现代社会,引入自然,融入自然,是体现人们心灵渴望,展现人文精神理念之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在居住空间的原则,自然与建筑和谐共存的情感空间。室外自然景观延伸至室内空间,内外空间互相穿插。是最好融入自然的方式之一。
回归自然,心灵抚慰:
人的本性是向往自由,渴望无拘无束生活的。现代高节奏生活,人们更加希望“家”是一个可以放缓步伐,回归自由的天地,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彻底放松的场所,弹琴浅唱,阳光从天窗洒下,景色在不远静候,就是最美的画面。
Natural,space 回归自然{2}Natural,space 回归自然{1}
一层平面图1:100 A点透视
二层平面图1:100 B点透视
剖面图1—1 1:100 正面透视
剖面图2—2 1:100 侧面透视
正立面图1:100
侧立面图1:100
总平面图1:300 地下层平面1:100 Natural,space 回归自然{3}
第二篇: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
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对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但它们不是独立的实体,只有通过人和物才能对生产力发挥影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 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生产工具标志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定社会的基础是该社会的经济关系的体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部分。
而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复杂庞大的体系,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根据,政治上层建筑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传播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政治上层建筑作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通过人们意识自觉建立的,它一经形成又强烈影响观念上层建筑,要求一定的观念上层建筑与它相适应。恩格斯指出:国家政权等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同一社会形态存在着不同阶级的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复杂性和经济关系的对立性。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则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无阶级社会,经济关系不具有对立性,上层建筑也不存在阶级性。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柢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从根源和派生的关系上看,经济基础是原因,上层建筑是结果。但从具体历史过程的复杂因果链条看,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同自己相适合,以利于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不能长期存在下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唯物史观既反对否定经济基础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定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违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贯穿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要经历一段逐步完善的过程;直接受生产力所推动的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是比较稳定的,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更。结果就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合又不相适合的矛盾运动。在两者基本适合中出现的局部性矛盾,可以在同一社会制度的范围内加以调整。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根本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在阶级社会,这个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反映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进步阶级和代表腐朽生产关系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阻碍变革的反动阶级之间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根本改变旧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解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它们之间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途径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这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表现为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和克服,而不像在私有制社会那样要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才能解决。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经济基础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巨大反作用。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能够促进它的经济基础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中国学术界对经济基础概念的内容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理解:①关于经济基础概念,一种意见认为应包括生产力,只有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才能使上层建筑的各种现象得到完整的说明;另一种意见认为经济基础只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把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两个概念区别开来才有利于分析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及其相互关系。②关于“生产关系总和”概念,一种意见认为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这样理解才能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指一定社会阶段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样理解才能全面分析社会形态的矛盾和变革。③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一种意见认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另一种意见认为上层建筑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再大也不能对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筑反映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没有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资格谈精神。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谈教育、艺术……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所以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三篇:朝花夕拾 读后感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 读后感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属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楼房(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我和小伙伴们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第四篇: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和前进动力,也是推进党的事业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和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就深刻揭示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从推进伟大事业的高度,从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高度,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而共产党员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要看他的具体行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任务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生。
第一、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我们党的纲领,既包括实现共产主义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也包括确定每个历史阶段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就要求我们既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只顾眼前,就回失去前进力向;离开现实工作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既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共产主义“渺茫”;也不能超越现阶段,对共产主义作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就必须从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置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始终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要落实到这里;衡量一个共产党员理想想念是否坚定,着眼点也要防在这里。
第二、准确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科学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系统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头20年的具体化。广大党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认清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既要志存高远,又要立足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步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判断国情,做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群众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而努力奋斗。
从最初锁定“铜须门”、“虐猫人”,到最近替奥运冠军寻父,“不求最好,但求最肉”的人肉搜索,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游走在正义与暴力的边缘,引起无尽争议。日前,一则新闻则助推了反“人肉搜索”的呼声,那就是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立法追究“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8月27日《人民网》)
虽说,有些人肉搜索事件中,伴随了过激性攻击言辞与暴力行为,但这已属违法行为,自有法律接位,按律处罚即可。何况,暴力终究是人的暴力,可以依法直接追究人的责任。含混的扯上人肉搜索的大旗,反倒影响惩罚的精准性。人肉搜索不是拿键盘当武器的恐怖袭击,无需专门“立法追究刑责”。
因为,立法究责还是对法律资源的浪费,带有法律万能主义倾向:即一遇到新问题,立即呼吁立法和政府的强制介入。殊不知,过多的公权力高调介入,只能挤占公众已显逼仄的权利空间。这种强制介入,不但难收预期效果,反而徒增立法、行政管理成本、妨碍公民自由权利的行使。
其实,那些过激言行,也不难理解。这种集体疯狂行为,自有其心理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决策群体内聚力越强,越容易导致群体思维的错误。法国群体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也认为:“当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可见,群体时常会混杂、融合、聚变,并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性。这时少数服从多数,温和让位极端,个人道德屈从于群体意志,个人理性迁就于群体情感。个体失去了善恶的鉴别力,丧失良知底线,就被彻底卷入了疯狂的舞会。这是人性共有的弱点,所以我们应提高道德自制力,抗拒心中的魔鬼,拒绝成为“多数人暴政中”,助纣为虐的一员。
因为网络行为植根现实土壤,所以网络上这种疯狂,反照出了现实的无奈,网络成了现实的失乐园。人肉搜索走向网络追剿,激起了网络哄客和道德红卫兵的别样激情,也是公众压抑已久的群体权利渴求,在网络上的集体的疯狂释放。
人肉搜索的失控,正是由于公众在现实生活中,知情权、监督权、批评权等相关权利极度匮乏,这种权利饥渴郁寓于内压抑难忍,却又长期得不到宣泄。当面对网络上那些虚虚实实难辨真伪的有悖公序良俗的事件出现时,大家自然不假思索地将之当作一个最佳的发泄通道。于是,我们看到大家披上网络匿名的隐身衣,兴高采烈地对当事人不遗余力地肆意挞伐。在狂热参与的同时,体味网络带来的片刻虚幻的权利充盈快感。唯独没有冷静地思考,对方是不是也是个和自己处境一样的弱者。
弱者对弱者的讨伐,最令人痛心。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被置于对方那个供人宣泄的位置。更有让我们感到悲凉的是,不少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只是含垢忍辱默然承受,不知正当权利正被侵害,甚至连报警申请保护的权利都忘记了。
此情此境,也让我们看到普通民众权利穷困的现实窘境。比起立法追究个别的人肉搜索的刑责来,对公众进行权利扫盲更为迫切。同时,加强社会的道德自治能力,这样不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暴力才会减到最低限度,管制也会降到最低。
那么,我们如何做一个网络时代的好公民呢?不妨想想这句话:“容许犯错,不妄下断言,尊重多样性,再加上一些幽默感及有所节制,这些是我们展开21世纪的新旅程时,行囊中不可或缺的求生工具。”
网络社会其实跟现实社会一样,需要约束和规范。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就像新生儿出生在社会一样,必须拥有一张出生证,上面有你的名字和信息,从此你必须负起应有的法律责任。同时应加快制定一部关于我国互联网络的基本法。
“史上最毒后妈”、“海运女”艳照门、合肥“艾滋女”„„一起起号称“有图有真相”的网络热点,最后被认定为捏造;“群殴”、恶搞、人肉搜索„„一桩桩横行的网络暴力,让许多网民无辜遭受伤害。网络时代侵权事件屡屡发生,当事人维权却屡遭困境。如何走出网络之怪现状?两会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据新华社电
从“人肉搜索”到“很黄很暴力”:
应对恶意引导点击实施追责
【案例1】《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网帖蹿红后,许多真名叫贾君鹏的人都遭到了网友的人肉搜索。一位与之同名的山东小伙子,不仅家人信息、照片被公布,连过去所做的点点滴滴、甚至个别不光彩的事情都被公之于众,最终因此失去女友和工作。
【案例2】河北“艾滋女”事件余音未消,安徽合肥又上演了一出类似案件。2010年4月,合肥论坛上一位网友发帖公布一名身患艾滋病的“小姐”姓名、照片,以及89个与其有过性接触者的电话号码,引起广泛关注。后经证实完全系捏造,是其母亲前男友恶意报复的行为。
【代表委员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表示,一些门户网站出于点击率和商业利益的考虑,对一些涉及普通百姓隐私和人身攻击的帖子,不仅不予以审查、过滤,反而放在显要位置处理放大,甚至人为地将一些理性回帖删除。
全国人大代表李建保说:“当这种明显的侵权行为变为广泛参与的娱乐,网络暴力随时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变成下一个受害者。”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认为,相关部门重管理、轻保护,对一些明显侵害百姓权益的事件,没有在第一时间有效阻截。一些人以为可以用这种穿着马甲的方式,不负责地曝人隐私、随意骂人,胡乱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则表示,现有法律法规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较低,这在客观上纵容了暴力行为的发生。“论坛的版主、站长们应主动删除带有恶意攻击言论的内容,对那些为获取点击率、提高关注度而不履行管理职责的人,应当追责。”韩德云说。
从“蔡继明吧”到“恶魔园长”:
网络可随意骂人,是法律打击不力
【案例1】因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取消黄金周,推行带薪休假”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被网民在百度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贴吧,里头出现大量侮辱、威胁言论。因百度拒绝封掉该贴吧,蔡继明根据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将百度告上法院。
【案例2】广东惠州也发生了类似案例。一名幼儿园园长在当地的西子论坛被网帖辱骂为“吸血鬼、恶魔”,并被指克扣员工工资。在状告发帖人、回帖人的同时,园长将网站告上法庭。
【代表委员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认为,互联网引发的诽谤案属于自述案件,必须由受害人自己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得受害人自己很难查明犯罪嫌疑人身份,所以法院没法立案。而到公安局去报案,公安机关又说不归他们管,最终受害人往往迫于无奈,选择放弃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追究犯罪。互联网上现在可以随意骂人,说到底是法律打击不力。
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称,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但地方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由于缺乏配套细则,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困难。而从长期的习惯上来讲,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几乎不把搜索引擎纳入网络服务的范畴。
从“网络立法”到“实名制”:
先出台隐私保护法,实名制尚有争议
【案例1】2010年7月,《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该省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原先因被认为是拟立法禁止“人肉搜索”而广受关注的条款已被删除。2010年11月,深圳开始起草《深圳市个人信息保护条例》,针对人肉搜索等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这个法规可能会对其加以禁止。
【案例2】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及推动论坛、BBS等各种网络互动环节的普通用户实名制。目前,国内几大门户网站论坛以及天涯、猫扑等热门论坛已经进入实名制发言阶段,不注册的用户已经无法发言。
【代表委员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施杰表示,网络社会其实跟现实社会一样,需要约束和规范。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就像新生儿出生在社会一样,必须拥有一张出生证,上面有你的名字和信息,从此你必须负起应有的法律责任。同时应加快制定一部关于我国互联网络的基本法。
“实名制尚有争议。互联网管理应出台级别更高的规定,对互联网行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则这样认为。
全国人大代表任玉奇建议,出台网络隐私保护法,以维护网友权益。另外,他还建议出台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司法解释,就网络侵权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也提出建议,早日出台电信法、信息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为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权益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但特别要注意平衡行政管理权与公民权利保护,防止官员滥用公权力对批评者进行追究的情况。
“微”观点
老百姓怕钱贬值才买房
@迟夙生:我是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夙生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迟夙生。由于去年我提出来两会关于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房的建议,很多老百姓在房价疯长的时候就买不起房子了。今年我带来的建议是这样的,拓展更多的渠道来保障老百姓投资和手里的钱不会贬值。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有勤俭持家的习惯,老百姓挣钱以后存在银行里,孩子上学、生大病备用了。
@迟夙生 如果你没有这部分存款的话,确实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有这个问题,如果老百姓把钱存到了银行里面,人民币是在贬值的。你今年存100块钱,可能明年这100块钱只能买到90块钱的东西了。
@迟夙生:老百姓怕自己的钱贬值,往哪投是最安全的呢?是投资房子,买房子是绝对的升值。可老百姓不该把钱只投在房子上,老百姓也不想都把钱投在房子上,如果那样房价必然上涨。实际上老百姓有很多投资渠道,比如股票、期货、债券。但现在的问题是,他自己不敢投,他讲课去让别人投,自己不投,这就是监管不到位。当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甚至构成犯罪、导致倾家荡产时,你是走投无路。
@陈志列:开两会,咱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兜里钱啥时候能多起来,做生意最关心的也是利润更高一点。这个都好解决。我的建议是让更多的中国企业都到海外去建厂,把老外的钱挣回来给咱自己发工资,这不待遇就高了,生活也好了。怎么才能出国做生意?还是要产业升级!缝鞋帮拧螺丝的肯定不如LV的设计师挣得多。
建议高考取消英语
@朱永新教育微博:昨天中国江苏网发表文章表达了我与沈健代表对高考英语的不同看法。我建议——高考不妨取消英语考试。
顺手把网络实名制给办了
@崔永元:铁道部说:高铁要实行车票实名制。提个建议,干脆网上售票,这样顺手就把网络实名制也办了。
第五篇:幼儿对绘画有着一种自然的需要
在自由涂鸦中放飞童心——享受过程身心愉悦
幼儿对绘画有着一种自然的需要,在涂鸦中,他们用绘画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内心情感,在感知、操作、表现中使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得到发展,同时可以较好的反映其心智成长和身体发育状况,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动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与需要,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关键词:幼儿
涂鸦
二十世纪最伟大、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会像一个六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难以相信,孩子的信手涂鸦却是大师的终身向往。然而这种令大师羡慕不已的艺术热情和创作本能几乎在每个幼儿身上都有丰富的蕴藏,这种纯自然的表达方式反映出幼儿成长阶段身心的基本状况。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对于这种自发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来促进其不断成长。
一、幼儿涂鸦的表现及其发展
2-3岁左右的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对事物的感知笼统,时空概念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大脑控制肌肉协调的能力还很弱,难以完成一些精细动作。这一时期幼儿的随意“涂鸦”主要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的,很少有受视觉控制的肌肉动作。
最初幼儿的“涂鸦”是在纸上、地上、墙上,画出一些乱七八糟的线、圈、点或无意义的某种形状,这一时期是幼儿绘画的启蒙阶段,“乱涂乱画”是必要的。
《蝌蚪们快乐的唱歌跳舞》我们可以从画面上不规则的圆圈、弯弯曲曲的线条中看出此阶段幼儿涂鸦的动作是未经控制的。而成人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鼓励儿童使用动作,鼓励孩子随意涂鸦。幼儿通过这一阶段反复涂鸦的动作练习后,会慢慢发现有些线条是可以控制的,他会从这种控制感觉中获得信心,并激励他继续探索和体会这种肌肉运动,以达到动作的协调。这阶段的幼儿除了在纸上涂涂抹抹外,通常没有其他创造意图,他所有的满足均源自这种肌肉运动感觉和对它的熟练掌此后,幼儿会将这种熟练的肌肉动作同想像经验连结在一起,他会尝试为涂鸦“命名”,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到想像的思维活动。当幼儿发展到这个重要阶段时,成人应根据幼儿绘画发展规律启发幼儿自由大胆作画,给予及时的支持性刺激,至于画得是什么,像什么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识别,进而培养对形象的创造。这一时期幼儿的进步会非常快,这是幼儿骨骼肌肉发展和大脑协调控制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参观博物馆》图上有些呈直角的线条,描述博物馆里面有好多阶梯我们3个一起参观博物馆,穿花裙子的是我,博物馆有用象牙塔雕的鸟笼(指一小长方形里一个本部分为椭圆的的图案)还有漂亮的花瓶(小小红色阶梯形的“花瓶”)
在涂鸦成熟阶段,从幼儿的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可爱的人物、树木、花草、房屋、小河等等,幼儿把自己身边的人物、景物都画进了图画中,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开始用这些 “乱涂乱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由此可见,幼儿从涂鸦中找到的乐趣和信心是激发其创造性活动 的最初的原动力。
三、涂鸦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 1.涂鸦——幼儿的快乐游戏
两三岁幼儿的“涂鸦”并没有任何创造的意向,只是作为一种动作、一种游戏,他们不关心画面的结果,而热衷于画的过程,享受在纸上涂抹的快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获得乐趣。同时,涂鸦表达了幼儿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2.涂鸦——幼儿手、眼协调的训练活动
在涂鸦活动中,纸上出现的有色点、线、圈不断刺激着儿童的视觉,增强着他们对涂鸦的兴趣。在反复练习中,他们的手、眼逐渐开始协调,脑对手的指挥能力不断增强,纸上的线条渐渐成为某些有意味的形状。因此,幼儿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运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对周围环境做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活动。
3.涂鸦——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观测活动
幼儿涂鸦的发展是与幼儿认知发展同步进行的,通过涂鸦的练习活动,可以发掘幼儿认知潜力,促使幼儿在头脑中逐步建立重现事物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4.涂鸦——幼儿语言的表达方式
由于幼儿的观察、绘画能力有限,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的内容和主题,我们成年人往往用“肉眼”是看不见、看不懂的。然而,幼儿“涂鸦”的内容和主题确实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成人用“心”而不是单纯用“眼”去发现他们作品中的独特的内涵。在幼儿文字语言还不完善时,涂鸦能够表达他们所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事物,通过形象进行交流,涂鸦就成了儿童的另一种交流语言,而成人也能从这些涂鸦绘画中,感受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
四、涂鸦期幼儿绘画活动引导策略
在涂鸦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鼓励幼儿使用动作外,并不需要加以其他刺激,正如前面所述,涂鸦不该被干扰,这个原则对于最初和后来的阶段同样重要。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加之心灵还未受到“污染”,没有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
但是对于幼儿的涂鸦,我们也不能不问不管,完全“放手”。这一时期不仅对幼儿的审美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幼儿的其他能力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观念和方式去引导其绘画活动呢?(一)创设自由宽松的涂鸦环境,提供适合的美术工具,满足幼儿涂鸦愿望 设置涂鸦区
在活动室、室外走廊与过道等孩子随处可见的地方,创设了涂鸦区,提供蜡笔、颜料、粉笔、喷壶、毛笔、水枪、自制滚筒等;并利用生活废用品作为辅助材料,在纸盒、木板上刷、喷、涂、射、滚,充分感受动作、色彩、线条带来的快感冲击;或在蛋壳、石头上涂画“宠物蛋”,拼成彩石路。结合幼儿对造型、色彩、构图的认识,从单一工具—两种工具交替使用——多种工具合理安排顺序,让幼儿认识工具并对其产生兴趣,身处这样的环境,从而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主动尝试自己想出的使用方法。并与同伴自由地交谈。使他们从中找到了乐趣,创造性、情绪情感在此时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和宣泄。2.设置作品展示区 可以把好的作品摆在室内或特定的摆设区,供幼儿观赏。有的作品,如彩石可拼成彩石路,蛋壳可当成特殊的礼物送给家人,五彩泡沫可悬挂于活动室的天花板上、墙柱上。而有的作品,如纸盒喷画、宠物蛋等则可直接摆放在涂鸦区,等水干了后,其他幼儿可重新涂鸦。在成人的赞赏下,幼儿会有更大的激情参与涂鸦活动。3.创设和谐的涂鸦氛围
涂鸦期的孩子喜欢乱涂乱画,但他们的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成人根本看不懂,通常要孩子用动作和语言来补充说明所画的内容,这时,成人要用朋友般的态度友善地配合孩子,引导孩子把能表达的部分内容继续画出来,尽力理解和接受孩子的作品,“气球送给谁?糖糖给谁吃?谢谢你帮助了小猪!”,并进行有针对性地、适当地鼓励,倍加关心和爱护孩子的涂鸦兴趣。
(二)给予多种刺激,激发幼儿的涂鸦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婴儿智力的发达,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在涂鸦期幼儿美术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影视等多种方式的刺激,激发孩子感知事物的兴趣,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
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共的好奇心和绘画动机,产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如:为了激发幼儿对于画泡泡的兴趣,在绘画活动前我组织了一次体育活动《吹泡泡》,孩子们在吹泡泡、抓泡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泡泡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对于画泡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富有童趣的儿歌、故事、童话、音乐和情景化的语言等能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及绘画的愿望。比如:在引导幼儿画螺旋线之前,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小猫绕线团,越绕越大,越绕越圆……”孩子们对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一只小猫玩线团,到几只小猫滚线团,直到把整个小猫的家里放满了绕好的线团,等等。最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在整张纸上画满了线团。在想像和涂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鼓励孩子自发地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既然幼儿画是一种表现,那就应该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提早剥夺孩子想像的自由,而幼儿将可能会失去可贵的原创性,要重视孩子自己的试验性活动,来体会自己的活动效果。
教师需要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积累表象。可以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孩子多认识些颜色和图形——包括几何图形和实物图形;通过讲故事和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通过游戏、参观等方式带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平时让孩子多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幼儿依靠自己的感觉和已知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自发地表现物体的结构特征,发现他们自己创造的线条、形象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物体相似。当幼儿的涂鸦行为得到鼓励和强化,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运用符号来表现自己的最初经验,这就是孩子从自发、自由、随意的涂鸦逐步发展到有意识的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情感、愿望及认识的进步过程。
我们经常看到涂鸦期幼儿画一事物,开始画得挺好,老师或家长在一旁看得正满意,忽见幼儿在原画上又重叠画上一些其他东西,甚至乱涂一气。例如,原先画的是小猫的脸,最后却只看见一团黑,什么形象也没有了。这时你若问孩子“这是为什么”,他可能会告诉你“猫逃走了”“猫淋雨了”之类的话,显得轻松而自然。而你则可能变得恼怒不堪。其实,这完全是因为成人与幼儿的心理期待存有差异。涂鸦期幼儿只对绘画过程感兴趣,而对绘画结果则兴趣不大,绘画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游戏或娱乐过程。而成人则相反,他们的兴趣指向是作品本身。成人应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幼儿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心,关注幼儿画面的细节,评价切到实处,说到点上,切忌无原则地滥用表扬语。
总之,从幼儿学会握笔到为涂鸦命名,这种创造性活动从无意图的涂画发展到有意义的创造形体,儿童在其中经历了智力和认知能力的改变,儿童的创造性通过美术活动被激发出来。我们并不期待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毕加索,但我们可以努力让每个孩子学会像毕加索一样创作自己的作品,在涂鸦的过程中放飞自己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