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报校长寄语
校长寄语
让七色光伴我们成长
当你手捧着浸满墨香的报纸,聆听着承载了心灵温度的文字时,黄湖小学的校报《七色光》,满载着黄湖小学师生的期盼,在这个孕育生命的季节以勃发的英姿与大家见面了。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似一片新绿,带来了盎然生机。
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世界里,黄湖小学的师生们一直坚信:只要心中有太阳,成长的路上就充满阳光。因为作为教师,我们深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的责任和义务,不论何时,都不能降低灵魂飞翔的高度,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是我们笃定的信念。《七色光》旨在体现校园文化,彰显教师风采,展示学生风貌。《七色光》是黄湖小学师生前进的明灯,欢歌的舞台、创新的天地、交流的平台。她将记录生命成长的足迹,记录心灵花开的声音,记录探索求知的苦乐,记录我们生活的感动。她是一股涓涓溪流,让黄湖小学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她是一片肥沃的园地,使芬芳的桃李沐浴着阳光雨露,尽情绽放;她是一面明净的窗口,将学校亮丽的底色和飞扬的风采全面展现;她是一条桥梁纽带,把学校、家庭、社会紧紧相连,共同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学生美好的明天。
成长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尽管我们对办好本报充满信心并力求完美,但由于经验和水平有限,必然会有诸多疏漏和不足之处。但我们坚信,在大家共同的呵护、关心和支持下,她必将与我们一同感受春的翠绿,历练夏的炎热,舒展秋的金黄,品尝冬的雪韵。相信《七色光》将会以太阳的光彩妆扮校园,伴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
第二篇:校报校长寄语
校长寄语
让七色光伴我们成长
当你手捧着浸满墨香的报纸,聆听着承载了心灵温度的文字时,陈吴乡小的校报《绿芽》,满载着陈吴乡小师生的期盼,在这个孕育生命的季节以勃发的英姿与大家见面了。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灵;似一片新绿,带来了盎然生机。
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世界里,陈吴乡小的师生们一直坚信:只要心中有太阳,成长的路上就充满阳光。因为作为教师,我们深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的责任和义务,不论何时,都不能降低灵魂飞翔的高度,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是我们笃定的信念。《绿芽》旨在体现校园文化,彰显教师风采,展示学生风貌。《绿芽》是陈吴乡小师生前进的明灯,欢歌的舞台、创新的天地、交流的平台。她将记录生命成长的足迹,记录心灵花开的声音,记录探索求知的苦乐,记录我们生活中的感动。她是一面明净的窗口,将学校亮丽的底色和飞扬的风采全面展现;她是一条桥梁纽带,把学校、家庭、社会紧紧相连,共同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学生美好的明天。
成长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尽管我们对办好校报充满信心并力求完美,但由于经验和水平有限,必然会有诸多疏漏和不足之处。但我们坚信,在大家共同的呵护、关心和支持下,她必将与我们一同感受春的翠绿,历练夏的炎热,舒展秋的金黄,品尝冬的雪韵。相信《七色光》将会以太阳的光彩妆扮校园,伴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
第三篇:扬帆三中校报校长寄语
首刊寄语:——海兴县第三中学校长刘树龙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的季节里,《扬帆三中》带着粲然的笑容向您而来!
看到她,为海兴三中发展倾注了满腔心血的各级领导会因此而欣慰;看到她,关注我们成长的家长朋友们会因此而自豪;看到她,正在我校工作、学习的广大师生会因此而振奋……《扬帆三中》标志着我校的发展和升华,昭示着我们三中人的自信和自强!我们满怀憧憬创办校报,衷心希望能以此为媒,弘扬三中精神,光大三中形象,面向师生,服务教学,发现、培养和造就人才;忠实记录我们的成长历程,成为架设的心桥,沟通的平台,求知的乐园,成为为学校兴盛鼓与呼的一张多姿多彩的文化名片。
这里有老师们的一片花园,教学一得之蕾,育人心语之花,都可以尽享一块土壤,绽放一片云霞,飘溢沁人的馨香。这里有同学们的一方港湾,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以中流击水,诗海泛舟,也可以寄语青春美好,倾诉成长烦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萤光,终可汇成万丈光芒。我们坚信,在大家共同的呵护、关心和支持下,《扬帆三中》必将与我们一同感受春的翠绿,历练夏的炎热,舒展秋的金黄,品味冬的雪韵。必将如一抹七彩的虹美丽校园;如一支温馨的歌唱响校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愿《扬帆三中》展科学发展之翼,奏和谐前行之歌,行建自强,滋兰树蕙。让我们的三中梦在扬帆中绽放绚丽!
第四篇:校长寄语
教育心语
1、如果你有一颗做好学生坚定的心,再坚定这个方向,那么离成功就越来越近,同时校园生活也显得很充实、并充满乐趣。
2、课桌是学生耕耘梦想的乐园,不应成为发泄情绪的地方。课桌文明,从自身做起,不在课桌上乱写乱画;从现在做起,自觉清除课桌污渍。
3、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你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失败了。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学生。
4、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成长的心,就不会拥有幸福与快乐。快乐、发展、追求说到底是幸福的源泉。
5、年少的我们也曾经抱怨学校、责怪老师,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路走来,再回首才发现自己正是一直沐浴着父母、老师以及朋友的恩泽下成长的,为此要感谢那些曾经给予自己严厉而又温馨关爱的人。
6、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火灾是威胁校园安全的重要杀手。在全日制的学校中,从未发生过火灾的学校寥寥无几。发生火灾,都是由于当事人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行为放纵,有章不循造成的。
7、成长是一种艰难的征程,但是成长拥有生命的全部意义。人只所以产生烦恼很多是拒绝成长的表现,从而产生了成长惰性。这种惰性摧残着我们的意志,折磨着我们的灵魂。
8、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安定下来,心态就会平静许多。因为,梦想是目标、希望、明灯。而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则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人的梦,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我们每个青少年将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9、自信心与自尊心是人的两种心灵宝贝,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带来很多问题。优质的教育呼唤宽容、期待、欣赏、鼓励。
10、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复习时重要的是把知识先系统起来,再寻找漏洞,及时用练习来弥补,直至形成应试能力。
11、当前,课改是一所学校有无内涵发展的标志之一。教改意识不强的学校是一所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学校,也是没有前途的学校。
12、好习惯好人生,好习惯好成绩。成功的学习就是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把有效的学习方法变成日常习惯。学习是对自己负责,所以,要认真守住一颗责任心。
13、管好自己就能飞。管理自己的态度,改“要我学”为“我要学”;管理好安全,时刻让危险远离;管理好心情,与不良情绪说“拜拜”;管理好欲望,敢对不良诱惑说“不”;管理好语言,学会三思而后言;管理好行为,学做行动的巨人;管理好人际关系,越能读懂人性,越能赢得人心。
14、美好人生,安全起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15、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一个有追求的人,从小就应该立志向、有梦想,做一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今日你为育才骄傲,明日育才将以你为荣。
16、文明、尊重、宽容、善待、谦让将随着高雅校园建设深入每位育才师生的心。人生应从先做人开始,再做学问,然后才能谈到做事情。
17、一个问题要有开启100次的勇气,每天多做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是越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是领先的开始。态度是最好的方法,一通百通的方法。态度转变,做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定会出现。
18、泰戈尔曾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如今的我们进入学习的金秋十月,我们缺少的也许不是时间,而是努力。值得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19、文明其实很简单,离我们也很近、很近。只须我们远离脏话、远离不良书籍、远离玩耍朋友,做什么事情,再加上认真两字。20、管理为了安全,安全依靠管理。校园安全管理三清:清手机、MP3MP4等娱乐干扰物;清不良书籍、网游杂书等心灵意志毒害物;清管制刀具、钢管、充电灯头等安全隐患物。
21、一认真你就赢了,一个人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在学习上,记好笔记、建立错题本、有侧重的学习、进行阶段性总结、与老师同学交流等,都是非常实用有效的技巧。
22、人际就是一张用心编织爱的网,要学会如何与老师、同学、父母甚至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
23、多彩生活,触手可及。没有人拒绝有趣的生活,锻造班级文化,不在乎多少物质投入,而在乎用心,一个普通的酒盒子可以改造成一个知识卡片盒,就多一个多彩学习生活的园地。
24、养成好习惯可以避免好多不必要的风险与事故,在生活中处处注意到习惯的养成,让习惯发挥更大的力量。有时,尚需强制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显素质。
25、培训是最好的管理,评价则是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手段。培训与评价为学生的主动和激情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多层次的培训和多维度的评价会带来孩子们的自主、阳光、激情、幸福的呼吸和脉动。
26、制度建设是永无止境的,不是僵化的,应与时俱进。有时不是制度太多,而是制度是否能够行之有效,是否具有目的性和教育性统一、民主性和群众性统一、求实性和可行性、科学性统一。
27、教学上要抓好质量领先的问题,要想质量领先,必须时刻关注薄弱班级、薄弱学科、薄弱教师、薄弱学生的改进问题。这就充分体现内部挖潜,直至高位均衡。这其中向班级管理、高效课堂要质量是核心举措。
28、与微课题、微创新一路同行。任何顶层设计和宏观改革,都不可能取代班主任与教师对每天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的回答,也就是说任何宏大的创新,都不能取代从事实际工作的班主任和教师解决具体问题的微创新。我校的微创新诸如:垃圾钩,下午每节40分钟,烦恼倾诉箱,高标作业(有了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数学日记,作业框设计,说课轮赛与评课稿,自我管理对照,年级会议常规化,课堂改进,每月上好问题疏导解决课,主题教育(爱上学习),出勤角(班级人数,实到人数,请假人)。
29、放大困难,痛苦不堪,耐心耗尽,泪水流干,放弃不干,寻找“乐园”。
30、如何看待“无关事”?说着无关其实都有关,别班同学反乱,不干咱啥事,下期一分班,可能你带他;学生翻墙不干咱啥事,下一次他可能带上你班的学生一块外出,或者染上坏毛病,动不动给你班学生干一架;外班学生流失不干咱啥事,当你去动员学生时,那个流失生就会说学校不好,你一百句不顶学生及家长一句。
31、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继续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学习能力及学习素质明显不足。考试代替了评价是最大的缺憾。今后的考试改革一是要考出每位考生的长处与能力,二是一元评价变为多元评价,三是学生成才出路资源的合理配置,打通高职高专与高等教育的通道,使学术类高考与技能类高考并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国家的培养体系。
32、实现实效德育的关键是与智育合一,把德育看成目的,而不是手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本质回归,是教育价值观的重建。德育的有效化关键是提高对教育的认识,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教育即心育,使人向善,使人向上,是育心而非只一味育分,关注四个质量做人的质量,学业质量,身体质量,生命质量。关注三个途径:课堂上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中的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教师群体的言传身教,学校文化氛围的情操陶冶。德育的假大空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是教师能力问题,教师价值问题,教师的能力是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学科,喜欢自己的课堂。
33、教师本身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载体。教师的教学智慧、人格魅力、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渗透于课程实施之中,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教育信念的行动。
34、国外的孩子实践活动家长监督去做,国内孩子的实践活动家长找人签字代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差别很大。
35、学科教学的三要素: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新课程四基,即增加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解决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的问题,就会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层面走出来,因为庞大而凌乱的知识缺少整合,解题训练浅表、机械而缺乏创造,体力教学而缺乏智慧教学,学生被动而缺乏主动,学生苦学而缺乏乐学,单纯地依赖教师而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师生关系就会不够和谐,甚至扭曲变异。
36、管理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权字的意思是秤砣的意思,中庸思想也不是处于正中间,而是权衡一个最佳的点,予以平衡,有时为了发展,会考虑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37、生命有时就是一种尊严,用好表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种欣赏,那种包容是不可取代的。
38、一训三风,智慧校园,用一训三风反观我们的学校各项工作,是否实现科学领航,人文奠基,思想解放,行为规范。
39、在校长的眼里,老师第一,在老师的眼里,学生第一。40、大量,甚至海量的数据表明,教育投入,投在教师培训身上收益最大,而非大楼、设备。教师培训要搭建专业人才“三格层次”,新老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开格”培训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
41、一所优质学校,必然有两支优秀队伍——管理队伍、教学队伍。这两支队伍的通力合作,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及优秀的学生家长,没有这样四组优秀数据构不成优秀学校。
42、寄语中考迎考生:六月冲刺最关键,超越千人不是梦。考前有很多备考生,经不起考分“高原期”反映,目标单一,信念不坚定,致使没有倒在中考的战场上,倒在了自我颓废的刺刀下,再加上发挥失常的考生,实际上脆弱的学生很多,只要正常复习与正常发挥,超越千人也不是梦。请发下浮躁,放下你的懒惰,放下三分钟的热情,放空你禁不住诱惑的大脑,放开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43、解决四大问题做好关键提升:
1、整理错题,分析错因,归纳成类,提升能力。
2、有计划的编写专题考点与应对技巧提纲,落实再记忆的过程。
3、提升整体思维能力,换个新颖的角度答题“踩住得分点”。
4、向规范式训练要成绩,一些技巧必须在考练中磨练。
第五篇:校长寄语
校长寄语
八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弹指一挥间。
八十年,对一所学校而言,却是长长的一串脚印,长长的一个故事,长长的一首诗,长长的一幅画„„
在历史的风雨中,在改革的大潮中,在新世纪的曙光中,象山中学一路走来,迎来她的八十华诞。
曾记否,龙门书院艰难创业;曾记否,象岭脚下的奋发前行;曾记否,青丝白发的恩师容貌;曾记否,意气风发的学子风采;曾记否,灯下的默吟苦读;曾记否,校园的欢歌笑语„„
象山中学就像无数人用樯橹划动着的一艘航船,承载着青春的梦想,祖国的希望,乘风破浪,永往直前!
卓越俱进,精神永不泯灭,这就是象山中学!
韩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象山中学用坚定的信念在一次次的革命风潮中擎起了党的旗帜,激励了数百学子北上延安,挺进西北,为中国革命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千秋功业,彪炳史册。韩城是文史之乡,象山中学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万千学子的心中,薪火相传,文脉浩荡;韩城是状元之乡,象山中学把一代代学子送入大学的校门,成就了万千人的梦想,桃李满园,栋梁驰骋!象山中学是韩城无数人用如椽之笔书写的名子,光彩夺目,享誉三秦!
爱国为民,永立潮头,这就是象山中学!
历史让我们自豪,明天让我们憧憬,象山中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
千秋功业
从1927年到1949年,地下党一直活跃在学校,战斗在韩城,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27年8月、12月,省委分别派孙玉如、薛子芳到韩中教书或上学。孙玉如、薛子芳与张志超等人成立了韩城临时县委,负责韩中党团工作。他们宣传十月革命,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籍,培养革命力量。党团员计14人。
1931年,鱼文波任训育主任,积极发展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党团员计18人。他们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驱逐反动官员和反动教师,深入城乡宣传抗租、分粮、反高利贷斗争。
1935年,苏史青任支部书记,党员14人。在**斗争中,先后有17名学生被开除。
1937年,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下,韩城县委负责人段洁、省委特派员王筠领导韩中党组织。冯万荣、亢宏才先后任支部书记,党员达30多人,后冯、亢北上延安。赵惠民、贾自让建立了民先队组织,队员发展到近百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高潮,党员和进步师生到芝川欢迎八路军东渡黄河;学生参加在合阳举办的沿河军事训练,举办《怒吼报》,声讨反动县长放走船只,阻碍八路军渡河的行径;成立抗日剧团,定期下乡宣传;赶走童子军教练,批斗反动官员。在党组织和民先队的领导下,百余名学生北上延安。
1941年,商同区指挥部派特务分子邱清美来韩中任指导员,逮捕党员和进步学生9人。这些党员和学生在狱中坚贞不屈,表现出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
1942年,段跻同任校长,聘请党员和进步教师赵惠民、高潜云、张镜如为教员。赵惠民在学生中宣传革命道理。
1943年,地下县委书记孙昶任韩中事务主任,全县的党员以给学生送馍为名义,秘密开展革命活动,韩中成为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党组织根据长期隐蔽、坚持斗争的原则,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党员,保存实力。孙昶离开后,地下党员贾德升接替工作,坚持斗争。
1946年10月,根据县委指示,郭景汾负责党建工作。1947年2月,韩中恢复建立了党支部。郭景汾兼任支部书记,冯选贤任副书记,支委有郭勤学、郭存生、郭盼祥。1947年4月,成立了韩中党总支,郭景汾兼任总支书记,冯选贤任总支副书记兼组织委员,耿鸿翼任宣传委员。总支下属两个支部:高中部支部和初中部支部。1947年9月,总支书记由冯选贤担任,通过郭景汾与上级党组织进行联系。学生党员40多人。1947年10月,韩城第一次解放后,党员留守学校,协助政府工作。敌人反扑过来,郭景汾等人被捕,党员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始终坚持斗争。
1948年3月,韩城第二次解放,陕甘宁边区政府接管学校,成立了新的党总支。高诚斋、刘若曾分别任书记、副书记。学生党员达到54名,到1949年前季党团员发展到近百名。党员协助学校做了大量的接管工作,开展了诸多宣传和支前活动;200多人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挺进大西北。
在22年的斗争中,培养了一大批坚强的革命战士。赵惠民、孙昶、冯玺玉、高善新、段异文、吴沙朗、焦浪亭、白云峰、范彦亭、卫佐臣、冯选贤、董纪昌、刘云岳、杨敏章等在战争年代或解放后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血洒疆场、英勇就义。仅1948年至1949年走出校门参加革命工作的200多人,解放后,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成为各级领导干部。
世纪风采
2000年至今,适逢高中教育大发展的机遇,象山中学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各界人士倾力支持下,投资3800万元,扩大校园面积29亩,建成综合楼一栋,师生公寓三栋,食堂一座,硬化绿化校园4000多平方米,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建成专用馆室18个,通讯、网络等现代化设施遍布校园,办学条件达到较高水准。为满足韩城父老乡亲的愿望,在校舍、教师紧张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在校学生达到4000人。学校着力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线教师学历全部达标,18名教师取得研究生或研究生课程班学历,百余人的骨干教师群体业已形成。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不断开创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预备党校、家长学校、成人仪式、军训、文化艺术节、法制教育月等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学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近年来,累计毕业8497人,考入二本以上大学4941人,6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百余名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学校走后勤社会化办学的新路子,住宿、餐饮等服务水平迈上新的水平。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2003年晋升为陕西省重点高中。
春花秋实
1926年,北大毕业的王捷
三、张勉斋与留日归国的同伯亭、杨继之、冯养浩、温君伟等倡议创办中学。知名人士苏资琛、樊厚甫、程郎川、杨一鹤、高士龙、温季立等积极响应。1927年4月4日,“县立初级中学校”在龙门书院创立,张勉斋任校长。1931年,吉鸿昌将军为学校捐赠大洋一千元(一说五百元),购《万有文库》一套。1941年,为躲避日机轰炸,迁高神殿。1942年,段跻同任校长,迁学校于薛曲紫云庵。1944年秋招收高中班,学校改名为“韩城县立中学校”。1948年3月,韩城第二次解放,学校改为“陕甘宁边区韩城中学”,成为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高诚斋、刘若曾等十多位陕甘宁边区政府委派的领导和教师来校工作。樊厚甫老先生三任校长,任教数十年,在学生中享有崇高威望。1948年,林伯渠对老先生给与高度评价,并给老先生赠小红马一匹。1944年,在段跻同校长倡议下,为老先生在学校建厚甫亭,彰显其功德。从1927年到1949年10月1日,培养初中学生981名,升入高中497人;培养高中学生130名。解放初,韩城的文化人大都毕业于学校,还有几百人参加革命或在外地工作。
解放后,经历了韩城县立中学、韩城县立初级中学、陕西省韩城中学、韩城县象山中学、韩城市象山中学的校名变更。1953年至1966年,一直是完全中学,毕业初、高中学生5734名,1022人考入大学。1954年,培养出陕西省状元。1959年,高考在全省夺魁,办学质量享誉三秦。德高望重的党鸿俊校长,从1954年至1978年,除“文革”两年外,任职长达22年,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9年,仅两年招收初中生,其他年份均只招高中生,毕业学生达11945人,考入大学3490人。为韩城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王虎堂、陈明虎、王福田等校长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校简介
韩城市象山中学创建于1927年,经历了由“龙门书院”到象山东麓“紫云观”,由“韩城县立初级中学” “韩城县立中学” “韩城县立中学校” “陕甘宁边区韩城中学” “韩城县立中学” “陕西省韩城中学” “韩城县象山中学” “韩城市象山中学”的沿革,迄今已走过了八十年的光辉历程。解放前,培养了千余名人才,数百名学生北上延安,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革命和韩城解放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办学质量享誉三秦,1954年考出陕西省状元,1959年高考在全省夺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将万余名学生送入高等学府。跨入新世纪的六年时间,总投资3800余万元,对校园进行了改选,校容校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本科升学率居渭南市前茅,两千多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6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学校占地156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绿化14000平方米,硬化800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高标准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14个,网络中心、天像馆等专用室8个。藏书13万余册,电子图书3000册,内部设施达到部颁一类标准,信息化水平跻身先进学校行列。
现有教职工251人,其中专任教师211人,中高级职称137人,占69%;大学本科学历192人,占96%;研究生或同等学历18人。国家、省骨干教师、模范教师4人,省市教学能手38人,学生4200人,61个班。
近几年,确立了“为教师和学生的幸福与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探索新的办学路子。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处室牵头、年级负责的管理机制。致力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摸索出了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下大功夫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改革、教法改革、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坚持后勤社会化的路子,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199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2003年,晋升为陕西省重点高中。普法教育、综合治理、“研究性学习”、勤工俭学被评为省先进集体。依法治校、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应用等经验多次在省、市有关会议交流。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象山中学正向省级示范高中的新目标挺进。
说明: 封面题目: 辉煌八十年
___象山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纪念画册 封底: 历史是长长的一串脚印
象山中学八十年走的很踏实…… 第一部分: 千秋功业 第二部分: 春华秋实 第三部分: 世纪风采 第三部分诗
七律〃观新校容祈盼未来
张家琦
人言象岭朝霞丽,我道象中新校容。碧苑高楼星绕月,明堂操场鲤成龙。熔炉炼就名师技,砥砺磨刚学子锋。信有雏鹏飞玉宇,常祈桃李万年丰。
第二部分春华秋实诗
母校常青 刘云岳 2002年10月13日 狮山居水涌春浪,象岭朝霞放光芒。厚甫亭下桃李艳,紫云书苑笔墨香。两度惊雷报春晓,三届征鸿飞四方。曾经沧海展奇翼,金秋赏菊故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