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时间:2019-05-13 22:5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第一篇: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的药理学特点及研究进展

摘要:氟苯尼考作为一种新型广谱抗菌药,具有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牛、鱼及禽类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本文对氟苯尼考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氟苯尼考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耐药性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氟苯尼考(florfenicol), 又称为氟甲砜霉素, 是由美国先灵--保雅(Schering-Plough)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兽用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广谱、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对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1]。氯霉素存在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在美国、中国等已禁用于食品动物。作为氯霉素的替代品,避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都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且对耐氯霉素及甲砜霉素的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克雷白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伤寒沙门氏菌等,氟苯尼考仍然敏感。并且据研究表明,氟苯尼考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可以减轻由内毒素导致的炎性反应[2]。因此,在各种动物的疾病防治上,尤其是食品动物,氟苯尼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氟苯尼考的名称及结构

氟苯尼考又称氟洛芬,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所以又俗称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化学名称为D(+)-苏-l-对甲砜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3-氟丙醇,分子式为C12H14NO4C12SF,分子量是358.22。化学结构式如下:[3]

二、氟苯尼考的药效学

1.氟苯尼考能与细菌70s核糖体50s亚基紧密结合。降低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肽链的延伸,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作用,对阴性菌的作用较阳性菌强[1]。

2.其抗菌谱与氯霉素与甲砜霉素相似,但抗菌活性明显优于两者(MIC均为10倍),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原体等均有作用。其对牛呼吸道病病原菌的MIC50 与MIC90(g/mL)分别为:溶血性巴斯德氏菌0.50,1.00;多杀性巴斯德氏菌0.50,0.50;昏睡嗜血杆菌0.25,0.5。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 为0.2 ~ 1.56 g/mL。对耐氯霉素和耐甲砜霉素的痢疾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大肠杆菌及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的MIC 均为0.5 g/mL[4]。

三、氟苯尼考的药动学

氟苯尼考内服和肌肉注射吸收迅速,分布广泛,半衰期长,血药浓度高,能较长时间地维持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高达96%。氟苯尼考在动物胃肠道内吸收良好。氟苯尼考在动物体内呈全身性分布,但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不同。血液和肌肉中药物浓度相近,脑中药物浓度较低,这表明分布时存在着血脑屏障。氟苯尼考在动物体内主要经肝、肾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Florfenicolamine 和Florfenicolalcohol。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主要经尿和胆汁排泄,仅少量经粪便排出。[5-7]

1.猪按5 mg/kg经胃管灌喂该药后1 h, 血药浓度即达2.25 g/mL,是甲砜霉素的3 倍多;鱼经口投药(氟苯尼考给药剂量为10mg/kg)后3 h,所有组织器官中有很高浓度氟苯尼考,到给药后10.3 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4.0 g/mL。鱼、鸡、马和牛静脉注射的半衰期分别为12.2 h、173 min、1.8 ± 0.9 h 和159 min。

2.氟苯尼考在鸡体内吸收好,分布快,消除也快。静注、肌注后曲线下面积AUC 与剂量呈比例关系,各参数无剂量依赖性[8]。

3.氟苯尼考在家兔体内主要药动学特征为: 内服吸收迅速、分布快而广、消除较快;肌注吸收速度显著慢于内服, 分布广泛, 消除也较快[9]。

四、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

由于氟苯尼考的抗菌谱广及无潜在性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和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畜禽的细菌性疾病和霉形体, 尤以对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疗效显著。

畜:猪气喘病、脑膜炎、猪水肿病、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丹毒、萎缩性鼻炎、副伤寒、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无孚综合症等。

禽:细菌性慢性呼吸道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霍乱、大肠杆菌病及沙门氏菌病等。

现将其主要的应用范围简要总结如下[10-11]。

五、用法、用量

1.猪禽用粉剂拌料, 每吨饲料加人10%氟苯尼考粉剂800克, 1日2次, 连用

3-5天, 预防量减半。

2.注射每千克体重20毫克, 肌肉或皮下注射, 如5%的注射剂, 每千克体重注射0.4毫升,2天1次, 连用2次。

3.也可用5%的水剂饮水, 100毫升加水50-100千克, 搅拌均匀后自由饮用, 连用3天。

4.特别适用于雏禽前期预防, 显著提高成活率, 用药期间只以含此药品的饮水作为禽的唯一水源。

5.氟苯尼考的停药期为28天[12]。

六、氟苯尼考的耐药性

氟苯尼考由于其广谱、高效的特性而广泛使用于兽医临床。然而由于临床使用不当,其耐药菌株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最近几年氟苯尼考在不少菌群中出现的耐药性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相关的研究报道也不断出现。

1996 年Kim 等首次从鱼的巴氏杆菌多重耐药R 质粒中发现耐氟苯尼考的基因, 并将其定名为pp-flo。对该基因克隆测序结果表明, pp-flo基因定位在R 质粒中编码磺胺药耐药基因的下游区,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非酶介导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anlA)有47.4%的同源性。

随后又相继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属中克隆到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cfr和fexA[12-13]。

七、氟苯尼考的不良反应

氯霉素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造成可逆性的血细胞再生抑制, 这种现象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停药后较易恢复。②导致不可逆的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现象与剂量大小无关。

己经证明, 氯霉素分子结构中硝基的还原产物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 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率为二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甲砜霉素分子结构中用甲砜基取代了氯霉素芳香苯环上的硝基, 而不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氟苯尼考是甲砜霉素的衍生物, 分子结构中没有硝基, 所以不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使用安全。但氟苯尼考的繁殖毒性试验表明, 该药具有胚胎毒性,能使F1 代雄鼠附睾重量明显减轻, 从而使F2 代幼仔的哺乳指标和存活率均降低, 因此建议妊娠动物禁用[6]。

八、注意事项

①氟苯尼考注射剂低温出现沉淀现象,经加热溶解后使用不影响疗效;

②此药不良反应少,注射用药后有时出现肛门周围发痒,稍后迅速消失; ②偶见有消化不良反应、食欲不振、腹泻及注射部位可出现炎症等; ④本药不宜与磺胺嘧啶、红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药物混用;

⑤哺乳期和孕期的母牛慎用;

⑥在患病畜禽体温较高时,可配合解热镇痛药物使用,效果更佳[12]。

九、研究现状

氟苯尼考凭借其吸收好、安全, 在规定休药期停药无残留,能保证人、畜安全药物的安全范围大, 用推荐剂量的十倍, 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和中毒, 不与人类形成交叉耐药性, 对环境无任何危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及畜牧业。

从目前报道的对其耐药性的研究情况看,对分离的耐药株的确认还缺乏一套可靠、统一的标准,耐药基因的分子遗传背景及流行病学特征、基因的精确定位和分型方法均有待探讨[14-16]。

因此, 氟苯尼考的研制与生产, 不仅丰富了国内抗菌剂的种类,也是对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的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成勇 杨信忠 许英民 氟苯尼考的药理作用及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兽药疫苗 2004.4 第38页。

[2]张雪梅 氟苯尼考抗炎活性及对炎性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

[3] Stefan S,Corinna K,Benoit D,et al.Molecular basis of bactance to chloramphenicol and florfenicol[J].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2004, 28: 519-542.[4] 张贵增 王庆 加春生 氟苯尼考药效学研究进展 养殖技术顾问2007.7:108-110。

[5]Bretzlaff K N,et al.Florfenicol in non-lactating dairy cows: Pharamacokinetics,binding to plasma proteins,and blood neutrophils[J].J Vet Pharmacol Therap,1987,effects on phagocytosis by IO:233-240.[6]Cannon M,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hibitory actions of chloramphenicol, thiamphenicol and some fluorinatedanalogs[J].Journal of Antimicorbial chemotherapy,1990,26:307-317.[7]王加才 氟苯尼考超微粉在肉鸡体内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研究。

[8]胡顶飞,沈建忠,吴先爱 氟苯尼考静注及肌注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2002 ,33(4)。

[9]陈红伟,李英伦 单剂量氟苯尼考内服及肌注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国兽医学报 2008年2月第28卷第2期。

[10]潘红艳,宫智勇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1年1月 第50卷第2期。

[11]萧志梅 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及市场状况 中国兽药杂质 2000,34(5)[12]姚纪元,栾维民,姜怀志 氟苯尼考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吉林畜牧兽医 2007.4:13-15。

[13]王庆福 氟苯尼考残留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14]谢恺舟,姚宜林,李洋静,徐东,陈书琴,裴燕,谢星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鸡肉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残留 中国兽医学报 2010年4月第30卷第4期。

[15] 张旭 王大菊 伍金娥 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后效应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8月第25卷第4期。

[16]王道坤 正确认识和使用氟苯尼考 北方牧业 2008年6月。

第二篇:含氟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含氟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油田开发酸化压裂)

含氟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有很多碳氢表面活性剂不可替代的用途。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以全氟烷基或全氟烯基或部份氟化了的烷基等作为疏水基部分,然后再按需要引入适当的连接基及亲水基团,根据亲水基团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得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两性型等不同系列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常被概括为“三高”、“两憎”,即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及高化学稳定性;它的含氟烃基既憎水又憎油。

含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可达到20mN/m以下,甚至到15mN/m左右。一般碳氢链的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浓度需在0 1%~1%之间,此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只能降到30~35mN/m,而碳氟链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0、005%~0、1%时,就能使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20mN/m以下。含氟表面活性剂如此突出的高表面活性以致其水溶液可在烃油表面铺展。含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耐热性,如固态的全氟烷基磺酸钾,加热到420℃以上才开始分解,因而可在30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含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它可抵抗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的作用,而且在这种溶液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若将其制成油溶性表面活性剂还可降低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

研究表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高表面活性是由于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小造成的,活性剂分子从水溶液中移至溶液表面所需的张力小,导致了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大量的聚集,形成强烈的表面吸附,而这类化合物不仅对水的亲和力小,而且对碳氢化合物的亲和力也较小,因此形成了既憎水又憎油的特性,但它对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作用能力不强,如将含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利用含氟表面活性剂能选择性地吸附在水的表面,使表面张力降低;而碳氢表面活性剂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使界面张力降低,这样就必定会提高水溶液的润湿性能。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鉴于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的特性,它的应用性很强。表1所列为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分类简况。

部分应用简介:

(1)分散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各种氟树脂的分散聚合时可作分散剂使用。另有研究报导,含氟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于PVC的反应过程中。

(2)灭火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灭火剂上的应用可分为“轻水”灭火剂、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和抗极性溶剂灭火剂三种,其完全控止火的时间可在90sec以内。

(3)脱模剂 由含氟表面活性剂制备的脱模剂已形成系列化产品,有溶剂型的,也有水剂型的,它不但可用于高聚物弹性体的加工业,而且在刚性体的加工行业(如:铜、钢管的抽拉、压铸件的冲压加工等)也可使用,并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4)抗静电剂 由含氟表面活性剂配制的集清洗、防尘为一体的抗静电剂,经测试:对PVC片基处理后,其表面电阻由原来的1012Ω降低至108Ω。用其对录像机磁鼓、磁头表面清洗,效果远比一般的清洁剂或清洁带优越。用此抗静电剂还可对家电、荧屏及其它高档家具、精密仪器等进行表面清洗与防尘,且不产生任何副作用。目前本公司已有此防静电剂产品———“音磁灵”投入市场。

(5)流平剂 在颜料、涂料等产品中加入少量含氟表面活性剂后,可防止固结,改善分散性,防止产生气泡,使色泽更均匀。

(6)防水防油剂 由含氟表面活性剂制备的防水防油剂,对纤维及织物处理后,既可使其具有防水、防油的性能,又不影响其本身的物理特性。由其处理的一次性纸质具已大量进入市场。

(7)其它应用 把含氟表面活性剂加入地板蜡中,可改善地板的光泽,增加其耐磨性及抗污染性。含氟表面活性剂还可用于石油回收用助剂、海面上的集油剂、金属防腐剂及金属光泽处理剂等等。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一般分三步:首先合成含6~10个碳原子的碳氟化合物,然后制成易于引进各种亲水基团的含氟中间体,最后引进各种亲水性基团制成各类含氟表面活性剂。其中含氟烷基的合成是制备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关键。含氟烷基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是电解氟化法、氟烯烃调聚法和氟烯烃齐聚法。

3.1 电解氟化法

电解氟化法是将被氟化的物质溶解或分散在无水氟化氢中,在低于8V的直流电压下进行电解。电解中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有机物被氟化。在此工艺路线中,可将碳氢链烷基的酰氯或磺酰氯直接换成相应的全氟烷基酰氟或磺酰氟产物,由它们出发,可用普通方法制得各类含氟表面活性剂(见下式)。

由于电解氟化反应甚为激烈,易发生C-C链断裂,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与原料的碳原子数相同的全氟化合物外,还生成短链的全氟化合物和其它类型的副产物,因此总的产物收率较低。采用此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有美国3M公司,日本大日本油墨公司及东北肥料公司等。

3.2 氟烯烃调聚法

氟烯烃调聚法最早是由英国HaszeldineRH教授提出的方法,是利用全氟烷基碘等物质作为端基物调节聚合四氟乙烯等含氟单体制得低聚合度的含氟烷基调节物。他在1951年发现三氟碘甲烷可与乙烯和四氟乙烯发生调节聚合反应的工业生产路线。随后美国DuPont公司又开发了用五氟化碘和四氟乙烯进行调聚反应,制得全氟烷基磺化物。C2F5I+nCF2=CF2C2F5(CF2CF2)nI此反应产率虽高,但最终产物为链长不同的混合体(其n数的分布较宽),适当选择良好的反应过程,控制反应工艺条件,确保n数在所需的范围内(n∶2 4)终止反应的继续发展。以减少不希望得到的高沸物(n>6)大量生成。作为调聚剂使用的其它物质还有很多,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已有大量的专利发表,其各自的反应

式如下:

采用调聚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有美国杜邦,瑞士汽巴 嘉基,日本旭硝子及大金等公司。从调聚反应所得产物是链长不一的混合物,这样就可合成出不同长短的氟碳链疏水基,若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使用,更能发挥最终产物的表面活性。

3.3 氟烯烃齐聚法

氟烯烃齐聚法是由英国ICI公司1965~1969年开发的,它是利用氟烯烃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发生齐聚反应得到高支叉低聚合度的全氟烯烃齐聚物。最常用的有四氟乙烯齐聚法、六氟丙烯齐聚法和六氟环氧丙烷齐聚法三种。四氟乙烯齐聚法得到聚合度以4~6为主的齐聚物,其中五聚体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混合物的65%左右。由于连接双键碳原子上的氟原子易被亲核试剂取代,所以可通过这一反应来引入所需的连接基团。四氟乙烯五聚体分子中与双键原子直接相连的氟原子在碱性介质中可与亲核试剂如苯酚等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合成一系列含氟表面活性剂。六氟环氧丙烷在氟离子的作用下,很容易进行齐聚反应。六氟环氧丙烷的齐聚物因含有酰氟官能团,可发生多种反应,可得多种含氟表面活性剂。

采用齐聚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公司有英国ICI公司、日本neos公司等。4 含氟表面活性剂新进展

传统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单链型的,目前双链含氟表面活性剂正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已报道的双链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双链均为含氟碳链,第二类是双链分别为碳氟和碳氢链。后一类常被称为杂交型表面活性剂(hybridtypesurfactants)。

近年来,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正以其独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含氟表面活性剂和硅表面活性剂都属于特种表面活性剂。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可望具有含氟表面活性剂在浓度很高的乙醇水溶液中也显示很高的表面活性。它可作为高效消泡剂,不仅可用于水溶液体系,而且可用于非水体系。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也具有优异的润滑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抗HIV 1活性。

对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碳氟链进行化学修饰以使其具有更多的特殊功能的工作也有了较大进展。与碳氢链锯齿型构型相反,碳氟链具有刚性构型。有人将醚键引入碳氟链,以使碳氟链具有更好的柔顺性及水溶性。而杂原子的引入更使碳氟链多样化。

含氟表面活性剂作为工业化产品的作用历史并不很长,它的应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开拓,随着对它的性能与应用的逐步研究、认识,相信此类产品的品种与产量必将会不断扩大。我国对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性能研究及应用领域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含氟表面活性剂这一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将会呈现出广阔前景。

第三篇: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研究进展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研究进展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s,PAEs)作为塑料增塑剂,因增大产品的可塑性和柔韧性而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农药载体、驱虫剂、染料助剂,以及涂料和润滑油中都有使用。它具有种类多、难以降解、生物富集性强的特点,对人体、生物体及植物均有较大的毒性,该类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癌、致畸性以及免疫抑制性,尤以人体生殖功能异常最为引人注目。在塑料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与聚烯烃类塑料分子是相溶的,两者间并没有严格的化学结合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塑料中迁移到外环境,造成对食品、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使用方便,日常生活经常用来盛装食品,如各种塑料盒、塑料袋及铝箔袋食品容器等往往都PAEs,而PAEs又很容易从塑料中溶出,所以几乎所有的人每天都要接触它,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甚至熟食的包装袋中均可能含有PAEs。

动物毒理学研究

雄性生殖发育毒性

动物实验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可干扰机体内分泌系统,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和抗雄性激素作用。所谓“邻苯二甲酸酯综合征(phthalate syndrome)”专指被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特别是DEHP、DBP、BBP)染毒之后,雄性啮齿类动物表现出生殖系统畸形,包括附睾发育不全、隐睾、尿道下裂、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异常等以及肛门生殖器距离(anogenital distance, AGD, 简称“肛殖距”)的缩短和乳头残留等。最近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孕期大鼠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后,对其雄性后代(子代、二代或三代)的生殖系统发育所产生的影响[5]。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不仅原先认定的DEHP 及其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DBP 和BBP 对生殖系统有致畸作用,而且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和邻苯二甲酸正二己酯(DNHP)也有抗雄性激素作用[6]。研究人员采用上述7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去势SD 雄性大鼠进行染毒,发现这些化合物均可引起肛殖距的缩短。其作用机制涉及到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雄激素、雌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功能的干扰。在哺乳动物中雄激素信号分子的结构是高度保守和相似的,人类也属于哺乳动物,产妇和胎儿体液中也可检出邻苯二甲酸酯代谢产物,因此可以推断邻苯二甲酸酯会影响人类的生殖发育。

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的广泛存在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使得对PAE s的研究与控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文献报道有关PAE s的检测方法, 主要有气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等。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环境样品和塑料包装材料, 对于PAE s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由于食品样品基底复杂而研究较少, 且已有的少数研究多针对极少数的PAEs。本文对食品中15种PAEs的前处理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不同类食品中PAEs的提取方法,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15种邻苯二甲酸酯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结果满意。实验部分仪器与试剂

Ag ilent 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旋转蒸发仪(He ido lph Labo ro ta 4003);离心机(H ea lForce N eofuge 15R);超声波发生器;均质机等。正己烷, 乙腈, 丙酮;乙二胺基-N-丙基柱

(PSA), C18柱;无水硫酸钠(200 e 烘3 h后备用);15 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纯度均在95% 以上):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IBP)、邻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邻苯

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

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所有试剂

均购自百灵威。实验用水均为全玻璃重蒸馏水, 试剂均为重蒸馏分析纯或色谱纯, 储存于玻璃瓶中。样品处理

1.油脂类固体或半固体样品 称取均匀样品110 g(精确至011 mg)置于离心试管中, 加入20

mL甲醇, 均质2 m in, 超声提取60 m in, 提取液经无水N a2 SO4除水, 40 e 下蒸发至接近5 mL, 放入4

e 的冰箱冷藏2 h, 2 000 r/m in离心10m in, 移取上层清液, 氮吹浓缩至干。加入015 mL丙酮溶液溶

解, 混匀待过柱净化。

2.油脂类液体样品 称取均匀样品011 g(精确至011 mg)于小烧杯, 加入2 mL甲醇充分溶解,放入4 e 的冰箱冷藏2 h, 2 000 r /m in下离心10m in, 移取上层清液, 氮吹浓缩至干。加入015mL 丙

酮溶液溶解, 混匀待过柱净化。

3.不含油脂的固体或半固体样品 称取混匀试样50100 g, 置于100mL的玻璃离心试管中, 加适

量水润湿, 加入50 mL丙酮-正己烷混合液(体积比1 B3), 均质2m in, 超声提取60 m in, 提取液经

无水Na2 SO4除水, 2 500 r/m in 离心3m in后, 过滤, 滤液于40 e 下蒸发至近干, 用正己烷定容至110

mL, 过滤膜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4.不含油脂的液体样品(不含啤酒)称取均匀样品50100 g, 置于100 mL分液漏斗中, 加入50mL正己烷, 约1 g氯化钠, 剧烈振摇, 静置分层, 上层溶液40 e 下蒸发至近干, 用正己烷定容至110mL, 过滤膜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11215 啤酒样品 称取样品20 g, 置于100mL分液漏斗中, 加入10mL饱和食盐水、20mL乙腈、20mL正己烷剧烈振摇, 静置分层, 上清液经装有5 g无水硫酸钠的漏斗收集于茄形瓶, 再用20mL @2正己

烷重复提取两次, 合并上清液, 40 e 下蒸发至近干, 用正己烷定容至2mL, 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113 净 化将PSA 柱和C18固相萃取柱串联, 用5mL甲醇、5mL丙

酮处理, 然后将经/ 112110 和/ 112120步骤处理过的样品提取液注入固相萃取柱, 再用015mL丙酮溶液再次洗涤样品注入PSA 固相萃取柱并弃去。再用10mL丙酮洗脱, 收集样品洗脱液, 氮气吹干, 加入1mL正己烷, 混匀1 m in, 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5.色谱条件

色谱柱: 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m @ 0125mm i1d1 @ 0125 Lm);进样口温度: 280 e;程序

升温: 初始温度60 e , 保持1 m in, 以20 e /m in 升至220 e , 保持1 m in, 再以5 e /m in升至280

e , 保持4m in;载气: 氦气, 流速: 1mL /m in;进样量: 1 LL;传输线温度: 280 e;电离模式: 电

子轰击源(E I), 能量70 eV;扫描方式: 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采集, 保留时间、特征离子及定量离

子见表1;溶剂延迟: 3 m in。

展望:

目前发达国家已在包装材料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检测标准方面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标准, 较我国具有较大的贸易壁垒优势。虽然采用GC-MS,HPLC-MS 已经将检测限降低至pg 级, 但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存在的广泛性, 使得测定的基质复杂多样, 给样品的前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各种前处理手段的效果尚不尽如人意, 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耗大量的试剂和溶剂、回收率不理想、富集能力有限, 因此, 探索更简单、快速、高效的前处理方法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逐步减少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使用份额, 研究和开发高效、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可能是今后的增塑剂行业的发展趋势, 因此, 国内生产企业应加快技术进步, 改进工业化生产如环氧大豆油、柠檬酸酯类等的合成工艺、生产装置, 降低生产成本, 以满足塑料工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韩兆让, 卢爱玲.聚合物包装村料上单体分子的迁移

[2] 塑料包装, 1996, 5(1): 9-13.[3] 陈惠, 汪瑗, 朱若华, 等.两种色谱法对塑料食品包装袋

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 J].分析试验室,2006, 25(4): 45-49.[4] 汪瑗, 朱若华, 陈惠, 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包

装及包装内食品中酞酸酯[ J].食品科学, 2006, 27(7):195-198.[5] 王丽霞, 邵蕾, 王明林, 等.超声波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袋袋装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 J].粮食与油酯,2006, 9: 38-40.[6] 刘超, 李来生, 王上文, 等.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测定饮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J].色谱, 2007, 25(5): 766-767.[7] 刘大鹏, 李喜宏, 陈丽, 等.贮藏期间保鲜膜中增塑剂DOP 对大米的污染规律研究[ J].食品科技, 2007, 32(4): 222-225.[8] 刘大鹏, 李喜宏, 陈丽.不同产地苹果的酞酸二正辛酯(DOP)污染测定比较[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26(增刊): 303-305.[9] 张双灵, 郭康权.3 种温度下食品级PVC 膜中增塑剂DEH P 对猪肉的渗透

[ 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 291-293.[10] 孙彬青, 王志伟.食品包装材料迁移模型中的扩散系数

[11] 朱勇, 王志伟.食品包装用PVC 膜增塑剂迁移的研究

第四篇:饮茶型氟中毒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饮茶型氟中毒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李艳红1 马亚红2

(1.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010031;2.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010031)

〔摘要〕饮茶型氟中毒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氟中毒类型,是由于大量饮用含氟量极高的砖茶制作的奶茶、酥油茶、茶水等而引起的以骨骼、牙齿为主要损害的氟中毒。防控饮茶型氟中毒应研究筛选推广适合广大群众口味并可以接受的低氟砖茶并引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推广低氟砖茶结合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预防饮茶型氟中毒的主要方法。关键词:饮茶型氟中毒 防治措施 进展

饮茶型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性氟中毒类型,是由于大量饮用含氟量极高的砖茶制作的奶茶、酥油茶、茶水等而引起的以骨骼、牙齿为主要损害的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氟中毒类型,主要分布在有饮用砖茶习惯的人群中,人口总数超过3000万,目前有关研究报道较少,而其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的缺陷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

【4】

【2】【3】

【1】,严重的病情不仅使病人因容貌,更重要的是因病致贫,同时因为生活习惯使得少数民族患病率及严重程度远高于汉族群众,因此饮茶型氟中毒不仅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涉及到民族团结及社会和谐建设。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饮茶型氟中毒,现将饮茶型氟中毒的防治措施加以总结,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减少或杜绝砖茶摄入 饮茶型氟中毒是由于大量饮用含氟量极高的砖茶所引起的,因此减少或不喝砖茶,或改喝其他低氟茶叶品种,是控制饮茶型氟中毒的根本措施

【5】

。但是砖茶是病区居民,尤其是藏、蒙、鄂温克、哈萨克、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居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6】,短期内改变生活习惯非常困难,因此依靠减少或杜绝砖茶摄入的方法会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砖茶降氟 由于病区的少数民族群体饮浓茶习惯由来已久,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所以饮茶型氟中毒的防治重点应放到低氟砖茶的研制和砖茶除氟技术上面,将氟含量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7】。因此降低砖茶含氟量,研制和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氟砖茶,对控制饮茶型氟中毒、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是非常急迫的工作。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选育低氟茶树品种 茶树是富氟植物,通过选育低氟茶树品种是茶树降氟的一条途径。陈瑞鸿等【8】利用氟电极分析了浙江茶区的31个茶树品种,发现在成熟叶中,氟含量 最高的达到为2163.2mg/kg,而氟含量最低为805.7mg/kg,前者为后者的2.7倍,可见不同品种差异十分显著,因此低氟茶树可作为低氟砖茶原料的重要资源。

2.2 选择适宜栽培条件

2.2.1 改善栽培环境 茶树中的氟主要源于土壤、大气和灌溉用水,因此加强对茶树周围生态环境的治理有一定的意义。工业“三废”往往含有氟元素,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氟污染,应避免在有氟污染的地方建设新茶园。同时,土壤中可溶性的氟水平对茶树体内氟含量有决定作用,应减少或淘汰土壤高氟茶区茶叶的生产,推广土壤低氟茶园茶叶的生产

【9】

1。茶园灌溉用水的氟水平也是影响茶树体内氟含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设法降低灌溉用水中可溶性氟含量有重要意义。

2.2.2 合理施肥 肥料(尤其是化肥)也是茶园土壤中氟含量的重要来源,磷肥厂的原料主要是含氟磷灰石[3Ca(PO4)2·CaF2],含氟量可达4%,施磷肥可以造成茶园土壤氟污染因此必须做到合理施肥。

2.3 改进茶叶原料 现阶段用于砖茶的原料主要是用成熟叶、粗老叶、修剪枝、茶果等【11】

【10】。由于氟在茶树体内主要分布在老叶中,因此原料粗老是砖茶氟含量高的直接原因,适当增加茶原料的嫩度或拼配一些含氟低的原料,对降低砖茶氟含量有至关重要作用。

2.4 改善茶叶的处理方式 采用合理工艺,能够减少茶叶中的氟含量或者氟在水中的溶出。高夫军等【12】研究了水处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茶叶氟含量的影响,发现随着水温升高

。和处理时间延长,茶叶氟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揉捻后的茶叶经60C的水处理l分钟,茶叶氟含量显著下降,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可得到较好保留。

2.5 添加降氟剂 在砖茶加工过程中添加不同降氟剂,是解决砖茶型氟中毒的一个可行且效果较为明显的途径。常用的降氟剂有氯化铝、氯化钙、硫酸铝、硫酸铝钾、复合配方E、皂土等【13】。湖南曹进等

【14】

在砖茶中加入珍珠钙、骨碳粉、柿子叶等制成200-300mg/kg的低氟砖茶,在内蒙、青海等地开展了预防试验,其缺点是珍珠钙、骨碳粉、柿子叶等成分长期摄入后对人体的危害尚有待研究。新疆王连芳

【15】

报道了从羊骨提取的DTF茶叶除氟剂,尝试用食品营养添加剂DFR除氟。中国地病中心研究用活化蛇纹石除氟,湖北熊培生等

【16】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低氟新茶叶品种的方向。利用氟与这些化学试剂发生吸附、沉淀反应的特性,可以使砖茶中游离态氟转化成难被人体吸收的非活性态氟,从而达到降低砖茶茶汤中氟含量的目的,尤其是在茶叶的蒸揉工序中添加降氟剂时降氟量最 1.李艳红(1968-),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地方性砷中毒和氟中毒防治研究工作。2.马亚红(1967-),女,公共卫生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及妇幼保健的工作。大,且工艺配合可提高试剂降氟效果

【17】

。施嘉瑶等

【18】

在砖茶加工过程中添加不同降氟剂,【19】发现各试剂均能稳定有效地降低砖茶中氟的浸出量或茶汤中氟的浓度。另有人提出在茶水沏制过程中加入降氟剂也可大幅降低茶水含氟量,且茶水色、味、pH值均无改变。因此寻找一种使用方便、健康安全、降氟效率高的降氟剂对于尽快采取措施控制饮茶型氟中毒有现实意义。改善营养结构 高蛋白质营养食物对氟中毒具有拮抗或解毒作用,较好的营养可以减轻病情,而营养不良,则可加重病情。因此,发展多种生产方式,改变单一的饮食结构,摄取足量的肉类、奶制品,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增强了机体对氟的拮抗、解毒作用,减少氟在体内的聚集。孙殿军等

【20】

调查数表明,阿坝藏族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及Ⅱ度以上氟骨症所占比例较内蒙古陈旗大,说明四川阿坝病情比内蒙古陈旗严重;但四川阿坝总摄氟量和经砖茶摄氟量都不如内蒙古陈旗的高,这与病情不符。为此,调查了膳食营养成分对病情的作用,发现两个民族膳食中钙相近,但陈旗蒙古族膳食中抗氧化物质成分(维生素C、E)多于藏族,这有可能是陈旗蒙古族病情轻于四川阿坝藏族病情的主要原因。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经济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好,一方面,人们可以有好的医疗条件,可以运用先进的除氟技术,可以有更好的饮食条件、更科学的营养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开阔视野,适应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这一切对于疾病的预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砖茶生产工艺的改进、砖茶除氟技术的提高以及培育低氟新茶叶品种的方法,虽然可以降低茶氟摄入量,但有的没有投入生产,有的口感欠佳,有的添加非食品型添加剂,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待于深入研究,而且这些措施势必造成砖茶成本的提高,从而也会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在推广上存在一定难度,在短期内很难达到预防饮茶型氟中毒的目的。为了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的保护饮砖茶人群的身体健康,减少饮茶型氟中毒的发生,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非常必要。加强预防饮茶型氟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的氟患意识,使病区居民认识到发生饮茶型氟中毒的原因、危害及有效的防治办法,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防治措施。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还应进行必要的砖茶冲泡方法科学性宣传教育,增强病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群众尽量饮用低氟砖茶,不喝浓茶,不喝长时间煮沸茶,不喝浸泡时间过长的茶,最好弃去头泡茶,最大限度的减少茶氟的摄入,自觉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对降低茶氟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做好饮茶型氟中毒的预防工作。综上所述,研究筛选适合广大群众口味并可以接受的低氟砖茶并引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不仅对饮茶型氟中毒疾病本身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病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的疾病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与习惯可以防治的疾病的综合防治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 孙殿军,高彦辉,赵丽军,等.中国饮茶型氟中毒现状调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8,27(5):513-517.[2] 岳林,高学军.饮茶型氟中毒[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1):60-62.[3] 白学信,方进良,吴金生,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的氟骨症调查.地方病通报,1994,9:65-66.[4] Meneghim MC,Kozlowski FC,Pereira AC,Assaf AV,Tagliaferro EPS.Perception of dental fluorosis and other oral health disorders by 12-year-old Brazilian.Int J Paediatrdent,2007,17(3):205-210.[5] 姜革.中国饮茶型氟中毒及研究现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8,13(6):349-350. [6] 孙殿军,刘立志.我国饮茶型氟中毒的研究及展望[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1):1-2. [7] 孙殿军,孙玉富.砖茶含氟量综述[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21(6):515-518. [8] 陈瑞鸿,梁月荣,陆建良,等.茶树对氟富集作用的研究[J].茶叶,2002,28(4):187-190.[9] 沙济琴,郑达贤.福建茶树鲜叶含量氟的研究[J].茶叶科学,1994,14(1):37-42.[10] 黎南华.不同生态环境的茶叶氟含量浅析[J].福建茶叶,1994,(2):21-23 [11] 李争艳,于光前.饮砖茶型氟中毒降氟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5):590-591.[12] 高夫军,陆建良,梁月荣,等.茶叶降氟措施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36-38.[13] 林智,舒爱民,蒋迎,等.降低砖茶氟含量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茶叶,2002,24(1):16-17. [14] 曹进,赵燕,刘箭卫.低氟砖茶及其生产工艺[R].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1252229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0.

[15] 王连芳,王新中,艾海提,等.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饮茶习惯与氟中毒.地方病通报,1992,7;95-96.[16] 熊培生,黄文耀,李阳,等.除氟剂筛选及其与茶汤相互影响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2):152—154.

[17] 罗学平,李丽霞,何春雷.茶叶氟研究现状及降氟措施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6,2:7-8.[18] 施嘉瑶,何春雷,杜晓.降低黑茶(Dark Green Tea)含氟量的研究Ⅱ降氟的方法及效果[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1,9(3):411-416.

[19] 李津蜀,朱岚,白学信,等.骨炭降氟剂对茶水中茶多酚等成份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8,14(3):167-168.

[20] 孙殿军,高彦辉,于光前,等.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特征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8,27(2):121-122

第五篇:药理学教考分离利弊剖析论文

【摘要】 药理学医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联系医和药的重要枢纽。药理学的考试是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体现着教与学的双重功能,既是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水平的测试,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同步检验。本文通过对药理学教考分离的利弊进行剖析,以探索药理学教学和考试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 药理学;教考分离;教考合一;教考综合模式;利弊

作者简介:杨胜,男,药理学教师。“药理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教学工作是高等医药院校各专业教学的基础环节,是联系医和药的重要枢纽,合理制定和认真落实《药理学》的教学计划,严密组织《药理学》的教学过程,是深化高等医药院校《药理学》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药理学》的考试是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体现着教与学的双重功能,既是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水平的测试。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同步检验,考试必须严格、真实和公正。

近年来,我院的许多课程,为克服过去长期实行的“教考合一”考试制度的弊端,提出了“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教考分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只负责教学,不参与所教课程的考题拟定与考卷批改,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非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或由题库中调题组卷,或从卷库中抽取试卷)、评卷的教学方法。

教考分离目前普遍认为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分析“教考分离”的利弊,扬长避短,探索一种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新型的《药理学》考试模式。“药理学”教考分离的优势

1.1考试命题的客观性强 教考分离是由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利用命题软件或委托相关人员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按事先制订的命题要求,从题库中抽题组制试卷,并聘请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对试题的难度和质量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审核,增强了考试命题的客观性、严肃性,减少了命题的主观随意性。

1.2阅卷评分公正性强 《药理学》在教考分离制度下,阅卷评分是在试卷密封并按照事先制定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采取流水作业和阅卷老师签名的形式进行批卷,增加了阅卷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基本上杜绝了“人情分”的出现,使阅卷评分比较客观、公正,从而使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大大增加。

1.3考试成绩的可比性加强。在专业、教学大纲、班级等教学对象和环境等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通过试卷分析、试题分析及成绩分析。有利于教务部门和教师准确地总结经验,找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推动药理学教学的改革,以完善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等。

1.4考试成绩的教学反馈性强 在命题的客观性,阅卷的公平性、成绩的可比性等条件下,学生的考试成绩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通过总结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对管理决策和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5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药理学”实施教考分离,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给学生,教师将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切实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同时,也可消除部分学生对考试心存侥幸、冒险闯关的心理,增加学生全面、系统学习的主动性,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1.6严肃考风、学风和校风 教考分离制度基本消除了“人情分”的隐患,加上严格的考场巡视管理制度,使考试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从而客观地评价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良好的考风、学风及校风的建设。

在“教考分离热潮”下,我院教务处也提倡各学科进行教考分离。虽然教考完全彻底地分离能克服教考合一的某些缺点,但它又会对教学活动也会造成新的负面影响。“教考分离”作为考试改革的一种探索,其负面效应总是与积极作用相互依存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教考分离自身及其在实际运作时存在的问题。

2“药理学”教考分离的弊端

2.1阻碍《药理学》知识的全面传授 教考分离实际上是“以考评教,以考评学”,教考分离的考试试卷是建立在“统一题库或卷库”的基础上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和所谓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依大纲规矩而行,同时也必然大力加强学生对药理学应试能力的训练,这样就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不利于知识的全面传授。例如:抗肿瘤药目前发展非常迅速,但按大纲的要求本章节属于自学内容,在教考分离的模式下,只好不涉及了。

2.2限制了《药理学》学术的探索和创新 药理学“题库或卷库”建立,是相关教师根据某个版本的教材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和选择试题,故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入大量的《药理学》新成果、新技术、新趋势。教考分离不允许教师知识更新和对新理论、新现象的探索。这是因为不同教师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差异,在出题、判卷时必然会因理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分歧或争议,因此只好放弃了这些内容的考试,教师无法把反映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新论点和自己的成果、观点作为教学和考试的内容。即使教师讲授了大纲以外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由于学生认为在教考分离的情况下,这些知识点难以成为考试的内容,因此也得不到重视和认真对待,甚至师生都会认为这些是多此一举。

2.3不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主客观原因,每个专业学生的水平不同,教考分离的“统考成绩”只能反映现状学生现在会什么,却不能反映学生真正的学习成果。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需要,我们无法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药理学基础。比如:要从事医学的学生,我们不能给他介绍案例教学;要从事药品学术推广的学生我们又无法给他们介绍产品卖点的药理学提炼方法;要从事新药开发的学生,我们又无法给他们介绍试验方案的设计方法等。

2.4适用范围有限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发展很快,变动很大,教考分离制约了该学科的发展。科学的题库必须由该课程的专家通过一套科学的方法制定。不可否认,即使是最成熟的大学英语统考和计算机基础统考,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何况“药理学”并不像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一样有国家统一的大纲和教材。在无国家统一的大纲和教材,又没有一批专业权威或专家出题的前提下,如何能保证非任课教师拟定的试卷就是科学、合理的?在“药理学”的一些高层次的研究领域,只有一两个教师在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不让任课教师出题,谁来出题?难道让其他专业的教师来考核本专业的学生?

由此可见,教考分离虽有很多优点,但也不能完全替代“教考合一”,教考合一的缺点正是教考分离的优点,而教考分离的缺点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教考合一的优点,所以在理论上探索和建立一种药理学“教考综合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这种“教考综合模式”它应该是兼有“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的优点,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发挥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的优势,既重视教学与考试的统一性、规范化和客观性,又重视其灵活性、创造性、差异性和主观性。

【参考文献】杨云霞、包旭、包定元.蒙药物之荫,筑健康之路——关于选修课“药物治疗与健康”的开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版)2004;6(专刊): 3—4.刘昕,徐立海.重视教学法改革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9,25(4):65-68.杨云霞,朱玲.浅谈对不同生源的专科生药理学教学[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1;23(3): 135-136.

下载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卢龙县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考范文

    【关键词】河北卢龙县;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金代 【摘要】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位于卢龙县城南,为八棱形多层式石质建筑,高10米,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幢身共分6层,现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