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文的五步演绎法
议论文的五步演绎法
“五步演绎法”属于纵深式结构,是一种非常适合议论文的写作模式。他思路清晰,易学好用,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也是高考中深受阅卷老师青睐的一种结构。“五步演绎法”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引、析、例、联、收。“引”需要漂亮的凤头,“析”需要精辟的议论,“例”需要丰富的例证,“联”需要深刻的思考,“收”需要有力的豹尾。下面我们分别来加以介绍:
第一步:引出观点。
议论文的开头贵在“明”,正所谓“特色开篇,话题点穿”,要紧扣话题或材料,要开宗明义亮观点,让老师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此处可以采用多种技法“特色开篇”莱引出中心论点,如修辞引路、巧引诗文、类比联想、巧述故事、巧设问答、列举现象、对比讲理、阐释题意等。如《不求极致》一文的开头就是用名言引出观点的:
鲁迅说:“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引名言)倘要完全成熟的麦田,将会失去用时间积累的耕耘。(扣材料)一叶障目,过于苛求完没,只能失败。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无需强求让它达到极致,一百分扣九十分同属优等完美和精彩都是优秀。(观点)
第二步:分析说理。
承接上文,议论说理阐释观点,也就是分析“为什么”、可以采用比喻说理、对比说理、因果说理、归谬说理、假设说理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如《没在内心,美在精神》一文的说理,就采用了因果、对比、假设等方法:
“胸藏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美并不是靠涂脂抹粉装扮出来的面具,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因果说理)人的美貌是天生的,我们最多也只能做些局部的修整,而人的品格精神却是由我们自己一点一点塑造的,并能不断成熟完善。再美的容貌也不能逃脱成为落叶黄化的命运,而人的精神、品格却能得到升华,成为永恒的美。(对比说理)如果我们只追求表象的美,那么这样的美只能成为后世的考古学家手中的惊喜;但如果我们拥有精神的美,才能让美丽成为永远。(假设说理)
第三步:举例论证
围绕观点,列举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一步可以采用正面事例铺排法、正反面对照举例法、多个实例概述法等,而段内一般采用“引论--事例--评论”的思路。所谓引论,就是事例之前的引子,可以用名言引入、分论点引入等,有过度衔接兼论证的作用;所谓“评论”,就是结合事例紧扣中心论点和题目进行分析,这一步最能体现扣题的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2010年山东高考卷高考作文《光明与阴影构成美丽的花》一文的论证:
美丽,栖居在光明与阴影的树枝上,于是酝酿了宝黛,酝酿了天上街市的灯盏。(引论)当我们看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我们也看到了杰克与罗丝的生死爱情,看到了女人与小孩先走的善心与光明:当我们看到马丁·路德·金挥手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光明,也看到一颗罪恶的子弹射穿这位领袖头颅的阴影;当我们看到马克思为共产国际呐喊,呼唤光明,也看到他的小女儿去世,他却没有两英镑来安葬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马克思执着的意志。(事例)这就是光明与阴影的辩证法。人生的路上,肯定有光明的照耀,也肯定有寂寞、孤独、创伤、痛苦为伴。(评论)
第四步:联系现实。
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洋溢着时代的气息,有现实针对性,而不能一味“钻故纸堆”“吃古人饭”。如果能联系现实,文章就会层层递进,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反映出学生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当下社会热点的良好品质。如2010年福建卷高考作文《认识你自己》的精彩片段:
近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端午节被韩国申请去了,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成为印尼风俗。中国人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却被外国文化一步步蚕食。我们过着洋节,就连星巴克都开进了故宫!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根基,何来中国人立身之本!幸好传统节日被设定为法定假日,剩下的要靠我们去认识,去完成。
第五步:收束全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应该是文章的压台戏,既要大音余响,又要全盘考虑,清晰地体现作者的思路,精准地回扣文章的观点和题目,展示作者的才情,为文章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议论文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引用式、点睛式、照应式、排比式、归纳式等等。如2010年山东卷高考作文《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就综合运用引用、点睛兼照应式来结尾,堪称豹尾:
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因此,人生免不了在风平浪静中伴着波涛汹涌。但我们只要能怀瑾握瑜,从阴影的挫折里走出,就一定会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第二篇:考场议论文速成“五步演绎法”
考场议论文速成“五步演绎法”
“五步演绎法”属于纵深式结构,是一种非常适合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它思路清晰,易学好用,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也是高考中深受阅卷老师青睐的一种结构。“五步演绎法”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引、析、例、联、收。“引”需要漂亮的凤头,“析”需要精辟的议论,“例”需要丰富的例证,“联”需要深刻的思考,“收”需要有力的豹尾。下面,我们分别来加以介绍:
第一步:引出观点
议论文的开头贵在“明”,正所谓“特色开篇,话题点穿”,要紧扣话题或材料,要开宗明义亮观点,让老师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此处可以采用多种技法“特色开篇”来引出中心论点.如修辞引路、巧引诗文、类比联想、巧述故事、巧设问答、列举现象、对比讲理、阐释题意等。如《不求极致》一文的开头就是用名言引出观点的:
鲁迅说:“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引名言)倘要完全成熟的麦田,将会失去用时间积累的耕耘。(扣材料)一叶障目,过于苛求完美,只能失败。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无须强求让它达到极致,一百分和九十分同属优等,完美和精彩都是优秀。(观点)
第二步:分析说理
承接上文,议论说理阐释观点,也就是分析“为什么”,可以采用比喻说理、对比说理、因果说理、归谬说理、假设说理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如《美在内心,美在精神》一文的说理,就采用了因果、对比、假设等方法:
“胸藏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美并不是靠涂脂抹粉装扮出来的面具.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因果说理)人的容貌是天生的,我们最多也只能做些局部的修整,而人的品格精神却是由我们自己一点一点塑造的,并能不断成熟完善。再美的容貌也不能逃脱成为落叶黄花的命运.而人的精神、品格却能得到升华,成为永恒的美。(对比说理)如果我们只追求表象的美,那么这样的美只能成为后世的考古学家手中的惊喜:但如果我们拥有精神的美,就能让美丽成为永远。(假设说理)
第三步:举例论证
围绕观点,列举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一步可以采用正面事例铺排法、正反对照举例法、多个事例概述法等,而段内一般采用“引论一事例一评析”的思路。所谓“引论”,就是事例之前的引子,可以用名言引入、分论点引入等,有过渡衔接兼论证的作用;所谓“评析”。就是结合事例紧扣中心论点和题目进行分析,这一步最能体现扣题的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2010年山东卷高考作文《光明与阴影构成美丽的花》一文的例证:
美丽,栖居在光明与阴影的树枝土,于是酝酿了宝黛,酝酿了天上街市的灯盏。(引论)当我们看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我们也看到了杰克与罗丝的生死爱情.看到了女人与小孩先走的善心与光明:当我们看到马丁〃路德〃金挥手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光明,也看到一颗罪恶的子弹射穿这位领袖头颅的阴影:当我们看到马克思为共产国际呐喊,呼唤光明,也看到他的小女儿去世,他却没有两英镑来安葬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马克思执著的意志:(事例)这就是光明与阴影的辩证法.人生的路上,肯定有光明的照耀,也肯定有寂寞、孤独、创伤、痛苦为伴。(评析)
第四步:联系现实
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洋溢着时代的气息,有现实针对性,而不能一味“钻故纸堆”“吃古人饭”。如果能联系现实,文章就会层层递进,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反映出学生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当下社会热点的良好品质。如2010年福建卷高考作文《认识你自己》的精彩片段:
近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端午节被韩国申请去了,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成为印尼风俗。中国人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却被外国文化一步步蚕食。我们过着洋节,就连星巴克都开进了故宫!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根基,何来中国人立身之本!幸好传统节日被设定为法定假日,剩下的要靠我们去认识,去完成。
第五步:收入全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应该是文章的压台戏,既要大音余响,又要全盘考虑,清晰地体现作者的思路,精准地回扣文章的观点和题目,展示作者的才情,为文章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议论文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引用式、点睛式、照应式、排比式、归纳式等。如2010年山东卷高考作文《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就综合运用引用、点睛兼照应式来结尾,堪称豹尾:
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因此,人生免不了在风平浪静中伴着波涛汹涌。但我们只要能怀瑾握瑜.从阴影的挫折里走出。就一定会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佳作示范】
辨以修身辨以立世
在童话世界中,有美丽的丑小鸭、高贵的灰姑娘、阴险的美女蛇和难辨真假的狼外婆。在现实世界中,有真真假假的客套、虚虚实实的谦让、花言巧语的欺骗、包藏祸心的引诱、取悦于人的迁就逢迎、良师益友的逆耳忠言。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只有用心去辨,才能分清真假好坏、美丑虚实,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第一步:引出观点)这是一个日新月异、光怪陆离的时代,太多的人、事、物,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选择,太多的陷阱,太多的机遇,让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几乎失去了辨别的能力。于是,有人追追逐逐却徒劳无功,有人迷惘,有人堕落。于是,我们开始明白,拥有“辨”的能力多么重要。用心去辨,拥有一颗慧心.在生命浪潮中就不会随波逐流:拥有一颗慧心,在生命长路上就不会误入歧途;拥有一颗慧心,在生命丛林中就能收获“且饮一杯茶去”的从容与淡定。(第二步:分析说理)古往今来,众多智者给我们树立了辨以修身立世的榜样。用心去辨,庄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不屑留骨而贵,选择曳尾涂中,坚守生命的自由和尊严。用一c.2去辨.陶潜“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毅然辞官,归隐田园,虽然生活清贫,却乐在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得到了他想要的内心宁静。(第三步:精彩概例)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因为缺少“辨”的能力而误入人生歧途。韩寒、郭敬明因为写作而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于是,许多青少年就以他们为榜样,放弃正常学习,从事所谓的文学创作。“超女”掀起娱乐界的狂澜,就有许多年轻人频繁参加各种选秀,梦想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他们最终只会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一事无成。有些“富二代”生活奢侈、骄纵妄为,就有许多家境平平的青年甚是仰慕,进而不思进取,坠入享乐主义的泥潭,变成了“啃老族”“月光族”。没有慧眼,辨不清人生应以选取、自立、奋斗为本,只能做风中的沙,墙头的草,毫无价值,没有根基。(第四步:反观现实)记得多年以前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首歌让我感动了好久,一定是一个在现实社会中磕磕碰碰,最终懂得辨别,拥有一颗慧心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句子。我们也要学会辨别,在社会的浮尘中,修炼一颗慧心,辨以修身,辨以立世,收获让自己满意的人生。(第五步:收束金篇)
第三篇:议论文写作五步联想法
议论文写作五步联想法
先请看优秀作文《在生命中负重而行》
如果羊儿少了猎豹的追赶,它就只能在草原上饱食终日,却无法练就健壮的身躯。如果小鸟少了雄鹰的捕猎,它就只能在树枝头莺莺私语,却不能翱翔于浩瀚的天空。如果老鼠少了猫儿的追逐,它就只能在仓库里昏昏欲睡,却不能拥有敏锐的感官。(联想自然类比推出中心乱点)
大自然的真理又何尝不在人的身上应验呢?生命就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上帝又会给每个旅途中的人不断增加负荷,我们要跋涉在荆棘丛生的路途中,直到抵达生命的尽头。生命的负重和财富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看似截然不同,实则密切相关。翻开浩瀚的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君不见战国一代枭雄孙膑被师兄庞涓刖足之后,潜心研究兵法,终于在马陵一役报仇雪恨,名扬天下;君不见汉朝开国将军韩信在受“胯下之辱”之后,刻苦钻研、勤习武功,最终开创了汉家百年基业。君不见苏武被囚禁匈奴近二十年,茹毛饮血、坚贞不屈,终于感动上苍,为沟通西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将生命的负重化为前进的动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负荷越重,他们前进的动力越大,而此时,他们早已将“负重”转化成了“精神财富”。(联想历史名人展开论证)
跋涉在生命旅途中,我们需要将“负重”转化成“财富”。到贫困地区支教的大学生徐本禹在艰苦的条件下毫无怨言,他只为能多教一个孩子念书;预防艾滋病的专家桂希恩不顾社会的歧视,依然和艾滋病人同吃同住;缉毒英雄明正彬眼看战友倒在毒贩的枪口下,毫不退却„„面对“200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我们流下了泪水,那不仅是感动的泪水,更是向往高尚的泪水,他们之所以能将“负重”转化成“财富”,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心中有了“大我”,而忘了“小我”的痛苦。(联想新闻媒体和自我生活,进一步具体论证)
一个“负重”而自强的人是伟大的人,一个“负重”而不屈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生命的负重中前进,能使个人的生命绽放最华美的光彩,能使民族的未来灿烂辉煌!(2005年《作文周刊》优秀作文)
作者围绕“生命的负重”的内涵挖掘生命的价值,联想自然万物,从自然中领悟人生的价值;联想历史名人,从历史长河中追慕陨落的明星;联想新闻媒体,从社会生活中效法自强不息的人。通过联想来组织材料,文章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里渗透着真情和善意。
接下来请欣赏09年高考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力量》:
这也是一种力量
福建考生
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刀新月,皎洁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力量„„
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自信满满,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头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联想自然引出中心论点)
那次天崩地裂,那次地动山摇,高楼大厦瞬间成为一片瓦砾,多少生命在废墟下呼唤求助。当解放军战士将一个小男孩成功托起,放入单(担)架时,他轻轻地一笑,用满是灰尘的左手向战士们敬礼!这是一个孩子的微笑,也是灾区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笑。它传达了太多:乐观坚强地活着,感谢所有关心灾区的朋友们,我很好!
也许小男孩不曾想到很多,他只知道,每天都是阳光的,而微笑,是给自己最好的犒赏。我们喜欢微笑,喜欢嘴角的翘起,喜欢那弯起的弧度,更喜欢它所传达的一种力量。
奥运会的志愿者们,无论在何种场合,面对何种肤色、国籍的人,总是抱以微笑。这不仅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的姿态。它在向全世界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海纳百川,拥抱世界的力量!(联想新闻媒体,展开论证)
而那2008张源自世界各地的笑脸,同样传达出微笑不可抗拒的力量。
不需要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笑;不需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充满血腥的狂笑;也不需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红颜一笑„„这些笑,或太狂放不羁,或太刚烈顽强,抑或充满妩媚。而我们需要的,不过浅浅的会心一笑。(联想历史名人进一步展开论证)
人们很容易记住温总理那慈祥的笑容,那是自信满满的他发自肺腑的微笑。面对金融危机,从容不迫;面对外国记者的犀利问题,他依旧笑对。他正如一代儒者,温文尔雅地处世待人。他的微笑,不也是一种力量么?这是笑对人生的一种力量!
微笑,正如同一支支高擎的火炬,在全世界,在湛蓝的天空下,一直传递着„„ 当人们帮助了困境中的你,你的微笑是感激,是满怀深情的力量;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的微笑便是宽容大度的力量;当厄运侵袭了你,而你却抱以微笑时,微笑便成了坚强勇敢的力量!(联想自我生活,联系实际,赋予生活的气息)
如果全世界都充满爱,充满微笑,将不再会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以及朝核问题。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将肩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那就是将微笑作为一种力量,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作者通过联想自然、联想新闻媒体、联想自我生活来论证“微笑也是一种力量”,文笔优美,意蕴深远,阐述有力。
通过上面两篇文章的展示,我们不难发现,五步联想要求我们如何去组织材料,为文章增强事实说服力。打个比方说,如果一篇好的议论文是一件美丽的七彩霓裳,那么五步联想组织的材料就是斑斓的色彩,有了色彩是远远不够的,但必须要有设计有制作,所以,五步联想是建立在宏观的议论文结构之上,通过精心的论证才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否则,就是材料的简单罗列,缺乏生命力。
总之,“五步联想作文法”集自然、人文、现实于一身,古今一体、中西合璧,只要运用好前一章讲的思维方法,掌握好议论文写作的结构,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下一章我们将专门训练语言),这样就能较好地做到作文内容丰富,思维开阔,论证有力,文笔流畅。文学即人学,我们联想的一切,归根结底都跟人、人生有关,平时应多领悟人生,多思索人生。当然,我们不强求每步联想都到位,只要能较好地运用两到三步联想也是可以组织好材料,写好文章的。
第四篇:爱因斯坦演绎法研究论文
一切探索,归根到底都是的探索。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后来,他通过对自己的科学发现进行反思,逐渐形成了他的别具一格的方法论体系,其中颇有特色的是探索性的演绎法、逻辑简单性原则、准美学原则和形象思维。本文仅就爱因斯坦的探索性演绎法加以论述。
一、理论物的重要方法
探索性的演绎法是理论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在爱因斯坦看来,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原理(亦称基本假设、基本公设、基本定律等),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因此,理论物理学家所运用的方法,就在于那些作为基础的基本原理,从而导出结论;于是,他的工作可分为两部分:他首先必须发现原理,然后从这些原理推导出结论。对于其中第二步工作,他在学生已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准备。因此,如果在某一领域中或者某一组相互联系的现象中,他的第一个已经得到解决,他就一定能够成功。可是第一步工作,即建立一些可用来作为演绎的出发点的原理,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里并没有可以的和可以系统地用来达到的的方法。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间抓住某些可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界的普遍原理。
爱因斯坦指出,一旦找到了作为逻辑推理前提的基本理,那么通过逻辑演绎,推理就一个接着一个地涌现出来它们往往显示出一些预料不到的关系,远远超出这些原理依据的实在的范围。但是,只要这些用来作为演绎出发点原理尚未得出,个别经验事实对理论家是毫无用处的。实际上,单靠一些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孤立的普遍定律,他甚至么也做不出来。在他没有揭示出那些能作为演绎推理基础原理之前,他在经验的个别结果面前总是无能为力。
爱因斯坦把物理学理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之一是“原理理论”。建立这种理论使用的是方法,而不综合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设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据。热力学就是这样力图用分析的方法,从永动机不可能这一普遍经验得到的事实出发,推导出一些为各个事件都必须满足的必然条件。用探索的演绎法建立起来的相对论,就属于“原理理论”。但是物理学理论大多数是构造性的。它们企图从比较简单的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像。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这样力图把机械的、热的和扩散的过程都归结为分子运动——即用分子假设来构造这些过程。当我们说,我们已经成功地了解一群自然过程,我们的思想必然是指,概括这些过程的构造性的理论已经建立起来了。爱因斯坦认为,构造性理论的优点是完备,有适应性和明确,原理理论的优点则是逻辑上完整和基础巩固。([1],pp.109~110)
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自觉地运用探索性演绎法的杰作。它不仅以其革命性的新观念和卓有成效的理论结果为人津津乐道,而且它所体现出的科学方法的新颖、精湛以及理论的逻辑结构的严谨,也令人叹为观止。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1905)时,他依据的仅仅是光行差现象和斐索实验这两个并不充分的实验材料,著名的二阶以太漂移实验即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对他并没有直接。他主要通过对16岁时想到的“追光”思想实验的沉思,对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基础的深入考察,发挥了思维的自由创造,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美国著名科学史家霍耳顿认为,在狭义相对论中,除了被提高为公设的两个基本原理外,爱因斯坦还作了另外四个假定:一是关于空间的各向同性和均匀性,另外三个是定义钟的同步的三个逻辑性质。霍耳顿的学生米勒后来指出,另外的四个假定也是两个基本原理的必然结果,他们不是独立的假设。参见[3],p.196)。然后,他以此为逻辑前提,接二连三地推导出了关于运动学和电动力学的结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是他先前根本没有料想到的,这些结论大大超出了两个原理所依据的实在的范围。广义相对论(1915)的建立也是这样。作为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即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前者是爱因斯坦基于把相对性原理贯彻到底的信念(从惯性系推广到加速系)提出的,后者是依据厄缶实验(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和升降机思想实验提出的。
在1905年,由于爱因斯坦采用了探索性的演绎法,从而使他能够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举砍断了哥尔提阿斯死结(哥尔提阿斯是古代夫利基阿国王,相传他曾把自己的车乘的辕与轭用绳结系住,死得无法解开,声言能解开此死结者,得以结治亚细亚。这个死结后来被亚历山大大帝用剑砍断),开拓了一个奇妙的新世界。那些恼人的以太漂移实验,那些使人迷惑不解的单极电机电动势的“位置”问题,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体系中已根本不成其为问题。但是,同时代的博大精深的科学大师,诸如洛伦兹、彭加勒,却热衷于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等以太漂移实验打交道,迷恋于做出种种构造性假设,建立他们的构造性理论——论和电子动力学。例如,洛伦兹1904年的著名论文尽管声称是以“基本假设”而不是以“特殊假设”为基础的论文,但事实上却包含有11个假设:假设有静止以太,假设静止电子是球形的,假设电子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假设电子的全部质量都是电磁质量,假设运动电子收缩,假设电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力相同等等。洛伦兹和彭加勒虽说走到了狭义相对论的大门口,但他们并没有打开这扇大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方法论上讲,就在于他们运用的是传统的经验归纳法,而没有采用探索性的演绎法。在当时的科学的形势下,仅靠个别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是建立不起什么崭新的理论的。洛伦兹、彭加勒的电子论和电子动力学固然富丽堂皇,但毕竟只是经典物理学的最后的建筑物。它们虽然包罗万象,可是由于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最终还是被人们遗忘了,仅有的价值。
二、采用探索性的演绎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经典科学,一般称为近代科学。在科学史上,这个漫长的时期主要是积累材料和归纳材料的时期。与这一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产生了经典的科学哲学,它始于弗兰西斯•培根的归纳主义。培根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经验归纳出理论。他比喻说,只要及时采摘成熟的葡萄,科学的酒浆就会源源不断。到19世纪,整个科学一般说来还没有摆脱这种“原始”状态,因而经典科学哲学能够得以通过穆勒之手发展成为更完备的经验论形态,经验归纳法依然是正统的科学方法。
在物理学领域,这个时期的最大成就是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牛顿力学虽则是超越了狭隘经验论的人类理智的伟大成就,但它又同人们的日常经验密切相关。力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比较直观,可以直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某种原型。这种状况掩盖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思辨性质,甚至牛顿本人也深深陷入这一幻觉之中。他一再声称他“不作假设”,实际上却作了许多假设,他要求人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法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19世纪的经典物理学也具有现象论和经验论的特征:它尽量使用那些接近经验的概念,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放弃基础的统一性。热、电、光都用那些不同于力学量的各个状态的变数和物质常数来描述,至于要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同时间的相互关系中去决定全部变数的任务,主要只能由经验来解决。麦克斯韦及其同代人,在这种表示方式中看到了物理学的终极目的,他们想像这个目的只能纯粹归纳地从经验得出,因为这样所使用的概念同经验比较接近。从认识论上看,穆勒和马赫大概就是根据这个理由来决定他们的立场的。总而言之,这个时期的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大都以为,“理论应当用纯粹归纳法的方法来建立,而避免自由地创造性地创造概念;科学的状况愈原始,研究者要保留这种幻想就愈容易,因为他似乎是个经验论者。直至19世纪,许多人还相信牛顿的原则——“我不作假设'——应当是任何健全的自然科学的基础。”([1],p.309)
但是,在某些个别的科学部门,已经悄悄地透进了新时代的曙光;尤其是非欧几何学,它仿佛故意向经验论示威一样,以毋庸置辩的方式显示了理性思维的强大威力和奇妙作用。彭加勒正是在《科学与假设》中通过对非欧几何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经典力学和经典物理学的慎密考察揭示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是经验的直接归纳,而只能以经验事实为指导,通过精神的自由活动(其产品即约定)来创造。通过研读彭加勒的科学哲学著作,尤其是通过创立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科学实践,使爱因斯坦清楚地看到,人们可以在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基础上,以更加令人满意和更加完备的方式,来考虑范围更广泛的经验事实。但是,完全撇开这种理论还是那种理论优越的问题不谈,基本原理的虚构特征却是完全明显的,因为我们能够指出两条根本不同的原理,而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同经验相符合。这—点同时又证明,要在逻辑上从经验推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任何企图,都是要失败的。爱因斯坦还清楚地看到,相对论是说明理论科学在发展的基本特征的一个良好的例子。初始假设变得愈来愈抽象,离经验愈来愈远。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即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设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事实。同时,从公理引向经验事实或者可证实的结论的思路也就愈来愈长,愈来愈微妙。理论科学家在他探索理论时,就不得不愈来愈听从纯粹数学的、形式的考虑,因为实验家的物理经验不能把他提高到最抽象的领域中去。正是科学发展的这种理论化趋势,使爱因斯坦认识到:“科学一旦从它的原始阶段脱胎出来以后,仅仅靠着排列的过程已不能使理论获得进展。由经验材料作为引导。研究者宁愿提出一种思想体系,它——般地是在逻辑上从少数几个所谓公理的基本假定建立起来的。”([1],p.115),他进而指出:“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1],p.262)
三、爱因斯坦大胆运用探索性的演绎法的直接动因
只是在广义相对论建立之后,爱因斯坦才把探索性的演绎法作为一个论原则从上加以论述。可是,早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他就在中大胆运用这一方法了,并在思想上对它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促使爱因斯坦大胆运用探索性的演绎法的直接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赫兹、玻耳兹曼、彭加勒等人的思想,其二是当时的物现状使得他不能不那样做。
在联邦大学期间(1896~1900),爱因斯坦自学了赫兹、玻耳兹曼等科学大师们的著作。赫兹在他的名著《力学原理》(1894)中试图重构力学,为此他仅利用空间、时间和质量三个原始概念。赫兹的力学体系建立在通过科学家个人的“内在直觉”从经验引出的公理之上,它能够导出经验预言。赫兹认为“内在直觉规律”的功能像“康德意义上的先验判断”一样,并且声称他的力学重构是演绎系统,与牛顿的《原理》(全称《的数学原理》)有许多相同的风格。在这个公理体系中,我们可以推演出与我们的观察记录相对照的可检验的结论,依据该结论与可观察的世界一致还是不一致,来决定这个体系是否正确。尽管爱因斯坦不赞同赫兹的隐质量概念和“把自然现象追溯到力学的主要定律”的长远目标,但是赫兹强调公理描述的威力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公理描述与其说在经验材料上预言理论结构,倒不如说在公理和直觉上预言理论结构。
爱因斯坦也自学了玻耳兹曼的《力学讲义》(1897)。在该书中,玻耳兹曼把力学作为物理学的核心,爱因斯坦当然不会同意这种看法的。但是,玻耳兹曼重构力学的方法的下述特点,一定会强烈地震撼爱因斯坦敏感的心弦:“恰恰是力学原理的不明晰性,在我看来不是同时以假设的智力图像为起点而得到的,而是从一开始就以与外部经验相联系的尝试而得到的。”([2],p.127)玻耳兹曼的意思很清楚:力学原理的不明晰,在于经验归纳,而不在于智力图像。玻耳兹曼的“智力图像”概念比赫兹的“外部对象的图像或符号”更自由,爱因斯坦可能山此注意到,力学的已使原理凌驾于经验材料之上。
彭加勒在《科学与假设》(1902)中对约定主义的论述,对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的形成必定大有裨益,爱因斯坦在“奥林比亚科学院”时期(1902~1904)曾和他的同伴索洛文、哈比希特一起研读过这本脍炙人口的畅销名著。彭加勒通过对数理科学的基础进行了敏锐的、批判性的审查和后得出:几何学的公理既非先验综合判断,亦非经验事实,它们原来都是约定。物理学尽管比较直接地以经验为基础,但它的一些基本原理也具有几何学公理那样的约定特征。例如惯性原理,它不是先验地支配我们的真理,否则希腊学者早就知道它了,它也不是经验的事实,因为人们从来也不能用不受外力的物体做实验,因而无法用实验证实或否证它。经过最终分析,它们化归为约定或隐蔽的定义。因此,彭加勒得出结论说:在数学及其相关的学科中,“可以看出自由约定的特征”;他进而指出:“约定是我们的精神的自由活动的产品”,“我们在所有可能的约定中进行选择时,要受实验事实的引导;但它仍是自由的,只是为了避免一切矛盾起见,才有所限制。”
彭加勒在考察了物理学的理论后认为,物理学有两类陈述——原理和定律。定律是实验的概括,它们相对于孤立的系统而言可以近似地被证实,原理是约定而成的公设,它们是十分普遍的、严格真实的,超越了实验所及的范围。彭加勒还阐述了约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他说,当一个定律被认为由实验充分证实时,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态度。我们可以把这个定律提交讨论,于是,它依然要受到持续不断的修正,毋庸置疑,这将仅仅以证明它是近似的而终结。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选择这样一个约定使命题为真,从而把定律提升为原理。在彭加勒看来,经典力学和经典物理学的六大基本原理(迈尔原理即能量守恒原理、卡诺原理即能量退降原理、牛顿原理即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相对性原理、拉瓦锡原理即质量守恒原理、最小作用原理)就是这样形成的。
彭加勒提出约定主义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在近代科学发展的早期,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经验归纳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对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后来却助长了狭隘经验事义的盛行。到19世纪,以惠威尔、穆勒为代表的“全归纳派”和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广为流行,把经验和归纳视为唯一可能的认识方法。到19世纪末,第二代的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马赫更是扬言要把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从科学中“排除掉”。另一方面,康德不满意经验论的归纳主义的阶梯,他把梯子颠倒过来,不是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而是以先天的“感性直观的纯形式”(时间和空间)和先天的“知性的纯粹概念或纯粹范畴(因果关系、必然性、可能性等十二个范畴)去组织后天经验,以构成绝对可靠的“先验综合知识”。彭加勒看到,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先验论,都不能圆满地说明科学理论体系的特征。为了强调在从事实过渡到原理时,科学家应充分有发挥能动性的自由,他于是提出了约定主义。约定主义既要求摆脱狭隘的经验论,又要求摆脱经验论,它顺应了科学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当时科学界自由创造、大胆假设的要求,在科学和哲学上都有其积极意义。
《科学与假设》一书对爱因斯坦的印象极深,他和同伴们花了好几个星期紧张地读完了它。爱因斯坦坦率地承认彭加勒对他的直接影响。他赞同“敏锐的深刻的思想家”彭加勒的约定主义观点,认为概念和公理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是理智的自由发明。他这样说过:“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韵概念,从逻辑观点看来,……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1],p.6)
一开始,爱因斯坦也对洛伦兹的论(是1895年的论文,而不是1904年的电子论的最终形式)发生过兴趣,这是一种构造性的理论。可是不久,他从普朗克的量子论中看到,辐射具有一种分子结构。这是同麦克斯韦理论相矛盾的,而且麦克斯韦理论也不能导致出正确的辐射压涨落。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谈到了他当时的转变:“早在1900年以后不久,即在普朗克的首创性工作以后不久,这类思考已使我清楚地看到:不论是力学还是热力学(除非在极限情况下)都不能要求严格有效。渐渐地我对那种根据已知事实用构造性的努力去发现真实定律的可能性感到绝望了。我努力得愈久,就愈加绝望,也就愈加确信,只有发现一个普遍的形式原理,才能使我们得到可靠的结果。”([1],p.23)从此时起,爱因斯坦就断然决定用探索性的演绎法来解决。
四、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的特色
作为科学推理的演绎法,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早在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方法,并认为演绎推理的价值高于归纳推理。而古希腊名声最大的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把几何学系统化了,这部流传千古的名著就是逻辑演绎法的典范。牛顿在建立他的力学理论体系时虽然运用了归纳法,但其集大成著作《原理》的叙述方法却采用的是演绎法。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绝不是这种古老的演绎法的简单照搬。他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顺应当时理论科学发展的潮流,对演绎法作了重大发展,赋予了新的。也许是为了强调他的演绎法与传统的演绎法的不同,他在“演绎法”前面加上了限制性的定语——“探索性的”,这个定语也恰当地表明了他的演绎法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的演绎法相比,爱因斯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是颇有特色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地阐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恰当地指明了思维同经验的联系问题,充分肯定了约定在建造理论体系时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把科学理论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作为理论的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二是由此推导出的具体结论。在爱因斯坦看来,那些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是理论体系的根本部分,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公理基础或逻辑前提。它们实际上“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它们“不能从经验中抽取出米,而必须自由地发明出来”([1],pp.6,315)。谈到思维同经验的联系问题时,爱因斯坦说:直接经验ε是已知的,A是假设或公理,由它们可以通过逻辑道路推导出各个个别的结论S;S然后可以同ε联系起来(用实验验明)。从心理状态方面来说,A是以ε为基础的。但是在A和ε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的逻辑联系,而只有通过非逻辑的方法——“思维的自由创造”(或约定)——才能找到理论体系的基础A。爱因斯坦明确指出:“物理学构成一种处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思想的逻辑体系。它的基础可以说是不能用归纳法从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而只能靠自由发明来得到。这种体系的根据(真理内容)在于导出的命题可由感觉经验来证实,而感觉经验对这基础的关系,只能直觉地去领悟。进化是循着不断增加逻辑基础简单性的方向前进的。为了要进一步接近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听从这样的事实:逻辑基础愈来愈远离经验事实,而且我们从根本基础通向那些同感觉经验相联系的导出命题的思想路线,也不断地变得愈来愈艰难、愈来愈漫长了。”([1],p.372)
第二,大胆地提出了“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范畴是自由的约定”([1],pp.407,471)的命题,详细地阐述了从感觉经验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非逻辑途径。爱因斯坦指出,象马赫和奥斯特瓦尔德这样的具有勇敢精神和敏锐本能的学者,也因为哲学上的偏见而妨碍他们对事实做出正确的解释(指他们反对原子论)。这种偏见——至今还没有灭绝——就在于相信毋须自由的构造概念,事实本身能够而且应该为我们提供科学知识。这种误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们不容易认识到,经过验证和长期使用而显得似乎同经验材料直接相联系的那些概念,其实都是自由选择出来的。爱因斯坦认为,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就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1],p,102)
为了从经验材料中得到基本原理。除了通过“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外,爱因斯坦还指出可以通过“假设”、“猜测”、“大胆思辨”、“创造性的想像”、“灵感”、“幻想”、“思维的自由创造”、“理智的自由发明”、“自由选择的约定”等等。不管方法如何变化,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能通过非逻辑的途径自由创造出来。这样一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感觉经验而言在逻辑上是独立的。爱因斯坦认为二者的关系并不像肉汤同肉的关系,而倒有点像衣帽间牌子上的号码同大衣的关系。也正由于如此,从感觉经验得到基本概念和原理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这也是探索性的演绎法的关键一步。因此,爱因斯坦要求人们“对于承担这种劳动的理论家,不应当吹毛求疵地说他是‘异想天开';相反,应当允许他有权去自由发挥他的幻想,因为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达到目的。他的幻想并不是无聊的白日做梦,而是为求得逻辑上最简单的可能性及其结论的探索。”([1],pp.262~263)
关于爱因斯坦所说的“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和“范畴是自由的约定”,其中的“自由”并非任意之谓,即不是随心所欲的杜撰.爱因斯坦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选择自由是一种特殊的自由。它完全不同作家写小说时的自由,它倒多少有点像一个人在猜一个设计得很巧妙的字谜时的那种自由。他固然可以猜想以无论什么字作为谜底,但是只有一个字才真正完全解决了这个字谜。显然,爱因斯坦所谓的“自由”,主要是指建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思维方式的自由、它们的表达方式的自由以及概括程度高低的自由,—般说来,它们包含的客观实在的内容则不能是任意的。这就是作为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类理智结晶的科学之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诚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迫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他一切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1],p.298)
第三,明确地把“内在的完备”作为评判理论体系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标准之一。在爱因斯坦看来,探索性的演绎法就是在实验事实的引导下,通过思维的自由创造,发明出公理基础,然后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逻辑演绎导出各个具体结论,从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评判这个理论体系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标准是什么呢?爱因斯坦晚年在“自述”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纲领性的回答([1],pp.10~11)。他认为,第一个标准是“外部的证实”,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这个要求初看起来似乎十分明显,但起来却非常伤脑筋。因为人们常常,甚至总是可以用人为的补充假设来使理论同事实相适应,从而坚持一种普遍的理论基础。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观点所涉及的是用现成的经验事实采证实理论基础。这个标准是众所周知的,也是经常运用的。有趣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第二个标准——“内在的完备”。它涉及的不是理论同观察材料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理论本身的前提,关于人们可以简单地、但比较含糊地称之为前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自然性”或者“逻辑简单性”。也就是说,这些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的元素要尽可能简单,并且在数目上尽可能少,同时不至于放弃对任何经验内容的适当表示。这个观点从来都在选择和评价各种理论时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却有很大困难。这里的问题不单是一种列举逻辑上独立的前提问题(如果这种列举是毫不含糊地可能的话),而是一种在不可通约的质之间作相互权衡的问题。其次,在几种基础同样“简单”的理论中,那种对理论体系的可能性质限制最严格的理论(即含有最确定论点的理论)被认为是比较优越的。理论的“内在的完备”还表现在:从逻辑的观点来看,如果一种理论并不是从那些等价的和以类似方式构造起来的理论中任意选出的,那么我们就给予这种理论以较高的评价。
爱因斯坦看到了“内在的完备”这一标准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他指出,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距离直接可观察的东西愈来愈远,以致用事实来验证理论的含义就变得愈来愈困难和更费时日的时候,“内在的完备”标准对于理论的选择和评价就一定会起更大的作用。他还指出,只要数学上暂时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不能确立这个理论的经验内涵:逻辑的简单性就是衡量这个理论的价值的唯一准则,即使是一个当然还不充分的准则([1],pp.12、501)。爱因斯坦的“内在完备”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但是它在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具有“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的人的手中,却能够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预言家们在判断理论的内在完备时,它们之间的意见往往是一致的。
在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探索性的演绎法的这三个特色。前面我们已简单地涉及到这一点,这里我们只谈谈爱因斯坦从“内在的完备”这一标准的角度是如何对自己理论进行评价的。1906年,当德国实验物理学家宣称,他在1905年完成的关于高速电子(β射线)质量和速度关系的数据支持亚伯拉罕和布赫尔的“刚性球”电子论,而同洛伦兹-爱因斯坦的理论(电子在运动方向的直径会随速度的增加而收缩)不相容,彭加勒立即发生了动摇,认为相对性原理不再具有我们先前赋予它的那种重要的价值。洛伦兹表现得更是十分悲观,他在1906年3月8日致彭加勒的信中说:“不幸的是,我的电子扁缩假设同考夫曼的新结果发生了矛盾,因此我必须放弃它,我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我看来,似乎不可能建立起一种要求平移对电学和光学现象完全不产生影响的理论。”([2],p.334)爱因斯坦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他对自己的理论的“内在的完备”抱有信心。他在1907年发表的长篇论文中指出:考大曼的实验结果同狭义相对论的“这种系统的偏离,究竟是由于没有考虑到的误差,还是由于相对论的基础不符合事实,这个问题只有在有了多方面的观测资料以后,才能足够可靠地解决。”他认为“刚性球”电子论在“颇大程度上是由于偶然碰巧与实验结果相符,因为它们关于运动电子质量的基本假设不是从了大量现象的理论体系得出来的。” 正由于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前提的简单性大,它涉及的事物的种类多,它的应用范围广,它给人的印象深,所以爱因斯坦才对自己的理论坚信不疑,要知道当时还没有确凿的实验事实证实这种具有思辨性的理论。谈到广义相对论的“内在的完备”,爱因斯坦说:“这理论主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逻辑上的完整性。从它推出的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须被抛弃,要对它进行修改而不摧毁其整个结构,那似乎是不可能的。”([1],p.113)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当1919年的日蚀观测证明了他关于光线弯曲的推论时,他一点也不惊奇。要是这件事没有发生,他倒会是非常惊讶的。
探索性的演绎法是爱因斯坦的主导哲学思想——唯物论的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贵的是,爱因斯坦在这里并没有排斥或漠视经验归纳法在科学中的地位。一方面,他认为纯粹思维可以把握实在;另一方面,又认为从来也没有一种理论是靠纯粹思辨发现的,他对构造性的理论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爱因斯坦敢于正视矛盾的两极,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的、恰如其分的平衡,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提出的探索性的演绎法,只是强调“要大胆思辨,不要经验堆积”罢了,这是理论科学在20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爱因斯坦则是率先表达了这一时代要求。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版,第75~76页。
Arthur I.Miller,Albert Einstein's Specisl ory of Relativity:Emergence(1905)and Early Interpretation,(1905~1911),Adison-Wesley pubiishing Company,Inc., 1981, p.196.H.S.塞耶编:《牛顿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版,第6页。
H.poincaré,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Translation by G.B.Halsted,The Science, York and Garrison,N.Y.1913, pp.28, 65.《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范岱年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版,第181,182页。
(原载《自然发现经验的探索》,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15~233页)
第五篇: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五步训练序列初探
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五步训练序列初探
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语文组雷朝文
350008 摘要: “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五步训练序列”就是从训练分析论据入手,进而学会叙述事实论据,到写好一个完整议论文段,再到分论点的设置,最后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局部到整体的议论文写作训练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关键词:中学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
议论能力是衡量一名中学生语文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学生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尺度。陈钟梁先生也曾指出“我们认为,高考的作文必然是有一定议论的。”因此,议论文写作训练自然而然地成为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重点。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然而,长期以来,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又总是难以提高。这一状况亟待改变。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合格的作文可教,一流的作文不可教。”近几年,笔者和同事们,在议论文写作训练教学中,曾努力作了一些探索,窃以为,我们采取的五步训练序列似乎是“合格”——规范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一种好方法。笔者现略陈固陋,正于方家,还望不吝赐教。
第一步,学会分析论据,学会“议例”: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充分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却不会对论据作分析,走进了罗列论据摆花架子的误区。而分析论据进行“说理”恰恰是议论文文体的本质特征。针对这一议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的薄弱,笔者着重训练学生六种常用的论据分析方法:求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通过指导学生经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掌握该方法:简要阐释、举例说明、归纳规律、练习掌握、答案参考——在下一次训练中给出(以下各步训练步骤同此)。如: 因果分析法: 首先,简要阐释: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即论点要素),使论据有力地证明观点。其次,举例说明:
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再次,归纳规律:
这种方法具体说,就是对论据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其议论分析的文字往往有这样的标志性词语,如“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等。再次,练习掌握:
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列提供的论据,使它能证明“惟有靠奋斗,才能冲破‘埋没’的压力”这一论点:
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最后,答案参考: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通过“议例”的训练,学生不仅具备了“议论就是分析说理”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切实掌握了基本的分析说理方法,从根本上弥补了写作中“论点+论据”机械组合的缺陷。第二步,学会叙述事实论据,学会“叙例”:
高考阅卷中发现:相当的考生写议论文时却写成了“观点+一两个精细描述的故事+结论”的三体合一的“杂文”——即议论文的架子记叙文的大肚皮的“四不象”,使文体走了样,成了《等级评分标准》中评估文章表达(满分20分)的第四档(6~0分)作文。究其因,是论据叙述不当造成的。这些同学在叙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针对这一“走体”现象,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训练:
1.紧扣论点叙述论据:
第一,用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这种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解,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中与论点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的部分分离出来加以叙述使之与观点高度统一。这也较好的解决了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材料贫乏的毛病。
第二,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2.简明扼要叙述论据: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确立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3.挖掘增补叙述论据:
叙述论据,不仅要学会裁剪做到紧扣论点、简练概括,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学生掌握了“议例”、“叙例”的能力,就具备了写作“符合文体要求”的议论文能力了。第三步,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 一个完整的议论性段落,包括论点句→阐述句——引例句(直接阐述论点句、引证+阐述句)→叙例句→议例句→结论句等部件。
训练学生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的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第二步:或直接阐述论点或引用名人名言并加以阐述或概括下例,目的均在于完成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即引例。注意: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时,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引用名人名言之后最好要加以阐述,挖掘出理论论据中能证明分论点的要素。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按照“叙例”法来叙述。
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可选用“议例”六法中一种或综合几种进行分析说理。
第五步:本段小结。它有两个任务:一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过渡,可加上“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或“此种想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等字样;二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必须强调板块字数应控制在200—260之间。通过“议例”、“叙例”和“完整文段”三步训练,学生掌握了写好一个有理有据、分析说理到位的议论文段的能力,而后经过成篇训练,便可做到议论的“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了。第四步,学会设置分论点、学会找“理”: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分析说理,从整篇议论文写作来看,关键是要解决好说理的角度和说理的层次问题。训练学生学会分论点的设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首要使学生懂得议论文实际上只有四个范畴:1.“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方面的问题;2.“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方面的问题;3.“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4.“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也不必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而应有针对性,大胆取舍,择其一、二来论述。
其次,必须使学生清楚议论文写作可分三步走:首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这四个方面展开思路、设置分论点;然后,根据个人对题意的理解,确定论证的范畴,找准论证的中心,再从四个方面选取一定的分论点构思文章的提纲;最后,根据提纲快速完成文章的写作。
完成第一步的思路展开、设置分论点之后,拟写提纲就容易得多了。这一步实际上是将展开的思路、设置的分论点经过挑选,使之条理化且固化下来。注意:
1.提纲的分论点,是根据自己的中心论点或论证需要从以上四方面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选取出的判断句。分论点要符合“三不二可”的要求,即不重复、不交叉、不包含;可并列、可递进;分论点一般是三个,或正面,或反面,或正反结合,角度要统一。2.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在考场上应当回避“并列式”,采用“递进式”。(何永康教授言)第五步,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设置好了分论点,按照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的步骤,将每一个分论点扩张成一个完整议论文段,文章主体部分就完成,如果再加上一个漂亮的开头和结尾,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便可宣告竣工了。这一方面,前人做法很完备,也很好,笔者无庸多言。从训练分析论据入手,到学会叙述事实论据,到写好一个完整议论文段,再到分论点的设置,最后到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合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形成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五步训练规范议论文写作序列,对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私立学校的学生迅速、有效的掌握正确、合理地运用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效果十分显著。除此之外,笔者还不忘记要学生扩大阅读,为议论文写作储备丰富的材料。当然,写出才识高卓、才情飞扬的一流议论文,还必须对学生在选材、立意和语言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