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时间:2019-05-13 22:5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篇:2016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导论》(专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省管)

教育学作业1(绪论——第2章)

一、填空题

1、示范性、公众性、教育性

2、国家法律

3、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4、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5、保罗.朗格朗

6、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

7、礼、乐、射、御、书、数

8、多元化价值标准

9、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0、最近发展区

11、第二次断乳期

12、学生观

13、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

14、专业化

15、全民教育

二、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EFG;

4、A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BC;

10、B

11、ABCD;

12、ABD;

13、B;

14、C;

15、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特点。(P4—8)

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P9—10)

3、我国现阶段教师的主要义务。(P14)

4、当代形态的教育的主要特征。(P28—34)

5、教育的功能。(P40—41)

6、人的发展过程的特征。(P47—48)

五、论述及案例分析题

1、P20—21

3、P39—40

4、P45—46

5、P48—53

6、P53—55

7、P55—62

8、P64—70

9、P77—79

10、P74—76

教育学作业2(第3—5章)

一、填空题

1、人力资本

2、物力投资

3、阶级性、政治文化

4、原始教育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

5、教育事业、增长速度

6、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7、农村女童

8、环境教育 9、20世纪70年代

10、环境教育

11、教育目的

12、教育目的

13、人的全面发展

14、定向作用

15、社会本位

16、目的、教育保障、教育内涵

17、智力、体力

18、学校教育制度

19、“九年一贯,六三分段” 20、课程

21、结构主义

22、瓦根舍因

23、教学促发展

24、学科课程

25、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

4、B;

5、ABCD

6、AC;

7、A;

8、C;

9、D;

10、ABD

11、A;

12、BCD;

13、BC;

14、D;

15、A

16、B;

17、CD;

18、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四、简答题

1、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P89—90)

2、简述二战后各国在教育平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点。(P96—97)

3、简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对策。(P103—104)

4、造成男女受教育机会差异的主要原因。(P107)

5、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的关系。(P118—119)

6、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130)

7、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特点。(P142—143)、×10

8、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缺点。(P154—155)

9、简述课程计划及其组成,(P158—159)

10、简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及其区别。(P159—160)

11、简述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P164—165)

12、简述教材编写的原则。(P163)

五、论述题

1、P84—88

2、P89

3、P93—96

4、P99—102

5、P125—1296、7、P136—141

8、P141—143

9、P142—143

10、P152—154

11、P156

12、P164—172 教育学作业3(第6—8章)

一、填空题

1、教学

2、教学

3、教学目标

4、导向

5、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想教育

6、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7、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

8、学生身心发展、教学内容

9、杜威

10、认知活动

11、主导作用

12、教学原则

13、教学目标、教与学

14、布鲁纳

15、赞科夫

16、《大教学论》

17、上课

18、单一课、综合课

二、选择题

1、B;

2、ABCD;

3、ABD;

4、C;

5、BC

6、ACD;

7、C;

8、B;

9、C;

10、C;

11、ABC;

12、C;

13、ABCD;

14、D;

15、ABCD

16、ACD;

17、ABCDF;

18、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P178)

2、简述苏联的传统教学论和美国的现代教学论的关系。(P199)

3、简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P199—201)

4、简述应如何理解教学的教育性?(P201—202)

5、简述应如何理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P203)

6、简述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P210—211)

7、简述讲授法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P230—231)

8、简述讨论法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P231)

9、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P241)

10、简述上课的基本要求。(P242)

五、论述题

1、P179—1802、3、P199—201

4、P206—209

5、P211—222

6、提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7、提示:分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

8、参考P242

9、P227—229

10、P223—235 教育学作业4(第9章—结语)

一、填空题

1、教学目标、价值判断

2、泰勒

3、客观性、主观性

4、高效度、全面性、适应性

5、人格养成

6、知、情、意、行

7、全面发展教育、品德

8、教育性活动

9、学生生活

10、“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1、班级组织

12、教育学

13、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14、《学记》、《大学》

15、杜威、儿童

二、选择题

1、BD;

2、BCD;

3、ACD;

4、ABCD;

5、AC 4

6、ABCD;

7、B;

8、ABD;

9、ABCD;

10、ABCD

11、BCD;

12、ABD;

13、BCD;

14、ABC;

15、A;

16、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的含义及作用。(P247)

2、简述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P254)

3、简述试题编制的程序。(P255—258)

4、简述试题编制的原则。(P255)

5、简述德育的目的。(P274)

6、简述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P281—282)

7、简述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P288—289)

8、简述班主任的角色特征。(P315—317)

五、论述题1、2、3、P277—278

4、P279

5、P289

6、P293—2967、8、9、P312—314

10、P317—323

11、P322—323

12、P321—32213、14、15、P334—337 5

第二篇:2011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平时作业1——(第1-3章)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1)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可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从而促进教师对自身所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理想思考。(2)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3)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认知、能力等方面确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人类个体特有的认识路线为社会文明的遗传提供了可能。人类社会要进步,人类自身的生产要优化,社会物质生产要变得丰富,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正是人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改善自身的蒙昧于野蛮状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阶段,才能承担传播、创造人类文明的重任。4.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活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人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只有通过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潜在因素才能转化为现

实,人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但这里的活动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活动。(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活动是个体潜能和力量的转换器,也是新的需要和新的能力的再生器。(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只有通过活动,个体才能从活动的结果或过程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二、案例分析 案例: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参考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平时作业2及参考答案(第4-6章)

一、论述题

1.联系你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的普及现状,试分析我国当前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新动向。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在世纪之交率先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目前接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已逐步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的任务依然艰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为此,《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并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等措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措施,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以往课程改革有何不同?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要包括:(1)儿童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中心和主体,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2)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内容的范围,儿童的现实体验是儿童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课程的实施是儿童反思性、创造性实践构建人生意义的活动;(4)儿童的学习方法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基础,而不是被动接受或简单适应;(5)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和儿童一样是课程的建构者。

3.课程评价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课程评价中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就要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即注重教师评价的改进和形成功能、扩展教师评价的范围、强调教师评价方法定量和定性结合、重视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重视对教师评价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建立发展性

学生评价模式。即在重视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促进和谐人格的发展,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不断拓宽评价渠道,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建立多主体的评价参与机制,重激励,重改进,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身的素质结构。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也要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即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课堂教学评价中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就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指导、教师素养几个评价要点来衡量。课堂教学评价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几个评价要点来衡量。

二、案例分析 案例: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问题:你怎样看待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谈该项改革。

参考要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平时作业3及参考答案(第7、8章)

一、论述题

1.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在你的教学体验中,如何恰当使用这种方式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

(1)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考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自主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手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交流与合作。(2)合作学习强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助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弊端,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交汇运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落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这三种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更多的是融会贯通、交互使用。

2.新的教学理念,每一种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领域,请你进一步思考一下,在你的教学工作中这些教学理念经常运用到吗?哪些是你忽视的?

中国的教学新理念有以下几种:(1)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讲究适应性。(2)对话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

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以对话为原则,师生双方与文本、课程、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与过去、未来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不断地体会、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它要求引发兴趣,打开对话教学之门;创设和谐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3)体验教学。以文本为中介,引发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思,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和自我人生的一种感受和领悟的教学新理念。它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4)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依据书本知识,投身于实践中去,循序渐进地升华理论,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和能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发现问题,使学生学有收获。(5)反思性教学。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在反思中解决实践问题。(6)生成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强师生的幸福感是其价值追求;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其本质特点。精心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多维互动是拓展动态生成的有效途径。(7)生命化教学。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它的特征是关注生活的体验;教学的交往互动性;教学的生成发展性。3.“宁给好心不给好脸”这种教育行为,里面不乏有为学生好的初衷和关心学生的情感,这样是否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教育中何以要讲究“爱要得体”和“严而有格、严而有方”?

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引导学生自主的原则,其一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即德育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注重三个问题:(1)要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2)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3)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

4.现实教育中,什么样的评价容易诱发学生单纯追求肯定性评价的动机和行为?评价导致的这种结果你是如何看待的?

品德评价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进行品德评价应注意:要注意体现和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品德评价有教育性,但这种教育性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教育者能否正确地进行评价有密切关系。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正确的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或诱发学生单纯追求肯定性评价的动机和行为。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下面一个事例教师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会陷入尴尬境地。“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这位学生没有出去,“听见没有,叫你出去”,老师加重了语气,学生仍不出去,老师奔下讲台,冲到学生眼前,用力往外拉,学生死命拉住桌子,眼里含有敌意,全班学生看着这位威严的老师,老师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问题:分析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解决?

上述老师之所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树立起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理念,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在教学时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求,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

久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反言之,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多么辛苦,也不管学生不愿学还是学不会,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学就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非常重视教学艺术,更要讲究教学方法,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实现着教育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责备学生不注意听课,导致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案例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理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价。

参考要点: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 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平时作业4及参考答案(第9-11章)

一、论述题

1.教师的职业角色如何定位?教师的职业形象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比喻?你对这些隐喻持有什么看法?

教师职业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中的一类——教育者,即教师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年轻人,为他们未来成为组织社会中的成员做好准备。教育者依赖的是对儿童社会化有帮助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传播知识。教师在学校的角色即教师的业内角色。每一个教师在学校都同时在扮演着双重角色:相对于学生来讲是教育者,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则是同事。教师每天在学校进行双重角色间的频繁变换。

教师职业形象的本质特性是学高身正。教师的职业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1)教师的传统职业形象是“教书的”、“教书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被认为是具有专业技能的。(2)教师具有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特性的职业形象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临床医生”。即教师要像园丁一样把“德行与虔信灌输到他的身上”。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从教师对儿童进行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价值取向影响方面具有直接作用的意义上说的,并且对人的改造要依照国家的意志去设计。“临床医生”则是社会期待教师具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难、障碍并使学生健康成长能力的专业能力。(3)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是“蜡烛”和“春蚕”。教师不计酬劳和辛苦,为了教育学生而呕心沥血、辛勤工作,因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奉献自己被视为美德而为社会所赞颂。(4)教师具有信息时代

特性的职业形象是“学者”和“研究者”。教师要有文化知识本身,教师又要有教人学习的知识、教学论的知识。(5)近年新出现的职业形象是“伴奏者”、“协助者”、“促进者”、“领导者”。“伴奏者”、“协助者”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促进者”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领导者”是未来教师在学习型社会里应该具有的职业形象。它要求教师具有同家长协作的能力,必须能成为社区的学习组织者、管理者。学习型社会,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教师必须成为其中的领导者。

2.在新学年你被任命为初中一年级班主任,描述一下组建班级组织和运行机制的设想。

班主任必须通过建设一个可以有效运行的班级组织,并通过发挥其功能来管理班级。(1)构建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结构分为行政组织机构和党、团、少先队组织。行政组织即班委会,可以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组成。初一班级以团支部为主,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人。通过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分工,可以把班里常规工作分配得非常得体、明确,使班委会和团支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依靠班组织机构把班级组织成一个有序的集体。(2)发挥班级组织的功能——社会化和个性化。可以参考魏书生的做法,使班级管理达到“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的境界,而且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通过制定班规班法,并使班规班法成为班级日常运行的指南,“以法治班”。①要发挥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班级组织功能的发挥,需要这个组织具有严密运行的制度保障。班级组织功能依托班级日常事务释放。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让学生学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日常冲突,从生活细节出发,培养做人的胸怀。②要发挥班级组织的个性化功能。班主任要系统地教会学生学习处理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集体的激励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选拔功能和保护功能。3.目前现实中违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有哪些?试举出一两个例子来,并说明应当如何改正。

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目前现实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而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同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展开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明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童年期学生的教育: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立体地培养学生;正面鼓励为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实效性。(2)少年期学生的教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生理变化,加强青春期教育;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初中生创造丰富、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3)青年初期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养,为未来成长打下基础;教育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走好人生之路;引导他们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地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4.教学督导做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改革,增强教师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做不好会得到教师群体的反感和抵触,失去督导的最初目的。在如何做好教学督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校教学督导评估主要指学习内部教务机构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所进行的指导评估。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学督导评估往往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考查教学效果。随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变化,新问题不断出现,新的任务不断提出,教学督导工作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等,也应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不断变革和创新。教学督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正确处理

“督”与“导”的关系,由重“督”转为重“导”,督导内容既重督教,又重督学和督管,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站在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包括现代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等进行督导,否则就会误导甚至阻碍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督导的具体方式上,除日常听课、评课和教学秩序的监控等常规督导外,可以重点进行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常规督导与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相结合、全体师生进行民主督导等。教学督导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支持、配合和参与作用,实行民主督导,突出指导、服务、咨询功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把教学督导工作置于师生监督之下,经常听取师生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加督导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督导质量和效益。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⑴请根据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⑵试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参考要点: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案例2:

“我真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那么好奇,我发现他们经常偷翻我的书包和抽屉,我抗议了很多次,可他们就是改不了,而且有时不抓住他们的手腕,他们甚至都不承认。”

“老师总是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问题都出在我们的身上,他们怎么不想一想自己的错。他们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农民,庄稼出问题的时候,农民可是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的,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小苗发火。”

问题: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以上两个案例中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并谈谈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第一个案例中的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中有受尊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具体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拆开、查阅。家长随意翻看孩子的书包和抽屉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的一些基本权利与成人的期待和要求相矛盾时,家长很容易牺牲掉孩子的权利而去行使成人的权利,这种行为是不妥的。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是迅速发展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身心没有成熟和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教师的教育重在引导,而非抱怨。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

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要注意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引导、鼓励和肯定。即便他们的身心发展中出现某些不足和思想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也是成长的代价。案例3: 听课**

新学期开始后,刘校长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以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希望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

会议后的第一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次听课后,部分校长和主任都肯定了这种做法,同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的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可是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这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遭遇软抵抗,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刘校长陷入了深思。

问题: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课程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这本无可非议。但为什么刘校长组织的听课却事与愿违,出现无法坚持下去的状况,原因何在?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应该坚持什么取向?选择何种模式?

理论要点参考: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研究过程。学校管理中的课程评价,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恰当的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的具体实施等。学校课程评价首先要确定恰当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评价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而事实上,课程评价中的各种要求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教材的科学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课程接受者的身心特点,均影响课程的设计。因此,对课程的评价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同时要有好的评价方式。主要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等。每种评价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擅长评价特定的内容。因此,要根据每种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学习课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式选择,或者综合性选择,以充分发挥学校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管理作用与功效。

第三篇:《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

教育学第一次作业

一、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错)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你对教材中关于教育政治功能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 答: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

1、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作为社会现象,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弘扬优良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3、培养社会政治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具,教育是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4、推进社会政治民主。一般来说,教育是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国家教育普及程度越高,公民的素质也就越高,就越能具有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同时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履行民主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全体国志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推进政治民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答:

1、教师思想现代化,即处在现代教育总体时代背景中的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教育观,如全面质量观和评价观、学生主体观、和谐发展观、整体优化观、终身教育观等。

2、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即包括继承历史上的优秀职业道德,如传道授业上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青出于蓝等思想,也包括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国家观念、民族精神、群体精神、敬业精神等。

3、教师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即教师应拥有一个与现代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知识库、理论库、资料库、问题库。教师不仅应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动机,而且应富有高度的时代性,能够保持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

4、教师能力素质的现代化,即教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能力、学校与班级的管理能力、新的教学技术与手段的操作能力、探索求知和发现问题的教育科研能力及敏税的学术意识和学术视野等。总之,教师素质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教师素质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体现达标化、专业化和高质化的有机统一。

4、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人类个体特有的认识路线为社会文明的遗传提供了可能。人类社会要进步,人类自身的生产要优化,社会物质生产要变得丰富,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正是人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改善自身的蒙昧于野蛮状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阶段,才能承担传播、创造人类文明的重任。

5、现在有些家长选择了在家教育孩子,而不是送到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我认同这个观点,没有教育,个体可以得到发展,但有了教育,个体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学校教育虽不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是充分条件。与一般的发展资源相比,它是经过有意识筛选的、经过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改造、反映儿童发展需要的人类文化的基础性构成,这些资源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地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对个体身心发展起到强化和加速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値,能够促进个体个性化,提高个人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创造能力与自觉控制能力。学校教育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1)引导个体发现的方向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3)唤醒个体的发展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4)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三、案例分析。(28分)案例: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第四篇: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 1 及参考答案(第 1-3 章)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 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 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 1623 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 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 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 学和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 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 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1)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可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从而促进教师 对自身所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理想思考。(2)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 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 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3)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 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 认知、能力等方面确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 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 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 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 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 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

(2)人需要通过教 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 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 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 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人类个体特有的认识路线为社会文明的遗传提供了可能。人类社会要进步,人类自身的生产要优化,社会物质生产要变得丰富,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正是人通过 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改善自身的蒙昧于野蛮状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一级的 文明阶段,才能承担传播、创造人类文明的重任。

4.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 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活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 动个体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人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个体的 发展是不能实现的。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 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只有通过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潜在因素才能转化为现 实,人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但这里的活动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活动。(2)活动是 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活动是个体潜能和力量的转换器,也是新的需要和

新的能力的再生器。(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只有通过活动,个体才能从活动的结果或过程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二、案例分析

案例: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 10 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 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 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参考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 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 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 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 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 2(第 4-6 章)

一、论述题 1.联系你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的普及现状,试分析我国当前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新 动向。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在世纪之交率先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 育,目前接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已逐步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巩固和提 高的任务依然艰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为此,《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义 务教育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 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并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通过合理规划 学校布局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等 措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措施,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和 区域差距,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以往课程改革有何不同?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要包括:(1)儿童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中心和主体,儿童的现实生 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2)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内容的范围,儿童的现实体验是儿 童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课程的实施是儿童 反思性、创造性实践构建人生意义的活动;(4)儿童的学习方法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基础,而不是被动接受或简单适应;(5)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和儿童一样是课程的建构者。

3.课程评价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课程评价中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就要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即注重教师评价的改 进和形成功能、扩展教师评价的范围、强调教师评价方法定量和定性结合、重视教师自我评 价的作用、重视对教师评价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建立发展性 学生评价模式。即在重视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促进和谐人格的发展,运用多样 化的评价方法,不断拓宽评价渠道,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建立多主体的评价参与机制,重激 励,重改进,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自身的素质结构。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也要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即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 方面。课堂教学评价中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就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指导、教师素养几个评价要点来衡量。课堂教学评价中要体现学 生的主体性,就要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教学活 动的深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几个评价要点来衡量。

二、案例分析

案例: 从 2001 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 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 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 你怎样看待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谈该 项改革。

参考要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 百分制,使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 3(第 7、8 章)

一、论述题

1.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在你的教学体验中,如何恰当使用这种方式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

(1)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考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 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自主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 性。在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手段,倡导学生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交流与合作。(2)合作学习强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助于在 课堂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弥 补一个教师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弊端,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在学 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3)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 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交汇运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 独立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落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 分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这三种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更多的是融会贯通、交 互使用。

2.新的教学理念,每一种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领域,请你进一步思考一下,在你的教学工作中 这些教学理念经常运用到吗?哪些是你忽视的?

中国的教学新理念有以下几种:(1)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它关注学生的 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讲究适应性。(2)对话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 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以对话为原则,师生双方与文本、课程、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与 过去、未来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不断地体会、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它 要求引发兴趣,打开对话教学之门;创设和谐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3)体验教学。以文 本为中介,引发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思,从而获得对 文本、内涵和自我人生的一种感受和领悟的教学新理念。它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4)实践教学。要求 学生依据书本知识,投身于实践中去,循序渐进地升华理论,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和能力。它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发现问题,使学生学有收获。(5)反思性教学。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 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 能力;在反思中解决实践问题。(6)生成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 教学情境,自主建构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强师生的幸福感是其价值追求;动态性和创造性是 其本质特点。精心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多维互动是拓展动态生成的有效途径。(7)生命 化教学。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 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 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它的特征是关注生活的体验;教学的交往互动性;教学的生成发展性。

3.“宁给好心不给好脸”这种教育行为,里面不乏有为学生好的初衷和关心学生的情感,这 样是否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教育中何以要讲究“爱要得体”和“严而有格、严而有 方”?

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引导学生自主的原则,其一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 合,即德育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这两 个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注重三个问题:(1)要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2)(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3)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 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

4.现实教育中,什么样的评价容易诱发学生单纯追求肯定性评价的动机和行为?评价导致的 这种结果你是如何看待的?

品德评价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 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进行品德评价应注意:要注意体现和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品德评价有 教育性,但这种教育性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教育者能否正确地进行评价有密切关系。正确 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正确的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 理,或诱发学生单纯追求肯定性评价的动机和行为。

二、案例分析

案例 1: 下面一个事例教师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会陷入尴尬境地。“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这位学生没有出去,“听见没有,叫你出去”,老师加重了语气,学生仍不出去,老师奔下讲台,冲到学生眼前,用力往外拉,学生死命拉住桌子,眼里含有敌意,全班学生看着这位威严的老师,老师陷入 十分尴尬的境地。

问题:分析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解决?

上述老师之所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树立起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 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理念,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在教学时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求,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 久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反言之,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 力、多么认真、多么辛苦,也不管学生不愿学还是学不会,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 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学就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非常重视教学艺术,更要讲究教学 方法,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实现着教育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责备学生不注意听 课,导致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案例 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 出了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 3 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 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 9 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 了 18 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 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 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 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 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 “自 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 9 岁的孩子被评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 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理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价。

参考要点: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 3 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 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 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电大《教育学》平时作业 4(第 9-11 章)

一、论述题

1.教师的职业角色如何定位?教师的职业形象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比喻?你对这些隐喻持 有什么看法?

教师职业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中的一类——教育者,即教师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把知 识传授给年轻人,为他们未来成为组织社会中的成员做好准备。教育者依赖的是对儿童社会 化有帮助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传播知识。教师在 学校的角色即教师的业内角色。每一个教师在学校都同时在扮演着双重角色: 相对于学生来 讲是教育者,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则是同事。教师每天在学校进行双重角色间的频繁变换。教师职业形象的本质特性是学高身正。教师的职业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1)教师的传统职业形象是“教书的”“教书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被认为是具 有专业技能的。(2)教师具有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特性的职业形象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临床医生”、。即教师要像园丁一样把“德行与虔信灌输到他的身上”。而“人类灵 魂的工程师” 是从教师对儿童进行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价值取向影响方面具有直接作用 的意义上说的,并且对人的改造要依照国家的意志去设计。“临床医生”则是社会期待教师 具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难、障碍并使学生健康成长能力的专业能力。(3)教师的职业 道德形象是“蜡烛”和“春蚕”。教师不计酬劳和辛苦,为了教育学生而呕心沥血、辛勤工 作,因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奉献自己被视为美德而为社会所赞颂。(4)教师具有信息时代 特性的职业形象是“学者”和“研究者”。教师要有文化知识本身,教师又要有教人学习的 知识、教学论的知识。(5)近年新出现的职业形象是“伴奏者”“协助者”“促进者”“领、、、导者” “伴奏者”“协助者”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促进者”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教育的目 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领导者”是未来教师在学习型社会里应该具有的职业形象。它要求教 师具有同家长协作的能力,必须能成为社区的学习组织者、管理者。学习型社会,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教师必须成为其中的领导者。

2.在新学年你被任命为初中一年级班主任,描述一下组建班级组织和运行机制的设想。

班主任必须通过建设一个可以有效运行的班级组织,并通过发挥其功能来管理班级。1)(构建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结构分为行政组织机构和党、团、少先队组织。行政组织即 班委会,可以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组成。初一班 级以团支部为主,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人。通过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分工,可以把班里常规工作分配得非常得体、明确,使班委会和团支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 得力助手,依靠班组织机构把班级组织成一个有序的集体。(2)发挥班级组织的功能——社 会化和个性化。可以参考魏书生的做法,使班级管理达到“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 人,人人有事做”的境界,而且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通过制定班规班法,并 使班规班法成为班级日常运行的指南,“以法治班”。①要发挥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班级 组织功能的发挥,需要这个组织具有严密运行的制度保障。班级组织功能依托班级日常事务 释放。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让学生学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日常冲突,从生活细节出发,培养做人的胸怀。②要发挥班级组织的个性化功能。班主任要系统地教会学生学习处理自己 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集体的激励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选拔功能和保护功能。

3.目前现实中违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有哪些?试举出一两个例子来,并说明应当如何 改正。

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 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 又有连续性。目前现实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而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同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展开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学生身 心发展的规律,明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提 高教育的有效性。(1)童年期学生的教育: 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 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立体地培养学生; 正面鼓励为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实效性。(2)少年期学生的教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生理变化,加强青春期教育;注重学生的独立自 主意识,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初中生创造丰富、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3)青年 初期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养,为未来成长打下基础;教育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 与社会的关系,走好人生之路;引导他们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地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4.教学督导做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改革,增强教师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做不好会得到 教师群体的反感和抵触,失去督导的最初目的。在如何做好教学督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上,你 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校教学督导评估主要指学习内部教务机构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所进行的指导评估。教学 督导是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学督导评估往往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整 体考查教学效果。随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变化,新 问题不断出现,新的任务不断提出,教学督导工作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等,也应随着 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不断变革和创新。教学督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正确处理 “督”与“导”的关系,由重“督”转为重“导”,督导内容既重督教,又重督学和督管,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站在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包括现代课程观、教 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等进行督导,否则就会误导甚至阻碍教学改革,不 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督导的具体方式上,除日常听课、评 课和教学秩序的监控等常规督导外,可以重点进行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常规督 导与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相结合、全体师生进行民主督导等。教学督导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支持、配合和参与作用,实行 民主督导,突出指导、服务、咨询功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把教学督导工作置 于师生监督之下,经常听取师生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加督导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督 导质量和效益。

二、案例分析

案例 1: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 工作岗位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 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 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 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 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⑴请根据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⑵试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参考要点: 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德育 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 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 2: “我真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那么好奇,我发现他们经常偷翻我的书包和抽屉,我抗议了 很多次,可他们就是改不了,而且有时不抓住他们的手腕,他们甚至都不承认。” “老师总是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问题都出在我们的身上,他们怎么不想一想 自己的错。他们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农民,庄稼出问题的时候,农民可是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 上的,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小苗发火。”

问题: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以上两个案例中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并谈谈 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第一个案例中的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中有受尊 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39 条具体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 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拆开、查 阅。家长随意翻看孩子的书包和抽屉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的一些基本权利与成 人的期待和要求相矛盾时,家长很容易牺牲掉孩子的权利而去行使成人的权利,这种行为是 不妥的。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 生是未完成的人,是迅速发展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身心没有成熟和定型,具有很 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教师的教育重在引导,而非抱怨。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 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要注意他们的发展 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引导、鼓励和肯定。即便他们的身心发展中出现某些不 足和思想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也是成长的代价。

案例 3: 听课** 新学期开始后,刘校长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以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希望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改进教 法,提高授课水平,向 45 分钟要质量。会议后的第一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次听课后,部分校长和主任都肯定了这种做法,同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 种听课的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 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可是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这个教师说: “我这堂课 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 “我这堂课主要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领导 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遭遇软抵抗,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刘校长陷入了深思。

问题: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课程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这本无可非议。但 为什么刘校长组织的听课却事与愿违,出现无法坚持下去的状况,原因何在?学校对教师的 课程评价应该坚持什么取向?选择何种模式?

理论要点参考: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研究过程。学校管理中的课程评价,主要要做 好以下工作:确定恰当的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的 具体实施等。学校课程评价首先要确定恰当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评价可以分 成很多种类型。而事实上,课程评价中的各种要求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 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教材的科学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课程接受者的身心特点,均影响课程的设计。因此,对课程的评价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因 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同时要有好的评价方式。主要的课程评 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等。每种 评价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擅长评价特定的内容。因此,要根据每种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以 及学习课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式选择,或者综合性选择,以充分发挥学校 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管理作用与功效。

第五篇:电大2011秋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1)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可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从而促进教师对自身所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理想思考。(2)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3)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认知、能力等方面确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人类个体特有的认识路线为社会文明的遗传提供了可能。人类社会要进步,人类自身的生产要优化,社会物质生产要变得丰富,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正是人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改善自身的蒙昧于野蛮状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阶段,才能承担传播、创造人类文明的重任。

4.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活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人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只有通过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潜在因素才能转化为现实,人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但这里的活动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活动。(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活动是个体潜能和力量的转换器,也是新的需要和新的能力的再生器。(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只有通过活动,个体才能从活动的结果或过程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下载2016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四 川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汉语言专业(开放本科)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注:其他开放专业《教育学》课程同此) 责任教师:梁黎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 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2.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时......

    电大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范文

    2011电大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 1 一、单项选择 1、D 2、D 3、 C 4、C 5、B 6、A 7、D 8、B 9、B 10、 B二、多项选择 1 ACD 2 ABCD 3 BCD 4 CD 5 BC 6 ABC 7 ABD 8 ABC......

    电大调剂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调剂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调剂学(狭义) 调剂学是研究如何依据医师处方(包括医嘱)调配药品,或制成外观适宜、方便投药、能发挥预期疗效的剂型发给患者,并进行用药交代、回答患者......

    2016电大企业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企业文化作业1 海尔学习心得 为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尽快学习、引进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公司于6月5日-8日组织部分管理人员......

    2012电大企业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企业文化作业1海尔学习心得为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尽快学习、引进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公司于6月5日-8日组织部分管理人员去......

    2013电大企业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CACCDBBAC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以物质为基础,伴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进步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