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头
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头
龙庙中心小学 史红静
【摘要】:“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身现身教育事业的不竭的动力。而“爱满天下”又是陶行知先生终身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呢?从我学陶行知的实践中认为:一·尊重 欣赏学生;二·教师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三·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四·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关键词:爱 学生 尊重与欣赏 人格 无私奉献 情感交流
“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教育是一种真情付出的劳动,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先生还说:“我们深信师生共同生活,共干苦为最好的教育。”踏入教育岗位近8年,我深深地觉得幼苗需要水去滋润,学生需要师爱去呵护。师爱,师之德,更是师之魂。走进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头,让他们懂得爱,更懂的尊重爱。一. 爱学生,要求尊重 欣赏学生。
人们曾信奉过这样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事实上,这句话并非十分有效。试想,有多少人失败之后颓丧、消沉下去,能有几人在屡败之后站起来呢?成人这样,那些活泼好动、缺乏耐心与恒心的10岁左右的小学生又会如何呢?请看看那些小心发言、生怕说错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否定后悻悻地坐在那儿、不知所措的愁容;再看看那些说话响亮、侃侃而谈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肯定后近乎于“得意”的笑脸吧。难道我们还看不出来吗?他们是缺少老师的尊重与行赏。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场所。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便是尊重。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把课堂真正当做自己学习活动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所在,进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去欣赏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闪光点,有的也许教师也无法比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如此,教师也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也许教师对他的欣赏正是他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给每个孩子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吧,也许你的一个眼神、一段话语就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 1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经验方面可能存在不平等,但教师不应以此自居,应切记教学相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有独立的人格。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要为人师表、堪为表率,都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的尊重。
2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
学生不是一个模式制造出来的工业产品。尊重学生,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们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教学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如课堂提问时,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设计练习时,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量的题,动作快的多做一些,动作慢的少做一些;评价时,尽量减少横向比较,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尊重学生,还应承认人在获得信息时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利用听觉,有的依赖视觉,有的需要动手操作来获得。
对学生的尊重,也应包括保守学生的秘密。欣赏学生的长处
只要你怀着欣赏的眼光,总能发现美好的东西,看人也是这样的;如果你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学生,那么你看到的全是他的缺点和短处.就没有值得称道的一面.如果你怀着欣赏的眼光去发掘学生,那么你看到的就是长处,就是美。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有人总是习惯挑剔别人的缺点,拿长处和短处相比较,于是光说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殊不知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时候,你距离学生就近了;当你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时候,你就离学生远了。如果你 用心去发觉学生的长处,并且去赞美他,你会发现你的学生都很可爱,你的教学会顺利很多。二·爱学生,要求教师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师德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其身不正,虽会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总之,教师要有宗教家的热情,与学生共同信仰,一起成长,更要有艺术家般的智慧,在他的眼里有发现不完的美。教育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让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让爱的言行伴随学生幸福成长,让爱的教育培养出累累硕果
三·学生,就是无私奉献。“ 爱满天下”意味着无私奉献,它是崇高的,也是无价的。陶行知说:“教师的服务精神是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以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陶行知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反复强调教育学生也有奉献之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陶行知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童心,我始终以其“爱满天下”的格言,去爱每一个学生,我深知,“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的道理。因此,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在学生面前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人师”形象,这样才能深深的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接受老师,信任老师乃至崇敬老师。“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能作垂范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凡是要求背的课文,自己在家先把课文背会,然后在班上当中背诵,令学生感动不已。于是学生也就情绪高昂,背诵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是呈波浪式前进过程。一段时间主动性调动了,成绩就飞速上升,我就充分利用心里学原理和生理学原理,采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做到一张一弛,松紧适当,学生们学习既感到轻松,兴趣盎然,又觉得知识在不断积累。究其方式,可谓多姿多彩:有出场景热烈的竞赛场面,如“成语接龙”赛;有活泼生动的课堂剧表演;有缜密繁杂的“数学迷宫”;有洋气十足的“英语对话角”。世界五颜六色,生活是生机盎然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在多种方式的熏陶下,孩子求变,求异的心里趋向被准确抓住,我们班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学生们由开始厌学,逃学转变为好学,会学。
四、爱学生,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她离不开感情层面,倘若离开了感情这一层面,那它就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学不仅是教与学得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过程。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常常以严师自居,高高在上,让学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师生的关系难以融洽,情感难以沟通。因此教学或表现为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围绕着教转;或表现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深知“教学相长”的道理,他对“民主的教师”作了如下定义: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小孩子学习,他还提出: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大胆地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自信地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勤动手;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解放他们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正本清源。因为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所有的理论填鸭式地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在新课程教学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新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玩中学”,鼓励成功,也允许失败。让课堂有掌声、笑声和歌声,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用鼓励的话语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真行!”、“请再接再厉”、“有进步,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我们高举起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精神旗帜,“热爱,奉献,实践”,与新课程改革同行,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是的,每个学生都需要爱,每个学生都应学会爱。而教师的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是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种子。爱是尊重,爱是责任,爱是理解,爱是宽容,爱是„„ 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爱的教育彰显师爱、友爱、关爱。让学生在爱心中体验幸福,让“爱满天下”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的信念。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习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名篇》——《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太阳花
第二篇: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头
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头
“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教育是一种真情付出的劳动,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先生还说:“我们深信师生共同生活,共干苦为最好的教育。”踏入教育岗位近8年,我深深地觉得幼苗需要水去滋润,学生需要师爱去呵护。师爱,师之德,更是师之魂。走进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头,让他们懂得爱,更懂的尊重爱。
一、爱学生,要求尊重 欣赏学生。
人们曾信奉过这样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事实上,这句话并非十分有效。试想,有多少人失败之后颓丧、消沉下去,能有几人在屡败之后站起来呢?成人这样,那些活泼好动、缺乏耐心与恒心的10岁左右的小学生又会如何呢?请看看那些小心发言、生怕说错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否定后悻悻地坐在那儿、不知所措的愁容;再看看那些说话响亮、侃侃而谈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肯定后近乎于“得意”的笑脸吧。难道我们还看不出来吗?他们是缺少老师的尊重与行赏。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场所。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便是尊重。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把课堂真正当做自己学习活动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所在,进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去欣赏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闪光点,有的也许教师也无法比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如此,教师也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也许教师对他的欣赏正是他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给每个孩子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吧,也许你的一个眼神、一段话语就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
1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经验方面可能存在不平等,但教师不应以此自居,应切记教学相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有独立的人格。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要为人师表、堪为表率,都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的尊重。
2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
学生不是一个模式制造出来的工业产品。尊重学生,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们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教学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如课堂提问时,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设计练习时,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量的题,动作快的多做一些,动作慢的少做一些;评价时,尽量减少横向比较,鼓
励学生超越自我。尊重学生,还应承认人在获得信息时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利用听觉,有的依赖视觉,有的需要动手操作来获得。
对学生的尊重,也应包括保守学生的秘密。欣赏学生的长处
只要你怀着欣赏的眼光,总能发现美好的东西,看人也是这样的;如果你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学生,那么你看到的全是他的缺点和短处.就没有值得称道的一面.如果你怀着欣赏的眼光去发掘学生,那么你看到的就是长处,就是美。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有人总是习惯挑剔别人的缺点,拿长处和短处相比较,于是光说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殊不知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时候,你距离学生就近了;当你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时候,你就离学生远了。如果你 用心去发觉学生的长处,并且去赞美他,你会发现你的学生都很可爱,你的教学会顺利很多。
二、.爱学生,要求教师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师德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其身不正,虽会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总之,教师要有宗教家的热情,与学生共同信仰,一起成长,更要有艺术家般的智慧,在他的眼里有发现不完的美。教育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让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让爱的言行伴随学生幸福成长,让爱的教育培养出累累硕果。
三 爱学生,就是无私奉献。
“ 爱满天下”意味着无私奉献,它是崇高的,也是无价的。陶行知说:“教师的服务精神是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以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陶行知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反复强调教育学生也有奉献之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陶行知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童心,我始终以其“爱满天下”的格言,去爱每一个学生,我深知,“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的道理。因此,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在学生面前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人师”形象,这样才能深深的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接受老师,信任老师乃至崇敬老师。“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能作垂范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凡是要求背的课文,自己在家先把课文背会,然后在班上当中背诵,令学生
第三篇:让爱洒满阳光
让爱洒满阳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对此我谈一下我的浅显认识。
一、给孩子幸福的童年
当下,无论是家庭还是教师都在困惑:为什么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得到的宠爱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而求知欲越来越少?为什么孩子的分数越来越高,创造力却越来越弱?太多的为什么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深思。
在全社会都在喊素质教育、都在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的工作方向应该着眼于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的幸福原点在哪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如果我们再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他们尊大爱小,他们会想把大梨小梨连同苹果一起全让,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是不屑的。显然,用这样古老的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的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对新时期孩子的教育。他们有着天生的孤独感,背负着所有亲人给予的希望与爱所带来的沉重的情感负担,以及空前的学习压力与个性化需求的束缚。如此这般,孩子们实在难言幸福!
为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们的成长需求,要克服成年人的思维定势去看待孩子。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观,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减少孩子身上的种种束缚,给他们创造美好、有趣、健康、活泼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自由的呼吸、快乐的生活。教育在遵循自然、顺应儿童天性的同时,有要促进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善于创造生活化情境,让儿童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力量,包括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当然,培养积极的自我信念对于孩子的心智健康的成长也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积极评价,可以促使孩子更加勤奋和自信,孩子需要这种积极的评价,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积极的经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因为,心智的健康成长才是孩子的幸福原点。
二、需要阳光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就教师而言,其自身的心理将康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的时候,或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怎样跟别人讲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们怎样表示欢心与不悦,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
对儿童都有重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少许变化,儿童都能看到或感受到。你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可以肯定,只有人格能够影响的发展和形成。
学生每天在校长达六七个小时,与教师的接触时间很长。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个自然的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法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好好地创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学生就会喜欢教师,喜欢学校,积极的思考,认真的学习。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老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是可以得到改变的。
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过程中,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参照、是榜样。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直接影响的学生;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为此,作为教师,内心要充满阳光,并将内心的阳光洒向成长中的孩子们。
三、正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传统思想认识里,谈到心理健康问题,都避而远之,深怕给自己戴上心理疾病的帽子。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常常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挑战,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是一个现代人在人生道路上必须直视的重要问题。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有最突出的影响,教师不当的行为往往会引起学生心理问题。为此,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与社会及家长的高期望、高要求,学校工作的责任强、难度大、时间长、竞争激烈,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琐事等等。因此,维护和增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自己共同努力,然而自我调适又是最重要的减压途径。从某种意义上将,每个人就是自己的心理医生。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依靠教师自己的力量。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从而提升自我调适能力和自助能力。
一会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愉悦感。
在学校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需要与学
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此外,我们还需努力争取社会和家长对工作的支持和认可,通过重视、正视心理健康,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解决办法,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篇:爱,让学生的心田洒满阳光
爱,让学生的心田洒满阳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衡量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那就看一个老师对孩子的爱有多少吧!”的确如此,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是沟通学生和教师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有了它,我们的教育才会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有了它,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更加美丽和充实。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充满爱的心灵对话去叩击学生的心弦,让每个学生尽享爱的雨露,让每个学生都能沐浴爱的阳光。
一、爱,为后进生播下希望的种子
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后进生由于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另眼相待,容易滋生出抵触情绪,对别人缺乏信任。因此,教师就必须用真诚的爱心,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心灵,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主动敞开心扉,并接受教师的教诲。
2015年刚接班时,班里有一个叫陈XX的学生,他聪明活泼,但是学习习惯不好。虽然我曾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道理,但是无济于事。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我到陈XX家去进行了家访,找准了他的“病根”:起初父母溺爱他,直至他养成坏习气,父母又恨铁不成钢,轻则训斥,重则动手,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充分了解了陈XX同学的情况后,我决定从还给他自尊心开始转化他。于是我主动找到他,在经过一轮思想教育过后,才进入谈话的正题。我微笑着说:“我发现你有很多优点,你勇敢直率、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这时我发现他的脸红了,有些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也有优点吗?”“你当然有优点啦!”这时我看到他的眼睛亮了,便趁热打铁,轻轻地说:“你当咱班的卫生委员怎么样?”他抬起头,充满期待地看着我说:“我能行吗?”我抚摸着他的头说:“老师相信你能把咱们班的卫生管理好。不过从现在开始你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同学和睦相处。”他连忙开心地说:“以前从来没有老师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不让您失望。”看到他那充满感激的眼神,我坚信:他一定能变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个年年门门挂“红灯”的后进生奇迹般地“告别”了不及格,重新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从他的身上,我再次印证:爱,是点燃孩子心灵的灯,可以为后进生播下希望的种子。
二、爱,为中等生提供肥沃的土壤
如果说后进生对爱的渴盼有如鱼儿需要河水,那么中等生对爱的渴盼就像禾苗需要雨水一般。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中等生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时间和空间。
小婷是我们班毫不起眼、不用老师操心的中等生,平时遵守纪律,学习比较认真,虽然各方面表现一般,写的字不是很漂亮,但也算工整。有一次,上完课后,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以后我们每天中午都要抄几道习题让大家做,你们谁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呢?”这可是个又累又麻烦的活儿,很多优秀生都不情愿做。正当我在犹豫不知该叫谁抄习题时,小婷同学主动站起来,小声说:“让我来抄吧,我一定会做好的。”这声音虽小,但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平时不声不响、学习成绩平平的中等生,却能有这般的勇气。我连忙微笑着对她说:
“那太好了,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为了让她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我先引导她如何抄习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争取每天给她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个赞许的微笑,让她知道:老师很重视她。现在的小婷同学各方面表现都比以前进步了,她正朝著优秀生的行列迈进。
三、爱,为优秀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们班有位女孩子,她聪明好学,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号召力也不错,并且能歌善舞,还有极强的表达能力,真可谓多才多艺。每次课堂上她都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在一次课上,刚开始她非常积极地举手,后来她就不再举手回答问题了,并且不注意听讲,且我行我素。下课后,我特别留意了她,从以前教过她的老师口中得知,她个性极强,课堂上一旦她会的问题,她举手而老师又没有让她回答,她便会跟老师怄气。知道事情的原因后,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聊聊天,聊得最多的是我小时候有趣而调皮的故事,拉近我们之间的情感距离,再告诉她要懂得谦让,同时还跟她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慢慢的,她终于诚恳地接受了我的建议。现在的她已能正确认识自己,课堂上无论老师有没有叫她回答,她都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我们不得不承认爱的魅力,因为爱是一种美的熏陶、善的陶冶,会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对于优秀生,教师若能正确引导他们,必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使课堂处处洋溢着真情,时时闪耀智慧的火花。
一片冰心在玉壶,大爱无疆育桃李。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转变学生的催化剂。让我们把爱化作春雨,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灵;让我们架起爱的桥梁,带领每个学生在充满智慧的教育里自由穿行;让我们扬起爱的风帆,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句话:爱,让学生的心田洒满阳光。
第五篇: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心田
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心田
河北平山外国语中学
王芳峦
在石家庄学院学习了两个星期,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学生的短信,透过短信,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深情呼唤:老师,你快回来!在这个秋叶飘零的清冷日子里,还有什么比这些话更让人温暖的?
不曾刻意地为学生做过什么,何以短暂的几天,让他们如隔三秋?听了黄教授的讲座,回顾我和同学们相处的日子,心头不禁一亮:是我不经意的爱,拔动了他们的心弦;是我自然的尊重唤起了他们对我思念啊!
苏霍姆林期基也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不错的,我爱孩子们,从带他们的那一刻起,我就把他们装进了心里,在平凡的日子里,时刻把他们的需求放在心上,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尽管我不是班主任,我却乐意做个好事者,事无巨细地关照他们,难怪有毕业的学生背地里这样评价我“王老师啊,她有时真爱唠叨,就像是我的妈妈。”我想这里面固然带着学生当时厌烦的情绪,但离开学校后,更多的是一份温暖。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享尽了老师的恩宠。老师啊,你可不要忘记那些在学习上略显吃力的同学。我常常告诫我自已。固然,学生的成绩好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智力因素、后天的习惯培养等等,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也许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我们要明白,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可以不成才,但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用爱和尊重,引导他们成人!所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吧,也许,他现在很难给你满意的成绩,但为人处事上,只要你给他足够的时间、爱和尊重,他很可能拿到满分!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作教师的何尝不是这样?一拔拔学生向我们走来又走去,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呢?恐怕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多的是爱和尊重带给他们的温暖吧!
趁我们还能在神圣的三尺讲台耕耘,趁我们还有一分光和热,把我们爱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学生心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