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制度-宁波第四中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制度(节选)
一、带薪年休假制度:
文件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事部令第9号)、《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发〔2008〕67号)
1.带薪年休假的范围: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2.带薪年休假条件及休假天数
(1)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3.带薪年休假有关规定
(1)工作年限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国家和省工龄政策有关规定,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实际工作时间。(2)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4.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工作人员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工作人员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工作人员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工作人员,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5.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6.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省人社厅解释口径:可在工作年限满的当年按照变动后的年休假天数享受,对当年度12月份工作年限满的,由于次月跨了一个年度,当年不再调整年休假天数)。
7.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病假制度:
文件依据:《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财政局关于机关工作人员各类假期待遇的通知》(甬人社发〔2014〕78号)、《市级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资后若干问题的处理》(甬人社发[2013]22号。
1.病假期间基本工资的计发:
①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照发。
②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基本工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的,基本工资照发。
③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基本工资按7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的,基本工资按80%计发。2.病假期间基础性绩效的计发:
病假期间生活补贴全额发放,岗位津贴减半发放(每月工作日为21.75天)。
3.病假超过六个月的期间不计算工作年限(1956国人字第0055号)。
三、事假制度
1.事假期间,生活补贴照发,旷工可或无故不在岗期间,扣发生活补贴。
2.事假、旷工可或无故不在岗期间,岗位津贴按当月在岗位情况发放,其中当月旷工累计旷工超过5天(含5天)的,停发当月岗位津贴。3.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个月的,停发本人工资。4.事假的管理
(1)各单位要严格事假管理,工作人员一般应在年休假期间处理个人事务。当年休满年休假假期后才能再请事假。
(2)未经批准而擅自不上班的作旷工处理,旷工期间停发工资。(3)旷工或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可予以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
四、职工探亲假制度
(1)职工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或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4)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5)职工探亲往返车船费,按下列标准开支:
①乘火车的,不分职级,一律报硬席座位费。年满五十周岁以上并连
续乘火车四十八小时以上的,可报硬席卧铺费。②乘轮船的,报四等舱位(或比统舱高一级舱位)费。③乘长途公共汽车的,凭据按实报销。
④探亲途中的市内交通费,可按起止站的直线公共电车、汽车、轮渡费凭据报销。但乘坐市内出租机动车辆的开支,应由职工自理,不予报销。
⑤职工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因故乘坐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职工自理。(6)探亲假其他有关规定
①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包括车船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在本人月基本工资百分之三十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②探亲假原则上不能分期使用。但如果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可分两期回家探亲。但探亲往返的路费,每年只能报销一次。③已婚职工丧偶或离婚后,符合探亲条件的,职工当年不能享受探亲假,应自下年度起比照未婚职工享受探亲待遇。
④职工的配偶是实行休假制度的教职工,应该由配偶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探亲,职工本人不能再享受探亲待遇。
五、产假、哺乳假制度
文件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12年国务院令第619号)、《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2010年修正)、《浙江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1号)
1、产假假期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3)女职工怀孕未满3个月流产的,享受20-30天产假;怀孕满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产后假50天。
2、哺乳假假期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职工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确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可以给予6个月的哺乳假;独生子女保健费照发(发至子女满14周岁)。
(1)哺乳假期间待遇:哺乳假期间,基本工资按90%计发。生活补贴照发,岗位津贴减半发放。(2)有关规定:
①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②女职工晚育的,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③女教师产假若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教人〔1992〕8号)。
六、婚假假期
(1)法定婚假:按法定结婚年龄(男不早于22周岁,女不早于20
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3)婚假有关规定
①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②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七、丧假制度
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时,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可给予1—3天的假期料理丧事。有关规定:
(1)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2)在批准的丧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车船费自理。
第二篇:事业单位有关福利制度
事业单位有关福利制度
时间:2008-10-9 8:18:22 点击量:4354
一、假期制度
(一)节假日
1、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1)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建军节(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形成七天的“黄金周”和三天的“小长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二)探亲假
1、享受探亲假的条件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或父母不常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父母)的待遇;根据甬劳〔1998〕266号文件规定,工作地与父母居住地同在宁波大市范围内职工不再实行探亲假制度。
2、职工探亲假期
(1)职工探望配偶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
已按国家规定享受寒暑假的,探亲假安排在寒暑假期间。
3、路费报销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探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基本工资及职岗津贴、省直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等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本人月基本工资30%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4、探亲假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1)“父母”包括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现在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2)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待遇。期满转为正式职工后,上半年转正的,当年享受探亲待遇;下半年转正的,下年起享受探亲待遇。
(3)具备探望父母条件的已婚职工,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经过单位领导批准即可探亲。结婚当年已探过父母的,四年从下一开始计算。
(4)职工探亲往返车船费,按下列标准开支:,①乘火车(包括直快、特快)的,不分职级,一律报硬席座位费。年满五十周岁以上并连续乘火车四十八小时以上的,可报硬席卧铺费。
②乘轮船的,报四等舱位(或比统舱高一级舱位)费。
③乘长途公共汽车的,凭据按实报销。
④探亲途中的市内交通费,可按起止站的直线公共电车、汽车、轮渡费凭据报销。但乘坐市内出租机动车辆的开支,应由职工自理,不予报销。
⑤职工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因故乘坐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职工自理。
(5)职工探亲住宿费开支标准:
①职工探亲往返途中,限于交通条件,必须中途转车、转船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的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如中转住宿费超过规定天数的,其超过部分由职工自理。
②职工探亲途中连续乘长途汽车,夜间停驶必须住宿的,其住宿费凭据报销。
参考文号:国发(1981)36号、(81)劳总险字12号、浙人字(81)052号,浙人字(81)080号、(81)财预字第265号、甬劳薪[1998]266号
(三)产假、哺乳假、护理假
1、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女职工假期
(1)产假假期:
①正常分娩者,给予产假9 0天。其中产前要求安排适当天数休息的,休息天数计算在90天产假之内。
②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的,均按90天计算。难产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后假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产后假增加15天。
③妊娠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产假20—30天;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产假50天。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2、女职工妊娠期间的待遇
(1)妊娠七个月后,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不安排夜班工作。
(2)妊娠未满七个月,不能胜任夜班工作的,可凭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酌情照顾不上夜班。
(3)妊娠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若体力不支,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假休息,工资以不低于百分之八十的标准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4)女职工妊娠期间,应按有关医疗保健机构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所花费的时间作公假处理。
(5)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妊娠,经县(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开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保胎期间的待遇按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规定办理。
3、女职工哺乳假假期待遇
(1)女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
(2)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不能以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4、护理假
男女双方均晚婚晚育的,男方可享受5-7天的护理假。
参考文号:浙政[1988]31号、浙人薪[1997]163号、《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省政府2004年第174号令)
(四)婚假
根据《婚姻法》以及《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以享受婚假,具体规定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五)丧假.
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80)劳总薪字29号、浙江省劳动人事厅、财政厅浙劳人除(87)257号文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职工可请丧假料理丧事。
1、假期: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一3天的丧假。
2、路程假:去外地料埋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工资待遇:工资照发,车船费自理。
二、假期工资待遇
(一)、病假待遇
1、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照发。
各类人员基本工资的组成如下(以下同):
(1)、公务员: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2)、机关技术工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
(3)、机关普通工人:岗位工资;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2、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9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的,基本工资照发。
3、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80%计发。
(上述人员病假期间,津贴、奖金如何发放,由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对请假两个月及其以上不满六个月的,如果要发给津贴,最高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比例部分的80%;对病假六个月及其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比例部分的70%。
病假期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岗位津贴与基本工资一起按病假比例发给。当月病假累计超过11天,月奖金、保留津补贴中的50元岗位津贴停发。)
(二)、事假待遇
1、当年事假累计在20天及以下的,基本工资照发。
2、当年事假累计在20天以上、30天以下(含30天)的,每天扣发本人日基本工资的50%(日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21.75天,以下同);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的,从第31天起,停发本人基本工资。
(事假期间如遇国家规定的周休息日和节假日不予扣发。)
(三)、女职工产假、哺乳假待遇
1、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
2、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职工在哺乳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2、女职工产假、哺乳假期满后需请病、事假的,病、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本通知第一、二条规定执行。
(四)、因私事请假出国期间的待遇
1、因私事请假出国半个月以上不超过1个月(含1个月)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
2、因私事请假出国在1个月以上不超过2个月(含2个月)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60%计发。
3、因私事请假出国在2个月以上不超过3个月(含3个月)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50%计发。
4、因私事请假出国超过3个月的,从第4个月起停发基本工资。
(五)、探亲假待遇
1、按国家规定符合享受探亲假条件的工作人员,在探亲假和路程假期内,基本工资照发。
2、经批准出国攻读学位3年以上的公派出国研究生,婚后赴国外学习时间在1年以上者,其国内的配偶如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按规定向所在单位申请探亲假。出国探亲假一般为3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前3个月基本工资照发,从第4个月起停发基本工资。
(六)、其他有关问题
1、原按职务(岗位)拉开档次发放的津贴补贴项目,纳入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后,其额度仍作为计发各类假期工资的基数,计发办法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2、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施前,各类假期期间津贴补贴的计发办法,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3、浙江省人事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职工假期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浙人薪〔1994〕67号)同时废止。
参考文号:慈人〔2008〕42号浙人发〔2008〕84号
二、死亡抚恤制度
为了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安心工作,解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的有关抚恤待遇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三项。
(一)丧葬费
1、丧葬费标准
工作人员死亡后一次性发给其家属4000元的丧葬补助费。
2、丧葬费发放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原单位发放。
参考文号:慈人〔2005〕5号甬人薪〔2005〕28号
(二)一次性抚恤费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标准及基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革命烈士:本人生前的40个月的工资;
因公死亡:本人生前的20个月的工资;
因病死亡:本人生前的10个月的工资。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基数
(1)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和职务
岗位津贴、省直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保留津贴150元之和。
(2)计发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数包括教龄、护龄津贴、中小学特级教师补贴费。
参考文号:民优函[1994]212号[浙民优字(1994)207号、(1994财行160号转发)];人薪发[1994]48号[浙人薪(1994)146号文转发];浙民优(1992)1114号、(92)财行550号,民优发(1991)12号、民优发(1992)32号,(86)财文字第762号,浙人薪[1999]211号、浙民优字(1999)219号、浙财社(1999)121号
(三)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故后其遗属的基本生活,1988年省劳动人事厅、省财政厅制定了《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牺牲病故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规定》,2001年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又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问题的通知》。现行遗属困难补助人员的条件及标准如下:
1、享受遗属定期生活困难补助人员的条件
(1)父(包括抚养死者长大,以后又依靠死者供养的抚养人)、夫年满六十周岁,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2)母(包括抚养死者长大,以后又依靠死者供养的抚养人)。妻年满五十周岁,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3)子女(包括遗腹子女、具备法定手续的养子女、与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年未满十八周岁、无生活来源;或虽满18周岁但正在普通高校(不包括读研究生或体学工作的)、中专、技校、中学读书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4)工作人员生前抚养的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弟妹)年未满十八周岁、无生活来源;或虽满18周岁,但正在普通高校(不包括读研究生或休学工作的)、中专、技校、中学读书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2、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3、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几点说明
(1)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从工作人员死亡的次月起开始发放。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中的大中专毕业生或从社会上招聘的干部,在见习期或试用期间死亡的,可以按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暂行规定”执行。
(3)凡享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不得再享受企业职工家属医疗等劳保待遇。
(4)对死者生前患病期间所造成的遗属经济困难,可根据其困难大小,由死者生前所在单位给予本人2个月基本工资的一次性补助。
(5)职工自杀,如不是政治性自杀,而是因家庭或生活问题自杀,可按因病死亡处理。
(6)下列人员,应及时停发、不发或减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①死者遗属已经独立生活(如参军、招工、从事个体经营、农业劳动等)或者去世,其生活困难补助费即不再发给;
②死者的配偶改嫁或另娶后,其本人生活困难补助费不再发给。
③死者的父母、弟妹,由死者与其他亲属共同供养、已作为其他亲属的遗属领取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可以不发。未领取的,可视情况酌情减发。
④死者生前供养的子女中,系违反《计划生育条例》超生的,不得列入补助范围。⑤死者遗属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劳动教养的,不再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⑥死者遗属已享受精减退职或计划外临时工晚年生活困难补助等补助费的,只能选择其
中的一项补助费。
参考文号:浙人薪[2000]70号、浙财行[2000]60号,浙人薪[2001]62号
五、补助制度
(一)精减退职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补助费标准由市人事局根据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确定。
(二)精减退职职工死亡后的丧葬费:凡符合浙组[1997〕1号文规定,享受精减困难补助费的干部,本人去世后按其生前的生活补助标准一次发给3个月的补助金,作为丧葬费用,并从去世后的次月起停发生活困难补助费。
第三篇: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吃空饷”的问题,本次两会是否有议案? 建议
中央加大力度严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吃空饷",继续盘剥人民的血汗。据调查,“吃空饷”损失的国家财产远大于贪官侵吞的国家财产。这些财产用于扶贫助困不是更好吗。我强烈建议中央有态度,真正管一管,抓一抓。
第四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考核本人总结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2013年已被历史车轮碾碎,给我留下的是那道刻骨铭心的印痕。回顾过去一年艰辛历程,本人内心是欣慰的,收获颇丰。为了更好地把工作做好,现将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2013学年中,本人能积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法规文件,同时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言传身教,对学生宽严相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良好品行去影响学生,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去关爱学生,能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2013学年工作中,本人能不断参加继续教育,获取新的知识,汲取新鲜血液,拓宽自己知识面。本人能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并不断钻研教材,努力践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推行“三学”课堂。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使自己业务能力空前提高。
在2013学年中,本人能积极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扎根校园,以校为家。出满勤,上好课。确实做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本人付出了辛勤汗水,同时也取得丰厚的回报。快乐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三学”课堂培养了学生“自学合学评学”的能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本学期努力工作,本人圆满完成了自己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能使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内容,所带九(3)九(6)两个班级化学,在历次考试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好评。
在2013学年中,本人能积极响应教体局号召,不做有偿家教,不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客和送礼,廉洁自律,两袖清风。
总之,在2013学年中,本人圆满完成了自己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我认为自己是一名优秀人民教师,请上级领导对我考核认定。
第五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其积极性,并为其聘任、晋升、奖惩、培训、辞退以及享受工资福利待遇等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
第二章 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第四条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4个方面: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运用发挥、业务技术的提高和知识更新的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职责的情况,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条 考核标准应以岗位职责及工作目标任务为基本依据,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职务等级及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以准确的、定性化的文字进行表述。
第六条 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
㈠ 职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奉公,精通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
称职: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称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力,政治、业务素质不够高,完成工作任务比较差,或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称职:政治、业务素质较低,组织纪律性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㈡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强,勤奋敬业,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工作有创新,在科研、教学、业务技术工作中成绩突出。
称职: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和职业道德,工作负责,业务熟练,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较好。
基本称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力,职业道德欠缺,政治业务素质不够高,完成工作任务一般或在工作中造成一定失误。
不称职:政治、业务素质较低,工作责任心不强,组织纪律性差,不能履行岗位职责和适应工作要求,不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
㈢ 工人考核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政治思想表现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精通业务、工作勤奋、责任心强,确保劳动安全,工作成绩突出。
称职:政治思想表现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积极、做好劳动安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较好。
基本称职:政治思想表现一般,组织纪律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较差,责任心不强,忽视劳动安全,遵守工作或操作规程较差,造成一定失误,出现事故苗头或发生轻微事故。
不称职:政治思想表现和组织纪律性差,缺乏责任心,难以适应工作要求,不能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不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以上各类人员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在民意测验中,称职率必须在90%以上。凡在当年工作中有重大失误或违纪行为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虽然完成了工作任务,均可定为不称职。
第七条 考核要严格坚持标准,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参加考核人员总数的10%,最多不超过15%。
第三章 考核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要注重实效,简便易行,宜于操作。
第九条 考核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必要时,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以授权同级副职负责。
第十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考核。平时考核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是完成1件重要工作记载1次;二是按照固定周期(1个月)记载1次。考核单位可选择其中一种。主管领导要定期考核,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对被考核人的工作记载考核(检查)1次,并签署考核人意见,作为考核的依据。考核一般在每年年末至翌年3月底进行。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第十一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㈠ 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填写考核登记表(附:《重庆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
㈡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
㈢ 单位主管领导人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㈣ 考核领导小组对主管领导人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
㈤ 单位主要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
㈥ 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局级事业单位领导除外)的考核参照第十一条 规定的程序,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必要时,可以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本单位考核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复核,考核领导小组在1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中,如复核结果仍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人员对复核意见再不服,可在接到复核书面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人事部门提出申诉,主管部门或人事部门接到申诉后必须在30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四条 考核结果须存入本人档案。
第四章 考核机构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在考核时应设立非常设性的考核领导小组,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考核工作。
第十六条 考核领导小组由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人事部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代表组成。其职责是:
㈠ 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单位考核实施办法;
㈡ 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考核工作;
㈢ 审核主管领导人写出的考核评语以及提出的考核等次意见;
㈣ 审核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
㈤ 向主管部门报送优秀等次比例审核表和考核工作总结,由主管部门汇总上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后执行;
㈥ 颁发由重庆市人事局统一制作的优秀等次证书。
第十七条 严格实行考核备案制度。各事业单位考核结束后,由主管部门将所属事业单位的考核结果统计表汇总上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并发给考核结果确认通知书,作为单位人员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依据。
第五章 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等次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㈠ 按有关规定晋升工资档次和发给奖金;
㈡ 职员连续2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3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
㈢ 专业技术人员连续2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在职务岗位空缺内可优先推荐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考试考核评定,称职的可续聘,基本称职的一般可续聘,但要通过教育限期达到要求;
㈣ 工人连续2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具有优先晋升上一等级职务和续聘的资格。
第十九条 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㈠ 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根据不同情况,予以降职、调整工作岗位或低聘。
㈡ 连续2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解聘或辞退。
第二十条 考核结果的使用,应与事业单位评选先进活动、开展奖励表彰工作紧密结合。
第二十一条 未完成考核工作的单位,在本不得享受考核结果的有关待遇,在下一不得开展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和行政职务的晋升工作。
第六章 考核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考核的管理与监督,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工作。
第二十三条 考核应坚持实事求是,对在考核中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的,必须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区县(自治县、市)政府人事部门和市级各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实施意见,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可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