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1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答案
试
题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第1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主体中,负责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监督管理的部门不包括()。A.行业协会 B.财政部门 C.国土部门 D.金融监管部门 答案: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2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不得作为特许经营项目价格或收费调整依据的是()A.有关法律规定 B.有关行政法规规定 C.有关部门规章规定 D.特许经营协议约定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特许经营协议变更后可能对存续债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A.事先征得债权人同意 B.事先征得债务人同意 C.事后告知债权人 D.事后告知债务人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因特许经营协议一方严重违约或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特许经营者无法继续履行协议约定义务,可以提前终止协议
B.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特许经营者无法继续履行协议约定义务,可以提前终止协议
C.出现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提前终止协议情形的,在与债权人协商一致后,可以提前终止协议
D.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的,政府应当收回特许经营项目,原特许经营者不得获得相应补偿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督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以实施特许经营为名增设行政审批项目或审批环节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特许经营者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进行监督管理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特许经营者执行行业标准、产品或服务技术规范进行监督管理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成本监督审查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诉的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公众可以向实施机构投诉 B.社会公众可以向特许经营者投诉
C.社会公众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 D.社会公众可以向人民法院投诉 答案:C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7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向社会公开的特许经营项目的相关信息是()
A.特许经营有关政策措施 B.特许经营部门协调机制组成 C.特许经营部门协调机制职责 D.委托的第三方咨询机构的职责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8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应当依法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的主体是()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C.县级以上审计部门 D.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9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协议的变更的说法,错误的是()A.特许经营协议内容可以在协商一致后变更 B.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不得延长
C.特许经营协议可以因为一方严重违约提前终止 D.特许经营协议可以因为不可抗力提前终止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0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项目投融资渠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禁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特许经营项目资本金
B.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进行结构化融资,发行项目收益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等
C.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
D.国家鼓励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1题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A.20年 B.25年 C.30年 D.35年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2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需要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或者开展物有所值评估的,由()负责开展相关工作。
A.发展改革部门 B.财政部门
C.项目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 D.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3题
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有关部门不包括()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B.交通运输部 C.国土资源部 D.中国人民银行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4题
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有关部门不包括()A.环境保护部
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C.水利部 D.中国人民银行 答案:A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5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施行日期为()A.2015年5月1日 B.2015年6月1日 C.2015年7月1日 D.2015年8月1日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6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特许经营协议的履行不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行政区划调整 B.政府换届 C.部门调整 D.负责人变更
E.特许经营一方严重违约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7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应该向社会公开的特许经营项目的相关信息有()A.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 B.特许经营者选择
C.项目所提供公共服务标准 D.未经过审计的上年度财务报表 E.监测分析 答案:A,B,C,E
您的答案:A,B,C,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8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就特许经营活动发生争议的,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解决()A.协商 B.行政复议 C.行政诉讼 D.仲裁 E.民事诉讼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19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特许经营者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取得项目收益()A.向用户收费 B.政府进行投资补助
C.政府授予特许经营项目相关的其它开发经营权益 D.政府进行投资入股 E.政府付费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0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任何一方不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要求的,下列补救措施中,相对方可以采用的有()A.根据协议继续履行 B.赔偿损失 C.支付违约金 D.采取补救措施
E.即使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1题
特许经营者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定期对特许经营项目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设施运转正常及经营期限届满后资产按规定进行移交。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2题
特许经营者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事项负有保密义务,并应当建立和落实相应保密管理制度。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3题
根据公共利益需要,要求特许经营者提供协议约定以外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许经营者应负责提供并不得要求相应补偿。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4题
在特许经营协议有效期内,协议内容确需变更的,协议当事人应当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5题
因特许经营期限届满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的,在同等条件下,原特许经营者优先获得特许经营。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6题
实施机构应当将社会公众意见作为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7题
特许经营协议是行政协议。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8题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许经营项目的,应当依法收回特许经营项目,向社会公开。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9题
某省交通运输厅可以制定某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0题
需要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或者开展物有所值评估的,由金融部门负责开展相关工作。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1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授权有关部门或单位作为实施机构负责特许经营项目有关实施工作。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2题
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标准和监管要求明确、有关领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可以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3题
实施机构应按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4题
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约定超过规定的特许经营期限。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5题
实施机构应当在招标或谈判文件中载明是否要求成立特许经营项目公司。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6题
金融机构不得与参与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共同制定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融资方案。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7题
需要成立项目公司的,实施机构应当等依法选定的投资人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后,直接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8题
政府可以在特许经营协议中承诺固定投资回报。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9题
政府可以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就防止不必要的同类竞争性项目建设、必要合理的财政补贴、有关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内容作出承诺。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0题
特许经营者应当根据特许经营协议,执行有关特许经营项目投融资安排,确保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落实。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试卷总得分:91.0
第二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
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规范特许经营活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维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和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国家鼓励和引导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项目实施特许经营。
第三条 【特许经营定义】本办法所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依法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划分和风险分担机制,授权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经营或者经营特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 【特许经营条件】实施特许经营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内外资准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二)具有公益性、长期性、可经营性,风险可分担;(三)项目建设运营的标准和监管要求明确;(四)能够物有所值,即与传统政府投资模式相比,社会资本参与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或者有效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省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本级财政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指导性目录,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指导性目录制定过程中,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五条 【特许经营方式】特许经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一)在一定期限内,政府授权特许经营者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包括现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改建、扩建,期限届满移交政府;(二)在一定期限内,政府授权特许经营者运营、维护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期限届满移交政府;(三)在一定期限内,政府授权特许经营者提供公共服务;(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六条 【特许经营期限】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规定方式的,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 年;采用本办法第五条第(二)、(三)项规定方式的,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10 年。
第七条 【基本原则】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行业规划。
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平等保护参与各方合法权益,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第八条 【职责分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全国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综合性政策措施。国务院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特许经营权授予
第九条 【实施方案提出】除法律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指导性目录,提出特许经营项目建议和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组织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法人及其他组织可以依据本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指导性目录,向相应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特许经营项目建议和实施方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予以研究答复。
第十条 【实施方案内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名称和基本情况;(二)项目的实施机关;(三)项目的服务标准和要求、实施进度等基本经济技术指标;(四)特许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五)特许经营方式及期限;(六)投资总额、预期收益、支付方式、价格及其测算;(七)项目融资方案;(八)政府承诺和保障;(九)项目体现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或者降低成本等经济社会价值;(十)经营期满后的资产处置原则;(十一)应急事件的处置原则;(十二)其他在可行性评估时需要考察的事项。第十一条 【特许经营审查】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和有关职责分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建议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委托开展特许经营可行性评估,并征求公众意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联合审查机制,简化和优化审查流程,规范审查时限和程序。
第十二条 【特许经营可行性评估】特许经营可行性评估应当委托有关工程咨询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特许经营可行性评估主要包括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公共服务质量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政府和特许经营者的风险分担、政府付费项目财政承担能力、用户付费项目的公众支付意愿和能力,以及市场主体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参与意愿评估等。
第十三条 【特许经营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查认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可行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对实施方案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和有关职责分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综合各部门书面审查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对审批程序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不批准告知】经审查认为实施方案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特许经营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评估结果通知提出特许经营建议和实施方案的有关部门、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十五条 【实施机关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作为实施机关,负责有关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实施工作。
第十六条 【特许经营者选择】实施机关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实施方案,按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市场竞争方式依法选择特许经营者,并进行公示。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参与磋商】特许经营者选择阶段,参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与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制定市场化融资方案。
第十八条 【简化审批】特许经营者根据经批准的实施方案和特许经营协议,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简化办理手续,优化办理流程,对于本部门根据本办法第十三条出具的书面审查意见已经明确内容不再作实质性审查。
第三章 特许经营协议
第十九条 【书面协议】实施机关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实施方案与特许经营者签订书面特许经营协议。
第二十条 【特许经营协议内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名称、内容、特许经营方式及期限;(二)特许经营者或者项目公司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结构等信息;(三)项目资金来源;(四)收益取得方式;(五)价费及其调整机制;(六)履约担保和风险分担;(七)项目资产所有权归属及移转;(八)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数量、质量、时限等要求及绩效监管标准;(九)变更、提前终止及补偿;(十)项目期满移交;(十一)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十二)其他约定事项。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协议指南或示范文本。
第二十一条 【收益取得】特许经营协议可以约定特许经营者通过下列方式取得合理收益:
(一)对提供特许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向用户收费;(二)政府授予与特许经营项目相关的其他开发经营权益;(三)政府给予相应补贴或政府采购服务;(四)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同意的其他方式。第二十二条 【价格确定和调整】特许经营项目价格或收费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予以确定或者调整,并公开会计数据和财物指标。
第二十三条 【政府承诺】政府可以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就有关土地使用、防止不必要的同类竞争性项目建设、必要合理的补贴、有关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内容作出承诺,但不得承诺固定投资回报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四条 【项目公司】根据特许经营协议需要成立项目公司的,特许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依法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并由实施机关与项目公司签订补充书面协议。
特许经营协议可以约定特许经营期内,除经协议各当事方协商同意并报请原特许经营审批机关批准,项目公司不得变更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不得进行重大调整。
第二十五条 【特许协议变更和延长】特许经营期限内,确需变更特许经营协议的,协议当事人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
特许经营期满后确有必要延长的,特许经营当事人应当协商一致,并报原特许经营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六条 【特许协议提前终止】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特许经营协议另有约定外,特许经营协议各当事方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不得单方提出解除协议。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情形,特许经营协议确需提前终止的,协议任何一方均有权依法或依约定要求赔偿。
第二十七条 【公共服务保障】特许经营协议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时,实施机关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相应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 特许经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公共利益保障和全面履约】特许经营协议各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并依法保障公共利益、促进公众福祉。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实施机关和特许经营者任何一方不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要求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二十九条 【特许经营权保护】特许经营者取得的特许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收回和限制特许经营者的特许经营权,不得干涉特许经营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开展的经营活动。
第三十条 【特许经营者权利限制】未经报请原特许经营审批机关同意,特许经营者不得将特许经营项目的设施、土地和特许经营相关权益用于特许经营项目之外的用途。
第三十一条 【特许经营者普遍服务义务】特许经营者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特许经营协议提供优质、持续、高效的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特许经营者应当对特许经营协议约定服务区域内所有用户普遍地、无歧视地提供服务,不得对新增用户实行差别待遇。
第三十二条 【特许经营者保存和移交义务】特许经营者应当对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维修、保养过程中有关资料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归档保存。
特许经营期满或其他原因终止特许经营权的,原特许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本办法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将特许经营有关资产和档案资料移交实施机关,并制作书面记录。
第三十三条 【项目验收】包括设施建设或公共服务设施购置安装等的特许经营项目,设施建设完成后和开始提供公共服务前,实施机关应当依法对项目建设情况或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设备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逾期未完成或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验收标准或要求的,实施机关应当要求特许经营者在限期内完工或整改、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
第三十四条 【实施机关严格履约义务】特许经营协议实施机关和有关政府应确保按照协议约定支付有关费用、拨付相应补贴,并严格按照约定履行有关义务。特许经营者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的事项,负有保密义务,并应建立和落实相应的保密管理制度。
第三十五条 【实施机关保密义务】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实施特许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工作中知悉的特许经营者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特许经营的成本、价格、政府补贴和服务标准等依法必须公开的信息除外。
第三十六条 【实施机关补偿义务】因公共利益需要,政府依法可以收回特许经营权、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征用实施特许经营的基础设施、或者指令特许经营者提供协议约定外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特许经营协议给予相应补偿。
因法律法规或政策调整损害特许经营者预期利益的,政府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给予相应补偿。
第三十七条 【运营情况备案与检查】特许经营者应当按规定的时间将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计划、报告、董事会决议等报实施机关备案。
实施机关应当定期对特许经营者建设运营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对运营成本和收益进行核算。收益过高的,应当适时调整补贴额度,或按照协议约定对价格进行调整。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行业规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研究制定相关领域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业标准、产品和服务技术规范,以及有关监管要求和标准。
第三十九条 【监管职责】特许经营期限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特许经营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对特许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并依法处理。
第四十条 【监测评估】实施机关应当监测分析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综合评估报告会同特许经营者提出改进完善特许经营建设运营的措施。综合评估应征求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意见。
第四十一条 【投诉处理】有关特许经营项目利害关系人、服务对象或社会公众认为特许经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可以向实施机关或有关监管部门投诉,实施机关或有关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四十二条 【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除外,特许经营者和实施机关应当将特许经营项目的实施方案、招标文件、特许经营协议及其变更或终止情况、项目建设运营情况、综合评估报告等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开。
第四十三条 【应急预案】实施机关和特许经营者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正常提供。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特许经营者法律责任】特许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实施机关或者有关监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经实施机关报原特许经营审批机关批准,可以收回特许经营权、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并实施临时接管。原特许经营者应当予以配合,并同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一)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行业标准、规范和特许经营协议从事特许经营活动,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或者不履行检修保养、更新改造义务,严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二)违法擅自转让、出租、质押、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擅自处分特许经营权,或者处置与特许经营必须设施、设备的;(三)擅自停业、歇业的;(四)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不适宜继续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 【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特许经营权的法律责任】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实施机关应当报原特许经营审批机关批准,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向 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并纳入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第四十六条 【实施机关法律责任】实施机关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经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特许经营项目、不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干预特许经营者正常经营活动、滥用职权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行政监督部门法律责任】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依法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法律救济】特许经营者与实施机关就特许经营协议发生争议并难以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
特许经营者认为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决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并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第四十九条 【除外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 【实施办法】本办法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施行日期】本办法自2014 年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解读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解读
摘要:被业界称誉为PPP基本法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业经国务院2015年4月21日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于4月25日联合发布。《办法》提出,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办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
一、《办法》出台背景
说到《办法》,首先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6号,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它是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一个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效力上讲无法约束地方政府。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指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的法律文件,许多省市也出台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PPP意见。需要强调的是,与上述法律文件相比,该《办法》法律效力是最高的。
目前,社会资本介入PPP项目依然非常谨慎,项目签约率低。有分析机构统计称,自2014年9月以来,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共推出总额约1.6万亿的PPP项目。但到目前为止,真正签约的大约为2100亿,仅占总额的约13%。可以说,《办法》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地方政府性债务亟待清理、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以及民间投资活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推出,为激活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化融资的一项有力举措。
二、《办法》核心内容归纳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内涵。指政府采用竞争方式依法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约定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
特许经营实施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特许经营授权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PPP模式中与政府合作的社会资本的法人、组织)
特许经营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特许经营方式。PPP模式下,可以有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BOOT模式(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TO模式(建设-转让-拥有)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
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另行约定。
政府承诺禁忌。可以就防止不必要的同类竞争性项目建设、必要合理的财政补贴、有关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内容作出承诺,但不得承诺固定投资回报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事项。
补偿方式。可由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包括政府授予特许经营项目相关的其它开发经营权益。需要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的特许经营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综合考虑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状况,合理确定财政付费总额和分数额,并与政府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确保资金拨付需要。
三、《办法》特点
(一)权威性强
《办法》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及央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是真正意义上的PPP首部部门规章,相比之前建设部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发改委的《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财政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以及省市出台的PPP意见等法律文件,法律效力等级增加,能够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并且,在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办法》定位有明确表述——是重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这个定位将特许经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了《办法》一定的政策约束力。
(二)界定明细
首先对特许经营的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还有一些量化指标的界定。《办法》第六条中规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限最长应当不超过30年,但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约定。30年的上限主要是考虑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一般规模大、周期长、盈利慢,以此来保障参与的企业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运营,之后再交归国家。同时,规定也额外考虑了对部分特殊的特许经营项目适当放宽限制。
《办法》还明确提出政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特许经营项目专设的信贷“绿色通道”。《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政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此项规定与之前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的相关文件相吻合,延长贷款期限可以有效缓解投资人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措施。
(三)开拓创新性
《办法》的创新性首先体现在它对特许经营项目投资者的财产权和投资收益的强有力保护。过去政府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方面的手段,更多地是依靠发布红头文件和各项政策指南。但是依靠这种政策性文件的方式来吸引社会投资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政策并不能很好地保护财产权,从而让投资者对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能否得到有力保证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性。此《办法》法律效力层级相对较高,能够为投资人的财产权和投资收益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办法》的出台是将行政协议纳入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具体实践。此前我国长期将社会资本与政府公共事业之间的特许经营关系当作民事合同关系来对待,而法院的民事审判无法解决行政职权的问题,从而让行政合同关系的理顺缺乏有效通道。2014年11月通过的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改变了这一状况,明确将行政协议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里。《办法》第五十一条中也明确规定,特许经营者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并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最后,《办法》中包含了许多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相契合的创新性措施。如《办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四、《办法》实施意义、(一)强化信贷、融资支持,制度创新激活社会资本
《办法》提到了一些创新的融资模式,允许对特许经营项目开展预期收益质押贷款,鼓励以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项目资本金,支持项目公司成立私募基金,发行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拓宽融资渠道。《办法》中提供的多种融资方式,为地方政府在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其中,产业基金是近年来各地实践的一种投融资方式,不同于地方债券发行和PPP模式,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最近地方政府热推的城镇化建设基金,就和《办法》中提到产业基金密切相关。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资本参与的门槛,为社会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项目指明多种渠道,将全方位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热度和活力。此外,《办法》还提供了个性化的信贷支持。《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信贷“绿色通道”将大大缓解特许经营项目投资者的资金压力,减少投资者顾虑,增强投资信心,对于引入大量社会资本大有裨益。
(二)促进PPP模式推广,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 在基建投资领域,地方政府担当主力军的角色。但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发布后,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大幅受限,不能再发行城投债或融资平台贷款,目前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和PPP来融资。鉴于地方政府债规模有限,PPP将是地方政府维系基建投资增速的重要融资方式,PPP模式的推广难以回避。自去年以来,国家就力推PPP,而特许经营就是PPP的重要实现方式。但在PPP模式已被确立为地方政府化解资金压力重要抓手的情况下,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规范支撑,社会资本进入市政、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进程仍然面临众多规范性难题。该《办法》的出台可以看作是推进PPP模式的重要制度设计,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项促进PPP模式发展的配套制度。《办法》作为PPP的重要实现形式,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实现路径,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引入更多市场竞争元素,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厘清政企边界
社会资本很关心政府和项目企业之间的关系能否理清,《办法》通过双方书面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厘清政府和企业的边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到垄断行业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中来。
在政府层面,《办法》强调了两点:一是政府履约,强调了政府信用。《办法》第三十六条中规定,因法律、行政法规修改,或者政策调整损害特许经营者预期利益应当给予特许经营者相应补偿。此举在政府履约责任方面做了约定,有利于督促政府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审慎考虑对特许经营活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政府对特许经营活动的不良干预。二是严格监督,强调对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管。《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第四十四条中规定,社会公众有权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提出意见建议;第四十五条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特许经营有关政策措施、特许经营部门协调机制组成以及职责等信息向社会公开。特许经营者应当公开有关会计数据、财务核算和其他有关财务指标,并依法接受财务审计。这表明,《办法》对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采取了财务审计监督、履职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在社会资本层面,《办法》明确特许经营者取得的特许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收回和限制特许经营者的特许经营权,不得干涉特许经营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开展的经营活动。
五、《办法》亮点
(一)特许经营期限
《办法》第六条中规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限应当根据行业特点、所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需求、项目生命周期、投资回收期等综合因素确定,最长不超过30年。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约定超过前款规定的特许经营期限。特许经营期限值的设定既明确又具有适度调整空间。30年的限定考虑到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的行业特点、项目生命周期、投资回收期和融资手段等各类因素,但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则可放宽经营年限。
(二)信贷差异化支持
《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为特许经营项目提供财务顾问、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等金融服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2015年3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在监管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PPP项目差异化信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从规定条款的相似性来看,《办法》考虑到了政策的关联性,与之前的国家政策相契合,共同构成PPP法律法规体系。从政策实施的实际意义来讲,“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的规定是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实际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到特许经营投资者利益、运营周期、公众利益的一个可实际操作的政策亮点。
(三)融资模式创新
《办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国家鼓励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特许经营项目资本金。鼓励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进行结构化融资,发行项目收益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等。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金融机构的贷款需要放出去。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需要资金,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特许经营模式。但将创新性金融方式运用到特许经营活动实践中需要慢慢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环保行业(包括自来水、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项目等)特许经营实践其实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面,从建设部推行市政公共事业特许经营开始,环保行业特许经营得到了大力发展的。上述提到的一些金融创新模式,在环保行业都有案例,如收费权质押、收费许可背书等。《办法》中的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产业基金股权投资、项目公司设立私募基金等等创新融资模式,延续了《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的提法,与其精神一脉相承。
(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办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特许经营者根据特许经营协议,需要依法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和项目核准或审批等手续的,有关部门在进行审核时,应当简化审核内容,优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对于本部门根据本办法第十三条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已经明确的事项,不再作重复审查。《办法》对于特许经营项目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的规定也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在2015年3月1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规定,“建立绿色通道,加快PPP项目贷款审批”。审批流程的简化将为特许经营项目的落地扫除一些阻碍,也有利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从制度设计上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保证了特许经营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这一规定对于特许经营活动具有制度兜底的作用。
(五)预期收益质押贷款
《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探索利用特许经营项目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支持利用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一位曾参与特许经营法立法过程的PPP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允许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为PPP项目的融资创造了条件,意味着项目的债务不会被放进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在国企负债率很高的当下,这有利于国企尤其是央企做更多优质项目,而不会受经济下滑的影响。
(六)信用记录制度
《办法》第五十六条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特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建立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依法予以曝光,并会同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信用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是对特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将会对特许经营者及其从业不良行为进行记录,这将会影响特许经营者的品牌信誉、企业诚信度、企业贷款信用评级、企业经营状况等,对特许经营者后续的运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经营行为无法展开。
(七)争议解决机制
《办法》第五十一条中规定,特许经营者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并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办法》没有规定特许经营下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这样的争议解决机制,而是将特许经营下的行政机关行为视为行政监督管理方面的行为。这样的规定,与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是一致的,后者第十二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包括“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然而,这样的规定,与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合同约定,项目实施机构、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可就发生争议且无法协商达成一致的事项,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的规定是不同的。总的来说,这项规定保证了投资者受到政府侵害时的法律救济,对于特许经营授予的行政行为,投资者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办法》实施展望
《办法》既明确了特许经营的范围、主体和程序,又配套了投资、价格和财政补贴的政策,并对厘清各方责任保证合约的顺利实施,给予了制度性支撑。对于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具有制度兜底的作用,对于创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和提供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有很多亮点,也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落地的内容。第一,文件里提到的创新融资模式,需要制定更完善的细则。比如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的期限与退出方式,如何更符合特许经营长期合作的需要?第二,文件规定要简化规划选址、土地、项目核准等手续,但实际操作性有待考究,执行标准不一。如特许经营项目可否无偿使用划拨用地,是否特许经营项目用地主体是国有企业,就可按划拨方式供地?而特许经营项目用地主体为非国有企业,就需要办理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2001年10月2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划拨用地目录》是否适用?如果是出让土地,特许经营的招标,能否与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程序统一?对此,需要土地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突破。第三,《办法》中提到“完善特许经营价格或收费机制,政府可根据协议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在具体一个项目操作如何给予?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各种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全部进行了清理。对于特许经营项目,如何根据协议补贴?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操作规则。
缺少明确法律规范、合作前景难以预判,是让民营资本对特许经营和PPP模式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整体来看,该《办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准入标准,同时规范了特许经营行为,有利于促进特许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是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全局角度,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及特许经营进行系统化的顶层设计。但从特许经营发展的整体历程来看,《办法》实际上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文件,特许经营法的立法进程仍然需要加快。
第四篇:2、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第1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主体中,负责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监督管理的部门不包括()。A.行业协会 B.财政部门 C.国土部门
D.金融监管部门 答案:D
第2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不得作为特许经营项目价格或收费调整依据的是()A.有关法律规定 B.有关行政法规规定 C.有关部门规章规定 D.特许经营协议约定 答案:C
第3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特许经营协议变更后可能对存续债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A.事先征得债权人同意 B.事先征得债务人同意 C.事后告知债权人 D.事后告知债务人 答案:A
第4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因特许经营协议一方严重违约或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特许经营者无法继续履行协议约定义务,可以提前终止协议
B.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特许经营者无法继续履行协议约定义务,可以提前终止协议
C.出现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提前终止协议情形的,在与债权人协商一致后,可以提前终止协议
D.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的,政府应当收回特许经营项目,原特许经营者不得获得相应补偿 答案:D
第5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督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以实施特许经营为名增设行政审批项目或审批环节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特许经营者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进行监督管理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特许经营者执行行业标准、产品或服务技术规范进行监督管理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成本监督审查 答案:A
第6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诉的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公众可以向实施机构投诉 B.社会公众可以向特许经营者投诉
C.社会公众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 D.社会公众可以向人民法院投诉 答案:C
第7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向社会公开的特许经营项目的相关信息是()A.特许经营有关政策措施 B.特许经营部门协调机制组成 C.特许经营部门协调机制职责 D.委托的第三方咨询机构的职责 答案:D
第8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应当依法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的主体是()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C.县级以上审计部门 D.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 答案:C
第9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协议的变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特许经营协议内容可以在协商一致后变更 B.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不得延长
C.特许经营协议可以因为一方严重违约提前终止 D.特许经营协议可以因为不可抗力提前终止 答案:B
第10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关于特许经营项目投融资渠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禁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特许经营项目资本金
B.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进行结构化融资,发行项目收益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等
C.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
D.国家鼓励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答案:A
第11题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A.20年 B.25年 C.30年 D.35年 答案:C
第12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需要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或者开展物有所值评估的,由()负责开展相关工作。A.发展改革部门 B.财政部门
C.项目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 D.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 答案:B
第13题
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有关部门不包括()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B.交通运输部 C.国土资源部 D.中国人民银行 答案:C
第14题
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有关部门不包括()A.环境保护部
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C.水利部
D.中国人民银行 答案:A
第15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施行日期为()A.2015年5月1日 B.2015年6月1日 C.2015年7月1日 D.2015年8月1日 答案:B
第16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特许经营协议的履行不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行政区划调整 B.政府换届 C.部门调整 D.负责人变更
E.特许经营一方严重违约 答案:A,B,C,D
第17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列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应该向社会公开的特许经营项目的相关信息有()
A.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 B.特许经营者选择
C.项目所提供公共服务标准 D.未经过审计的上财务报表 E.监测分析 答案:A,B,C,E
第18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就特许经营活动发生争议的,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解决()A.协商 B.行政复议 C.行政诉讼 D.仲裁 E.民事诉讼 答案:A,B,C
第19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特许经营者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取得项目收益()A.向用户收费
B.政府进行投资补助
C.政府授予特许经营项目相关的其它开发经营权益 D.政府进行投资入股 E.政府付费 答案:A,B,C,D
第20题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任何一方不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要求的,下列补救措施中,相对方可以采用的有()A.根据协议继续履行 B.赔偿损失 C.支付违约金 D.采取补救措施
E.即使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 答案:A,B,C,D
第21题
特许经营者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定期对特许经营项目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设施运转正常及经营期限届满后资产按规定进行移交。答案:正确
第22题
特许经营者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事项负有保密义务,并应当建立和落实相应保密管理制度。答案:正确
第23题
根据公共利益需要,要求特许经营者提供协议约定以外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许经营者应负责提供并不得要求相应补偿。答案:错误
第24题
在特许经营协议有效期内,协议内容确需变更的,协议当事人应当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答案:正确
第25题
因特许经营期限届满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的,在同等条件下,原特许经营者优先获得特许经营。答案:正确
第26题
实施机构应当将社会公众意见作为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答案:正确
第27题
特许经营协议是行政协议。答案:正确
第28题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许经营项目的,应当依法收回特许经营项目,向社会公开。答案:正确
第29题
某省交通运输厅可以制定某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答案:错误
第30题 需要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或者开展物有所值评估的,由金融部门负责开展相关工作。答案:错误
第31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授权有关部门或单位作为实施机构负责特许经营项目有关实施工作。答案:正确
第32题
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标准和监管要求明确、有关领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可以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答案:错误
第33题
实施机构应按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答案:正确
第34题
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约定超过规定的特许经营期限。答案:正确
第35题
实施机构应当在招标或谈判文件中载明是否要求成立特许经营项目公司。答案:正确
第36题
金融机构不得与参与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共同制定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融资方案。答案:错误
第37题
需要成立项目公司的,实施机构应当等依法选定的投资人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后,直接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答案:错误
第38题
政府可以在特许经营协议中承诺固定投资回报。答案:错误
第39题
政府可以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就防止不必要的同类竞争性项目建设、必要合理的财政补贴、有关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内容作出承诺。答案:正确
第40题
特许经营者应当根据特许经营协议,执行有关特许经营项目投融资安排,确保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落实。答案:正确
第五篇: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设部令第126号 【发布日期】2004-03-19 【生效日期】2004-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126号)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2月24日经第29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 汪光焘
二○○四年三月十九日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制度。
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实施特许经营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确定。
第四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 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第六条 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坚持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资源的原则,鼓励跨行政区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共享。
跨行政区域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应当本着有关各方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加强监管。
第七条 参与特许经营权竞标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和设施、设备;
(三)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
(四)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
(五)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
(六)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
(七)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下列程序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
(一)提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报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条件,受理投标;
(二)根据招标条件,对特许经营权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和方案预审,推荐出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
(三)组织评审委员会依法进行评审,并经过质询和公开答辩,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四)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
(五)公示期满,对中标者没有异议的,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与中标者(以下简称“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第九条 特许经营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许经营内容、区域、范围及有效期限;
(二)产品和服务标准;
(三)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标准以及调整程序;
(四)设施的权属与处置;
(五)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
(六)安全管理;
(七)履约担保;
(八)特许经营权的终止和变更;
(九)违约责任;
(十)争议解决方式;
(十一)双方认为应该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协助相关部门核算和监控企业成本,提出价格调整意见;
(二)监督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书规定的义务;
(三)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的经营计划实施情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
(四)受理公众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的投诉;
(五)向政府提交特许经营监督检查报告;
(六)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临时接管特许经营项目;
(七)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一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生产、供应计划;
(二)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安全生产;
(三)履行经营协议,为社会提供足量的、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四)接受主管部门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五)按规定的时间将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计划、报告、董事会决议等报主管部门备案;
(六)加强对生产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确保设施完好;
(七)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二条 特许经营期限应当根据行业特点、规模、经营方式等因素确定,最长不得超过30年。
第十三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承担政府公益性指令任务造成经济损失的,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十四条 在协议有效期限内,若协议的内容确需变更的,协议双方应当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
第十五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确需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提前书面告知主管部门,并经其同意。
第十六条 特许经营期限届满,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招标,选择特许经营者。
第十七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协议有效期内单方提出解除协议的,应当提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申请的3个月内作出答复。在主管部门同意解除协议前,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必须保证正常的经营与服务。
第十八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特许经营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可以实施临时接管: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 特许经营权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时,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市政公用产品供应和服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第二十条 主管部门应当在特许经营协议签订后30日内,将协议报上一级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评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两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评估。
第二十二条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审定和监管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
第二十三条 未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不得擅自停业、歇业。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擅自停业、歇业的,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义务。
第二十四条 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五条 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特许经营项目的临时接管应急预案。
对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取消特许经营权并实施临时接管的,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并召开听证会。
第二十六条社会公众对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享有知情权、建议权。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能够对实施特许经营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直辖市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实施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实施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实施特许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 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主管部门应当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报告,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通过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披露。被取消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三年内不得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竞标。
第二十九条 主管部门或者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违反协议的,由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 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对其授权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负主要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竞标者授予特许经营权的;
(三)滥用职权、狗私舞弊的。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