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子歌说课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会写写字表汉字。
3.掌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
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二)阅
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
的优美。
6.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教材特点:
《汉字方园
(二)④》是象形字的归类识字。6个会写的字都用图文结合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激发他们热爱汉字。
本课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字理图示与文字; 第二部分是一个词语韵文。
韵文是由一些词语有序排列组合而成的,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画。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合学生朗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本领,启迪学生们智慧的火花。
学情分析:
一年级同学在幼儿园已经有了识字写字和阅读的基础,如果只是按讲新课的方式学习本课,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所以对于本课教学我想采用的方法是: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再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理解对子歌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写简单的对子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和学习,使学生会认9个所学汉字,会写日、月、风、云、雨、电6个字。学会四种笔画“横折钩”“横斜钩” “撇折”“竖弯钩”。会背诵对子歌。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想象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汉字的笔画书写。和朗读课文并诵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各种自然现象并不是迷信。
教具准备:
1.学生准备生字卡片,教师准备与教学有关的课件。
2.学生查找风雨雷电的有关知识和重大节日的名称和来历。课时:2课时
我现在先讲第一课时。也就是不包括写字。
教学过程:(三个环节)
一、学习“日、月、云、雨”和“风、电”六个字。分两步:先识字后组词。
第一步过程和方法:
1、看图
2、写字
3、读字
4、书空
5、强调笔画
日字教学时我会这样做:出示太阳图片,看一看,这是啥?同学们马上就回答:太阳。用一个字表示为:日
看,这是甲骨文,现代简化字你来写一写?因为学过所以会有很多同学举手,我会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之后对于他写的字的对错请同学们点评。对与错大家评。读三遍日日日,书空一下行不行?食指准备好,现在就开始。同学们随着屏幕书空。日比目少一横,日比口多一横,比较一下记得牢。
学习月、云、雨的过程同日相同。
与太阳相对的词是——月亮(出示图片)那与日相对的就是月。读三遍月月月,书空一下行不行?这笔叫做什么名?横折钩。
狂风呼呼啸,什么来到了?乌云来到了,看一看甲骨文
两横代表什么云?(横向云)弯钩代表什么云?(卷状云)。但是当云假借为说等义之后,就另造了一个雲。表示天空中的云,我们现代的简化字“云”其实是恢复了古体字。快快快,读一读,云云云,来来来,来书空。这笔叫做撇折。
乌云黑又黑,大雨倾盆下。甲骨文像雨形,上端一横表天空,下面竖点是雨点。小篆除了四点外其他原意无。雨雨雨,跟着读,笔顺再来书一书。
风和电不需要字理识字,只需看图识字即可。所以我把这两个字放在后面讲。
看看图 认识吗?读一读 风风风、电电电。书空一下行不行? 横斜钩,横斜钩,竖弯钩,竖弯钩。
小结:刚才学习几个字?6个。表示啥?自然现象不迷信。风雨雷电知识多。请你站起说一说。
通过观察形象生动的图画,和展现汉字的大致演变过程,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将图画与生字对照,建立联系,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从而产生对汉字的喜爱情感。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较的识字方法,如:日与目和口相比较,书空是数笔画的识字方法。
第二环节:给这些字组词,用个别词语说句子。
老师引导:字会认,字会写这还不算学会了。请给他们组个词。
老师引导用成语说句子。
我的家乡公主岭,日新月异变化大。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气勃勃,蒸蒸日上。日月如梭,一转眼,他长成了大人。学习要靠日积月累,不能急于求成。
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那个词叫风度翩翩。他是个身材俊俏风度翩翩的青年。形容风雨同时到达那个词叫风雨交加。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小熊来到小山羊家。
对于 邓小平超群 的 德才 学识 及 伟大 政绩,国际 舆论 和 一些 知名人士 常有 评论,比如 颇具 影响 的 美国 《 时代 》 周刊,曾 先后 两 次 把 邓小平评为 “ 世界 风云人物 ”。
雨后天放晴那个词叫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只见满山的野花格外鲜艳。大雨过后,春笋旺盛的长出来是雨后春笋。
放眼四野,一幢幢新盖的居民楼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打雷和闪电一起来做客是雷电交加。
夏天的晚上,我正在看电视,窗外突然雷电交加,我赶紧关闭电视。表示闪电飞光,雷电轰鸣的此时电闪雷鸣。
小结:这一环节,我选取了几个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加以理解和造句,增加学生的成语词汇量并掌握其用法。
第二部分是朗读背诵对子歌,了解对子歌的特点并对写简单的对子歌稍加指点,在其过程当中认识“对、歌、叶、绿、牛、鸟”。
第一环节出示含有“叶、绿、牛、鸟”四个字的习题,我会问这些字你认识么?可以找认识的同学领读。既复习了前面学的字又认识了新字。接着说出与这些词相对的词,然后说把这些意思相对的词语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首平仄相对的对子歌。演示形成对子歌的过程。读一下,“绿叶对红花”读起来不朗朗上口,也就是没有平仄相对。展示修改过程。出示课文,用各种方式朗读。如:集体读、小组读、拍手读、同桌对读、男说女对读。请同学观察一下这首小诗的特点:
景色与景色相对,植物与植物相对,一个字与一个字相对。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独有的表现形式——对联的特点,俗称对子。对对子既需要知识,又需要技巧,为了便于学习,古人常用的基本对偶词语集在一起,编成启蒙教材,其中有《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蒙训骈句》等。我们这课的对子歌就是根据《声律启蒙》中的一段改写的,老师给大家摘引《声律启蒙》的另一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除了用意思相对的词组成对子歌之外还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写。上对下,小对大。多对少,老对少。粗糙对光滑,矮小对高大。
第三部分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节日?它们的日期又是几月几日?看谁说得对又多。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课本13页跟我读一读,谁来读一读?不看书你能说出这些节日的日期吗?你知道在相应的日期里,有什么习俗,你想对过节的人们说些什么? 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是写字
在指导书写中更注重细节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字方面明确指出: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能把硬笔字写的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写字教学是一年级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师讲得细,学生才能写得好。对于一年级孩子更是如此。比如在讲“风”时,先引导学生用手在空中感受横斜钩的姿态和笔的走势,再把字一笔一笔的写在虚宫格中。教师写一笔,学生写一笔;学生写一笔,教师看一笔;老师看一笔,指导一笔,“雨”字书写时要注意四个点安排等。最后集体展示讲评,学生再次修改。最终就是使学生的书写真正的实现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篇:对子歌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归类识字。内容都是表现大自然现象的生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图识字。第二部分是对子歌,以对子歌为载体,呈现、复现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二类字,会写6个一类字,认识4种笔画。
2、朗读背诵对子歌。
3、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让生查找重大节日的名称和来历。
3、查找关于风、云、电、日、月等自然现象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对子歌
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意思相对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对子歌。出示《对子歌》
二、练习朗读对子歌。
1、师范读
2、学生跟读。
3、自由读对子歌
4、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拍手读。
三、学习生字
1、在对子歌中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日:ri打开窗户会看到什么?太阳也称日,日部独体字日光、日子、日出、日月。
月:yue月部独体字月光、月亮、正月、岁月
风:feng打开窗子会有风吹进来,风部半包围风云、风车、风力、口风
云:yun二部上下结构云海、云雨、青云,注意云字的演变过程
雨:yu雨部独体字注意雨字的演变过程,下雨、雨水、雷雨、大雨
电:dian竖部独体字电车、电脑、电工、电视
教给识字方法:数笔画、猜字谜、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对子歌
二、指导书写:独体字在虚宫格内要居中写。
对于新学习的笔画要重点指导。强调雨的四点应向右,电字的最后一笔要出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朗读对子歌;读生字卡片。
二、完成练习
1、填一填
小组内的同学在一起合作填空,然后汇报。说说你最喜欢那个节日,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2、一说
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也可做猜词游戏,如:春天刮的风叫(),冬天刮的风叫()。
三、作业设计:把你从课堂上学会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板书设计:
大屏幕:
日月风云雨电的演变过程
汉字家园
(一)④——对子歌
日 月 风 云 雨 电
第三篇:对子歌基础知识习题
《对子歌》基础知识训练
六年级语文组
一、词语会说也会写
qióngsàjìwū
苍()()爽英姿雪()女()
yīngyīngtiáo tiáo
()()鸟语千里()()
二、课文内容我知道
1.天对___,秋对____。2.山花对_____,赤日对_____,暮鼓对_____。
3.雷隐隐对______,冯妇虎对_______。
4.风高秋月白,__________。5.衔泥双紫燕子,__________。
三、读读背背找规律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自勉联
2.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对联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四、牛刀小试对一对
蚕吐丝——辞旧岁——识时机——
画饼充饥——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处处春光好——
冬去山清水秀——
第四篇:对子歌 教学设计
对子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
2、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
3、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重点及难点:
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
教学准备:
对联的初步知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学习对对联的基础是古代蒙学的对子歌,我们上学期已经接触了《对子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二首。
二、利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范读课文。注意其中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生朗读并正音。
4.齐读课文。做到正确。
5.上下联对比接读。(男女生或小组间)
三、学习对子歌
(一)1.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2.注释
牛女:牛郎、织女二星。
河,银河。
参商:二星名。《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兄弟不睦,日寻戈矛。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3.交流互补。
四、当堂积累
1.齐读,齐背。
2.同桌互相考:我出上联你对下联。
五、留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对子歌》(其一)并背诵下来。
3.预习《对子歌》(其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1.指生背诵《对子歌》(其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提问《对子歌》(其一)中的个别对联。
二、继续学习《对子歌》
(二)1.齐读课文.2.用自己的语言还原《对子歌》(其二),边默读边标记。
3.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教师点拨
四、总结全文
1.你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2.做课后题
五、留作业
1.抄写《对子歌》(其二)并背诵。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对子歌
牛女二星河左右
参商两曜斗西东
对仗工整
第五篇:五句子歌
巫山民间有唱《五句子歌》的习俗。五句子歌属典型的山歌小调,大抵由七言五句构成,内容多反映男女之间的恋情,用词朴实无华,通俗晓畅,且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唱起来极易上口,听起来余味深长,故深受人民的喜爱。下面,举几例以飨同仁。
《姑娘大了你莫留》
姑娘大了你莫留,留在屋里结冤仇。姑娘好比毛桃子,放牛娃就象望山猴。桃子没熟就在揪!
注解:此歌寓意深长,形象诙谐地把姑娘比作“毛桃子”,放牛娃(男孩)比作“望山猴”,给人留下徜徉的空间,思之让人忍俊不禁。猴子见了桃子岂有不摘之理?女儿大了也是自然要嫁人的。女大不中留,留在家里往往会给你平添麻烦,会给你气受。非但如此,随时还得提防“桃子没熟就被揪”的危险。旨在规劝长辈们不要过多地操心儿女之事,不要强求所谓的“门当户对”,以避免无谓的烦恼。
《太阳出来晒死人》
太阳出来晒死人,妹在房中把香焚。一不烧香求儿女,二不烧香求金银。求朵乌云遮郎身!
注解:火辣辣的太阳晒在日出而作的爱人(郎)身上,使她(妹)心痛不己,坐卧不安。怎样才能减轻爱人的痛苦呢?惟有把希望寄托在大善大德、悲天悯人的菩萨身上。她什么奢望也没有,只祈求神灵赐朵乌云遮住爱人,使他免受烈日熏烤之苦。女主人的举动尽管不合常理,却把人间的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不杀你等几时》
五更鸡哟五更鸡,不等天亮就打啼。往天有郎叫得早,今日无郎叫得迟。还不杀你等几时!
注解:雄鸡打鸣报晓,何罪之有?却偏要遭人捕杀?哦,原来女主人早晨睡过了头,怪它没有早点叫,以致耽误了农活。然而这是何等的冤枉!自从玉帝吩咐它官役报晓之职后,从来不敢懈怠,怎会弄错时辰叫迟了呢?其实这只不过是女主人因爱人不在家,由爱生恨所表现出无尽的烦躁,以至于思想和行为显得怪异起来。山歌通过对女主人怪异心理的描述,衬托出一位农村哀怨少妇的可爱形象。
《肖乎儿说出望郎来》
姐儿们前一树槐,站在树下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肖乎儿说出望郎来!
注解:姑娘站在老槐树下眼巴巴地望着路口,痴情地等着心上人的到来,却偏要顾左右而言它,哄骗自己的母亲。一个“肖乎儿”,恰到好处地把一个娇羞可人、随机应变的少女形象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好汉莫让人识破》
昨日与姐同河过,八幅罗裙水上拖。心想帮忙捞一把,沿河两岸人又多。好汉莫让人识破!
注解:“好汉”看到一起过河的“姐”艰难地拖着“八幅罗裙”,心想帮她一把,又担心沿河两岸人多眼杂,免不了闲言碎语,以致满腹迟疑,犹豫不决。一个“识破”用得十分得体,把一个心生爱慕、缺乏大勇且自视为高高在上、傲慢虚伪的“好汉”形象暴露无遗
那日,我们搭乘一辆客车,从长江南岸的南陵至巫山大庙镇,57公里的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向那海拔800多米的巫峡腹地延伸。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曾亲临巫峡,写诗赞美:“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客车正沿着这条古道爬上建平山顶。四周群山起伏,林木葳蕤,云雾缭绕,我们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这时从宁静的峡谷里突然传出一阵阵欢快的唢呐声,伴随着这声声唢呐,一曲山歌从山梁
深处飞出:
天上一对鸟儿飞,河里一对鱼儿跳。抬起来呀哥哥,走起来呀娇娇。抬起嫁妆过高桥。歌声悠长而欢快,惊飞了峡谷里的一双苍鹰。听见歌声,我们兴奋极了。同行的叶子说:“好
戏还在后头呢。”
客车在盘山公路上缓缓下行,把那欢快的山歌抛在了山后面。这时,叶子在客车上为我们讲述起了巫山一带民歌的历史:三峡地带的巴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晚唐诗人刘禹锡曾赞扬巫山民歌“有淇濮之艳”。淇水及濮水是西周时卫国的两条小河流,当地民歌盛行,故刘禹锡指巫山民歌具有西周卫国民歌艳丽多彩的风韵。叶子还告诉我们:“要听山歌,可在铜鼓或大庙
住一两天,山歌随处可闻。”
在叶子的带领下,我们在铜鼓下了车。正当我们为眼前的一片高峡风光所陶醉之时,突然
从对面竹林里传出一位女子甜美的歌声: 情妹住在竹林坡,竹林坡上竹子多。竹笋露出尖尖角,情妹想着情哥哥。
那女子的歌声犹如百灵鸟儿在歌唱,歌声婉转而悠扬,扣人心弦。
相隔不到三分钟,从竹林右面的白岩上飞出一位男子高亢粗犷、略带沙哑的歌声:
太阳出来照白岩,照得白岩桃花开。风不吹花花不摇,妹不招手郎不来。
叶子顿时高兴地蹦跳起来:“瞧,他们对上了”
这时,从竹林里又飞出一串歌声:
郎害相思在云南,姐害相思在四川。又隔云南三道水,又隔四川峨眉山,相交情郎难上难。
随着女子歌声余音飞逝,从白岩边又抛出男子的歌声:
害相思来相思害,相思挑到街上卖。望前望后望左右,望年望月望天开,情姐你为何还不
来﹖
在通向旅店的阡陌小径上,叶子饶有兴趣地告诉我们:“山歌飞过岭,号子甩过河”。巫山山歌高亢嘹亮,音域宽广,奔放热烈,节奏自由,旋律多激进,音域多在2至9度之间,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的演唱风格和特点音型,即特性音调;巫山山歌形式多样,有三句子、四句子及五句子。巫山五句子民歌,内容主要反映男女之间的恋情,歌词朴实无华,浅显通俗,唱起来极易上口,尤其是女子歌声,委婉含蓄,情意缠绵,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还想听巫山山歌吗?有机会亲自到此一游,我相信你定会流连忘返。一、五句子歌
“男女有所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民间歌谣,直接来自劳动者的生活和劳动,它是原生态的文学艺术形式。太阳河山歌的曲种和种类多样,薅草锣鼓,陪十姊妹,丧鼓歌都很有名,还有赶脚歌,放牛歌,花鼓子戏等,其中
在太阳河,这样流传着五句子歌的来历:“董仲先师三尺高,挑担歌书七尺长,挑到洞庭湖中过,湿了歌书几千行,西米山上晒歌本,狂风吹得满山岗,一本吹到天上去,取名叫做麒麟歌,一本吹到湖海去,渔民捡到唱渔歌,一本吹到院坊去,女儿当作私情歌,一本吹到法坛去,当公当作祭神歌,一本吹到田野去,种田人拾到唱山歌。”五句子歌就是山歌小调。太阳河歌手是这样给五句子歌定义的:“歌师唱歌唱得确,又能飞来又能落。飞得起来云中走,落得下来跟我梭,这才是
五句子歌在太阳河流传广泛,在乡村,女人们打夜工剥苞谷,做针线,男人们做工歇息,走夜路,出早工,都喜欢随口哼唱五句子歌。只要听过原汁原味的五句子歌的人,无不为其痴迷,它那优美的旋律,缠绵多情、幽默诙谐的内容,生活化的语言,令人陶醉和愉悦。爱唱五句子歌的人这样赞美它:“五句歌儿五句音,五句子歌形式独特,五句构成一节,有时一节为一首歌,有时多节组成一首歌。它打破了一般诗歌两两相对的结构格式,按奇数来排列诗行,以两头两尾押韵,使全篇格律对称和谐。像这首《东方不亮西方亮》:太阳落地四山黄,姐儿带信要丢郎。你要丢郎红什么脸,说句好话我下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前两句尾的“黄”、“郎”与后两句尾的“场”、“亮”均押“ang”韵。在内容安排上,第一句点出环境,第二句说明事件,第三句写女子要分手又于心不忍、不好意思的内心活动,第四句写男子表面上满不在乎心里却酸溜溜的。地后一句点明主题,翻出新意。这种结构与表现手法都是很奇妙的,功夫体现在第五句上,它要求第五句有“画外配音之感,锦上添花之美,画龙点睛之妙,异峰突起之奇”,像这首的第五句达到的效果就是“画外配音之感”、“画龙点睛之妙”。因此山民歌歌手有“五句子歌,五句上难”之说。
一是单五句。一首歌只有一节,表达一个内容。这类歌数量最多,传唱最广,许多民间歌手能够看什么唱什么,即兴而作,张口就唱。比如:一把扇子二面黄,上面画的姐和郎,郎在那边望着姐,姐在这边望着郎,姻缘只隔纸一张。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坑多路不平,河里鱼多闹浑水,姐儿郎多闹花心,哪有真心待我们。
二是赶五句。一首歌由多节组成,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男女表达爱情的对话。像这首《瞄不到姐儿不用忙》:瞄不到姐儿不用忙,变个阳雀杨树上,只候二姐来挑水,大喊三声乖乖阳,姐儿抬头望小郎。女子望娘说,山中来了个鸟雀,手也像那人的手,脚也像那人的脚,叫个声音妙不过。娘骂女子不成材,河下挑水总不来,脑壳上的头发怎么散,腰里的罗裙怎么开,背上的黄泥巴哪里来?女骂娘老犟婆,此话就是你说我,头上的头发风吹散,腰里的罗裙我肚中饥,背上的黄泥巴是桶擦的。娘骂女儿你莫犟,东边山上还有样,东边角的溜死草,西边角的溜似坑,中间一对膝盖印。女骂娘莫说人,掉了金簪我要寻,东边角的溜死草,西边角的溜似坑,寻不到金簪我使脚蹬。娘骂女儿不成材,河下挑水总不来,你给张哥挑什么水,你给李哥做什么鞋,两母子说出稀奇来。歌中的母亲是一个封建女性,年青的女儿却要追求自由的爱情,母亲百般诟骂,富有反抗精神的女儿并不害怕,也
三是花五句。这类五句子歌唱腔里夹着念腔,连念带唱,在短短的时间内叙述较多的事物。急促有序的腔调,非得有好的唱念功夫不可。像这首《郎在高山唱山歌》:郎在高山唱山歌,姐在房里织绫罗,哪里来的风流浪荡子,在我屋前屋后屋左屋右唱些子巴心巴肝巴肋巴骨的歌,唱得我脚瘫手软手软脚瘫扳不得城墙踩不得板抛不得梭,眼泪汪汪望情哥。歌子中间两句连用九个垛句,把一个思春少女想念心上人的内心情感描绘得热烈浓厚、淋漓尽致。还有一类山歌叫“穿号子”,也可归到花五句里来。“穿号子”分为“梗子”和“叶子”两部分,“梗子”是在歌中起联络作用的四句短诗,“叶子”则是一首叙述主要内容的五句子歌,其结构形式与加垛句的五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这首《戒子丢在碗里头》:梗子:吃饭下河游,斑鸠在路途,低头来啄米,不说在心里。叶子:吃了中饭把碗丢,心肝二姐把碗收,只因人多不好说,桌子底下把脚勾,戒子丢在碗里头。穿插起来唱就是:吃了中饭把碗丢,吃饭下河游,心肝二姐把碗收,斑鸠在路途,只因人多不好说,俗话说:“无雨无水不成河,无郎无姐不成歌。”爱情是太阳河山民歌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主题,五句子歌的内容丰富多彩,但几乎百分之九十吟唱的是有关爱情婚姻的内容,有描写女性美的,叙述男女互相爱慕之情的,记载情人间的幽期密约的,表白爱情的忠诚誓言的,歌唱离愁别恨的,对封建婚姻进行控诉和反抗的,因其数量庞大,故按男女相爱的过程把它们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初识。这是男女相爱的起点,第一次见面的爱慕之情的倾吐,多半是对对方形象和自己内心活动的描述。如:姐儿住在花草坪,身穿花衣花围裙,脚穿花鞋花上走,手拿花扇扇花人,花上加花爱死人。九个“花”字,描绘了一个花的世界,花的意境和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形象。
2、试探。男女相识,但互不摸底,于是唱首歌儿投石问路,讨一讨对方的口气。如:昨日与姐同过坪,坪里一树好林檎,林檎好吃树难栽,粑粑好吃磨难挨,与姐要好口难开。或者是两人心意彼此明了,但还没有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一方想有实质性的发展,便唱歌儿去试探对方。如:昨和姐儿同过河,捡个棒棒儿戳姐的脚,打姐一下姐没惹,打姐两下姐没说,棒棒甩哒使手摸。
3、初恋。姐儿住在墩墩岩,时时望到姐出来,早上望到姐挑水,黑哒望到姐抱柴,恨不得插翅飞拢来。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岩头上桂花开,风不吹来铃不响,雨不洒花花不开,姐不招手郎不来。鸭嘴没得鸡嘴尖,哥嘴不敌妹嘴甜,喝水不需泡茶叶,炒菜不需放油盐,句句话语甜心弦。
4、热恋。这类歌深情,热烈,大胆,有时是非常直白的表达,不再像初恋时那么含蓄委婉。如:昨日与姐同上坡,一对抓母子脚连脚,口叫情姐看抓母,扇子遮脸笑呵呵,情象昨夜的你和我。青篾席子黄篾边,郎睡中间姐睡边,鹞子翻身打个滚,咬住姐的舌条尖,蜂糖没得口水甜。高山下雨连阴天,麻雀子不离瓦屋边,燕子不离花楼板,蜜蜂不离百花园,小郎不离姐身边。
5、发誓。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男女双方就会以誓言来锁住它,这种时候往往是“想起情话当饭吃”,山盟海誓,甜言蜜语“直滚的”。如:昨和姐儿同过沟,问姐几时把情丢,要候天干龙现爪,铁树开花水倒流,阎王勾薄把情丢。郎在山上砍树木,姐在河边砍金竹,郎将树木做担桶,姐用金竹做桶箍,桶散除非日西出。这些情歌与汉乐赋民歌《上邪》比起来,毫不逊色,构思新颖,想象奇特,也称得上是奇情奇笔了。
6、思念。在爱情的发展过程中,思念往往是最动人的。如:郎欠姐姐欠郎,钥匙欠锁锁欠箱,羊毛笔儿欠胭脂,读书的小郎欠文章,姐儿欠的是小郎。想姐想得心里焦,餐餐吃饭用茶淘,想姐吃饭打了碗,想姐走路闪了腰,再要想姐命难逃。无窝斑鸠满天飞,好久没有在一堆,说不完的伤心话,流不尽的眼泪水,一声咕咕一声悲。
7、失恋后的怨歌。如:恋不到姐儿把气发,跑到庙里打菩萨,大菩萨打得地上滚,小菩萨打得地上爬,看你还敢不敢说假话。太阳出来四山黄,老虎吃了负心郎,梭罗树上挂根筋,紫荆树上挂根肠,负心没得好下场。
8、对封建婚姻不满以及反抗的歌。如:岩上砍柴岩下梭,公公砍柴媳妇子拖,过路君子你莫笑,只怪丈夫年小耐不活,不靠公公靠哪个。我不丑来你不羞,只恨老财铜钱臭,爹妈眼睛钱打瞎,十八女儿嫁老狗,鸳鸯不散哪算偷?十八岁姐儿三岁郎,每日洗脚抱上床,不是看你爹妈的面,把你一脚蹬下床,你做儿子我做娘。山民歌是现实生活的回声,人们喜爱的五句子歌是最能直接表现生活的。除了对爱情婚姻的歌吟,五句子歌也有一些其它的内容,如反映劳动者的生活和劳作的:窑花子的三尺布,擦汗洗澡垫床铺,下井挖煤作包头,走出坑口当短裤。三尺白布是财富。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时没得空,黄粮催喊要收割,禾苗催喊把土松。秧把子催喊要田用。过去的人赶歌场、赛歌比狠,也有许多吹牛说大话的内容,如:隔山隔岭不隔音,山上唱歌是何人?葫芦开花好大胆,熟米下锅要小心。小心惹动歌先生。大路迢迢起灰尘,皇帝是我大丈人,大官大府大舅子,文武百官手下人,太子送我出朝庭。隔山隔岭又隔岩,唱支山歌甩过来,唱山山湾回声响,唱岭岭沟十八岩。岩岩撞出山歌来。句子呀不费难,不比挑花绣牡丹,挑花只要五色线,唱歌只要舌头尖。过得海的是神仙。五句子歌才起头,东面跑到西边溜,莫看我家
解放后,五句子歌又增加了歌颂新社会的内容,唱婚姻自由的,唱妇女解放的,如:二人恋爱把婚结,三伏天里不怕热,三九天里不怕冷,来往的路程有几百。没说腿疼走不得。农村姑娘大变样,政治文化都在行,日间田地里忙生产,夜里灯下写文章。写几首民歌传四方。农村姑娘会务农,城市姑娘会做工,学校姑娘会写
每一种民歌都有自己的“腔”、“调子”和“声调”,由此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五句子歌的音乐不是喊出来的“腔”,而是唱出来的“调”,其旋律流畅,其歌速徐缓,一段曲子往往反复吟唱,曲调变化不大。像在多段词的赶五句里,随着歌唱内容层层深入,用反复吟唱的调子充分抒发内心的款款深情。在单五句和赶五句里,都是一调到底。但在花五句里,却是在一段细腻婉转的旋律中,插进一段韵白句的“声调”,也就是花五句中的“垛句”,在唱的过程中用韵白念
五句子歌以声悦耳,以情动心,是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芭。爱好文学的人,可以从它这里找到源头活水来营养自己、丰富自己,爱好歌唱的人,一定会爱上这种原始而朴素的歌谣。真正走进了五句子歌,走近那些唱五句子歌的人,你会发现劳动者的智慧多么伟大,而走进还流传着五句子歌的乡村,你会发现另一种生活空间里的另一种人生,它自然祥和,醇厚浓烈,朴素亲切,令人顿生向往之心。
二、哭嫁歌
哭嫁是我国流行范围很广的一种婚俗,随之而产生的“哭嫁歌”也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出嫁时渲泄心中真情实感的写照,在恩施州,哭嫁歌以太阳河乡最为有名。土家族的哭嫁歌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哭嫁歌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从土家族哭嫁歌的形式、种类、腔调及内容等方面来谈一谈土家族哭嫁歌的特点。(一)土家族姑娘出嫁为什么要哭
在恩施,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都用“哭”这种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生喜典。土家族诗人彭秋潭(清)在竹枝词中写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哭竹枝。”诗中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他把古代渝民歌竹枝与哭嫁作了比较。
土家族姑娘出嫁时为什么要哭?这跟土家族人的风俗有关,就太阳河而言,主要几种缘由。一是新娘出嫁时离别亲人、朋友,嫁出远门,和亲人难舍难分。土家族哭嫁歌的“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哭众亲友”等就是如此,其中“别姊妹”最为哀怨。二是土家族姑娘出嫁,哭是衡量姑娘孝顺、能干、聪明的标准。这类哭嫁歌主要在新娘上轿或发亲时哭唱,唱的都是不愿当婆家奴才、不愿进黑牢门等内容。三是新娘对封建买卖婚姻的控诉。哭嫁歌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婚姻制度的产物,新娘出嫁时,唱哭嫁歌骂谋人是常见的事,因为媒人是牵线人,是悲剧的制造者。四是新娘对自己未来命运担忧。过去,在部分土家族地区,婚姻一般都是父母之命,女儿无权自主婚姻。姑娘出嫁前,自己连未来丈夫的高矮、品行都不知道,新娘不知婆婆是恶是善,不知道家富家贫,千种忧虑,万般悲伤,一齐涌出,泪如泉流。我们听到的“梳妆”“哭开脸”、“辞祖”等类哭嫁歌就属这种类型。
(二)土家族哭嫁歌的形式、种类、腔调和内容 土家族的哭嫁歌最初是用土家语演唱的,传播途径主是要靠口耳相传。土家族嫁歌同汉族哭嫁歌的形式上有极大的不同,土家族哭嫁歌句式自由、长短不
一、语言含蓄明快、明俗性很强。汉族哭嫁歌则句工工整、起承转合分明、文学性较浓。土家族哭嫁歌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连续哭唱、间断哭唱、抱着哭唱、跪着哭唱,新娘领唱、众人一起哭唱等等。土家族哭嫁歌都是由新娘、亲属和陪嫁女自愿、自发地进行,男性决不介入,也无权干涉。
土家族哭嫁歌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由新娘主哭,接着亲人们顶腔接声劝哭。你一声,我一声,自然形成了一种多声部合唱。二是由人代哭,新娘陪哭。这种类型是因为新娘不会唱哭嫁歌,出嫁时,请人代哭唱,新娘在一边掉泪边跟唱。三是女、娘对哭,出嫁时,新娘和母亲又哭又唱,互相告别。哭嫁歌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一月,临嫁前往往要哭一宵。哭嫁歌的腔调来源于土家族山歌,其中有又哭又唱、只唱不哭和只哭不唱三类。哭是低沉的,短促的,呜呜咽呖,气氛悲切、哀怨、忧伤。声调是舒缓的、昂扬的,接近于朗诵调,一般用土家族和汉语哭唱。哭嫁歌通常唱的是姑娘出嫁时与亲人、父母分离的悲伤之情,是土家族妇女生活感受的现实反映。它可分为四部分:一是哭对亲人、朋友和父母依依惜别的忧伤之情;二是哭对自己婚姻的不满,对包办、买卖婚姻的反抗;三是哭自己地位的不平等;四是用哭来祝福未来。哭嫁歌内容是丰富的,不论是原始形态的哭嫁歌还是后来经过嬗变的哭嫁歌,都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见和民俗文特点,能使我们研究者从土家族妇女的口头上、行为上、心理上的一些现象去把握土家族人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征,能进一步启发人们研究和挖掘土家音乐文化遗产。
(三)土家族哭嫁歌的嬗变及艺术特点 在土家族地区,有的部落和山寨的哭嫁歌内容比较单一,有的甚至没有哭嫁这一习俗。青年男女自由婚配、以歌传情、互敬互爱。目前,从记载的资料上看,哭嫁习俗很有可能是源于汉文化的输入,是受到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产物。恩施地区土家族的哭嫁歌,从形式上看,它可以说是一部声乐“套曲”,在演唱中有序曲、高潮、尾声等等章节。这类哭嫁结构完整、演唱灵活、内容丰富,有自己的艺术特点。首先,土家族哭嫁歌通过哭,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土家族姑娘的形象。根据《土家族文学史》(彭继宽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记载,土家族新娘哭嫁,不是灰心丧气的哭,也不是绝望的哭,而爱与憎、怨与怒、悲与愤等多种感情的复杂交织。新娘唱哭嫁歌,显示出新娘聪明、能干、孝顺,在“哭”中,新娘的情感得到了痛快淋漓的渲泄和表达。其次,哭嫁歌口语化音调比较浓,加上汉语与土家语在哭唱中的结合,使哭嫁歌句式自由、语言含蓄明快、调门多样而反复频繁。哭嫁歌唱腔音调多样,节奏自由,多为2/4拍和3/4拍,有时为2/4和3/4的混合拍,在新娘夸张、排比、联想等哭唱技法的运用下,它还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感染力。再次,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长期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就哭嫁歌本自而言,它既是一部土家风味浓厚的抒情长诗,为人们研究土家族婚俗嬗变、妇女心理、社会发展等提供了详实资料,也是土家族一部婚俗史,使人们从中能了解土家族的语言、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土家族哭嫁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哭嫁歌也可能随之消失,但太阳河乡认为,它是我们民族音乐艺术的宝贵遗产,有利用价值,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提倡整理和挖掘。
三、土家婚俗“陪十姊妹”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婚俗中最隆重的礼节。规模大、内容多、形式活、气氛浓是陪十姊妹的特点。陪十姊妹在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举行,入夜,摆放着姑娘陪嫁物品的堂屋里红烛生辉,香烟缭绕。两张朱红桌子摆在堂屋中间,桌上放有糖食果饼和葵花、板栗、核桃、花生等干果,被邀的9位土家未婚女子围桌而坐,陪新娘唱十姊妹歌,谓之陪十姊妹。听歌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歌声通宵达旦,直到新娘出嫁前一个时辰才降下帷幕。
陪十姊妹有一定的程序。先由唱姊妹歌内行的人唱“开台歌”:十姊妹来都请坐,听我唱个开台歌。一张桌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站喜鹊。喜鹊口里含白米,天不亮明歌不落。东边唱歌西边接,今晚唱歌凑闹热。我们姊妹团团坐,唱起歌儿话离别。
这开台歌就像水库的闸门,闸门一打开,歌浪滚滚来,她们海阔天空,尽情而歌。演唱内容十分丰富,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情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扬,有对未来的憧憬。唱词长短成句,格调清新,褒贬分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在演唱过程中,姑娘们常以“十”为题,创作有“十要”、“十唱”、“十想”、“十爱”、“十杯酒”、“十二月”等,把哭唱的内容不断拓宽和延伸。姑娘触景生情,消夜时,她们就唱赞厨师手艺和席面的内容。新娘还要唱“斟酒歌”来答谢众姐妹,感恩祖德和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如:点燃红烛灯花开,九姊九妹陪我来。团圆桌上来结拜,胜似同娘共母怀。今晚我把酒来斟,辞别大堂祖三代。女是娘的罗裙带,长大成人知好歹„„天亮了,夜以继日的陪十姊妹活动在“一张桌子圆又圆,中间圆个古镂钱,古镂钱上四个字,花好月圆到百年”的“圆台歌”声中降下了帷幕。
四、唱夜歌
唱夜歌,是土家人吊唁逝世老人的一种方式。夜歌,故名思义,就是晚上唱的丧歌,又名丧鼓歌。现在一般在出殡前一晚,做完道场后开始唱一直到天亮。有俗语“做三天的道场,不如唱一夜的丧歌”。人死后一般要在家中停灵数日,在守灵的时候请歌手来唱夜歌,并以鼓声伴和,曲调比较简单,一般是按照长期积累下来的模式,也有根据死者的生平即时创作。所唱的内容丰富,有唱描述阴间状况(如《游地府》),有表达孝道(如《二十四孝歌》),有叙述妇女生儿育女的辛苦(如《投胎记》),也有表达离情别意。还有描写地方风物的,介绍动、植物知识等等。
说起这个习俗还有个来历。传说春秋战国时候,楚王成了中原霸主。没过几年,楚王死了。楚王死后,一直不闭眼睛,国都里几天都是天昏地暗的。国都里的人都说:“楚王的魂魄不安静!”要安楚王的魂,只有请歌郎来楚都唱丧歌,表彰楚王生前的功业。楚王归天的事情,传到巴国。巴国大栅王①就令鼓手杨圣武、歌师李二郎到楚国去吊祭楚王。杨圣武和李二郎到了楚都,气都没歇一口,连忙就到楚王灵前席地而坐。杨圣武打鼓,李二郎唱歌。李二郎唱的是楚王生前的业绩,楚国和巴国的友好。唱词儿是现编的,曲调儿悠扬动听。楚国人越听越爱听,都围拢来听。楚国人感激杨圣武和李二郎,给他俩搬来方桌,还端来酒菜,让他们边吃边唱。唱了三天又三夜,又唱了三夜三天,魏王的眼睛闭上了,楚都城也云开日出了。
从那以后,巴国和楚国人只要办丧事,都要请人打丧鼓,唱夜歌。鼓手和歌师一听有丧事,不管路程有多远,都要连夜赴去,人称“赶歌郎”。赶歌郎吃肉喝酒,唱歌坐夜,一唱就是几天几夜,鄂西人都说,这就是“打夜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