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4-01-14 来源:互联网
2013年是我国装备工业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相对有所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但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展望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转型升级加快、新一轮改革政策措施出台释放发展红利、国内经济趋于回暖等有利因素,也有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乏力、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
一、对2014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生产、出口增速缓慢上升
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有所显现,但旧的风险与新的扰动重重交叠,复苏道路仍坎坷不平。国内经济在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作用下,运行继续企稳回升。受国内外经济的综合影响,我国装备工业内需有所回暖,增速缓慢上升。1-9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一季度同比增长9%、二季度同比增长9.2%),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长12.8%。受装备工业固定投资增速下滑、经营成本继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全年装备工业运行将维持“平稳”态势,强劲复苏的几率不大。出口方面,自8月以来出口交货值单月增速呈现回升态势,预计四季度出口形势仍维持前三季度态势,出口交货值增速缓慢上升。
预计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仍将面临较为复杂的发展形势。宏观经济仍将处于“4万亿”投资带来高涨期后的紧缩阶段,“去产能、去泡沫”的任务完成仍需一段时间,国内对装备产品的需求不会大幅提升。但受新一轮改革政策措施出台释放发展红利的影响,装备工业将萌发新的动力与增长点,如轨道交通装备将步入快速增长期。在以上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仍将平稳发展,工业增加值全年增速有望保持在13%左右。
(二)装备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3年,从国内环境来看,装备工业在面临内需低迷、出口增长乏力等诸多困难时,被高速增长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相继暴露出来,以往依靠人口红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投资带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需求升级与市场竞争激烈对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加强创新和转型升级。在工信部9月份公示的拟认定的8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装备制造企业占半数,较去年新增10家。
预计2014年,在深入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在国内外需求升级的倒逼机制下,装备工业企业必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鉴于目前装备工业利润率仍处于下滑态势,仍未真正摆脱困境、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装备工业亟需在调结构、强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农机、智能仪器仪表等与消费、信息化、自动化关系密切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将快于典型的投资品行业,装备工业未来的结构调整方向将更注重和适应这一变化趋势。
(三)汽车工业产销持续增长
2013年以来,在城镇化及村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升的带动下,乘用车各车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旺销。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5.44万辆和1781.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3.5%,全年汽车产销增速预计分别达到17%和15%,且随着《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的落实,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实现增长。
预计2014年,我国将进行汽车行业准入的改革,如果“外资与国内车企合资的公司不能超过两家,同时合资股比不能超过50%”的投资准入政策向市场开放,汽车产业格局将发生大的变化。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再投入40亿元补贴资金的落实到位,新能源汽车产销将在2014年迎来较快增长。同时,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府治污措施的出台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小型车市场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但2014年汽车行业也会面临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政府限购、限行的不利影响,预计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将与2013年基本持平,产销增速在15%左右。
(四)机械工业产销温和增长
2013年以来,机械工业总体上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温和增长,1-9月,产销增速比上年回升近3个百分点,利润增速比上年回升7个百分点,利润回升速度快于产销,全行业回升势头强于全国工业,可见行业景气在缓慢回升。与铁公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行业,如电梯、城市轨道装备、智能电网、物联网装备、农用机械等行业实现较快增长,环保装备、智能化装备如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典型的投资类产品如发电设备、机床工具、工程机械等产品产量仍继续下滑。
预计2014年,受经济环境的好转、《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机械装备的需求继续升温。但由于机械工业固定投资增速下滑、经营成本继续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机械工业运行仍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强劲复苏的几率不大,预计产销增长速度在14%左右。从分行业来看,常规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重型机械、普通机床等行业将继续处于需求低迷状态;高档机床、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需求将上扬;工程机械市场将由大起大落逐渐回归正常;农机产销增速将逐渐回落,但大型高端农机产品市场仍将产销两旺。
(五)船舶工业运行有望触底回暖
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全球船运市场不振的影响下,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经济效益和出口等主要运行指标均呈下行态势。但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回升,标志着船舶工业触底回暖。1-9月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380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7.1%,四季度将基本延续前三季度的走势,预计全年造船完工量在4500万吨左右,新承接船舶订单还将呈现增长态势,可达到4500-5000万吨。
预计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造船行业将迎来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船型的开发为前提的新一轮复苏。伴随着国际海事组织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的出台,如新创能效设计指数(eedi)对船舶能效和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船体设计制造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成为大趋势。在国内,国务院近期发布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了七项主要任务,也将会大大加快船舶工业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一些研发能力弱、转型慢的企业将被淘汰。同时,受海洋工程等行业发展的影响,船舶市场的需求会呈现结构性变化,lng船和节能环保型船舶和特种船舶、远洋渔船、渔政船,沿海以及内河大型船舶都将会有一定规模的需求。综上所述,2014年我国船舶工业将触底回暖,三大指标将有所增长。
(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迅速
2013年,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继续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智能制造装备需求动力强劲。一系列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不断出台,如“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实施的政策累计效应不断增加,带动了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及智能化重大成套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预计2014年,以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加快发展,以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加快将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产业规模将呈现出快速扩大的态势。从子行业的发展来看,随着制定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城市的增多,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装备,如物联网设备、智能交通设备等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此外,智能电网在2013年将完成示范、技术统一、规划制定的过程,2014年将进入全面推广,智能电网装备行业也将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与同质化竞争并存,盲目抢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2014年装备产品价格将持续2012年以来的低位运行走势,当月价格指数仍将呈逐月微降趋势。二是随着经济回暖,燃料、动力运输等购进价格将有所上升,装备工业采购成本也将缓慢上升。三是随着金融改革以及银行对装备工业企业的关注,大企业的融资环境将有所好转,财务费用及其中利息支出较2013年将有所回落,但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仍将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四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源资源及环保成本等仍将上升。因此,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在营运成本高企与产品价格下跌的“双重挤压”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二)出口形势仍难积极乐观
201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延缓、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推进、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工业虽存在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但持续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长已开始引发日益剧烈的贸易摩擦,贸易环境仍趋恶化。因此,虽然8月和9月连续两个月当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分别同比增长2.25%和3.36%,但前三季度累计仍同比下降1.55%,低于全国外贸水平(8%)。
进入2014年,由于国际经济复苏道路依然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仍然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但在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政策措施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工业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同时不少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新的出口竞争优势将不断显现,预计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情况可能略好于2013年。
(三)技术投入不足仍是创新的一大障碍
进入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仍将存在技术投入水平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开发核心或关键技术能力的一大障碍。一是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仍然较低,近几年一直徘徊在2%左右的低位区间,与发达国家4%-5%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研发投入分散,多数研发投入在跟踪模仿或配套技术的开发上,面向行业的基础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三是装备工业科技人员平均拥有量仍然较低,科技活动人员占同期装备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低,仅3%左右,低于工业发达国家5%以上的水平。
(四)部分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当前,国内装备工业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一是通用型的低端装备严重供过于求,中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尚未得到显著提高,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包括国内市场在内的大量高端装备订单被国外厂商垄断。例如,我国造船企业所建船型多以油轮、散装船等低附加值船型为主,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附加值船舶建造能力不足。二是产品同质化生产现象严重,不适应下游行业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近年依靠投资高速增长的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机床等行业,随着装备工业用户需求加速升级,凭借价格战进行竞争难以满足用户对产品精准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要求以及对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要求。预计2014年,我国中低端机床、风电设备、工程机械及船舶等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局面依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一是通过多种形式集中资金,重点支持装备工业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要支持企业对接国际产业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境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三是重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提供绿色通道等引导企业发展,积极推进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项目的健康发展,以项目带动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二)多措并举,积极扩大装备产品出口
一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装备制造出口企业提供有力的外贸金融环境。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贷资金投放,支持国内企业承揽国外重大工程,从而带动成套设备和施工机械出口。三是引导装备制造企业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四是鼓励企业积极开拓中东、中亚、拉美、非洲、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弥补在欧盟、美国等市场丢失的份额。
(三)构建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技术与工艺技术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行业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产品以及关键工艺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探索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机制。
(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等工作
一是将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与各项基础性工作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二是继续加强新产品、节能高效产品等标准的制修订,改进工艺、改造落后设备、推广使用节能减排设备。三是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的研制推广,发展以大型、高效发电设备为代表的重大装备,研发和推广以高效电机、节能变压器为代表的量大面广的通用节能机电产品以及推广发展以余热、余压等能量回收装置为代表的专用节能装置。
装备制造业:创新是产业升级根本出路
2013-03-06 来源:互联网
内容简介:两会召开进行时,制造行业领导人关注行业发展,纷纷提出自己的提案。针对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表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创新是一条根本性出路。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今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高端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创新是一条根本性出路。”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表示。去年5月,国家工信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
王金富分析称,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中的比重超过了美国,但由于市场和技术上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和挤压,一直处于价值链上的中低端环节。无论是工程机械、汽车产品,不仅我国主机(整车)产品的品牌价值远低于国际知名品牌,国产品牌所采用的液压件、电子产品等关键零部件也严重依赖于进口。
中国装备制造业昔日所仰仗的“人口红利”也正在逐步丧失。近些年来,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势日益减弱。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产业的重心逐渐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趋势已经呈现。
“中国装备制造业界对于转型高端、产业升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差别只是在具体践行过程中的成效与举措,而创新驱动在整个转型过程中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王金富看来,要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需要鼓励国内企业在自身实力比较弱小的情况下,更多地联合起来,通过联合创新、知识产权共享参与国际竞争,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身创新的比较优势和局部强势;同时企业要加强资源整合的能力,包括通过海外并购整合国际有利资源。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不同的扩张途径,盘活或放大国内外存量资源,可以实现投入少、见效快、补短板、强强项的目的。
作为中国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后来者,从2010年才起步的奇瑞重工将“精准农业”作为重要突破口,2012年在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仍实现销售收入逾22亿元,累计实现销售各类产品近4万台,销量同比增长260%。
在成立之初,奇瑞重工就借助奇瑞集团平台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并逐步建立起全球统一的通用研发平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针对国际市场,通过与韩国大同合作等方式,强化海外市场的适应性和国产化研发;此外,去年1月奇瑞重工还参与了全球最大的农机具制造商格林集团的竞购,希望以整合全球资源方式,加快企业技术升级转型。
第二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
解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它的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是高技术的载体及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通道,20世纪兴起的信息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等,无一不是通过装备制造业创造出来的;是产业升级的手段,生产工作母机、提供重大装备;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占全国外贸出口36%以上;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高技术和数字化战争时代,武器装备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所以改善这一现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措施和重要途径。
1.什么是装备制造业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都没有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它的正式出现,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日报》,1998年12月10日研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第1版。)制造业的核心是装备制造业。对于装备制造业,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尚无公认一致的定义和范围界定。通常认为,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工业的总称,即“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185个小类。
2.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装备制造业无论从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还是从企业规模、竞争实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2.1组织结构不合理
1、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规模也不大 长期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重外延、轻内涵,投资分散、重复布局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即使所谓“特大型”和“大型”企业规模也不大。
2、长期以来中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和制造分属不同部门,严重地影响了国内技术装备成套供应体制和能力的形成。
3、国内金融业参与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组合的渠道受到众多限制和约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装备制造业的改组。
2.2技术结构不合理
1、自主开发能力低。由于企业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薄弱,致使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低。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
2、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不仅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少,同时分布极不合理。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主要集中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3、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现代化的设计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从市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集合材料、工艺、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开发设计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中国装备制造业受人才、技术、投资、设计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普遍不高。
4、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许多产品严重供应不足。中国装备制造业也多致力于铺摊子,扩大生产能力,而对提高企业素质很少关注,传统和大路货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致使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不好。与此同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已达30%。除为基础产业提供的重大技术装备多数源于进口外,某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口份额也已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要靠进口。装备制造业主要产品的技术来源50%以上依靠从国外引进。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另一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大量技术装备进口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国不可能包揽本国所需的全部装备,但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从国外买不来、也买不起的,必然是通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得以实现工业化,而且只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才能成为工业化强国。
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装备制造业为什么要发展?第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重化工业发展的趋势,但大量的投资趋向于产业链中靠近能源原材料的初端,出现了钢铁、氧化铝、水泥等行业投资过热的情况,由于大量地消耗能源,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大家对中国工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进行了很多争论。其实,真正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在产业链上带动性强的,是装备制造业。
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如美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发展本国的装备工业,并有极其完善和有效的振兴办法。我国要打造自己的竞争力,必须振兴装备工业。第二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必须改变。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建国五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处于被动状态,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总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而发展装备制造业成为进入新世纪面向“十一五”的中国装备工业主旋律。
3.1继续深化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加大“改制、改组”力度,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首先通过改制、改组,激发企业活力。加快企业产权多元化的进程,加强企业激励机制与制衡机制的建设,真正激发起企业的活力。围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强项进行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与重组。打破部门、行业保护,加大企业间重组、并购力度,建立起大装备制造业体系;按照全球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思路,大力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一大批强、精、专的中小企业集群。压缩过剩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严重亏损、没有发展前途企业的破产、退出力度。
3.2加强中国调控与市场指导
对于与中国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紧密关联的重大装备及应用工程项目,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由国家出面组织优势和有效资源,通过改制、改组、改造及组织科技攻关、装备研制和工程示范,力争实现重大突破和跨越。
3.3做好规划引导,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为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国家应做好规划引导,在资金、资源、技术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优秀人才,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鼓励形成在国际上知名、各具特色的若干装备制造业集中地。
3.4坚持技术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
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装备技术、配套零部件生产技术,并努力消化、吸收与创新,最终实现国产化,带动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换升级。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自主开发和自主创新的力度,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引进技术型向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型转变,进而走向自主创新型。
3.5提高系统和总成套能力
破除传统的分割体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在大力提高单机技术水平、质量和性能的同时,高度重视装备系统成套能力的提高,组建一批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装备承包公司,形成几家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实力的装备总承包商或大供应商。
3.6转变技术创新模式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强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明确一批关系到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的技术研发重点。切实加强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紧密跟踪世界制造技术的前沿,有重点地开展研制攻关,力争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及制造业应用领域掌握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高效协调、符合国际惯例的“产学研”一体化体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3.7继续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重视提高熟练技术工人的比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制造业仍可充分发挥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并在吸引直接投资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保持竞争优势。提高制造业熟练工人的比例,培养造就数千万掌握制造业高技能技术的人才队伍,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保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3.8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营造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环境,结合WTO准则和中国政府的承诺,研究制定“入世”后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在研究开发经费、产品税收政策、重大工程采购方式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三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扩展,电子商务拥有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以网上购物为主的电子商务因其比面对面交易更为方便、快捷,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电子商务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给世界带来了无限商机。全球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比较晚,与其相配应的服务行业以及政策法规还尚未完善,以至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缓慢。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即将或者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市场。电子商务的潜在利益是巨大的,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机遇挑战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快。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之间是相辅相存的关系,由于我国互联网用户人数众多,因而电子商务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2008年,我国网络交易总额达到了1200多亿。2006年到200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对比在2008年,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离,美国为71℅远远高于中国的使用率。2007年—2008年电子商务类应用用户对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虽然很快,但在重点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却很不均衡,大学生和办公室职员两个群体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中小学生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及经济能力的原因暂不予考虑,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则说明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今后几年里,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向城市郊区及农村扩展。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信息的联网络为载体的商务活动新模式,它的发展受制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应于网络经济的社会法律、诚信环境状况。尽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但由于我国各项社会性基础设施不甚完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而保障电子商务活动规范、安全运行的社会法规、诚信环境不完备则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更直接、深层的因素。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由于B2C以及C2C在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份额还比较低,因此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也会向着个性化、专业化、规模化以及国际化发展。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政策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营造的环境
1、电子商务相关立法
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颁布了新《合同法》,其中合同形式条款部分涉及数据电文这一新的电子交易形式。新《合同法》将合同的订立方式由传统意义上的书面形式扩充到数据电文形式,并明确了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到达时间,此外还对电子商务合同的生效地点进行了规定。虽然新《合同法》的规定还不够细致与完善,但增加的“数据电文”条款,为电子商务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0年年初,在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张仲礼提交《关于制定我国“电子商务法”的议案》,将电子商务立法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自此,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发展到新的阶段,成为众所瞩目的问题。
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法律,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里程碑。这一法律的出台扫除了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及其他领域中应用的法律障碍,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此外,有关部门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2005年1月8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和《电子签名法》等法律,制定发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6月24日,商务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布了《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子商务催生了在线交易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产生和发展,在线交易金额的日益膨胀,使规范支付机构运营、统一交易流程、设定行业入门标准等成为当务之急。2010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意在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为规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管理,央行分别于2011年11月4日和2012年1月5日发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可以说,这些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分别就不同方面对电子商务主体、行为等进行了规范,但这些大多属于规章办法,缺乏可操作性与全面性,我国仍缺少一部系统性的电子商务监管法律。
网购立法工作全面启动
2012年6月,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发起《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的立法工作全面启动,并已被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这意味着我国首部电子商务监管立法已进入制定阶段。
此前,在杭州召开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立法工作方案研讨会上,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官员指出此次立法以《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为基础,全面拓展延伸,坚持发展优先、权利保护优先、自律优先,从市场准入、信用体系建设、消费维权、案件管辖、网上知识产权保护、新兴业态、跨境交易、网络不正当行为、秒杀等网络新兴行为九大方面进行落实。
此次立法被明确列入2012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涵盖了电子商务市场中的C2C与B2C网络零售、O2O网络团购消费、移动电子商务、虚拟商品交易、B2B网络贸易、大宗品电子交易、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代购、小额外贸)等诸多细分领域,是我国目前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监管层面的首次立法,其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广大网络消费者,而且涉及到网络经营者、服务提供者、交易平台等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
据悉,受国家工商总局委托,全程参与此次《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立法调研与起草工作的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次立法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网络经营者的主体(如淘宝网店)准入与界定、网络经营者是否征税、虚拟商品交易规范、跨境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经营者监管、网络促销规范、网络消费纠纷管
辖权等方面。
电子商务立法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政府部门及立法机关的相互配合。《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的制定和出台不仅可以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还将治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挑战(xiexiebang推荐)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已经渗透到农村产业链全过程中,改变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呈现政策支持、企业推动、民众积极参与的局面。但是,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传统观念制约、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通信、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培养农村居民网购习惯,引进专业化人才以及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农产品差异化发展,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意义 机遇 挑战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这是继多项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政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
农村电子商务的实质是借助于互联网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结构。
(一)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手段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联想控股战略投资云农场,京东集团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农村+新丝路”模式,此外,阿里巴巴、一号店、亚马逊、腾讯都在加大农业互联网的布局,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发展。根据阿里研究院资料显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年底,阿里零售平台农产品网商同比增长达98%,数量达75万家。农产品网商和淘宝村的出现,有效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吸引了广大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例如,山东平邑县10个“电商村”,带动了10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成为农村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电子商务平台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流,自主交易,交易环节减少,市场需求信息透明化程度提高,加强了农业生产者的自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
流通体系建设是影响流通成本和流通效益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小规模和分散性等特点,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贩销大户等主体实现产品流通。这种流通方式信息化程度较低,供需信息不对称,导致流通成本高、损耗大、渠道不畅等问题普遍存在,果贱伤农、菜贱伤农、卖难买贵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电子商务,旨在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问题,改善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
(三)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农产品经营为中心,由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生产者、加工经营者、中间商、物流服务经销商、消费者构成的动态网络结构。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过程分散,节点层次较多且各节点协调不足,造成农产品损耗严重,流通成本过高。2008年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流通模式,使供应链一体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自2012年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以来,出现“农超对接”+“O2O”模式、大型B2C生鲜电商企业“产地直采直供”模式,基于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加强了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精简了供应链结构,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生产领域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强优质供给,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在政策引领下,发展的如火如荼。例如,江西省正在建设完善的农业物联网、农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投资1亿元,整合全省50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成立的“省级队”综合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等。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对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带动社会资本下乡,推动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使农民更便捷优惠地获取生产资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业新需求与供给有效衔接,促进生产结构优化,提高有效供给水平,促进了农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一)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正在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电子商务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一是“互联网+农村”产生了淘宝村。2014年,浙江、广东、福建、河北等地出现的淘宝村数量达212家,2015年,全国的淘宝村可能超过1000个,而全国淘宝村数量最多的浙江省,有可能突破250个。二是“互联网+农业”催生了农产品网商。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涉农的网站已经超过3000个,在淘宝网经营注册的163万家农村网店中,经营农产品的网店近40万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000多亿元。三是“互联网+农民”带动了农民网络消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7月23日发布的《第36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为27.9%,规模达1.86亿。2014年在阿里平台上农村地区消费额达到1800亿,预计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有望达4600亿元。
(二)农村电子商务环境的变化
政策方面。2015年2月1日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并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以空前的力度鼓励开拓农村市场。5月7日的国发〔2015〕24号文件,7月4日的国发〔2015〕40号文件、9月29 日国办发〔2015〕72号文件均涉及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内容,11月9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此意见的出台,是在8月21日由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企业方面。京东2015年以大家电送货、安装和售后服务为特点的“京东帮服务店”数量超过1100家,服务覆盖近6万个行政村,其中贫困县服务店234家。菜鸟网络最新数据显示,通过联合日日顺,阿里已经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国2800个区县送货入户的网络,包含了7600多个县级网点,2.6万个乡镇级网点,19万个村级网点;蚂蚁金服2014年为832个国定贫困县的约2.02万名经营者发放贷款29.73亿元,此外,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于2015年11月12日宣布将于2016年1月中旬举办首届淘宝年货节,通过营造与众不同的节日气氛,将淘宝平台服务和农村淘宝实体结合,实现“土”货进城、“洋”货进村。企业通过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了关键的动力因素。根据《企鹅智酷》关于“农村电商用户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阿里和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开展向农村市场销售种子、化肥、农用工具等商品,已使10%的用户培养起了新的消费习惯。
物流方面。2014年,国家邮政局推出快递“向西、向下、向外”三项工程,圆通、中通、申通、汇通、韵达等快递企业纷纷在各乡镇布置网点,以提升农村快递末端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快递网点已经覆盖全国2/3以上的乡镇,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1626个县共完成快递业务量9.3亿件,同比增长72.2%,增幅超出快递业整体水平26个百分点,农村的快递量已经占到全国快递量的1/5。
(三)城市对农村特色品需求和农村居民多样化需求双向增加
近年来,电商企业经营品类不断地从服装鞋帽、图书、家电扩展到了日用百货、生鲜、生活服务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多样化和追求食品安全的消费观念成为消费新常态。城市居民对农产品、农村特色品,如有机、绿色农产品、地方特色品等需求逐年增加,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会。而农村居民实体消费可选择的商品种类较少,无法及时地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模式恰恰可以弥补农村居民购物的缺陷。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
虽然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困难重重。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思想观念制约、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一)基础设施落后
互联网是电子商务交易实现的重要基础。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但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30.1%,与城镇地区64.2%相差了34.1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宽带接入质量有限,网速较慢、上网成本过高等原因,影响了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
农村交通运输设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助推器。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不完善,虽然政府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但很多乡村道路不能经久耐用。同时,农村中心集镇货物运输站场建设进度缓慢,基础设施依然短缺且设备简陋,冷链物流运输专用车辆所占比重偏小,而中小型货车所占比例偏大。不合理的运力结构造成资源浪费,运输效率低下,运输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功能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农村物流体系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分散,路网规划不完善,物流体系不健全,尤其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使物流配送成本过高,配送及时性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了网络交易完成。
(二)农村传统观念的制约
农村消费者有自己独特的信息获取渠道,并保持着传统的购物习惯。目前,大多数农村居民接受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不强,作业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信息化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十分有限,乡间小卖部、超市、传统集市仍是农民购物的主要渠道。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从而影响了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思维水平,造成他们信息意识封闭,不易接受网络销售这种新的营销方式。如何改变农民的意识,转换购物方式,并尝试将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是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信息化人才缺乏
电商是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需要一大批熟悉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现代人才,2014年9月24日,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显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最紧缺的是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三类人才,其中,79.1%的网商表示缺乏运营推广人才,60.4%缺乏美工设计人才,50.3%缺乏数据分析人才。未来两年,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可能超过200万,随着销售额不断上升,除以上三类人才外,客服、物流仓储人才需求也将迅速增加。
(四)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且同质化严重
《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子商务企业接近4000家。但其中7%的企业出现巨亏,88%的企业略亏,4%的企业持平,仅仅1%的企业盈利。这种现象与农产品同质化严重不无关系。当然,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产生了一批以“地域名称+产品名称”代表的品牌,烟台苹果、吐鲁番葡萄、赣南脐橙,但企业主导的市场品牌短缺,比如烟台苹果,消费者只知道烟台产的苹果好,但不知道烟台哪家企业的苹果才正宗。农产品电商既要发展线下的大品牌,也要培育线上的“淘品牌”。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农村电子商务涉及一、二、三产业和多个横向关联产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商务、农业、工信、工商、交通等多个部门协同推进,确保农村电商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交通路网规划合理,物流渠道畅通,而且要求企业多样化发展,民众积极参与。
(一)加强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物流建设。首先,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康庄公路建设,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改善农副产品的交通运输条件。其次,加快农村货运站场建设,扩大农村货运网络的覆盖密度,建立县级综合物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行政村物流信息网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其次,完善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构建覆盖国内外的快件寄递体系,实现农资、农产品、农村消费品的快速流通,增强农村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对接。最后,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地预冷、产地冷藏、冷链运输、终端冷链销售、低温配送等全程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
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同步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对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建设、验收、运营和维护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其次,把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战略规划,鼓励电信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网络通信覆盖广度。最后,出台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相关企业和组织积极参与,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二)更新农村居民生产和消费观念
网商银行农村金融业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先建立消费习惯,再改变农业的链路,互联网化和数据化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打开农村电商的大门。”农村居民的观念更新主要包括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作为农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者,他们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及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产行为,并直接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平台和渠道大力宣传,增强农户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可追溯意识;开展绿色农业知识、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增加对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要求标准的了解,规范其生产操作流程;实施对农产品定期抽查检验,使农户自觉规范生产行为,逐步形成自我约束,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长久以来,农村居民购物消费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有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电商带来的实质性好处,才能更快更好地让他们养成网络消费与销售习惯。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村居民网上购物的消费理念,增强农民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宽电子商务渠道,使网络购物成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常态;其次,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使更多的人认识计算机、熟悉网络;再次,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使用电商平台,如何网上购物;最后,安排企业的乡村推广员、农村合伙人等帮助农民代购代销。多管齐下,营造浓厚的农村电子商务氛围,使农村居民从被动接受到自发试探,再到自动完成。
(三)加强人才培养
发展农村电商,要把专业人才培育放在重要位置。首先,由于各县级领导既是思想启蒙者,又是政策制定者,更是管理监督者,对各县级政府领导人员加强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至关重要。积极开展类似阿里巴巴集团组织的“县长电商研修班”,实地考察了解农村淘宝运作经验,通过参与讨论、学习互动,提高自身电子商务能力,最终能够结合本县具体情况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方案。其次,加强校企联合培训和企业自主培训,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建设培养农村电商骨干力量。最后,加强对农民和合作社的技能培训,弥补农村居民和组织早期电商教育的先天不足,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四)树立品牌
品牌是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因素。农民网商要想发展壮大,在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的同时,必须注意差异化发展,摒弃低成本模仿的经营方式,通过品牌塑造,提高产品的知晓度与附加值。首先,农产品经营者必须树立现代品牌意识,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品牌是产品品质和企业形象的象征,在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的农产品市场,只有在保证产品品质基础上,走品牌化、差异化路线,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其次,基于特定地域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优势,挖掘区域原生文脉,丰富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产业化发展。在地域标志的品牌基础上,培育企业主导的市场品牌。再次,建立农产品品质保证体系和标准化体系,有效解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问题,解决质量可追溯难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加快“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提高品牌信任度。
参考文献:
1.魏延安.农村电商的机遇与现实困难[J].新农业,2014(12)
2.宁迪.商务部:今年将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国青年报,2015-3-1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6.周正祥,罗珊,蔡雨珈.交通运输体系改善促进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中国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4(5)
7.胡杨名.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3
8.张传统.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5
第五篇: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 12—02艾政阳12070114022
3当今社会,中国作为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或多或少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科学、政治、教育等问题,在世界上每一个举动都会引来世界各地的眼球,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如何积极的去应对,采取怎样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充分把握每一次的机遇,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利用一次次挑战壮大自己,如何让全世界人们敬仰中国,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值得思考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一届的领导人,在未来的中国,中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昌盛。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
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发展。
有利条件主要是: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
(3)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首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其次,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特别是近
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加大,今后这些方面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出现。
第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些年来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对外贸易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从国内情况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对外贸易作为联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将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发展有较多不确定因素,石油价格攀升,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不断,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发达国家仍然限制高新技术输往中国。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改变。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霜,经得起考验,耐得起磨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富强国家,今天,面对变动的国际形式和不和平的国际关系,中国依然矗立在东方之巅,这条中华巨龙一直蓬勃发展,面对一切不利条件,冲破枷锁,把握时机,未来的中国更会伫立在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