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休克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休克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组织灌注量改变;(2)气体交换受损;(3)体液不足;(4)心输出量减少;(5)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
一、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主要表现:
1烦躁不安,表情淡漠。2血压下降,脉细弱。
3四肢皮肤湿冷、紫绀、苍白。4尿量减少。护理目标 1神志清楚。2四肢温暖、红润。3尿量>30ml/h。
4生命体征平稳:脉搏<100次/分、血压>11/8kPa(80/60mmHg)、脉压>3.99kPa(30mmHg)。护理措施
1理解病人焦虑不安情绪,态度要镇静、温和,忙而不乱。
2安置病人于休克卧位即分别抬高头部和腿部约3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时的负担。
3持续氧气吸人,一般为6-8L/min,以改善细胞缺氧,维持脏器功能。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设专人护理,并详细记录。主要监测项目如下:(1)意识表情: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注情况,观察病人是否有神志淡漠、烦躁等。若病人由兴奋转为抑制,提示脑缺氧加重;若经治疗后神志清楚,示脑循环改善。(2)皮肤色泽和肢端温度:皮肤色泽及温度反映了体表灌注情况,若皮肤苍白、湿冷,提示病情较重;若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淤斑,提示进入DIC阶段;若四肢温暖、红润、干燥、表示休克好转。
(3)脉搏: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及强度。若脉率进一步加速且细弱,为病情恶化的表现;若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提示病情好转。
(4)血压与脉压:血压下降、脉压减小,示病情严重;血压回升或血压虽低,但脉搏有力、脉压由小变大,提示病情好转。
(5)呼吸:观察呼吸次数、有无节律变化。呼吸增速、变浅、不规则,说明病情恶化;呼吸增至每分钟30次以上或降至8次以下,示病情危重。
(6)尿量:能反映肾脏血流灌注。认真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比重。若每小时尿量稳定在30mL以上,提示休克好转。
(7)中心静脉压(CVP):它能反映出病人的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的综合状况。若血压降低,CVP< 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CVP>1.47kPa(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CVP>1.96kPa(20cmH2O)时,提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8)动脉血气:是判断肺功能的基本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10-13..3kPa(75-10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为5.33kPa(40mmHg)。严密观察是否PaO2下降或PaCO2升高,警惕ARDS的发生。5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1)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兼测中心静脉压;另一条选表浅静脉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或其他需要控制滴数的药物。(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浓度和滴数,用药后随时记录。(3)根据用药目的,正确执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4)快速输液时,应注意有无咳红色泡沫样痰,防止肺水肿和心衰的发生。(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以调整输入量。6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1)严格查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名称、用法及用量,以保证用药的准确无误。
(2)均匀滴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稳定,禁忌滴速时快时慢,以至血压骤升骤降。(3)扩血管药必须在血容量充足的前提下应用,以防血压骤降。
(4)若病人四肢厥冷、脉细弱和尿量少,不可再使用血管收缩剂来升压,以防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5)严防血管收缩剂外渗致组织坏死。
7注意保暖,如盖被、垫低温电热毯,但不宜用热水袋加温以免烫伤使皮肤扩张,加重休克。重点评价: 1神志是否改善。
2血压、脉搏、脉压是否正常。3四肢温度、皮肤色泽是否改善。
二、气体交换受损 与微循环障碍;肺泡与微血管之间气体交换减少;疼痛;痰液粘稠;焦虑有关 主要表现 1呼吸困难。
2血气分析值异常:PaO2下降、PaCO2升高、SaO2下降。3呼吸模式改变:浅快呼吸。4紫绀。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呼吸困难、疼痛有所缓解。
2病人双肺听诊无呼吸音减弱及异常呼吸音存在。3病人的血气分析值在正常范围内。4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5病人掌握有效咳嗽技巧。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一定温度(20-22℃)和温度(50-70%)。
2吸入氧气6-8L/min,若发展为成人呼吸窘迫征(ARDS),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3给病人指导并示范有效的咳嗽技巧。4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排出。
5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减轻焦虑,降低氧耗。6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并观察其副反应如呼吸抑制。7严密监测血气分析,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8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重点评价
1呼吸困难是否改善。2呼吸模式是否正常。3血气分析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4双肺听诊是否正常。
三、体液不足 与失血如腹腔内出血;失液如禁食、呕吐、腹泻、引流过多有关 主要表现
1血压下降、头晕。
2口渴、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3血清电解质异常。
护理目标:病人保持体液平衡,表现为: 1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
2尿量>30mL/h,尿比重值在正常范围(1.010-1.025)。3粘膜湿润,皮肤弹性改善。4血清电解质值在正常范围内。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体液不足的症状、体征及严重程度,如血压、脉搏、皮肤弹性、尿量等。2 严密监测心率、脉搏、血压,每2小时1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包括胃肠减压量、尿量、呕吐、进食及补液量。遵医嘱及时快速输液,开放一条或一条以上静脉,用以输液、输血或静脉给药。如输液速度不及失液速度时,就立即加压输液,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以调整输液量及速度。5 若术后肠蠕动已恢复,能口服者,应鼓励病人尽早口服补液。6 遵医嘱给予止呕、止泻药。7 监测尿比重,每4小时1次。8 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如尿素氮、肌酐、血清蛋白、红细胞压积等的变化。监测体重的改变,若体重减轻2%-4%,表示轻度脱水;若减轻4%-6%,表示中度脱水;若超过6%,表示重度脱水。10 应用升压药的护理:
(1)刚用升压药或更换升压药时,血压常不稳定,应5-10分钟测量1次。
(2)根据血压的高低适当调节药物浓度。若病人感到头痛、头晕、烦燥不安时,就立即停药,报告医师。
(3)用升压药必须以低浓度慢速开始,每5分钟测血压1次,待血压平稳时及全身情况改善,改为15-30分钟测1次。
(4)静滴升压药时,切忌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5)长期输液病人,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并注意保护血管。重点评价
1、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尿量、尿比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3、脱水情况是否改善。
4、血清电解质水平是否正常。
四、心输出量减少 与血容量减少、心肌缺血有关 主要表现
1、血压降低,脉搏加快而弱。
2、胸闷、眩晕,虚弱。
3、呼吸困难。
4、尿少。
5、皮肤粘膜发绀。
6、动脉血气分析值异常。
护理目标:病人血液循环稳定,表现为:
1、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平稳。
2、呼吸困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值正常。
3、尿量>30mL/h。
4、皮肤温暖、干燥。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心输出量减少的表现:心率、脉搏、尿量等的改变。
2、安置病人于平卧位,以利血液回流。
3、持续氧气吸入,一般为4-6L/min。
4、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有效的循环。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特别是密切观察每小时尿量,使尿量保持在30-50mL/h为宜。
6、监测动脉血气分析。重点评价:
1、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皮肤粘膜的色泽、温度。
3、呼吸困难是否改善。
4、动脉血气分析值是否正常。
5、每小时尿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五、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微循环灌注不良致皮肤缺血、缺氧; 病人感觉和反应迟钝;长期卧床,局部受压;体温过高或过低 主要表现:
1、皮肤湿冷、发绀。
2、受压部位皮肤水肿、瘀血。
3、病人烦躁不安。
护理目标:病人皮肤完好无损。护理措施:
1、积极纠正休克,改善周围微循环灌注,提高皮肤抵抗力。
2、护理操作轻柔、敏捷、熟练,以减轻对病人的刺激。
3、协助病人翻身,每2小时1次,若休克严重,切忌频繁翻动病人,以防血压下降。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5、提供气垫、气圈,减轻局部受压程度。重点评价:
1、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弹性。
第二篇:休克病人的护理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学习要求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
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原则。掌握: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归纳为表3-1。表3-1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休克类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创伤性 休 克
失血性 休 克
失液性 休 克
裂
大面积烧伤、重症胰腺 感染性 休克
神经源 性休克
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瘘
严重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败血症、尿路感染
剧烈疼痛、麻醉药过量、降压药过量、脊髓损伤
二、休克的临床表现 联系微循环的变化来理解和记忆。微循环收缩期表现为休克代偿期,微循环扩张期和衰竭期表现为休克抑制期。休克的程度由轻到重,临床表现经历了下列变化:
1.意识清醒,伴痛苦表情和紧张→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伤
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大血管破
常见原因
严重损伤、骨折、挤压
衡
血容量锐减
细胞外液大量丢失
血容量减少、心肌损害、感染和细菌作用致细胞损伤、不能利用氧、动静脉氧差缩小
大面积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
发生机制
组织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疼痛、体液丢失、酸碱失2.口渴 口渴→很口渴→非常口渴,但不能述说。
3.皮肤粘膜 开始苍白,皮温正常或发凉→苍白,发冷→显著苍白,肢端发绀,冰冷和瘀斑。
4.脉搏和血压 脉搏100次/分以下,收缩压正常或稍高,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脉搏100~120次/分,收缩压11.97~9.33kPa(90~70mmHg),脉压更小→脉搏速而细弱或摸不清,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下或测不到。
5.呼吸 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ARDS)。
6.周围循环 基本正常→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表浅静脉明显塌陷,毛细血管充盈非常迟缓。
7.尿量 正常或开始减少→减少→更少或无尿。
8.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 20%(800ml)以下→20~40%(800~1600ml)→ 40%(1600ml)以上。
三、休克的治疗原则
尽早去除病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促进心脏功能和正常代谢的恢复是治疗休克的原则。常用的措施有:
1.一般措施 ①使用抗休克裤(military antishock trousers,MAST)。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③间歇给氧,6~8L/分。④保持安静,减少搬动,适当应用镇静剂。⑤安臵平卧位或头胸和双下肢各抬高10o~30o卧位。
2.补充血容量 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
3.治疗原发病 只有处理原发病,抗休克措施才能奏效。
4.纠正酸碱失衡 休克时因组织缺氧,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但在休克早期,因过度换气,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故一般不宜用碱性液,多数经充分扩容,特别是补充平衡盐溶液后,酸中毒即可得到纠正,但如休克和酸中毒严重,则必需补充碱性液。
5.应用心血管药物 根据病情使用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血管扩张剂(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强心剂(如西地兰)。
6.改善微循环 经充分扩容和使用血管扩张剂,微循环障碍一般可得到改善。如出现DIC征象,应使用肝素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7.应用糖皮质激素 用于感染性休克和严重休克。如甲基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静点。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
学习要求
熟悉: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重点和难点问题
因其主要原因是大出血,故治疗原则是:
1.补充血容量 尽管失血性休克以失血为主,但在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用血液来补充。扩容开始,一般先在45分钟内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1000~2000ml。经上述处理,如血压恢复正常,休克好转,可继续输入上述液体(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不必输血;如血压不能恢复正常,或恢复正常后,短暂时间内又下降,则除继续输入上述液体外,还应补充全血或浓缩红细胞。
2.止血 尽快止血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对于表浅伤口或四肢血管出血,可先局部压迫或扎止血带暂时止血,待休克纠正后,再采取根本的止血措施;对于严重的内脏出血,应边抗休克边手术止血。
3.药物 酌情使用抗生素、心血管药物和碱性液等。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学习要求
熟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重点和难点问题
因其是由严重感染引起,故其治疗原则是:
1.控制感染 包括尽早处理原发病灶;早期联合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改善全身情况,增强免疫力。
2.补充血容量 严重感染的病人,在休克未发生以前,已存在血容量不足,休克后血容量不足更为严重。因此,补充血容量对感染性休克仍是根本措施。
3.药物 早期给予碱性液,纠正酸中毒;使用糖皮质激素,提高应激能力,缓解毒血症症状;酌情使用心血管药物。
第四节 护理 学习要求
熟悉:休克病人的护理评估。
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 与失血、失液、体液分布异常有关。2.组织灌流量改变 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细胞缺氧导致的意识障碍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 与侵入性监测、留臵导尿管、免疫功能降低、组织损伤、营养不良有关。6.潜在并发症 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 or MODF)。
二、扩充血容量的护理
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
3.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
4.安臵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o~30o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
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改善组织灌流的护理
改善组织灌流,除迅速扩充血容量外,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也是重要措施之一。扩充血容量的护理已如前述,在此主要归纳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护理。
1.血管收缩剂,因可加重组织缺氧,带来不良后果,多不主张单独使用;血管扩张剂,能解除小血管痉挛,关闭A-V短路,疏通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和回心血量,但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2.根据病情,尤其在休克早期,可联合使用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应从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开始,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用药的剂量、浓度和速度。
4.静脉滴注血管收缩剂时,应慎防药物溢出血管外而导致组织坏死。
四、其他护理
1.促进气体交换 ①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常规间歇性给氧,6~8L/分,以提高血氧浓度。③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以促进肺扩张,增加肺疱气体交换量。④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给予呼气末正压辅助呼吸,以改善缺氧状态。
2.处理体温异常 对于体温过低者,采用保暖措施,如提高室温、加盖棉被,但不可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作体表加温,以防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内脏器官血流更形减少加重休克。输入库血时,应将库血复温后再输入,避免加重体温过低。对于体温过高者,应采取降温措施,维持体温在38oC以下。
3.防止损伤和感染 ①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善保护,防止坠床。②做好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粘膜感染和溃疡。③各种诊疗用品严格消毒,各项诊疗操作遵守无菌规程。④遵医嘱准时正确地给予抗生素,防止二重感染。⑤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4.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和亲属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返回
第三篇:休克病人的护理
业务学习时间:2016/01/26-
学习人:杨红
内容: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症状和诊断
初始症状可能有疲乏、嗜睡和意识模糊;皮肤湿冷并且常常发绀和苍白;按压皮肤,皮色恢复较正常慢得多,皮下可见青蓝色的网状条纹;脉搏细弱而快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明显。
当休克是由血管的过度扩张引起时,症状可能有某些不同。例如,患者皮肤可以温暖和潮红,特别是在起病之初。
在休克的最早阶段,尤其是在败血性休克时,许多症状常不出现或不易发现,除非特别仔细地观察。血压非常低;尿流也相当缓慢,血中代谢产物蓄积。预后 急救方法
首先给病人保暖,并稍微抬高下肢以利血液回流心脏。止血,检查呼吸情况。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不要经口进食。
急诊可以使用机械式人工呼吸。所有药物都应静脉给予。静脉输液,在输血前应交叉合血。
仍在继续失血或丢失体液或休克是由于心肌梗死或其他与血容量无关的因素所致,可使用收缩血管的药物来增加流向心脏和大脑的血量。
纠正异常的心率和心律,必要时可以增加血容量。心率缓慢可用阿托品增加心率,也可用另外一些药物来增加心肌收缩能力。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平卧位或采用病人与人头和躯干抬高15°~20°,下肢抬高20°~30°卧位,以利呼吸和静脉回流。常用鼻导管给氧,缺氧严重采用面罩给氧。及早建立静脉通路。注意保暖。
2补充血容量:应及早、大量、快速补液。采用晶体液,根据病情给予全血、血浆、血浆增量剂等胶体渗透压。
3处理原发病:是纠正休克的先决条件。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血容量基本补足而循环仍未好转时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1)血管扩张剂:α受体阻滞剂、抗胆碱类药物(2)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肾上腺素(3)强心药:西地兰、洋地黄。
5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
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早期用肝素抗凝剂,继发纤维蛋白溶解选用氨甲苯酸。
7皮质类固酮的应用:常用于感染性休克一般主张大剂量冲击性给药1~2次,防止产生副作用。休克并发症
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临床监测
(一)观察临床表现
1. 精神状态精神状态能够反应脑组织灌注情况。患者神志淡漠或烦躁、头晕、眼花或从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晕厥,常表示循环血量不足,休克依然存在。
2. 肢体温度、色泽 肢体温度和色泽能反应体表灌流的情况。四肢温暖、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暂时苍白而松压后迅速转为红润,表示外周循环已有改善。四肢皮肤苍白、湿冷、轻压指甲或口唇时颜色变苍白而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表示末梢循环不良,休克依然存在。
3. 脉搏 休克时脉搏细速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休克指数是脉率与收缩压之比,休克指数为0.5,一般表示无休克;1.0~1.5,表示存在休克;在2以上,表示休克严重。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1. 血压。休克早期,剧烈的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以后血压逐渐下降。收缩压<11.97kPa(90mmHg),脉压<2.66kPa(20mmHg),是休克存在的依据。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示休克转好。
2. 心电监测心电改变显示心脏的即时状态。在心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血容量不足及缺氧均会导致心动过速。
3.中心静脉压 对于需长时间治疗的休克患者来说,中心静脉压测定非常重要。中心静脉压主要受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右心排血能力、胸腔和心包内压力及静脉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1.18kPa(5~12mmH2O)。在低血压的情况下,中心静脉压<0.49Pa(5m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1.49kPa(15mmH2O)则表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加;>1.96kPa(20mmH2O)时,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三)肾功能监测
休克时,应动态监测尿量、尿比重、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电解质等。尿量是反映肾灌注情况的指标,同时也反映其他器官灌注情况,也是反映临床补液及应用利尿、脱水药物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休克时应留置导尿管,动态观察每小时尿量,抗休克时尿量应大于20ml/h。尿量稳定在30ml/h以上时,表示休克已纠正。尿比重主要反映肾血流与肾小管功能,抗休克后血压正常,但尿量少且比重增加,表示肾血管收缩仍存在或仍存在血容量不足。
(四)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指标包括呼吸的频率、幅度、节律、动脉血气指标等,应动态监测,呼吸机通气者根据动脉血气指标调整呼吸机使用。
(五)生化指标的监测
休克时,应监测血电解质、血糖、丙酮酸、乳酸、血清转氨酶、氨等血液生化指标。血清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功能受损严重,血氨增加提示出现肝功能衰竭。此外,还应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指标。
(六)微循环灌注的监测
微循环的变化 微循环监测指标如下:
①体表温度与肛温。正常时二者之间相差约0.5°C,休克时增至1~3°C,二者相差值愈大,预后愈差
②红细胞比容。末梢血比中心静脉血的红细胞比容大3%以上,提示有周围血管收缩,应动态观察其变化幅度
③甲皱微循环。休克时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为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缺血,甲皱苍白或色暗红。诊断
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②意识异常;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⑤收缩压小于10.64kPa(80mmHg);⑥脉压小于2.66kPa(20mmHg);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以上。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治疗措施
(一)一般紧急处理
1、取平卧位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如心原性休克同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位。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则动作要轻。
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危重病人根据动脉Pco2、Po2和血液pH值。给予鼻导管或气管内插管给氧。
3、建立静脉通道如果周围静脉萎陷而穿刺有困难时,可考虑作锁骨下或上静脉及其他周围大静脉穿刺插管,亦可作周围静脉切开插管。
4、尿量观察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够的最敏感的指标。休克病人宜置入导尿管以测定每小时尿量,如无肾病史,少或无尿可能由于心力衰竭或血容量未补足所致的灌注不足,应积极查出原因加以治疗,直到尿量超过20~30ml/h。
5、观察周围血管灌注由于血管收缩,首先表现在皮肤和皮下组织。良好的周围灌注表示周围血管阻力正常。皮肤红润且温暖时表示小动脉阻力降低,可见于某些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和神经原性休克。皮肤湿冷、苍白表示血管收缩,小动脉阻力增高。但皮肤血管收缩状态仅提示周围阻力的改变,并不完全反映肾、脑或胃肠道的血流灌注。
6、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如病情严重可根据具体情况,切开或穿刺周围静脉,放入飘浮导管(Swan-Ganz)到腔静脉近右心房测得中心静脉压,进而测肺动脉压及肺楔嵌压、心排血量,根据测值结果进行相应治疗措施的调整。
(二)不同类型休克的处理
1、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参见“感染性休克”。
2、心原性休克的处理心原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心排血量减低,心搏量亦减低,其周围血管阻力则可增高、正常或降低。一般常见的心原性休克多由急性心肌梗塞所引起,故本节着重讨论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1.镇痛: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剧痛对休克不利,剧痛本身即可导致休克,宜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同时用镇静剂以减轻病人紧张和心脏负担,以免引起迷走神经亢进,使心率减慢或抑制呼吸。
2.纠正低氧血症:吸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动脉氧分压,有利于微循环得到最大的氧供应,防止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或因换气过度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如气体交换不好,动脉血氧分压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仍高时,宜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维持血压:如血压急剧下降,应立即开始静脉滴注间羟胺,以10~20mg稀释于100ml葡萄糖液内,亦可同时加入多巴胺20~30mg。必要时在密切观察血压下,静脉内缓慢推注间羟胺3~5mg,使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90~100mmHg),保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4.纠治心律失常:伴有显著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的各种心律失常都能加重休克,需积极应用药物、电复律或人工心脏起搏等予以纠治或控制。
5.补充血容量:有少部分病人,由于呕吐、出汗、发热、使用利尿剂和进食少等原因而有血容量不足,治疗需要补充血容量。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当初次测量中心静脉压其读数即超过1.2kPa(12cmH2O)或在补充血容量过程中有明显升高而病人仍处于休克状态时,即需考虑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升压胺类和血管扩张剂。
7.强心甙的应用:强心甙对心原性休克的作用,意见颇不一致。从一般临床经验看,有休克而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用强心甙并无明显的裨益,且其强心作用不如胺类药物容易控制,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还易引起心律失常,故不宜常规应用。
8.胰高血糖素的应用:胰高血糖素为多肽类物质,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使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使心脏的环磷酸腺苷增加或使钙在心肌细胞内聚积,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快心率、增加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升高血压而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适用于心原性休克。用3~5mg静脉注射半分钟内注完,待2~3分钟,如无反应可再重复注射,继而用3~5mg肌肉注射每1/2~1小时1次,或可每小时用5~1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24~48小时。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低血钾等。
9.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还有不同的意见,如要使用,早期大剂量应用,其潜在有益的作用主要是与细胞膜的作用有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增加心排血量和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激素有可能影响心肌梗塞后的愈合,但证据尚不充分,因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原性休克病人中也可考虑应用。
10.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主要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或低钾血症。休克较重或用升压药不能很快见效者,可即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200ml,以后参照血pH值、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呼吸性碱中毒或酸中毒。11.预防肾功能衰竭:血压基本稳定后,在无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可在1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0~250ml利尿,以防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有心力衰竭,不宜用上述药物静脉滴注,可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或依他尼酸钠50mg。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结果来选择治疗休克的药物最为妥当。如只能测定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可按表8-11所列的建议处理;如能监测肺楔嵌压、动脉压和心排血量可按表8-12所列的建议处理。
12.机械辅助循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有人提倡用机械辅助循环的方法,以减轻左心室负担及工作量,同时改善冠状动脉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13.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原性休克的治疗。救治原则
一 :积极消除病因
二 :补充血容量
三 :纠正酸中毒
四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五 :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六 :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七 :保护脏器功能
八 :各型休克的处理 护理措施
休克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轻重程度、抢救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得力。所以护理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体位休克时应采取中凹卧位,病人头胸部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使用抗休克裤。
(二)保暖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流量4~6L/min,严重缺氧或紫绀时应增加至6~8L/min,或根据病情采用面罩或正压给氧。
(四)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五)镇静止痛 预防措施
1.对有可能发生休克的伤病员,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活动性大出血者要,确切止血;骨折部位要稳妥固定;软组织损伤应予包扎,防止污染;呼吸道梗阻者需行气管切开;需后送者,应争取发生休克前后送,并选用快速而舒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病人头向车尾或飞机尾,防行进中脑贫血。后送途中要持续输液,并做好急救准备。
2.严重感染病人,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清除原发病灶(如引流排脓等)。对某些可能并发休克的外科疾病,抓紧术前准备,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如坏死肠段切除。
3.必须充分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补足血容量;全面了解内脏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还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休克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措施。
4.轻度的头昏,可搀扶着走一定时间,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稍重的没有走动能力的,可让患者平躺,衣领松开,头部略放低,然后抬高患者下肢作轻微的抖动,患者症状马上得到缓解。
5.必须注意的是不论患者休克程度轻重如何,在急救时不要给患者喝任何饮料或服药,要待其清醒后才让其喝些温开水,并特别提醒患者注意保暖和休息。
第四篇:休克病人护理常规
休克病人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 2.低效型呼吸形态 3.有感染的危险 4.有误吸的危险 5.体温过高或过低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⑴ 神志清的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昏迷病人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与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⑵ 避免误吸。⑶ 必要时禁食。2.休息与活动
⑴ 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限制探视。
⑵ 体位:平卧或仰卧中凹位,更换体位后密切观察病情。3.治疗护理
(1).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 及时供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③ 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④ 动态监测自主呼吸、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2)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① 快速补液:应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一般选用一条静脉用作扩容,另一条输入各种抢救药品。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这样既可提供快速补液通路,又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治疗。
②准确记录二十四小时液体出入量、种类及每小时尿量。(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① 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②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泵持续匀速泵入,优先选择中心静脉。③ 如从外周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应严防药液渗漏。
④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根据血压的波动调整药物的用量。4.观察要点
(1)意识与瞳孔(2)肢体温度和色泽(3)血压(4)心率、脉搏(5)呼吸、SpO2(6)尿量
(7)体温及全身状况 5.维持体温的护理
(1)要注意保暖,可以加盖棉被,并提高室内温度,以利复温。不可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进行体表加温。
(2)高热应采取措施(擦浴、冰袋、降温毯)降低体温。6.预防潜在性损伤
感染、压疮、坠床或意外拔管
7.心理护理
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安抚家属
第五篇:第四章休克病人护理
第四章 休克病人护理
一、名解
休克
二、填空
5.根据休克的病因来分类,可以将休克分为、、、过敏性休克。
8.休克早期的血压变化为。
5.虽然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但其实质都是。6.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
5.休克的微循环改变可以分为三期,分别是、、。5.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16.治疗休克的基本措施是
。4.治疗休克的根本措施是。+4.G感染引起的休克是。
三、选择
4.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A.血压下降 B.中心静脉压下降 C.脉压减小 D.尿量减少 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5.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在静脉内的血量 B.在动脉内的血量 C.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D.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E.全身总血量 5.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平卧位 B.常规吸氧 C.给热水袋,保暖 D.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15分钟测血压一次.脉搏1次 13.输液护理中判断血容量已补足的简便、可靠的依据是
A.脉搏在120次/min以下 B.收缩压在12kPa以上 C.中心静脉压6cmH2O以上 D.安静,肢端温暖 E.尿量30ml/h以上 40.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纠正酸中毒 B.心功能正常 C.补足血容量 D.先用血管收缩药 E.与皮质激素同用 5.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A.表情淡漠 B.发绀,四肢厥冷 C.血压下降,脉速 D.脉压小,尿量减少 E.抽血时血液黏稠易凝
6.冯先生,因失血性休克正在输液。现测得其CVP4.8cmH2O,BP90/55mmHg(12/7.3kPa)。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快输液速度 B.减慢输液速度 C.应用强心药物 D.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E.静脉滴注多巴胺 7.休克病人神态的变化可反映
A.血容量的变化 B.心排血量的变化 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 D.脑部灌流的变化 E.肾部灌流的变化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 B.肺间质水肿 C.DIC D.肾小管坏死 E.MSOF 3.休克病人微循环衰竭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表情淡漠 B.皮肤苍白 C.尿量减少 D.血压下降 E.全身广泛出血 4.休克患者并发休克肺时的典型表现是
A.进行性呼吸困难 B.代谢性酸中毒 C.肺呼吸音降低 D.肺湿性啰音 E.发绀 5.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多数情况下,首先受累的器官是 A.心 B.肝 C.肺 D.肾 E.脑
3.一休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吸氧无效,PaO2持续降低。诊断是休克肺,护理措施首先应采取
A.呼吸终末正压给氧 B.持续吸纯氧 C.快速输液 D.给血管活性药物 E.气管切开
4.在抗休克过程中应用血管扩张剂必须
A.尽早使用 B.在补足血容量后 C.与血管收缩剂配合使用 D.持续静脉点滴 E.大剂量使用 5.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
A.扩容 B.供热 C.供蛋白质 D.纠正脱水 E.减低血液粘稠度
15.女性,25岁,因被车撞伤,烦躁不安,脉快,收缩压正常、脉压小,面色苍白,出冷汗,考虑是
A.剧痛引起 B.休克早期 C.休克期 D.休克晚期 E.精神紧张引起 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A.取血时不易抽出 B.皮肤粘膜下出血 C.注射部位易出血 D.伤口易出血 E.咯血
四、简答
1.简述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2.简述休克中期的临床表现。
3.简述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患者,男性,35岁,半小时前自一层楼高摔落,左侧身体着地,急诊入院后护理评估: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查体脉搏10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85/65mmHg,口渴、尿少,腹穿有不凝血液,初步诊断为脾破裂。
(1)该病人是否存在休克?若存在属于哪种类型?处于哪一期?(2)病人当前的主要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2~3个)
(3)经补液后,CVP升至15cmH2O,但血压仍低,应注意何种情况发生?补液速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