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很棒哦~~
今天最新增加了北语历年真题2000-2009,还有语言学、文字学专业复试完整版(04-07年),还有北大的真题,也可以作为练习和参考。但是我要声明:里面的北语真题很全,但是电子版的资料是我在网上四处找到的,不是北语的资料,不能代替北语的笔记,只作为参考。
我这里有夏大的语概的练习题,宝贵之处是他有答案,而且题目出的也不错。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但是不否认里面有一小部分题目和北语的笔记有点点出入,大家遇到这样的地方还要以北语笔记为准),有些题目的设置和答案做的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思考题部分和北语的试题比较接近。这里先把第一、二章的内容给大家。
第1-2章:思考题部分
1、汉人说的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 注意!!
不正确。语言不是说话,不管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属于言语的一部分内容,是具体的、个别的言语活动;而他们在说话时所遵循的确定的规则才是语言。人们所说的话是使用语言的产物,即运用语言才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我们不能把人们所说的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等同起来。
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语言是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说话就是对规则系统的运用,相同的规则生成不同的句子。语言和言语的主要区别:
(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而语言是有规则的,不自由的。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以及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而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
(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而语言是社会的。(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而语言是抽象的、一般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正确区分语言和言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从而正确地理解语言,对待语言,精确地规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此外,区分二者,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对于研究作家运用语言的特色,研究作品的言语风格,提高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什么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
语言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它具有所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符号本身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也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一定的语音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要用一定的语音形式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
4、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二章 为什么使用语言符号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认知现实的听觉符号系统,它是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不同于其它符号。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有组织、有条理的,是由不同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可分不同的层级。
再次,一般符号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
最后,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生成新的意义;而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语言符号能重复使用,人们根据交际需要将有限的语言符号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5、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任意性和二重性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二者不可分割。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二重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又叫做约定性,也就是说,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2)线条性与层次性
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一次出现,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另一方面,语言符号又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从大到小、由高到低分属不同的层或级,语言这种分层的装置,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充分体现了语言符号的层级性特点。这种灵活的弹性装置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3)稳定性与发展性
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无所谓好坏,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轻易发生变化;但从历时角度看,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绝对的。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决同时也决定了语言的可变性和不变性,因此语言发展的过程只能是渐变的,不能突变。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既然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为什么对于使用语言的人又具有强制性?
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不可动摇的。但是任意性并不意味着语音形式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也不是指人们对语义内容可以随意理解。它只是表明,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一个符号在语言体系中确立以后,个人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它对使用者来说是强制接受的。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更改,就会使符号失效。更何况符号本来就是约定的,只要大家认可,就无所谓好坏,因而也就没有故意变更的必要。我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
7、谈谈你对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条性和层次性的认识。
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一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说明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受组合的结构规则的制约)。这个组合过程体现了语言符号的层级性,如汉语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的层级关系。“红”是一个语素,也是符号,它可以和其他的符号结合,还可以组合成更大的语言单位。当然这种组合必须遵循既定的语言规则。正由于符号在交际中可以重复使用,人们才能根据交际的需要将有限的符号排列组合,说出无限的话来。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如语素、词、词组、句子,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低一级的层级单位组成高一级的层级单位,最后组成语言这个复杂的系统。语言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
8、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说语言符号既是难变的又是可变的? 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交际需要,音义之间相互适应;
(2)语言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
(3)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积非成是的特殊情况;(4)人们的好奇心理促使不断地创造语言。
处在一定阶段上的语言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稳定性为处在某一时点上的语言状态进行静态描写提供了可能。但是历史地看,语言符号乃至整个体系又是可变的。语言根本无法抵抗那些随时促使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关系发生转移的因素。这是符号任意性的必然结果之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在理论上又使人们在语音和语义之间有建立任何关系的自由。既然是自由的,就当然允许变化。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存在的既相互适应又可能不适应的矛盾,必然导致变化。语言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是辨证统一的,为语言的共时、历时研究提供了可能。
9、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
(1)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
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这可以是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2)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那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
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3)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10、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语言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从语言的起源来看,语言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从语言的发展来看,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它与自然现象有根本的区别。
语言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但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语言是完全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3)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与个人现象有区别。
个人现象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说听由个人承担,不是语言最本质的内容。而语言则受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制约。
11、怎样理解语言的全民性特点?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 3 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首先,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的代码;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其他功能只是它的派生物。
(2)其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体态语等副语言,在一定场合使用,这些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手段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语言虽然不是唯一的(文字、音乐、图画、电报、数学符号)交际工具,但却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1)语言是一种层级结构,最底层的音位(几十个)是很少的;
(2)用语素(几千个)组成的词(几万个)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就通过词的不同组合创造出数量庞大的句子(无数个)来;
(3)更加重要的是词和词组合成为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
所以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语言这种层级结构和语法规则,以少驭多,掌握语言,创造出无限的句子来。语言系统的这种灵活的层级装置,为人们以少数驾驭多数奠定了结构的基础。
14、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
在语言体系中一切成分都以关系为基础,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这就是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语言的二层关系是相对于语言系统的整体来说的,至于这一系统是如何运作,使语言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创造出无限多的句子来,所依靠的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
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
组合关系所侧重的是符号和符号怎样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聚合关系所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的符号创造出更多的句子。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不但所有的语言符号(符号系列)处在两种关系中,构成符号的各级单位也处在该关系中。同样,语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等也反映出语义方面的组合和类聚关系。
15、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
(1)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 A、从认知学(认识论)角度看: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形成思维需要语言(词是思维的材料,语法是思维程序)——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成果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记录下来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与逻辑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合。
总之,二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有思维就有语言
16、语言和思维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语言和思维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其功能、范畴、规律都不相同。
4(1)概念不同:工具不等于其服务对象。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一种概念可以用多个词语表达;判断多用单句,但单句并非都为判断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17、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各方言之间并未斩断一切联系,他们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社会的发展往往造成社会内部进一步的分工,这样,同一分工的人群在语言交际上就具有某一社团的特征,产生了语言分支或者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社会的发展往往还伴随着人群生活地域的扩展或者迁移,这样,原来是同一种语言的语言群落,由于地域的变更,某一地域的语言变体就会跟原来的语言逐渐有了差距,各地域之间的语言变体有了自己的稳定性,就产生了地域方言。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这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慢的不同。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是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范围不同。
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而地域方言则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所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虽然都叫方言,但划分的角度是不同的。(2)内部差异不同。
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同时也反映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方面,而社会方言的主要差别则在一般词汇方面,语音、语法方面没有差别。(3)发展趋势不同。
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独立的语言,或在社会高度统一融合情况下可能消失;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18、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相关,都是单一语言分化而成的后代。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1)从社会分化看,地域方言是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不完全的结果;而亲属语言则是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进一步加剧而完全分化的结果。
(2)从语言分化看,地域方言是随着共同语分化发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地域方言的新词、语法格式等与共同语有相当大的共同点;而亲属语言中的词语、语法格式等不断扩大自身的特点,并向不同方向加速分化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立的语言系统。
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方言还是不同的亲属语言,主要取决于社会分化的程度以及共同语是否继续存在。
第二篇:语言学概论练习题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的提出者是(C)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2.声音的强弱决定于(B)A.频率的大小 B.振幅的大小 C.发音体的松紧 D.说话的速度
3.语音中声带振动的浊辅音是(C)A.乐音 B.噪音 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
4.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是(A)A.[t] B.[d] C.[ts] D.[s]
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D)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B)A.音节的数量 B.语素的数量 C.词的用途 D.词的地位
7.“背黑锅”、“走后门”、“碰钉子”都属于(A)A.惯用语 B.谚语 C.成语 D.简缩词语
8.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D)A.交叉语 B.双语 C.混合语 D.中介语
9.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其所学的外语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叫(B)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 C.语言混同 D.语言杂糅
1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A)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 C.句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
11.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A)A.感性思维 B.逻辑思维 C.发散思维 D.推理思维 12.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B)A.语言活动 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C.抽象思维 D.判断和推理
13.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D)A.2 至3 岁 B.6 至8 岁 C.9 至10 岁 D.12 至13 岁
14.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C)A.语音能力 B.语义能力 C.语法能力 D.构词能力
15.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某一阶段,儿童说出的话很像大人打电报时所用的表达方式,这个阶段他们的语言被称作“电报式语言”,这个阶段是(C)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C)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 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17.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B)A.音素 B.语素 C.义素 D.义位 18.文字起源于(B)A.结绳 B.图画 C.结珠 D.穿贝
19.语言间亲属关系最重要的标志是(A)A.语音对应关系 B.词汇对应关系 C.语法对应关系 D.文字对应关系
20.要确定几种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应当依据(C)A.说话者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说话者的民族
2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C)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B)A.[u, ε] B.[α, Λ] C.[ i e ] D.[o, a]
24.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B)A.[d, 1] B.[b, k] C.[p, n] D.[t, v]
25.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2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C)A.句首部分 B.句中部分 C.句终部分 D.句首和句终部分
2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ə] 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də],这是语流音变中的(C)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2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 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
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 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
2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B.减少同音词
第三篇:语言学概论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的提出者是()A.老子 B.孔子C.荀子 D.庄子 2.声音的强弱决定于()A.频率的大小 B.振幅的大小C.发音体的松紧 D.说话的速度 3.语音中声带振动的浊辅音是()A.乐音 B.噪音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 4.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是()A.[t] B.[d]C.[ts] D.[s]
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A.同化 B.异化C.弱化 D.增音
6.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A.音节的数量 B.语素的数量C.词的用途 D.词的地位7.“背黑锅”、“走后门”、“碰钉子”都属于()A.惯用语 B.谚语C.成语 D.简缩词语
8.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A.交叉语 B.双语C.混合语 D.中介语
9.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其所学的外语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叫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C.语言混同 D.语言杂糅1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C.句法平面的翻译11.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A.感性思维 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 D.推理思维12.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A.语言活动 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C.抽象思维13.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A.2 至3 岁 B.6 至8 岁C.9 至10 岁 D.12 至14.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A.语音能力 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 D.构词能力15.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某一阶段,儿童说出的话很像大人打电报时所用的表达方式,这个阶段他们的语言被称作“电报式语言”,这个阶段是()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17.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A.音素 B.语素C.义素 D.义位 18.文字起源于()A.结绳 B.图画C.结珠 D.穿贝
19.语言间亲属关系最重要的标志是()A.语音对应关系 B.词汇对应关系C.语法对应关系20.要确定几种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A.说话者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2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2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2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A.[u, ε] B.[α, Λ] C.D.[o, a] 24.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A.[d, 1] B.[b, k] C.[p, n] D.[t, v] 25.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
D.单词平面的翻译()D.判断和推理13 岁
()
D.文字对应关系„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应当依据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社会语言学()()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D.说话者的民族 1
()
2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A.句首部分 B.句中部分 C.句终部分 D.句首和句终部分
2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ə] 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də],这是语流音变中的()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2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 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 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 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 2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B.减少同音词C.减少同义词 D.调整词的韵律节奏 30.英语“students”中的“-s”是()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31.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A.木头 B.念头 C.苦头3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A.虚词 B.重叠 C.轻重音33.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A.时 B.体 C.态 D.人称34.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35.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A.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C.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36.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3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成功—失败 B.合法—非法38.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属于简单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老王昨天买了一台彩电39.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A.一词多义 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40.下列关于音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音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4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A.古埃及文字 B.古希腊文字42.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43.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A.借词 B.仿译词 C.44.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C.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45.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的阶段是A.单词句阶段 B.双词句阶段46.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A.《永乐大典》 B.《汉语成语小词典》48.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49.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D.山头
D.词形变化
()C.形态标准B.我们大家C.本地—外地 B.李辉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C.腓尼基文字 D.音译兼意译词C.简单句阶段()种变化,比如?()D.逻辑标准()B.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D.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D.勤劳—懒惰()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
D.中国的甲骨文()
B.D.B.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 D.复杂句阶段()
C.《小学生作文词典》je(我)suis(是)”,/工人农民 D.贯彻执行 C.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做 D.不同的层次构造C.音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
D.《北京地名词典》()。
il(他)est(是)/讨论研究
D.他没接住小李传过来的球
D.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
nous(我们)sommes(是)”()““”,“
()()音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意译词()
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 B.康德C.洪堡特 D.歌德
50.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决定的。
A.发音体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51.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A.[p][p„] B.[p][f]C.[p][n] D.[b][k] 5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53.北京人把“分配”[fən55p„ei51]说成[fə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A.同化 B.异化C.弱化 D.脱落
54.下列四组合成词中,()含有不成词语素。A.火车 B.热爱C.心疼 D.端详
55.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56.“一张上海”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词语搭配不当,其实是“买一张去上海的车票”这句话在特定场所话省略。这种现象说明了()。
A.语境对语法的作用 B.修辞对语法的作用C.语汇对语法的作用57.“学习外语”和“政治学习”中的“学习”是()。A.边缘类的词 B.兼类词C.同音词 D.词性完全相同的词58.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
A.扩展法 B.二分法C.对比法 D.描写法
59.“她在喂孩子”这个句子中,“她”是施事,“孩子”是受事。这种施受关系属于A.语汇意义 B.语境意义C.附加意义 D.语法意义
60.已有的自源文字,从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归纳,都是A.音节文字 B.词语文字C.音位文字 D.语素文字
61.在下列四种古老的自源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是A.古埃及文字 B.苏美尔文字C.汉字 D.马雅文字
62.在下列四种行为中,与文字起源直接有关的是()A.结绳 B.串贝C.图画 D.以上各种行为 63.现在公认的汉字的最早源头是()。
A.甲骨文、金文 B.甲骨文、篆书C.金文、隶书 D.甲骨文、隶书64.下列各组汉字中都属于会意字的是()。A.课、桌 B.众、兵C.新、闻 D.电、灯
65.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A.消灭现有方言B.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相互融合C.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来取代方言66.从词义发展上看,下面()组词的词义指称范围扩大了。A.江、河 B.闻、香C.臭、脚 D.江、风 67.下列各组词中,都是借词的是()。
A.吉普、电脑 B.尼龙、电视机C.沙发、绷带 D.冰淇淋、冰棍68.语法上,()是句子中最小的能独立活动的单位。A.语素 B.词组C.词 D.合成词
69.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B.概念是从千千万万的个体属性中抽象出来的C.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属性 D.概念就是语汇70.()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基本上不能说话,但能听懂说话。A.大脑右半球前部 B.大脑左半球前部C.大脑右半球后部71.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的最迟临界点是在()左右,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了。
A.两岁 B.五岁C.十二岁 D.二十岁 72.“熟”语料库是指()。
A.经常使用的语料库B.经过批准发行的语料库C.经过使用证明较为成熟的语料库73.“语言迁移现象”指的是()。
A.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现象
D.语音对语法的作用()。
D.大脑左半球后部
B.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D.推广方言,使之取代共同语 D.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售票处)对。
C.随着人口迁移而带来的语言变化现象 D.学习母语过程中语言水平提高或降低的过程 74.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 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 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 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 75.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 76.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77.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78.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79.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A.[y, æ] B.[a, Λ ]C.[u, ε] D.[ α, Α ] 80.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k, η] B.[m, n]C.[n, η] D.[k,p] 81.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æn],但“面包”却读作[miæm pα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A.弱化 B.增音C.同化 D.异化
82.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83.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席卷 耳鸣 地震 B.打倒 切断 推翻C.发光 散热 出气 D.天地 欢乐84.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A.丹麦 挪威 法兰西 B.沙拉 咖啡 麦当劳C.卡车 啤酒 立邦漆 D.香波85.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86.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A.词语搭配问题 B.意义表达问题C.语音实现问题 D.句法结构问题 87.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
88.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 D.体词和谓词89.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90.“汽车”和“卡车”是()A.上下位词 B.同义词C.等义词 D.近义词
91.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这样做不值得 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 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92.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93.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A.笔画 B.字符C.偏旁 D.部首
94.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A.词语文字 B.语素文字C.音节文字 D.音位文字 95.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A.语族 B.语支C.语系 D.语群
96.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能力是
()
爱好
克隆 好莱坞
()()
//(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
//(乙)他吃过苹果()
()
A.语音能力 B.语汇能力C.语法能力 D.语义能力
97.“萨丕尔(E.Sapir)-沃尔夫(B.L.Whorf)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A.思维决定语言 B.语言决定思维C.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 D.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 98.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越快B.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C.人们的中介语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D.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存在中介语现象
99.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A.文字编码 B.语音识别C.文本检索 D.机器翻译 10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 101.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A.功能语言学102.下列关于舌尖元音的表述,不正确A.发音时舌面不起主要作用C.没有圆唇音和不圆唇音的区别103.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C.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104.下列各组合成词中,每个词都包含粘着语素的一组是A.偷袭 赠送105.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重叠词的一组是A.爸爸 星星106.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不正确A.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C.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107.英语名词A.直接成词108.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A.附加 B109.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C.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110.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不正确A.偏正词组111.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不正确A.句型类是主谓句112.“年龄”和“岁数”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感情色彩不同113.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A.音位文字114.在下面的几种古老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腓尼基文字115.语言中发展演变速度最快的是A.语法规则116.下列各项中,不是语言统一途径的一项是A.共同语的推广117.亲属语言的“亲属”是指A.历史同源1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方言的一项是A.土语 B119.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的人类思维活动是A.感性思维活动 B.社会语言学 B.买卖 娃娃 B.听听lab(实验室B.变形成词C.异根B.动补词组 B.句式类是把字句 B.语体色彩不同B.音节文字 B.苏美尔文字B.音位系统 B.语言成分的借用B.地域接近C.行话 B.抽象思维活动C.认知语言学 D.结构语言学 ...的一项是()B.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
D. 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舌尖元音()
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D.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肤浅C.老人 初五 D.蔬菜 电器()个个 次次C.~乎乎 ~甸甸 ~兮兮 D.姥姥 狒狒 蝈蝈 ...的一项是()B.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D.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原来的形式是laboratory,这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C.变性成词 D.逆序成词
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D.零形式
()
B.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 D.使用虚词来表现语法意义属于词法手段 ...的一项是()C.动宾词组 D.向心词组
...的一项是()C.功能类是陈述句 D.繁简类是单句()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C.语素文字 D.意音文字
()C.中国的甲骨文 D.古埃及文字()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C.语言的转用 D.非克里奥尔化()C.结构相似 D.类型相同()D.黑话
()C.发散思维活动 D.形象思维活动
.屈折
.隐语5
120.关于儿童进入“复杂句阶段”的表现形式,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 B.能够谈论过去和将来发生的事情 C.能够区别句子的同义和歧义现象 D.能掌握和成人基本相同的词汇量 121.提出语言获得“天赋说”的科学家是()A.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B.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C.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22.《辞源》属于()A.语文词典 B.百科词典C.资料词典 D.专用词典
123.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A.二者都主要靠“学习”B.二者都主要靠“获得”
C.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D.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 124.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是指()A.外语学习中的初期阶段 B.外语学习中的中间阶段125.最早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著作是作者是()A.利奇 B.亚里斯多德C.洪堡特 D.布龙菲尔德 126.索绪尔开创的语言学被称为()A.历史语言学 B.经验主义语言学C.生成语言学127.声音的高低决定于()A.频率的大小 B.声波的形式C.气流的强弱 D.128.前高圆唇元音是()A.[i] B.[u]C.[y] D.[o] 129.汉语北京话的语流中,“面包”的实际读音是A.异化 B.弱化C.同化 D.强化
130.“纸包不住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属于A.惯用语 B.谚语C.成语 D.歇后语 131.英语单词worker 中的-er 是()A.词根 B.词缀C.词尾 D.词干 132.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做()A.来源语 B.原始基础语C.目标语 D.亲属语
133.中国人看见红色往往会觉得喜庆,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直观思维 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 D.表象思维134.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A.思维决定论 B.语言相关论C.语言天赋论 D.135.患者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这种语言障碍叫做A.皮亚杰失语症 B.布洛卡失语症C.维尔尼克失语症136.提出人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的学者是A.萨丕尔 B.沃尔夫C.乔姆斯基 D.利奇
137.儿童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时,就进入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的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138.如果人的右侧肌体瘫痪,这往往是由于人的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这个部位是A.左半球的有关部位 B.右半球的有关部位C.小脑139.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A.义素 B.语素C.词 D.音素
140.下面各项中属于句子和词组的本质区别的是A.句子更有意义 B.句子更长C.句子能独立使用141.在语音和意义上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A.音符 B.意符C.记号 D.字母 142.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A.音位文字 B.音节文字C.辅音文字 D.词语文字143.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A.语音差别 B.词汇差别C.语法差别 D.语义差别144.英语、德语、丹麦语等语言都来自于()A.拉丁语 B.日尔曼语C.古斯拉夫语 D.印地语
C.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D.结构主义语言学[miæm p()()
()
D.斯金纳失语症()
()
D.句子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
u],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D.脑桥
()D.较高水平的中介语阶段,该书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α思维相关论 6
145.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 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 146.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A.语篇 B.句子C.词组 D.词
147.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A.[i, u] B.[a, ∂ ]C.[e,æ] D.[ε, o] 148.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是()A.[f, s] B.[p, m]C.[n, l] D.[t,ç] 149.下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 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 C.有些语言既没语调也没有声调 D.所有语言都既有声调也有语调 150.下列关于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C.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151.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构词能力强152.区分A.词的音节数量153.下列各组复合词中,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A.热情 154.语法规则的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15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印欧语冠词可能的语法作用的是A.区别名词的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C.区别名词的性的形式和数的形式156.英语A.性 B.157.下列词组不属于A.参加比赛158.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159.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A.土豆 160.“这家商店关门了A.一词多义161.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A.(甲)今天中秋节——C.(甲)他打破了花瓶——162.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A.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164.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中,注意到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是A.神授说165.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C.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166.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A.语系 167.认为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168.下列关于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 “语汇” B.使用范围窄”和 B.B.证明“系统性”是指C.格 D.态 B.田径比赛 B.衣服 B.词语同形B.社会契约说 语群 “维尔尼克失语症()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C.产生历史长 D.大多很稳定 ”所依据的是()C.词的音形关系 D.词的地位用途()光明C.口吃 胆怯 D.悦耳 柔和()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B.区别词语的名词形式和动词形式D.区别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的是()C.认真比赛 D.比赛结束
()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衬衣C.情感 感情 D.结果 成果 有歧义的原因是()C.不同的层次构造 D.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乙)今天吃月饼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花瓶被他打破了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B.表意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C.摹声说 D.感叹说
(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D.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B.语系 语族 语支 语群C.语族 语系”的学者不包括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仍能听懂别人的话C.构不成完整的句子))
(乙)他买了一本书())
语支 语群()
D.)
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
(乙)他们家有电视机()D.语族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单纯词“合成词词的语素数量热烈
“Mike take a taxi”数
“向心词组 马铃薯”
语族语支 语群 语系 语支 “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德国哲学家赫德尔
169.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儿童产生最早语法能力的阶段是()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170.结构主义语言学说产生以前,最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是()A.听说法 B.对比法C.翻译法 D.交际法
171.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大致相同,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作()A.外在刺激 B.内在大纲C.语言迁移 D.语言模仿
二、分析题
2.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定位语素: 毛笔 蜻蜓 走了 读者 傻乎乎 人民
3.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 b, t, d, ts, tş/,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4.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与同组的其他三个在语汇类聚关系上不同,请指出该词语,并说明有什么不同。A.妈妈 奶奶 姐姐 妹妹 B.音位C.汽艇6.分析下列歧义句属于哪种类型,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歧义的,每句表示哪几种不同意义。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7.汉语普通语中的元音说明将它们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理由。[mei35]煤[məu35][mən35]8.下列A点,并各举一个同类的例子。A.大车B.铜壶C.唱歌9.下列词组都是“动词+动词”的结构,可以分别构成联合词组(再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各类词组中动词的特点。A.研究讨论B.打算回家C.挖掘出来10.说明下面句子中的谓词有几个变元,并指出它们各自的语义角色:小明给妈妈一大捧鲜花。11.指出下面的词哪些是借词,哪些是意译词,哪些是仿译词:雷达 激光12.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飞机 美滋滋A.自由语素:B.黏着语素:C.实义语素:D.虚义语素:13.分析下列各组近义词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A.水泥B.看法C.鼓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盘子里的菜他们都吃了”有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4.说汉语的人可以用“苹果”这个词指称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各不相同的苹果,而不必为每一个具体的苹果设立一个名称;另一方面,当人们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之类的话语时,又很容易确定话语中的“苹果”具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苹果。请根据语义的性质说明其中的道理。10.《现代汉语词典》对“鸟”的释义是:“脊椎动物的一纲,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一般人对“鸟”的词义的理解并非如此科学、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理解“鸟”这个词。请根据有关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泉水 纳米 函数
火车 地铁 飞机
[ə]和[e]可以看作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请根据下列语音材料,分析这两个元音的分布特征,并 [tuei55]堆
[tuən55]蹲
[tiəu55]丢
B、C 三组单位的两个成分之间都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但情况不同,请说明三组单位各自的扩展特
/讽刺挖苦 /禁止通行 /搬运上去
黑板 热狗 青霉素 克隆 电话 足球 软件 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灰 见解 煽动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8 分)
A)、动宾词组(拷贝 银行 坦克A、B、C、D
B)和动补词组(C)。请给每类 谋门、四项中:
第四篇:语言学概论答案
电大汉本语言学概论作业形考答案1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四、问答题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旅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首先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语言都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的,但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能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在同一语言中也有用相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的情形;可见,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另一方面,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时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第二,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
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ū”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
答: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①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语言符号中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中。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处于一个前后相续的链条状,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的自然地聚集成群,它的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这个分层装置的运转是组合和替换,即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业形考答案2 第三章 语音
一、名词解释
1、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的音叫元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e、o、i、u、ü。
3、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的音叫辅音,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中除a、e、o、i、u、ü之外的其它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
4、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5、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二、填空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鼻、咽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ē—[e]
B、j—[y]
C、h—[x]
D、b—[b]
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A、[t]—[d]
B、[b]—[p]
C、[s]—[z]
D、[t]—[k]
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ā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D)。A、[x]—[h]
B、[t]—[k]
C、[s]—[f]
D、[z]—[s]
1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四、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在下图中用相应的国际音标标出来(书P60)(1)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a(2)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3)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4)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5)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6)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R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①[k]舌面后,清,不送气,塞音②[x]舌面后,清擦音 ③[b]双唇,浊,塞音④[ts‘]舌尖后,清,送气,塞擦音
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①[p]—[p‘]不送气—送气②[s]—[z]清—浊
③[tc]—[tc‘]不送气—送气④[y]—[i]圆唇—不圆唇
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声调不作要求)。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wo][men][te][seh][xuo][tson][man][jah][kuh] ②积极参加网上学习
[tGi][tGi][ts’an][tGia][wah][sah][Güe][Gi]
六、问答题
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答:这是由于男子和妇女、大人和儿童的音高不同造成的。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音波的频率。频率大声音就高,频率小声音就低。语音的高低和人的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一般说来,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所以说话时声音高一些,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说话的声音低一些。这样,我们就根据声音的高低可以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听出是男子还是女子,是大人还是小孩说话了。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答:汉语的声调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它是由音的高低变化表现出来的。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就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例如:“妈、麻、马、骂”的音音、辅音和它的组合的顺序是一样的,都是/ma/,只是由于音高变化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不同,意义迥异的四个语音单位。可见音高变化产生了调位的不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答:音素如果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在汉语中是对立的,人们会把它们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音单位,叫音素的对立。例如:不送气的[p]和送气的[p‘],在汉语里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比方“标”[piau]和[p‘iau]“飘”在语音上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不送气的[p],后者是送气的[p‘],但却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素。
音素如果仅仅是在出现的位置和环境互相补充,彼此处于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即它们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音素的互补。如汉语中“哀”、“安”、“啊”、“熬”、“昂”五个词的语音形式用汉语拼音方案写为:ai、an、a、ao、ang,如果仔细比较,“哀”、“安”中的a是前[a],“啊”中的a是中[a],“熬”、“昂”中的a是后[a],这三个音位的a由于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只是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构成音素的互补关系。
4、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bau、da、guang中的三个[a]、[A]、[a]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它们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语音学上称为音位变体。这里的[a]、[A]、[a]三个音位变体的出现条件是前后有无无音、辅音这种语言环境的制约,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作业形考答案3 第四章
一、概念解释
1、词类——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2、直接成分——构成句子的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3、语法形式——是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的,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
4、复合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复合词。
5、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
二、填空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三、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B、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C、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D、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3、(C)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它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A、句子
B、词组
C、词
D、语素
4、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A)是正确的。
A、work是词干B、er是词尾C、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 D、语素Work和er都是构词语素
5、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B)。
A、领导
大街
reader
B、国家
月球
railway C、老师
刷子
unlike
D、考虑
作家
classmate
6、下列说法(C)是正确的。A、“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B、“study、look、think、door”都是派生词 C、“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D、“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
7、下列语言单位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C)。
A、太阳红
月儿明
I read the bookB、吃干净
放在一边
the sun rises C、看电影
种庄稼
to play footballD、金色的年华
红五月
to leave a good memory
8、下列语言单位(B)的结构与“我的故乡”相同。A、休息几天
太可笑
B、the red sun a red flag C、to waken me to tell her
D、祖国富强 人民幸福
9、下列词组只有(D)没有歧义。
A、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C、看打球的小女孩
D、折断了猎人的枪
10、英语动词“be”有多种变化形式,下列句子中,只有(B)使用正确。A、He be good child.B、I am a teacher.C、They is peasant.D、You was workers.11、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D)。A、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B、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C、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D、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1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法规则的是(D)。
A、He am a studentes.B、She is a students.C、I were a student.D、You are a student.1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B)变化。A、性
B、数
C、格
D、体
14、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C)。A、阳光的温暖
B、马上开始
C、The sun rise.D、Worker and peasant.15、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一般有5种,但动词be的变化形式有(A)。A、8种
B、4种
C、7种
D、6种
16、“Joh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D)。A、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ohn.B、The newspaper is by John reading.C、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ohn.D、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ohn.17、下列句子没有多义的是(B)。
A、他在甲板上写字
B、他在黑板上写字 C、他在屋顶上写字
D、他在地上写字
18、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B)。
A、那里的茶花很多
B、那里的杜鹃很多C、那里的月季很多
D、那里的玫瑰很多
19、英语“He writes a letter”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C)。A、性
B、数
C、人称
D、格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D、汉语属于屈折语
四、分析题
1、列表分析下列语素 例
词
词根
词
缀
词尾
前缀
中缀
后缀
莲
子
莲 ,子
轮
子
轮
子
科学性
科子
性
Dislike Like dis
unhappinesses happy un
ness es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2)a.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英 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
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偏
正
|_______||________|
联
合
b.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 英 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
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联
合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变换1:他发现了敌人的哨兵。揭示“敌人的哨兵”是“发现”的宾语。变换2:敌人的哨兵发现了他。揭示“他”是“发现”的宾语。这说明谓语“发现”可以兼两种结构意义,所以有歧义。(2)关心的是广大群众。
变换1:他关心的是广大群众。揭示“广大群众”是“关心”的受事。变换2:关心他的是广大群众。揭示“他”是“关心”的受事。这说述宾结构“关心”可以兼两种结构意义,所以有歧义。
4、指出下列合成词的具体的构造方式 中肯
自卫
表态
金黄 联合偏正
述宾
偏正
5、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1)He has many things to do.has:人称、数、时。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things:复数,名词前面用“many”,此处要用复数,加“s”。(2)Laowang gives me a book.give:人称数、时数;me:宾格。
“give”表示的语法范畴是由于人称的变化,“Lao wang”是第三人称,动词“give”表示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在“give”后加“s”表示。“me”表示名词用作宾语时用宾格。
五、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词缀、词尾,并简要说明词缀和词尾的区别。
答: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作者”、“编者”中的者,“小王”、“小李”中的“小”。词尾是加在词的末尾,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的成分。如英语的“book”加上“s”以后成为“books”,walk加-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这些都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词缀和词尾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构成新词。
2、形态变化有那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答:形态变化名词有数的词形变化,如英语的单数、复数,“report”指这个报告,“reports”指这些报告。动词有时态的变化,在人称、数上也要与主语一致,如动词“give”有“give”(原形),gives(第三人称单数),gave(过去时),given(过去分词),giving(现在分词)的变化;大部分形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这些都是一般所说的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
3、举例说明什么是级,以及级的构成方式。
答:语言是一种层级结构,每一层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从语素到句子的各类语法单位构成一个像阶梯般的层级系统,上一级单位由下一级单位按一定的规划组合而成。例如“火”这个词由“火”一个语素构成。“朋友”这个词由“朋”和“友”两个语素构成。“我看书”这句话由“我”、“看”、“书”三个词构成。
4、“红太阳”和“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 答:“红太阳”是偏正结构,语法意义是“红的太阳”;“太阳红”是主谓结构,语法意义是陈述“太阳”是“红”色的。形成这两种语法意义的差别的语法手段是“词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关系。作业形考答案4 第五章~第九章
一、填空
1、一般性、模糊性 和 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2、同义词的“同”主要指 理性意义 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词的搭配习惯、词义的附加色彩 和 风格色彩 等方面。
3、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受到 语法规则 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5、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 时间 和 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 表意、表意兼表音 和 表音 三个阶段。
7、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 汉藏 语系,英语属于 印欧语系。
8、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和词义的演变 三个方面。
二、判断正误
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2、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5、“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6、所有的汉字都与语素相对应,都有一定的意义。
(√)
7、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看,汉字必须立即改成拼音文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8、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9、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10、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
11、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语言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12、借词不同于意译词。
(√)
13、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
14、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s,但man、knife的复数却不能加s,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C)。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look,do,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D)。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B)。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C)。
A、成果—后果
B、many—much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D)。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6、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B)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A、山峰
音乐
事理
委员B、沙发
吉它
卡片
罗马 C、葡萄
玻璃
枇杷
纱门D、蜘蛛
窃窕
逍遥
逃遁
7、下列文字中属于音节文字的是(A)。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法文字母
8、下列文字中属于音位字母的是(B)。
A、日文字母
B、英文字母
C、汉字
D、阿拉伯字母
9、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D)三个阶段。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
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 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
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10、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C)文字。A、表音
B、表意
C、意音
D、音节
11、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A)是形声字。A、赶
妈
想
视
B、赵
看
部
路 C、汉
地
使
爨
D、庙
春
鸡
叹
12、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C)。
A、自然的发展变化
B、语言内部的因素 C、社会的发展变化
D、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地域方言时的依据主要是(D)。A、语法
B、词汇
C、词义
D、语音
14、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可根据它们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A)。A、语族
语支
语群
B、语族
语群
语支 C、语群
语族
语支
D、语支
语族
语群
15、下列都属于汉语中借词的是(C)。
A、雷达
足球
沙发椅
B、卡车
电话
哈巴狗 C、纳粹
吉他
吉普车
D、沙龙
朝廷
艾滋病
16、下列各组词只有(C)是意译词。
A、雷达
马达
咖啡
B、啤酒
苜蓿
哈密 C、西装
篮球
胡瓜
D、槟榔
浪漫
坦克
17、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是(C)。
A、世界共同语
B、洋泾浜C、国际辅助语
D、克里奥耳语
18、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现已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C)。A、腭化规律
B、清音浊化规律 C、浊音清化规律
D、浊音送气化规律
19、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是加上词尾s或es表示,但(A)组词不能这样类推。A、knife man leaf woman
B、chair pen book friend C、pound bag sort weekday D、hero pig room source 20、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C)。A、语音
B、词义
C、词汇
D、语法
四、综合分析题
1、分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 A、批评—批判
词义轻重不同 B、发挥—发扬
搭配对象不同
C、牺牲—死亡—完蛋
语体色彩不同 D、成果—结果—后果
语体色彩不同
A、批评:①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②专指对错误和缺点提出意见 批判:①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②批评“批判”的词义比“批评”大,“批判”程度较重,“批评”较轻。
B、发挥:①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积极性,~技术水平;②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借题~”。
发扬:①发展和提倡:~光大,~民主,~精神;②发挥:~火力,“发扬”的词义比“发挥”大。
C、风格色新不同,“牺牲”多用于书面语和比较庄严的场合; “死亡”用于书面语,一般场合;“完蛋”多用于口语,含有贬义。D、词的附加色新不同。“成果”多用于褒义,“结果”是中性词,“后果”多用于贬义。
2、分析下列词语意义的演变情况
A、墨水:原意是指书写用的黑色液体,今指各种颜色的这种液体。B、牺牲:原意指祭祀用的牲畜,今指为正义事业献身。C、deer:原意指动物,今指鹿。
D、事故:原意泛指事情,今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即不幸的事情。E、泰斗:原意指泰山北斗,今指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受到尊重的人。A、词义扩大了。
B、词义的转移。由表示某类现实现象改变为另一类现实现象。C、词义的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的词义狭窄了。D、词义的缩小。E、词义的转移。
五、问答题
1、基本词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基本词具有全民带用、稳固、具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基本词是人民日常都离不开的,时刻都要使用的,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使用,而且基本词从古到今十分稳固,很少变化,很多基本词都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例如:“电”就是一个基本词,它已经使用数千年,还能构成“电灯、电视、电话、电流、电力、电线、电解、放电、变电”等词。
基本词记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用适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2、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有哪些表现形式?简要说明这些表现形式的内涵。
答:词义的概括性是指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概括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予一个名称,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是概括所完成的工作。
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是词义的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一般性是指词义概括事物时都是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为一般、简单的东西。
模糊性是指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全民性是指某些词义反映阶级社会中的有些事物和现象,这些事物和现象有强烈的阶级性,但是反映这些现象的词义却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
3、举例说明什么是拼音文字、音位文字、意音文字。
答: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如英文包括了字母、字母顺序、拼写规则(大写字母用法、移行规则、自左而右的书写顺序)、标点等,用字母记录音节和音位。音位文字是记录语言中音位的文字,表示意位的文字,只需要几十个字母就可以拼写语言中的全部音节,进而书写全部的词和句子。如世界语就是一种记录音位的字母文字。意音文字是同时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记录语言的文字。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有表意字,或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以及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我国传统的文字学把第二种称为假借字,第三种称为形声字。
4、语言发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答: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一方面,交际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促使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允许突变。
而不平衡性也是由于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不同造成的。语言中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而语音和语法的变化相对缓慢而稳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又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
5、哪些因素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主要因素是什么?简要说明。答: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②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语言如何发展,是由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的交际是语言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在这一条件的基础上起作用的,它决定着每一语言发展的特殊的方向。
6、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词汇的发展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
1、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的新的事物有联系。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旧词的消亡一方面是由于旧事物的消失;另一方面由词汇系统的变动,认识的变化也可以引起旧词的消亡。
2、词语的替换指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3、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的演变包括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第五篇:自考《语言学概论》练习题
自考《语言学概论》练习题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
2.在个别情况下,当口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的面貌不变时,就可能产生言文脱节的现象。
3.在我国,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间是五四运动以后。
4.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5.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6.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7.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
8.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
9.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
10.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角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人和集大成的学者是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他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12.语言符号的特点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线性。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的科学。
14.言语活动可以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分支,即索绪尔提出人类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部分。
15.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为系统的那一部分。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行为和结果,在每个人的发音、用词和使用的句子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个人特色。
16.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性的。
17.口语和书面语的所谓一致,是指基本的语言成分。
18.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这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19.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0.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
21.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最小的交际单位是句子;最大的交际单位语篇。
22.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采的关系中,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23.最早广泛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的社会领域是语言教学领域。
24.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名”是由“实”决定的。
25.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和“实”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6.中国古代传统语言学被称之为“小学”。
27.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的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8.“普通语言学”中的“普通”是“一般的”意思,指研究人类的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29.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说法正确的是:语言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2.“说话”的过程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有:社会问题、哲学问题、心理问题、生理问题、物理问题等。
3.口语和书面语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指的是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结构。
4.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创制的专门术语是能指和所指。
5.下列各组语言单位之间存在聚合关系的有:很,非常;辆,部。
6.存在语言符号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有;词、语法、语音、词组。
7.语言系统内部包含的语言单位有: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语篇。
8.“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9.公元前后,印度人、希腊人已经对语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10.中国古代对语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音韵,文字、训诂、虚词等。
11.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语言学新学派有: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
12.出于应用目的,西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在语法学、语音学、语汇学、诗律学、修辞学等方面。
13.乔姆斯基创立的生成语法中和语言学结合的学科有:数学、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
三、名词解释〖可转化为选择题〗
1.口语:是指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文字记录的语言的书面形式。
3.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前后两个语言单位,或语言单位与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5.内部言语:解释“内部言语”这一术语需要把握两点:第一。它是言语的一种形式;第二,它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而对它的解释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6.能指: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即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7、所指: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符号:符号是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征、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10.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采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1.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2.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的语言学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四、分析题
1.下列下划线上的词,哪些属于语言学术中的“语言”,哪些属于“言语”?
(1)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
(2)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3)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4)亚洲语言研究所。
(5)须向人民学习语言。
(6)言语必须接近民众。
(1)言语(2)言语(3)语言(4)语言(5)言语(6)言语
2.下列句中下划线上的词,哪些是“语言”,哪些是“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名词?
(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
(2)你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熟了,也就没有共同语言了。
(5)用得着我的时候,你就言语一声。
(6)写工人,就要用工人的语言。
(1)是语言学中的言语。确切地说,是写出来的话和运用语言的结果。
(2)属于言语。因为它是运用语言的动作或行为。
(3)指的是语言。每一个国家几乎都有一种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语言。
(4)既非语言也非言语,而是观点、话题的代名词。
(5)言语,意思是“告诉”。
(6)言语,即符合工人身份及文化水平的话语。
「提示」第一章应着重弄懂:(1)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作用。(3)语言的符号性。(4)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5)索绪尔的贡献。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物质外壳。
(2)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借助声音这种可以被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无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受、辨别和理解。
(3)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
(4)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
2.语音与-般声音的区别: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2)并且这种声音能负载-定的意义,(3)并且是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而-般的声音不具备这些特点。
3.语音学的性质和任务: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征,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和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等。
二、语音的物理属性
1.语音物理属性的含义: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并推动周围的空气形成声波,声波传到人的耳朵里,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而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
2.语音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音质,任何一种声音都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物理属性。音高决定于频率,音强决定于振幅,音长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质决定于音波的形式。
3.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4.音高同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的关系:相对而言,大的、长的、粗的、厚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而小的、短的,细的、薄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音也高。
5.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
(1)音高在一些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2)音高在任何语言中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语调则可以表达各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等。
6.音强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关系:
(1)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音波振幅的大小。
(2)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
(3)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
7.音强和响度的关系:二者关系密切,但并不是一回事。实验证明,一个强度较大的音听起来并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这是因为除了音强之外,音高等到因素也会对声音的响度产生影响。比如说话时如果把嗓门压得很低,即使用很大的声音来发音,听上去仍不怎么响亮;相反,如果提高嗓门,即使不用那么大的力气,发出的声音也会响亮得多。
8.音强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9.音长:(1)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2)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事实上,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就可以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从而满足我们的需要。如在发汉语普通话中阴平调时,男子和妇女,老人和小孩的绝对音高是不一样的,但只要相对是一个高而平的调子,就不会使人听成其他的调子。语音中的音强、音长也是如此。因此,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是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变化之间的对比,而不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11.音质:
(1)音质及其决定因素、基音、陪音的含义:音质就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我们平常听到的大多数是由若干个单纯音组成的复合音,频率最小,振幅最大的单纯音叫基音,其余的叫陪音。
(2)乐音,噪音及其区别:乐音即基音与陪音的频率之间保持整倍数的比例关系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形的声音;噪音即基音与陪音之间不具有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只有杂乱凑合起来的不规则波形的声音。
(3)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它对区别不同的语音形式和不同的意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12、语音中的不同音质是如何形成的,即决定音质的不同条件: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以下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
三、语音的生理属性
1.语音的生理属性的含义: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性。
2.人类发音器官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功能:人的发音器官由三部分组成: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肺是发音的动力源;声带是语音中乐音的发音体,嗓音的发音体则是参与发音的有关部位;声带以上的咽腔、口腔和鼻腔是发音的共鸣腔。
四、语音的心理属性
1.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的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而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2、语音的心理素质:
(1)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
(2)人类的发音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发音固然需要生理基础,但各种发音器官在瞬间能协同合作,发出所需的音来,需要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协同,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3)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实验证明,人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而且,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五、语音的社会属性
1.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采的本质属性。
2.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2)语音的民族性。任何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
(3)语音的地域性。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第二节 音素
一、音素和音标
1、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标是标写语音的书写符号。
2.国际音标的制订及其优点:
(1)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
(2)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了拉丁字母。
(3)它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
3.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要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还可以有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同,国际音标则没有这些区别。
(2)要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应注意加以区分。
(3)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
二、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要点:气流有无受到阻碍,发音器官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振动。
(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放开,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时,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
三、元音的分类
1.决定元音音质的差别因素:
(1)决定元音音质的差别因素有三个: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成。
(2)所有元音的发音体和发音方法都是相同的。
(3)因此,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2.改变口腔形状的三种方式:(1)舌位的高低。(2)舌位的前后。(3)嘴唇的圆展。
3.元音舌位图、对常见舌面元音特征的描写。见教材P49
4、舌尖元音:由舌尖起主要作用于发出的元音,它有前与后、圆唇与不圆唇的区别。
5.卷舌元音:由舌面和舌尖同时起作用发出的元音。有两种标写方式。
6.口元音、鼻化元音:单纯利用口腔作为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口元音”;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鼻化元音”。
四、辅音的分类
1.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音。
2.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
3.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
4.辅音的发音部位:形成阻碍的十一个部位。
5、辅音的发音方法:
(1)两种定义。
(2)辅音发音过程的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
(3)按阻碍方式将辅音分为八大类。
(4)发辅音时声带的两种状态:清辅音、浊辅音。
(5)发辅音时的送气与不送气。
(6)辅音表: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去分析和把握辅音的特征。
第三节 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1.音位: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的性质:可从以下四点来说明:
(1)音位的辨义功能。
(2)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4)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
3.音位的辨义功能: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4.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所谓“最小的”是指从中不能再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
5.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而概括成的音类;音位是从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这种划分只关注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有关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细微差别则可以忽略不计。
6、音位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
(1)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2)每种语言或方言的音位都形成-个具有自己特点而不同于其他语言或方言的系统。
(3)处于不同系统中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①不同的系统里有不同的音素,因而具有不同的音位。②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际上并不能对等。
7.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根据是否具有辨义功能,可将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语素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结构特征得以呈现。
8、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又叫做“音段音位”。而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又叫做“超音段音位”。
二、音位变体
1.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
2.条件变体:
(1)条件变体的含义。
(2)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对立原则、互补原则和相似原则。
(3)音位条件音体在语音规范上有着重要意义。
3.自由变体:(1)自由变体的含义。(2)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三、区别特征
1.音位的区别特征的含义: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
2.音位区别特征的表现:二项对立。
3.判断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即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他音位决定的。
4、如何设计音位的区别特征的音位图?我们可将一种语言或方言的部分或全部音位横向排列,把分析归纳出来的区别特征纵向排列,用“+”表示具有二元偶分组的前一项特征,用“-”表示具有后一项特征,即不具有前一项特征。
5、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互相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第四节 音位的组合
一、音节
1.音节: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2.“肌肉紧张说”: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张相替的,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3.音蜂、音谷:肌肉紧张过程分为渐强、最强、渐弱三个阶段,最强阶段叫“音峰”,渐弱阶段和下一次紧张的渐强阶段的交界处,紧张程度最低,叫“音谷”。
4.音渡:即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因自身性质不同所采取的不同过渡和联接方式。音渡可帮助我们分辨音节的界线。
5.划分音节时应考虑的因素: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语音社会性的影响。
6.音节(以元音为核心的)基本结构类型:V,C—V、V—C、C—V—C.7.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音节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8.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各自的含义及两者的区别、联系:(1)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2)两者不是对立的,它们实际上可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层面。(3)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分析。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主要决定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
二、复元音
1.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
2.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不同的:(1)复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几个相连的单元音发音时有几次肌肉紧张。(2)复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中间会产生一连贯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发音时,中间没有过渡音。
3.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
4.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
5.前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
6.后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
三、复辅音
1、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复辅音和两个相连的单辅音是不同的。
3.复元音和复辅音的不同: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是一个统一的发音过程,而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则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
四、语流音变
1.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2.同化、顺同化,逆同化、异化:(1)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叫同化。(2)由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顺同化。(3)由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逆同化。(4)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叫异化。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的现象叫弱化。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阻力变小,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
4.脱落、增音:语流中有些原有的音消失的现象叫脱落;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的现象叫增音。
第五节 韵律特征
一、韵律特征
1.韵律特征:语音中除音质特征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2.韵律特征在音位层次、音节层次、音节组合层次以及语句层次上都有表现。
3.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的两个特点:(1)只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独占一个时间段落。(2)是一种对比特征。
二、长短音
主要表现为发音所经历的时间的长短。
三、声调
1.音节的音高变化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2.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决定调值的或调值所反映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
3.五度的标调法。
4.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调类根据调值来划分,但是调类的名称不一定由调值决定。
5.连续变调:即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连续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
6.调位:利用音节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四、轻重音
1.轻重音:人们说话时,相连的音节的轻重并不完全相等,听上去有的重有的轻。轻重音现象只能出现在音节的组合之中。
2、重音:(1)重音是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听上去较突出的现象。标写方法:在重音音节左上角加一个小竖“'”。(2)重音通常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仅同音强的增加有关。(3)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3.重位:从音位分析角度看,能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
4.轻音:(1)轻音即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较微弱的现象。标写方法:在轻音音节前加一个小圆点 “.”。(2)轻音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表现的,而不仅同音强的减弱有关。
五、语调
1.语调:是与全句的意思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句重音、长短、高低。
2、句重音:即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分为“节律重音”或“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或“逻辑重音”。在一个句子里,关系密切的音节要一口气说出,中间一般不能有停顿;关系不太密切的音节之间则可以有停顿,即把—句话分成若干段落。句中以这种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节拍群”。一般情况下,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语要读得略重些,这种重音就是节律重音。比如汉语北京话:我们学校来了一位语文教师。这句话有三个节拍群:我们'学校/'来了一位/'语文教师。每个节拍群里有一个节律重音,分别落在“学校”“来”和“语文”三个词上。
有时说话人为了突出句子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语的读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比如汉语北京话: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我说他想学汉语)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别人想学汉语)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想学别的语言)
3.节拍群、节律重音、强调重音: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节拍群”;一个节拍群中作为节拍群中心的词语要读的重些,这种重读的词语的重音是节律重音;为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词语的重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
4、长短:发音时,句中音节的缩短和拉长。
5.高低:全句音高的高低升降变化。
6、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在语调高低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章 语汇
一、单项选择题
1.语汇包括词、语、某个专业范围的词语汇集。
2.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示大量共同的概念是因为语汇具有普遍性。
3.旧词的消失与新词的产生反映了语汇的活跃性。
4、有些词的音和义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这反映了语汇的理据性。
5.汉语语汇中不包括语素。
6.“尚且”属于汉语古语词:“目击”不属于汉语古语词:“瘪三”属于汉语方言词。
7.“花、草、虫、鱼”这组词属于汉语的基本语汇:“千古、间苗、雷达”属于一般语汇。
8.汉语中特有的而且是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是成语,如来自历史事件的成语“指鹿为马”。
9、外来词“俱乐部”属于音译兼意译。
10.在“邯郸学步、名牌大学、敲竹杠、春运”这几个语言单位中,不属于“语”的是“名牌大学”。
11.“天下乌鸦一般黑”属于谚语中的俗语(俗话)。
12.“雨伞”属于语素:“光”是不定位语素:“天(天地)”属于实义语素。
13.复合词的类型有:陈述式如“口吃”;偏正式如“狂热”;支配式如“丢脸”;补充式如“改善”;并列式“动静”等。
14、“犹豫”属于单纯词:“芒果”是复合词;reader(读者)属于派生词:“者”不是词。
15.在“前景、大衣、带走、香槟”这几个语言单位中,“带走”是词组。
16.复合词“纲要”中,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关系的模式为并列式。
17.合成词“收割机”中包括的所有词根语素的是收、割、机。
18.汉语中特有的复合同是补充式复合词。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系统结构要素的组成,现代语言学提出的一种有别于传统语言学的观点认为组成语言系统的要素是语音、语义、语法。
2.对语言结构系统的“四分”包括语音、语汇、语义、语法。
3.按照传统的语言学的观点,组成语言结构系统的要素有语音、语汇、语法。
4.下列语言单位属于“英语语汇”的有:(1)book(书)(2)WTO(“世界贸易组织”简称)(3)hang by a hair(危在旦夕)(4)no pains,no gains(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大、守株待兔、敲竹杠、情人眼里出西施”等语言单位都属于“现代汉语浯汇”。
6.“梵阿铃、扑克、逻辑”属于外来词:“香槟酒、卡车”属于音译兼意译词。
7.“说、笑、行、走、赤、橙、黄”属于基本语汇:“沙丁、尼龙、真空、清音”属于一般语汇。
8.关于谚语,说法正确的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有的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的寓意;有的反映某种客观现象,但不一定有深刻的道理。
9.专用语汇包括:科技术语、行业语、隐语、阶级习惯语,禁忌语等。
10.成语、歇后语属于汉语特有的固定词组形式:“枕边风、捅马蜂窝、跑龙套”属于惯用语。
11.“词”和“语”的共同特点是:都是语汇单位、形式固定、意义凝固、能独立使用。
12.“元音”一词属于合成词、一般语汇、专用语汇。
13.“了、一、儿、第、初、者、子、化、员”都是定位语素。
14.“电话、走、书、灯、大、民、迹”都是实义语素。
15.“沙发、巧克力、坦克、扑克、玻璃、萝卜、妯娌、杜鹃”都是由一个语素直接构词的。
16.下列单位全是词的是:菜、采、蔡、猜、坐、睡、豆、电。
17.“老虎、老鹰、老鼠”属前缀式派生词:“bandage(绷带)、satisfy(使满意)”属后缀式派生词。
18.重叠词“星星、刚刚”属于“名词性重叠词”。
19.下列词中全是重叠构词的是:爸爸、姐姐、渐渐、常常、干干净净、看看听听。
20.“看戏、唱戏、金笔、跑掉、小碗儿、大声、不去、很大”都是词组。
21.下列全都是由复合构词方式构成的词是:黑板、铁路、人参、下岗、部件、丢脸、梦游、汉语。
22.下列全是由附加构词方式构成的词是:锤子、花儿、黑乎乎、绿化、党性、作者、老鹰、老虎。
23.下列属于英语中的词尾的是:-s(表复数)、-er(表比较)、-ing(进行时)、-ed(过去式)。
三、指出下列复合词的构词方式
解放、地震、司令、火热、捐躯、新闻、多少、老人、自爱、好歹、明显、证明、人口、性急、布鞋、道路。
偏正式:火热、新闻、老人、明星、布鞋。陈述式:地震、自爱、性急。
并列式:解放、多少、好歹、道路。支配式:司令、捐躯。补充式:证明、人口。
四、名词解释题〖可作选择题〗
1.词: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2.基本语汇: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具有三大特点:产生历史长、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
5.成语: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
6.谚语;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
7.歇后语: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8.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9.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0、通用语汇: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
11、专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或一部分人中使用的词语。
12、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词性而成为另一类词。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13.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
14、复合构词: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主要有四种: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
15、附加构词: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前缀式,后缀式、中缀式。
16、重叠构词: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几种情况:一是名词性重叠词,如“奶奶、哥哥、妞妞”等;二是副词性重叠词,如“刚刚、往往、偏偏”等;三是多重重叠词,如“老老实实、大大方方、亮亮堂堂”等。汉语中的“猩猩、蛐蛐”等不是重叠词,只是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因为它们的意义不能再分解,本身只是一个语素。重叠词重叠以后既不增加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17.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18.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
19、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五、分析题
1.用图解方式分析合成词“图书馆”“超现实主义”的结构。图书馆 超现实主义
2.分析下列词语中各有几个语素,并把它们指出来:
(1)旗袍(2)光秃秃(3)哗啦(4)徘徊(5)体育馆(6)狮子(7)巧克力
(1)两个(旗+袍)(2)两个(光+秃秃)(3)一个(哗啦)(4)一个(徘徊)(5)三个(体+育+馆)
(6)两个(狮+子)(7)一个(巧克力)
3.指出下列名词中的词根、词缀、词尾:
(1)爱因斯坦(2)智能(3)垫子(4)孟子(5)老鼠(6)老人(7)石头(8)脏里叭卿
(1)词根(爱因斯坦)(2)词根(智)+词根(能)(3)词根(垫)十词缀(子)
(4)词根(孟)+词根(子)(5)词缀(老)+词根(鼠)(6)词根(老)+词根(人)
(7)词根(石)+词缀(头)(8)词根(脏)+词缀(里叭唧)
4、分析下列合成同的组合关系:
(1)口吃(2)陌生化(3)狂热(4)丢脸(5)动静(6)改善
(1)陈述式(2)并列式(陌生)+派生式(化)(3)偏正式(4)支配式(5)并列式(6)补充式
「提示」着重分析认识语汇的构造方式;识别词语的构造方式;识别合成词的语素;词语和词组的区别。
第四章 语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想出来了”可包含“思考出(一个结果)”和“想要(从某处)出来”两个意思,在语音表达上这两个意思的方法分别是:“出来”分别轻读和重读。
2.在“差点挨打/差点没挨打、差点感冒/差点没感冒、差点考上/差点没考上”的说法中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的是:差点考上/差点没考上。
3.在“说话的场所、运用的辞格、对话人、上下文”中,“运用的辞格”不属于语境的内容。
4.语法是一种简明的规则,重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因为语法规则具有递归性。
5.语法是一种有效的规则,规则一旦形成就不大可能随意增加或废止,这是因为语法规则具有稳定性。
6.语法是一种概括的规则,只需处理一类一类现象而不必去管一个一个具体的词语和句子,因为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
7.语法是一种有解释力的规则,即语法规则环环相扣,规则与规则之间具有或制约或补充的关系,这是因为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
8.关于词的特点,“词不一定非得有实在的意义”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9.词组和句子的本质区别是词组不能用于交际,句子可以用于交际。
10.根据语法单位的功能,可把各种语法单位分为三级。
11、把语法分为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是结构语法学。
12.所谓“小语法”指的是核心语法;所谓“大语法”指的是外围语法。
13.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又可称为计算机语法。
14.英语中定语和状语出现的位置,都是既可以出现在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中心语之后。
15.英语的“goo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异根。
16.以语法单位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是语序。
17.词根语素保持不变,用增减替换词尾或词缀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叫附加。
18.由词的语法形式所反映的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用语法学术语来表示,叫数。
19.英语的“tooth[tu:θ]”(牙齿,单数)——“teeth[ti:θ]”(牙齿,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内部屈折。
20.英语的:“book”(书、单数)——“books”(书,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附加。
21.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叫做零形式。
22.关于汉语中的“研究”和“研究研究”,说法正确的是:这是一个词的两种形式,后者增加了一定的语法意义。
23.在“把钢笔丢了”“钢笔坏了”“买一只钢笔”“这钢笔好用”这四个词组中,“钢笔”属于“无定” 的是:“买一只钢笔”。
24.用词形变化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范畴是格。
25.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的范畴是时。
26.用词形变化表现的行为动作进行的状况的范畴是体。
27.由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动词所表示动作与主语间的施受关系的范畴是态。
28.“主语”和“宾格”是某些语言中名词和代词所具有的语法童义。
29.语序是一种语法手段。
30.“单数”“复数”是某些语言中名词所具有的语法意义。
31.从所包含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看,最大的一种语法单位是句组。
32.“我认为他的观点不对”这个句子属于复杂结构单句。
33.主从关系复句指前是转折复句:“如果投有你,我就输了”的复句类型是假设复句。
34.“学校派我来听课”的句子类型是兼语句:“那支笔我送给小丁了”的句子类型是话题句。
35.“妈妈和***同事”属于联合词组:“接待过上海的同志”属于述宾词组。
36.复句中表达一定意义的,前后有较小停顿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语言单位叫做分句。
37.“只要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两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为条件关系。
38.句子“我们厂一个戴安全钡亩济挥小笨汕蟹治?个层次。
39.根据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别称为句子的功能类。
40.“饭我吃完了”变换为“我把饭吃完了”所用的变换形式是添加和移位。
41.非主谓句中由一个单词直接构成的句子叫做独词句。
42.“舒舒服服睡它一觉”的正确切分是: 舒舒服服 睡它一觉
43.汉语的词类划分比较适用于分布标准。
44.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各种语言内部最复杂的词类是动词。
45.“你听过吗?”属于完全主谓句:“非常生气”属于状中偏正词组。
46.动宾词组“踢足球”的语义关系为“动词+受事”:“的”字词组属于“体词性词组”。
47.英语句子“He is reading the book”(他正在读书)所属的句型为SVO.48.从所包含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看,最大的一种语法单位是句组。
二、多项选择题
1.句组可以包括:句群、语段、篇章。
2.下列各组语法单位中,存在组成关系的是:语素和语素组、词和词组、句子和句组。
3.下列各组语法单位中,存在质变关系的是:语素和词、词和句子、词组和句子。
4.关于词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词组能够独立使用、词组肯定要比词大、词组和词的功能相同、一个词组中还可以包含若干个词组。
5.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定义和说明应该具备的特点有:推导性、可验证性。
6、比起印欧语,在汉语语法中占据更大分量的语法问题包括:语序、虚词、结构。
7.有些语言,动宾结构的语序是宾语在动词的前面。属于这种情况的语言有: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
8.古英语的数范畴包括单数、双数、复数。
9.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方法是:“动词+了”表示完成、“动词+着”表示持续、“动词+过”表示经历、“动词+起来”表示开始、“动词+下去”表示动作继续。
10.英语的虚词中,属于“辅助词”的是:冠词、助动词。
11.在德、英、俄、汉、藏语中,属于综合性语言的是:德语,俄语。
12.与句法范畴相对应的语法手段有:语类选择、虚词、语序。
13.下列英语中的词形变化属于“异根”的是:go/went(走)、is/was(是),I/me(我)。
14.重叠可以产生的语法意义的类型有:逐个、尝试、短时、程度增加。
15.汉语用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是:虚词、语序、语调。
16.英语中“plays”(玩)中的“-s”在词中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是:单数、第三人称、现在时。
17.综合手段指:词的轻重音、内部屈折、附加、异根等。
18.分析手段指:语类选择、虚词、语调、语序等。
19.主从关系的复句包含的复句意义关系类型有: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
20.联合关系的复句包含的复句的意义关系类型有: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连贯关系。
21.复句最重要的标志是:句中有停顿、句中有关联词。
22、“后天清明、我很高兴”属于主谓词组。
23.“喜欢鲜花、看电视、割麦子、驾驶飞机”属于动宾词组。
24.“先进工作者、非常困难、默默地离去、很好”属于偏正词组。
25.“蒸汽机车、卖衣服的、房间里”属于体词性词组。
26.“她性格内向、爸爸带来的、经济繁荣、李刚出来了”属于离心词组。
27.“用肥皂(洗脸)、对你(说)”属于介词词组。
28.“能源交通、说和做、调查研究、陡峭而险峻”属于联合词组。
29.词组的层次分析可使用的图形有:括号分析图、正树形分析图、倒树形分析图。
30.“当然、多漂亮的花、刮风了”属于非主谓句。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语法: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2.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
3.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类。
4.历时语法: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5.共时语法: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6.个别看法:指对个别看言,语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7.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8.普遍语法:指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9.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
10.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它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1.语法形式: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性作用的形式都是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12.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13.递归: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14.语境: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15.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6.句法范畴:由结构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司法范畴。
17.句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做句法手段。
18.句法:语法中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的部分称为句法,也称造句法。
19.词法:语法中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的部分称为词法,也称形态学。
20.词法范畴:由词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范畴。
21.词法手段:通过词的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做词法手段。
22.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音重、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3.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4.体词性范畴:指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5.谓词性范畴:指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6.词类;可以替换出现在词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组: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8.向心词组:整个词组功能相当于词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例:十分愉快:愉快,就是向心词组。
29.离心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
30.谓词性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
31.体词性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
32.完全主谓句;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叫完全主谓句。
33.不完全主谓句;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
34.非主谓句;不具有主谓的结构形式但一般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的句子就是非主谓句。
35.句组:由几个相对独立意义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构成,句中没有特定的连接词,而且中间还有多个较大停顿(书面上分别用几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叫做句组。
36.复句:由两个成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37.多重复句,由几个句子构成,说的是关系密切的一件事,句子之间有相互关联的连接词,末尾只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一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
38.复杂结构单句:包含着从属或降级主谓结构的内部结构复杂的单句叫做复杂结构单句。
39.直接成分分析法: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者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叫做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
四、分析题(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不合语法的情况,如果有,请指明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1.我打算毕业大学以后结婚一个中国姑娘。
(1)“大学”“中国姑娘”不能放在动词“毕业”“结婚”后面作宾语,而应把“毕业大学以后”改为“在大学毕业以后”作状语;在“中国姑娘”前加介词“跟(和、与、同)”放在动词前状语的位置上。
(2)我打算在大学毕业以后跟一个中国姑娘结婚。
2.今年,这个品牌的空调销售,由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一直保持着良好销售势头。
(1)句子主谓搭配不当。“保持着良好销售势头”的主语应为“空调”而不是“空调销售”。
(2)今年,这个品牌的空谓,由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一直保持着良好销售势头。
3.会上,代表们针对一些热点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1)“广泛”应该修饰“交换”而充当状语,不应该充当定语。
(2)会上,代表们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我把酒喝醉了。
(1)“把”字句中动补词组中的补语必须用来陈述“把”字后面的名词,而句中的“醉”在语义上是指向主语“我”的。
(2)我喝醉了酒。
5.There is three book in the bag.(书包里有三本书)。
“is”应改为表复数的“are”,“book”也应该变成复数形式“books”。
6.The rain prevented me from to go there.(这场雨使我不能去那里)。
(1)应把“go”不定式形式“to go”改为现在分词形式“from going”。
(2)The rain prevented me from going there.7.用直接成分分析法从大到小分析词组:需要多吃一点;只写了两行字;泼了他一身脏水
需要多吃一点 只写了两行字 泼了他一身脏水
8.分析多重复句,并说明每个层次的复句关系。
(1)虽然官兵死伤的人数要多得多,但是因为农民军的数量有限,又不可能得到补充,这次战斗对他们的实力是一个严重打击。(2)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
(1)虽然官兵死伤的人数要多得多,但是因为农民军的数量有限,又不可能得到补充,这次战斗对他们的实力是一个严重打击。
(2)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 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
9.指出下列词组的类型:
(1)对中国人的屠杀(2)生活了二十多年(3)经济收入(4)谈得很愉快(5)朴素而别致(6)在墙上(7)买了票的(8)吃面条(9)门开了(10)个人电脑(11)悄悄地进来(12)抬出去(13)洗干净了(14)策划并组织(15)用毛笔(16)一些(17)他买来的(18)微型汽车
(1)偏正词组(2)动补词组(3)偏正词组(4)动补词组(5)联合词组(6)介词词组(7)“的”字词组(8)动宾词组(9)主谓词组(10)偏正词组(11)偏正词组(12)动补词组(13)动补词组(14)联合词组(15)介词词组(16)数量词组(17)“的”字词组(18)偏正词组
10.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
(1)请来一位女学生(2)学写作可真不容易
「提示」重在分析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弄懂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第五章 语义
一、单项选择题
1.“桌子我都擦干净了”中的“擦”,受事为桌子。
2.“四季名称、器物名称、数字、度量单位”中,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语是“四季名称”。
3.汉语“伯母、婶娘、姑母、姨母、舅母”在英语中统称为“aunt”,这种现象反映了语义的民族性。
4.模糊现象往往出现在语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
5.词义反映的对象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反映了语义的模糊性。
6.语义的基本要素是理性意义。
7.在“钱包、壁垒、裤子、高峰”这几个词中,义项不含非理性意义的是“钱包”。
8.在“伯父、弟弟、哥哥、姐姐”中,具有[+同胞][+女性][+年长]义素的词是“姐姐”。
9.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是提取共同义素和不同义素。
10.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
11.义素分析中用来对比的一组词语应该是指称对象的类属相同。
12.在“壁灯、吊灯、路灯、油灯”中,具有[+用于照明][-用电]义素的词是油灯。
13.“成立、结果、联合”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
14.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和核心部分。
15.在词、语素、义素和词组中,不属于音义结合的单位是义素。
16.说明或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所用的基本单位是义项。
17.语言系统中的子系统中,系统性较低的是词汇系统。
18.汉语同义词“枯萎”和“干巴”具有不同的形象色彩。
19.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系统性。
20.“杜鲁门——杜绝”中的“杜”属于同音关系:“热气——热饭”中的“热”属于多义关系。
21.“快乐——悲伤”属于相对反义词:“战争——和平”属于绝对反义词。
22.近义词“恐吓”和“吓唬”,意义上的差别主要在于语体色彩。
23.“堡垒”属于多义词:“天气凉了”和“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属于多义关系。
24.“他不再偷钱了”的预设是:他以前偷过钱。
25.“拍电报”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是涉及:“开汽车”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是“动作”与“工具”。
26.语句“连他也不认识”,因语义结构不同而造成歧义。
27.“同学们热烈地欢迎新老师”,“热烈”在语义指向上指向同学们。
28.“出租婚纱”带有的歧义属于语法结构歧义。
29.“我去肉铺买肉”是一个复合述谓结构。
30.作为一个述谓结构变元的修饰或限定性成分的述谓结构叫做降级述谓结构。
31.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叫做从属述谓结构。
32.述谓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是谓词。
二、多项选择题
1、使得反映同一类对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经历不同的多义化过程的民族特点包括: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
2、语汇形式包括:实词、固定短语等。
3、非理性意义反映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说话人的态度、语休风格等。
4.理性意义也可以叫做:逻辑意义、指称意义。
5.词语“教唆、启发、启示、教导、处心积虑”中,带有贬义色彩的是:教唆、处心积虑。
6.(走)大路、(走)亲戚;穿(制服)、(制服)敌人;(地道)的中国菜。挖(地道);国民(经济)、(经济)作物;(生)火,(生)西瓜等词,其中在具体词组中用了一个词的不同义项的是(走)大路、(走)亲戚;国民(经济),(经济)作物。
7.在“唱歌、令尊、阁下、令爱、地道”中,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是:令尊、阁下、令爱。
8、词的非理性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9.在“启发、说、教室、引诱、慢”等词中,属于中性词的是:说、教室、慢。
10.干扰——骚扰、辞世——一命呜呼,这两组词的区别谟诟星樯省?/p>
11.骆驼、牛是“牲畜”的下位词。
12.周游列国——周围、周旋——周期、周到——周全,属于多义现象。
13.好——坏、爱——恨、深——浅,属于相对反义词。
14.一刻钟与刻木头、刻日完成与—刻钟、刻图章与刻日完成、刻苦与刻舟求剑,属于纯粹同音关系。
15.近义词的差别可以表现在:理性意义、搭配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
16.女声与女生、周记与周济、刚才与钢材,属于同音词。
17、“孙悟空偷吃了蟠桃”蕴含的句义有:他偷吃了水果;他偷吃了东西。
18.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关于“同形”说法正确的是:(1)口头上要求音位及其组合形式相同,韵律特征也相同。(2)书面上要求书写符号及其排列形式相同。(3)口头同形和书面同形并不总是一致的。(4)口头同形的,书面不一定同形。(5)书面同形的,口头不—定同形。
19.“小王和他父亲将要去美国”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有:陈述、涉及、修饰或限定、平等。
20.小王的裤边破了——小王的裤子破了;他背了一首《静夜思》——他背了一首诗;我是他的老师——他是我的学生;小李住在我家楼上——我家住在小李家楼下,这几个句子都具有蕴含关系。
21.具有预设关系的句子有:孔令辉又获得了冠军——孔令辉以前获得过冠军;我的手机是诺基亚牌的——我有手机。
22.“活不干了;我不说了;老师说过了;他不知道;妈妈去买菜”,句子中线性序列存在两种语义关系的是:我不说了;老师说过了。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语义: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语言的意义。
2.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观世界的认识。
3.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4、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意义。
5.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
6.语境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7.词义;指同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以及其他附加色彩。
8.词的理性意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9.词的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反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的意义,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10.词的通俗意义: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助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性特征的反映。
11.词的科学意义: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的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12.义项: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13.义素:从义项分析中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14.义素分析: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15.单义词:一类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即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16.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联系的几类对象,即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
17.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18.基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的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19.派生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也叫引申义。
20.同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若干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词。
21.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2.近义词: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3.反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2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物。
25、上位词、下位词: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包括在另一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两部分词之间就具有上下位的关系,其中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大的词叫做上位词,范围小的词叫做下位词。
26.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成句子的时候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
27.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关系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语法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28.语义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过程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是语义结构关系,由语义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
29.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
30.述谓结构:把一个命题进一步分析为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语义结构叫做述谓结构。
31.变元:述谓结构的组成部分,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又称“题元”“项”等。
32.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把变元分出的不同的类型叫做语义角色。
33.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发生语义联系的成分就是该成分的语义指向。
34、歧义:指同一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四、分析题
1.对下面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1)父亲 母亲 伯父 叔父 姑妈 舅父 姨妈
[亲属] [直系] [父系] [年长(以父亲为标准)] [男性]
父亲 + + + +
母亲 + + ? ?
伯父 + - + + +
叔父 + - + - +
姑妈 + - + + ? ?
舅父 + ? ? +
姨妈 + ? ? -
(2)听 说 读 写
[与语言有关的动作] [用耳] [用口] [用眼] [用手] [发出/接收]
听 + + ? ? ? ?
说 + - + - - +
读 + - +- + ? ?
写 + ? ? +- + +
2.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两组词:
(1)椅子 凳子 沙发
[人工制作] [家具] [用作座位] [可卧] [有靠背] [一人坐]
椅子 + + + - + +
凳子 + + + ? ? +
沙发 + + + + + +
(2)看 瞧 盯 瞪
[用眼] [短暂] [视线凝聚] [用力]
看 + ? ? ?
瞧 + + ? ?
盯 + - + -
瞪 + + + +
2.分析下列语句的歧义,并指明歧义的类型。
煮花生米 小店关门了 检查的人还没有到
煮花生米:(1)有歧义。(2)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属组合歧义中的语法结构歧义。
小店关门了:(1)有歧义。(2)“关门”可指营业时间已过,也可指歇业,属于词汇歧义中的同形异义。检查的人还没有到:(1)有歧义。(2)“检查”和“人”之间可以是动作和施事的关系,意思是“检查别人的人”,也可以是动作和受事的关系,理解为“接受检查的人”,属于组合歧义中的语义结构歧义。
第六章 文字
一、单项选择题
1.希腊文属于全音位文字:阿拉伯文属于辅音文字;日文中的假名属于音节文字。
2、文字起源于图画;文字的最基本单位是字符。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音还是语义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
4.假借字的特点是直接表音、间接表意?lt;/p>
5.现代语言之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
6.越南语现在的表音文字系统使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
7.闪含语系的语言,如腓尼基语最初采用的文字类型是辅音音位文字。
8.藏语所采用的文字系统是音位文字。
9.世界上一直到今天仍在继续使用的自源文字只有汉字。
10.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和金文出现的年代是商代。
11.腓尼基人创造辅音文字借用的文字是古埃及文字。
12.最早使用音位文字的人是希腊人。
13.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传统文字学称这类字为会意字。
14.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15.最早的辅音文字出现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3世纪。
16.最早使用辅音文字的是腓尼基人。
17.1945年后,书写朝鲜语的文字系统使用的字母是谚文字母。
18.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属于整个文字的类型不变,字符的类型变了。
19.“文字的创制”是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
20.1956年我国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从文字改革的角度看应属于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对个别字符进行调整。
21.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许多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创制了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其中一直在使用这种文字的民族有佤族、傈傈族。
二、多项选择题
1.在“sh、火、付、人、机”组合中,属于复合字型的是sh、付、机。
2.在字符“f、止、江,符、竹”中,属于单纯字符的是f、止、竹。
3.字符“羊、马、人、木、口”都属于意符。
4.至今还没有发现的文字类型有语素文字、表意文字。
5.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音符、意符、记号这几大类。
6.古埃及文字、古汉字、苏美尔文字、玛雅文字都属于自源文字。
7.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词语文字。
8.英文属于音位文字、他源文字。
9.不属于普遍通行的规范字体的汉字字体有行书、草书。
10.自源文字最初的表意字符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
11.楔形文字属于意音文字、词语文字。
12.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三种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字。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文字: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字符: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3.意符:文字系统中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4.音符:文字系统中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
5.记号:文字系统中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6.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7.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8.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为更小字符的字符。
9.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
10.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
11.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语素相联系的文字。
12.音节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
13.音位文字:就是全音位文字,是指既有代表辅粢粑坏淖址灿写碓粢粑坏淖址奈淖帧?/p>
14.辅音文字:即辅音音位文字,指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
15.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16.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
17.意音文字: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18.假借字:假借字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表意字符用来表音的表音字符。
19.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多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出一种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后来由于他们用芦管在泥板上压印出来的字的笔道像一个个的“楔字”,后人把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20.象形字:有些字的字形是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为象形字。
21.会意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传统文字学称这类字为会意字。
22.独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
23、合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
21.偏旁: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25.形旁: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
26.声旁: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
27.六书:传统汉字文字学对汉字的形体和造字方法进行概括后得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第七章 语言和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的词汇可能产生急剧的变化。
2.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
3.造成现代汉语中出现主句在前,从句在后的复句形式的原因是汉语受印欧语言的影响。
4.关于语言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原始人类起初没有语言,后来为了相互交际,就通过彼此的约定,规定事物的名称,这样就产生了语言。人们把这种学说称为社会契约说。
5.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特点。
6.语汇是语言系统各个部分中发展速度最快的。
7.关于人类语言的前身,有人主张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情感的各种叫喊演变而来的。人们把这种学说称为感叹说。
8.恩格斯认为,语言起源于劳动。
9.我国的国语是汉语。
10.美国英语是一种英语的地域变体。
11.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方言,最主要的依据是语音。
12.地域方言是社会不完全分化的产物。
13.我国古代的雅言、通言和后来的官话是当时的通用语。
14.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原因。
15.意大利共同语的标准音是佛罗伦斯语音。
16.双语现象不属于语言分化的结果;双语阶段是语言转用的必经阶段。
17.在啤酒、剑桥、卡通、酒吧这几个词中,属于半音译半意译的是剑桥。
18.在青霉素、盘尼西林、机关枪、演绎这几个词中,属于音义全借的外来词是盘尼西林。
19.盘尼西林、尼龙、香槟、电话这几个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电话。
20.在马力、新西兰、哈达、卡车这几个词中,属于仿译词的是马力。
21、在沙发、芭蕾舞、干部、足球这几个词中,属于音译词的是沙发。
22.我国北魏时期实现语言转用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
23.国外语言学家把洋泾浜语称为皮琴语。
24.我国1985年修订并公布的关于语音规范化的文件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25.实施语言规划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
26.社会对语言主观的有意识的影响是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作出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二、多项选择题
1.因语言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造成的语言演变现象有:(1)汉语的构词模式由单音节词为主变为以双音节词为主。(2)没有声调的古藏语发展为现在的有声调的藏语拉萨方言和康方言。
2.推动语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1)社会的进步。
(2)社会的分化。
(3)社会的统一。
(4)国家之间的接触。
(5)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
3.现代汉语比起古代汉语来所具有的特点有:
(1)语汇大大丰富了。
(2)主语省略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3)书面语中的句子更长了。
(4)句式更加多样化了。
(5)修饰成分特别是复杂的修饰成分用得更多了。
4.除语言系统内部各组成都分的发展演变外,语言发展演变还表现为:
(1)一种语言内部分化出不同的方言。
(2)方言成为不同的语言。
(3)-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走向统一。
(4)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
5.社会统一在语言上的表现是: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语言的转用。
6.中国古代的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它们当时叫:雅言、通语、官话。
7.壮语、苗语,维吾尔语、傣语、日语中,属于汉藏语系的是:壮语、苗语、傣语。
8.俄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德语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是:英语、德语。
9.汉语方言的差别可以表现在:
(1)音位系统不同。
(2)声调数量不同。
(3)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方言里的称呼不同。
(4)名词和量词的结合特点不同。
(5)语序不同。
10.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从而产生了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
11.汉语从梵语中借入的词有:夜叉、罗汉、塔。
12.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过程中发生语言转用的少数民族有羌族、契丹族。
13.民族融合过程中,一种语言能够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的决定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在经济上的优势、文化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人口数量上的优势。
14.在奥委会、足联、电灯、克隆、苏维埃这几个词中,属于借词的是克隆、苏维埃。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2.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
4.语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
5.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6.隐语:某些团伙所创造使用的秘密词语或语句。
7.共同语: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
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9.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10.地域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1.语音对应关系:方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互相对应的关系。
12.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亲属语言有共同的来源,这些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作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13.借词:也叫外来词,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14、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但把原词语的意义,而且把原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的那些词。
15.意译词: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16.双语现象: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17.语言转用: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8.洋泾浜语:这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所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19.克里奥耳语:作用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20.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功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1.语言混合: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种现象就叫做语言混合。
22.非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的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
23.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24、语言政策: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和政令的形式,就被称作语言政策。
25、语言规范化:指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
26.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指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
第八章 语言和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和思维是否相互对应,较为正确的观点是:语言不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
2.关于语言和思维哪个是主导,错误的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
3.关于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维,比较合理的看法是:思维先于语言发生。
4.确定事物的性质或事物间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5.语言思维指的是抽象思维。
6.观察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最主要线索是语法能力的发展。
7.人脑中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的部位是大脑左半球。
8.跟人类语言关系最重要的人体器官是脑器官。
9.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性。
10.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是: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则有民族特点。
11.体现语言对人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最明显的是语言与认识活动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广义的感性思维包括直观思维、表象思维。
2.属于发散思维的心理现象有感情、意志、美感、文化意识和文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3.为证明“思维先于语言产生和脱离语言而存在”提供证据的科学研究有:(1)人类的系统发生学。(2)人类的个体发生学。(3)从丧失语言或思维能力的病理现象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4)从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
4.人类具有语言能力的大脑构造的独特性包括:(1)大脑单侧化现象。(2)大脑左半球分区。(3)大脑语言遗传机制。(4)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
5、儿童的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有:(1)听的能力。(2)说的能力。(3)语音能力。(4)语义能力。(5)语法能力。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思维:狭义的思维指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果。
2.语言思维:必须使用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即抽象思维。
3.非语言思维: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活动。
4.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心理机制和相关表现的学科。
5.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除直观思维外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即表象思维。
6.直观思维: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叫直观思维。
7.表象思维: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
8.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9.发散思维: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10.形象思维: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
11.语言学习: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12.语言获得: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第九章 语言学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学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2、传统上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教学。
3.外国的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的分支学科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汇学。
4、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的分支学科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5.母语语言教学初步的任务是让已经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人继续学好语言。
6、掌握母语的一般途径是获得为主,学习为辅。
7.有利于培养学习较强的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和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外语教学方法是翻译法。
8.掌握外语的一般途径是学习为主,获得为辅。
9.机器翻译的四个层级中,目前在翻译技术上已经能够达到的最高层级是单词平面。
10.基本上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项目有机器翻译。
11.最早的信息处理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机器翻译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
1.广义的词典释义包括:(1)说明词的构造形式和形态变化。(2)说明词的词类和兼类。(3)说明词的历史来源和使用范围。(4)说明词与其他词的搭配。(5)说明词的习惯用法和比喻用法。
2.在我国,汉语语言教学的任务包括:(1)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2)培养、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3)推广和使用普通话。(4)实行简化汉字。(5)纯洁语言、健康文明地使用语言。
3.《语言学百科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词源》《形容词用法词典》《北京地名词典》中,属于语文词典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词源》《形容词用法词典》。
4.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是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
5.语言学知识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1)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2)文体检索和数据统计。(3)语料库和语料分析。(4)语音实验和语音的识别与合成。(5)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2.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教学。
3.第二语言教学:即外语教学。
4.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的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5.语言迁移: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的影响。
6.语文教学:母语的语言教学,是指完成了语言获得,即能够顺利地听和说一种语言后进行的更高层次语言教学活动。
7.知识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的概念知识、即所谓百科知识的词典,也叫百科词典。
8.语言词典:也叫语文词典,主要解释某词语本身的意义和用法,即词语的语言知识的词典。
9.语言信息处理:用计算机传送、接受,甚至理解、表达自然语言的各种信息的技术叫语言信息处理。
10.语料库语言学:倾向于把经过概率统计得出的知识作为计算机需要的知识的信息处理研究是基于经验的信息处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叫做语料库语言学,或称为工程语言学。
11.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
12.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听觉器官的反映接受语言信号并作出回应动作或给予语言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