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

时间:2019-05-13 22:5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

第一篇: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

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我省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为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全省卫生保健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质,特制定《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体系

(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我省已实现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进入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朝着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新阶段。实现卫生现代化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卫生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中药为重点,围绕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使人民群众享有与现代化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高卫生保健服务水平。

(三)卫生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现代卫生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基本消除地区间、人群间健康差异,延长全体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卫生设施和技术先进,卫生队伍素质优良,运行保障机制完善,国民健康主要指标达成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卫生服务绩效位居全国前列。

(四)卫生现代化指标体系: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善人群生存质量。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以上;健康期望寿命达到65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0‰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

加大卫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卫生事业费(包括中医事业费)占同级政府财政支出比例的5%以上;卫生机构综合设施现代化指数达0.85以上;千人医生数达2人。

扩大卫生服务,满足居民对基本卫生服务的需求。社区人群全科医疗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0%以上;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90%以上。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村饮用水水质普遍达到国家标准;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成年人体质指数良好比例达到70%以上。提高卫生科技教育水平,实现卫生信息化。医学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卫生信息化率达到85%以上。

二、深化卫生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五)根据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以区域覆盖、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资源共享、高效利用为原则,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建设好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办好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若干家具有较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医疗机构,着力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坚持以公立医院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适度发展民营医院和营利性医疗机构,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卫生事业,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共同发展。

(六)改革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的医疗卫生机构组织管理体制,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管理的法人实体;改革卫生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全员聘用制;改革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按照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改革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疗机构内部各环节、各岗位公平有序的竞争;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

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七)重点预防和控制鼠疫、霍乱、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全面实施《浙江省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到2010年,全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措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积极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到2005年,儿童全程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实现持续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直至保持到全球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为止。逐步扩大免疫规划,适时将技术成熟、安全、经济、有效的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范围。

实施三级预防,积极推进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十五”期间,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且费用负担较重的疾病,重点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早期诊断和病人规范化管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积极开展社会精神卫生服务和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到2010年,全省社会精神卫生服务人群覆盖面达到60%以上。

(八)大力普及基本卫生知识。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综合手段,帮助广大群众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控制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到2005年,全省居民基本卫生知识普及率达到70%以上。

(九)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农村文明村镇建设,加大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力度,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环境整洁、饮水卫生、厕所无害、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到2005年,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5%以上,乡镇所在地水厂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7%以上。继续大力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

(十)加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机构建设。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建立面向全省的检验监测中心,实行全省分级检验检测制度。到2010年,建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0%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中心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四、依法行政,实行卫生综合执法

(十一)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监管有力的卫生行政管理新体制。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经济信息等手段,调控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加强卫生全行业管理。严格依法履行卫生监督职责,加强健康相关产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仪品配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

(十二)加快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综合管理的原则,到2005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完善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保障系统,全面实行卫生综合执法。

五、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十三)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联系紧密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05年,全省基本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其中杭州、宁波、金华、湖州、嘉兴及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县(市、区),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省建成较为完善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广大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

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积极开展老年病防治,实行疾病早期干预,增加老年人群健康生活时间。到2005年,全省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以上,2010年达到85%以上。积极推行家庭医生制度,推广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和上门服务。

(十四)建设一批代表区域内较高医疗技术水准的现代化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提高对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到2010年,要在省会城市杭州市建成2?3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籍此形成本省医学中心,并在宁波和温州分别建设本省医学副中心;其他各地级市建设好1?2所区域性的现代化医院或医疗中心。加强县及县以上城市医院的内函建设,特别要注意就医环境和相关服务设施的改善,增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院前医院急救网络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

通过调整服务功能、发挥服务价格经济杠杆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之间建立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六、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水平

(十五)适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全面落实农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各项工作任务。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合理确定农村卫生机构的规范和布局。“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全省“200强”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调整乡镇卫生院功能,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农村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村卫生室在开展一般常见病诊治的同时,重点承担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任务。鼓励县(市)、乡、村卫生机构开展纵向业务技术合作,全面实行镇(乡)、村两级农村卫生机构的一体化管理。

(十六)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引导,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建立起适合农村经济状况的筹资机制和管理体制。坚持“自愿量力、因地制宜、民办公助”的原则,继续实施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签约服务和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并存、可持续发展的各类农民健康保障办法,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大病风险。

(十七)增强卫生服务公平性。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口的卫生投入力度,帮助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及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能力。继续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人才培养,将卫生下乡、卫生扶贫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锻炼紧密结合,继续组织城市医院医疗队下乡开展巡回医疗。

(十八)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到2005年,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全部达到执业助理医师标准,逐步完成向执业医师的过渡;到2020年,80%以上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达到执业医师资格标准,并接受系统化、正规化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七、加强中医药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十九)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实现重大疾病防治的突破。到2005年,在全省建设一批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及中医药重点学科,若干个中医药重点研究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中医药诊疗体系和知识、技术创新体系;50%的中医医院建设成为专科特色明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性中医院;加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培养新一代名中医、学科带头人、专科青年技术骨干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加强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中药产业化,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八、重视妇幼保健工作,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二十)继续巩固和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完善网络组织,改善服务设施和条件。逐步建成以保健为主体,融医疗、科研、教学、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妇幼保健工作网络。全省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指标持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依法开展婚前保健工作。到2010年,全省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90%以上。降低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减少因围产、环境因素导致的儿童残疾的发生。到2010年,建立健全省、市两级产前诊断中心,50%的县(市、区)开展产前筛查工作。积极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到2010年,对50%的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

九、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促进卫生可持续发展

(二十一)以卫生信息化带动现代化。重点推进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社区卫生、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咨询、远程医疗教育等领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到2005年,基本建成联接国家,覆盖省、市、县和部分乡镇卫生系统的卫生信息网络,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多种类型的医学科技信息库,促进卫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十二)针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疾病和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到2005年,在科研规模、队伍、水平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开放的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医学研究成果。

加快科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卫生科技与防病治病结合,在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建立若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和社区服务的整体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成果推广机构、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等技术服务咨询体系。

(二十三)进一步扩大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技术、设备和资金,促进我省卫生事业发展。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留居海外的卫生科技人员来浙江工作或以各种形式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积极响应、参与国际间重大卫生行动,为增进人类健康、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做出贡献。

十、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卫生队伍综合素质

(二十四)大力发展高等医学教育。继续办好现有医学本科院校,重点发展本科医学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建设好若干所医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十五”期间,高等医学院校招生人数每年递增20-30%,至2003年停止医学中专招生。

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到2005年,在省内优势学科中培养50名具有国内一流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100名具有国内医药卫生领域先进水平的后备学科带头人。

改善卫生队伍结构,到2005年,辐射全省的医学配置的医生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0%以上,护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15%以上;辐射全区域的综合性医院配置的医生中,本科以上学历占75%以上,护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10%以上;辐射县(市)的综合性医院配置的医生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0%以上,护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以上。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在职医务人员的素质。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重点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到2010年,在全省医生队伍中,应有25%以上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全科医学知识岗位培训,到2010年,社区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率达80%以上。

(二十五)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持之以恒地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救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

十一、加强领导,完善卫生经济政策

(二十六)各级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负有重要责任。各地要将发展卫生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同步实施。国家财力要向保障大多数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倾斜,不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要不低于当地当年财政支出增加的幅度,卫生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要逐年有所提高,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市县逐步达到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的5%以上。在严格控制药品价格的同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科学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及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要宣传、动员、组织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卫生行动,关心和支持卫生事业,不断增强公民的健康意识,全面提高健康水平。

第二篇: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

为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指导我省2004-2020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充分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教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基础地位和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2.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提高我省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发展后劲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在新的形势下,我省的发展既面临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也面临兄弟省区市你追我赶的挑战,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必须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高度,从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花更多的精力,集中更大的财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和目标

3.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体制创新、协调发展、分类指导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为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4.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贡献为重要使命。

——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建设若干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综合实力、竞争力强的省属重点大学,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综合水平。

——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促进多元化办学。

——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

5.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区环境学习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建立起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具有我省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型社会。总体目标是: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1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大中城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5年,全省巩固提高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2 年,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2007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2010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保持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2020年,全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按照先困难家庭、后普通家庭,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欠发达地区、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则,逐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7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经济发达地区高标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2015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左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保持大体相当,协调发展;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一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点;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和举办职业培训;2020年,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7年达到25%;2010年达到28%以上;2015年力争达到40%;2020年力争达到50%。——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建立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继续教育网络,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体系、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法治环境、教育制度和学校制度,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三、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6.大力促进教育观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大教育观,实现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并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树立素质教育观,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现代学校观,强化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自主办学,开放平等。树立国际教育观,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7.加快推进教育体制创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推动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进行多种办学体制的改革试验。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合作。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创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保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表彰和奖励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规范民办教育的准入条件,建立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公告制度;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备案制度;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用地优惠政策。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经济发达地区 2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建立以县(市、区)级政府办学为主,镇级政府大力支持的管理体制;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以县(市)级政府办学为主,省、地级市政府大力扶持的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高等教育“两级管理、三级办学”体制,加大省的统筹力度,调动发达地区市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统筹整合高等教育资源,除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外,其他省直行政主管部门不直接管理高等学校(公安、司法行政主管部门除外)。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学校法人和学校章程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等学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立城市中小学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8.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地位。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机制、新路子,把我省建成全国学校德育工作的示范基地,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改革的科学研究,建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体系。加快职业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教育。积极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推进名牌专业、精品课程和示范教学基地建设,促进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现代化。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语言;全面推进普及英语教育。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和卫生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深化招生考试和学业评价制度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坚持和完善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探索升学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依法加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全面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建设。

10.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实施我省高等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为依托,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平台建设;以产学研结合、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转移、科技产业发展等为重点,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制定实施我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规划,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全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强中小学计算机室、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全省教育网络化。加快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全省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

12.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必须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并组织实施,对学校建设项目所需用地指标要优先安排,对非营利性教育设施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生均 3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占有场地充足、校舍建筑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施先进。省和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实验中心、地区实验中心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3.大力促进教育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积极推进泛珠江三角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逐步推动九省区教育资源共享,扩大高等学校对港澳台学生的招收规模。扩大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来粤办学;鼓励高等学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到国外、境外独立办学或合作办学。鼓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对外开展双向交流。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开拓教育国际市场;积极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积极解决境外来粤工作人士子女教育问题。

14.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全社会的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形成以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支持、政府予以必要资助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适龄儿童学前教育、自学考试辅导、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职业和生活的教育机构,促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村镇的形成。

四、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5.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实施我省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全省产业发展及各项社会事业对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需求,确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设置。促进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作用。

16.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大力扶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鼓励珠江三角洲和经济发达地区加快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充分发挥省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和信息技术、英语教育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促进地区之间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对口帮扶机制。

支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多办和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大学园区建设,创新办学和管理模式。

17.促进教育内部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结构,促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层次结构。继续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建设高水平大学,着力建设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省属大学,加强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合理调整本专科层次结构,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支持办学条件较好的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扩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农村的覆盖面。

优化高等教育专业学科结构。根据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培育新兴学科,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专业,着力提高工科专业比例。

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以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多形式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序流动的机制;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理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开展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与劳动力市场有机联系的运行机制。

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结合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提倡规模化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加快改造薄弱学校。

18.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 4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义务教育责任。按照以公办学校为主、以常住地为主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承担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界定和统计办法。

五、加强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19.加快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师范特色的高等学校,鼓励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形成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到2010年,形成学前和小学教师以专科为主、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本科为主且硕士占一定比例、高等学校新入职专任教师具备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新三级制专任教师学历和学位结构体系。建立适应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继续教育制度,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各类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大力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名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20.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各级政府的教育、人事、财政部门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核定教师编制,配足教育发展所需的师资力量。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以职务聘任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全面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理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的关系,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改革分配制度,落实高校分配自主权,充分发挥工资和岗位津贴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学校人事管理新机制。推行教育职员制度,促进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加强教师交流工作,建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制度,鼓励师范毕业生到山区和农村任教。逐步建立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之间有序流动的机制。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积极解决新引进教师的住房问题。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聘用退休教师担任教学科研工作。

21.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合法权益保障制度。加快住房、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等权益。

六、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多元投入体制

22.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投入体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实现《教育法》所要求的“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核定中小学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本省生产总值的比例2007年力争达到4%,2010年力争达到5%。各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政府要切实贯彻执行《教育法》有关财政教育投入的规定,不断提高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

23.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投入。非义务教育的经费由政府、学习者和社会按比例合理分担,完善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主要由市场调节。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资办学,企业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学校的捐赠,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积极开拓金融、信贷、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途径筹措教育经费。

24.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市、5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区)长负责制,确保由县(市、区)财政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完善中小学收费“一费制”,确保中小学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的正常运转。农村税费改革后,省级财政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县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有所增加。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按原来核定农村教育收支缺口占总收支缺口的比例以上安排教育补助资金。

25.改革高等学校经费投入方式。省属高等学校经费以在校学生人数为基数,实行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现行财政贴息贷款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支持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6.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完善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书杂费制度。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助学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非营利性助学基金或设立各种奖学金。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捐助。

27.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所收取的学费、杂费、住宿费和捐资助学费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返还,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抵顶财政预算内拨款。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公办高等学校事业经费的收支管理办法。完善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教育经费使用的监测、评估和奖惩制度。

七、加强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28.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要对当地教育现代化建设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涉及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财政投入、教师队伍、土地使用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制度。

29.加快依法治教进程。加强地方教育立法工作,抓紧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保障教育投入、终身教育等方面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教育系统法律普及工作,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学生依法受教”的教育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种涉及教育的违法事件。

30.强化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加强督政,深化督学。加大督政力度,重点监督各级政府的基础教育投入行为,抓好教育强市、强县(市、区)、强镇的督导工作。建立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督导制度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督导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建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科学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31.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结构,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干净干事、有教育管理能力的高等学校年轻领导干部。建立高等学校党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32.大力营造有利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垂范,积极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组织、宣传、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事、公安、科技、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建设、税务、物价、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等职能部门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同心协力,研究制定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所有公民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新闻媒体要正确把握舆 6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引导,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的舆论环境。

根据本纲要,省政府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选择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市、县(市、区)、镇、学校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并抓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探索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和实施意见,确保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三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职责是: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规划;

(二)组织、协调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三)对本法实施的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总结、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树立、表彰先进典型。

第五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六条 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第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第八条 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应当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九条 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第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

第十一条 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应当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二条 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准备就业的未成年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应当将法律知识和预防犯罪教育纳入职业培训的内容。

第十三条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

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第十六条 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依法查处,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人身安全。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 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

第二十三条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第二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第二十五条 对于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品行不良,影响恶劣,不适宜在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予以解聘或者辞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禁止开办上述场所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对本法施行前已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上述场所的,应当限期迁移或者停业。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中小学校周围环境的治安管理,及时制止、处理中小学校周围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维护中小学校周围治安的工作。

第二十八条 公安派出所、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掌握本辖区内暂住人口中未成年人的就学、就业情况。对于暂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应当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有效的教育、制止。

第二十九条 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条件。

第三十条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内容,不得含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前款规定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及其信息。

第三十二条 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以及各类演播场所的管理。

第三十三条 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对于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上述场所的工作人员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四章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三十四条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十六条 工读学校对就读的未成年人应当严格管理和教育。工读学校除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外,应当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矫治工作。

家庭、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在工读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不得体罚、虐待和歧视。工读学校毕业的未成年人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同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三十七条 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因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第三十八条 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第三十九条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五章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第四十条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第四十一条 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

第四十二条 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本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受理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第四十三条 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应当加强保护,保障其不受打击报复。

第六章 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四十四条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

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第四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

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第四十六条 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未成年犯在被执行刑罚期间,执行机关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对未成年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第四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对因不满十六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处非监禁刑罚、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假释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思想品德优秀,作风正派,热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离退休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协助做好对前款规定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第四十八条 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

第五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本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接到报告后,不及时查处或者采取有效措施,严重不负责任的,予以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出版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 11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政部门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制作、复制宣扬淫秽内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传播宣扬淫秽内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或者利用通讯、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上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及其信息的,没收读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处以罚款。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没收读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第五十四条 影剧院、录像厅等各类演播场所,放映或者演出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节目的,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播放的音像制品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五条 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不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或者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六条 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2.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4.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要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5.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根据农村的实际条件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作。

6.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要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高雅健康的节目。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二、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8.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将“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2000年“两基”目标的实现和达标后的巩固与提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2000年后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初中辍学率偏高的问题,同时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

9.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支持本科高等学校举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对当地教育资源的统筹下,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

10.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可采取多种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11.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今后3年,继续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计划改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其招生考试事宜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继续完善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学历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在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力资源预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的行业协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完善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设置等自主权,高等学校可以到外地合作办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改革分配和奖励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加大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发展教育产业。

12.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均能就近进入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前提下,可允许设立少数民办小学和初中,在这个范围内提供择校机会,但不搞“一校两制”。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和监督,国家要加快民办教育的立法,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民办学校都要依法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13.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进行每年举办两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试点。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制度。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采取多种形式改革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办法,改革高中会考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

14.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国家和地方要奖励并推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

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5.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

16.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高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采用多种形式,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继续推进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要把文化知识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抓紧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推广人才、乡镇企业管理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

三、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7.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8.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中小学专任教师以及师范学校在校生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多渠道筹资设立骨干教师专项资金,在大中小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19.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中小学根据学校编制聘用教师,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聘任教师,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继续关心和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加强编制管理,精简富余人员,富余人员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培训和安排。各地要认真做好各级各类学校转岗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开展转岗前职业培训,协调和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经费支持。

20.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各地要制定政策,鼓励大中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中小城市(镇)学校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加强农村与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21.努力造就能够带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以及管理干部队伍。学校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领导教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职责。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对于富余的学校管理人员要转岗分流。

四、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2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逐级考核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抓素质教育工作的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注意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鼓励大胆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2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提高法律意识,严格履行保护少年儿童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律职责,坚决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抵制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社会不良影响。各地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得拖欠教师工资。要整治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继续完善国家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加强教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制定有关素质教育的制度和法规,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制度化、法制化。

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24.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

教科院

06教本(1)

李尚伟

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中央决定,自1998年起至2002年的5年中,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确保完全用于教育。

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充分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政府的教育拨款主要用于保证普及义务教育和承担普通高等教育的大部分经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保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严格禁止乱收费。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储蓄、教育保险和助学贷款制度,完善奖学金制度。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集)资助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25.社会用人制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改革用人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要依法抓紧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明确对各类劳动者的岗位要求,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继续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协调,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

2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要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批转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军队系统学校如何落实本文件精神,由中央军委作出决定。

发布部门:国务院/中共中央 发布日期:1999年06月13日 实施日期:1999年06月13日(中央法规)

第三篇: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

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

(2004--2020年)为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指导我省2004—2020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充分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举发展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教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基础地位和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2.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提高我省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发展后劲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在新的形势下,我省的发展既面临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也面临兄弟省区市你追我赶的挑战,要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必须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高度,从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花更多的精力,集中更大的财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和目标

3.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体制创新、协调发展、分类指导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为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4.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根本任务,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贡献为重要使命。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建设若干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综合实力、竞争力强的省属重点大学,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综合水平。

——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促进多元化办学。

——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

5.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区环境学习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建立起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具有我省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型社会。总体目标是: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大中城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5年;全省巩固提高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2007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2010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保持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2020年,全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按照先困难家庭、后普通家庭,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欠发达地区、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则,逐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7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经济发达地区高标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 2015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左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保持大体相当,协调发展;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一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点;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和举办职业培训。2020年,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7年达到25%;2010年达到28%以上;2015年力争达到 40%;2020年力争达到50%。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建立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继续教育网络,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体系、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法治环境、教育制度和学校制度,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三、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6.大力促进教育观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大教育观,实现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并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树立素质教育观,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现代学校观,强化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自主办学,开放平等。树立国际教育观,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7.加快推进教育体制创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推动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进行多种办学体制的改革试验。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合作。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创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保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表彰和奖励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规范民办教育的准入条件,建立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公告制度;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备案制度;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厨等的用地优惠政策。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以县(市、区)级政府办学为主,镇级政府大力支持的管理体制;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以县(市)级政府办学为主,省、地级市政府大力、扶持的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高等教育:“两级管理、三级办学”体制,加大省的统筹力度,调动发达地区市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统筹整合高等教育资源,除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外,其他省直行政主管部门不直接管理高等学校(公安、司法行政主管部门除外)。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学校法人和学校章程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等学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立城市中小学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8.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全面贯彻周家教育方针,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机制、新路子,把我省建成全国学校德育工作的示范基地,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9.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改革的科学研究,建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体系。加快职业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教育。积极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推进名牌专业、精品课程和示范教学基地建设,促进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现代化。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语言;全面推进普及英语教育。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和卫生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深化招生考试和学业评价制度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坚持和完善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探索升学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依法加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全面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实施我省高等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为依托,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平台建设;以产学研结合、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转移、科技产业发展等为重点,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制定实施我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规划,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全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强中小学计算机室、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全省教育网络化。加快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全省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

12.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必须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并组织实施,对学校建设项目所需用地指标要优先安排,对非营利性教育设施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生均占有场地充足、校舍建筑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施先进。省和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实验中心、地区实验中心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3.大力促进教育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积极推进泛珠三角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逐步推动九省区教育资源共享,扩大高等学校对港澳台学生的招收规模。扩大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来粤办学;鼓励高等学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到国外、境外独立办学或合作办学。鼓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对外开展双向交流。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开拓教育国际市场;积极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积极解决境外来粤工作人士子女教育问题。

14.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全社会的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形戈以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支持、政府予以必要资助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适龄儿童学前教育、自学考试辅导、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职业和生活的教育机构,促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村镇的形成。

四、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5.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实施我省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全省产业发展及各项社会事业对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需求,确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设置;促进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作用。

16.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大力扶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鼓励珠江三角洲和经济发达地区加快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充分发挥省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和信息技术、英语教育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促进地区之间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对口帮扶的机制。

支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多办和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大学园区建设,创新办学和管理模式。

17.促进教育内部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结构,促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层次结构。继续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建设高水平大学,着力建设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省属大学,加强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合理调整本专科层次结构,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支持办学条件较好的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扩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农村的覆盖面。

优化高等教育专业学科结构。根据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培育新兴学科,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专业,着力提高工科专业比例。

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以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多形式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序流动的机制。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理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开展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与劳动力市场有机联系的运行机制。

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结合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提倡规模化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加快改造薄弱学校。

18.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按照以公办学校为主、以常住地为主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承担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界定和统计办法。

五、加强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19.加快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乙才强校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师范特色的高等学校,鼓励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形成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到2010年,形成学前和小学教师以专科为主、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本科为主且硕士占一定比例、高等学校新入职专任教师具备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新三级制专任教师学历和学位结构体系。建立适应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继续教育制度,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各类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大力培养和弓J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名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20.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各级政府的教育、人事、财政部门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核定教师编制,配足教育发展所需的师资力量。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以职务聘任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全面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理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的关系,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改革分配制度,落实高陵分配自主权,充分发挥工资和岗位津贴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学校人事管理新机制。推行教育职员制度,促进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加强教师交流工作,建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制度,鼓励师范毕业生到山区和农村任教。逐步建立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之间有序流动的机制。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积极解决新引进教师的住房问题。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聘用退休教师担任教学科研工作。

21.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合法权益保障制度。加快住房、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等权益。

六、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多元投入体制

22.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投入体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实现《教育法》所要求的“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核定中小学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本省生产总值的比例2007年力争达到 4%,2010年力争达到5%。各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政府要切实贯彻执行《教育法》有关财政教育投入的规定,不断提高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

23.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投入。非义务教育的经费由政府、学习者和社会按比例合理分担,完善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主要由市场调节。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资办学,企业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学校伪捐赠,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积极开拓金融、信贷、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途径筹措教育经费。

24.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市、区)长负责制,确保由县(市、区)财政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完善中小学收费“一费制”,确保中小学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的正常运转。农村税费改革后,省级财政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县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有所增加。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按原核定农村教育收支缺口占总收支缺口的比例以上安排教育补助资金。

25.改革高等学校经费投入方式。省属高等学校经费以在校学生人数为基数,实行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现行财政贴息贷款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支持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6.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完善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书杂费制度。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助学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非营利性助学基金或设立各种奖学金。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捐助。

27.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所收取的学费、杂费、住宿费和捐资助学费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返还,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不碍抵顶财政预算内拨款。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公办高等学校事业经费的收支管理办法。完善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教育经费使用的监测、评估和奖惩制度。

七、加强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28.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要对当地教育现代化建设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涉及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财政投入、教师队伍、土地使用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制度。

29.加快依法治教进程。加强地方教育立法工作,抓紧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保障教育投入、终身教育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教育系统法律普及工作,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学生依法受教”的教育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种涉及教育的违法事件。

30.强化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加强督政,深化督学。加大督政力度,重点监督各级政府的基础教育投入行为,抓好教育强市、强县(市、区)、强镇的督导工作。建立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督导制度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督导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建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科学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3l.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结构,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干净干事、有教育管理能力的高等学校年轻领导干部。建立高等学校党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扣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32.大力营造有利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垂范,积极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组织、宣传、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事、公安、科技、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建设、税务、物价、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等职能部门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同心协力,研究制定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所有公民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新闻媒体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引导,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的舆论环境。

根据本纲要,省政府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选择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市、县(市、区)、镇、学校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并抓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探索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和实施意见,确保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第四篇:2012浙江省道德宣传纲要

2012-5-28

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重要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对于顺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来抓,颁发了《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实施了文明素质工程,大力弘扬和提升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道德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为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思想保证。但是,我省公民道德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一些社会成 1 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违反社会公德的事件时有发生,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必须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和手段及时有效解决,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氛围。

3.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紧迫、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多样多发,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复杂,面对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多样多变,面对社会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巩固已有成果,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完善、改进和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载体、手段和机制等,把全省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有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文明素质工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浙江特点的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径,实现全省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与身体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相同步,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 2 设相协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5.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推进文明素质工程,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养成计划,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体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全社会形成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做好事的良好道德风尚,努力形成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风尚更加优良、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6.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 3 取的精神状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全体公民增强知荣辱、明是非、分善恶、辨美丑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7.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生活中最基础的道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工作、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公共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相互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培育良好风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规范,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8.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全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礼仪、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操守,引导生产型行业“负责任地做产品”、服务型行业“负责任地提供服务”,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员工。

9.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与人们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有利于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恩 4 爱、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美德规范,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10.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内在品质和情操,包括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是个体的自我道德意识。培育良好的个人品德,不仅是现代社会中每个成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就是要增强人们的道德自觉意识,激发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养成求真、从善、尚美的心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1.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着眼于建设“信用浙江”,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强化诚信理念,弘扬诚信精神,培养诚信品质,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诚信评价、诚信自律、诚信奖惩等机制建设,规范信用行为,加强信用监管,在全社会广泛形成“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氛围。

四、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

12.坚持公民道德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公民道德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规划,重视发挥道德建设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综合运用宣传、教育、法律、管理等手段,有效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激发人们的创造意识。

13.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衔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几千 5 年来形成的勤俭、慈孝、礼让、感恩、诚信等优秀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团结互助、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等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使我省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传统优势,又反映时代特点;既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既汲取外地好的做法,又突出浙江特色,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14.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既要引导广大公民增强民主权益意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又要引导广大公民增强义务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树立把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相结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15.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既要大力提倡效率观念,充分调动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持社会活力,又要大力提倡公平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在全社会努力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使广大公民有平等参与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既保持发展活力,又维护社会和谐。

16.坚持体现先进性要求与兼顾广泛性要求相结合。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循序渐进,积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引导广大公民积极向上,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标准。

17.坚持强化宣传教育与注重社会管理相配合。既要广泛进行道德宣传教 6 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又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德治与法治、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五、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18.发挥科学理论的先导作用。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党校培训教育为主阵地,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夯实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经常性地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深入研究、着力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思想先导。

19.发挥国民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贯彻党的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德育课程设计、学生品德考核、师资力量配备和校外实践活动等方面,作出分层次、有区别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有机衔接,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遵循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使广大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注重加强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生守则和师德规范,推进校纪校风建设和文明校园建设。学校的少先队、共青团和党组织,要有针对性组织学生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 7 的道德体验。

20.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把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做好经常性的宣传报道,通过办好群众喜爱的专题、专栏,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以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弘扬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流价值观,有力鞭笞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引导广大公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舆论强势,使大众媒体成为宣传先进思想、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阵地。

21.发挥文艺作品的熏陶作用。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寓于文艺作品创作的全过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方针,通过正确引导文艺作品的生产创作,推动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创作作品,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艺术作品感染人、鼓舞人、引领人,提升人们的道德认知和鉴别能力。要在各种文艺评论、评价、评奖中,把是否合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作为重要标准,对优秀的文艺作品给予奖励,对亵渎经典、低俗媚俗、肆意恶搞的现象予以抵制。

22.发挥传统美德的传承作用。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扶持力度,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发掘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方向的优良道德。结合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注重弘扬优秀传统美德,陶冶性情,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办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 8 节日期间,广泛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优秀民俗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注重提升节日的文化内涵,宣传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提倡文明过节,使人们在集体聚会、阖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亲友、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23.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类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是推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以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动模范等为载体,完善先进典型的选树机制,建立健全道德建设激励机制和各类先进典型关爱帮扶机制,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以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影响人、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

24.发挥法律规约的约束作用。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发挥法律普遍性、权威性、强制性的优势,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度,实现公民文明素质和法律素养的同步提升,保障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以法律的硬约束促进人们道德养成。顺应形势发展,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内在规律,适时修订完善市民守则、社区公约、村规民约等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尊重规约、遵守规约。

25.发挥公民个人的自律作用。要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到道德的遵从是来自于自身对道德的需要,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从而做到自立规范、身体力行,凭着良心、良知做事,自觉把握、检验和校正自己,并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要引导人们自觉做到“慎独”、“知行合一”,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不断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26.发挥社会宣传的渗透作用。要充分发挥居(村)民议事会、居(村)务公开栏、宣传栏、宣传橱窗、户外广告、城乡建筑立面等各类社会宣传媒介对人们道德认知的渗透作用,以法制宣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为重点,提升人们的道德鉴别力。围绕“法治浙江”建设目标,着眼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大力加强普法宣传,认真组织实施普法规划,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着眼于增强公民的科学意识,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提高移风易俗的自觉性,增强抵制“法轮功”等歪理邪说的能力。

六、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要求

27.在弘扬雷锋精神中夯实道德建设的群众基础。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引导人们自觉把个人的追求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引导人们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引导人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引导人们克服精神懈怠,永不自满、永不停歇,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致富 10 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富而思源、知足常乐的心态,不懈追求心灵的愉悦、精神的富有。要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用雷锋精神引导人们自觉参与道德建设,进一步激发群众心中蕴藏的道德热情,焕发人们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积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建设氛围。

28.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要以“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为内容,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队伍由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通过论坛、微博、QQ群等各种有效载体,动员和引导更多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投身志愿服务。着眼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以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等重点内容,积极探索开展文明礼仪志愿服务、窗口行业志愿服务、秩序维护志愿服务等关爱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着眼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助等各种形式的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项目化操作、工程化推进为手段,继续开展绿化美化、环保实践、改善城乡面貌和生活环境等各类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创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29.在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提升道德建设的内涵。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县(市、区)、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社区、文明风景旅游区、高速公路文明服务区、文明公路、11 文明家庭(户)、绿色社区、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平安创建、和谐创建、无邪教创建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警)民共建等活动,在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渗透文明修养,加大道德建设考核力度,真正把道德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扩大精神文明建设辐射面,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争取更多单位、更多公民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来,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30.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道德建设的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统筹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引导“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在进一步为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同时,继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大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突出移风易俗重点,普及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明礼仪,引导农民群众摒弃不良习俗,逐步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把文化培训辅导、文艺才能培育和文化素养教育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提升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建设,通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途径,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

31.在未成年人教育中注重道德实践的体验。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大力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工程”、“净化工程”、“精品工程”、“绿网工程”、“帮扶工程”等“五大工程”,积极做 12 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全面实施“春泥计划”,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探索和丰富城镇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能力提升和文体娱乐等活动,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活动中丰富道德体验,端正道德认知,增强道德认同,提升道德境界。

32.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加强对网络、手机、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自觉增强网络道德意识,积极发布科学、健康、有益的信息,切实防止虚假、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共同建设网络道德。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汇集、研判和应对机制,及时疏导、调节不良社会情绪。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大网上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网民。

33.在净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中增强道德建设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法打击反动、淫秽及各种非法出版物,让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文化市场,坚决制止出版、播映、演出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节目,切实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的监管。严厉打击嫖娼、赌博、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整治有损道德、有伤风化的商业广告,清除庸俗、低俗、媚俗广告,优化人文环境,发挥环境在道德建设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4.在各类道德实践活动中引导人们践行道德要求。要围绕文明居住、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旅游、文明观赛、文明交往等日常活动,精心设计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道德实践载体,开展各类道德主题宣传,使人们通过亲身 13 参与,增强道德感受,提升道德意识,践行道德要求。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加强公众的社会心理服务和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见微知著,倾注真情,解疑释惑,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七、公民道德建设的保障措施

35.逐步完善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考虑,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统一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召开专题性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各级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要切实担负起公民道德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等职能,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检查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探索公民道德建设规律,创新方式方法。

36.不断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各级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以及社会各界,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公民道德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制度,制定计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37.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机制。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要研究和探索建立道德建设监督干预机制,定期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影响道德风尚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议,对管辖范围内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群众反映强烈的道德突出问题的主管部门进行督导,或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加强道德建设的舆论监督。各地、各部门在制定出台重大政策、法规和组织重大活动时,14 要防止和避免出现不当或失误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错误导向或消极影响。

38.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高尚品格。领导干部要教育好配偶和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遵守领导干部品德考核考察评价办法,以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取信于民。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公民道德建设。

39.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层队伍建设。各地要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职能机构或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充实人员力量,按照省委宣传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切实配齐配强基层专兼职干部队伍,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要把公民道德建设专门人才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规划,重视发挥民间德高望重人士的作用,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公民道德建设基层队伍。

40.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财政投入,确保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设施的建设、基本服务的供给和基本活动的开展。要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动员、引导和鼓励企业、团体、组织、个人和其他社会民间力量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吸纳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向公民道德建设。

第五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基本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下载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

    浙江省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

    浙江省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水平,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校园,根据......

    浙江省消毒单位卫生规范.

    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 根据 《浙江省实 施 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 《消毒 服务机构卫生规......

    浙江省2007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公告

    浙江省2007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公告 根据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转发人事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专〔20......

    浙江省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办法

    浙江省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浙江省卫生监督系统的档案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卫生监督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

    浙江省消毒单位卫生规范(5篇)

    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根据《浙江省实施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食(饮......

    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汇报

    借“创建”东风,提升学校品位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校,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制约,学校的校舍陈旧,实施缺乏,学校的发展始终处于全市中下游,老百姓对学校的满意度不高。近几年,学校以“......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 摘要: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