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

时间:2019-05-13 22:2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

第一篇: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

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

摘要:尊右并不是一种盲目的行为,而是遵循着某种文化规定,是比较复杂的文化现象。本文对这种文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在实际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实事求是地处理尊右这种文化现象。

关键词:左右、尊右、文化现象

作者简介:严公芬,1987年出生,重庆人,现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214-02

左、右本义指左手、右手,引申为方位名左边、右边,但在《汉语大词典》里 左还有:不帮助、反对;不当、偏颇;相违、相反;偏邪、不正;偏僻;疏远、贬抑;下、卑;贬谪、降格等义;右有:亲近、袒护、超过、尊崇、权贵等义。同时,一些以左x形式出现的词和一些以右x形式出现的词的意思也很有趣,如:

左 次: 较差。右 姓: 豪族大姓。

左 迁: 贬官。右 客: 尊贵的客人。

左 授:降官;贬职。右 戚: 皇家贵戚。

左 秩:较低的职位。右 署: 高级官员。

左 腾:地位较低的妾。右 职: 重要的职位。

左 除/左 退:降官;贬职。右 迁: 升职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左及左x的词往往含有低、下、卑、贱等语义;而右及右x的词往往含有上、高、尊、贵等语义。那么,为什么本指左手、右手的左、右二字,其隐含的意义差别如此之大呢?这恐怕还得从中国古代社会 尊右的文化现象谈起。

尊右在中国的影响是极大的,尤以《史记》、《汉书》为甚,一方面主要是因《史记》、《汉书》等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另一方面后人注疏又极力肯定尊右卑左。下面我们就举一些《史记》里的例子。

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朋之极也。[1]

乃以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2]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3]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4]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5]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右高左下、右贵左贱、右尊左卑,这样的例证在《史记》里有很多。除《史记》之外,《三礼》、《左传》、《汉书》等著作中对尊右卑左的记载也相当丰富。

这种尊右卑左的现象,延及后世至今,影响也极大。在现今一些少数民族的礼俗行为中仍可以见到。如维吾尔、乌孜别克、哈萨克等族,他们在施礼时必须右手贴胸;给客人递送物品时必须右手上前;穿衣裤时先穿右腿右臂;进门先迈右脚;睡觉以右侧着床为吉。特别是云南永宁地区的纳西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母系氏族制度,盛行以女承家,妇女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认为右大于左,故妇女坐在火塘的右边,女家长占首席,其他的妇女根据辈分和年龄大小往外排坐;火塘左边的男人席位,同妇女一样按自己的辈分和年龄坐在自己应该坐的地方。无论是日常起居、吃饭、祭祀和举行成年仪式,两性都按照女右男左的规矩分开。死后,骨灰袋的安置也以此为序:女人的,放在墓地的右边,男人的,放在墓地的左边。[6]从这些少数民族的礼俗行为中,可见尊右卑左对后世人们生活和观念都有较大的影响。

任何观念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那么影响如此深远的尊右卑左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这与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有关,左、右本义指左手、右手,一般的,右手比左手方便有力。

我们知道人类最初是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没有世界观、宇宙观的,人类最初认识客观世界,是从自身开始的。所以,古人最初创造出来的文字和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各种概念,大多也是从自身开始,或从与自身直接有关的事物开始。左、右本义指左手、右手,左右之别最初是从人体出发的,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生理结构对这个问题的影响。据研究显示,距今有五十多万年的北京猿人上肢骨除它的内部结构外,完全具有现代人的形式,而且左脑比右脑发达,由于人类左脑主控身体的右半的神经,也正说明北京猿人早已具有运用右手掌握工具从事劳动的习惯。[7]所以,左脑比右脑发达,右手比左手方便有力。

而且,古人对此已有较为科学的解释。如:《左传·襄》十年:孔疏;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为右,不助为左。《左传·昭》四年:杜注:左,不便。同时,《汉语大词典》对右臂的解释是: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这个喻象符号之所以用右臂而不用左臂,与人的右手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有关。右手比左手有力、灵活。换言之,在人类的文化活动中,右臂比左臂的作用更重要。右手方便灵活有力,遇事则惯于使用右手。我们想想,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写字,举手,敬礼等做那件事情不是用的右手(左撇子除外)。在古今中外已知的文明各国,都普遍流行右手方便的文化。

右手方便有力,左手不便,于是尊右卑左。这是人类从自身出发,产生的最朴素的尊卑意识。对此,杨琳先生肯定地说尊右源于右手的方便有力,这是可以肯定的。[8]常林炎先生也谈到尊右,是有着人体生理依据的,是唯物思想的体现。‘右便左僻’是块具有万钧分量的唯物基石,是用阴阳神秘观念所不可代替的。[9]所以,世界各民族这种尊右卑左习俗的广泛一致性,只有从右手方便有力而左手不便这一人类共有的生理现象出发,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当然,对此问题也还是有人持不同的观点。[10]

其实,很多时候,尊右卑左这种观念并非任何情况下都是一清二楚的,不少场合下何者为尊,何者为卑,并没有明确的判定依据。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像杨琳先生说的:左右方位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两种刚好相反的文化蕴涵,各自有不同的适应范围,笼统地说古人尊右、古人卑左,都是不全面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何浩先生也总结性地说:总的来说,尊右,涉及各国的典章制度及生活习俗、时代观念等诸方面,是一个比较杂难的问题。[12]所以在对待尊右卑左这个文化现象时,一定要以一种灵活变通的观物态度。

总之,尊右这种文化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历朝历代因时因地而异。加之这种文化现象也是通过文人记录下来的,在文人笔下,时或按本朝所尚实录,时或按旧礼的习惯记载。就是一朝之内,文字记载也颇多悖乱。所以,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还得根据当时的实际,审慎分析。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第十》第429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裴骃集解:韦昭曰:‘右犹高,左犹下也。

第二篇:尊重在左,宽容在右演讲稿

尊重在左,宽容在右演讲稿

1312班 欧明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无不体现了四个字——尊重,宽容。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孤立的生活。因此,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尊重与宽容就像两把打开心房的钥匙,尊重在左,宽容在右。以此来打开心门,让心与心更加靠近。

倾听是尊重与宽容的前提,要想学会尊重和宽容,必须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只有在自己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时,才可能做到真正的尊重与宽容。两个人相处时,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倾听显得尤为重要。认真倾听尝试着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需要倾听。同样,宽容他人,也需要倾听。宽容他人,在他人犯错之后,给他人一个解释和改过的机会。认真倾听,做一个有气量的人。名相蔺相如在大将廉颇的挑衅与轻视面前,顾全大局,做到了以德报怨,包容了廉颇的无理。后来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又不计前嫌地宽容了他,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美谈。正所谓: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与宽容。

换位思考是尊重与宽容的必要条件,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结果也许会不一样。尊重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想要受人尊重,要先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当自己面对别人所遇的事情时自己会怎么做,自己会希望怎么被对待,那么就以相同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那么请先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换位思考,当别人的无心之举给自己造成了麻烦时,当别人投以抱歉的目光时,当别人真诚地道歉希望被原谅时,请换位思考。试着用微笑化解一切难事。人无完人,宽容他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的心开了一扇窗呢?在一个禅院里,有一个徒弟每天晚上都从后院偷溜出去玩,后来师父发现了这件事,但师父没有戳穿他,而是在徒弟又一次翻墙回去时,撤走了徒弟翻墙用的凳子,让徒弟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翻回来,徒弟见到师父又惊又羞,但师父只说了一句话:“天冷,小心着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偷溜出去了,师父在发现徒弟的错误后,没有批评惩罚他,而是站在他的角度,关心他的身体,结果不仅让徒弟改正了错误,还为徒弟们树立了宽容的榜样。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与宽容。

微笑是是尊重与宽容的重要保证,与他人相处时,面带微笑,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关注的目光,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极其重要但也并非难事。它就体现在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问候中。奥巴马曾为一个老兵的女儿写下一张很特别的请假条,它不是什么很重要的文件,小女孩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人,但当小女孩提出请求时,奥巴马仍是微笑着答应了,一个微笑,足以看出他对女孩不是敷衍,不是哄骗,而是尊重。这种尊重也让奥巴马的形象如此高大。此时的微笑不单单是一个礼貌性的表情,而是向对方传达了一个信息:我是尊重你的!不仅尊重需要微笑来表达,宽容也是如此。有人就这样说过:“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微笑,就像阳光融化了所有寒冰,就像清风拂去了一切浮躁,就像甘泉滋润了心田。宽容他人,用微笑消除一切不愉快,用微笑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用微笑来成就一个博大的胸怀。

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微笑面对,学会尊重与宽容,手握尊重与宽容的钥匙,让我们一起去敲开下一扇心门。

第三篇:尊重在左宽容在右的演讲稿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无不体现了四个字——尊重,宽容。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孤立的生活。因此,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尊重与宽容就像两把打开心房的钥匙,尊重在左,宽容在右。以此来打开心门,让心与心更加靠近。

倾听是尊重与宽容的前提,要想学会尊重和宽容,必须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只有在自己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时,才可能做到真正的尊重与宽容。两个人相处时,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倾听显得尤为重要。认真倾听尝试着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需要倾听。同样,宽容他人,也需要倾听。宽容他人,在他人犯错之后,给他人一个解释和改过的机会。认真倾听,做一个有气量的人。名相蔺相如在大将廉颇的挑衅与轻视面前,顾全大局,做到了以德报怨,包容了廉颇的无理。后来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又不计前嫌地宽容了他,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美谈。正所谓: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与宽容。

换位思考是尊重与宽容的必要条件,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结果也许会不一样。尊重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想要受人尊重,要先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当自己面对别人所遇的事情时自己会怎么做,自己会希望怎么被对待,那么就以相同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那么请先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换位思考,当别人的无心之举给自己造成了麻烦时,当别人投以抱歉的目光时,当别人真诚地道歉希望被原谅时,请换位思考。试着用微笑化解一切难事。人无完人,宽容他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的心开了一扇窗呢?在一个禅院里,有一个徒弟每天晚上都从后院偷溜出去玩,后来师父发现了这件事,但师父没有戳穿他,而是在徒弟又一次翻墙回去时,撤走了徒弟翻墙用的凳子,让徒弟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翻回来,徒弟见到师父又惊又羞,但师父只说了一句话:“天冷,小心着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偷溜出去了,师父在发现徒弟的错误后,没有批评惩罚他,而是站在他的角度,关心他的身体,结果不仅让徒弟改正了错误,还为徒弟们树立了宽容的榜样。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与宽容。

微笑是是尊重与宽容的重要保证,与他人相处时,面带微笑,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关注的目光,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极其重要但也并非难事。它就体现在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问候中。奥总统曾为一个老兵的女儿写下一张很特别的请假条,它不是什么很重要的文件,小女孩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人,但当小女孩提出请求时,奥总统仍是微笑着答应了,一个微笑,足以看出他对女孩不是敷衍,不是哄骗,而是尊重。这种尊重也让奥总统的形象如此高大。此时的微笑不单单是一个礼貌性的表情,而是向对方传达了一个信息:我是尊重你的!不仅尊重需要微笑来表达,宽容也是如此。有人就这样说过:“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微笑,就像阳光融化了所有寒冰,就像清风拂去了一切浮躁,就像甘泉滋润了心田。宽容他人,用微笑消除一切不愉快,用微笑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用微笑来成就一个博大的胸怀。

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微笑面对,学会尊重与宽容,手握尊重与宽容的钥匙,让我们一起去敲开下一扇心门。

第四篇:春节文化现象研究

春节文化现象研究

过了一年又年,转眼间春节又要来了.每年春节都会是全球华人最盼望的节日.在春节来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年画,还会包饺子做年糕.这样一来,过年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浓.到了除夕之夜,不管在外有多么忙,都会赶到家里吃团年饭,到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感受过年的气氛别提有多高兴了.吃完团年饭后,全家会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增进亲戚之间的关系.到了11:59:50全球华人都会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1,0,就在那一刹那,新年降临了.这时,鞭炮声夹杂着人们的欢呼声响个不停,千万朵礼花在天空中绽放,加重了过年的“年味”.过了12点后还会有人彻夜不眠,他们是在守岁,这也是春节的传统之一.到了初一,人们就会出门四处游玩,直到初八,人们才会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虽然说过年放焰火,是中国的传统.但是焰火会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破坏环境.所以我觉得可以制造环保鞭炮,这样一来,即可以减少大气污染,避免破坏环境,又可以保留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使得我们在过年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开心.还有就是,过年的时候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一些封建迷信的春节习俗,我觉得这是不大合理的,这种现象只有在提高人们素质之后才会消失.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春节,一年比一年红火!

第五篇:《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开题报告

《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公开课,应该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很熟悉,特别是在中小学、幼儿园,这几年的公开课活动搞得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随着2000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公开课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宠儿,但凡与教学沾上点边儿的活动都少不了公开课。翻开杂志是公开课课例;看看新书,不少是公开课实录;专家学者分析的也是一个个公开课的片断……公开课垄断了我们关于课堂教学的视与听,影响面很广。这样被热捧的事物本身就是吸引研究者的很好议题。

但我们选择它来研究的目的缘于公开课自身表现出来的矛盾。名义上,公开课是教研活动,而且是被当作教师的教学实际来公开的,公开课是独立于日常教学之外的另类课堂。原国家督学成尚荣有这样的描述:“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阅读还处于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总之,日复一日的日常课呈现着与公开课不同的状况和问题……”

不难想见,公开课是另类于日常教学的课,它有一套另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概括地说,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尝试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剖析公开课现象。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公开课:

一般地说,“公开课”是学校或教学研究部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俗称。追溯公开课历史,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是职前培训的一种方式,是请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学生作学科教学的示范课。80年代初,为规范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公开课的范围扩大到中小学的教师。示范课、研讨课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观摩、交流形式。

通过访谈教师和查阅资料,我发现人们日常所说的公开课,内涵不统一,界定也模糊。所以我们从公开课的功能这个角度把它分为三类:(1)示范型(一般称示范课、指导课、观摩课等)。这类公开课大多以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名教师,或是在教学岗位上有创新的崭露头角的年轻骨干教师承担,起示范引领作用,有很强的观摩价值和指导意义。(2)探索型(如课题研究课、网络课)。这类课的目的在于探索,是“

反传统”的课,是体现“新流派”、“新运动”、“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课。(3)汇报型。多以教学研讨为名,功利性较强,或为宣传学校吸引生源而设,或为职称评定获取通行证而设,有些展演性的比赛课也属于此类。

三类公开课中,我认为,第三类汇报型公开课中表演所占的比重最大,也是本研究中所指。具体界定为:公开课是指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带有功利性质的,脱离或违背教学及研究本质的汇报展示活动。

2.公开课文化:

首先,“文化”是什么?有人说,文化是个时髦词,从

“文化”一词繁多的定义上便可见一斑。据我了解,文化的定义有一千多种,仅学者提出的可检索的就有三百多条,各有其指向。依据定义权威性原则,鉴于本研究领域是教育,所以选用郑金洲在《教育文化学》一书中的定义,即文化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

公开课文化可以界定为:在以汇报展示为主要目的的公开课活动过程中,师生、教学相关人员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系统。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在以“公开课”为关键词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我很难找到国外的有关内容,国内的一些杂志上开展过一定规模的讨论,许多教师参加论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学者专家也发表文章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所以我的文献综述就集中在国内这个范围。

对公开课的态度,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

持肯定态度的一方分析了公开课在教学研究、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方面的价值。

在教学研究上,公开课最大的特征是示范性,它为常态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

学参照;它传递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形式最为深入人心;它唤醒了教师强烈的成长意识,是教师“自助式”成长的重要支撑环节(吴勇,2005)。它是反观日常教学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对日常教学有提升作用(郭华,2003)。

在教师的发展上,它是一种锻炼,一种追求(王永成,2003)。它让执教者在精心选课、反复磨课、个性化做课中,经历了难得的专业成长(吴勇,2005)。它提供了许多集体教研的机会,使每位参与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韩艳红,2005)。

在学生的成长上,它营造了一个最为美好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功感(吴勇,2005)。

持否定态度的一方指出了目前公开课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的看法主要可以概括为假、空、玄三个字。

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展现课堂的理想,人们做足了“预设”之功,如精心设计导入、过渡,精心安排提问,精心制作课件,细化到一举手一投足(管宏斌,2005),甚至于精心导演好学生的表现,以至于不惜牺牲课堂的真实性,把教学当成了“秀”(王淦生,2003),公开课成了“公演课”、“拔高课”(封锦,2003),忽视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茅雅琳,2003)。所以说其假。

“空”说的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新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也绝非易事。有的公开课为了体现新理念,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结果形似而神不似(顾青山,2000),成为贴了新理念标签的“翻新课”,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玄”说的是有一些公开课可以称之为“概念课”,意识很超前,教学手段很独特,比如基于网络的语文课、数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等。这类课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特别高,前期的准备工作量是同等课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效果却往往不如日常的教学好,付出与收益有很大的反差。即便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听课的老师也只能感慨“想说爱你不容易”了(李永进,2003)。

有人指出了公开课活动本身的问题。学生在公开的场合下,很少有不认真听讲的,坐得端正,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时声音宏亮。教师在众人的期待中,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教学,态度友好而积极。教学时间可自行掌握,延长20分钟缩短10分钟都是正常现象。内容可以选择,要便于操作,易于体现当下流行的教改思想,便于展示先进的教学媒体。日常课的生成的,公开课是预成的,“一切尽在掌握”。公开课成了匿名化的教学,几近完美地体现着教学形式化、抽象化的(即非具体的)特征,凸显出被日常教学所掩盖的教学观念(郭华,2003)。

也有人指出了一些隐藏在公开课背后的问题。比如,公开课的执教者在接受任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全身心投入到公开课的打造中,无暇顾及本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公开课通常借班上课,班里总有一部分沉默的学生被忽略。公开课的评价标准随潮流而动,专家的评课不少是无效评价,客套与赞美多,批评与建议少,听课教师越看反倒越茫然(李陈荣,2005)。

有教授对公开课现象进行了道德上的审视:公开课首先公开了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谎言: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其次是公开将学生工具化,学生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博取名利的手段(高德胜,2005)。

我认为,以上的讨论大多还停留在公开课活动现象的描述上,大多以短小的杂文样式出现,缺乏对这一现象较为完整和深入的思考。没有能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于公开课的发展及改造方面,未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四、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公开课文化现象的分析及其成因的揭示,对公开课文化进行合理改造,以期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

分析公开课活动的现实状况,包括组织者、执教者、学习者、听课者的述评和公开课课堂实录评析。

2)

分析公开课文化现象的特点和作用。

3)

分析形成公开课文化现象的条件、背景、过程和主要因素。

4)

对比公开课应然与实然状况间的差异,提出公开课文化现象的改造目标和方法。

3.研究的关键问题:

分析、综合和概括人们对公开课的种种讨论,借用教育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剖析现象。

五、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基本遵循这样一条思路: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追因,从探究到实践的思路,解释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公开课朝着更为健康有效的道路上发展提供例证。

具体分解为以下五个部分:

研究的思路

文化分析的进程

一、公开课是什么样子的现场描摹——走进公开课。

二、公开课是怎样打造出来的现象透视——潜藏的冰山底座

三、公开课的存在有什么价值

价值追寻——在预设之外

四、公开课为什么是这样的审思追问——公开课文化成因

五、公开课该怎样回“家”

未来召唤——公开课回归与走向

先用类似于纪录片的方式,真实地再现公开课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从公开课的台前走到幕后,如同影片花絮一般把种种不为外人道的东西呈现出来,说说公开课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公开课的问题和弊端。再本着有一说一的态度,从公开课的有利方说它的存在价值。接着就事实追问,看看公开课为什么是这样的,公开课文化何以形成?最后,试图通过实例说出公开课该怎样回家,回到教研,回到师生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来。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以“公开课”为核心词,搜集范围包括教学研究、教师发展。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

2.政策分析:

选用部分城市优秀教师评选和职称评定的文件,比照优秀教师成长经历,分析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3.观察法:

在公开课现场感受执教者、教研人员、专家、听课人、学生的状态,观察教师的教学语言、方法、手段,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学生的发言、参与度、情绪状态;师生的关系、互动方式;专家的评课内容;听课人的反应及与上述行为相对

应的教学效果。

4.访谈法:

公开课文化主要关系到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同事群体、教研员和教学方面的专家,其中主体是教师。本选题按教师的年龄、职称、性别、职务上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进行了分层目的型抽样访谈,并抽取通过公开课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代表进行典型个案访谈。了解执教者在公开课从准备到完成的全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了解学生对公开课的看法和感受,了解听课者对公开课活动的需求,了解以公开课为载体的教学研究现状。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

成果

成果

公开课文化现象描摹

论文

移植还是批判?——追问公开课的价值

论文

透视公开课文化现象——特征分析及追因

论文

这座断桥何时通连——谈公开课与日常教学的融合论文

最终成果

走下神坛

还俗教研

案例分析集

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八、研究进展及实践反思

1.明晰本研究中“公开课”的定位

“公开课”这个概念看似平常却很难说清楚,在前期所作的访谈中,大家都说公开课的确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之所以说不清楚,主要的症结是公开课表现形式繁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它进行分类。经过访谈、查找资料、反复思考,现在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定位,这在本报告概念界定部分已作了叙述。

2.观察公开课

课题确立以后,我们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公开课现场,用批判性的态度去审视上课、评议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状态、教师执教情况、听课者小声讨论情况进

行了观察,并在课后找了上课学生、听课老师进行询问,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做好观察记录。

3.开展访谈活动

根据开题报告的设计,我先草拟了一个提纲,利用工作间隙开展了此项活动,先后分别对教育官员1人、教研人员1人、学校领导3人、公开课执教者听课者7人、学生9人进行了访谈,用录音笔记录了访谈内容,整理了近2万字的访谈记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分析相关政策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地教育局(包括常州)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我把与公开课相关的政策收录了下来,做了粗浅的分析。

除我以外,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进入文化分析这个领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许多见解还很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请各位专家和老师予以批评指正。特别让我们感到困惑想求教于各位的是,在分析公开课利弊之后我们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行动,谢谢!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纪河主编:《学校教育社会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

[7]

郭华:《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

钟启泉,吴国平主编:《革新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

裴娣娜:《在追问中把握公开课的现代意义》,《中小学教育》,2005,10。

[10]

傅一河(网友)

:《公开课功能异化》,《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3月。

[11]

杨启亮:《困惑的语文:一种回归本体的教学期待》,《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9期。

[12]

赵芙蓉:《从公开课的利弊反观其未来发展走势》,《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5。

[13]

戴彦青,毛景焕:《公开课与日常课教学之间的割裂现象和融合方式》,《江苏教育》,2001,23。

下载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尊右卑左”的文化现象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