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院士专家行对接技术需求的问题反馈
关于院士专家意邦计量行对接技术需求的问题反馈
为期两天的院士专家xx行活动中,来自xx的院士专家们莅临我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科技讲座、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在与我公司对接洽谈过程中,就我公司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院士专家们给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使我们受益颇丰。其中,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方能回复,再加上后续我们总结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望院士专家给予帮助和支持。具体问题如下:
1、如何解决设备现场因变频器干扰引起的电流信号数据不准确(除去选用国外高品质元器件),因我们的产品多为油气水流量标准装置,基本上都是现场走线,设备之间的控制线缆同敷设在一起,相互之间也会产生干扰,该怎样解决;
2、如何根据所需流量不同,全自动(不用人工)选择控制阀门的开度调节和变频器频率调节;
3、如何将获得的图像中某一部分形成软件可以识别的数据流,以达到自动处理的目的。此问题在与院士专家交流时xx研究员提出愿与我们资源共享的建议,希望可以实现;
4、如何做到数据无线同步采集。现阶段高精度电子秤的执行表头与秤体之间的数据通讯仍依靠线路传输,会对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使用造成很多问题,我们想利用数据无线同步采集的技术解决执行表头与秤体之间的数据通讯问题;
5、对NI PXI嵌入式控制器及其相关技术的理解与使用。以NI为嵌入式控制器提供实时操作系统及LabVIEW实时模块软件来代替标准的Windows操作系统对提高测控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会有怎样影响。
未来,在我公司进一步发展中,将会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希望院士专家们今后能够多到企业指导,帮助企业把握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希望院士专家们牵线搭桥让我们与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此致 为盼!
xx公司
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专家谈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问题
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可是专家学者却认为,大学毕业生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
随着近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步子越迈越大,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攀高。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00年6月,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达到63.67万人。专家表示,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还将呈增长的势头,2004年预计为70万人,2005年预计为75万人。
对此,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克良认为,虽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情况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经过剩。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35%,日本是23%,而目前中国只有5%。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专家学者们认为,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达到超饱和状态;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长期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就认为:“其实现在我国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时勘博士分析,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比如,上海市6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机械类、电子类、土建类,而据统计,上海急需的13大类人才中,绝大部分类别每年都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其中以各种专业技术人员最为短缺,高级技工是最稀缺的工种,这种错位使得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雪上加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则提出,现在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考虑学校实际,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这一分析也得到来自高校的认同。山东师范大学校长赵彦修、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均认为,中国许多高校没有找好与市场的结合点,在开办专业、培养人才等方面闭门造车,缺乏与市场的沟通。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传统的“热门”专业就业率已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都比上年有了十分明显的下降。而以往非常“吃香”的外贸、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都趋于饱和,现在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特别困难,如果不及时考虑“改行”,就可能面对“刚毕业就失业”的痛苦。
针对供求错位所造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业内权威人士建议,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社会需求,不同地区的高校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开设一些符合本地需要的专业,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只有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才能使社会和人才获得“双赢”的局面。
专家们还指出,只有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多,整体国民素质才能越高。虽然目前大学毕业生存在相对过剩的问题,但是“扩招”依然是大方向,是大势所趋。只有从国家政策、社会帮扶以及改变大学毕业生本身就业观念等方面共同入手,才能逐渐改变目前这种“求大于供”却又存在就业难的现状。摘自《北京人才市场报》
第三篇:活动一组“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与项目对接”工作方案
附件7
活动一组“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与
项目对接”工作方案
根据第二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成立了专题活动一组,其主要工作任务是:
1、起草、制作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7所高校战略合作协议文本;
2、组织与中国工程院、部属高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对接活动;
3、协调安排中国工程院和部属高校在豫考察活动;
4、组织有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院士论坛。拟通过吸引中国工程院、工信部所属7所高等院所技术、人才和资本等资源,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对接,推进科技创新型项目和人才落地,为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确保有针对性地与中国工程院及部属高校对接,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了解8家单位的科技资源情况(9月初至10月中)省工信厅通过网络、座谈、调研等收集8家单位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等,整理编制成册,及时与各市工作和信息化局(委)沟通。
二、征集我省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产业技术需求项目
技术需求项目征集内容是:我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需求项目;提升优势产业和其他产业领域企业技术需求项目。
技术需求项目征集的主要对象是:全省50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涉足企业;其他产业领域的企业,重点是我省确定的百强和百家高成长性企业,省认定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征集的重点是影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难题、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个性化技术难题。
(一)项目征集(9月下旬至10月21日)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负责完成本地区企业技术需求项目的征集遴选工作。
(二)项目上报(10月13日至10月21日)各省辖市按照分工将所征集遴选的技术需求项目填写《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征集表》(见附件1)和《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征集汇总表》(见附件3),于10月13日、10月21日分二批,将项目的纸质文档一式二份,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省厅科技处,同时报送电子文档,省厅科技处将定期通报项目征集和上报情况。
三、洽谈对接(9月底至10月30日)洽谈对接与项目征集同步进行。
洽谈对接的对象是:甲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涉足企业;乙方:中国工程院、工信部所属7家高等院校。
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负责组织本地区企业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双向洽谈对接活动。
各单位在组织洽谈对接活动中,要在注重项目洽谈对接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把已具备签约条件的技术需求项目,填写《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对接征集表》(见附件2)及《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对接征集汇总表》(见附件4),于10月13日、10月25日分两批,将对接成功项目和推荐参加产业转移活动签约仪式的重大项目(纸质文档一式二份,加盖单位公章)报送省厅科技处,同时报送电子文档。参加产业转移活动签约仪式的项目由省厅审定。
四、签约展示
签约展示包括重大项目签约和技术成果展示。
(一)重大项目签约(11月12日至14日)在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期间,按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举办集中签约仪式。
(二)技术成果与对接项目展示(11月12日至14日)设置现场展示对接区,包括“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属高校技术成果展示区”(具体展示内容,由省厅协调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属7所高校确定)、“河南省企业技术需求展板”(省厅收集整理后统一布展)和“河南省企业与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属高校对接成果情况展板”(省厅收集整理后统一布展)。
五、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本专题活动的领导,省工信厅成立了专题活动一组,要求各市工信局(委)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确定人员组成,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二)保障措施 1.加大投入力度
省厅产学研对接活动经费由省厅报省政府统筹解决,费用包括调研、考察、座谈、展板制作、论坛、编制文件资料、中国工程院、部属高校人员差旅费用等。各省辖市、各单位也要加大对此活动的投入。
2.加强督导
省厅负责对专题活动各阶段的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制订《企业技术需要项目征集和对接计划》(见附件5),按照各地征集项目数量、签约项目数量等的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评价,对各项工作组织得力、成绩突出的单位将给予表彰奖励;对组织不力、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3.省厅专题活动一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为加强对本专题活动的领导,省工信厅成立了专题活动一组,组长是科技处处长张黎明、副组长是规划处调研员曾颖雍,成员有王海东、牛景红、张迎宾、李玉梅、赵大鹏等。要求各市工信局(委)成立相应的工作组,填写《第二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专题活动一组 市工信局(委)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6),于9月30日前报省厅科技处,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联 系 人:王海东、牛景红、张迎宾、李玉梅、路正红
电 话:0371—65509831 65509943 电子邮箱: hngxtkjc2@126.com
第四篇:学士学位预评估专家反馈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教师工作处关于学士学位评估意见建议整改汇报 针对学士学位预评估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和教师工作处2015年工作重点,现就整改的措施及效果反馈如下:
问题:
1、教师实践能力较弱
2、教师赴外学习交流机会较少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需要提高
4、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整改措施:
1、制定教师访学办法,全年选派5-10名骨干教师到国内高校进行访学交流;
2、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制定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
3、支持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制定教师职称考核办法,加强对入职多年未取得中级职称教师的考核和调整,并制定校内职称评审办法;
4、组织不少于5次教育教学沙龙活动
5、选派5-10名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6、在全校教师中实施导师制,真正做到传、帮、带; 7、2015年将选派70-100名教师赴外学习、交流、8、制定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及培养办法,遴选培养20名校级教学名师;
教师工作处 二〇一五年五月
第五篇:国家卫生镇技术评估反馈问题和建议整改情况报告
国家卫生镇技术评估反馈问题和建议整
改情况报告
xx镇收到贵办《关于反馈〈国家卫生镇技术评估意见书〉的函》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逐条分解到责任单位和个人,迅速落实,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完成情况
(一)针对有的餐饮、食品生产单位,防鼠、防蝇、防尘设施不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效果:xx食药所和工商所、卫生执法大队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餐饮店、食品生产单位逐店清理,设立了示范店,召开了整改现场会,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安装防鼠装置、规范防蝇、防尘设施,因店适宜安放防蝇、防尘设施。目前,全部整改完毕。
(二)针对从业人员卫生基本知识欠缺的问题。整改措施和效果:一是利用LED、展板、广播、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制作了一批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创卫宣传广告灯箱、创卫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监督环境。二是召开了食品经营人员、餐饮从业人员培训会,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督促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自觉守法经营。
(三)针对街边临时市场熟食经营摊点防蝇设施未规范使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效果:食药所执法人员每周对市场熟食经营摊点进行检查,执法人员对未按规定使用防蝇设施的经营者宣传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并对存在问题的熟食摊点下发整改通知书。在他们的督导下,临时市场全部实行规范化经营。
(四)针对农贸市场功能分区落实欠佳,存在摊位摆放类别混杂现象的问题。整改措施和效果:依照“家禽、水产品、海产品、豆成品、肉品、干货调料、卤腊成品、食品加工销售、蔬菜区”等划行就市,并吊挂分区标记,制作分区示意图,对统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严格依照生熟分隔的准则,进行科学合理分区。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建立场镇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巩固创建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在多方座谈、走访后,梳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如《集镇清洁卫生管理制度》、《门前三包制度》、《集镇秩序维护制度》、《农贸市场管理制度》、《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清运制度》、《农村环境卫生考核办法》等。
(二)保持宣传势头旺盛。继续加强创卫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干部群众的创卫参与和卫生防病保健意识,促进个人素养的提高。印发了《再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15000份,组织机关干部、劝导员、各村民小组组长发放到城乡居民手中,继续更新各村健康教育宣传栏、农贸市场、卫生院、南华宫、社区门口的健康教育宣传栏32个,及时在xx微信、微博上传创卫相关情况,继续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创卫工作。
(三)塑造两点,示范推广。各责任单位在整改问题、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要塑造一批群众认可、富有特色的创卫亮点,然后以点带面,全面展开,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加强督查,保持镇容整洁。镇纪委和镇离岗老干部组成督查组,每周对场镇、农贸市场、北街小巷、餐饮食品单位、公共场所、居民院落、镇村道路、河道沟渠等进行检查,拍照记录,并将情况制成简报发各单位、村、社区,同时汇报给主要领导,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约谈。通过督查,全镇面貌保持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