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全面”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四个全面”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本书选取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权威报道,以总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为章节,对“四个全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解读。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上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小康。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一字之变,寓意深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步推进的建设目标透出的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在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特别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报告的这一重要论述和要求,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和进程,清醒认识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风险挑战,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巨大成就,积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丰富经验,谱写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7-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3倍多。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47.3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0.37万亿元,是2007年的2倍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商品出口国和外汇储备国以及对世界经济增长份额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历史性地稳定跃上了1万亿斤新台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不断实现技术和产品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5.9%提高到2011年的51.3%。
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分别达到2300多万人和160多万人;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推进,2008-2011年,全国新开工保障房共2343万套,建成1232万套。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载人深潜等一些重大或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不断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江河湖泊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全面推进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2010年底达到20.36%。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全国已有52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有1000多个县(市)开展生态县(市)建设,一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得到修复。
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城镇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7-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3786元和4140元增加到21810元和6977元,分别年均增长9.3%和9.7%,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由3.33∶1下降为3.13∶1。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稳定增加,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1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朝着既定目标又迈出了坚实步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的测算结果,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为80.1%,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8%,东北地区为82.3%,中部地区为77.7%,西部地区为71.4%。按照国家统计局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多数地区可以如期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但有些地区实现的难度较大。因此,为确保到2020年各地区都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对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全面、辩证分析,以科学判断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真正廓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及这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影响我国发展等重大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总的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都在增多,国际环境比以前更为严峻复杂,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因素。
综合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当前,虽然局部动荡或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牵制霸权的因素不断增长,新的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我们有可能争取到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力量增长最主要因素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这种状况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有利于我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新的上升周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增长速度较快和通货膨胀水平较低的格局。虽然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充满不确定性,同时导致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使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面临困难,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中断。在此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重组加快,尽管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挑战,但也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国可以较快地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包括资金、资源、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可以使我国更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从世界发展史看,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必然带来产业革命,而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一次国家综合实力的重新整合,一个国家能不能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前导并由此带动的新能源、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新科技革命已初露端倪,必将在不远的未来形成新科技革命浪潮。虽然发达国家在综合创新能力方面依然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我国可以利用国内市场空间大和产业化能力强的优势,利用在部分领域接近或达到技术前沿的条件,通过大力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在一些关键领域率先取得技术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稳定、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
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交织显现,表明现有的国际体系已不能有效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新威胁新挑战。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的治理结构改革已经迈出重要步伐,尤其是20国集团峰会取代八国集团峰会上升为世界经济治理核心机制,初步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事务的长期垄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规则制定权,为推动形成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对话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进程和应对全球性议题的国际合作,可以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也面临来自国际方面的以下挑战和不利影响:一是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有所加大。近一个时期美国失业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其房产价格虽出现局部回升,但整个房地产市场仍继续低迷,走出经济困境面临诸多制约。特别是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处于高危阶段,甚至可能向更多成员国蔓延,由此加剧银行业危机,因此欧元区有可能出现财政金融风险与经济衰退恶性循环的局面,从而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可能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将对我国稳定出口增加难度。二是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冲击,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资源富集国家谋求产业链条延伸,可以说主要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以尽快摆脱危机影响,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重塑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抢占国际分工的制高点。这必然导致全球市场争夺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台,从贸易向投资、技术、就业等领域扩散,从具体产品上升到行业、标准、制度甚至意识形态层面。我国既要摆脱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又要争夺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还要消化过剩产能,面临的挑战更趋严峻。三是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脆弱的市场信心不易恢复,因此跨国资本流动明显加剧,导致国际外汇、证券等市场有可能持续大幅波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仍维持或实施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形势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持续高位波动,特别是由于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局势紧张,造成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将进一步推高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这不仅将增加我国进口能源资源的成本,还将使我国面临相当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四是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有所突出。东海、南海不断发生事端,使我国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受到影响。
三、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机遇和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个方面共同决定。既然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那么,我国国内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又是如何呢?客观地说,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和条件也出现了新趋势新变化,其中既有许多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和条件,也有一些阻碍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但总体上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这些主要有利因素和条件体现在:第一,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提升,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能源保障和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财政金融体系运行稳健,社会资金相对充裕;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快速提高,等等。简言之,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基础作用的我国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第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阶段,第一产业正朝着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方向转变,这不仅将有效增加农产品供给,还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农民消费增长;第二产业正朝着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生产方向转变,这不仅将增加对资本和技术的需求从而拉动社会总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拉动居民消费;第三产业正加快发展,不仅将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从而增加劳动者收入、扩大消费,还将进一步完善城乡消费环境,促进全社会消费。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深入发展,不仅将继续拉动巨额的城镇基础设施和住房等投资,还将继续拉动由大量农村居民变为城镇居民而带来的成倍增长的生活消费。第三,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经验不断丰富,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出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必要的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果断地进行调控,不断取得积极成效。政府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第四,制度优势日益显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包容和释放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等改革的深化,新的更大的制度红利和发展潜力将会不断地创造和释放出来。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体现在:第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既是宏观调控的结果,也是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映,尤其是受外需不振甚至下滑冲击的影响。从目前看,要消除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形成稳定回升态势,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第二,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尽管近些年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但我国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问题仍然突出。随着经济增速回落,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产能过剩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还造成恶性竞争、行业利润率下降、失业增加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后果。第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强。
综上所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不同以往的风险和挑战。只要我们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扬长避短,趋利
避害,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机遇和潜力就可以变成现实,风险和挑战就可以化为动力,就一定能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延伸阅读
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
——二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人民的梦想是什么样子?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拨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弦。这个梦想,是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是全面小康的群众表达,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小康蓝图的生动呈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庄重承诺,展现的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信念和奋斗情怀。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总书记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今天的神州大地上,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成人民生活的幸福图景,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在中国梦的交响曲中增添了更优美的旋律,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然而,全面小康怎样建成?难点如何破解?这不仅关系全面小康的实现,更关系中国梦的奠基,是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两年多来,总书记足迹遍及甘肃、湖北、湖南、内蒙古、新疆、福建、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区市,念兹在兹的是亿万人民的小康生活,奔波谋划的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大计。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精准聚焦全面小康难点,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踏访河北阜平“看真贫”,给独龙族乡亲们回信希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延安座谈“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从就任总书记之初到羊年春节之际,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一系列论断,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
这个“全面”,也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
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方方面面,着眼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民主权利如何保障?贫困洼地如何弭平?三农难点如何攻克?文化挑战如何应对?生态瓶颈如何突破?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就是提升小康水平线的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是当今中国主题。无论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
小康,这个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今天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然而,要把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加起来还多的大国带入全面小康,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实现全面小康才有动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规则秩序、推进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障;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
新的征程正在展开。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已经触手可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将由我们亲手完成。“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我们就一定能“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我国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什么?还是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的改革,而是要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种突出
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这对于我们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至关重要。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有别于过去30多年,也与过去10年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为艰巨复杂,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开绕不过,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看我们在改革上能否迈出新的重大步伐,越过这道大坎。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迈出新的改革重大步伐的信心、智慧、勇气,打开新的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主题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农村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由此可见,这6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的改革,而且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
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就改革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部署。正因为这样,全面改革就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大历史特点。
从现实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但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如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外艰巨,需要攻克的是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痼疾。中央提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就是对改革所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的一个形象而又准确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特别提醒全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推进改革的方式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是前所未有。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不同领域的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但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而不能各自为政、畸轻畸重。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举措。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这与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十七大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应当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而全面提升,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新条件下系统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所谓全面提升,概括起来说,可以叫作练好“四大内功”或叫“基本功”。
一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而言,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达到世界第二,但创新创业活力不旺,大而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短板。究其原因,一是在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这就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同时加快体制改革。而体制改革的根本一条,则是进一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聚集。
二是通过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完善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布局。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的又一个重大问题,突出表现在优势产业、优质生产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东部地区,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如果不在今后几年内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状况,就不可能真正达到全面小康。因此,只有通过改革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力度,推动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力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国民经济布局更加均衡、更加合理,才能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即邓小平同志1988年提出的:“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方针,东西并举、共同富裕。
三是通过改革,推动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利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衡量一个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各方面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在迈向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进程中,在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发展和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件大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前人早就提出但从未真正实现的一项反映最广大人群心愿的社会理念。
四是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所谓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质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而这两方面问题,都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是围绕这两方面问题,《决定》系统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举措,同时系统提出
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等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决定》关于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布局,是与整个国家制度体系和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密切联系的。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我理解,这里所说的“一整套”就包括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而所有这些新的重大突破,实质上都离不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精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学习《决定》,可以体会到《决定》通篇充满着改革精神、改革思维、改革勇气,围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提出了大量新论断、新举措,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应当说,《决定》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生动体现。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三个进一步解放”,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这篇重要著作中郑重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我们今天理解全面改革的重大意义,根本一条就是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于解放和发展中国人民的社会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决定》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鲜明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是总开关和原动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质上就是围绕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人的创新活力、创业活力以及承受、抵御和应对巨大风险的能力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大创造,就是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又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增强发展活力。这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目的就是要把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充分解放出来,把人的思想活力和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强党和国家发展活力。当然,我们又清醒看到,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先进生产方式和落后生产方式并存,要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仍是最紧迫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同时清醒看到,当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有思想观念因素、也有体制机制因素,有发展基础较差问题、也有社会活力不足问题。《决定》如此鲜明强调“三个进一步解放”,归根到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来的。
我们讲增强“三个自信”,自信从何而来?就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更有效率,在实现人民权益上更有保障,在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活力上更有办法,从而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强调“三个进一步解放”,也使得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任务更加全面、更加明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紧紧抓住今后几年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机遇,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篇章
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尔后再经过30年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无疑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动。新的大变动必然带来新觉醒,而新觉醒又必然造就新的大变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包括我们的军队,对我们的光荣传统和今天的理论、道路、制度有新的自信,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有新的自觉,在看世界上有新的眼界,从而能够抓住新条件下的新的战略机遇。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联系这种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重大意义更加突出。
一是时间节点特殊。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从改革开放开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体是70年时间。这70年的前3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干成了一番大事业,顺利实现了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那就要看后35年我们怎么干。而这后35年当中,又首先要看今后这几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我们怎么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好担负起启动今后几年决战决胜伟大斗争的光荣使命。
二是思想条件具备。正因为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声和期待非常强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总体一致,这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整个社会来看,人心思安、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是主流。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继续向前蓬勃发展的大势。
三是改革基础扎实。改革开放35年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改革开放的方向、路径、目的之把握以及实际驾驭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达到了新水平,创新活力、创业活力和抵御风险挑战能力显著提高。
四是国际环境总体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而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合作和利益汇合点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等因素,又为我国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当然,形势复杂,正面和负面因素相交织,这样的“两重性”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也一定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
五是归根到底,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可说是正当其时、机遇难得。我们有信心在党的十八大总体纲领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具体纲领指引下,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进一步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延伸阅读
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从现在起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算来大约也是30多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改革将如何拓展中国道路,我们又该怎样激发改革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履新不到一个月就去“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考察,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擘画改革新蓝图、吹响改革集结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最鲜明的特征。党的改革方略步入一个全新高度,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
论方向,“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论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思路,要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说关系,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讲落实,要“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干净利索的思路,逻辑缜密的阐述,体大思精的布局,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让中国新一轮改革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在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改革呈现加快推进之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
108项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正化为新一轮改革声势夺人的大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梳理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体现在认识论上,就是坚持系统思维,强调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片面理解。比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断章取义。比如,既要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讲如何分好“蛋糕”,也要讲如何做大“蛋糕”。归根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体现在方法论上,就是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同时,也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今天的改革,遇到的困难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必须全面启动;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需要顶层设计。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改革既呼唤坚定果敢的行动、百折不回的信念,也呼唤全面系统的认识论、攻坚克难的方法论。总书记关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断,有“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坚韧,有“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气魄,针对的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直面的是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回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执着的改革品格、鲜明的改革气质、奋发的改革精神。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审视,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四个全面”
中去定位,放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去把握,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为何新一轮改革要在各个领域统筹推进,为何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回望改革历程,话音犹在耳畔。在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改革信心,我们将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激情和梦想长存、决心和勇气仍在,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第三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确定这个主题?我们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无论从重大现实意义看还是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它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
从重大现实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是姊妹篇,二者的主题可以说是一个“破”和“立”的关系。因为,三中全会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述的话就是“改革”,改革就是变更、革新,相对来说更多体现为“破”。四中全会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述的话就是“法治”,而法治更多体现为“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改革过程中有破也有立,法治建设进程中有立也有破。对“破”与“立”,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和对待。“破”是为了破除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是手段,其目的是“立”,即建立起运转良好的制度体系和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破”与“立”的有机统一,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于解决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问题,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经过法治国家建设这个坎。从世界近现代史看,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与人治关系的。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高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引导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地深化各种体制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提供制度化、法治化的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没有法治,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思维,基于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新认识,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的新判断,基于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的新理念,我们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到落实党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总抓手的新高度来把握,把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纳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范畴中来展开,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置放到维护国家治理权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格局中来落实,把建设法治体系、发挥法治功能的基本要求贯彻到引领深化改革、促进全面发展、构建有序社会、保证长治久安的具体实践中来实现。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新形势下发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的要义是,通过反腐治权、依法治官和监督制约公权力,通过尊重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实现人民民主。因此,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体的政治地位和主权权利,必然是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对依法治国的新期待,不仅表现或者停留在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依法享有管理权、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监督权等政治民主和政治权利方面,更多的是表现在对社会民主与社会权利,如自我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经济民主与经济权利,如参与经济决策和管理、获得财产或企业股份、参加工会、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带薪休假、适当生活水准权、安全生产等。广大人民群众不仅需要抽象的民主政治权利、民主政治参与,更需要具体实在可参与、被尊重、平等公正的民主政治权利;不仅需要玻璃天花板上可望而不可即的民主政治权利,更需要兑现实在实惠实用的人身财产权利、经济社会权利、环境生态食品安全权利等具体权益。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一方面,要推进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法治化。法治国家治理制度体系中的绝大多数制度、体制和机制,已通过立法程序规定在国家法律体系中,表现为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因此,发展和完善国家法律体系,构建完备科学的法律制度体系,实质上就是推进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法律化、规范化和定型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归根结底是要增强治理国家的权力(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强化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力、遵守力,提高国家制度体系的运行力、执行力。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基本方式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需要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社会分工、公平竞争和自由等价交换,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将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防止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过分干预,依法保证市场主体自主决策、分散决策;必须保护财产权利与人身自由,保证市场主体平等地位,实现公平竞争;必须贯彻诚实信用原则,降低交易成本;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有效解决争议,维护市场秩序。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法治体系,形成良好法治环境,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通过民主科学立法,实现初始环节资源配置的分配正义;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实现法律的执行正义和矫正正义功能。司法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可以为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一种缓和机制。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对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秩序、尊严幸福等法治价值的崇高追求,是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国家工作法治化的实践过程,是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治理社会、配置资源、保障人权、驯化权力的良法善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不断深化法制改革,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推进依宪治国,切实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推进民主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成法治政府;推进公正司法,建设独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推进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推进依法治军,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努力推进地方法治建设,夯实依法治国的实践基础;推进法治国际合作,完善国际法治新秩序。最根本的,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执政,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国事业的领导和保障。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但却见仁见智,没有共识性的最大公约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宜抽象地主张公平正义,而应当通过法律和法治来表达和实现可操作的公平正义: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功能,重构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评判体系,把公众对于公平正义的利益诉求纳入法治轨道。通过科学立法,把抽象合理的公平正义诉求转化为具体明确的法定权利或权益;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公众通过法治方式,依法维护和实现自己表现为法定权利或权益的公平正义。二要通过公平公正的实体法,合理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合理分配各种资源和利益、科学配置各类权力与责任,实现实体内容上的分配正义。三要通过民主科学的程序法,制定能够充分反映民意并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程序规则,从程序法上来配置资源、平衡利益、协调矛盾、缓解冲突、规范行为,实现程序规则上的公平正义。四要在发生矛盾纠纷等利益冲突问题时,通过包括司法程序在内的各种法治程序、法治机制来解决,实现法治的实体与程序公正,至少是法治程序的公正。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道
权力腐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死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大障碍。应当更加重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权力放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治权,切实从体制、机制和法治上遏制并解决权力腐败问题。腐败现象千变万化,腐败行为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公权力的腐败,因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所以各法治国家要依法分权和治权。公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公权力腐败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是权力寻租,是掌握和行使公权力的各类主体的腐败,而这些主体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所以各法治国家不仅要依法治权,而且要依法治官、从严治吏。在我国,依法治权、依法治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思维下反腐治权的必然要求。反腐必须治权,治权必靠法治。
延伸阅读
法治让国家治理迈向新境界
——四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多少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改革,就是解放思想敢于突破陈规,就是放开手脚打破条条框框。正因如此,“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当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为改革划定“法治边界”时,给世界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决策中,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被视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成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推动我们的事业滚滚向前。
循此回望,一条治国理政的主线,清晰可见。2012年12月,履新不到一个月,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2013年3月,刚刚当选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国人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两个场景,一种态度:尊重法律、厉行法治,是必须把握好的施政之要。基于30多年的法治实践,经过两年多的法治探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集理论和实践之大成,绘就全面依法治国新蓝图,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新的里程碑。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昭告“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发挥法治力量;告诫“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法治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塑造法治信仰„„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新境界。
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标志着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进入“快车道”。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回答法治统一性的问题;“五大法治体系”“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法治协调性的问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既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也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对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执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
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当前中国发展的棋局中,才能体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从简政放权不断深入,到民生事业逐渐完善;从经济改革大刀阔斧,到党的建设抓铁有痕,法治都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把治国比喻成一本大书,那么法治就是大纲,纲立文顺、纲举目张。治理体系中,法治体系成为关键一环;治理能力中,依法治国成为重要内容,法治的引领和规范,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审视,一个鲜明的感受是,无论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中,还是在中国现代化百年征途上,或是世界社会主义几百年演进中,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都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探索。将依法治国提升到“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高度,将目标设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立足点是坚持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作为治国重器,全面依法治国书写的是法治史的新篇章,开启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
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在法治确定为党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今天,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只有如总书记所要求的,全社会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法治才能成为中国前进的坚强保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法者,治之端也。”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要走好中国道路、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沿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我们一定能在“四个全面”相互激荡的伟大进程中,绘就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15年2月28日)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
一、把握思想内涵
充分认识从严治党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总书记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把从严治党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挑战的高度警醒,对肩负历史使命的强烈担当,对自身建设战略部署的概括提升。从严治党必将在广度深度力度上得到新拓展,党的建设必将升华到新境界。
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总书记指出,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我们必须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上升为长期指导方针,有机融入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强调了八点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落实党委从严治党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刚柔并济、相得益彰,不断解放思想,探索从严治党规律;严明党的纪律,做到有纪可依、执纪必严,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营造一个良好政治生态,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和发挥人民监督作用,保持吏治的清明、对干部的正向激励和政治环境的风清气正。
纪检监察机关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精神,要着重把握“四个关系”。一是把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自觉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局下来思考、谋划和推进反腐败斗争,始终坚持“两手抓”不动摇。二是把握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充分认识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建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引领依法治国的标杆,不断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能力。三是把握抓严与抓实的关
系,坚持标准“严”和作风“实”有机统一,以遏制腐败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四是把握从严治党与从严自律的关系,牢固树立“不从严自律无以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
二、坚持“四个从严”
从严监督。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加强对各级党委、纪委履行“两个责任”的监督,牵住“牛鼻子”,增强监督实效。加强约谈工作,推行“一对一”约谈制度,推进信访函询、诫勉谈话的制度化、经常化。积极推进通过信访渠道和新兴媒体手段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完善作风问题暗访机制。强化巡视和派驻监督,巡视要继续坚持“四个着力”,坚持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在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发现问题能力上下功夫。派驻机构要进一步处理好“派”和“驻”的关系,履行好“派”的任务,加强对所“驻”部门的监督。
从严执纪。树立全面执纪观,不论贪污受贿还是作风问题,不论违反党纪还是违反政纪,不论乱作为还是不作为,都要一并查处。查处案件不设指标,有多少查多少,形成常态。严肃查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既解决腐败的存量,更要遏制增量,形成有利于遏制腐败的鲜明导向。坚持抓早抓小,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推进“以案治本”,运用发生的案件开展形势教育、警示教育和条规教育,推动堵塞漏洞,防止“光打不防、越打越忙”。
从严问责。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规定,进一步明确问责情形、问责内容、问责程序,运用好问责结果,形成问责的常态化。突出对履行“两个责任”的问责,推动各地各单位制定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为追责问责提供依据。落实问责措施,层层传递压力,做到敢于碰硬。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担当,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切实解决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从严自律。纪检监察干部只有严于律己,才能让党信任、让人民放心。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严防思想滑坡和“破窗效应”。要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构建定责、定岗、定流程、定风险、定措施“五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对信访线索处置权、案件检查权、定性量纪权、执法纠风权、干部任用权、资金资产支配权等“六种权力”的规范与监督。建立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引进外部力量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要严格正风肃纪,把监督执纪问责的措施贯穿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坚决防止“灯下黑”,以严明的纪律彰显党的卫士的政治本色。
三、落实主体责任
抓工作,首要在明确负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部署。总书记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正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牛鼻子”。
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党委负主体责任是党章规定的职责。有责任就要担当。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不抓谁抓?对各级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
作风在抓、腐败在查、风气在变„„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然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党委决不能淡化责任、放松要求。当前,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委,或是“挂帅不出征”,只是每年开个会、讲个话;或是只重业务不抓党务、只看发展指标不抓惩治腐败;或是对主体责任不以为然,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事全推给纪委。事实证明,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好,哪里的党风廉政建设就会出问题;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哪里的反腐败工作就有新进展。
落实好主体责任,根本在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挥着清淤排阻、助力护航作用,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没有党风之清,凭什么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没有政风之廉,靠什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作各级党委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真正把担子担起来、把职责履行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不是一句口号,反腐败斗争才有坚实的依靠,改革发展才有稳固的根基。
主体责任究竟该如何落实?简单表态、唱唱高调肯定不行。关键在狠抓作风建设,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让党员干部不敢、不能、不想腐败。关键在狠抓严明纪律,严防纪律松弛、克服组织涣散,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不让纪律成为一纸空文。关键在狠抓惩治腐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特别要坚决查处那些顶风违纪、不知收敛、群众反映强烈的贪腐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清代名吏余小霞曾在官署前贴上一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封建官吏尚有如此认识,共产党的干部更应恪尽职守、赤诚为民。各级党委负起自己的责任,以担当无愧于己、以行动取信于民,才能真正让党风好起来、政风清起来、民风正起来。
延伸阅读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破除“例外”思想
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4年11月,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一次,则在“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提出8点要求。其中要求,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强调指出,党纪党规严于国家法律,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破除“例外”思想,始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规则面前没有“例外”。
政治立场必须坚定不移。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政治坚强始终是第一位的,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不能犯糊涂,都必须戴上“紧箍咒”,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要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
摇摆,要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决不做“两面人”、“老好人”,决不说“两面话”、“风凉话”,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守底线、不碰红线,谁突破底线、越过红线,就要追究谁的政治责任。要切实加强思想建党,强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不偏离方向。
制度执行必须不折不扣。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党内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而言,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在着力抓好制度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的基础上,要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对法律规范、纪律制度的敬畏之心,切实做到落实政策不走样、执行制度不打折。对于落实走样、执行打折或违规违纪的行为,要坚持原则、不和稀泥、严肃处理、严厉惩戒,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实提高制度的刚性约束,发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作用。
作风建设必须驰而不息。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例外”,必然要求作风建设没有终点、不得停顿、不能休息。应该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坚决反“四风”的深入推进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作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进入了作风建设新常态,但越是这个时候,各种矛盾和问题越会接踵而至,越不能有松劲情绪、懈怠思想。党员干部作风是斗输赢、论高低的风向标,不能淡然置之、等闲视之。我们必须牢记,办一百件好事积累的信誉可能因为干一件坏事而丧失殆尽,而干一件坏事造成的恶劣影响可能办一百件好事也难以挽回。各级干部要增强对法律的敬畏、对群众的尊重,切实避免长官意志和简单粗暴,要在群众工作上下细功夫、苦功夫、真功夫,一步一步“赚积分”,不断积小胜为大胜,驰而不息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扎扎实实把人心凝聚起来。
从严治党没有例外,从严治党更没有捷径。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从严治党的特殊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从严治党的责任感、紧迫感,真正把从严治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好的作风、好的形象争取群众、凝聚人心,以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党员干部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四篇
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新飞跃,必将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因循,成为人们自觉的精神动力,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确保我们从一个胜利迈向又一个胜利。
“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究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它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批判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四个全面”既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顺利实现的确保,又超越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落脚点,而是指向了完完整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个全面”自觉践行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生命线。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四个全面”思想正是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中萌芽,并逐渐形成、丰富与完善,由“三个全面”升华为“四个全面”。正因为“四个全面”思想是群众路线的结晶,所以一经正式表述,就立刻获得全国人民的共鸣。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基本完成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以一个革命家的高度责任感,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深入了解研究基础上,对国家与民族发展战略问题再次进行了审慎的思考,提出的“四个全面”的伟大思想,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他对真理认识的不断探索精神,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四个全面”的伟大思想,既是对中国发展深刻思考的理论成果,更是立足中国国情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是以为代表的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结晶,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系统的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只要我们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这一理论指南,我们的事业就必将代代传承,似火炬接力,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多少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改革,就是解放思想敢于突破陈规,就是放开手脚打破条条框框。正因如此,“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当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为改革划定“法治边界”时,给世界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
党的以来,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决策中,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被视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成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推动我们的事业滚滚向前。
循此回望,一条治国理政的主线,清晰可见。2012年12月,履新不到一个月,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2013年3月,刚刚当选国家主席,向全国人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两个场景,一种态度:尊重法律、厉行法治,是必须把握好的施政之要。基于30多年的法治实践,经过两年多的法治探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集理论和实践之大成,绘就全面依法治国新蓝图,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新的里程碑。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昭告“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发挥法治力量;告诫“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法治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塑造法治信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新境界。
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标志着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进入“快车道”。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回答法治统一性的问题;“五大法治体系”“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法治协调性的问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既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也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对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执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
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当前中国发展的棋局中,才能体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以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从简政放权不断深入,到民生事业逐渐完善;从经济改革大刀阔斧,到党的建设抓铁有痕,法治都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把治国比喻成一本大书,那么法治就是大纲,纲立文顺、纲举目张。治理体系中,法治体系成为关键一环;治理能力中,依法治国成为重要内容,法治的引领和规范,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审视,一个鲜明的感受是,无论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中,还是在中国现代化百年征途上,或是世界社会主义几百年演进中,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都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探索。将依法治国提升到“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高度,将目标设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立足点是坚持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作为治国重器,全面依法治国书写的是法治史的新篇章,开启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在法治确定为党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今天,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只有如所要求的,全社会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法治才能成为中国前进的坚强保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20XX年
“两会”已成功闭幕,今年的全国“两会”无疑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和“十二五”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中“四个全面”和“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走向最具特色,与此同时,作为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中的每个“全面”都有各自丰富的思想内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实现“中国梦”的新指引。
我们都知道,“四个全面”具体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同志用“四个全面”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擘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不仅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20XX两会,“四个全面”与梦同行。一则,新常态下的20XX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戮力推进的重要一年。治国理政的公共治理能力,协同发展的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国家秩序基础,都将在这一年波澜壮阔地书写新篇。增长、转型、改革等交互融合,短期、中期、长期等问题交错纷杂,一系列重大问题亟待在今年予以讨论、达成共识、凝聚合力——因此,共商国是的两会,必将在“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中找到时代发展的主线、国家发展的主题。二则,具体到两会热点中来,从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双中高”到全面深改和扩大开放,从简政放权到结构优化,从创新创业到社会民生……政府工作的一切整体部署,都将在“四个全面”中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四个全面”,一个目标、三个举措,如国之四维,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微观发展与宏观进步,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四个全面”吹响了圆梦征程的进军号角,它不但是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基石,更是未来五至十年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若完全落实到位,中国梦将实现关键的一步。我们相信,“四个全面”的东风必将助力“中国梦”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近期,通过阅读学习《四个全面党员干部读本》,愈发感觉其分量之重,意义之大。“四个全面”不仅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庄严承诺,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明了方向,更是对现代化建设者的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
作为北汽的一员,学习“四个全面”,就要理解四者的深刻含义,自觉主动的应用到企业的运营管理当中,指导并落实于实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需要顺应时代的大趋势、大潮流。企业要想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找准定位,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中创造出价值。“四个全面”,从国家层面上作出了规划部署,四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从“四个全面”中也不难看出对企业如何实现改革发展和规范运行的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企业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企”、“全面从严治企”。
一、深化改革是适应时代之所需
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既要注重用好市场调节机制,又要强化适应市场的能力,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有些企业机制已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弊端也逐渐显现。
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客观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层面上的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不合理的规定、隐形的壁垒以及行业垄断将逐步打破,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更公平的发展机会,这就要求企业要以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的身份去适应改革,真正实现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自身也因所处行业、地域等不同因素而千差万别,所以制度的改革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兼顾先进性和符合性,在不断地改革中,优化发展结构,进而实现制度上的创新。
二、依法治企是持续发展之所依
以全面依法治国引领企业规范运行,全面依法治国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天地,依法治国是国家改革的根基,是保障,是脱胎换骨的必经阶段和体现,企业改变存在的落后思维习惯、规范运行管理、是实现健康良性发展,更是有力的促进和可靠的保证。
依法治企应该与国家层面上的依法治国相对应,与国家大的层面相比,依法治企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更应该实实在在。
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扎实的根基和肥沃的土壤,依法治企可以为企业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各级管理人员带头执行,管理层尊重各项制度,每名职工认同管理制度,执行部门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最主要的是企业必须充分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强化法治经营意识。在法治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稳健发展,必须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必须把企业的发展置于市场经济的调控之中,保持忧患意识和淘汰意识,把更多的精力转换到创新发展上来,更加注重质量、品牌和信誉,唯有此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高度,实现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三、从严治企是企业活力之源泉
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党建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企业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将从严治党和从严治企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保持企业的先进性。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企业是否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企业党组织有很大关系。“全面从严治企”就要求我们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排难而进,这是光荣的使命也是责任的担当。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身先士卒、真抓实干、兢兢业业、奋力拼搏,更要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扎实工作、奋发有为、拼搏奉献。这样的企业才是团结的企业、敢于担当的企业、更是富有活力的企业。
落实“全面从严治企”既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坚定支持,也是企业再次焕发活力的重要机遇,所以我们要不遗余力的从根本上从严治企,进而塑造企业形象、体现企业活力。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值得所有人为之奋斗的时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时不我待。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准确掌握“四个全面”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身为北汽一员的我们,更有责任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德的精神,接力奋斗完成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新篇章。
第三篇:2016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一种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成长于实践,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下面是2016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四个全面心得体会,欢迎阅读!范文一 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不少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这样的历史节点,我们迫切需要拿出一整套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来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四个全面,总书记这一意蕴深邃思想理论的提出,是对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创新,它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集中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期待,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成为我们在新时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这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有效地破解了当前我们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时代难题,彰显了四个全面这一思想武器的巨大威力。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近段时间以来,一个个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点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新一轮改革大潮磅礴起势、强力推进;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革带来新的趋势和动态,突破了既有法治治理的框架,人们呼唤法治,在每一个案件中不断感受到公平正义;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三步走规划的总目标,代表了中国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改革,无疑就是我们通往安定和谐小康生活的必由之路法治,就像这条广阔道路上铺就的一条铁轨,其上运行着承载13亿中国人民的高铁中国共产党,就是带领这趟列车高速运行的火车头。确保这趟高铁能够稳健、快速抵达目的地,就需要道路平坦,也就是说改革必须于法有据;轨道不能偏离,也就是说深化改革要贯穿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方向要正确,也就是说从严治党既要体现深化改革的要求,又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这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共同构成了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三驾马车。四个全面是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这四个方面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变得更加清晰,它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历史与现实的交集更显悠扬。这四个全面,如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棋盘上的战略四着,着着都下得好、下到位,就能互为犄角、满盘皆活。深入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真正掌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论,就能指引党和国家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大步前行。九鼎生辉昌华夏,三阳开泰奋炎黄。中国共产党这个有着8600余万党员的先进集体,正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冀,在中国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古老东方国度里,牢牢依靠四个全面这一锐利思想武器,主题突出、渐次铺开,稳健破解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难题,从容铺就民族复兴的盛世画卷,在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中阔步迈向。范文二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20xx年xx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续写这无上的光荣。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思接千载,追寻中国梦。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再展宏图,激荡改革潮。纪念八二宪法颁行,重申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塑造法治魂。力行八项规定,以上率下言出必果,坚守生命线履新第一个月,起笔落墨之际,前进航标已然确立。两年多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历史,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画卷。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变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两年多来,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举措力度空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破局开篇,公平正义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着眼点;推进治党治国治军,反腐倡廉纯洁队伍,正风肃纪凝聚人心;运筹内政外交国防,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同频共振短短两年多时间,科学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让局面为之而变、气象为之而新、民心为之而振。事实充分证明,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第四篇:学习四个全面
学习“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党课讲稿
同志们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的题目是《深刻把握习总书记“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不仅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一、“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背景
2014年11月,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此外,总书记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
二、“四个全面”的时代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总书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三、“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
四、推进“四个全面”的路径推进“四个全面”,就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一要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全系统首要的政治任务。我们林业系统的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都是推动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生态林业建设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做出新成绩、新贡献。
二要坚定不够全面推进林业改革。一是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依法规范林地流转、林权交易行为,妥善调处林权纠纷,维护林区稳定。要引导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团体组织,接洽相关单位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解决林业发展“融资难”问题,提升发展效益。二是开展国有林场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对全县3个国有林场按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两个类型进行区划界定,编制林场发展规划,为下一步国有林场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开展内部管理改革。积极探索系统内二级单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式方法,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给爱岗敬业的干部职工提供广阔舞台,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三要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兴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全面部署,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我们林业系统要抓管理,促规范,构建林业发展新秩序。一是坚持“严管林”方针不动摇,加强资源管理,确保全县资源安全。资源站、中台木检站要严厉打击滥伐、盗伐和非法加工经营木材行为,维护木材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要严格林权管理,进一步明晰责、权、利,落实各项配套改革措施,调动全民参与林业生产建设的积极性。县防火办要认真落实防火责任,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危害。森林公安局要加大毁林、火灾案件查处力度。森防站要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防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做到依法行政。二要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严禁以任何理由和名目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确保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事业发展上。三要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等工作,确保林区稳定。四要加强队伍管理。从强化教育管理入手,践行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自觉学法守法,时刻尊法用法,不断提高林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四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开展“三项教育”,深入推进 “三型”党组织建设,着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为加快林业科学发展凝心聚力;二是抓好“党员素质提升”“党员扶持果产业大户”两个党建项目,完成两个五星级党组织、两个四星级党组织、四个三星级党组织创评任务,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为加快林业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三是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扎实开展10个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双联”、“效能风暴”行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提高林业科学发展的服务能力;四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加快林业科学发展提供纪律保障;五是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和群团建设,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积极开展争创“平安单位”活动,建设文明和谐机关,树立林业良好形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四足鼎立,共同托举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可以从前面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总书记提出的”的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的思想,我觉得值得我们去很好的深刻的领会和全面的贯彻落实。
第五篇: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党章篇幅不长,但每段内容、每个观点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心得体会范文篇1
这段时间,我对《党章》进行了全面、认真的重温和学习,通过进一步学习,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入党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学习《党章》的一些心得体会。《党章》第一章第二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这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
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是党员思想入党的集中表现,也是与一般群众区别的重要标志。共产主义觉悟,主要体现在对工人阶级的地位、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有正确的认识,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要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第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是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
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就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第三,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乐于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乐于承担艰巨任务,乐于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奋进,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群众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特权,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本色。这里关键是永远二字,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无论地位、条件、环境怎样变化,都要
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同周围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我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将党章作为自学的重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学习、理解和认同党章,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办事,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党员队伍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我们党与时俱进加强先进性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章作为学习重点,就是根据党章的这一特点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立足于从最基本的要求入手,有的放矢地引导党员以党章为思想武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
党章篇幅不长,但每段内容、每个观点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对每个党员的毕生要求。在先进性教育学习阶段通过多次学习党章和支部会议的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章内容的理解。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好党章,目的是贯彻好党章。增强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党章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认为学习党章,保持党员先进性就要树立党员意识。作为一个党员,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这个称号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鲜血和理想。要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
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树立党员意识,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中是个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自觉增强党员意识,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以上是我学习《党章》的一些心得体会。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要牢记党章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把工作做好,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为推动学院事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心得体会范文篇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从自
身做起,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做学习贯彻党章的模范。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意义。党章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标准,为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依据。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7000万党员的大党来说,把全党同志的思想统一到党章上来,自觉按照党章行动,意义十分重大。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贯彻党章。只有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才能凝聚起全党同志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党才能有很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党才能始终成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始终把制定和完善党章、学习和贯彻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这正是我们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身体力行党中央的要求,自觉做学习贯彻党章,遵守党纪党规的模范。
二、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充分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写进了党章,鲜明昭示我们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作为党员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与卫生保健的愿望和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要敢
于知难而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需,解患者之所难,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患者,深入一线,倾听病人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使医院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随着医疗环境、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药费用的增长与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群众呼声不小;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与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仍不相适应。医院作为一个窗口单位,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医院的作风和形象是整个卫生行业的缩影,与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群众的窗口,人民群众往往会通过卫生行风来看党风政风,通过医疗卫生单位的形象来看党和政府的形象,看我们是否真正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因此,认
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模范践行党章提出的各项要求,更是党员医务工作者的政治责任。
三、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充分体现在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上。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我们的党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实现各项任务是十分重大的。要通过学好用好党章,加强每个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严格纪律观念。
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经常不断反省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要把纪律、法律和他律转变为高度的自律,把外在的
强制转变为内在的自觉,实现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医院利益与促进事业的发展同保护自己、保护家庭和保护同志的高度统一。
四、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要充分体现在廉洁自律上。
治理商业贿赂,是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六项重要任务之一。中纪委六次全会明确要求,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卫生系统的商业贿赂主要发生在医药和医疗器械购销活动中,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卫生秩序,而且严重损害到群众利益,是造成群众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医疗行业不正之风滋生的土壤。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具有形式多样性、手段隐蔽性、长期顽固性等特点,这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
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卫生系统的工作部署上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及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抓好治理工作,积极探索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专项治理工作。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畏吾能而畏我公。就是说只有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才能有号召力,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这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全体党员医务工作者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行医,树立起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
党员干部党章学习读本心得体会范文篇3
在这次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教育月活动中,自己通过学习文件,认真讨论,深刻反思,更进一步地查找出了
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此外,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我对新党章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对我们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权益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另外还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努力把干好工作和提升自身素质统一起来。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深化认识,思考归纳,概括升华,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思想,心得体会等成为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推动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工作。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主动接受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当前,我区经济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土地征用补偿、社会事务工作、信访等影响稳定因素突出,面对复杂形
势,我们必须提高驾奴复杂局势的能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对我们的要求。
三、努力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要求全体党员还应履行以下义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从中可以看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所必须坚守的信念意识。但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却必须善于变化,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做具体的改革,调整,变化和创新。我们必须把坚守宗旨信念和开拓创新统一起来,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更要有联系实际,开拓创新的具体行动。
四、牢记宗旨,勤政为民,加强纪律,切实改变作风不实的面貌。通过
学习,认识要大大提高,彻底改进自己工作和思想不相适应的环节,切实加强自己的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务实的姿态迎接新的工作挑战。
以上仅是我前阶段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志们相比,自己学得还很不够,在下阶段及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遵守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更加勤奋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