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

时间:2019-05-13 23: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

第一篇: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绪论第一章

1、政治: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绪论部分,答案不确定)

2、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简答、辨析)

(1)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3)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4)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理解政治?(论述)结合实际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征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⑤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章政治关系(名词)

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第三章政治行为(动态)(名词)

1.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利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2.合法性: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大题)

1.制约政治统治的因素?

(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居优势地位的阶级的统治,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权力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在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时,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全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通知姐姐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政治秩序才能更加稳定。

(2)社会(权力)基础。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取决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关系状况,为形成和巩固其政治统治,政治权力主体需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社会成员队伍,建立与相关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联系甚至联盟,以扩展和加强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社会管理职能基础:

(4)心理基础: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服从心理,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方法的认同和异议。

第四章政治体系

4.1国家与阶级(名词)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阶级统治;是个机器)。

2.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3.国家意志:就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和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4.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5.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4.1国家与阶级(大题)

1.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著名论断?33页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既不代表剥削阶级,也不代表被剥削阶级,它是高出于一切阶级,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2、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论述)39页

(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2)第一,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伴随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便产生了国家。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就是国家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

(3)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

3、如何理解国家是阶级统治?40页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是为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所占有,他们就是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他们的奴役和剥削。

②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权的阶级性质,就是指那个阶级的统治,在剥削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权,都是先由经济统治权产生的。③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起国家都会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国家作为产生于社会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一种力量,在表面上所采取的不是阶级组织的形式。

4、氏族的特征?28页

(1)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也是维系氏族的纽带。以血缘关系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

(2)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名词)1.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2.人民资本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把自己企业和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出卖给社会大众,根据这一现象,某些西方学者认为,由于“股票所有权已经由富有阶级转到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手中”,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由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所有制变成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71页)。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大题)1.中国封建官僚制的特点?

(1)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2)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3)再次,封建官僚按官价高低享有特权,特权称为官僚制的核心。(4)此外,医用职权谋取私利

2、为什么说福利国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简答、辨析)

(1)首先,福利国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生产资料任然掌握和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

(2)其次,福利国家仍然是垄断资本掌握的国家。垄断资产阶级凭借着自己的经济统治和支配地位,掌握和操纵着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则进一步强化了垄断资本的政治地位。

(3)再次,福利国家用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经费,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4)同时,福利过年的公共工程和社会福利分配政策的最大收益者也是资产阶级。

(5)由此可见,福利国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

4.3国家形式(名词)

1.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他掌握国家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也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2.单一制:是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大题)4.3国家形式

1.比较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的异同?

(相同)资产阶级组织形式;议会制两个权力中心议会是权力中心(不同)议会共和制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

议会君主制国王世袭、无任期

4.4国家机构(名词)1.国家机构:可以定义为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

2.分权制衡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相互制约和平衡。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作为一条原则,首先是在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建设中明确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参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主集中制设想并把

它作为第一个国际共产组织第一国际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后来在抗战即将胜利时,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又比较系统论述了民主集中制是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组织原则。4.4国家机构(大题)

1.资本主义议会的职权?144页-145页

(1)立法权。立法权是以国家的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是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最基本的权力,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则

(2)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议会财政权的意义是监督和控制政府的税收和开支,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重要权力之一。议会同意权是资产阶级国家议会防止政府滥征税、乱开支、加重企业和公民个人负担的有力手段。

(3)监督权。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表现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第二,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第三,弹劾。第四,质询。

3、国家机构设置形式多样性有哪些?138页

首先,不同国家的国家机构设置和划分的基本原则不同。其次,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的具体设置和组成方式、运作方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种种差别。

再次,不同的国家,各种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也是不同的。

4、决定国家机构设置的因素有哪些?139页

(1)国体的制约(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3)国情诸因素的制约(4)一个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制约 2.国家机构的特点:(1)阶级性(2)全社会性(3)整体性与系统性(4)强制性 4.5国家与民族(名词)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方面因一系列矛盾而引起的问题。它表现为诸如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形式和现象。3.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的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生活。4.民族平等:首先指各民族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其实质是指在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基础上,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反对任何民族的任何特权,无条件的保护弱小民族的权利,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

4.5国家与民族(大题)

1.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184页(1)第一,民族差异(2)第二,剥削制度

(3)第三,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2、民族的基本特征?162-163页

(1)第一,共同的语言。这是民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2)第二,共同的地域。这是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民族形成的外部条件。(3)第三,共同的经济生活。这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4)第四,共同的心理素质。这是民族存在不可缺少的条件和特征。

3、资产阶级的民族观?177页(1)第一,民族优劣的观点(2)第二,民族至上的观点。(3)第三,民族投降的观点。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体现。(2)从历史上看,“民族平等”最初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口号,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异族压迫而提出来的。这个口号在冲破封建壁垒,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3)民族平等这一口号,只有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才具有了真实的、彻底的革命内容,并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革命原则。

(4)内容:第一,民族平等意味着一切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第二,坚持民族平等必须反对任何民族特权;第三,要求民族平等的实质内容和真正意义只能是要求消灭阶级;第四,坚持民族平等必须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坚持彻底的民族平等原则,是为了实现民族团结,进而为将来的民族融合创造条件。

5、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对策?(论述)

⑴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①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各民族民主平等的团结统一 ②逐步消除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事实上的不平等 ③要承认民族差别,照顾民族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矛盾 ⑵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制定正确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任何带有偏执色彩的民族主义都危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危害国家统一,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的基本原则,必须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倾向,即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处理国际民族关系时,则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

⑶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实行名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优点①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③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4.6国家与宗教

1、宗教的本质及产生的原因?191-192页

(产生原因)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的条件,其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其二是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

4.7政党和政党制度(名词)

1、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4.7政党和政党制度(大题)

1、政党的特征?(所谓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①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②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③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④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⑤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2、政党的功能?(221页)

①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作为阶级阶层的一部分,政党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取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那部分群众的支持,资产阶级政党争取群众的目的在于争取选票和对其纲领与政策的支持,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争取群众是它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的统治。政党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集中阶级意志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③形式国家权力。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的方式才能实现。所以,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3、资产阶级政党的特征?225页(1)第一,标榜“超阶级性”

(2)第二,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3)第三,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核心领导圈的内部集权和普通党员纪律松散并存的特点。(4)第四,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5)第五,资产阶级政党奉行“公平竞争”原则

4、两党制的特点(中美两党制辨析)

两党制特点:①国内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 ②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 ③两党制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英国在议会下院,美国在参众两院的失之事都实行一轮多数代表制。

英美两党制异同

㈠英国两党制的特点①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②两党采取集中原则。英国政党的集中性质还体现在政党本身的组织结构上。

㈡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特点①两党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②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5、多党制的类型?

(1)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这种类型下的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其一,政党数量多,力量分散;其二,各政党往往分化成针线分明的左右两大阵营,轮流执政;其三,政权的更替往往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策。

(2)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3)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6、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制的特点?

(1)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2)第二,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3)第三,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7、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227页

4.8政治团体(名词)

1、政治团体: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2、压力集团:指那些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集团。

4.8政治团体(大题)

1、政治团体的特征?248页

①政治团体的社会基础是具有相对具体、集中、单一的利益和目标的人群。②政治团体建立的目的,是影响立法和政策的制定 ③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政治团体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

2、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249页 地位:政治团体及团体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相联系,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它的组织特点和活动特性,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向代议民主制提出了挑战,代表了民主制发展的某种现代趋向。作用:(1)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在现代社会,进行利益的表达和综合的主要形式就是政党和政治团体。公民通过政党所表达和综合的主要形式就是政党和政治团体。公民通过政党所表达和聚合的利益是一种间接的表达和聚合,即公民通过参与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政治团体和团体政治可以随时随地就本团体所关心的问题向有关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者施加压力和影响,以促成于己有利的政策的出台,以防止于己不利的政策的产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2)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的媒介。政治社会化是特定社会的公民的政治文化的习得过程。

(3)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4、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特征)第一,都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 第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它们的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

(作用)第一,意见表达功能;第二,组织功能;第三,参政功能 第四,民主监督功能;第五,教育功能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名词)

1、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2、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3、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层次居于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它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它直接反应了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状况,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和不同阶级的地位与利益。第十二章政治文化(大题)

1、政治文化的特征?

①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这是政治文化相对于一般文化更为显著的特质。政治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这是政治文化不同于集中、直接反映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政治思想的一个特点。

②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我们把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为主导型政治文化,因此,在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整个政治文化体系钟,存在着主导型政治文化和属于亚文化系统的非主导型政治文化之分。

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并随着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2、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的功能,是指政治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对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影响和作用。

①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政治文化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情感,反映了政治体系、法律制度在社会成员心中的价值认知取向。②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政治文化规定着政治主体内在的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倾向。③影响政治过程。社会成员的自我意识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④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⑴ 政治文化对于确立政治制度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⑵ 政治文化对于维持政治关系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⑶ 每一场政治文化的变革,都与政治制度的变革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文化为背景的

3、为什么说政治意识形态层次居于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276页

(1)政治意识形态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它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状况,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和不同阶级的地位与利益。

(2)是因为它代表着政治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政治文化的本质,它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影响或制约着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其他各层次只有通过它才能发挥作用。

4.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论述)278页 ⑴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即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在内容,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外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运行过程的目标,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手段

⑵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密切关系表现①主导型政治文化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引导和制约②培养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和提高政治能力的手段③对反社会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自行展开)

第十三章 政治发展(名词)

1、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同经济发展相伴的概念,它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因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对经济生活以及全部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治发展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政治形态的这种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变化就是政治发展。

2、政治改革:我们把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矛盾状况,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依靠现有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改进政治体制、调节政治关系、完善政治功能,以巩

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称作政治改革。

第十三章政治发展(大题)

2、常态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298页(1)第一,政治结构的合理化。

(2)第二,政治功能的完善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与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其所促成的一体化社会联系的紧密相顺应;其二,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具体环节、运作方式上的分化或多元化趋势相顺应。(3)第三,政治变革的自主化。

3、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观点?(论述)293页观点展开、结合实际(1)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2)政治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系统。(3)政治制度的新旧更迭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4)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4、政治改革目标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307页(1)第一,调整政治结构(2)第二,提高管理效能(3)第三,协调利益关系

5、结合实际论述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论述)315页观点展开、结合实际(1)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根本任务。(3)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结构的合理化与政治管理的高效化,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4)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复杂矛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谋求渐进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的政治文明

1、政治文明: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为建立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用于调节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关系的价值规范、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的有机总和。它通常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核心。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336页

(1)第一,国家权力属于劳动人民所有,建设大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共和国。(2)第二,人民代表会议是实现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最好制度形式。

(3)第三,人民代表会议掌握国家权力,人民通过“有经验的代理人”——即人民代表——掌管国家事务。

(4)第四,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

(5)第五,共产党是动员和组织劳动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领导力量。(6)第六,用法制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331页

(1)第一,人类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

(2)第二,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现实活动,必须以现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基础。

(3)第三,政治文敏建设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4)第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从古代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进化的过程。(5)第五,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

(7)第七,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4、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论述)341页

①发展社会主义正是文明的核心要旨,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党的领导,是实现人命民主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举措。人民民主是宗旨,党的领导是灵魂,依法治国是手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实践

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人民民主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体现,是民主内容与民主形式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③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是整个政治生活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举措

第二篇:政治学原理

1、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A)A戴维·伊斯顿

2、“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说这句话的是(B)B孙中山

3、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的主导流派是(C)

C儒家

4、“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这是(B)的著名论断。

B亚里士多德

5、在理论内容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政治研究从属于(A)A伦理学

6、现代政治学学科最早出现于(D)

D美国

7、自宋代后,儒家发展产生了(C)思想,为封建专制统治所利用。

C理学

8、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所遵循的许多基本原则都产生或成熟于(D)时期。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主张政治学研究应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主张政治研究应价值中立,并以此为基础形成“(A)”。A政治科学

10、(B)是第一个使政治学从伦理学中独立出来的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他的《君主论》也是探讨“治国术”的经典名著。

B马基雅维里

1、政治学理论中通用的国家一词是指“(D)”。D、state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将按(C)来划分共同体范围,作为国家区别于原始氏族制度的两个基本特征之一 C地域

3、(C)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C列宁

4、卢梭研究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是(C)C社会契约论

5、关于国家起源问题,最早提出自然生成论的是(A)A亚里士多德

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形态与社会演进图式是相应的,即历史上的国家可以分为(A)A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7、1648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现代(D)体系形成的标志性事件。D民族国家

8、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基于“(C)”的特殊的社会管理职能从原有意义上的社会职能中分化出来。C生态保护

9、在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最快、最完善、最现代化的主要还是(B)。B暴力机关

10、(A)国家的特点在私有制、代议制、普选制、分权制衡和政党制度等经济政治基本制度和原则中得到了集中体现。A自由资本主义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表明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又叫做(B)。B政体

2、(A)总结出五种政体,分别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并认为这五种政体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循环过程A柏拉图

3、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和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暴民政体等六种类型的是(C)C波利比乌斯

4、(C)的混合政体理论对近代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发挥了重要的影响。C波利比乌斯

5、亚非拉国家采用的政体多数是严格管制社会的政治参与活动,但对于非政治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空间则给予相当的自由。这是(C)的特征。C威权政体

6、下列国家中,当前采用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是(B)。

B美国

7、下列国家中,当前采用半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是(C)。

C法国

8、下列国家中,当今采用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是(D)

D瑞士

9、英国的政体是典型的(A)。A议会内阁制

10、将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三军统帅之职集于一人的政体是(B)。B总统制

1、政府最为狭窄的涵义,是指管理整个国家的最高(B)B行政机构2、17、18世纪,对人民主权原则理论贡献最突出的是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和法国思想家(A)A卢梭

3、分权制衡理论最为经典的表述者是(C)。

C孟德斯鸠

4、一般认为,(A)对于保持政治稳定和凝聚政治认同大有好处。A虚位元首制

5、预算表决权是由(B)行使的一项重要职权。B立法机构

6、最早设置议会督察专员制度的是(D)。

D瑞典

7、英国的国家元首采用(A)。A虚位元首制

8、责任政府原则要求,政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向(D)负责。

D人民

9、在美国,弹劾总统是(C)的职权。C参议院

10、司法机构是掌握裁判权的国家机构,核心职能是(A)。A审判

1、政党的(A)是由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揭示出来的A 阶级性2、1847年6月成立的(D)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政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B)。B 兴中会

4、多党制起源于(C)。C法国

5、我国的政党制度属于(B)模式。B一党领导制

6、两党制最初起源于(A)。A英国

7、日本的政党制度是典型的(D)

D一党独大制

8、执政党(在朝党)、反对党(在野党)的划分依据是(C)C是否掌握国家政权

9、我国八大民主党派是中国的(B)B参政党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A)A执政党

1、早在古希腊城邦政治时代,就有公民对政治的直接参与,这被称为(B)B直接民主

2、下列属于政治参与主体的是(D)

D公民

3、现在英国、美国、法国等法律都规定选民的年龄下限是(A)周岁。A18

4、政治参与通过公民的(C)来制约政治权力的行使,并通过政治参与所形成的的授权达成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C政治权利

5、一般来说,“公民”一词反映了一种法律上的(A)。A平等关系

6、(C)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所有者,其影响政治的途径就是广泛的政治参与,是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C公民

7、公民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政治参与形式是(B),它是公民对现实政治过程的一种综合性选择。B选举投票

8、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影响政府决策而达到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一般被叫做(D)D利益集团

9、利益集团主要是通过(A)来进行政治参与,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的。A 利益表达

10、由全体公民投票对法案进行表决或否决的活动是(B)B公民复决

1、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A)。A阿尔蒙德

2、政治认知是属于(B)的一种具体形态。

B政治心理

3、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群体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规定是(D)。D政治意识形态

4、社会的政治文化的学习、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就是(B)。B政治社会化

5、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最为系统化和强有力的手段是(B)。B学校

6、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C)的社会化。C政治文化

7、如果政治生活中的社会成员没有明确的政治角色观念,就是(A)政治文化。A地域型

8、社会公众积极遵从一整套具概括性且明确陈述的价值观,且将这政治性念奉为圭臬,而不论其是否可能实现,这是(C)的政治文化的特征。C意识形态

9、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是典型的(B)政治文化。B依附型

10、一个社会中,民众对政治生活观念、价值出现严重的分歧和对立,是(D)政治文化的特征。

D极端 1、1966年,(B)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发展”这一概念。

B阿尔蒙德

2、西方学术界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都是一个,即(A)的理论。A现代化

3、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是(B)类型。B早发内生型

4、(D)政治发展主要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D后发外生型

5、实现政治权力迅速变革,使政治体系发生的全面质变的政治发展途径是(C)。C政治革命

6、政治革命后按照革命承诺和宗旨,全面改造整个社会的各种关系,奠定新社会的本质基础,这是(C)C政治更新

7、为了加快政治发展的步伐,我国目前正在进行(A)A 政治改革

8、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是从(B)开始的。B晚清

9、基于对民族国家选举民主的功能异化的反思,哈贝马斯提出了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C)概念。

C协商民主

10、从政治发展规律的普遍性来看,政治发展的核心是(D)

D国家政权

1、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指南及国际政治的核心要素是(B)。B国家利益

2、(A)反映了国际体系的空间利益关系。A地缘政治

3、国际政治最重要和最稳定的行为主体是(D)

D国家

4、根据国际组织的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联合国属于(A)国际组织。A一般政治性

5、当代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C)。C政府间组织

6、当前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B)。

B联合国

7、我们把国际政治中各种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长期联系和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叫做(C)C国际体系

8、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C)。

C周恩来

9、目前的国际体系是(D)。

D多极竞争体系

10、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A 独立自主、多选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政治”的表述中属于权力性解释的是(AB)

A、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 B、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2、下列关于“政治”的表述中属于管理性解释的是(CDE)

C、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 D、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E、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这一概念的基本界定是(ABCDE)

A、“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B、“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C、“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D、“政治是一门科学”E、“政治是一种艺术”

4、西方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政治概念的区别主要是(ABDE)

A、西方政治学的政治概念重点围绕政治现象本身展开论述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概念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的本质

D、西方政治学的政治概念强调政治活动总是与人们的意志和利益相联系

E、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概念真心实意地表达了为人民谋取利益的主张,并指出了促成人民利益真正实现的具体途径。

5、在古代中国语境中,言“政治”则必然包含下面的涵义(BCDE)

B、政治含有国家处在或趋于良好状态的内在规定性

C、要达到政治所内涵的良好状态,必须首先依据一定的规矩或标准 D、政治也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规矩处于或趋于稳定状态 E、政治必然是与国家有关的

6、在古代西方语境中,政治的涵义应包含(ABCDE)

A、政治是与城邦联系在一起的B、政治是城邦公民特定生活状态的总和 C、城邦生活状态的特征是自由、平等D、政治是与专制不相容的 E、没有了政治生活的公民就不成其为“人”

7、在中世纪欧洲,政治所具有的基本涵义包括(ABCDE)

A、遵守契约和法律构成了政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范B、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活动开始萌芽 C、政治是与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的D、政治研究主要着眼于论证神权统治的合理性 E、这一时期的政治研究从属于基督教神学

8、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主要方法论有(ACDE)等。A、伦理学方法论C、法学方法论D、社会学方法论E、神学方法论

9、马克思的(BC)的理论发现,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成熟。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理论

10、公元1500年~19世纪后半叶,政治学代表人物及经典的政治论著有(BCDE): B洛克的《政府论》C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D密尔的《代议制政府》E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

1、一个典型的现代国家应该包括(ABCE)等基本要素。A领土B人民C政府E主权

2、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这一基本原理,可以从(BCDE)方面来理解: B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C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D国家权力始终是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E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

3、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可以从(ACE)几方面来理解: A国家是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来实行阶级统治的

C在形式上,国家是以第三种力量的面目出现来实施阶级统治的

E国家利益不仅在形式上,而且一定程度上在实质上也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

4、历史上,关于国家的起源问题作出的探讨包括(ABCDE)A自然生成论B君权神授论C社会契约论D暴力征服论E社会分工论

5、传统国家形态包括(ABCD)等几种具体形态。A古代城邦国家B古代帝国C中世纪封建王国 D专制国家

6、现代国家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E)。

A自由资本主义国家B法西斯国家C晚期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E第三世界的威权主义国家

7、从国家的本质来看,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CD)C政治统治的职能D社会管理的职能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分析产生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情况是(BC)。B国家处于某种危机状态时C国内各阶级的斗争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时

9、国家的(ACD)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共同构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A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特殊的社会管理职能

10、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特点是(ABCE)

A在事实上取消了议会和一切的公民权利制度B法西斯党支配一切,实行极权统治 C行政首脑具有无限的权力E整个政府就是一部军事官僚机器

1、国家形式包括(BD)方面内容。B国家机构形式C国家机构

2、国家结构形式表明了(ACD)

A国家权力纵向配置关系C国家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亚里士多德认为正宗政体有(ACE),是为公共利益而统治的好政体。A君主政体C贵族政体E共和政体

4、现代以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主要考虑标准,把政体区分为(BCD)B民主政体C极权政体D威权政体

5、现代以政府内部各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为依据,把政体区分为(ABCDE)。A议会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E社会主义议会共和制

6、现代民主政体主要有以下特征(ABCD)

A竞争性的选举制度B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 C公民社会的独立性D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多元价值并存

7、西方学者将威权政体进一步划分为(ABCDE)等亚类型。A君主统治型B个人统治型C支配政党型D宗教控制型E军人政权型

8、与议会内阁制相比,总统制在(ACD)方面具有优越性。A政治稳定性C应付紧急情况D政府的稳定

9、从历史上看,世界上存在(BCD)等国家结构形式。B单一制C联邦制D邦联制

10、我国当前的国家形式可以表述为(AB)。

A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B政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我国的单一制的优势和特点表现在同时采用(CD)制度上。C特别行政区D民族区域自治

12、当今采用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有(ABCD)A英国B法国C日本D中国

13、当今采用联邦制的典型国家有(ABCDE)A美国B印度C瑞士D加拿E德国

1、广义的政府包括(BCD)。B立法机构C行政机构D司法机构

2、现代政府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人民主权原则B责任政府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法治原则

3、现代国家的国家机构一般包括(ABDE)。A国家元首B立法机构D司法机构E行政机构

4、美国总统属于(AE)A个人元首E实位元首

5、现代国家中,议会的主要职能是(ACD)A代表职能C立法职能D监督、制约职能

6、议会采用两院制的国家有(ABCE)A英国B加拿大C爱尔兰E美国

7、行政首脑的职权包括(BCDE)

B任免权、发布命令权、决策权C行政业务的指导监督权D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 E掌管军事与外交事务的权力

8、科层组织的(ABCDE)特征使得对科层组织及其成员的控制颇难得到保证。A内在的扩张倾向B专业特长C常任制D根深蒂固的习惯E政策的执行者

9、现代司法机构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体现在(ACD)几个方面。A司法独立C司法审查D行政裁判制度

10、按照政治学理论的解释,在我国,广义的中国政府包括各级(BCDE)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人民政府E人民代表大会

1、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对于政党的涵义主要有以下(ABCD)种表述:

A联合说B中介说C选举组织说D政治团体说

2、政党拥有下列基本特征(ABCDE)

A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B政党具有阶级性C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D政党拥有一定的政治纲领E政党和国家政权密不可分

3、对于政党的产生,西方学界看法不一,主要(ABCDE)等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政党产生的原因。A内生党B外生党论C制度论D历史局势论E发展论

4、按照政党的阶级属性,可以将政党划分为(DE)D资产阶级政党E无产阶级政党

5、按照意识形态,可以将政党划分为(ABC)A激进型政党B改良型政党C保守型政党

6、政党的主要功能包括(ACDE)

A目标制定。B发动革命C利益表达与聚合E培育与遴选精英

7、多党制又可以分为不同的亚类型,包括(ABD)。A温和多党制B碎片化多党制D一党独大制

8、以政党数量为依据划分政党制度类型的方法最主要包括(ACE)A“三分法”C“五分法”E“七分法”

9、下列国家的政党制度具有典型的两党制特征的有(ABCDE)。A英国B美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E新西兰

10、政党竞选纲领一般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BCD)B可以评估的具体的政策目标C政策实施的体制与结构D政策实现的日程表

1、政治参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层涵义(ACDE)A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者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团体

C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体系的政治过程D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影响政府的决策 E政治参与的途径常常多种多样

2、政治参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BCDE)

A动机复杂性B非职业性C目的单一性D途径和方式的多样性E明确的行为表示性

3、政治参与的宏观功能有(ABCDE)

A有助于维护、支持、促进民主政治的正常、健康运行与发展

B有助于促使国家政治权力在尽可能公平而健康的轨道和方向上运C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D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E有助于维持政治稳定和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

4、政治参与的微观功能有(ABC)A公民对政府的制约监督功能 B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 C有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

5、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有(ACE)等形式。A投票C政治结社E参加各种政治活动

6、政治参与的主体包括(CD)C公民D政治社团

7、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政治社团是(BCDE)B工会C青年组织D妇女组织E工商联合会

8、政治参与采取的具体途径受(ABC)的影响 A参与的范围B制度化的参与渠道C政治文化的影响

9、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的非强制性利益表达包括(ABD)A政治捐款B直接游说与间接表达D参与决策

10、詹姆斯·Q·威尔逊认为战后促进利益集团崛起的因素主要有(ABCD)A经济的广泛发展B政府的政策本身创造了利益集团

C政治组织不像利益集团会自然而然的形成D一种组织产生了相对立的组织

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精神反映,通常表现为(ABCDE)等形态。

A政治认知B政治情感C政治态度D政治意识和政治信念E 政治动机和政治价值观

2、政治文化的内容可以分为(BDE)等层次。B政治心理D政治思想E政治意识形态

3、政治思想则是公民或团体对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特别是政治体系深思熟虑后所形成的比较全面的稳定的观点、想法和见解。包括(ABCDE)。A政治理想B政治信仰C政治学说D政治理论E政治价值观

4、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CDE)。

B政治性和文化性C民族性与普适性D时代性与继承性E阶级性与社会性

5、政治文化的结构包括(BCD)几个方面。B体系的文化C过程的文化D政策的文化

6、根据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可把政治文化划分为(ABC)。A地域型政治文化B依附型政治文化C参与型政治文化

7、下列属于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的是(ABCDE)A家庭B学校C政党D报纸E政府

8、一般来说一个民主政体的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ABD)

A政治权威被公民普遍认可B公民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D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9、根据社会成员所抱持政治信念的世俗化程度可以将政治文化分为(ABC): A传统的政治文化B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C实践型的政治文化

10、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类型应该是(CDE)。

C多元政治文化D参与型政治文化E实践型的政治文化

1、衡量一国政治发展的标准主要是在一定政治秩序的前提下实现(AC)。A政治民主化C政治制度化

2、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有(ABC)。A政治民主化B政治制度化C政治高效化

3、国内学术界一般把政治发展类型分为(BD)。B早发内生型D后发外生型

4、下列国家属于早发内生型政治发展模式的是(CDE)。C英国D美国E法国

5、下列国家属于后发外生型政治发展模式的是(BC)。B新加坡C巴西

6、后发外生型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ABCDE)A时间的巨大压力B早发内生型国家示范的压力C问题的巨大压力 D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巨大张力E缺乏自主性

7、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是(DE)。D政治革命E政治改革

8、政治革命后必须经过(ABE)才能达到政治发展的目的。A政治重建B政治更新E政治社会化

9、政治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ABC)等几方面。

A政治发展现象本身的普遍性B政治发展规律的普遍性C政治发展趋向的普遍性

10、政治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BCDE)等几方面。

B政治发展模式的特殊性C政治发展过程的特殊性D影响政治发展因素的特殊性 E政治发展程度的特殊性

1、国家政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ACD)。

A是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政治关系C根本动因是国家利益的综合博弈 D主要表现形式是各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2、影响国际政治的主要因素有(ABCD)

A时代性质B综合国力的对比C国家利益D地缘政治

3、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体现在(ABCDE)

A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对外延伸B国内政治受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制约C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主体不同D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利益取向不同E国内政治存在公共权威,而国际政治不存在公共权威

4、以下属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是(ABD)A国家B国际组织D跨国公司

5、以下属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是(ABCD)A中国B联合国C欧盟D欧佩克

6、国际体系的历史形态包括(BCDE)。

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E多极竞争体系

7、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BCDE)。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内政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E和平共处

8、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ABCE)几个变化过程。A“一边倒” 外交政策B“两条线” 外交政策

C“一条线一大片” 外交政策E“全方位”外交政策

9、新时期我国外交面临的主要挑战是(ABCD)

A霸权主义B强权政治C一超多强不利于维持中美关系的平衡发展D台湾问题

10、中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的新型伙伴关系和友好合作关系具有的特点是(BCDE)B互不为敌C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D各自都有合作的愿望 E双方能够采取切实的措施发展相互关系 是非题(在正确的题目后面打A,错误的题目后面打B)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它与历史上其他政治学体系都构成了重要区别。(A)

2、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提供重要的新内容。(A)

3、“事鬼”这一祖先崇拜传统所遗留的宗教神权政治观,和“尚文”而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制度化是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政治成就。(B)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离不开权力这一政治的核心问题。(A)

5、政治研究的最早内容是权力研究(B)。

1、“国家”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在含义上基本一致。(B)

2、国家不能相对独立于社会和阶级之外。(B)

3、从长远看,现代国家自主性的发展为国家的最终消亡创造了条件。(A)

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形态与社会演进图式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B)

5、国家职能中,社会管理职能对于政治统治职能具有优先性。(B)

1、国体决定着政体,因此,一国是什么国体就有与之对应的政体。(B)

2、最早研究政体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B)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均为民主共和制,全部采用新型的议会共和制。(B)

4、不管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在文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内部稳定和良好运转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A)

5、立宪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第二,国家元首有无任期限制。(A)

1、多数联邦制国家倾向于采取两院制,多数单一制国家倾向于采取一院制。(A)

2、不论是虚位元首还是实权元首,都属于个人元首制。(A)3、2006年的美国政府就是指布什政府。(B)

4、责任政府原则是指现代政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向国家元首负责。(B)

5、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议会的职能仅限于代表全体人民“立法”。(B)

1、两党制就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两个政党,并由他们轮流执政的制度。(B)

2、国民党是我国第一个近代政党。(B)

3、现在很多国家不同政党竞选纲领出现了政治主张趋同的现象。(A)

4、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直接得益于西方国家代议制、普选制等基本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A)

5、一般将国家对政党的有关法律规定即视作是政党制度本身。(B)

1、与制度化政治参与相比,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A)

2、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新发展给传统的政治参与带来了活力,但是同时又有可能激发政治参与的负面功能。(A)

3、政治参与也可能导致负面功能,这在当今的发达国家表现尤为明显。(B)

4、公民参与政治的目的与政党参与政治的目的一样。(B)

5、中国公民就是中国人民。(B)

1、民主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高。(A)

2、统治者的政治文化与被统治者的政治文化也可以等同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划分(B)。

3、政治民主化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A)

4、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外在形式,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和形成的内容。(B)

5、国旗国徽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途径形式。(A)

1、政治发展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B)

2、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是一对相似的概念。(B)

3、政治发展以追求政治稳定为目标。(B)

4、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

5、政治革命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政治革命本身就是政治发展。(B)

1、国际政治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B)

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

3、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A)

4、现在国际体系的特征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控制着世界政治局势。(B)

5、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反对霸权主义。(B)

第三篇:政治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孙中山先生是()政治观的代表人物。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A.城市 B.民主 C.法律 D.国家

3.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的。A.意识形态 B.宣传教育 C.国家强制 D.重叠共识

4.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的理解。A.政治妥协 B.政治治理 C.政治合作 D.竞争

5.()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6.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7.()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A.罗尔斯 B.韦伯 C.托克维尔 D.亨廷顿

8.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A.19世纪 B.20世纪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9.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10.1970年代以后,()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A.生态主义 B.社群主义 C.新右派 D.女权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A.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

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的产物。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4.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A.冲突 B.合作 C.竞争 D.团结

5.()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阿根廷

6.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8.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A.公共权力 B.民主 C.专制 D.人性

9.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10.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体现了法治原则。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三、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延续2000多年。君主专制

2.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儒家 3.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和共和党所把持。民主党

4.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经济自由

5.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政治斗争

6.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7.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公民的意志

8.宪法和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个人权利 9.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政治稳定

10.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政治秩序

第四篇:政治学原理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

3、经验事实表明,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

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

1、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

2、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

3、我们把人民运用其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5、根据的监督制约机制

1、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5、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3、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4、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5、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1、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3、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4、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B)社会时期。A 封建B奴隶C 资本主义D 原始

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哥拉底D 西塞罗

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D)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B杂家C兵家D 儒家

4、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B)。A孔子B韩非C庄子D 荀子

5、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A法B势C术D变

6、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ABD),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A联盟理论模式B博弈对策模式C 制度变迁模式D 理性选择模式

7、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CD)。

A政治沟通分析方法B心理研究方法C政治系统分析D社会学研究方法

8、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 BCD)。

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D 阶级分析方法

9、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A制度研究途径B 权力研究途径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0、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

A政治哲学研究B 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D 政治法律研究

1、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而展开。

A 皇位继承B 治民之术C 统治术D 治国之道

2、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B)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 君主专制政体B 君主立宪政体C 民主宪政政体D 共和政体3、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D 民众主义

4、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A 城市B 民主C 法律D 国家

5、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ABC)。

A城市国家的观念B城邦的理论C世界国家论D直接民主理论

6、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AD)的研究当中。A法律B 城邦C社会D国家A7、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A托马斯·阿奎那B 菲尔默C 马基雅维利D圣•奥古斯丁8、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ABC)理论的诞生。A社会契约B 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自由主义

9、“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ABC)。A经验主义B实证主义C科学主义D理性主义

10、(C)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A 科学主义B经验主义C现实主义D理想主义

1、马克思主义认为(D)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A 集体B政党C 民族认同D利益

2、(ABCD)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A 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理论与策略

3、(D)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A命令方式B规范方式C 说服方式D压力方式

4、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C)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A 说服方式B命令方式C奖酬方式D规范方式

5、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ABCD)。A 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B民族关系C文化传统D历史状况

6、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A)和道德权利。A 法律权利B 经济权利C 教育权利D文化权利

7、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ABCD)。A受教育权利B健康C选择职业D 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8、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ABCD)。

A《权利法案》B 《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人身保护法》

9、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B荣辱与共C互相监督D长期共存

10、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D)划分。A 体系性B 结构性C系统性D功能性

1、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B 监督C 法治D选举

2、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3、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的(ABCD)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A具体的历史条件B民族构成C政治力量的对比D经济生活方式4、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ACD)。

A君主政体B共和政体C民主政体D 寡头政体

5、马克思主义认为(A)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A专制君主B贵族C二元君主制D 寡头制

6、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CD)。

A苏维埃政权形式B委员会政权形式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7、当今世界,(ABD)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A法国B 中国C德国D日本

8、“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ABCD)。

A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D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9、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BCD)。A行政机构B国家元首C 司法机构D立法机构

10、下列国家中采取两院制的有(ACD)。A 日本B中国C 美国D英国

1、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D)的观点最具代表性。A 叔本华B 黑格尔C 康德D 哈贝马斯

2、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AD)为特征。

A 组织的多元化B 两院制C 多党制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3、1869年8月,德国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即德国(A)。

A社会民主工党B 社会工人党C 共产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4、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A)政党。A核心会议型B精英型C支部型D代表性

5、政党以其(ABCD)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A方针B意识形态C 政策D 理论纲领

6、(AD)可谓多党制的典型。A法国B美国C日本D意大利

7、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ABD)。

A制度性团体B协会性团体C保护性团体D 社区性团体

8、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BCD)。A农民组织B青年组织C工会D妇女组织

9、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BCD)。A大众传媒B立法机关C超国家机构D政党和议会党团

10、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BCD)。A合法示威抗议B 政变C 恐怖活动D司法诉讼

1、社会主义将(D)确定为其宪政规则。A司法独立B三权分立C党的领导D议行合一

2、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A政治妥协B政治改良C政治革命D政治改革

3、(A)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A罗尔斯B韦伯C托克维尔D亨廷顿

4、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首先就要求政府的(AD)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对政治体系的要求。

A机构精简B 工作高效C 人员廉洁D职能合理

5、传统政治观点主要关注围绕着国家(C)而产生的行动与思想。A合法性B治理C政权D统治

6、(A)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B哈耶克C罗尔斯D诺齐克

7、经济制度效率概念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D)率先提出的。A布坎南B 萨谬尔森C凯恩斯D帕累托

8、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精神的结果。A法制B法治C民主D平等协商

9、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B)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布坎南B罗西瑙C俞可平D韦伯

10、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B 合作C伙伴关系D 协商

1、参加政党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多集中在(D)期间。A游行B集会C 公决D 选举

2、作为萌芽形态的选举制度产生于(A)社会。A奴隶制B原始C 封建D 资本主义

3、在国家的选举中,选举一般是指选举(AB)。A 国家代议机关的代表B国家特定的国家公职人员C 政党领袖D议会首脑

4、(A)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A法国B美国C 英国D 意大利

5、(ABC)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意大利

6、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B选举C弹劾D 罢免

7、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ABCD)。

A司法监督B行政监督C立法监督D政党监督

8、一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A 社会监督

9、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BC)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 撤销决定B制止行为C 否决议案D罢免权利

10、新闻舆论的监督方式主要有(ABC)等舆论形式。A调查B 报道C评论D批评

1、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ABC)A政治态度B政治信仰C政治感情

2、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AD)。A政治动机D政治行为

3、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A哈贝马斯B 伯恩斯坦C 马佐尼D葛兰西

4、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A代议制B 民主制

5、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宣称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并把(ABC)作为其基础。A机会平等B个人责任C公民和社区动员D自治6、20世纪后期在西欧,“新法西斯主义”往往与(ACD)的狭隘民族主义相联系。

A超国家主义B 反对民族融合C反对全球化D反对移民运动

7、生态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兴起的(ABC)的意识形态。

A倡导保护生态平衡B相信自然界为有机整体

C倡导保护环境D提倡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对待环境危机

8、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ABCD)的过程。

A知识B 规范C价值D 规则

9、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ABCD)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B大众传媒C 政治实践D政治活动

10、特定的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BD),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A凝聚意义B 代表意义C 表现意义D 象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分析(AC),为我们确定政治发展的含义提供了指南。

A国家类型历史演变的方法论B阶级分析的方法

C社会发展D辩证唯物论

2、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过程。

A现代化B民主化C法治化D法制化

3、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A)为典型。A德国B美国C英国D 法国

4、(D)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A发展经济B 共同富裕C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

5、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C),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A政治稳定B 政治一致C政治秩序D政治共识

6、早在古希腊的时候,(D)就指出法律与秩序的联系:“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的法律(和礼俗)的习惯”。A希罗多德B 苏哥拉底C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

7、(D)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A布坎南B 哈耶克C罗尔斯D 亨廷顿

8、宪政的核心是(D)。A 形成公民社会B 依法治国C 保障自由D民主政治

9、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A)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A宪政

10、(D)提供了全球化的物质基础。D 技术革命

1、古希腊时期的(AB)等人都把民主视为“暴民政治”或“愚民政治”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2、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C)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C直接参与

3、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C 政治D道德

4、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ABD)A 权威B平等C 自由D 自治B5、民主制度对公民个性的“抑制”,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B)。B社会的专制

6、美国经济学家(A)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A哈耶克B熊彼特C诺齐克D布坎南

7、(A)革命实践了“人民主权”原则,通过革命推翻旧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模式。A法国

8、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CD)。A暴力革命B军事战争C妥协D选举

9、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ABCD)。

A地理条件B经济条件C平等和福利D设施条件

10、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ABCD),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A宽容B不要期望过高C自立D多元化

1、政治: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政治学是指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政治权利: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3、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权力: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5、权利: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1、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2、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3、国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4、君主制: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5、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6、共和制: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7、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2、政治社团组织: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3、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4、政党: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5、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1、公开性: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政治秩序: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3、政治共识: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4、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5、治理:治理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1、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2、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4、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5、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6、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1、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3、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1、政治发展:政治发展主要是指当代政治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现代化问题。

2、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3、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4、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5、宪 政: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6、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民主: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民主化: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作业(1)[案例分析]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答题思路:

对于形成性考核册中的这个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说明什么是政府官员腐败;

2、分析为什么要制约权力;

3、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

4、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制约权力。

5、字数在1000字左右,(至少800字以上)

答案: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政治权力强调的是权力的政治特征,是权力现象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有关权力的一般理论,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力在政治生活中还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权力,反映了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行为能力。

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权力的特性就使它在客观上具有了易腐败性。

(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上述政治权力的权威性、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和排他性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规则与法律对权力加以限制和制约,防止权力的行使者滥用权力。如此,才能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使权力真正地用来为人民服务。

三、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

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

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

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

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

1、(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社会监督以一种无所不在的监控方式通过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警戒,表现出巨大的震慑力量,促使人们谨慎、正确地使用权力,并拥有诉诸法律的手段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制裁,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运行偏离既法定的轨道。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作业3思路:(同学们,你们在百度搜一下,这些论文都有,如果看到其他与我们课程相关的论文,更好)

(1)试论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由来(2)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3)论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4)政治中的理性主义(5)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6)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的一些思考(7)对民主的历史思索(8)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9)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10)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11)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12)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13)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14)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 例文:(仅供参考)政治与理性

答:“政治与理性”这样的题目听上去有点自命不凡,但是,它自命不凡的原因,正是它自命不凡的籍口,十九世纪以来,两方思想,一直不遗余地批判政治结构中的作用或理性的匿意。因此,我再一次捡起这个庞大的话题不显得极不恰当。然而,这么多先前的尝试也是一个,它保证任何新的冒险比先前的也差不到那儿而且不管怎样大约也和以前的一样幸运。

启蒙的任务是大大扩展理性本身的政治权力。但是十九世纪的人们很快就开始疑惑。在我们的社会中理性是不是已变得过于强大,他们开始担心在一个倾向理性化的社会和针对个人及其自由权利,种方及其延续的某些威胁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他们搞不清是不是存在这种关系,换句话说,自康德以降哲学的作用就是防止理性越出经

验,给定物的界限,但也是以这个时候起——即从现代国家,从社会的政治管理发展之日起——哲学的任务也同时是对政治理性的过渡权力保持警觉,这样一种未来的生活更能给人以希望,理性化和政治权力的过渡这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我们无需等到出现了解层制和集中营才认识到存在这样关系,但问题是如何来处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们要“审判”理性吗?在我看业,没有什么比这么干更而无功的,第一,这一领域和有罪或无罪无关。第二,把“理性”当作无理性的对“二面毫无意义。”第三这样一种审判会使人我们掉进一个陷阱,扮演理性主义者或非理性主义者武断且乏味的角色。

我们要考察这种现代文化所持有的,源自启蒙的理性主义呢?我想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成员的做法,我不想讨论他们的著作——这些作品非常重要,也很有价值。我建设采取另我一种方式,考察理性化和权力之间的联系。

1,明智的方式或许不是把社会式文化的理性化当作一个整体,而是分析理性在几个领域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基于某种基本经验:癫枉,疾病,死亡犯罪性等等。2,我认为“理性化”是一个危险的说法,人们试图对什么事物进行理性化的时候,碰到的主要困难不是考察他们符不符合理性原则,而是去揭示它们运用的是哪种理性。3,尽管启蒙在我们的历史以及政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我们如何陷入自己的历史。我们必须一些更为遥运的过程。大家知道,在欧洲社会,政治权力趋向于赵来越集中的形式,数十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国家及其行政管理和科层体制的组织方式,政治权力与理性这项研究建立在几个基本假设上面,把它们归纳如下:(1)权力不是实体。权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财产,必须孜孜探求这财产的起源,权力只不过是人们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自成一类边就是说,它和交换生产交往不是一类,尽管也和他们综合在一起,权力的特殊之处是,一些人多力可以全百地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但是从来不会彻底地强制地进行,把一个人绑起鞭打,他承受的只是施加给他的暴力不是权力。但是如果他被诱使说话,当他用最后的手段就是宁死也不说这样他就是被迫使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行为,他的自由就受制于权力,他就被治理。(1)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由,不论他的自由多少,权力仍然使他受利于治理,没有在的拒行,就没有权力,(2)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来说,许多因素都决定着权力。理性化也持和经济过程特有的理性化,或生产;沟通技术特有的理性化,不一样和科学话语的理性化也不一样,无论人们形成的团体是大是小,无论是男人对女人,还是成人对儿童,还是一个阶级对一另一阶级,还是一个官僚集团,对全体人民施加的,人们对人的治理都包含一个形成的理性,而不是工具性的暴力。

下载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一: 答案: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 答案1:政治学原理作业1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改革开放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人权、以人为本等政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

    政治学原理答案

    3、当代中国政府应该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答:1.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是由政府在社会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决定的。除了传统上的对外防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对内镇压被统治阶......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一)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逻辑主线清晰: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1、 二元立宪君主制有什么特点?(书70) 参考答案:二元立宪君主制是君主制和议会制并存的政体。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政府与议会分掌政权,因此称为二元......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第一个系统论证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是博丹,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在1984年共同发表的《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是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