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国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国
从“三民”到“四化”
最早提出“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的是美国总统林肯,孙中山后来经过提炼,形成民国式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00多年后的今天在胡温的领导下,新提出的“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贴近民生。每一个转变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都是人类的重大进步。
然而,现在有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是:国民似乎并不信任自己的国家,并不热爱自己的国家,纷纷跑去移民。一些政府部门宁愿把资金去投资、借钱给其他国家,也不投放在本国的民生保障上。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人申请移民的人数渐渐增加,在国家不允许双重国籍的限制下,以及不合理的户籍政策桎梏下,争着获得欧美国家国籍的观念也逐渐成为潮流。在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开始摆脱长达30多年的封闭状态,中国人开始涌向一些传统的移民地,如北美。粗略计算,移居在外的国民超过百万人,以每人带走100万-1000万计,流失在外的的财富将达到10万亿-100万亿之巨,这绝非危言耸听。为什么这么多国民选择移民?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甚至是有些失望。具体说来:一是国民权利没有获得公平对待。繁琐的制度和手续,不公正的地域区别待遇,使国民产生厌恶、排斥和抵抗的情绪。
二是国民对自己国家缺乏信任和安全意识,在中国,即使宪法规定的国民权利,比如言论自由和物产权等,以及强调了百余年的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依旧没有获得严格保障和切实解决,权利与权力比较下来,权利总是不断做出让步。致使国民经常浮生危机感,对本国的司法制度实施缺乏信心。相反在欧美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你都可以完全享有,并且谁也不能随意剥夺你的正当权利,司法机构保证你的正当权利丝毫不受侵犯,否则即属违法。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是需要一种规则约束的,这个规则就是宪政。制定一部好的宪政法律,维护宪政的权威性,以宪政来平衡社会矛盾和不公待遇,保证国民的权利得以落实。依法治国、以人为本,不仅从政府层面,或者群众层面,都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在这方面上,台湾确实做得很好。龙应台先生曾讲了个典型事例,说在台湾任何一名国民,低至农夫,都了解陈水扁被羁押的情况和司法程序。那么回望中国,其实连宪法的普及也是寥寥可数而已。因此,以民主制度来带动社会的发展,来确保国民权利,是最合适最理想的管理方式。
面对这个国民问题老大难,解决的方法概括起来是“四化规则”。就是:“资本阳光化、税赋均衡化、公民一体化、华侨国民化”。
简单阐述,所谓“资本阳光化”,就是应积极推动政府官员财产的透明化、阳光化管理,鼓励和要求官员积极进行财产申报。只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财产完全申报,现有财产就归官员所有,不再进行追究。这样做虽容易引起争议,但也不失为好办法,而在此之后官员还有不明财产收入,则必做严惩。
所谓“税赋均衡化”,就是要求各地的税赋收取标准要统一,并且税和费应该合并或者单收一项,太多的收费会动摇企业的创业信心,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根据福布斯杂志推出了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大陆排名全球第二税负痛苦地,排名第一的则是法国。可见,中国大陆的税赋问题实在太重,国民很难承担得起。将税赋均衡化合理化,是保障民生最直接最有用的措施。
而“公民一体化”则要求每一位中国国民,无论在什么地区什么身份,只要是在中国国土上生活的,其基本权利都应该是一致的均等的,而不因省内省外的限制以及身份等级上的差异有所区别。宪法所规定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都应该落到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从最基本的教育、社会保障上,推动公民权责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华侨国民化”主要面对国外中国人群体,国内现有的对华侨的保护和回乡手续依旧非常繁杂,台湾要有台胞证、港澳地区要办回乡证、华侨要办侨民证,回去一次就要一系列证明以及签证,否则则无法实现“常回来看看”“家人团聚”之心愿。这就等于给想要寻根、归根的侨胞们筑起了坚实的围墙,这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应予废除。
在许多人看来,欧美国家就是一个安全的温床,一道坚实的壁垒和屏障,不需要过于担心财产、人身的安全问题,更不需要担心法律程序不公正不合理,而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却只是挑战法律制度的试验田,是冒险家的乐园。这个想法犹如沉重痛击,击碎赤诚爱国之心。如果国家之于国民有归属感及安全感,“新三民主义”和“四化”都得以落实,国民就真正长治久安、安居乐业了。
后记:本着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和中国人性的原则,本人发表此文章意为抛砖引玉,让广大民众引发思考已达文章的目的。在此,真诚感谢社会各界人士以此作更为深入的探究,熊剑先生的文章尤为突出,阐述问题入木三分。他的一篇《也谈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国》让人深思,从历史的维度陈述中国人不爱国的表现,已经不爱国后面的深层原因。郑重推荐熊剑佳作: 也谈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国
以此,也恳请社会各界能认真关注中国问题、关注中国人的问题,不吝赐教,谨以为谢。我们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社会进步、每个人身上闪耀着文明的光辉。
第二篇:日本人没有爱国主义教育,难道他们不爱国?
本人曾在日本学习生活过一段日子,通过各种书籍资料,了解了二战之后的日本社会,无论是学校等文化教育单位,还是政府机关,或者是工商企业,都没有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一说。而且,在日本,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在日本,也非常忌讳直接使用“爱国主义”的名称。其原因在于二战期间,日本实施的“爱国主义教育”之后,最后演变为“军国主义教育”,于是,日本人就有了一种“爱国主义等于军国主义”的恐惧感。当年,也就是这种思维,以不断地树立假想敌,拉仇恨,喊着什么“中国人要灭亡我们日本,美国人要灭亡我们日本”的口号方式,作为“爱国主义”宣传,结果,让数以百万计的日本青年,在这种爱国主义的宣传洗脑下,命陨他乡,成为战争的炮灰。同时,也给亚洲人民带去了无尽的灾难。最终结果,令人讽刺的是,战后,日本的皇族,也就是天皇裕仁的叔叔、弟弟在二战期间从各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宝运往了日本,据为己有。而且,他在战败后,这个最大的战犯,不仅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反战的和平人士“,而且他的子孙世袭皇位,继承大量土地、财富,这不禁让人感觉到,日本的皇族把所有日本人都给当傻子一样愚弄了。在日本没有“爱国主义教育”,那么日本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吗?本人曾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位叫小林善纪的日本漫画家说的话最具有代表性。他说:“我觉得爱国心,就是爱家乡、爱大自然,就是要为下一代保护好自己居住的环境。换一句简洁的话而言,那就是:爱家,爱己,就是最好的爱国”。只是很遗憾,在日本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智商都不一样吧!经常性地听人们在说,我们中国到处都是没独立思想的脑残愤青。其实,脑残愤青也不仅仅是中国的专利。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日本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数目肯定没中国的多,但是类似于中国脑残愤青的日本右翼脑残也占一些日本的人口比例,它们把爱国看成爱天皇,就像中国的脑残愤青大声地喊着,“爹亲娘亲不如领袖亲”一样,试问连自己的爹娘都不亲的人,能算是人么?其实,说白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人性的亲情感,其实在它们的心中,领袖也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权力的符号,它们其实最崇拜的就是权利,是胜者为王的动物丛林思维。他们甘愿跪倒在日本天皇的膝下,倾其所有地献媚,歇斯底里地高喊着,“天皇万岁”。它们习惯了当奴才,它们的那种所谓的“爱国主义”使它们狂热得像一条狗一样,四处地对和平民主人士进行狂吠乱咬。在日本,还有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那里就是打了鸡血的日本右翼脑残的“爱国圣地”。这些日本右翼脑残没有一点的理性和反思精神。他们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忘记了战争没有赢家,以及原子弹曾给他们的国家,带来过多么大的伤害。这些日本的右翼脑残,似乎一直都在幻想日本天皇能够站出来,登高挥臂一呼:“脑残出征,寸草不生 ”。这个就像中国的愤青脑残一样,高喊着,“哪怕华夏遍地坟,也要杀光日本人,或者,哪怕台湾不长草,也要解放台湾岛”的口号一样。不过,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是每个国家都在不断地追求文明的时代。人类的主流价值观,也是在联合国会议上曾提出的四大自由,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我们人类不是军国主义战争暴力机器,各国之间要奉行,以公正公平公义的准备来交流接触,全世界的主流国家基本奉行的都是民主思想而非流氓思维。回想当年,曾有很多家新闻媒体,在二战80周年的特别节目里,在日本采访过很多位日本人,其中有一位日本青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如果一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政府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自己的人民以那种所谓的“爱国主义”的名义去送死,如果日本这个国家和政府信奉的也是这样的信条,那就让日本这个国家和政府一起灭亡好了。我希望日本的青年不再成为权力的炮灰,作为一名日本公民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曾经在电视节目中,听到那位日本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的这番话。现在我在想,如今在中国,除了中国的脑残愤青,还有多少中国人会这么思考问题呢?
第三篇:李娜“不为国家打球”就是不爱国?
李娜“不为国家打球”就是不爱国?
李娜又一次“祸从口出”了,在印第安纳维尔斯的巴黎银行赛,李娜6-
1、6-3职业生涯首次战胜同胞郑洁,然而赛后采访时她说出这样一番话:“我只是一名网球运动员,我来到这里比赛并不是为了我的国家”、“我也知道我说了真话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恨我,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很久以来,很多的网球迷已经习惯甚至爱上了李娜这种直爽、有一说一的性格,然而这样一番话还是在中国大陆网络上激起了一番争吵。但细细想来,李娜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她正在以个人身份参加职业巡回赛,而不是在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或者联合会杯的时候来说这些。就事论事,一个职业球员在参加一场商业运作赛事的时候这么说没错。而从网管中心单飞后李娜的身份就是一名职业球员。她这么说并不代表她不爱自己的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让体育回归体育本质”的呼声,有意无意间把“为国家比赛”和“为个人比赛”而对立了起来,其实毫无必要。以李娜法网折桂来说,李娜站在了罗兰加洛斯的球场上,一方面她为夺取第一个大满贯,另一方面她中国人的身份也吸引了大量中国观众,李娜的夺冠也让他们感到高兴和自豪。“让体育的归体育”,的确是个美好的愿望,因为它确实能做到的更多,抚平战争的创伤、团结国家精神„„
体育虽然不能回归到纯粹的体育,但也不应该承受更多的体育以外的东西。中国体育长期以来就代表国家、代表人民,无形中给了运动员莫名的压力。1997年金州“十强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冲击世界杯,限制队员日常外出,最终场上队员心理压力过大,技术动作变形。最近的例子就是2010年冬奥会,周洋夺冠后没有“感谢国家”就遭到了体育总局领导的批评。当场上的运动员想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自然很难保证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争取些什么荣誉?
中国自从2008年奥运会金牌第一之后,已经越来越迫不及待的贴上了“体育大国”的标签,然而与之不符的是,我们并没有足够撑起这个标签的运动员,于是姚明、刘翔、李娜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林书豪都成为了“国家英雄”、“民族英雄”„„
郭德纲的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里说:“饶了相声吧,就让他给人民带来点快乐不好吗?”对于体育,亦是如此,饶了体育吧,别再为这为那的。去年女足世界杯,日本女足也没有喊出“为了日本”、“为了日本人民”这样的口号,但是她们的冠军仍然是日本在地震后的一剂强心针。体育本就有一种不言自明的意义,不是非要“为了国家”才会让人感动。
凤凰网评论编辑 魏巍
第四篇:人为什么信佛
吃素信佛了。我说的那个“信”,不是那个简单的相信,而是一种执着和迷恋。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自幼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对于那些佛教道教,我把它统统归于迷信一类,从不沾染。
现在家中有了“香火”,口无遮拦的我自然也要装出一付虔诚之态,在妻子面前不敢乱说乱做,唯恐有违佛教戒律。可是,心底里仍然觉得自己是个伧夫俗
子,对于佛的禅意,难以“会心”。
在我的印象里,佛总是和寺院和(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僧人联系在一起的,而那些佛教寺院全在佳山秀水之间,松柏苍翠,云雾飘渺,游人如织。此刻,我有点惘然,佛竟然有这等力量把市井中的芸芸众生吸引到秀美的山水中来,吸引到自然中来。佛教难道让人认识到人不过是自然的一分子,体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意境?那高山秀水一定就是佛所说的自然法则了。高山象征尊严,松树象征坚毅,湖泊象征静谧,花朵是谦卑和温顺的典范……这一切的自然景物,一定是为人而生,为佛而生,都在含蓄唤起我们内心的觉悟。p>可是,有几人能如此觉悟呢?不要说埋首市井的芸芸众生,或在名利场上的衮衮诸公,即便是披裟执杖,出入宝殿的坐禅僧人,会心的也极少。本是清静的佛家寺院,也被那些庸俗的功名利禄所消融,功德箱变成了募捐箱,出门化缘变成了送钱上门,靠着一二尊泥塑菩萨,日进斗金,与坑蒙拐骗何异?
有一类佛家僧人,穿着不净,但六根清静;大字不识,却世事洞明;经书翻得少,事情做得多;保谦恭之态,不生嗔恨之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类僧人可谓真正成佛了,只可惜,只能在娱乐影片中见到了。
穿越名山秀水之间的我等众生,步入宝殿,双手合什,在佛面前,也不过是装模作样的虔诚和忏悔一番,内心中的“三戒”和“五行”,在走出佛殿后,便烟消云散了。
佛家说,佛就是觉悟的众生,众生就是执迷的佛。烧香拜佛,求签占卦,诵经坐禅,双手合什,吃素放生的何其多,却依然是众生,不是佛……
第五篇:北欧人为什么幸福
北欧人为什么最幸福(这才叫生活„„我们只能叫做活着)来源: 康柔的日志
去年我的一个朋友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瓶酱,结果不小心掉到地上瓶子破了,于是她又换了一瓶新的,她付账的时候收银员问她,你是不是打破了一瓶,她说是,结果收银员说那你免费把这瓶拿走吧。
我以前从flogsta去乘公交车去斯京,我问票多少钱,司机说在车上买很贵的,你有车票卡吗,我说没有。司机说那这样吧,你别付钱了,我免费带你去。
我早上到了斯京,去乘公共汽车,我说我要去这个地方多少钱,司机说车上不能付款,只能刷卡,我说我刚从UU来,没有卡找座位坐下就行了。
啊。他说,这样吧,你 办完事情,回来时我一直在想,瑞典人到底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幸福感,对待人这么友善?如果我能找到几个关键的因素,可执行的因素,我想如果我为我的妻子我的家庭营造这些因素的话,她也看这个世界这么美好,也如此善良的对待每一个人,那我们的家庭一定很幸福。而幸福不就是我们努力奋斗一生所岁追求的东西吗。
北欧的人幸福
下午的四、五点钟,北欧人已经下班开着车到湖边或山上,恣意地划船或攀岩;此刻的中国CBD区,上班族仍卖力地冲业绩,继续吃著各种方便食品。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让中国夜晚的办公大楼依旧灯火通明,晚餐的应酬又变相地延长了工作的时间。
北欧人平均每周工时37个小时,而中国人平均多了8小时。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公布的调查,中国人去年平均工时已经超过2200个小时,几乎居全球之冠。这样的代价,让我们的富裕陷入了著名的“GDP与幸福”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的经济指标逐年攀升,中国人的幸福值却没能与之同步,先升后降地划着一条并不漂亮的曲线。
而最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国推出的幸福指数、幸福值排行中,北欧五国无不高居榜首位置,中国则远远地在三四十位徘徊。无论是在自然环境、公共建设、社会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劳碌的中国人到底是输给了北欧人。
放眼望去,北欧国家没有高楼大厦,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7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生活在这种地方的男人们,幸福从哪里来?
北欧男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园子充满的人生,北欧男人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要的是品质,而不是物质。
孩子是男人生活品质的重要部分
如果你有孩子,而保姆费用特别昂贵,你会选择去外面多找一份工作挣钱给孩子请保姆,还是辞职回家自己带孩子?
在瑞典,很多男人无一例外选择后者。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们有一年的带薪产假,政府鼓励生育。他们会说,你说的没错,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男人带孩子比女人更细致,或者孩子跟父亲在一起才能培养好的个性。Fredrik说的可能最有代表性:“因为我一天不看见我的孩子,不给他讲故事,不在他的小额头上亲一下,我就什么都做不了,人生没有意义了。如果错过了孩子叫第一声‘爸爸’,我可能恨不得撞墙。”
这一点都不夸张,瑞典男人爱孩子是出了名的。在路上经常看到胳膊上都是文身,却在胸前兜着一个婴儿,手上牵着一个孩子,拎着购物袋的金发帅哥,他们慢吞吞地走着,时不时地往街边的店铺里张望一下,仿佛心里在默算还要添置的东西。公园里也有推着婴儿车晒太阳的奶爸,换尿布的时候把孩子的小腿并起来往上一抬,手底下一抻一塞,动作十分娴熟。
Fredrik是一家商场的会计师,公司有专门的幼儿园和哺乳室,很多父母都是带着孩子上班,午饭时间还要去给孩子喂奶。很多奶爸混迹在奶妈中间,坦然地用奶瓶给孩子喂奶,一点都不觉得尴尬。机场的男用洗手间里甚至有专门给婴儿换尿布的操作台,北欧爸爸是一刻也离不开孩子。
“我们并不是‘家务男’,而是‘居家父亲’。如果一个家庭主男把自己淹没在琐碎的家务事里,是愚蠢的表现。居家父亲应该成为孩子心目中最棒的爸爸,还要能有自己的创意,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做过8年家庭主男的Fredrik郑重补充。
瑞典“奶爸”们认为,最好的时光就是孩子们在睡觉之前爬上膝盖,向自己要一个拥抱。这种时候,他们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幸福。对瑞典男人来说,孩子不是男人在寻求成功过程中的一个背景,而是一个男人生活品质最重要的部分。
热爱女人就是热爱自己
众所周知,丹麦的婚姻制度几乎濒临灭亡,很多成年男女选择同居不结婚。结婚的人也经常穿着便装去登个记就可以了。而且丹麦是个性开放程度很高的国家。然而丹麦男人却非常保守和专一。
Eric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在一家公司作软件开发师,还有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升任研发主管。这个时候女友Jan被银行总部派往香港出任经理,这正是Jan梦寐以求的机会,为此她每天坚持学习一个小时中文。这让人担心,没有婚姻关系的感情,能否经得起两地分居的考验?
Eric却抿起好看的嘴唇笑了,他轻松地说,两周后我会去公司领最后一个月的薪水。
Eric认为,自己的工作虽然好,但自己没有Jan那么强烈的工作愿望,当然是自己放弃比较好。Jan每天都那么努力地学习中文,她一定能实现梦想的。根本就不存在两地分居的问题,因为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Eric自己主动报名参加了反对家庭暴力培训班,说起男人应该如何避免家庭暴力,他的话就变得很多;还有准爸爸课程,他说害怕以后去了国外没有这样的课程,他要先学好,如果Jan怀孕了能给她最好的照顾。
这也不是什么特殊例子。丹麦男人从小就被教育要热爱女人,尊重女人。Eric不仅对她Jqan这样,对自己的母亲、姐妹都是这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妹妹的丈夫不幸去世,Eric陪伴了她整整一年,每天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开导她,带她去旅游,在她情绪失控大叫大闹的时候冲上去抱住她,流着泪亲吻她。他热爱所有的女人,这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看来,给女人一个虚无的承诺只能让他感到不安,只有分分秒秒的陪伴和注视才能让他安心。
找到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做
Reidun住在挪威卑尔根附近的一个岛上,岛上几乎荒无人烟,每座房子都掩藏在大片的树林和草坪中。他家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里面的摆设非常普通,但推开后门,人们都会惊叫出来,他的后花园令人惊艳,玫瑰、郁金香发出阵阵香气,嫩绿的草坪被修剪得像绒毯一样,甚至还有一处人工瀑布,水帘底下是一块刻着盾牌的石雕。Reidun得意地说:“这个园子和我儿子同龄,6岁,这个瀑布,我花了整整两年才搭好。”
其实,这个花园并不是那么奢华,花草都是普通的品种,是挪威家家后花园里都有的东西。Reidun引以为豪的瀑布,也不过是普通的石料,他自己雕的图案也难免粗糙。
Reidun说:“我就是喜欢劳动的感觉,浑身热汗,喝一杯冰镇啤酒,很爽。阳光灿烂的时候,脱了衣服在草地上晒一天,是我觉得最幸福的时候。”
Reidun从来都闲不住,他现在的计划是每个星期去刨一根圆木,要在树林里搭一个小木屋,还要砌个壁炉,冬天带全家人去度假。
对Reidun来说,:“我们的花园很大,不仅仅是自己家里的后花园,还有这个国家所有的公园、湖泊和森林。挪威男人的花园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总是能找到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做,让自己的生活处处有味道,不会懒散,只会充实。”
五个问题,你是否象北欧人一样幸福
晚上7点到10点,你在哪里?
中国:人们多在KTV、打牌、吃大餐、交际应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网、看电视)。
北欧:此时是Family time,不开电视机的家庭时间,北欧的商店在晚上6 点钟就打烊(有时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会,很少人在外流连。
你天天陪孩子或家人吃早餐?
中国:年轻父母,经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所以早上起不来,更别说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转角的早餐店解决,有了零用钱,不怕饿肚子。
北欧: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话,也会有一个人陪孩子。
你的青少年孩子愿意跟父母一起出门吗﹖
中国:别说因为青少年叛逆期,事实上,是因为父母亲早年失误所造成的结果。回忆一下,大人带着小孩参加宴会,常任由他们跑来跑去,在极其无聊的情况下,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总是挨骂。长大后便认定,通常父母约的八成没好事。
北欧:父母约子孩出门是欢天喜地的事,即使80岁北欧的老父母打1通电话给 60岁的老孩子,也能相约出游。北欧的父母亲如果带小孩出门,必定以小孩为中心安排行程内容,否则宁可不带在身边,单纯赴约。因此,北欧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约的绝对是好事。
你一定要晚上加班到半夜?
中国:多数中国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
九、将工作摆在第一的结果就是晚归晚起,中国爸爸经常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经上课,同住一个屋檐下,一个礼拜有五天无法见面好好说话,已经成为中国双薪家庭的生活常态。
北欧: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响家庭时间为准,例如父亲宁可选择凌晨3点钟去加班,家里至少还有母亲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亲也只损失早餐的 1小时相聚。凌晨加班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的确为北欧爸爸们增加了3小时的晚餐家庭相聚时光。
帮孩子买房子?还是一起买房子?
中国:许多中国父母经常掏腰包替孩子买车或付头期款房贷,不然,就是要求孩子干脆和父母一起住,省下房租及贷款。
北欧:若要替孩子买车,会让孩子上初中时开始打工攒钱,父母亲以渐进式赞助资金,与孩子一起买了3辆二手车,到了孩子上大学需要用车时,双方便将3辆 二手车的凑在一起换一辆好车,这是北欧人送车给孩子的方式。等孩子要结婚,做父母的通常会算算自己有多少钱、孩子有多少钱,然后双方合资买 1块地,合力盖新房,这是经营亲子感情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