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 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顺畅而又相互制约,最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 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传统 性和一般性。一般而言,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兼顾灵活。除上述最基本原则之外还与下述一些基本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一)、相互牵制原则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三)、岗位责任原则
(四)、协调配合原则
(五)、系统网络原则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不能照搬书本,一味追求控制,而不管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应能达到一个基本目标。
三、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从五个方面着力
1.人员素质控制是关键。人是内控制度的主体,首先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否则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内控制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制定了内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员工来执行,如果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就会失效。所以企业应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招聘不同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竞聘上岗,科学合理地安排,使每个职员所担任的职务与其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相称,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所担任的工作做到最好。
内部控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就高层管理者的控制而言,首先是其应德才兼备,其次是要设计和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加强内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控制检查制度,防止经营者侵犯国家利益、或非法牟取私利。
2.组织控制要科学。首先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即经营业务的授权者与执行者要分离,执行者与记录者、监督者要分离。要注重把握①在决策层内部要有明确的透明度、合理的权利分割与牵制。特别应充分发挥董事会必要的集中决策,集体领导,形成即相互支持与协助,又相应提醒与制约的优势,落实监事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应有的监督检查作用。②决策过程中应有的科学程序以及决策与管理体系中应有的结构层次。
3.业务程序及信息质量控制要完整。企业为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科学高效有序的运行,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定内部业务程序。控制的要求是,按组织控制的要求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工,授予各机构及各层次管理人员相应的审批权,强调任何机构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得行使审批权,也不得越权审批,对已经发生的业务必须按照会计控制的要求及时、正确、全面的反映和记录,并复核记录内容,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建立和和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是完善会计制度设计、信息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企业必须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及有关法规。
4.资产保护控制要灵活。内部控制的各种控制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资产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货币资金的控制。(2)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控制。(3)债权性资产的控制。(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
5、内部审计控制制度要严密。内部审计制度是单位内部设置得专职的审计机构和专职人员,通过经常和定期的审查活动,做到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因此,各企业单位应强化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第二篇: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目录
一.引言⋯⋯⋯⋯⋯⋯⋯⋯⋯⋯⋯⋯⋯⋯⋯⋯⋯⋯⋯⋯⋯⋯⋯⋯⋯⋯⋯⋯⋯⋯⋯⋯⋯⋯⋯⋯⋯⋯⋯⋯⋯·2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3 1.选题背景⋯⋯⋯⋯⋯⋯⋯⋯⋯⋯⋯⋯⋯⋯⋯⋯⋯⋯⋯⋯⋯⋯⋯⋯⋯-----3 2.选题意义⋯⋯⋯⋯⋯⋯⋯⋯⋯⋯⋯⋯⋯⋯⋯⋯⋯⋯⋯⋯⋯⋯⋯⋯-------3
(二)内部控制概念演变⋯⋯⋯⋯⋯⋯⋯⋯⋯⋯⋯⋯⋯⋯⋯⋯⋯⋯⋯⋯--4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定位---4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5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6 四.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7 五.结束语⋯⋯⋯⋯⋯⋯⋯⋯⋯⋯⋯⋯⋯⋯⋯⋯⋯⋯⋯⋯⋯⋯⋯⋯⋯⋯⋯⋯⋯⋯--------------------------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成为是否存活的关键。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目前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还不完善,甚至有些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都比较模糊,有的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但是内部控制的效果也不理想,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企业乃至我国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保持社会稳定、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形成该现状的原因,并且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从而阐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现实作用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GDP比重占50%以上,就业占55%--78%,出口总量占40%--60%。美国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而德国则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己达到388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58.5%,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的50.2%。中小企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国有企业下岗人员80%都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也基本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中小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经认定的省区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都是中小企业建立的,发明的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中小企业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激活市场竞争、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从以上不难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中小企业 由于治理结构不够规范、企业文化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重视风险管理,使得其内部控制在建立和运行上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展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的。.
2.选题意义
(1)选题的实践意义’
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此重要,但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等。如何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是当前实务界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内部环境基础薄弱出发,提出了优化内部环境的具体措施,规范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和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另外,针对内部沟通和监督不力,也提出了完善措旌,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步伐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针对风险评估缺乏,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为了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选题的学术价值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向产业危机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潮“现象.反思这种“倒闭”现象,发现正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才出现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与管理绩效逐步提升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减少企业各种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理论界针对大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比较多,对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还是很少。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指出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这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常规研究思路,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和建议。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数据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来了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在分析我国中小企
业内部控制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了新的认识。
(二)内部控制的历史演变
内部控制是建立在内部牵制基础上的,内部控制起源于20世纪,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至40年代,主要是内部控制阶段,第二阶段是40年代至80年代,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以后至现在,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第一阶段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为保护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业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到了第二阶段初期,在197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审计推荐草案》中指出:“内部控制由组织体制的设计和企业管理人员制定的所有协调制度组成,究其实用方面而论,是为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的业务有秩序、有效率的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可靠和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到了80年代后期,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取代了内部控制一词,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容比以前更实在;第三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1995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78号》。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规章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五个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这就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
纵观内部控制的发展史及其定义,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最初的目标只是查错防弊,是建立在内部牵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侧重于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等财务控制,而到了80年代后期至今其目标和范围变得更加宽泛,更强调保障企业目标的完成,范围涵盖企业管理的所有方面。可见内部控制作为管理手段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目标随着管理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推动企业的发展,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保持企业永不衰退的竞争优势。由此可知建立完善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刻不容缓。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定位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首要任务是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是以一定的目标为目的的,没有目标的行为是盲目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目标越高远,动力越大,前进的步伐才越快。换句话说目标应有利于发展,当旧的目标被达到时企业又有了新目标,原有目标由于滞后于企业发展就会被淘汰或抛弃,不成为目标。企业就是在不断地实现新目标摒弃旧目标中自我完善并发展壮大,如果企业已发展了,而没有新目标还是用原来的目标,原来的目标就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目标的确定关系着是否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可见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内部控制目标定位还处于低层次的查错防弊阶段,还没有体现内部控制在企业战略管理上,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强化企业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其涵盖内容过于狭窄,与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较落后,人员素质不高,资金缺乏,会计基础工作簿弱,核算方法不规范,组织机构不合理,没有很好执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要内部控制一下满足更高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在保障现有的目标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内部控制目标范围,逐步提高目标层次,使内部控制的建立逐步与企业战略发展计划相结合,避免并减少经营风险,助长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实力。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整个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上。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例如许多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岗位分离中的 “内部牵制” 制度均没有建立;一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均由一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本身不符合法律规范。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出具的会计报表以及会计分析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成果。有些企业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随意摊销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逃避税收等,这些行为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着密切关系。
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多数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人员大多是从财会部门转来或由财会部门兼任,没有经过专门审计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及公正性。
3.内控主体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内控认识不深作为内控行为主体,部分企业管理者对财政部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给内控建设和实施带来一定难度。有的财务人员甚至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只能从事简单的收支账务记录和管理,而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是由于忽视对新业务知识及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学习,账务处理不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内控主体素质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发展。大多数管理层对内控制度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偏差,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企业内部成本、资产、资金控制,仅局限性于部分控制内容。因此,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上也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完善的,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部分财务人员。
4.不能正确看待成本效益的均衡,无风险意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不完善与管理者对构建内部控制所要投入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两者之间无法正确权衡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内部控制不能像生产环节那样产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而且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往往在短时期内是看不出其有效性和优势的,因此很多企业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往往认为内部控制没有必要投入,只要制定几条制度就行了。不必花费人力物力在建立内部控制系统上。这种观念和想法导致企业短期经济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也导致企业从上到下无经营风险意识,在处理问题时无制度可依、无制度可执行、或有制度也可不依,处理问题主观性、随意性强,无监控、无审阅、久而久之管理形同虚设,制度形同虚设,使管理中的错误越积越多,对公司产生破坏作用,最后导致企业的灭亡。殊不知单纯的几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更加激烈,要求企业在供应、销售、生产、客户等所有的经营环节建立相互监控、相互匹配的制度和体系,实现渗透于整个价值链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保证成本最低化下企业目标的实现,逐渐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应从实现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建立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问题而不仅仅是从是否获得短期效益的角度来考虑成本效益的均衡,应视其投入资本化而不是费用化。#” 组织机构不合理现代企业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权责不清,管理混乱,内部控制不健全,即使有也没有严格执行,在管理中人情味太浓,往往是情大于法、理,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和部门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缺少协调、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反馈滞后,不能适时监控,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导致业务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办事拖拉,出了问题相互推卸责任,处理事情没有全局观念。
5.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在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IT技术结合现代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中,零库存管理、适时生产等先进的管理理
念对我们传统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对更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对营运过程的分析,风险的评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和条件,使管理信息具有及时、可靠、完整的特点,并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资源。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等原因一时还难以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
四、对策 *" 加强企业控制环境建设企业应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增强责任感,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员工进行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培训,增强风险意识,使员工意识到在工作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以企业的利益作为评判行为好坏的依据,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减少差错和失误,以企业的沉浮兴衰为己任,人人参与企业管理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保障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成因分析
1.内部控制执行中受人为因素限制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家学历都不高,企业是自己辛勤创业的结果,在重大事情的决策中缺乏企业管理理论指导,往往仅凭主观意断。另外,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综合素质上达不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不能充分了解内控的程序或措施,再完美的内控设计也很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人员内控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影响了企业内控的有效实施。
2.风险评估机制缺乏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风险意识普遍淡薄,不重视风险体系建设,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这就大大减弱了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必须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因素,包括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重大投资风险等。
3.内部控制在执行中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内部控制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而这些控制活动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控制的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复杂,岗位的设置就会增加,人员的配备的也会增加,这样必然会加大内控运行的成本。但是如果简化内控的设置,内控的效果将会降低,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将会增大,这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组织结构时必然会考虑控制的相关成本与效益。如果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实施控制效果而产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该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从而使某些小错弊得不到控制。
4.忽视内部审计的职能,弱化内部监督的作用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密切相关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建立良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虽然有不少的中小企业设置内审机构,但是其内部审计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内审机构丧失独立性,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中的职员,甚至领导干部抓住审计监督的漏洞,从事收受贿赂、侵吞公款等违法行为。
5.企业文化落后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关系密切,当企业制度失效时,企业运营就需要企业文化来支撑。内部控制如果只是依靠硬性的规章制度来实施的话,有些员工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利用企业文化这种软控制形成的一种控制观念和控制精神,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有的虽然规定出各种规章制度,但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将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
6.加强企业控制环境建设企业应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增强责任感,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员工进行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培训,增强风险意识,使员工意识到在工作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以企业的利益作为评判行为好坏的依据,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减少差错和失误,以企业的沉浮兴衰为己任,人人参与企业管理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保障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
7.改变企业治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扁平
化、开放化。根据其职能重新整合组织机构,对不能增值的或者重复执行职能的部门、环节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优化组织机构,减少组织结构中不必要的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利用网络技术运用相关软件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减少风险。同时定岗定员,使不相容职务分离,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责任,使责权利高度统一,使内部控制在整个运营中真正起到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事后评价的作用。
8.建立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系统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不能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折不扣地执行,情大于理和法,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检查和评价体系,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采用不定时的随机抽查的方式和成立内部审计组织的方式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同时对执行好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奖励,对没严格执行的部门进行惩罚,以此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在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时,我们不能要求它们像大公司那样建立功能完善的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对于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不可能专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责的划分也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严格。企业主应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区分轻重缓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在于企业主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及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等内部控制环境的要素是否具备。所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相当重要的。第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管理阶层进行内部控制的法制宣传和学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只有企业主学法、懂法、守法,才能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性,才能塑造长期、全面、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第二,应加强内控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内控人员的素质。内控人员应该是企业中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人员,熟悉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有相当一部分人应当成为某一方面管理的专家,这样才能很好地监督执行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三,还应重视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无法超越那些制定、执行与监督该制度的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内部控制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结合实际,注意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的成本收益问题
任何控制都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同时,任何控制由于纠正了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偏差,都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从经济角度分析,只有当内控带来的收益大于它所发生的费用成本时,才是值得的。中小企业因规模大小不同,在控制系统上所能承担的费用也不一样。它们不同于大型企业必须要构建一个庞大复杂的内控系统,它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就可以较好地发挥控制作用。因此,应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内控效果与内控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
(三)着重解决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
明确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企业财务专用章与法人代表私章由不同人员管理,财务专用章与银行支票应由会计、出纳人员分别保管;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使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要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四)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五)加强监督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人员和财力有限,不能建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情况下,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以及效率效果进行评估,以便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对账目、报表进行审核,看是否存在错误和舞弊现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五.结束语 .伴随着中小企业的逐步壮大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内部控制的完善成了各个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大事。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公司治理结构。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的中小企业,如何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奖惩有效、权责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如何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以及配备合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都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2)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它能影响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诸多行为。企业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而计划、设立和实施的,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中小企业想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就必须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3)重视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能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不是某个事件,也不是某种状况,而是分布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系列活动中,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分。而信息化就加快了处理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上下沟通,使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经济评价职能,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在实践中,必须合理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以确保其在企业中有较高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经济评价等职能,进而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价,以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5)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在当前市场环境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应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实际的有效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模式。从而及时监测经营偏差、提出警告,减少损失和预防同类财务风险的再次出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还有很多特殊性,其理论与实务研究都相对滞后,因此我们无法描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切状况,也无法预知其内部控制存在的所有问题。于是对拓宽内部控制范围、强化对内部控制“人”的认识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其他特殊性的探讨和分析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只是探讨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内部环境基础薄弱、内部沟通和监督不力等两个问题,况且都是理论方面的,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以及与实务联系不紧,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17号].
[2]陈俊,王曙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基于对COSO和COCO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性探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5).
[3]戴文涛.内部控制学科体系构建们.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
[4]钟世臣.关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7). [5]赵文秀、胡淑娟:对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J].财会月刊.2008,(04).[6]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01,(08).[3]宗秀松.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期刊论文].会计之友.2005,(.03).[7]李辉.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上海会计.2002,(07).[8]陈志斌、陆瑶内.内控规范制定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8,(04).]9]蒋正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周红.对中小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若干意见[J].时代经贸,2008(6).[11]王晓东.我国内部控制演进及其发展趋势[J].商业经济,2006(12).致谢
随着本文的完成,我的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也即将结束。在这三年多以来,曾得到诸位老师、同学和亲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论文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论文的选题、资料、查询、开题、研究、撰写和修改的每一个环节,陈明坤老师都给予我具体细致的指导,对我论文的完成有着极大 的帮助:不仅如此,老师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作用,都给了我积极的影响和极大的鼓励,从中我学到了许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还要感谢三年来传授给我知识的老师们。正是你 们辛勤的耕耘,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
感谢我的室友,两年半以来,你们给予我学习上的鼓励,生活上的关心,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谢我的同事们,你们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给予很大的帮助,谢谢你们!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他们一直在默默地支持我、鼓励我。当论文最终完稿时,我依然感到自身理论功底的薄弱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中,我将谨记老师们的教诲,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本篇论文中的疏漏,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予以批评指正。
景明慧
二零一三年三月
第三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 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顺畅而又相互制约,最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一般性。一般而言,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兼顾灵活。除上述最基本原则之外还与下述一些基本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一)、相互牵制原则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三)、岗位责任原则
(四)、协调配合原则
(五)、系统网络原则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不能照搬书本,一味追求控制,而不管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应能达到一个基本目标。
三、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从五个方面着力
1.人员素质控制是关键。人是内控制度的主体,首先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否则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内控制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制定了内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员工来执行,如果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就会失效。所以企业应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招聘不同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竞聘上岗,科学合理地安排,使每个职员所担任的职务与其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相称,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所担任的工作做到最好。
内部控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就高层管理者的控制而言,首先是其应德才兼备,其次是要设计和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加强内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控制检查制度,防止经营者侵犯国家利益、或非法牟取私利。
2.组织控制要科学。首先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即经营业务的授权者与执行者要分离,执行者与记录者、监督者要分离。要注重把握①在决策层内部要有明确的透明度、合理的权利分割与牵制。特别应充分发挥董事会必要的集中决策,集体领导,形成即相互支持与协助,又相应提醒与制约的优势,落实监事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应有的监督检查作用。②决策过程中应有的科学程序以及决策与管理体系中应有的结构层次。
3.业务程序及信息质量控制要完整。企业为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科学高效有序的运行,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定内部业务程序。控制的要求是,按组织控制的要求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工,授予各机构及各层次管理人员相应的审批权,强调任何机构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得行使审批权,也不得越权审批,对已经发生的业务必须按照会计控制的要求及时、正确、全面的反映和记录,并复核记录内容,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建立和和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是完善会计制度设计、信息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企业必须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及有关法规。
4.资产保护控制要灵活。内部控制的各种控制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资产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货币资金的控制。
(2)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控制。
(3)债权性资产的控制。
(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
5、内部审计控制制度要严密。内部审计制度是单位内部设置得专职的审计机构和专职人员,通过经常和定期的审查活动,做到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因此,各企业单位应强化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
END
—
第四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1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
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
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
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
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 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
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 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
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 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
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
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
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 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
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
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
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
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 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
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
第五篇:浅析企业内部控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企业存在经营活动和经济管理,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在定义和内涵上,属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隶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领导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有些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部控制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3.内部审计控制薄弱。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有不少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内审机构的企业,领导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中国中小企业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资信度较差、经营能力低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迎接新经济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5.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经
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履行。
二、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指导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
2.健全性原则。即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规范了各项经济活动,覆盖了对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
3.适用性原则。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方针、措施等。
4.可行性原则。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要有明确规定,要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和运行。
5.有效性原则。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对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结果与企业原定的经营战略方针比较,出现薄弱环节及时修正并完善。
6.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因此,在实行内部控制花费的成本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也就是说,因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应舍弃该控制措施。7.相互牵制原则。相互牵制原则是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分配给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即在横向关系上,至少要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接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检查和制约;在纵向关系上,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上下级有关人员之手,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制约,促使上下级均能忠于职守,不可疏忽大意。如费用报销,由经办人填制有关单据,交由部门
主管审核签字,再交由财务部复核其发票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再交由企业领导审批签字,才予以报销。
三、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组织结构控制。一是明确规定各种岗位的职责范围。按照程序定位和内部牵制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业务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然后再按岗位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明确单位所有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逐步形成一整套自我制约和自动检查的岗位工作关系。二是强化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形式,体现在人员分工、职责界定、业务处理等各个方面。如会计、出纳业务不许一人兼任;收支款项时,收入不能集开票收款于一人,支出不能把审核、批准、付款由一个人经办;管钱,管物,管账一定要“三足鼎立”,等等。特别是不相容的职务一定要严格分离,做到授权与执行分离,执行与审核分离,执行与记录分离,保管与记录分离。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至少包括规划、审核、执行、记录和复核5个步骤,每个步骤必须严格分开,不允许“一手清”。
2.授权批准控制。现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纷繁,环节增多,企业领导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必须将事、权进行划分,对下级授权、分权,规定各级业务人员处理某项事务的权力。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把各项经济业务在其发生之际就加以控制,使各级业务人员都能“在其位,谋其政”。一项经济业务从发生至结束,谁核准、谁经办、谁复核、谁验收、谁审核都应在制度中予以充分说明,做到分工负责,权责分明。
3.会计记录控制。要建立健全会计凭证的审核制度、账账核对制度、复核制度、检查差错制度和采用会计科目控制、会计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记账控制以及电算化控制等措施。尤其是采用电算化会计的企业,区别于手工记账方式,会计记录完全以各种指针、索引技术操作日志等不同的形式存在。因此,为正确履行不同职责,企业的管理人员、会计人员都必须了解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同时,一个单位的会计机构实行会
计记录控制,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如有些企业领导授意财务人员无故更改原始凭证、财会报表、伪造企业经济业务等虚增成本来逃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所以,在做好会计记录控制时,切记注意合法性原则。
4.资产保护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盘点控制。广义的资产保护控制还包括资产购入和销售活动的控制等。接近控制主要是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接近控制包括对资产本身的直接接触和通过文件批准的方式对资产使用或分配的间接接触。间接接触可通过保管、批准、记录及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来达到。盘点控制是指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为了防止差异再次发生,可以加强保护措施,惩罚不称职的员工或采取其他改进措施。
5.员工素质控制。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实施内部控制员工的素质。要使内部控制的功能按预定的目的正常发挥,必须配备与承担职务相适应的高素质员工。否则,即使内部控制本身是十分完美的,但实施的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员工素质控制体现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各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控制。企业领导人经常要与员工互动、沟通、交换意见、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如旅游、文艺活动、奖惩分明、升职人人有望等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增强员工凝聚力,归属感,使企业成为强有力高效的团队,树立企业形象。21世纪不在是一个人单打独的世界,它需要合作、团结才能生存,“团结就是力量”,企业亦如此。
6.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以资金流量为纽带,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责任报告信息为基础,以经营、财务预
算指标为依据,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施全面预算,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活动。
7.业绩报告控制。业绩报告是单位内部各级管理层掌握信息,加强内部控制的报告性文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制业绩报告必须与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结合,明确反映各级管理层负责人的责任,报告的种类和格式由内部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由财务负责人负责。但是,要注意业绩报告的真实性。
四、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1.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它不仅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持久地进行,而且有碍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失真现象的背后,体现出在日常工作中,单位的各项制度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各项批准授权不清,相互牵制不到位。财务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缺少事前控制制度,多为事后补救措施等问题。当前会计改革应将重点放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上,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之必需。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统合企业整体的有力工具。现代企业的经营成功,离不开生产、营销、物资、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的业务虽有单独的系统,但其个别作业与整体业务又必然发生联系,并受其他部门作业的牵制和监督。
4.防范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和程序,通过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实施及投资处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以防范投资风险。
5.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企业管理层次不断复杂化,内控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基础,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点,企业内
控乏力、管理失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的甚至发生一夜之间轰然坍塌的巨变。
总而言之,加强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有序健康发展,绝不能让内部会计控制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加强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能够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有活力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只有企业全体职工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