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5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解读
专题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课标要求】
了解1929 一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根源、特点、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专题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由自由竞争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转型,这在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高考是一个热点。从内容上看,经济危机的根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实质、影响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等在高考命题中均有所涉及。
本专题的学习应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本质、特点及二战后罗斯福新政的再应用为核心,掌握 1929 一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根源、特点、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前期罗斯福新政的再运用即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后期中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角度新,要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材料以开阔视野。【专题表解】
【内容概要】
(l 1929 一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在 20 年代经济增长虚假繁荣,以
及政府推行分期付款形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消费增长引起股票市场的狂涨,直接引发这场经济危机。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导火线是 1929 年 10 月 29 日纽约华
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这场大危机来势凶猛,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地域上包括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殖民地;行业上包括金融、农业、工业、贸易等),持续的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深远。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导致了德日
法西斯的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局势紧张。(2)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后的背景下,罗斯福上台并实施新政,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贩”。新政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巩固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改造的办法就是运用政权的力量加以干预。这种干预使美国经济从此进人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种变化,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新政使美国度过了危机,避免了法西斯的上台,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千预经济的模式也为当时和后来各国发展经济提供了典范。(3)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都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和经济滞胀。美国经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世界市场的拓展等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导致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80 一90 年代政府政策的调整,导致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以联邦德国为代表,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动摇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二战”后六十年的发展中,以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知识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标志,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的大变化。
【典型题例】.1929 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支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不仅德国、英法战后经济恢复也靠美国扶植
C .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霸权 D .美国战后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右图中的著名政治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A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 .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 .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1929 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不包括
A .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 B .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C .激化了各国矛盾,造成了战争危险 D .各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新兴产业兴起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C .经济危机不断发生 D .劳动生产率提高 .罗斯福新政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 .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推行国有化政策 【基础训练】.1929 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A .金融危机 B .通货膨胀 C .产品过剩 D .市场萧条 .观察下图,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的美国,最常见的现象不包括(.引发 1929 一 1933 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① 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发生动摇 ② 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的高涨上 ③ 市场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 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 . ① ③ B . ① ④ C . ① ② ③ D . ② ③ ④ .右图中所示胡佛村的现象反映当时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经济政策的不满。其经济政策是
A .自愿合作 B .自由放任 C .国家干预经济 D .社会福利 5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 .整顿财政金融 B .调整农业 C .以工代贩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6 .下列最能说明罗斯福新政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是(A .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B .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C .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D .采取一些利民措施 .罗斯福新政实施成功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①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② 美国的国情决定 ③ 借鉴苏联经济体制 ④ 从根源上消除经济危机 A . ① ② ④ B . ① ③ ④ C . ② ③ ④ D . ① ② ③ .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 .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 B .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C .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D .保护关税,减少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 9,罗斯福新政主要调整了(A .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 B .劳资矛盾
C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10 .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 .没有满足工人阶级的要求 B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 .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 .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1929 一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向更高阶段的迈进,表现在(① 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 ② 导致法西斯势力的上台 ③ 促使“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解体 ④ 导致战争策源地形成 A . ① ② B . ② ③ ④ C . ① ③ D . ③ ④.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包括(A .生产技术不断革新 B .政府宏观管理加强 C .经济危机不断发生 D .新兴产业不断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扭转经济颓势的主要措施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 C .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D .增强国家对企业的干预.“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是(A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B .发展高科技 C .发展新兴产业 D .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1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是(A .加强国际经济的联系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 .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 .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C .实行非军事化 D .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17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A.20 世纪 50 一70年代 B、20 世纪 40 一 50 年代 C.20 世纪 40---6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出现持续 117 个月的经济增长是在哪位总统在任期间(A .胡佛 B .罗斯福 C .里根 D .克林顿 .造成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严重的直接原因是(A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国家干预经济太多 C .政府投资太少 D .石油危机 .下列属于里根、克林顿、罗斯福经济政策相同点的是(A .削减税收,刺激投资 B .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C,提倡自由主义经济观念 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21 .造成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经济滞胀的根源是(A .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B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 C .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化 D .美日欧争夺市场斗争的结果 .下列四幅图中能够反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西欧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B .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 .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 D,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矛盾 24.“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现代福利国家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 B.“二战”中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c .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D .到 20 世纪 so 年代,福利国家得到更大的发展 .最早提出“新经济”概念的杂志是(【能力训练】.1929 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20 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 B ,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192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B .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D .资本主义制度已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 1929 年经济危机最深远的影响是(A .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B .法西斯主义抬头,战争策源地形成 C .统治者进行政策调整 D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 4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 .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政策补偿其损失 B .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C .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新政”不能全面干预经济 B.“新政”没有解决生产的社会化问题
C .罗斯福是民主党人 D.“新政”没有全面触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6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全面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7 .西欧经济在“二战”后快速发展,其原因不包括(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
C .实行完善的福利国家制度 D .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票不再为少数人所拥有,广大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这种情况被称为(A.“人民资本主义” B .自由资本主义 C .垄断资本主义 D .福利资本主义 9 .克林顿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A .增加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B .改革税收,增加富人税 C .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D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罗斯福新政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 .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推行国有化政策 基础训练.A 解析: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危机前信贷膨胀,造成金融业首先陷人危机。.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和限制的时间,并且对于图片中的信息准确把握。.D 解析:对组合型的选择题,先确立或排除一个最正确或最明显错误的选项,如本题中,① 是可以首先确定错误的,那么带 ① 答案的 A、B、C 均排除,故选 D。.B 解析: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的反经济危机政策导致了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美国人民坠人苦难深渊。他的名字因而成了贫困的代名词。.D 解析: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罗斯福新政要解决这一矛盾,其核心措施当然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 解析: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就是以资产阶级的自由企业制度来维护其经济利益。.D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解题较好,因为 ④ 是明显错误项,故带 ④ 的 A、B、C 排除。.B 解析:既然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那么国家干预经济就是正确答案了。9.C 解析:罗斯福新政主要调整了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调整直接表现为调整生产与销售的矛盾。.B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其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那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1、C 解析:要理解题干的意思:促进世界历史进程向更高阶段迈进,既然“更高”,那么法西斯上台和战争策源地形成就可以排除,剩下 ① ③ 的 C 即为正确答案。.C 解析: C 项是 70 年代的现象。.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概况,只要注意到题干要求的 80 年代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c。.D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的“外部因素”。
15. B 解析:本题表面上不太容易选出正确答案,但我们只要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我们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B。.D 解析:此题看起来是考查课本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但同时也是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D 的封建因素实际上是错误的,应为法西斯势力。.A 解析:本题为简单再认再现题,只要熟悉课本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A。18.D 解析:本题为简单再认再现题,只要熟悉课本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D。19.D 解析:主要注意题干中的直接原因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D。.B 解析:只要熟悉课本中里根、克林顿与罗斯福的经济政策,将三者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B。.B 解析:经济滞胀是经济危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识图能力。.A 解析:经济要发展,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条件,福利制度正是这种背景的产物。.C 解析: A 项的 19 世纪中叶应为 20 世纪,B 项的“二战”中应为“二战”后,D 项的更大发展不对,应为缩小规模,C 项正确。.C 解析:考查识图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读懂封面的英文刊名(Boi ~环碗的,1996 年美国 《 商业周刊 》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能力训练
1.C 解析:根本原因一般都要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人手,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即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2.C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来解答,通过对比胡佛和罗斯福反危机措施的一成一败,可以看出 1929 年的大危机深刻反映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C 解析:为应付大危机,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措施,并在“二战”后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阶段。4.C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注意和理解题干的“诚信”,加上我们知道罗斯福新政对金融的整顿就在于恢复银行信誉。.D 解析:此题实际考查经济危机的根源,即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由此可知答案为 D。.C 解析: A、D 项的根本和 B 项的全面都明显不对,故选 C。.C 解析: C 项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8.A 解析:因为股票的分散化使得中下层广大人民拥有了企业的股权,这种资本的社会化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A 解析:将课本中克林顿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10.D 解析:此题为否定式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在熟悉罗斯福新政和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可知 A、B、C 项为共同点,D 项为不同点,故 D 项为正确答案。
第二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记住一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培养其归纳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政府的改革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事迹,学习其强烈的自我意识、顽强的创新精神、自主发展的意识。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经济危机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作用评价
2、难点:对一方面大量销毁农产品,而另一方面广大老百姓食不裹腹的矛盾现象如何分析及如何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册我们已经学了一次非常重大的战争。是什么战争?我们知道,一战给卷入战争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一战之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什么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经历过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在和平的时期也潜伏着某些重大的危机。下面我们就进入第四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与探究。
二、授新
1、相对“繁荣”与潜藏危机
互动:(1)生:用8个字概括正文第一段的主题(一时“繁荣”,潜藏矛盾(问题严峻))
(2)师:“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呢?又潜藏着哪些问题呢?(3)师:引导学生在下面两段小字中找出来。
繁荣:劳动生产率提高、海外贸易激增、超过战前水平。(出示幻灯片:柯立芝繁荣和美国汽车长龙)
矛盾:贫富差距加剧、大批工人失业、产品越积越多、股票投机盛行 活动:播放历史图片、历史材料,探究学习新课的第一部分内容——经济危机
(1)老师播放图片(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市场的情景),让学生知道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国家。(要求学生记住时间、国家)
(2)老师播放有关经济危机时的历史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归纳经济危机的表现。材料一:1929年,胡佛总统就职演说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我们的生活已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
2、经济危机爆发
师:时间?先从哪国?什么行业?具有什么特点? 生阅读教材给出答案
师:讲述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扩大。(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导火线),世界经济危机到来;迅速扩大到加、德、日、英、法等国各行各业,直到1933年才结束。)师:经济危机到来时表现为那些现象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概括(1、工业产量大幅下降、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小农破产。
2、工农产品大量“过剩”----------广大百姓购买能力严重不足。)
概括:经济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出示课件经济危机特点和表现的表格)
师: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答案:(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 润)资本家是绝不会对人民发善心的,这种现象只有在资本主 义社会才有,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黑暗性暴露无遗。有人估 计,整个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500 亿美元。
师强调: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和劳动人民购买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简单地说就是资本家有产品但是老百姓没钱买,资本家为了稳定产品价格而销毁。
3、经济危机影响
师:经济危机带了什么影响呢?
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引起了政治危 机,各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师:经济危机引发了哪些政治危机呢?(1)工运高涨:工人罢工抗议示威(2)帝帝矛盾尖锐:关税战(3)帝殖矛盾激烈:转嫁危机
师:经济危机破坏力这么大,影响这么大,怎么度过过难关恢复经济等,成为这些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对策,有些国家走向了法斯主义,但美国采取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手法,推行了一系列反危机的措施。引出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危机的解决)生:看罗斯福肖像,读其简介。
师:讲述,补充一些罗斯福生平事迹,1932以绝对优势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任职后推行新政。(通过罗斯福身残志坚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世界观)师:新政“新”在哪里呢? 生讨论后明确:国家干预经济
师: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呢?(银行、公共工程、工业、农业)
问题探究: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 罗斯福主要采取了 哪些主要措施呢?)
幻灯片出示: 罗新政的措施:(板)(利用 P28“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 表格进行教学)① 整顿银行 ② 调整农业 ③ 工业复兴法:这是新政的中心措施。④ 兴建公共工程: 师:逐条分析新政的内容和效果,首先是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顺势兴建公共工程、中心是工业,还有农业。
师:罗斯福新政有何影响?你认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直接、间 接、深远影响三方面)
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因此产生危 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 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部分地 改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使美国走出了 1929 年以后经济 萧条的低谷。而且在政治上,使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未能发展起 来,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三、小结
1929 — 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美国似乎是从天而降,实际 上它早已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的特点,正 说明了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危害深重而广泛,迅速而持久。罗斯福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但不可能从根 本上消除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天,经济危机的威胁就存 在一天。
四、习题巩固练习
课后习题练习
第三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3
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的爆发。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
课时
1课时
导入 :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教师归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新课:
一、1929年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和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说一说: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由于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的到来。)
议一议:(演示危机时的情景,如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
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归纳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动动手:找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爆发国、特点、开始标志、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介绍罗斯福生平时,可指引学生阅读课本“罗斯福总统”画像下的生平简介。还可介绍一下罗斯福任总统后在电台上的“炉边谈论”,以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了解。
新政的目的: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生产的调整,其任务是克服工业生产的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减少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还有比如整顿金融、调整农业、举办公共工程(在公共工程中,最有意义的是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新政的效果:经济方面: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经济得以较快恢复。政治方面:由于新政的一系列措施,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本课小结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个性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王忠祥
(贵州省龙里中学 贵州 龙里 551200)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4)3-0141-02
(一)教学基础目标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 难点: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概念:股票交易、生产过 剩、货币金融、银行信用等;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重要措施及评 价。
(三)教学时数: 1 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问题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板)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日趋尖锐。(板)2.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板)(客观、直接、重要等方面的 原因)
这次经济危机最先爆发在美国,不是偶然的。
那么,这场从美国开始,而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呢?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环性强(板)
(问题探究: 1929 年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什么能很快 波及到全世界?)
(问题探究: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重的是什么人? 它说明 了什么?)
3.经济危机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一方
面,成千上万的人饥寒交迫,生活状况十分悲惨,失业、饥饿、寒 冷、死亡时时刻刻威胁着他们。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地销毁 产品,特别是农产品,这是为什么呢?(保持商品价格,维护利 润)资本家是绝不会对人民发善心的,这种现象只有在资本主 义社会才有,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黑暗性暴露无遗。有人估 计,整个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500 亿美元。
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引起了政治危
机,各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 路,美国是如何摆脱经济危机的呢?
二、罗斯福新政(板)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 32 任总统。在这之前上任的胡
佛总统一遍遍地宣称: “ 经济很快复苏 ”,“ 繁荣就在前面 ”。但是,实际上大量的胡佛村出现了,许多人盖着 “ 胡佛毯 ”(旧报纸)在 外面过渡,面黄饥瘦的男女老少拿着 “ 胡佛袋 ”(破口袋)在垃圾 141 · ·
2014 年 3 月 下旬刊 教学 · 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堆里寻找食物,人们再也不相信胡佛的许诺了。1932 年,罗斯福 参加总统竞选。他发表广播演说: “ 我决心为美国人民实行 ' 新 政 '。” 深陷困境的美国各阶层选民对罗斯福抱有希望,' 新政 ' 二字不胫而走,很快家喻户晓。罗斯福以自己的知识、口才、形 象和克服危机的决心,以压倒多数选票竞选获胜。1.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1933)(板)
1933 年 3 月 4 日,千百万美国人民在收音机旁听新总统发 表的就职演说。此后,罗斯福多次举行全国广播讲话,他像同大 家围炉谈家常一样,用通俗易懂,亲切爽朗的语言,介绍情况,说明政策,求得公众对新政的理解和支持。这被称为 “ 炉边谈 话 ”。那么,罗斯福为什么要实施新政呢? 2.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板)
(问题探究:新政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 罗斯福主要采取了 哪些主要措施呢?)3. 罗新政的措施:(板)(利用 P28“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 表格进行教学)① 整顿银行(板):(内容见书)② 调整农业(板):(内容见书)③ 工业复兴法(板):这是新政的中心措施。④ 兴建公共工程(板):(问题探究:什么是公共工程? 为什 么要兴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 考回答)
4. 新政的效果(板)
(问题探究:罗斯福新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 直接、间 接、深远影响三方面)
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
策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因此产生危 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 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部分地 改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使美国走出了 1929 年以后经济 萧条的低谷。而且在政治上,使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未能发展起 来,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三、巩固小结
1929 —— — 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美国似乎是从天而降,实际 上它早已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的特点,正 说明了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危害深重而广泛,迅速而持久。罗斯福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但不可能从根 本上消除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天,经济危机的威胁就存 在一天。
四、课后问题
1. 问题探究:罗斯福新政的 “ 新 ” 表现在哪些方面?
2. 问题探究: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和德、日出现不同道路选 择的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问题探究:结合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谈谈你的 认识。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以问题探究为主,创设意境,搭建平台,学生合作,师生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 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完成对所学新知识的构 建。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学会以史为鉴,认识科学发展观和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要学会关注社会现实,把历史与现 实结合起来,认清现实状况,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用历 史服务现实,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第五篇: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大力整顿银行 B.大力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多项社会保障 D.对工业的调整
4.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6.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被人称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针对哪一法令()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了民主党是美国惟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7.在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内容中,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
A.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
B.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
C.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直接提高了美国国内人民的消费能力 8.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保护劳工权利 9.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10.美国国会于1933 年6月16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 年5 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一转变不能说明()
A.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B.最高法院信奉自由放任政策,敌视“新政”立法
C.美国国会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D.《全国工业复兴法 》不适应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
吸纳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12.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④发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
15.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话集中体现了()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形式不同
17.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19.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②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
③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 材料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处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 雇佣条件。——美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 一抄录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 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待新政是什么态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采取这一态度的理由。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做法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同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三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元贬值的影响。
(3)结合当时中美关系,分析材料三的观点。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 CADDB CCCAD 11——19 DDCCD CCDC 二 材料题 20:
(1)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政府在工会组织、工时工资标准、雇佣条件方面给了工人太多的权利。
(2)缓和阶级矛盾,扩大国内市场需求。(3)工人运动受到挫折,没有冲破资产阶级两党制度。
(4)不存在根本厉害冲突,都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何长远利益出发。策略不同,反对派主张对工人实行公开的暴力压迫,而罗斯福主张采取“民主”的、让步的政策。21.
(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保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农产品生产定额。目的: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危机。
(2)刺激了出口,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减轻了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罗斯福新政改善了美国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罗斯福去世时,中美正在合作抗日,两国具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