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人与自然视角的《老人与海》的解读
基于人与自然视角对《老人与海》的解读
摘要:《老人与海》是一部世界经典名著,此部著作中蕴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带给人们多层次的思考。在此部小说中通过老人出海扑鱼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维生态关系,首先自然给人类提供生存的条件,人类热爱自然,也希望与自然和平相处,但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由此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人类还能够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的工具对自然进行改造,但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战胜的,最终使人类被征服。本文将在人与自然的视角下对《老人与海》进行解读。
关键词:人与自然;《老人与海》;关系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文学中是一个具有永恒讨论价值的主体。海明威的最杰出的一部著作《老人与海》中将老人对大海的深情、老人在海上与马林鱼的周旋及与鲨鱼群搏斗的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冲突,引起人们对自然的诸多思考。《老人与海》中的故事虽然简单,主要讲述了老人扑鱼以及和与之搏斗的过程,却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从自然中索取必需的生活物质,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自古以来,人类都在适应自然、与自然搏斗以及征服自然中度过,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利用智慧和技术对自然做出了一定的改造,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象的体现了出来。
一、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和热爱之情
自然孕育着地球上的生命。自然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环境,作者将著作中的老人、马林鱼和大海等作为自然中的某些象征进行设计,利用这些象征对象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另外,作者还在文中体现出大自然孕育的各种生命,例如鱼类、飞鸟等,体现出自然的伟大神奇。
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老人与海》中,通过描绘海面的平静和波光粼粼,四周环绕的树木和飞翔的鸟儿、海面跳跃的鱼儿以及海面上平躺的渔船,体现出作者对大海的观赏和爱恋。老人喜欢绿色的海龟,他邀请因劳累而停在他钓索上鸟儿入住他家,和它做朋友。在老人的眼中自然中的大海和海中、海上的生物都是那么的美好,用以排解他孤独与寂寞的内心,由此,老人对大海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同时从中体现出作者的生态观,即是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依附于自然而存在以及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二、人类与自然的交锋
在海洋的世界中并不是表面那样的风平浪静,而是在平静的海平面下常伴有波涛汹涌,甚至会出现血腥的厮杀场景,而老人与马林鱼的搏斗使平静的海面现出了不寻常的波动。在老人之前的84天出海中均一无所获,在第85天他前往深海中,本不报过多希望的老人却意外的收获到一条超大的马林鱼。虽然老人深深的热爱着大海和其中的各种生物,但是为了生存他必须将这条马林鱼杀死,于是老人在深海中与马林鱼进行了三天的交锋对峙,在第一天老人将其他的钓索和钓钩全部割除,只为专心钓取马林鱼;在第二天老人在与马林鱼搏斗中划伤了手;第三天马林鱼现身,老人忍受着一切痛苦,拼尽全身的力气将马林鱼杀死,随着马林鱼的鲜血像云彩般在海中扩散。在老人与马林鱼交锋的过程中老人耗用了很多的力气,也受了伤,但是最终老人胜利了,他成功地征服了马林鱼。在平静的大海中本是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但是老人与马林鱼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体现出了人类挑战自然生物的欲望,并利用人类的智慧和工具将大自然征服。
在人类的不断发展中,人们为了满足个人的私利,加大了对自然的索取力度,例如捕杀稀有动植物,只为获取更多的金钱利益。同时,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空间更加宽裕、舒适便不惜任何代价的开垦自然植被,强占动物的栖息场所。
三、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自然中的恶劣环境,由此人们便利用个人的智慧向大自然挑战,并在一次次挑战中变得自大,甚至达到得意忘形的地步,认为利用人类的智慧和手段可以对自然进行改造和掠夺。但是大自然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且这种规律是不可该改变的,人类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终将会受到自然不可抗拒的“报复”。
在《老人与海》中当老人高兴的带着他的战利品回程时,却遭遇了鲨鱼的攻击,整个回程中老人工共受到鲨鱼的5次攻击,第一次,他用鱼叉扎进了速度很快的大灰鲭鲨的脑袋,使得鲨鱼逃回水中,此时他的战利品马林鱼被吃掉了40磅肉;第二次,老人又遇到了两条铲鼻鲨,老人最终利用刀将它们击退,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双手和双肩被震痛,而此时的马林鱼也被它们吃掉了1/4;第三次,老人又遇到一条铲鼻鲨,在与之搏斗中,老人的刀刃断了,老人身体也十分的疲倦;第四次,在没有刀叉的情况下,老人只能适用短棍将鲨鱼击退,此时的马林鱼已经失去了半个身子。而此时的老人感觉自己已经死了,他的身体十分的疼痛;第五次时,来了一群鲨鱼,这时老人已经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他便扭下船舵与鲨鱼进行搏斗,最终船舵也被打断了,最后老人的战利品马林鱼只剩下脊骨了,鲨鱼便散去了,而老人此时也累得喘不上气来,“它们把我打垮了,它们确实把我打垮了。”从老人与鲨鱼的
生死搏斗中,体现出人类没有能够征服大自然,反而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和惩罚。
四、人与自然的多维关系反思
在《老人与海》的故事中因出海84天而一无所获的老人受到周围渔民的嘲讽和怜悯。因为在偏远贫困的渔村中,以捕鱼为生的渔夫在长时间的出海中而没有任何收获是会受到人们的质疑的。因此,老人为了自尊,为了生存,也为增强他的自信心,便再次出海,且并他的目标定在了较远的深海中,在深海中老人先是捕获了一条长鳍金枪鱼和一条鲯鳅,此时的人类已经占据了上风;之后在与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后老人由征服了庞大的马林鱼,此时的老人也受了伤,在此时人与自然的搏斗中人类勉强获胜;最后在与大鲨鱼的搏斗中,老人拼尽了所有的力气,用完了他所有的工具,最终还是被海洋中的凶残生物所征服,在最后老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小说的结尾“什么也没有, 只怪我出海太远了!”。从中让我们意识到在自然法则中人与自然的交锋,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并不能够做自然的主宰者,在自然中更没有什么特权,在自然中依然要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在自然当中任何随心所欲的掠夺和破坏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这也是《老人与海》中老人虽然征服了马林鱼却无法将之带回的原因。
在《老人与海》中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之间张弛有序交互的自然乐章,同时又体现出了故事背后要表达的生态意识。老人向大自然的挑战是人类引以为傲要征服大海的壮举。我们讨厌故事中马林鱼的桀骜,憎恨大鲨鱼的凶残,而赞叹老人坚强不屈的精神,最后对老人未能带回马林鱼而感到同情。若是我们客观的来看老人与海洋鱼类的关系,老人是为了生计才到海中扑鱼,而马林鱼也是为了生存而做着本能的反抗,鲨鱼对老人的袭击又是出于它的自然本性,总归这一切都源于自然的生存法则。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人的行为准则与自然法则之间发生冲突,而在这种冲突中自然以其强大的力量给予人类一个无情而客观的答案。最终“老人因为自然上天的捉弄而败,也因为他自己而败”,但是对于这一点老人却有很清晰的认知,最终他决定返航。然而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却缺乏这样的认知和远见,仍然贪婪的掠夺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
实际上,人类并非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缺乏自我认知罢了。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现代工业和社会文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类也将自己看做是控制世间万物的主宰者,并因此而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由此自然也给予人类一定的回击,并且随着人类掠夺自然进度的加深,自然对人类的回击也加深一层。纵观全球近年来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加深,而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水土流失、海洋污染,厄尔尼诺现象以及自然中各种物种的灭绝等现象,由此看出人类总将要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
五、人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老人与海》的最后老人终于觉醒并意识到了自己到深海捕鱼的错误,通过反省意识到自己的贪婪,最后放弃与自然的抗衡而返航。在现代的社会中,随着全球环境的日渐恶化,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在日益加重,由此是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并渴望与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本文通过分析《老人与海》故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思考:
要想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要想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是要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已经向人们展示了这一点。在《老人与海》故事中老人借助于熟练的技术、丰富的捕鱼经验,现代的捕鱼工具,以及他与自然向抗衡的坚强意志,勉强征服了马林鱼,但是面临自然中的规律,大鲨鱼根据它本身的特性追寻马林鱼的血腥味而吞噬了老人捕获的马林鱼,在老人与鲨鱼的最终搏斗中以失败告终。通过老人的这段经历向人类预示,在自然的发展规律中,人类与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一样,没有任何特权,更不能主宰自然,而是要与其他生物一样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任何无理、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和破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承受自然所给予的严厉的报复。其次,人类要控制其欲望。人类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而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无休止的掠夺,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动植物越来越少,直至其灭绝,那么人类以后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结局也就可想而知,正如《老人与海》中若是老人不能够适时的返航,那么他的结局将会是被埋没在大海之中。因此人类要对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进行适当的控制。
六、结束语
《老人与海》中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却蕴含了很深的用意,值得人们深思。基于人与自然的视角来解读《老人与海》这部著作,使人意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的必需物资,在人类的发展中可以利用并改造自然,但是不能够肆无忌惮的对自然实施掠夺和破坏。人们应该对给予孕育生命的自然热情的赞美和尊重,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发展人类,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控制好人类的欲望,以保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否则人类将会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总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参考文献
[1] 张琴.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J].文教资料.2011(29).[2] 尧文群.对话与交锋:解读《老人与海》里人与自然(大海)的多维生态关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06).[3] 童莉.人与自然的“较量”——析《老人与海》的生态主题[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8(06).[4] 高青.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及其悖论——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老人与海》[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5] 孙娟.《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思想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段丽娜,出生年:1984,性别:女,籍贯:河南驻马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美国文化。邮寄地址: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33号开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 贺鑫 收 邮政编码:475000 收件人的联系电话:***
第二篇:文本解读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
人的情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人说人是世上最可怕的动物,残忍冷血,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或者说是人们在某些时候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吧。
情感的微妙我还没有参透,或者说离参透的距离还很远。但我觉得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甚至是水。记得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一个实验,有一个科学家,他对着一罐水每天说脏话并且咒骂它,而对另一罐水却很温和,好言对之。结果不久,第一罐水便发臭了,而第二罐水却越发清澈。当然,这个实验的真实性我不可考证,也许它会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水也是有情感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
人们常说的流水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能呼吸的生命,又更甚是那些能动能飞,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海鸥。文中的海鸥与老人的感情深厚,老人对海鸥的照顾,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本就是感情的一种表现呀!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最令我感动的便是这一段话“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这是他们的一种仪式吧,他们不能再与老人相伴,不能再带给他快乐安慰,只是这样表达他们最真诚的感谢。很多人都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事实上有一件事我觉得很不能理解,就比如说我要参加一个节目,问人家借衣服,事后,洗一下是必然的,我想无论如何请杯奶茶该是要的,但是很多人觉得我这么做有点没必要,觉得这是小事,但是我认为,人家没有应该借给你的道理,那是人家好心借给你的,让你能很好地完成某项任务,我的感谢自然也是真挚的。
“我知道,别人对我好,帮助我,是我上辈子积下的福分,有人对我好,我会很感激,我会用我的心去好好对他们。”这就是我的感恩的心,别人的帮助也许我会在很久以后忘记,所以我要在记得的时候报答他们,至少这时,我很真心。
感恩,真的是应该做的事。
文中还有一处让我很有感触,那就是给海鸥们取名字,这让我想到了我看过的电影《流浪狗之家》,这是讲两个孤儿(姐弟)收养流浪狗的事,他们将狗都放在废弃的旅馆中,还用自己尾数不多钱给狗狗们买粮食,他们收养了很多狗,几乎是一个城市中的流浪狗吧!每一只都取了名字,像一家人。我觉得这很像,其实动物们都能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能很好地生活在一起。
我喜欢地球村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因为信息化时代,更是一个让大家都在一个大家庭的美好感觉。
第三篇:解读《老人与海》
解读《老人与海》
——探索“成功与失败”的未知 山西省吕梁分校汾阳师范分校
吴彩琴
内容提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有力的代表作。其中的桑提亚哥,向来被认为是所有海明威式的英雄中最完美的一个硬汉精神的典型。由此,人们展开了对其精神上的成功与现实中的失败的探讨。这一争议,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陷于沉思状态,本文则撇开追求定论的误区,“从成功与失败的未知”这一全文学视角探讨老人桑提亚哥的精神魅力。
关键词:《老人与海》桑提亚哥
未知
海明威(1899年~1961年),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大师,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介绍给了我国读者。70多年来,国内有关他的生平、传记、作品的翻译介绍始终方兴未艾,有关他的研究文章数不胜数。其中,运用各种新观点、新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老人与海》。但综而观之,人们有的是从精神不败的角度解读桑提亚哥,赋予老人理想的圣光;有的又从现实利害分析桑提亚哥的失落与失败,疏远了文学色彩。孰不知,一部好的作品是没有定论的,甚至有许多“空白”。余秋雨先生则用“两难”与“未知”概述了大家大作的魅力之处。本文借助考察老人成功与失败的“两难”境地,试对桑提亚哥的精神光环做出纯文学的全新诠释。
一、精神上不垮的“硬汉”
善写“硬汉”是海明威创作的一大特色。从他第一个获得稿酬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中的尼克,到《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杰克·巴恩斯,《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再到《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这些男主人公,都具有一种20世纪初英国哲学家贝特兰·罗素所说的“绝望中的勇气”,能在失败中保持尊严,在压力下不失风度。这种“压力下的风度”几乎在海明威所有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且很大程度上印着作家自己的鲜明个性。作者本人就是一条硬汉,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战争,酷爱斗牛、钓鱼、滑雪、打猎以及种种冒险活动,九死一生。于是,他笔下的一系列硬汉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一)现代渔业对传统渔业的蚕食。小说中介绍,桑提亚哥和马诺林一起坐在饭店露台上,就会闻到海湾对面鲨鱼加工厂迎风吹来的阵阵腥味,还会看到那些较年轻的渔夫卖了鲨鱼肝,置备了汽艇后,在大海上飞窜,把大海当作一个竞争者或赚钱的好去处,甚至当作一个必须要征服的敌人。由这些现代机械文明的典型特征,就可以推断老人所住的渔村当时已被现代风气所侵蚀,传统渔业和生活方式已产生分化。大部分人开始追求技术上的进步,把捕鱼视为征服自然,生活成功的标志。而少部分固守传统、运用落后的渔具,将捕鱼视为个人价值和技能的体现,是人和自然的交流。后者自然被看作不聪明的,如桑提亚哥;面对强大的竞争,他怎能不走“背运”呢?
(二)对话权利的被剥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们,往往喜欢沉醉于山林、大海,喜欢钓鱼、打猎、斗牛和饮酒等。这些重要的个人爱好使主人公惯于从自然中吸取力量并以此来排谴、转移人生的烦恼和苦痛。这时内心世界是封闭的,其真实情绪不能坦率表达。否则就会违背硬汉精神。而老人桑提亚哥自始至终都表达了与人对话的渴望和诚意。不幸的是,他的伙伴马诺林迫于父母之命被夺走,可怜的老人只能违背海上捕鱼勿言语的习俗,而养成大声地自言自语的习惯。小说中重复九次出现这样一句话:“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这是他的心语,说给大鱼听,说给自己听。于是对一只偶尔停歇在船上的小鸟也满怀深情。这就使得老人在生活困顿,年老体衰时,还不得不忍受孤独和被人疏离的苦痛。
(三)兄弟相残的困惑。老人一直视大马林鱼为兄弟。他称赞它,怜悯他。不止一次地说:鱼啊,我的兄弟,我爱你,非常尊重你。不过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显然,老人对待鱼的心态是矛盾的,对现代社会中的竞争方式是怀疑的,最终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运用竞争准则杀死了大鱼,自己也心碎而死!兄弟相残向来被认为是竞争最惨烈的形式。从西方的《圣经》故事,到中国古诗《七步诗》(曹植)及历代帝王争夺天下的血的事实,都在启示着一个教训:兄弟相残,罪莫大焉。于是在老人桑提亚哥的理想中,自然界应该是人类的朋友、兄弟、母亲。在他的梦中,老人脱离了各种社会角色而返归自然,成了大自然中一个无忧无虑的宠儿。与狮子和谐相处,兄弟般嬉戏。但这只能是理想,只能是梦。
现实是生存,生存就得按社会准则去竞争、去证实。在强大的社会准则面前,桑提亚哥是个失败者,他“英雄”的光环早已成为过去。在这个现代人的神话中,解读《老人与海》
——探索“成功与失败”的未知
山西省吕梁分院 汾阳师范分校
中文系
吴彩琴 二OO五年四月
第四篇:老人与海悲剧意识解读
从桑提亚哥的形象刻画看《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
摘要:《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命运实质上是海明威人生经历的艺术表现,老人的悲剧特质带有作者深层心理体验的影子。“迷惘”是海明威一以贯之的创作个性,《老人与海》不仅把痛苦迷惘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把它升华为英雄精神背后的落寞与软弱。老人出海捕鱼的曲折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过程,而老人的外貌、语言、行动也披上了一层悲剧色彩。着笔较少的曼诺林是老人最亲的人,老人出海前后他陪伴在身边,但在老人最困难的时候却由于现实的阻力而离开了老人,曼诺林的离开给《老人与海》蒙上了人情悲剧的灰尘。因此,《老人与海》显现出强烈的悲剧观念和悲剧意识。
关键词:桑提亚哥 形象刻画 老人与海 悲剧意识
一、引言
《老人与海》无疑是海明威最杰出的作品,也是美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954年,凭借《老人与海》独特的艺术魅力,海明威一举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老人与海》虽然只有几万字,但其中丰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技法让它的研究变得厚重。老人桑提亚哥的形象与曲折命运昭示的那种悲剧意识处处显现人的生存及精神状态,而“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子精神背后的落寞、孤独则把对老人的敬佩、同情上升到哲学层面。从这个角度看,《老人与海》的英雄主义赞颂是次要的,老人与大自然的拼搏只是他走上悲剧命运的一块跳板。下面从海明威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迷惘”文学主题总特征的体现、老人形象的悲剧暗示、老人曲折的斗争历程、曼诺林的世俗人情、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精神特质等六个方面来阐述《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
二、《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
1.海明威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以及个人生命体验复活了桑提亚哥形象。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他的迷惘个性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捕鱼是海明威的爱好之一,老人的海上航行及捕鱼的经验源自海明威的实践。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是以见习记者的身份参加的,一开始他踊跃报名参加时因为眼疾未能如愿。到意大利参战时他又被炮击全身共取出277块弹片,在涉猎、飞机失事中也多次身负重伤。感情生活也并不顺利,他共结过四次婚。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给他带来巨大的折磨和痛苦,所以造成他多次自杀以及最后走向毁灭。海明威一生波澜起伏,苦难、战争、爱情失败的压力接踵而来,他一直在压力面前昂首挺胸勇敢拼搏,但是最后他仍然未摆脱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困扰。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和精神追求,就是向命运屈服的表现,顽强地拼搏却无可奈何,更显失败悲剧的必然。老人桑提亚哥是海明威一生坎坷的经历和自身桀骜不驯的性格在艺术上的折射反映。[1]老人把海明威的生命历程生动地演绎出来。桑提亚哥一出场便是灰色的,“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的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逮住”,人们认为他倒了血霉。和他最亲的小孩曼诺林由于他的倒霉被父母叫上了另一条船,而立马“捕到了三条好鱼”,比较之下老人的出现起点就低人一等。远航出海只好去比别人远的地方,这时终于有大马林鱼吃鱼饵,但老人却等待了两天两夜,“钓索勒在背上疼得几乎超出了能忍痛的极限,进入了一种让他不放心的麻木状态”,背痛、身体麻木、抽筋、手割破了皮,直到筋疲力尽他才战胜马林鱼。可是当老人还没喘过气来,成群的鲨鱼已经迫不及待地赶上来了,老人还没有体验到胜利的快乐就又面临更大的挑战,甚至是生命危险。老人还未从与马林鱼搏斗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就不得不投身与另一场更艰苦而又遥遥无期的争斗。先是鱼叉、刀子等工具在搏斗时被鲨鱼身体带走,接下来连棍子、舵把也派上了用场,最后所有能用的工具都用光了,靠殊死搏斗的力量终于把凶恶的鲨鱼赶走。这里似乎胜利了,可是留给老人的并不是大的马林鱼,只剩马林鱼的骨架。老人带回住所的只有一身的疲惫和奋斗过后精神的憔悴、困惑、孤独。老人面临的挑战正是海明威生命的多难,海明威可谓是借桑提亚哥来重新游历自己的生命体验。他生命最后身体与精神的折磨,也与老人搏斗后的疲惫与孤独相映衬。海明威是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而死亡是人的唯一结局。[2]所以海明威用自身的生命验证了人生悲剧论,老人桑提亚哥作为他在作品中的形象代言人,必然会染上他的人生观,所以《老人与海》本身就是一部人生的悲剧史。
2.海明威的“迷惘”文学主题贯穿着《老人与海》的始末,《老人与海》是其迷惘文学观念影响下的作品。“迷惘”是海明威创作个性的显著特征,是笼罩他全部作品的统一风格。[3](67)《在我们的时代里》表现尼克对充满暴力的世界的恐惧与困惑,《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杰克·巴恩斯在战争中丧失性爱能力后感情中的苦闷与迷惘,《永别了,武器》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与幸福表达对人类文明的失望情绪,《丧钟为谁而鸣》中乔丹炸毁桥梁的难以完成、和玛丽亚的纯洁爱情阻挡不了他身负重伤,虽然最终完成了任务但也流露出迷惘的情绪。《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后的作品,它仍然有迷惘观念的影响,作品中经常表现出老人桑提亚哥的苦闷。“不过一个人在黑夜中,没有武器,如何能对付它们呢?”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老人失去了可用的刀、棍子,面对有可能发生的成群鲨鱼的攻击,他开始了对明天的担忧与无奈,有时也发出“我希望不用再斗了”的感叹。“你的选择是呆在远离陷阱和套索的深海,我的选择是孤身一人来这儿抓住你。自中午起我们俩就绑在了一起,没人来救你我。”“真希望那孩子在这里”,“但愿那孩子在这里,而且现在有点儿盐就好了”,“什么也没有,只怨我出海太远了”[4]老人在与马林鱼、鲨鱼的搏斗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心理斗争,老人的精神状态一直在变化。一个人漂泊在黑夜中,老人只有与敌人鲨鱼为伴,向它诉说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心理的怯弱。对孩子曼诺林的想念,或是争斗中对他的念叨,都表现出老人的无助和苦闷。这是海明威“迷惘”理论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老人的迷惘在于他一直处在无尽头的挫折中、远离人群的孤独寂寞、不断抗争后的无所得,老人处在迷惘中得不到释放也是一种悲剧。3.老人形象的悲剧暗示。《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外貌、语言、行动蒙上了悲剧色彩,在人物描写间可以明显看出。老人的船帆用面粉袋打了补丁,在作者眼里是“永远失败的旗子”。“老人憔悴而消瘦”,“腮帮子上有些褐斑”,双手有“刻得很深的伤疤”,老人被岁月毫不留情地布上了阴影,他虽然不肯“认输”,但他还是显现出衰老的迹象。“但愿孩子在这里就好了”,“真希望那孩子在这里”,“但愿那孩子在这里,而且现在有点儿盐就好了”,在老人捕鱼过程中他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就会想到小孩,希望得到帮助。但是这恰恰是一种奢望,需要帮忙时孩子不在身边,他只有靠自己,这表现他的无助和无可奈何。于是他又转向寻找精神支柱,“可是我愿意念诵十遍《天主经 》和十遍《圣母经》,让我能逮住这条鱼,我还许下愿望,如果逮住了它,一定去朝拜科布莱的圣母”,“万福童贞圣母,请您祈祷叫这条鱼死去”,“假如有鲨鱼来,愿天主同情他和我吧”,坚强的老人不服输,但是他也会对自己的信心产生动摇,在与马林鱼争锋相对谁也奈何不了谁时,他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对上帝的保佑满怀希望。这是老人对现实困境的认识,这种对自我的否定实际反映出作者认为人类无法控制命运主宰的悲观态度。[5]“老人感到头晕恶心,看不太清楚东西”,马林鱼给了老人巨大的压力,老人不堪承受,他只好“放松鱼叉上的绳子”。拼尽力气老人终于赶走了最后一条鲨鱼,但是他也“喘不过气来,感到嘴里有一股怪味儿”,老人在动作上的变化以及日渐无力的行动,也显示了他的脆弱。
第五篇:多向度视角解读大学
多向度视角解读大学
刘东
在众说纷纭的大学论说中,我们终于认识到了,其实正是这种纷争不已的解释和再解释,才构成了大学博弈的最基本形式,而且,也正是在各种论说的不断博弈中,在各种思想的热烈交流中,大学这种特定的文明形式,才既有可能步入毁灭,也有可能再次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这一片喧哗之声的,就不仅包括今天的同时代人,而且包括有待我们评判的前人,当然还有必将评判我们的后人!
大学模式流变
现代大学演变到今天,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先的英国模式、此后的德国模式和晚近的美国模式。也就是近代的纽曼模式、现代的洪堡模式和当代的克尔模式。
把“大学的理念”表达得最好的,或许是红衣主教纽曼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建立都柏林大学时所说的话。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他所在的牛津大学。纽曼写道,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
这种信条对我们来说,尽管从未普遍施行过,却最为耳熟能详。我们甚至不难猜想,当蔡元培把大学定义为“研究高深学问者”时,当他认定“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时,当他把原属北大的工科放逐到北洋大学时,这位北大老校长心中念兹在兹的,大体上也正是类似的理念。
然而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旋即就向我们指出,这种模式已经行将被德国模式覆盖了。1930年时“大学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通常是朝着它们所参与的社会演变方向”,这种演变使系科大量出现,并组成大学。大学的出现,不是为了关心学生个体,而是关注社会的需要;不是纽曼的“自然规律的永恒真实性”,而是新事物的发现;不是多面手,而是专家。大学成为“一个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鉴别成就以及培训真正高水平人才的机构”。一个人不再可能“精通一切”。纽曼的万能通才人物一去不复返了。
正如哈佛文理学院前院长柯伟林在一篇文章中所描述的:“在大约一个世纪之前,几乎所有世界上的顶尖大学都在德国,它们是德国十九世纪伟大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到1930年,美国的大学已经脱离了“以文理科研究生院为中心的、有坚实专科学院及某些研究所”的“现代大学”。它们正越来越不像“真正的大学”。所谓“真正的大学”,指的是“一种以崇高的明确的宗旨和以精神与目的的统一为特点的机体”。
当代大学成为“社会服务站”
实际担任过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学者金耀基指出,当代的美国大学,如克尔所指,早已越出了德、英的模式,而发展出自我的性格。美国的大学狂热地求新,求适应社会之变,为赶上时代,大学已经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成为“知识工业”重地。学术与市场不断结合,大学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教授之用心着力所在多为研究,教学则越来越被忽视。教授的忠诚对象已不是大学,而是支持他研究的福特基金会、西屋公司或华盛顿。一个教授所关心的不是隔壁同事的评价,而是其他大学乃至其他国家大学同行的评价。大学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它的成员已不限于传统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还包括许多“非教师”的教学人员(如研究教授),它的活动已不止限于研究、教学,还包括对外的咨询,与国外的合作(加州大学的研究计划涉及五十几个国家)等。总之,在数量、组织、成员、活动各方面,今日美国的大学与以前的大学已大大不同。这种大学的理念及性格与纽曼的构想固然相去甚远,与弗莱克斯纳、雅斯贝尔斯的构想也迥然有别。克尔认为纽曼心目中的大学只是“乡村”,弗莱克斯纳心目中的大学是“市镇”,而当代的大学则是五光十色的“城市”。
现代大学被重新认为是各个社会部门的服务站,其最重要的服务部门,就是政府和公司。教师们习惯于通过各种校外活动来弥补自己收入的不足。技术开发工作的需求给校园带来了某种更强有力的影响,与学术研究工作的关系越密切,对大学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就越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差异,学术研究的本质和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变得不同于长期以来鼓励大学教师无私探索知识的精神。而技术转让领域出现的问题之所以令人不安,不仅因为它可能会改变大学内学术研究的惯例,而且还因为它对学术研究的中心价值观念和理想构成了威胁。
大学的“第一生产力”迷思
那么,事态为什么会发展得如此无奈?大学的船队何以会在所有船员都为之惊呼的情况下,仍然驶往那个由克尔率先发现的、可人人都并不想去的方向?其根本的原因,当然还在汹涌于船下的现代化激流。西方的大学从它的英国模式,一变而为德国模式,再变而为美国模式,并且步步进逼地一再要求非西方国家拷贝它,这本身就是现代性的征兆之一,本身就相当符合现代生活的自身逻辑。如果在由现代消费激发出来的无边物欲的推动下,知识仅仅被看做一种力量,而且科技知识则又被看做第一生产力,那么,大学作为知识的重镇就势必要被转化成这种生产力的关键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只要现代性的生活形式继续主宰我们,传统的大学形式就势必会被不断地突破,直到它发展为美国式的巨型大学,乃至比这种巨型大学还要庞杂的大学,以便能够填入新的能量、唤出新的产出,哪怕大学的肚子因吞噬过多而被撑破!
由此可见,尽管对于通识教育的吁求,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还起着部分的平衡作用。然而,如果对通识教育的热衷,只不过是出于国际大学排行榜上的压力,或者创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力,那么,这就是在做一件自相矛盾的事。在当下的紧迫国际情势下,既然只有指望在现代化的急行军中,借助于民族国家的强大整合力量,来既发展大学本身的事业,又转而表现出更大的国际竞争力。那么,中国的大学,特别是它的顶尖大学,就不可避免地面对转型。由此说来,对于当今大学的实际操作者而言,与其去设定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洞目标,倒不如实在地向公众讲明:至少从这个历史时期来看,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苦痛。
“一流”大学的标准
如果克尔的“大学三段论”的内容,是所谓英国——德国——美国,或者纽曼——洪堡——克尔的话,那么加拿大学者比尔·雷丁斯“大学三段论”的内容,则把英国的纽曼置换成了德国的康德,继而又把克尔的巨型大学置换成了所谓“一流大学”。这样一来,这种观点最抢眼的标记就首先在于:既用启蒙思想家康德的理性前提,置换了红衣主教纽曼的宗教前提;又用民族文化的思想内容,充实了洪堡的现代大学概念。当然,最为重要的还在于,雷丁斯用充满洞见的对于“一流大学”的批判性诠释了克尔所谓巨型大学的内容。
按照雷丁斯的说法,在一个封闭的范围里,“一流”实际起到了货币单位的作用,在林林总总的本国大学之间,进而在更加千差万别的各国大学之间,建立起抽象的量化可比性。
一流通用的等级标准,是由各种不同的内容所做的各种分类,如学生类型、班级的大小、资金情况、馆藏量等,都可放到一起,用一流这个唯一的标准来衡量。
学生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入学分数(越高越好)、学习过程中每学年的平均分数(越高越好)、非本州学生的数量(多为好)、标准时间期限内毕业率(达到正常标准是好事)。班级的大小和质量是以师生比(应该低)和终身制教师与兼职或研究生助教(应该高)的比例为标准。对教师队伍的评价是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数量、获奖者的数量、获得联邦奖金的数量和次数,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价值的标志。“资金”类评价是以大学财政是否健康为标准,如用于日常费用、学生服务和奖学金支出的预算的比例是否合理。馆藏量是以学生人均占有图书量、大学财政预算里图书馆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图书馆预算中用于购买新书的比例为标准。
最后一项是声望,它把本校校友进入高级大学官员调查表的数量和在加拿大各大型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数量结合起来作为衡量标准。一流的最终标准是把各个数字的比例结合起来:学生占20%,班级的大小占18%,教师占20%,资金占10%,图书馆占12%,声望占20%。
然而,如此诱惑人们去大做表面文章的量化标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照顾到各大学的实际长短呢?分数是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吗?知识是简单地从仓库再生产出来的,还是在教学中生产出来的?为什么高级大学官员和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声望”最好的判断标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这种协调一致是否令人担忧?“声望”这一项会不会提高对价值指标水平的偏见?
基于这一连串的追问,雷丁斯认为,如果大学在市场的压力下,完全屈从于这种来自“一流”标准的量化,那它就跟寻常企业再没什么两样了,而它的学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求学者,而只是光临“学店”的现代顾客。同样,如果大学在排行榜的压力下,一门心思去攀爬朝向“一流”的阶梯,这个空洞的标准也会逐渐抽空大学的内涵,直至世间压根儿就不再有大学这回事!
当代大学为何在意市场
既然“一流”的标准已被视为四海皆准的,那么它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就同样会是无一幸免的。可以想象,只要“一流”的标准盖过了学术的标准,形式的好看虚掩了真实的内容,量化的指标漠视了实质的优劣,外部的评价凌驾于大学的自治,那么,无论一所大学在排行榜上显得多么领先,也无论它破费重金聘来了多少大名鼎鼎的教授,或者四处公关引来多少资金去起高楼造声势,它所宣喻的自由教育或者博雅教育,都终究是言不由衷的和适得其反的——既然它早已被市场向度牵住了鼻子,就再也顾不上去向学生们示范和操演独立的意识和广博的志趣了。
当代的大学何以如此在意市场?按照雷丁斯的理论,他大概会沿着这样一条独特的道路去追根溯源,把大学衰败的原因归咎于民族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式微。
事实上“争创一流”的中国大学教育,其表现刚好跟雷丁斯的概括擦肩而过:是民族国家整合能力的加强而非衰落,才会作为难以抗拒的动力,强力推行“一流大学”的模式,并就此催生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数据报表来,而且还通过这种势必要忽略内容差异的量化形式,来加速涤除各个学校在历史中形成的任何特长。
当然,在一定意义上,雷丁斯的观点是正确的,这种被抽取掉具体内涵的“一流大学”,毕竟也只能推广于意识形态逐渐淡化或消解的时空之中。不然的话,我们简直无法想象,究竟如何去拿德黑兰大学跟华盛顿大学进行通分,或者究竟如何去拿哈佛神学院跟塔利班学校进行对比?雷丁斯意义上的“一流大学”,或许正是从一个专属于他的角度,指称着一种既呈现多元化特征又反映全球化步调的特定时期的大学。
大学的未来何在尽管各种大学模式论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但美国的大学一直盼望能够成为学者和自由思想的园地。长达一个世纪的学术自由运动代表了一种不惜代价的努力,以确保与日常的压力保持一种心智上的距离,让学者们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来批评当时传统的知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重要的是不要将学术界传奇化,不要对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时代怀有思念之情。现实不会回到19世纪红衣主教纽曼的《大学的理念》中,该书认为“有用的知识”是“一堆垃圾”;也不会回归到八十多年以前索尔斯坦·凡布伦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所设想的那个世界,在那里,纯粹的研究是大学唯一的恰当行为,而促进有用的申请(和教育本科生)是较小、较普通的大学的任务„„
真正给人们带来困扰的是金钱的原始力量对于高等教育很多方面的作用。美国的大学也在忙于彻底改造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压力。学术界曾认为企业家的野心必然是邪恶的,而它现在却成了一种美德。“我们是在经商,”康涅狄格大学的教务长坦率地说,“我们的股东是学生、职工和康涅狄格州。”甚至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校长也声称“加利福尼亚大学意味着经商”。
如果学校已经成了特殊的产业,学生已经成了特殊的顾客,那么,这里就必须采用商学院的而非文理学院的主导模式:为了获得学生的眷顾,必须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一所大学的声望如何,就被看成了生死攸关的产品商标。我们可以联想到,正是为此学校的名称才会被改来改去,却不管新起的名字是否有实际意义,正如作为国际名牌产品的可口可乐,只要能吸引来顾客的眼球就行,却不管自己贩卖的饮料是否对身体有利。
在众说纷纭的大学论说中,我们终于认识到了,其实正是这种纷争不已的解释和再解释,才构成了大学博弈的最基本形式,而且,也正是在各种论说的不断博弈中,在各种思想的热烈交流中,大学这种特定的文明形式,才既有可能步入毁灭,也有可能再次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这一片喧哗之声的,就不仅包括今天的同时代人,而且包括有待我们评判的前人,当然还有必将评判我们的后人!
大学功能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使得人们在步入大学之后,除了有可能被精神的向度所感召,当然也有可能被其他东西所干扰。只要大学还不甘心退化成可有可无的盲肠,那么它与其说是在受到丛林原则的无情制约,倒不如说它是在残酷的丛林中仍然坚持维护着人类的尊严。
或许,大学的真正希望,就潜伏在此类绵绵不绝的忧思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