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模拟试卷!!!!(本站推荐)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是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A.自信心B.自尊心C.自知之明D.自强心 答案:A 2.情感是情绪的概括化、稳定化的表现,较情绪稳定和深刻,往往与()需要密切联系。A.生理B.心理性C.社会性D.个人性 答案:C 3.在小学阶段,()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A.与父母的B.与老师的C.与同伴的D.与自己偶像的 答案:C 4.关于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国外有学者提出了气质的体型说,并说一定的精神病症与一定的体型相联系。根据此种学说,可知精神分裂症多见于()A.瘦长型B.肥胖型C.力士型D.发育异常型 答案:A 5.学校心理辅导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追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这体现了心理辅导的()A.综合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 答案:B 6.学生筛选学习入出过程中的优劣,不断调节改进、提高学习入与出的质量,使学习动态结构优化,属于学习过程中的()A.输入B.输出C.反馈调节D.消化 答案:C 7.青少年在思想上、性格上还未定型,外界的各种因素对他们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可塑性大,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使他们的心理带有很大的()A.过渡性B.闭锁性C.社会性D.动荡性 答案:C 8.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当来访者的谈论偏离主题太远时,可用()控制辅导过程,使交谈范围缩小,集中到主题上。A.开放式询问B.封闭式提问C.沉默D.直接提示 答案:B 9.一般来说时间取样法对在()分钟以内不易出现的行为不适用。A.15 B.30 C.45 D.60 答案:A 10.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行为转变法,1954年()首先提出“行为治疗”的概念。A.斯金纳B.华生C.沃尔帕D.艾森克 答案:A 11.从广义上讲,大多数的疾病都与一定的心理因素有关,连常见的感冒也不仅仅是冷暖骤变引起的。英美的医学专家发现,感冒常与精神紧张、神情沮丧者“有缘”。有一些精神上负担较重的人,他们精神紧张、悲观孤僻、忧郁沮丧、逃避现实,他们的感冒发病率是常人的()A.1~3倍 B.2~4倍 C.3~5倍 D.4~6倍 答案:C 12.初中生()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
A.抽象逻辑B.具体形象C.综合性D.分析性 答案:A 13.按照心理测验的应用,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A.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B.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C.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学绩测验 D.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与临床测验 答案:D 14.青少年的脉搏已较为稳定,年龄越大脉搏平均值越少。成年期前,男子平均每年减少()A.0.6次/分B.0.8次/分C.1次/分D.1.2次/分 答案:C 15.在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中,用“摆脱自卑感的补偿作用”来代替性本能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B.B.阿德勒C.弗洛姆D.艾里克森 答案:B 16.生活在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麻烦,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A.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B.亲子关系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D.父母的教养方式 答案:B 17.一个人记圆周率3.14159,记成“山间一寺一壶酒”,这种记忆方法叫()记忆法。A.形象记忆法B.歌诀记忆法C.联想记忆法D.情感记忆法 答案:B 18.李明告诉辅导员他的好友王洁中午吃饭时,说话十分不友好,他怀疑有人对王洁说了些他的坏话,辅导员说:难道你不觉得是你的好友在那时心情不好,或者有什么别的烦心事正在打扰他,而使他忽视了对你的态度吗?这里辅导员采用的是()技术。A.指导B.解释C.影响性摘要D.自我开放 答案:B 19.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这种行为转变法是()A.暴露法B.系统脱敏法C.厌恶法D.放松法 答案:C 解析:P119 20.由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等生理方面的疾病称为()A.神经症B.精神病 C.人格障碍D.心身疾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小学生道德感的发展水平,总的来看还较狭隘、模糊,他们常依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物的好坏,其发展的特点为()A.道德感的评价标准由无原则向有原则发展B.道德感的体验范围由大到小,由远到近
C.道德感的体验从浅显、冲动到深刻、稳定D.道德感的评价标准由外在人为的向内在自定的
E.道德感的发展由个人的、小的向大的、远的方向发展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答案:A^C^D^E^ 2.下面属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能力B.意志C.气质D.性格E.情绪、情感 答案:A^C^D^ 3.下面属于谈话法的优点的是()A.灵活性大B.回答率高C.谈话法易使来访者放松或产生愉快情绪D.有利于深入探讨问题
E.易对谈话结果做出定量分析 答案:A^B^D^ 4.下面属于固执个性的表现的是()A.不听劝阻,认死理,爱钻牛角尖B.不承认错误,一条道走到黑C.易和他人陷入激烈的辩论
D.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导致偏执型人格障碍E.多疑敏感神经质 答案:A^B^C^D^ 5.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是()A.有意想象增强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C.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D.想象现实化E.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答案:A^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 是保持个体具有健康的心理结构的基础。答案:认知能力 2.个性心理由个性心理特征和__ __两部分构成。答案:个性倾向性
3.问卷的实施主要包括__ __和问卷的收集两个方面。答案:评估对象的选择
4.___ _(外向型,内向型)家庭成员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往往互相依赖,互相参与,且易缺乏与他人的分化,易采取投射的防御机制。在严重的应激情况下,这种家庭的成员易产生神经症或防御性神经症。答案:内向型
5.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技术中,提问的方式有质疑式和___。答案:夸张式 6.在自我认知中,__ _具有核心意义,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答案:自我评价 7.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___。答案:民主 8.癔症型人格,又称___。答案:歇斯底里型人格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情感反应答案:情感反应就是辅导人员对来访者所表达出的情绪情感的理解与反应。2.两难问题法 答案:两难问题法即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
3.多动症 答案: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这类儿童一般智力正常,但存在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等特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答案: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有:(1)认知发展;2)情绪稳定;(3)意志优化;(4)个性完善;
(5)学习适应;(6)人际和谐;(7)职业适应等七项辅导与心理障碍预防。2.简述发展性辅导的特点。
答案:(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
(2)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4)发展性辅导将纳入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与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和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简述自负个性的产生原因及此种个性的辅导要点。答案:自负的产生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不当的家庭教育,过多的夸赞与表扬;(2)生活经历的一帆风顺;(3)片面的自我认识;(4)自居作用,把家庭、父母的优越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对此种个性的克服,可遵循以下几种方法:
(1)勇于承认自己自负;(2)挖掘自负产生的根源;3)要针对原因采取具体措施。4.简述个人中心法的共情的层次及作用。
答案:共情的层次决定共情的质量,有不同的辅导效果,卡可夫将共情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1)辅导员没有表达出来访者所表达的感受和内容,其表达的程度比来访者自己表达的要少,是一种不相关或伤害性的反应;
(2)辅导员表达出了来访者的内容,但表达时明显疏忽了来访者的情感成分;(3)辅导员表达出了与来访者完全相同的感受和内容;
(4)辅导员做出了一种增加式的反应,表达出来访者未表达出的深层感觉;
(5)辅导员表达出来访者不能表达出的更深层的感觉。共情1~3层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来访者的自我探讨水平。高层次的共情可以协助来访者扩大眼界,觉察其间未加探讨、忽略的部分,协助来访者辨别问题的重点,完全掌握原来只能部分掌握的行为与感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论述强迫症的分类及强迫观念的辅导方法。
答案:强迫症是指病人主观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抵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及严重的内心冲突,伴随的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往往是患者为了减轻其内心紧张不安,屈从于令人不快的思想和意向或进行对抗而呈现出的继发现象。临床表现主要的分类是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动作。它的产生主要是在患者的强迫人格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社会因素引起的。如把强迫症
比成一棵树,那么,患者体验和表现的众多症状是枝叶,“怕”是主干,个性缺陷是树根。他们的个性往往具有主观任性、自制力差、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迟疑畏缩等人格特点,情绪体验内倾,遇到问题趋于自我解决。自卑是患者个性中普遍存在的。强迫症患者有一种抵制有害行为想法的内心冲动,怀有一种期待性恐惧,从而加速强迫症的形成。要想去除强迫症,主要是必须去除强迫症的病根。可采用如下方法逐步消除强迫观念:
(1)思维停顿法。运用此法的关键是用强力性信号禁止强迫性观念的出现,对不听使唤的大脑猛喝一声“停”。可分为四个阶段,由助手帮助到自己主动喝“停”,从而达到停止强迫观念的目的。
(2)满灌疗法。此法是让患者直接暴露在感到焦虑的现实情景中,冲击他唤起焦虑,并让他认识到他们所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从而达到减轻焦虑、治疗强迫观念的目的 2.试论述对性冲动心理的辅导方法。
答案:性冲动就是每当看见自己所喜欢的异性时,则表现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并有想亲近的念头,并想象与异性相互拥抱、亲昵。这种心理的辅导首先要找出性心理扭曲的原因,导致性心理扭曲的原因许多是由于长期以来不敢与异性接触,对异性怀有自卑、胆怯或偏见、不满、厌恶等心理引起的,所以尽量创设两性交往的环境,使两性进行正常交往,两性交往的缺乏或不当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男女正常交往,可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达到性心理
平衡,从而达到正常的性适应。再次,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人的注意范围是有限的,当你在一件事情上注意的多了,在另一件事上必定要注意的少。针对此种原理,当一见异性就有过强的性冲动时,就要加以注意和控制。此时可采用说些笑话,玩些游戏,去运动等其他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消解性冲动的目的。另外,还可以根据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在手腕上套上橡皮筋,一有性冲动,就使劲拉,并在心中默默数数,直到产生疼痛感为止。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思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树立远大的理想,大方地与异性交往,从而达到缓解性冲动的目的。
第二篇:全国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模拟试卷2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对心理现象的评估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侧面予以分析,这体现了心理评估的哪个基本原则?(B)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C.动态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2.生活在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麻烦,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B)A.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 B.亲子关系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D.父母的教养方式 3.辅导人员对来访者谈话内容中的个别字、词进行强调,用较短的语句以强调性的声音说出,引导来访者注意其忽略或未说清的部分,对此再做出详细的说明,这是倾听技术中的(B)A.重复 B.重读 C.询问 D.摘要
4.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遵循“理想原则”的部分是下列哪个选项?(C)A.自我 B.无意识 C.超我 D.意识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A)A.进行分析诊断 B.制定辅导目标C.实施指导帮助 D.确定辅导方案 6.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是行为转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B)A.阿德勒 B.斯金纳 C.艾里斯 D.马斯洛 7.按照心理测验的应用,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B)A.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B.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与临床测验 C.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学绩测验 D.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8.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以上表现属于下列哪种心理障碍?(B)A.心理障碍 B.精神病 C.神经症 D.人格障碍 9.下列关于行为转变法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A.它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 B.它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能力
C.重视辅导员与来访者的个人关系 D.操作性强
10.贝克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的人要代表人物?(D)A.精神分析法 B.行为转变法 C.个人中心法 D.认知重建法 11.系统脱敏法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常用的技术?(B)A.精神分析法 B.行为转变法 C.个人中心法 D.认知重建法 1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C)A.小组讨论法 B.两难问题法 C.参观访问 D.脑力激荡法 13.个人中心法的主要辅导目标是下列哪一项?(C)A.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B.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为 C.提供一个安全和信任的辅导气氛,使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
D.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合理的、扭曲的观念,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 14.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是指(C)A.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中各类成员的心理辅导 B.个别心理辅导
C.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D.心理辅导课 15.小品表演属于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法?(A)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下列哪些选项是心理冲突的表现?(ABD)A.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 B.实现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 C.产生攻击行为及冷漠、焦虑等消极情绪 D.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 17.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采用以下哪些具体的技术来提高会谈效果?(ABC)A.倾听技术 B.影响技术 C.观察技术 D.评估技术 18.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ABCD)
A.自我意识良好 B.社会功能良好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积极劳动实践 19.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BD)A.基本目标和任务一致 B.职能互相衔接 C.工作方法一致 D.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融合 20.常用的行为强化法有(AC)A.奖励 B.小组讨论法 C.惩罚 D.角色互换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21.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有_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_、__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__、冲突、挫折和防御机制及人格类型特征。
22.心理辅导的巩固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巩固效果和__追踪调查_。2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___本我___、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24.认知重建法的理论假设认为人的___认知过程___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25.常用的行为强化法包括奖励、惩罚和__强化不相容反应_。26.一般认为智力水平正常的标准是智商在__60_以上。
27.冲突性沉默可能是由来访者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而引起,也许是内心正经历某种___抉择___。28.学校心理辅导常用的心理评估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__个案法__。29.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__《关于歇斯底里研究》__一书,标志着心理分析的正式创立。30.精神分析法的基本辅导目标一是使__潜意识__意识化;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_潜意识_冲突。31.认知重建法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由其_不合理__或扭曲的认知造成的。
32.适应性心理辅导所着重处理的问题是学生的__正常需要__与其__现实状况__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每小题3分,共12分)33.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34.厌恶法:厌恶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35.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36.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7.请简要说明在心理辅导中,辅导人员应注意观察来访者哪些非言语信息? 答:(1)目光(2)面部表情(3)身体语言(4)声音特征(5)空间距离(6)沉默 38.请简要描述学生固执的表现,并说明帮助学生克服固执的方法。
答:(1)固执的表现主要是不听劝阻,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不承认错误,一条道走到黑,易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
(2)克服固执的方法主要有:认识固执的本质,欢迎不同意见,学会角色互换,找自己信得过的老师、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
39.请简要说明发展性辅导的特点。
答:(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提高。(2)心理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侧重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包括指导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信心等。
(4)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0.试论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答(1)整体性原则:心理辅导旨在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心理辅导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一致。(2)主体性原则:把学生作为辅导活动的主体。(3)活动性原则:重视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辅助活动在对象上包括全体在校学生,在方法上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问题。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心理辅导的目标既包括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又包括预防心理疾患和行为偏差。
41.请说明系统脱敏法的一般原理。并设计一份按系统脱敏法矫正异性交往紧张的方案?
答(1)系统脱敏法基本原理:学习身心放松状态、对抗原有的焦虑或紧张情绪,逐步消除神经症式的反应。(2)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和异性交往时过分紧张,不敢说话、不敢目光接触,甚至面红耳赤、出汗、发抖等。
(3)根据系统脱敏法操作要点设计方案:
①建立异性紧张的等级层次表。②进行放松训练。③进入系统脱敏的过程。
第三篇:全国2002年4月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全国2002年4月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每小题3分,共12分)
33.心理冲突
34.厌恶法
35.角色扮演法
36.学习疲劳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7.请简要说明在心理辅导中,辅导人员应注意观察来访者哪些非言语信息?
38.请简要描述学生固执的表现,并说明帮助学生克服固执的方法。
39.请简要说明发展性辅导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0.试论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41.请说明系统脱敏法的一般原理。并设计一份按系统脱敏法矫正异性交往紧张的方案。
全国2002年4月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答案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34.厌恶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35.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36.学习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7.(1)目光
(2)面部表情
(3)身体语言
(4)声音特征
(5)空间距离
(6)沉默
38.(1)固执的表现主要是不听劝阻,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不承认错误,一条道走到黑,易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
(2)克服固执的方法主要有:认识固执的本质,欢迎不同意见,学会角色互换,找自己信得过的老师、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
39.(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提高。
(2)心理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侧重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包括指导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信心等。
(4)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0.(1)整体性原则:
心理辅导旨在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心理辅导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一致。
(2)主体性原则:
把学生作为辅导活动的主体。
(3)活动性原则:
重视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辅助活动在对象上包括全体在校学生,在方法上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问题。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辅导的目标既包括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又包括预防心理疾患和行为偏差。
41.(1)系统脱敏法基本原理:
学习身心放松状态、对抗原有的焦虑或紧张情绪,逐步消除神经症式的反应。
(2)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2分)
和异性交往时过分紧张,不敢说话、不敢目光接触,甚至面红耳赤、出汗、发抖等。
(3)根据系统脱敏法操作要点设计方案:
①建立异性紧张的等级层次表。
②进行放松训练。
③进入系统脱敏的过程。
第四篇:《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笔记
第一章 心理卫生概述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 1.心理的构成
2.卫生与心理卫生的一般概念
(1)卫生的概念
(2)对心理卫生的三种理解
(二)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自我意识良好 2.社会功能良好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劳动实践
(三)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1.心理卫生思想的渊源
(1)国外的心理卫生思想
(2)古代中国的心理卫生思想 2.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2)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四)心理卫生运动
1.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简况 2.中国心理卫生运动概况
(五)心理卫生的意义 1.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
(1)预防心理疾病
(2)防治躯体疾病
2.学校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发展意义
(1)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心理、卫生的含义 2.心理的构成成分 3.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自我意识良好
(2)社会功能良好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劳动实践
(二)领会
1.心理卫生内涵的界定 2.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1)柏拉图、希波克拉底的心理卫生思想
(2)管仲的心理卫生思想
(3)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 3.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1)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2)古代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4.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演变
(1)比尔斯对心理卫生运动的贡献
(2)中国心理卫生运动概况 5.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
(1)心理卫生对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
(2)心理卫生对防治躯体疾病的作用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2.判断个体心理健康应坚持的原则 3.健康心理的标准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体质因素 3.性别和年龄因素 4.器质性因素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1)亲子关系
(2)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
(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4)家庭成员的关系及气氛 2.冲突、挫折及心理防御机制
(1)心理冲突
(2)挫折
(3)心理防御机制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1)应激
(2)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人格类型特征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0条健康标准
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4.判断个体心理健康应坚持的原则 5.健康心理的标准 6.心理冲突的定义及表现 7.挫折的定义 8.心理防御机制定义 9.应激定义
(二)领会
1.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2.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的影响
(2)心理冲突的影响
(3)挫折的影响
(4)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
(三)应用
1.举例阐述父母亲不良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举例阐述中小学生常出现的心理应激及影响
第三章 学校心理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辅导的概念 1.心理辅导的含义
2.心理辅导的特征
(二)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 2.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1.学校心理辅导的两种类型 2.适应性辅导及特点 3.发展性辅导及特点
(四)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1.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的一致 2.在职能上的互相衔接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融合
(五)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1.目标的不同 2.内容上的差异 3.工作角色上的不同
(六)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1.有助于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丰富和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3.扩大和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七)心理辅导的目标 1.心理辅导目标的特征 2.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3.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
(八)心理辅导的内容 1.认知发展辅导 2.情绪稳定辅导 3.意志优化辅导 4.个性完善辅导 5.学习适应辅导 6.人际和谐辅导 7.职业适应辅导 8.心理障碍预防
(九)心理辅导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十)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辅导课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3.个别心理辅导 4.小组心理辅导
(十一)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专门素质要求 1.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特殊的职业道德 3.特殊的智能结构 4.健全的人格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关于心理辅导内涵的界定 2.心理辅导的特征
3.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的定义 4.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具有的特征 5.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
(二)领会
1.学校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方面 2.发展性辅导的内涵及特点 3.适应性辅导的内涵及特点
4.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5.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 6.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7.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1)认知发展辅导
(2)情绪稳定辅导
(3)意志优化辅导
(4)个性完善辅导
(5)学习适应辅导
(6)人际和谐辅导
(7)职业适应辅导
(8)心理障碍辅导
8.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三)应用
举例阐述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辅导
第四章 学校心理辅导的操作过程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 1.开始阶段
(1)建立辅导关系
(2)掌握来访者的资料
①来访者的基本情况
②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3)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
①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性质
②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
③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 2.指导与帮助阶段
(1)制定辅导目标的原则与方法
①共同制定目标
②保证目标的针对性
③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统一
④目标必须具体、可行
(2)确定辅导方案
(3)实施指导与帮助 3.巩固与结束阶段
(1)巩固效果及具体工作内容
(2)追踪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二)心理辅导的操作技术 1.倾听的技术
(1)非言语关注
(2)重复
(3)重读
(4)询问
(5)摘要
(6)情感反应。2.影响的技术
(1)指导
(2)解释
(3)自我开放
(4)影响性摘要 3.观察的技术
(1)目光注视
(2)面部表情
(3)身体语言
(4)声音特征
(5)空间距离
(6)沉默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非言语关注 2.重复 3.重读 4.摘要 5.情感反应 6.指导 7.解释 8.自我开放 9.影响性摘要
(二)领会
1.心理辅导的步骤及各阶段任务
(1)开始阶段
①良好辅导关系的建立及对辅导人员的要求
②掌握来访者资料
③分析、鉴别、诊断
(2)指导与帮助阶段
①辅导目标确定的价值、原则与方法
②选择辅导方案
③指导与帮助的实施
(3)巩固与结束阶段
①巩固辅导效果应做好的工作
②追踪调查的方式及结果
2.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倾听技术
(1)非言语关注的运用
(2)重复的内涵、作用及正确使用
(3)重读的内涵及作用
(4)询问方式及运作
(5)情感反应在倾听过程中的价值 3.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影响技术
(1)指导的类别及合理运用
(2)运用解释技术的注意事项
(3)辅导人员自我开放的意义及层次
(4)影响性摘要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4.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观察技术
(1)目光注视
(2)面部表情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3)符合辅导关系的空间距离
(4)辅导过程中的沉默
(三)应用
1.几种操作技术的运用
(1)制定一份心理辅导方案
(2)如何运用非言语关注、倾听、询问、解释、影响性摘要
(3)如何面对来访者的沉默
第五章 学校心理辅导的评估技术
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评估的价值
1.心理评估对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辅导具有重要价值 2.心理评估对学生发展性问题的辅导具有重要作用 3.心理评估对学生中存在的障碍性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二)心理评估的过程 1.确定评估目标 2.收集资料 3.实施测量 4.综合评定
(三)心理评估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指导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四)观察法 1.观察法的定义 2.观察法的优缺点
3.观察法在心理评估中的操作步骤
(1)确定明晰的观察目的和现象
(2)选择使用适当的观察类型和方法 4.常用的几种观察方法
(1)实况详录法
(2)时间取样法
(3)事件取样法
(4)轶事记录法
(5)频率计数图示法
(6)清单法
5.运用观察法的要求
(1)观察者应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
(2)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3)尽量避免主观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
(4)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五)谈话法 1.谈话法的定义 2.谈话法的优缺点
3.谈话法在心理评估中的操作程序与技巧
(1)制定谈话的计划
(2)准备谈话需要的工具
(3)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效果
(5)有效记录谈话内容
(六)问卷法 1.问卷法的定义 2.问卷法的优缺点
3.在心理评估中问卷法的运用
(1)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问卷类型
(2)问卷的编制
(3)问卷的评价
(4)问卷的实施与处理
(七)测验法
1.心理测验的特点
(1)间接性
(2)典型性
(3)系统性
(4)科学性
2.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独特的价值 3.心理测验的分类 4.智能测验 5.人格测验 6.学习测验 7.心理健康综合测验 8.职业心理测验
9.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
(2)保护测验内容,防止滥用测验
(3)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
(4)选用适宜的心理测验
(5)慎重解释与使用心理测验结果 10.心理测验使用的一般技术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心理评估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指导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2.心理评估的几种主要方法
(1)观察法的定义
(2)谈话法的定义
(3)问卷法的定义
(4)测验法的定义
(二)领会
1.心理评估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2.贯彻心理评估原则的注意事项与要求
(1)贯彻客观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2)贯彻整体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3)贯彻动态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4)贯彻保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3.心理评估的过程 4.心理评估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的优缺点
(2)常用的心理观察方法
(3)运用观察法的要求
(4)谈话法的优缺点
(5)标准化的谈话法包括的步骤
(6)问卷法的优缺点
(7)心理测验的特点
(8)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的价值
(9)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10)解释、使用心理测验结果的注意事项
(三)应用
1.编制一份完整的问卷 2.心理测验的一般技术
3.在心理评估中与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 4.问卷的实施与处理
第六章 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
考核知识点
(一)精神分析法 1.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
(2)人格结构理论
(3)性欲学说
(4)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自由联想
②释梦
③移情
④阻抗
⑤阐释 3.贡献与局限
(二)行为转变法 1.理论基础
(1)华生的模拟恐怖实验及结论
(2)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及结论
(3)斯金纳和艾森克的理论观点
(4)早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5)后期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放松法
⑦系统脱敏法
③厌恶法
④暴露法 ⑤代币法
⑥生物反馈法 3.贡献与局限
(三)个人中心法 1.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真诚
②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③移情的理解 3.贡献与局限
(四)认知重建法 1.理论基础
(1)认知心理学 2.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
(2)辅导目标
(3)辅导关系
(4)辅导过程
(5)具体方法
①三栏目技术
②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
③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④合理情绪自助表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心理分析的典型方法和策略
(1)自由联想
(2)释梦
(3)移情
(4)阻抗
(5)阐释
2.行为转变常用的辅导方法
(1)放松法
(2)系统脱敏法
(3)厌恶法
(4)暴露法
(5)代币法
(6)生物反馈法
3.个人中心法的辅导态度与技术
(1)真诚
(2)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3)移情的理解
(二)领会
1.精神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精神分析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3.精神分析法的辅导过程 4.心理分析辅导方法的具体运用
(1)自由联想的具体做法
(2)“梦的工作”规律
(3)移情的特征与形式
(4)阻抗的含义与消除
(5)阐释的作用
5.行为转变法的基本原理
6.行为转变法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7.行为转变法的辅导过程 8.行为转变法常用的方法
(1)放松训练的基本步骤与常用的放松技术
(2)系统脱敏法的训练步骤
(3)厌恶的原理
(4)暴露法的原理及使用
(5)使用代币法的注意事项
(6)生物反馈法的特点与运用 9.个人中心法的基本原理
10.个人中心法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11.个人中心法的辅导过程 12.个人中心法的辅导态度与技术
(1)真诚的表达
(2)无条件积极尊重的意义及层次
(3)共情的步骤与层次 13.认知重建法的基本原理
14.认知重建法的辅导目标与辅导关系 15.认知重建法的基本辅导过程 16.认知重建法使用的技术
(1)三栏目技术的基本假设与训练步骤
(2)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的内容与方式
(3)合理想象技术的内容与步骤 17.几种心理辅导方法的评价
(1)精神分析法的评价
(2)行为转变法的评价
(3)个人中心法的评价
(三)应用
1.运用放松法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2.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训练 3.举例说明厌恶法的操作过程
4.运用三栏目技术分析自己的认知失真
5.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失真
第七章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与方法
考核知识点
(一)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
(二)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具体目标 1.小学低年级心理辅导课程u的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绪情感方面
(4)意志方面
(5)个性方面
(6)学习方面
(7)交往方面
2.小学高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绪情感方面
(4)意志方面
(5)个性方面
(6)学习方面
(7)交往方面
3.初中心理辅导课程目标
(1)自我意识方面
(2)认知方面
(3)情绪情感方面
(4)意志方面
(5)个性方面
(6)学习方面
(7)交往方面
(三)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1)角色扮演法的定义
(2)运用原则
(3)常用的几种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2.价值观辨析法
(1)价值观辨析法定义(2)运用原则
(3)常用的几种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3.榜样引导法
(1)榜样引导法的定义
(2)运用原则
(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4.行为强化法
(1)行为强化法的定义
(2)运用原则
(3)几种常用的行为强化法及适用对象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角色扮演法的定义 2.价值观辨析法的定义 3.榜样引导法的定义 4.行为强化法的定义
(二)领会
1.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 2.小学低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 3.小学高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 4.初中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 5.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①运用原则
②相声表演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③哑剧表演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④角色互换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⑤小品表演的内涵与适用对象
(2)价值观辨析法
①运用原则
②小组讨论法的内涵及适用对象
③两难问题法的内涵及适用对象
④脑力激荡法的内涵及适用对象
(3)榜样引导法运用原则及常用的具体方法
(4)行为强化法
①运用原则
②奖励种类及注意事项
③惩罚种类及注意事项
④强化不相容反应的内涵
(三)应用
1.结合实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1)相声表演
(2)角色互换
(3)小品表演
(4)小组讨论
(5)脑力激荡法
第八章 中小学生的认知卫生与辅导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2)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3)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4)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5)思维发展的特点 2.初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2)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3)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4)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5)思维发展的特点
(二)应用
1.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训练
(1)记忆力的训练
(2)注意力的训练
(3)思维训练 2.不良认知调适
(1)“过分概括”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2)“追求完善”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3)“虚拟陈述”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4)“过分担忧”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5)“无法控制”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6)“走极端”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7)“不敢面对”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8)过分“依赖”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9)“无法改变”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0)“绝对化”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第九章 中小学生情绪卫生与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 1.中学生情绪发最特点
(1)情绪的内容日益丰富
(2)情绪体验日益深刻
(3)情绪日益稳定、可控性增强
(4)高级情感逐渐发展 2.初中生情绪发展特点
(1)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2)情绪体验的跌宕性
(3)情绪活动的心境化
(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二)中小学生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1.发展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1)情绪健康人的共同行为特点
(2)学会自我赞美
(3)自主训练法
(4)合理宣泄法
(5)呼吸调节法
(6)表情调节法
2.适应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
(1)沮丧
(2)紧张
(3)消沉
(4)急躁
(5)冷漠
(6)愤怒
(7)嫉妒
(8)厌倦
(9)忧愁
(10)抑郁
(11)情绪不稳定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 2.初中生情绪发展特点 3.情绪健康者的行为特点 4.各种不良情绪卫生问题的调适
(1)沮丧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2)紧张的表现及消除方法
(3)消沉情绪的消除
(4)急躁情绪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5)冷漠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6)愤怒的表现及控制方法
(7)嫉妒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8)厌倦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9)忧愁的表现及辅导要点(10)抑郁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11)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发展个体积极情绪的方法
(1)运用自我赞美调节自己的情绪
(2)自主训练法
(3)呼吸调节法
(4)表情调节法
2.结合实例对不良情绪问题进行调适
第十章 中小学生个性卫生与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小学生自律性的发展
3.小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初中生个性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突出 2.开始对现实形成较为稳定的态度 3.兴趣开始分化,理想尚不稳定
(三)健康个性的标准
(四)塑造良好的个性 1.正确看待自己
(1)接受自己
(2)以发展为动力
(3)不要完全以“我”为核心
(4)不要自悲自怜
(5)不要伤害自己 2.正确对待他人
(1)喜欢他人
(2)容忍他人的观点
(3)重视他人
(4)不要总想支配他人
(5)不要依赖他人
(6)借鉴他人的看法 3.正确看待环境
(1)热爱生活
(2)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3)体验逆境与失败
(4)适应环境
(5)珍惜现在
(五)适应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 1.拖延 2.固执 3.对抗 4.怯懦 5.孤僻
6.依赖 7.自负 8.自卑 9.压抑 10.狭隘 11.偏执 12.猜疑
13.偏执型人格障碍 14.癔症型人格障碍 15.攻击型人格障碍
考核要点
(一)领会
1.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1)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
(2)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3)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4)小学生自律性的发展特点
(5)小学生道德意识形成的特点
(6)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2.初中生个性发展特点
(1)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
(2)初中生对现实态度的特点
(3)初中生兴趣与理想发展的特点 3.健康个性的标准 4.塑造良好个性
(1)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2)如何正确看待他人
(3)如何正确看待环境
5.不良个性卫生问题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拖延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2)固执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3)对抗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4)怯懦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5)孤僻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6)依赖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7)自负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8)自卑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9)压抑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0)狭隘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1)偏执的表现与辅导要点(12)猜疑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13)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辅导要点(14)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辅导要点(15)攻击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辅导要点
(二)应用
1.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不良个性卫生问题进行调适
(1)固执
(2)对抗
(3)自负
(4)自卑
(5)怯懦
(6)依赖
(7)猜疑
(8)压抑
(9)孤僻
第十一章 中小学生学习卫生与辅导
考知识点
(一)中小学生发展性学习卫生问题
(二)中小学生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
1.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2.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三)发展性学习卫生问题辅导 1.优化学习过程
(1)预习
(2)听课
(3)复习
(4)作业
(5)评价 2.调控心理状态
(1)增强学习信心
(2)调节学习情绪
(3)预防学习疲劳
(4)调整应试心理
(四)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辅导 1.考试怯场
(1)临场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2.注意力分散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3.学习疲劳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4.意志薄弱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5.马虎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6.学习方法不当
(1)表现与症状
(2)辅导要点
考核要点
(一)领会
1.优化学习过程
(1)如何做好预习
(2)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3)如何做好复习
(4)怎样做作业
(5)学习评价的作用 2.学习心理状态的调控
(1)学习信心的增强
(2)学习情绪的调节
(3)预防学习疲劳
(4)应试心理的调控 3.各种学习问题的辅导
(1)考试怯场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2)学习注意力分散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3)学习疲劳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4)意志薄弱的表现与辅导要点
(5)马虎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6)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结合实例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1)学习信心
(2)学习情绪
(3)学习疲劳
(4)应试心理
2.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学习卫生问题进行辅导
(1)考试怯场
(2)意志薄弱
(3)马虎
(4)学习方法不当
第十二章 中小学生交往卫生与辅导
核知识点
(一)中小学生发展性交往卫生问题 1.小学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2.初中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3.当代中学生交往呈现的新特点
(二)中小学生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
1.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 2.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
(三)中小学生交往卫生问题辅导
(1)认识交往功能
(2)把握交往原则
(3)学会保持友谊
(四)中小学生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辅导
(1)异性交往紧张
(2)师生交往困难
(3)亲子交往困难
(4)孤独
(5)羞怯
(6)自我中心
(7)自私
(8)从众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中小学生交往发展特点
(1)小学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2)初中生的交往发展特点 2.如何学会保持友谊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交往原则 4.中小学生存在的交往问题辅导
(1)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2)师生交往困难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3)代沟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4)孤独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5)羞怯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6)自我中心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7)自私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8)从众的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交往问题进行辅导
(1)异性交往紧张
(2)师生交往困难
(3)代沟
(4)羞怯
(5)自我中心
第十三章 中小学生青春期卫生与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 1.身体外形和内脏机能的变化 2.生殖系统的发育及生理变化
(二)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1.认识能力的发展 2.情感的发展 3.社会性的发展 4.性心理的变化
(三)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1)身体形态发育
(2)机能发育
(3)性发育
2.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过渡性
(2)闭锁性
(3)社会性
3.认识青春期两性心理差异
(四)青春期适应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性冲动 2.同性恋 3.遗精困惑 4.性焦虑 5.手淫 6.拒绝求爱
考核要求
(一)领会
1.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 2.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3.青春期发展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育
①形态发育
②机能发育
③性发育
(2)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①过渡性
②闭锁性
③社会性
(3)认识青春期的两性差异 4.青春期适应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
(1)性冲动表现及辅导要点
(2)同性恋表现及辅导要点
(3)遗精困惑表现及辅导要点
(4)性焦虑表现及辅导要点
(5)手淫表现及辅导要点
(6)拒绝求爱表现及辅导要点
(二)应用
1.中小学生早恋现象发生原因及辅导
第十四章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辅导
考核知识点
(一)神经症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抑郁症 2.恐怖症 3.强迫症 4.焦虑症 5.疑病症 6.学校恐怖症
(二)心身疾病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神经衰弱 2.失眠 3.多动症 4.口吃 5.遗尿症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神经症定义 2.人格障碍的定义 3.心身疾病的定义 4.中小学生常见的神经症 5.中小学生常见的心身疾病
(二)领会
1.导致神经症产生的心理因素 2.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3.人格障碍的预防
4.中小学生常见神经症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1)抑郁症
(2)恐怖症
(3)强迫症
(4)焦虑症
(5)疑病症
(6)学校恐怖症
5.中小学生常见心身疾病及辅导
(1)神经衰弱表现及发病原因
(2)失眠的辅导要点
(3)多动症的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
(4)口吃的辅导要点
(5)遗尿症的辅导要点
(三)应用
1.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辅导
(1)抑郁症
(2)学校恐怖症
(3)神经衰弱
(4)口吃
(5)遗尿症
第五篇: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推荐]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 一、名解、心理:也称心理现象,可人为帝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客观事物在大脑的主观能动表现)、卫生:保卫生命,维护生机之意、心理卫生:包括一切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健康: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生理健康: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能保持良好的劳动与工作状态,没有疾病、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突,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9、防御机制: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应激: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反应。心理学家认为由应激源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辅导:是有关人员对当事人的帮助和指导、学校心理辅导:广义的是指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各类成员的心理辅导;狭义的是专指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 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内容和职能上看(教育和发展);对象(大、中、小学生)效能看(各级学生在心理问题是大量的)——学校心理辅导的类型有:适应性辅导
和发展性辅导、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验:是通过测量人的少数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好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精神分析法: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得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的心理过程将其招回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到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行为强化法: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己收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行为,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表现或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无选择地记录被观察行为或现象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地,客观地描述。、时间取样法: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的方法、事件取样法: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它要求观察前选择与规定所要观察行为或事件的类型,观察时需等待所选行为或事件发生,再做记录、轶事记录法:通过观察者把认为有价值的、反映被观察者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以及被观察者显著的或典型的新出现的表现,凡是被观察者直接观察到的都可记录下来 24、二、简答、心理卫生的两重含义:1)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2)心理卫生是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是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和内容的一种工作、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1)自我意识良好2)社会功能良好3)良好的人际关系4)积极劳动实践 3、实现自知和自爱要注意的问题:1)通过对别人比较来培养,但又不能作为唯一尺度2)扩大生活领域,丰富与积累个人经验3)检讨过失,辩证事物观点,又不能脱离实际,不要对自己追求十全十美4)调整“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良好的人际关系要点:1)真诚的鼓励和赞美2)团结的愿望和善意的批评3)尊重人,不强加于人 5、古代西方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1)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3)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4)认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6、中国古代的心理卫生理想:1)整体恒动论史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2)提倡“养心之道“与”健康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3)关于情绪与疾病产生,治疗的关系思想极为丰富、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心理卫生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维护与保持人的心理健康的规模,提供了解决人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观点,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原则,途径与措施、方法,无疑会对人的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1)心理卫生队与防治心理疾病的意义2)心理卫生对于防治躯体疾病的意义 8、学校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发展意义:1)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标准)2)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9、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卫生的必要性的原因:1)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2)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增加了对中小学生的消极不利影响 10、美国 马斯洛和密特尔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适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作者认为研究心理健康标准明确的问题:1)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现即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2)心理健康作为人的一种状态与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是有区别的3)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一种理想尺度4)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必须沿着三个方向加以思考(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个体人格的稳定性)、1948年WHO提出了10条健康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惫和紧张2)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能适应外界环
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5)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角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齿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作者认为健康心理应具备的标准: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2)情绪正常,健康3)意志健康4)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与一致行为时心理的外部表现,且受人的意志的支配5)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及健全的个性7)较强的适应能力 12、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3)性别和年龄因素4)器质性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1)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2)冲突,挫折及防御机制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4)人格类型特征 14、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的影响包括:1)亲子关系2)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教养方式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4)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气氛的影响、美国 《哲学百科全书》认为心理辅导的特征是:1)主要着重于正常人2)对人的一生提供有效地帮助3)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4)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5)研究个人在制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的个性差异6)考虑情境和环境的因素,强调人队于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必要时改变环境、心理辅导的一般特征:1)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工作2)斯运用心理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一种专门工作3)是辅导员通过语言等手段对当事人给予帮助的过程 17、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体现在:1)在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2)在职能上是相互衔接的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体现在: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2)内容上看思想教育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3)工作角色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处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4)工作方法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报告,课堂讲授,个别谈话,批评表扬,提供榜样,树立典型等方法、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心理辅导目标的立足应是面向未来的2)心理辅导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3)心理辅导应是多层面的、学校心理目标的内容:1)认知发展辅导2)情绪稳定辅导3)意志优化辅导4)个性完善辅导5)学习适应辅导6)人际和谐辅导7)职业适应辅导8)心理障碍预防 21、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原则5)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1)开设心理辅导课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3)个别心理辅导4)小组辅导、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对专门素质的要求:1)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2)特殊的职业道德3)特殊的智能结构4)健全的人格 24、特殊的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1)全心全意地为中小学生及来访者服务2)尊重中小学生及来访者3)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特殊的智能结构包括:1)较全面的知识素养与基本能力2)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心理辅导的操作步骤:1)开始阶段2)指导与帮助阶段3)巩固与结束阶段、开始阶段:1)建立辅导关系2)掌握来访者的资料3)进行鉴别,分析与诊断、指导与帮助阶段包括:1)制定辅导目标2)选择辅导方案3)实施指导帮助、制定辅导目标包括:1)双方共同协商2)有针对性3)目标相统一4)具体可行、心理辅导的操作技术:1)倾听的技术2)影响的技术3)观察的技术、倾听的技术:1)非言语关注2)重复3)重读4)询问5)摘要6)情感反应
31、影响的技术:1)指导2)解释3)自我开发4)影响性的摘要 32、观察的技术:1)目光注视2)面部表情3)身体语言4)声音特征5)空间距离6)沉默
33、心理评估的价值:1)对学生适应性的问题的辅导具有重要价值2)对学生发展性的问题的辅导具有重要作用3)对学生中存在的障碍性心理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4、心理评估的过程:1)确定评估目标2)收集资料3)实施测量4)综合评定
35、心理评估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5)指导性原则6)保密性原则
36、心理评估的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问卷法4)测验法5)个案法
37、观察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况详录法2)时间取样法3)事件取样法4)轶事记录法5)频率计算图示法6)清单法 38、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
察力2)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来决定着观察结果的真实程度3)尽量避免主观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4)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39、心理测验的特点:1)间接性2)典型性3)系统性4)科学性 40、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的价值:1)客观地收集到心理评估所需的资料2)有利于对来访者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3)提高心理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4)提高心理评估的工作效率
41、心理测验的分类:1)能力,人格,学绩测验2)个别与团体测验3)文字式非文字式测验4)教育、职业与临床测验 42、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2)保护测验内容,防治滥用测验3)做一名合格的测验者,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4)根据测验的对象与目的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心理测验5)应慎重地解释与心理测验结果 43、精神分析法的而基本目标:1)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2)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44、行为转变法的基本原理:1)异常行为习惯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2)既然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或消除
45、行为转变法的方法:1)放松法2)系统脱敏法3)厌恶法4)暴露法5)代币法6)示范法7)行为契约法8)生物反馈法
46、罗杰斯“机能完善”的特征:1)乐于接受一切经验2)时刻保持生活充实3)信任自己的机体感受4)有较强的自由感5)有高度的创造性
47、贝克在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歪曲形式:1)注意推断2)选择性概括3)过度引申4)扩大或缩小5)走极端的思维
48、认知重建的方法:1)三栏目技术2)自我指导训练3)合理情绪想像法4)合理情绪自助表 49、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总目标: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中小学生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全面素质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50、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法2)价值观辨析法3)榜样引导法4)行为强化法
51、常用角色扮演法:1)相声表演2)哑剧表演3)角色互换4)小品表演
52、常用价值观辨析法(拉斯、西蒙):1)小组讨论法2)两难问题法3)脑力激荡法
53、常用榜样引导法(班杜拉):1)参观访问2)媒体教学
54、常用行为强化法(斯金纳):1)奖励2)惩罚3)强化不相容反应
55、认知能力高度发展的人:1)敏锐的观察力2)较高的记忆力3)稳定的注意力4)丰富的想象力5)严密灵活的思维能力 56、小学生认观察力的发展特点:1)目的性较差2)缺乏精确性3)缺乏顺序性4)缺乏深刻性 57、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58、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59、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想象增强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3)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60、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 61、初中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1)自觉性增强2)持久性增强3)精确性日益提高 62、初中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1)有意性进一步加强2)意义记忆开始占据主导地位3)抽象记忆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 63、初中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2)注意的稳定性不端正增强 64、初中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想象逐渐占主要地位2)想象日趋现实化3)创造想象日益发展 65、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2)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日益增强 66、如何进行记忆力的训练:1)保持信心2)集中注意力3)理解后记忆4)探寻规律5)运用联想6)多重感官参与7)不断复习67、如何进行复习达到最佳效果:1)复习要及时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3)要适当的过度学习68、怎样掌握记忆的方法:1)形象记忆2)歌诀记忆3)联想记忆4)情感记忆
69、如何进行注意力的训练:1)明确学习目标2)学会积极的暗示3)建立虚席兴趣4)外化心理5)保持身体健康6)避免单调7)选择适当的学习环境8)合理运用代替法9)适当运用逐渐注意法 70、如何进行思维训练:1)改变听课方式2)作业中需要有思考的内容3)要有丰富的知识4)要有善于进行求异思维的习惯
71、中小学生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1)过分概括2)追求完美3)虚拟陈述4)过分担忧5)无法控制6)走极端7)不敢面对8)过分依赖9)无法改变10)绝对化 72、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1)内容日益丰富2)体验日益深刻3)情绪日益稳定,可控性增强4)高
级情感逐渐发展(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73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1)情绪活动的丰富性2)情绪活动的心境化3)情绪体验的冲动性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复杂与简单共存、强与弱共存。波动与稳定共存、微妙的隐蔽性)74、发展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1)做情绪健康的人2)学会自我赞美3)自主训练法4)合理宣泄法5)呼吸调节法6)表情调节法
75、适应性情绪卫生问题辅导:1)沮丧2)紧张3)消极4)急躁5)冷漠6)愤怒7)嫉妒8)厌倦9)忧愁10)抑郁11)情绪不稳定 76、适应性个性卫生问题:1)偏激2)嫉妒3)依赖4)孤僻5)固执6)暴躁7)神经质8)自卑9)自我中心10)焦虑 77、怎样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1)接受自己2)以发展为动力3)不要完全以“我”为核心4)不要自卑自怜5)不要伤害自己 78、怎样人学生正确看待他人:1)喜欢他人2)容忍他人的观点3)重视他人4)不要总想支配他人5)不要依赖他人6)借鉴特任的看法 79、怎样正确看待环境:1)热爱生活2)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3)体验逆境与失败4)适应环境5珍惜环境 80、适应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1)拖延2)固执3)对抗4)怯需5)孤僻6)依赖7)自负8)自卑9)压抑10)狭隘11)偏执12)猜疑13)偏执型人格障碍14)疫症型人格障碍15)攻击型人格障碍 81、怎样调控心理状态:1)增强学习信心2)调节学习情绪3)预防学习疲劳4)调整应试心理 82、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辅导:1)考试怯场2)注意力分散3)学习疲劳4)意志薄弱5)马虎6)学习方法不当 83、发展性交往卫生问题辅导:1)认识交往的功能2)把握交往的原则3)学会保持友谊
84、认识交往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交流功能2)提高学习,工作效率3)促进人的身心健康4)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5)人际交往时获得知识的手段6)人际交往对群体有协调功能 85、把握交往的原则:1)平等2)尊重3)真诚4)互助互利5)信用6)宽容
86、学会保持友谊:1)珍视友情2)运用正确的交往方式3)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4)改变不良的交往行为 87、适应性交往卫生问题辅导:1)异性交往紧张2)师生交往困难3)亲子关系困难4)孤独5)羞怯6)自我中心7)自私8)从众9)害羞 88、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1)神经症2)人格障碍3)心身疾病4)性变态5)精神病
89、怎样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等预防神经症的产生: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对自己的期望不宜过高3)学会自我调控情绪4)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
90、常见心理障碍的辅导:1)抑郁症2)恐怖症3)强迫症4)焦虑症5)疑病症6)学校恐怖症 三、填空选择、自知是对自己有客观,清楚的认识与评价;自爱是自尊、自信、自制、自然;自知是自爱的基础 2、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柏拉图:西方先哲的智慧之说——中国古代春秋之初:管仲(正静、守
一、平正)3、美国 比奈 是心理卫生运动倡导者《自觉之心》、1908年5月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 5、1930年,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与会代表来自53个国家,有3000多人。6、现代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美国 坎布斯人格健全特质:积极地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能对自己周围的事及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主观经验丰富,可供随时提取使用 8、70年代以来,把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史密斯 1955年认为“心理辅导”是一个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其中一个人努力去协助当事人对自己需要做的决定,计划和适应等种种有关事实做出解释、泰勒 1969年认为“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辅导员可以协助当事人增强生活的适应能力,辅导室发展性的,使人的潜质能得到充分发展、帕特森 1974年认为“心理辅导”是一个帮助人的过程,两人所要建立的某种关系不但是必要的条件,而且那关系是足够令人改变和成长的、精神分析法:又称心理分析法,创始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2、潜意识理论:意识、下意识、无意识 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出、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 14、个人中心法:卡尔 罗杰斯 1951年《来访者中心治疗》“第三种势力”、心理分析的方法:1)自由联想2)移情3)阻抗4)阐释、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自我概念” 17、行为转变法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沃尔帕、艾森克、班杜拉,华生首次提出 18、马斯洛“似本能”、个人中心论:1)真诚2)无
条件的积极尊重3)共情的理解 20、认知重建法:五六十年代 美国 艾里斯、贝克、麦肯鲍姆 21、艾里斯 50年代创立了“理性情绪治疗法”(RET)他把它归类为ABC理论A指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B指来访者内在的非理性的认知系统C指出现在病人身上的不良结果、中小学生适应性认知问题的具体表现在:1)过分概括化2)绝对化要求3)极端化、中小学生发展性认知卫生问题的辅导:1)记忆力训练2)注意力训练3)思维能力训练 24、自主训练法是 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舒尔兹”发现的一种方法 25、学习过程一般分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评价、小学生的交往特点主要表现在从对师长的依赖向自主发展,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初中生交往的特点:稳定性、亲密性、矛盾性、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的特点 29、青春期适应性心理卫生问题辅导:1)性冲动2)同性恋3)遗精困惑4)性焦虑5)手淫6)拒绝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