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进我国企止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23:5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改进我国企止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改进我国企止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

第一篇:论改进我国企止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

论改进我国企止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

[摘要]本文运用COSO报告的标准与评价方法,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对郑州亚细亚集团内部控制失败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引发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即由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作出强制性的安排,做到二者并举;同时,文章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必要性与方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效益及审计模式作了讨论。

亚细亚曾取得过几个“全国第一”:全国商场中第一个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第一个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当年的亚细亚以其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创新创造了一个平凡而奇特的现象“亚细亚现象”。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近200个大中城市的党政领导,商界要员来到亚细亚参观学习。然而,1998年8月15日,郑亚商场悄然关门!面对这残酷的事实,人们众说众说纷纭。我们以为,导致亚细亚倒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内部控制的极端薄弱是促成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拟用COSO报告提出的标准与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发对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仟村百货”以参股的形式投资10亿多元,先后在河南省内建立了四家亚细亚连锁店,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参股公司。亚细亚商场于1989年5月开业,之后仅用7个月时间就实现销售额9000万元,1990年达1.86亿元,实现税利1315万元,一年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到1995年,其销售额一直呈增丧趋势,1995年达4.8亿元。1993年起,郑州亚细亚集团(简称郑亚集团)

一、对“亚细亚”内部控制失败的系统分析 1.控制环境失败

COSO报告认为,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重事会,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与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企业文化,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企业控制环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那么,郑亚集团的内部控制环境如何呢?(1)经营者品行、操守、价值观

(简称“海南商联”),郑亚集团没有投资,法人代表是王xx本人。郑亚集团公司重事会作出决定,委托海南商联管理和经营郑亚集团股份公司;并在郑亚集团董事会1995年6月28目的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董事会同意公司经营者(海南商联)按销售额1%的比例提取管理费。于是就形成了海南商联受托经营郑亚集团的运作模式,并与郑亚集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总部设在广州。从此总经理在外地遥控实施对郑亚集团和商场的管理。王xx既是海南商联的法人代表,又是郑亚集团的总经理,可以随意抽调人员与资金。这种制度安排的结果是亚细亚的信誉和人员被海南商联利用,亚细亚的经营利润被海南商联占有,而这一切都是无偿的。?1992年11月,亚细亚商场总经理王xx就在海南注册了”海南亚细亚商联总公司。

又如,南阳亚细亚商场借到贷款两千万元,股东高xx却要了600万元,询拨到成都给其一位朋友做房地产生意,结果全亏,以两栋楼房抵债。抵债手续尚未办妥,高xx却对欠债人说,你不要向南阳还债了,你把两栋楼房给我,南阳的钱由我还。最终,南阳亚细亚分文未得。上述事实只是郑亚集团暴露出来的极小部分,但已能说明郑亚集团经营者的品行与操守状况。(2)董事会

COSO报告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是董事会,并认为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董事会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真工监督引导的作用。在郑亚集团公司内部,董事会一直处于瘫痪状态。郑亚集团公司的注册日期是1993年10月,但直到1995年6月才最后确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集团公司决策层一直处于不断演变的状态之申,没有按章程规范化运作,董事会从未召集董事们就重大决策进行过表决,凡事都由总经理王xx一人拍板。1995年初,亚细亚的主要股东中原不动产公司董事长易人,新任重事长认为前任批准的股权转让造成公司资产流失,不予承认,表示股权纠纷问题不解决就不参加董事会。从此,郑亚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监督机构陷于瘫痪。比如,冠名权展于无形资产,其转让照理应该经董事会讨论通过,但实际上是王xx一个人说了算,只要他签字同意,别人就可建个“亚细亚”,如许昌、安阳、洛阳、商丘的亚细亚都是他签字同意的。在郑亚集团,总经理成了国王,董事会如同虚设。(3)人事政策与员工素质

COSO报告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亦是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那么,郑亚集团的人事政策与员工素质如何呢?

1.以貌取人。1995年底,广州、上海、北京三地大型商场相继开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亚细亚从西安招聘了几百名青年,经过短期培训后,准备派往三地。由于不了解个人情况,只好对名观相,五官端正、口齿清楚的派往广州、上海或北京的商场当经理或处长,其他人员则当营业员。

2.随意用人。亚细亚商场艺术团的报幕员周XX,不值管理不会看帐,被任命为开封亚细亚商场的总经理。

3.任人唯亲。亚细亚某领导的一位表弟,原郑州市郊的农民,被任命为北京一家大型商场总经理;某领导的两位妻弟,山东农民,也被委以重任;就连他家的小保姆也被任命为亚细亚集团配送中心的财务总监。

4.排斥异己。亚细亚曾有四位年轻的副总,因他们不附和总经理的意见,在1990年借故被派往外地办事处。1991年夏,亚细亚驻外办事处撤销,四位副总返回商场时,他们的位置已被别人取代,接着半年闲试,被调离商场。这就是亚细亚的人事政策。

(4)企业产权关系及组织结构郑亚商场是由河南省建行租赁公司和中原不动产公司共同出资200万元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其中,租赁公司102万元,占51%的股份,中原不动产公司98万元,占49%的股份。由于郑亚商场计划在1992年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按照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必须在5家以上才具备上市资格。由于种种原因,改建的郑州亚细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未获成功。1993年9月,经河南省体改委批准,仅仅有过渡意义的郑州亚细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是,亚细亚上市未能做成,但虚拟的股权转让己被河南省体改委等政府职能部门认定,即河南建行租赁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海南大昌实业发展公司18%,转让给广西北海巨龙房地产公司10%;中原不动产公司49%的股权转让给海南三联企业发展公司18%,转让给海南汇通信托投资公司18%.由于股权受让方未按协议及时把购股资金兑付,从此埋了了一个巨大的资金隐患。特别是后来中原不动产公司新任董事长认为前任批准的股权转让造成公司资产流失,不予承认。郑亚集团产权关系混乱局面就此形成。郑亚集团设有一个“货物配送中心”,其职能是为郑亚商场本店和四家直接连锁店配货,该中心负责向厂家直接定货,目的是降低进货成本并防止各商场自行进货时吃回扣。但该中心配送给各大商场的所有商品,价格不但比批发市场上的批发价高出许多,甚至高于自由市场上的零售价!“货物配送中心”实际上成了一个大黑洞。

上述四个方面较清楚地说明了郑亚集团的控制环境情况。其内部控制环境若此,其最终结局亦在意料之内。2.风险意识不强COSO报告认为,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郑亚集团如何进行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呢?原郑亚集团总经理王XX,对以往的经营失误总结了六大教训,其中有四条涉及到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问题。

第一是“对市场认识不足,对形势认识不足”。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不但遇到了国内商业同行的压力,而且国外零售业的大举进入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我们认为较先进的经营模式一下子就被冲得体无完肤。

第二是“过于自信、乐观、想当然,其结果是骄兵必败”。

第三是“面对零售业艰难的状况,我们的应变能力差,整个经营进入死胡同,最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第四是“抗风险能力差,一近事阵脚就乱了。”这几个教训说明,在郑亚集团管理层的思想中缺乏风险概念,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因此抗险能力极低。

3.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COSO报告认为,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达成的风险”采取必要行动。郑亚集团运作中几乎不存在控制活动,或者即使存在所谓的政策和程序,也是名存实亡,未实际发生作用。且看一组数据:亚细亚一年一度的场庆花费都超70万元;集团某股东从郑亚商场借出8叨万元,连借条也没有,后来归还300万元,剩余5山万元商场帐面和收据显示是“工程款”;集团另一个股东1993年借走商场57万元,也无人催要盯997年,郑亚商场管理费用就高达18.6亿元。郑亚集团的控制活动若此,何以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 4.信息沟通不顺畅COSO报告认为,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业须按某种形式在某个时间之内,辨别、取得适当的信息,并加以沟通,使员工顺利且行其职责。在郑亚集团内部,信息沟通系统几乎不存在。据称,集团内部一不需要成本信息二不计算投资回收期及投资回报率,三不收集市场方面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由管理层随意控制队资金被大量挪用,却不知去向何方。在郑亚集团,T息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是上层管理人员的话筒,信息随其意愿而变。5.内部监督缺乏COSO报告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系通过纳人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在亚细亚,自开业以来,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彻底的审计。偶尔的局部的内部审计中曾发现几笔几百万元资金被转移出去的事,后来也不了了之。任何事情都是总经理说了算,属下当然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内,全无发言权,可见内部监督极度缺乏是既成事实。

二、由“亚细亚”引发的思考:改进我目企业内部控制

由亚细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皆存在问题,必然最终走向倒闭之路。尽管它只是我国企业的一个个案,但这种现象却颇具普遍性。目前,我国加入WTO在即,来自外部世界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给中国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若以“亚细亚。状况去应对竞争,其结果不难预料。因此,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如何以一种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世界竞争的潮流中去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题。经济现实迫切要求我国企业早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从现实看,我国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差;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进而成为普遍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的缺失与缺陷难逃其咎。问题还在于,我国很多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还存有很多误解,以为内部控制就是十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等,甚至对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没有概念。现状函需改变!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可从两方面人手,其一是由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其二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作出强制性的安排,做到二者并举。

1.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首先,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一项国际惯例。长期以来,内部控制一直被视为企业内部事务,属企业管理当局责任范围内之事。纵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历年来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解释、修改、再修改的过程,不难发现,MCPA过去一直认为内部控制目标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方针等,不管对这些目标如何进行排列与组合,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与经营服务是其共同特征。以往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大部分集中在制度的设计和审计方面,重在改进内部控制的方法与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直到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国外贿赂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简称FCPA),该法案规定,每个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这种行为发生。该法案在其会计标准条款中Accounting Standards Provision)规定,业如达不到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目标,可被罚款1万美元、责任者受5年以下的监禁。至此,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应履行的一种法律责任。1991年11月,美国联邦委员会发表的判决指南指出,如果发现公司即使有一个雇员犯罪,该公司将受到强制性罚款,罚金数额可高达数十万至儿百万美元。这一法规的出台,强化了管理者对遵守法规的重视,遵循适当的法规、规避可能的罚款所带来的损失也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曲美国注册会计协会(AICP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美国会计学会(AAA)、管理会计学会(IMA)共同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即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公告,认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1)经营效果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并对内部控制作了新的扩展,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该报告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作用如同早期的公认会计原则,其未来在管理界的地位也如今日的公认会计原则一样”。COSO报告很快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世界各国及各专业团体纷纷效仿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研究,并采COSO报告的最新理念,发布了自己的文告。可见,建立一套有关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其次,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与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于股权较为分散,企业所有者(包括权益所有者、债权所有者及人力资本所有者等)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一般只能通过企业对外出具的财务报告等资料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所有者、政府部门、材料供应商等作为外部人与作为内部人的经营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二是保证企业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从这两个目标可以看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企业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也是企业的一种责任与义务,是企业对外部利益集团负责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建立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标准,是达成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条件。

最后,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有利于统一看法,更新观念。目前,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认识还很不统一,甚至还有不少错误认识。而且,企业界、司法界、会计界等不同行业与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一,彼此就此进行沟通时,缺乏共同“语言”。即使在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也多局限于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因此,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不仅可以为各方人士的沟通与理解提供统一的基础,还可为企业评估和改进其内部控制提供标准与方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力量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我国的立法机关应该联合我国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包括理论界、实务界、各种职业团体、协会、中介机构等,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人的研究,建立一套如COSO报告那样内涵与外延统一、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并发布准则或提出指南,使企业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等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而且要将内部控制的全新理念与精神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尽量使管理当局用以评估内部控制的标准、注册会计师用以审计内部控制的标准与投资者用以审视内部控制的标准相统一,以减少可能的期望差距。2.对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之后,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需要外都力量予以保证。为此,美国审计鉴证准则(SSAE)第六号与台湾《公开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要点》等要求企业对外界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及有重大问题报告,尔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对企业的一般做法是,企业首先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自我评估,出具对外报告,包括无重大问题报告,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发表审计意见。虽然不同国家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与做法不一,而且对于内部控制是否不再只是企业内部事务的观点也存在争议,但不管如何,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带来的效用是显见的。因为,企业对外出具内部控制报告,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加重了企业管理当局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责任一旦加重,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减轻自身责任及企业长期利益的考虑不得不在注册会计师的协助下真正关注内部控制的缺陷与缺失,实实在在地不断健全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也会为降低自身的风险而督促企业改进内部控制。这样就带来了另一方面的效用,即降低企业营运的风险,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提高企业对外出具的财务报告及其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加证券市场及其他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不过,在我国推行内部控制审计,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困难。(1)我国内部控制基础十分薄弱。一方面,这是我国需要实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也正是这一点,使我国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困难重重。因为要对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出具管理报告或发表审计意见无疑是困难的,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大。(2)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我国还未提出过类似美国COSO报告的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现行具体审计准则第九号“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观念还未更新,还停留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而且也只是从审计的角度发布的。新修订的《会计法》虽然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因为它不是专门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规定的,因此在内部控制的实务方面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及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无据可依。(3)我国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当局能否如实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且对于其自身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的承诺,企业管理当局能否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注册会计师能否如实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否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广大社会公众对内部控制报告及审计报告能否正确认识与应用,会不会形成很大的期望差距,造成不必要的诉讼与纠纷。(4)我国投资者普遍素质不高。这就形成两个问题: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他们有无增量信息;会不会被他们误用。这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审计有无实行的必要性问题。(5)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很健全,对内部控制责任的划分、T化、奖罚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由于存在上述种种困难,再加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重大性问题、责任分摊问题等本身就是学界研究的难题之一,因此,在我国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就不言而喻了。

为此,我们并不建议对我国所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而是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首先,上市公司的运作较为规范。国家为了保护众多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对其规模、业绩、运营体制、治理结构、财务制度等都有特殊的规定,其管理人员素质也相对较高。其次,上市公司的利益牵涉面最广,直接关系到我国各大中小型投资者的利益,其业绩好坏、其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都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直接相关,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此外,上市公司可以对所有其他企业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企业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的轨道。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应采取的模式,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企业管理当局方面。我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不仅要向注册会计师出具管理当局声明书,而且要向社会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前者强调企业内部控制是管理当局的责任,后者向社会公众声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无重大缺失或存在哪些重大缺失等,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注册会计师不仅应向企业管理当局出具关于内部控制的管理建议书,便企业管理当局可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还应向社会公众出具审计意见,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报告本身的可靠性。(2)在内部控制审计强度方面。我们认为,我国应该要求各上市公司在上市前三年(或上市前2年加上市后一年)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要求在公司上市时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一是出于降低审计成本的考虑,二是将内部控制审计视为一种过关性审计。至于上市之后,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则作为常规年度审计的一部分进行。(3)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整个年度的审计与报告。虽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就某一时点而言的,但某一时点有效的内部控制并不能说明它能保证年度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也不能保证企业在整个期间内守法经营。只有对整个年度琳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与审核,才能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内部控带在的重大缺陷或缺失,才能判断这些缺陷或缺失是否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4)COSO报告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应能达成三项目标,即合理保证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这样分类的好处在于允许不同的人因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内部控制的不同层面。由于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与这个目的直接相关的是与企业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有关的内部控制及与资产安全性等有关的部分内部控制,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及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可以只限于内部控制的这两个部分。如果某一特定团体要求企业或注册会计师出具特定的内部控制报告,则对内部控制的审计范围可以另行确定。但企业管理当局向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声明书应该包含内部控制的所有内容,因为他们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负责。将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缩小,一方面是因为只有该部分的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缩小注册会计师的取证范围,降低审计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负担。(5)企业对外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不仅应由总经理签字,还应有董事长、财务经理及内部审计人员共同签字。首先,总经理是企业的执行长官,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事务负责,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应该有其签字是毫无疑问的。其次,根据内部控制的最新理念,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而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董事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影响重大而又深远,而且它担负着监督与约束总经理的使命,董事会有义务发现总经理的不妥或不法行为。董事长的签字可以提高总经理对外承诺的可信度及效力。财务经理与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财务经理的控制活动贯穿企业其他各个不同的部门及单位。而且,企业内部控制报告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财务经理在该部分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性,由其对内部控制报告进行签字是应当的。企业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主要要素,又监督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因此,由其签字表明其已履行了应尽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由所有这些人共同签署,可以表明企业管理当局是一个精诚合作的团体,而且也可以促进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做好。(6)注册会计师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类型同样可以区分为详式审计报告与简式审计报告两种。而简式审计报告同样可以区分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包括带说明段与不带说明段两种)、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和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四类。建议内部控制审计以简式审计报告为主,因为社会公众一般不需要繁多的主次不分的信息。当然,如有必要,可附一份详细的附件。最后,有两点需要强调。其一,应加强立法及法律责任的研究。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当局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有必要对这些法律责任进行深人全面的研究,建立一个明确的责任划分、衡量及惩罚标准。其二,应加强内部审计的行业自律。内部审计有较强大的行业自律组织,可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使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迅速地获得内部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理念,后续教育也使其不断地得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使其成员手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并发表合理的意见与建议。此外,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报告书上签字,便其有动力、有责任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品质。

第二篇:由一次失败作文教学引发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由一次失败作文教学引发的思考 作者:葛明霞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4期

第三篇:论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范文模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论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论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煤矿企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矿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也需要加强其财务内部控制,有效规范煤矿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程序。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财产安全及数据的完整,要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我国煤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当前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加强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煤矿企业;现状;措施

一、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1.保护企业物资的安全完整

煤矿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财产物资对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为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层层把关,最大程度地防止财产物资的破坏。另外,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各个部门相互制衡,可以有效地杜绝浪费、贪污等不合理现象,确保煤矿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矿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矿企业的正确决策,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发展,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由于财务内部控制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煤矿企业的会计行为,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煤矿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3.加大国家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目前,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地位,国家对煤矿企业在政策上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针对煤矿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财政法规,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一套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了煤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企业的自我约束力,严格遵循国家的财政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宏观调控。

4.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的日益激烈使煤矿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新的市场坏境下,煤矿企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果想要健康有序地发展,一套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5.保证企业的高效经营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套运行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的约束力,从而明显提高企业的效率。

6.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煤矿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加。面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煤矿企业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二、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评价

1.治理结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煤矿企业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没有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当前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还属于国有控股,治理结构不清晰,所有者无法很好地控制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恶化,频繁出现会计舞弊现象。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过程中,监事无法独立开展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企业仅仅披着现代企业的外衣,却没有真正地形成现代煤矿企业的治理结构。

2.相关利益关系协调不到位

煤矿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与相关各利益主体之间客观存在着矛盾,如股东与实际管理者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

3.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无关的,而与企业的规模相关,因此无法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约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另外,高级管理人员也会利用这种漏洞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制约性。

4.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度不够

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起步比较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以后也没有对其很好地认知和学习,很多企业的管理层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只是单纯的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导致企业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对内控缺乏应有的认知。

5.会计信息传递不畅,有失真实

目前我国的部分煤矿企业,由于技术和观念上缺乏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会计工作过程中秩序混乱,导致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部分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合理,职责不明确,会计制度的执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在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了信息传递的不及时,内部控制制度对信息的处理滞后。

6.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风险控制能力低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煤矿企业要想真正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科学的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都比较低,没有相关的风险评估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

(二)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不明确

许多煤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看上去面面俱到,描述得也非常详尽,但是没能很好地抓住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无法真正实施。

2.内部控制技术落后,缺乏应有的科学认知

我国的很多煤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没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销售和采购等环节,没有内控管理平台。无法对物流、资金流等重要信息进行实时跟踪,无法及时全面了解企业财务信息。

3.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当前对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针对煤矿企业行之有效的、符合其特点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业管理层面和国家监督层面的适应和熟悉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4.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当前,由于我国煤矿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很多制度流程欠缺合理性,制度流程不严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带头破坏制度的执行,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考核,致使内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三、完善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1.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所谓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控等五个方面内容。内部环境影响着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风险认知,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实施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高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2.提高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进行风险管控

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矿企业存在着战略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风险防控体系,就有可能造成管理者决策上的失误,给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其持续经营。因此,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投资、融资及经营过程的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风险管控,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

3.加强外部监督力度,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首先,煤矿企业的股东不仅要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情况,还要对其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明确划分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规范董事会的行为,加强监事会的监管力度,逐步明确和规范煤矿企业的治理结构。其次,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当从外部对煤矿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4.解决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实现利益均衡

在对煤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考评和利益分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有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需要高效利用资源进行经营管理,为企业取得较高的收益。由于其利益分配比较被动,如果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可能引起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舞弊的手段转移企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利润。另外,由于煤矿企业的员工的生命安全危险性高,所以对薪酬待遇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企业无法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利用各种方式侵占企业利益。由此可见,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对于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基于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情况,应该针对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利益分配政策,以其满足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对利益分配的期望,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达到利益均衡。

5.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在煤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要杜绝会计信息失真、记录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保证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人员的素质。因此,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管理者要了解相应的会计知识,读懂财务报表,以便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企业其他员工,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内部控制制度按照既定目标发展保驾护航。

6.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资讯系统

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煤矿企业要想获得高额利润,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建立统一的内控资讯系统,可以从互联网获取最新的业务信息及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例如,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独资煤矿企业,业务种类繁多,涉及的专业面广泛,科技创新能力也领先于其他同业,但是由于其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资讯系统,为其内控的施行程度和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一套统一的内控资讯系统对于当前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7.加强企业的内部考核

内控制度有效执行离不开企业的考核制度。针对当前我国煤矿企业内控的发展状况,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煤矿企业的关键岗位,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每一项考核都要量化到具体内容,并且便于操作。

8.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基础

我国煤矿企业内控的管理要有一个具体、详细的计量标准,使内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控执行过程中有据可依,对判断内控的执行情况和收到的成效都能一目了然。

总之,我国煤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不足,尤其是风险防范意识比较低,执行力度不够。我们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的内控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保证我国煤矿企业财产安全和各项业务活动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陈英,王玉香.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必要性[J].中国矿业,2009(12).[2]王钧.浅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中州煤炭,2006(04).[3]刘淑芳.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4]辛丽霞.试论如何加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0(07).(作者单位:湖南黑金时代长沙矿业有限公司)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由政府采购引发的审计思考政府应强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

由政府采购引发的审计思考政府应强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

一、《政府采购法》的可贵在于把内部控制的思想上升到法制化高度很多专家揭示了《政府采购法》

在宏观经济方面的重大意义。本文则想指出它的另一可贵之处—当把一项科学的制度上升到法制化高度时,其所产生的效力必定是广泛而巨大的。其实,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及合理性,没有人表示异议。很多单位的采购行为,从内部控制角度而言,往往都有一套严密的职务分离、清购控制、订货控制、货物验收、人账付款等制度规定。而通过《政府采购法》将以上相对封闭的一套内部做法与纳人政府采购范围的采购活动各环节中(如预算、计划、采购方式、信息披露、标书、开标、评标、公告中标结果、合同签订、履约等),以法律规范形式相对接,才真正解决了过去一个单位想控制而无法控制或不能彻底控制的错弊行为。这种将业务操作中的执行、监管、信息披露、记录与验收等不相容行为上升到立法、执法高度去分离、规范的做法,使我们感受到一旦将内部控制思想上升到“法” 的高度,就是其效力大放异彩的时候。这一点应该引起以推崇“依法审计”为根本的业内人士们的深思,我们不能不承认,单纯从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角度来研究具体问题而不注重和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法制化进程相联系,实在是审计理论与实践在这面的一个误区。

二、政府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目前审计实践中的“制度基础审计”(即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基础上的审计)结果令人忧虑。

仅以2002年审计署对12户中央管理的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如同正式审计之前的一种“侦察”。

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非正式的、过渡性的审计,审计人员只关心一个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执行及其对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并不关心其内部控制为何不健全、不执行,更不关心怎样帮助解决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健全、不执行问题。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必然导致盅赛攘霭呼一件的一一政府应强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口方新立审计结果为例,审计长李金华的报告披露:由于内部控制薄弱,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衡,少数人借机肆意侵吞国有资产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联想到国有企业比较普遍的假账问题,更与内部控制的失控有直接关系。

本文认为,现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与实践上除了存在以上误区之外,对内部控制思想的深化研究重视不够,以及对内部控http://www.xiexiebang.com/制审计中存在问题的漠视和认识错位都是应该解决的重大问题。传统审计理论中非常流行的观念认为: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目的之一是为下一步的“实质性测试”打基础,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漠视,或是只把这些问题当作一个单位出现严重问题的审计因素,而不把内部控制本身作为实质性审计对象深究到底。

本人认为内部控制审计本身不应局限在“符合性测试”层面上。就其重要性来说,应该比传统审计理论的“实质性测试”更具“实质性”。

因为它是关系到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见本人“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一文。“中国审计”

2002年第12期)。审计人员为了判断并帮助一个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不仅首先要测试在内部控制链条中,哪里是最弱的环节?哪些人能望嚏里周沙嵘臀翼利用这些薄弱环节?是否存在违规处理的重要业务事项?谁可以授权处理这类业务?致使内部控制遭受损害的最简便方式是什么?高层管理部门可能超越内部控制的哪些环节?更重要的是:应深人分析追查造成以上各环节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提出如何解决的有效措施。在政府审计的对象多数涉及相关的体制安排和运行机制问题这一背景下,由高层次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引进特约审计员等有关专家共同审计并形成一项法定程序和制度,从而对解决以上问题得出深层次原因分析和有效解决的操作对策等。

三、政府强化内部控制审计的几点思考

1、内部控制审计是实现政府审计目标的必要前提。中国加人WTO后,要求推进政府的改革与再造,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创造一个低成本、高效能的政府。而围绕这一核心的以下具体审计目标都要以解决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问题为前提。例如:

为促进政府行政监控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行政透明度的提高,必须深化舞弊审计以揭露和打击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而有效地防止腐败的发生,就必须先从制度建设,包括通过审计而促成完善有效地内部控制人手,否则,通过舞弊审计而控制腐败永远是治表不治根的一种“对症治疗”。又如,为达到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这一政府审计目标,也必须先从审计国有企业(单位)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存在哪些缺陷人手。不审计并解决这些缺陷,单位内部的蛀虫会越来越多,不要说企业能否应对加人wTO激烈的市场竞争,就连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受到严重威胁,谈何达到“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再如,在加强政府支出,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及改进项目拨款效果的审计目标上,如上文所述,《政府采购法》的推出及实施已经把内部控制的思想上升到法制化高度,从而不仅给各有关方面在政府采购这一重大政府支出、公共资金的使用上提供了操作规范,而且也解决了政府采购审计的一个重大前提问题。这种“治本之策”越多,政府审计的目标实现的越彻底。

2、内部控制审计是实现绩效审计的基础。早在70年代,美国就将政府审计人员工作量的86%用于绩效审计,并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审计程序。专家们坦言:我国政府审计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重大差距之一就是政府绩效审计的落后。在“对政府当局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的条款早已写进《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大力开展绩效审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历史潮流的背景下。深究一番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落后的原因,就会发现:要想发展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必http://www.xiexiebang.com/zaizhishuoshilunwen/先搞好内部控制审计这一“基础性建设”。因为托起绩效审计大厦的监督制约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绩效管理控制机制都是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中的主要基本内容。

通过审计,不断改进完善这些相关机制的可靠高效运行之日,才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打好基础水到渠成之时。

3、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现了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要求。广义的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控制、不相容职务(职责权限)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信息质量控制、预算控制、实物安全控制、文件记录控制··一等等。

值得重视地是,在计算机网络审计将逐渐替代传统手工审计技术,向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审计人员已不能绕过计算机实施审计。

无纸贸易与企业的网络化管理的发展,将不仅使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会计信息电磁化,而且连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都将成为电磁信息。这些变化,一方面意味着传统的“实质性审计”中的手段方法必须随着审计媒介线索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反而使传统的“符合性测试”(即内部控制审计)变得更加重要。在计算机网络审计背景下,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及其网络安全防护已成为首要审计任务。其中重点是审查网络系统职责分工情况,不相容职责是否分离,包括:对数据的输入、输出,软件开发和维护及系统程序修改或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进行审查;对被审计单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保防范黑客侵人的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容错处理机制、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保密技术等作深入地了解,以评价其系统安全性的可靠程度;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以评估重要性水平,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以上内容仍体现着对内部控制应强调合理分工、内部牵制、可核可查、责权利明晰、低成本高效益等审计原则。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强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既有诸多理论层次的命题有待论证,又有迫切而重要的操作性问题急需解决。

第五篇:论基于风险管理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面临着内外部各种风险的挑战。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进行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体现。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公立医院资产和资金的完整安全,预防腐败、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合理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介绍了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 公立医院 内部控制 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序幕拉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国有资产流失、采购中的回扣问题等各种矛盾和困难集中显现出来。如何攻克这个难点问题是医院必然面临的问题,在深化加强宏观层面的医药卫生改革的同时,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创新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日益被重视。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医院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建设均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研究也仅仅就表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没有就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回顾

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目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文件,文件中对医院财务会计预算、收入和支出等内控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2010年底,财政部与卫生部修订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但是卫生部门专门针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目前还没有出台,医院与其他行业相比,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的现金流入量较大,资金管理风险大

医疗收费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患者所支付的医药费及处置费等通常采用现金支付。由于医院患者数量较大,致使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而对于现金的管理,因其涉及面广和流动性强等特点,极易发生现金短缺及丢失被盗窃的现象,也较容易产生舞弊、被挪用、占用的行为。所以,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预防腐败及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公立医院财政拨款逐年减少,举债经营导致财务风险较大

由于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公立医院也面临着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对外的竞争力,医院会购买一些先进的技术并引进价格较昂贵的医疗设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公立医院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而现在国家大部分地区财政拨款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对于较大的资金需求医院内部的资金积累是无法满足的,为了筹集资金,只能采取推迟付款、资产抵押、质押和银行贷款等方式。此外,公立医院还会面临着医疗欠款、医疗政策性亏损和应收医保款支付不及时、不足额的问题,使公立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系数越来越大。

(三)公立医院的经营风险较大,内控管理不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公立医院为了占领市场,积极合作办学及创设分院,医疗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医院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病人的安全及医疗风险而导致的各种医患关系紧张也是医院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重大风险。由于药品及医用耗材的特殊性,更要加强监控药品及耗材的采购、验收和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支出项目较多且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确认较难控制等特点,都使公立医院存在着较大的经营管理风险。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较薄弱

内控环境是公立医院实施内控管理的基础。具体包括机构的设置、权责的分配、治理结构及人力资源政策等几个方面。公立医院的产权归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医院及管理者的权责不明确,外部监管不足。公立医院内部各部门的领导多数为医疗专家,不能综合的考虑医院管理的整体内部控制,对部门及岗位设置不合理,内控只是针对财务、物资的采购及保管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尚需提高。在权责分配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现依赖于各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及协调,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科学的职责分工。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历史及行业的局限性,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整体的管控体系。缺乏风险意识,对市场存在的风险的预测仅凭着管理者的感觉,没有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这样就会造成内部管理失控,产生经济损失。目前,公立医院的主要的内控开展只与财务及资产相关,对于医疗业务、信息系统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缺少控制活动,导致目前公立医院的内控制度没有有效地实施。

(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

多数二级公立医院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三级以上的医院内部设置了内部审计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内部审计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运行的核心,而缺乏独立性会影响其发挥及履行职责。在设置部门上,内审部门与医院的其他部门是处于平行的地位,内部审计工作有时很难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其次是内审工作大多数还处于事后审计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将工作重点提前,不能仅仅局限于事后,还要在事前和事中加强控制监督。

(四)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

公立医院内部各项核心系统都各自为政,没有有效衔接。内部信息化建设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信息无法共享,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从而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

三、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内控意识,完善内控环境

要对公立医院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内控环境作为经营管理的实施依据,用良好的企业氛围来影响职工的思想认识,并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全员执行,将各个部门结合起来,强化每一个重要环节的制度管理,使内控制度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从而达到提高医院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

对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及经营方针的转变等重大事项,要充分进行论证,分析内部外部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提高医院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严格审批制度,严禁一言堂、一支笔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流程,针对风险点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职能,引入外部监督

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是保证内部制度健全完善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执行做出评价。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主体,要正确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公立医院应当设立完全独立的内审部门,专门配备有高尚职业道德修养和胜任该工作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的技术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并对检查监督的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指出经营中每个环节存在的缺陷,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议,减少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内审部门还要对审计方式进行创新,由原来的事后审计为主改成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面立体型的审计监督,从而提高医院内部审计的水平,强化内部监督的效果。对于外部监督,由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等管理机构定期对公立医院上报的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等进行审计,不定期的实行现场的检查监督与指导。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医院内部制度建设和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价,及时揭示并完善内部制度的缺陷,优化业务流程。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内控制度信息化

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促进经营活动的稳定性。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全可以实现医院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将医疗收费项目植入电子病历系统中,形成收费与医嘱的无缝对接,医生在看病的同时就完成了费用的收取,物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医嘱对医疗价格进行执行管理,保证了医疗收费的合法及合规性。还要对专职岗位的收款人员进行管理,如挂号、门诊及住院,每天核对医疗收入的结算单与现金是否一致,检查并预防挪用公款及徇私舞弊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四、结束语

在不断深入的医疗制度改革中,完善内控制度是医院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长期工程,各个医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加强内控制度的意识,健全医院的内控体系,强化医院的风险评估能力及管理意识,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外部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完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内控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下载论改进我国企止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改进我国企止内部控制——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