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23:2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

第一篇: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

摘 要: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各国文化都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交流,现代广告是社会的新生代文化形态,而且广告不仅仅是紧急发展的产物,也是与文化差异息息相关的,所以广告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更应该未雨绸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着力探讨中西广告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希望那能够为我国的广告文化把脉,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发现我国广告文化的弱点和对方的文化精髓,正如俗语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为我国广告文化做出正确的导向和突出的贡献。使得我国的广告文化屹立与世界之巅。

关键字:文化;差异;广告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经历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后,对国人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文化,而中 国的文化一直都存在着“百家争鸣”的现象,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思想,思想也就决定着某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形式。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至今占据人们最深的便是儒家思想了。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一直秉承着“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来指导每个人的行为,为人处世上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到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也一直贯彻着舍小家,为大家、少数服从多数的思想,这种思想将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坦露无遗,进而有了现在人的文化思想。

西方文化也可以追溯到几次的文化运动,在文化运动中而以文艺复兴为大家所熟悉。其中他们大多在强调个人。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大力推崇以个人主义为上,个人利益高于群体利益。这也造成了之后与中国大为不同的文化发展和带来经济上的深远影响。

正因如此,中西两种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在文化底蕴,还是后来的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的观念上。中国强调委婉保守,与西方的开放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1 思维方法不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凝聚,在文化的流传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承担者的角色。总而言之,思维方式是更深层次的文化本质,是现象背后的不易挖掘的重要因素。

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也许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 你观察和处理的一切问题,都反映 出你的思维方式。比如一个美国人给日本人写信,日本人看到信,准 马上就上火。因为美国人开门见 山,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后 面才讲些客套话。日本为了保持心 理平衡,看美国人的来信往往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越看越糊涂,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对方真正要谈的问题,前面都是寒喧。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国内的宴请,主人在宴会开始前就开始致词,而国外的祝酒词是在主菜以后甜食以前。有人问 为什么要放在后面呢?讲完再吃饭不是更好吗?不然老想到等会还要讲话,心里不安,吃得不消化。这里.也有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是说几年,或者一代、两代人就可改变的,所谓本性难移。

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成名并为大家所接受的,其精华的地方便是“顿悟成佛”,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偏向直觉,换言之就是心理的活动,只要我心向善,便可成佛。这也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爱因斯坦在总结西方文化成就时曾说:西方科学成就应归功于两大因素,即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合近代兴起的科学实验活动。逻辑学在西方文化中是一支耀眼的奇葩,逻辑思维则是西方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他是其本位观念之一。

中西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诸多广告种均有见证,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西两则不同的电信形象广告。为了传达“电信沟通,心意互通”这个理念,中国电信广告不惜用五个不同的生活片断:沟通就是关怀(父与子篇),沟通就是爱(矿工相亲篇),沟通就是分担(夫妻吵架篇),沟通就是理解(父与子篇),沟通就是尊敬(老师与学生篇),很直接、明白地告诉消费者,电信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电信可以使人达到心意互通,你我之间没有距离、没有芥蒂,只有真情真意流动。中国电信的这则广告片可谓浓墨泼彩,运用多个生活场景,耗时之长,如此不惜笔墨,不惜成本,其目的只有一个:直接、清晰地把广告理念传达给受众。从这则广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创意的思维方式就是直觉思维,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也符合中国受众的文化习惯,在“传情达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

而同样是电信广告,美国的一则广告则只巧妙地采用了一个生活细节:打哈欠。一名男子走在街上不经意地打了一个哈欠,不远处一名女子跟着打了一个哈欠,接着一个老人也受感染似的打了一个哈欠,更为有趣的是连老人手中牵着的宠物狗也不例外的打了一个哈欠,刚看到这组画面时我一时还没反应出广告到底要诉求什么,而文案一语道破天机:“communicating is very simple”(沟通其实很简单),在为此广告拍案叫绝的同时我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打哈欠本是人的一种平常的生理现象,通过西方广告人的逻辑思维加工,由个别引出一般,一个人打哈欠会感染周围的许多人,甚至连动物也不会幸免。沟通就像打哈欠这么简单,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

1.2 心理结构不同

中国国民稳固的心理结构,以“仁”、“务实”、“忍耐”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心理文化。具体有以下的几点不同体现:

1.2.1大统一观念 :重权威,轻事实

在中国的近些年来的广告中,大多都是某某专家和某某名人所代言的,其实,大家也许并没有看到多少的效果,就只是冲着某一位专家去的,因为在中国国民的心目中专家是最具有权威性的。而真正关心事实的广告可谓是凤毛麟角。

1.2.2 从众心理:重群体,轻个体

同样如此,因为一直都被灌溉着多数服从少数的心理,所以群体的力量便在中国的这种大环境之下扮演着很重要的地位了。也正如此,即使事实不是那个样子,可在大家伙看来,个体的的说服力的确很差。

1.2.3小农意识:重实惠,轻意念

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中,小农意识的确占有这很大一部分。大家甚至不会考虑某种东西的实用性,甚至只是看到在降价或者有某种对自己无益的优惠,而让自己的口袋“减肥”。这种意识也给中国的一些广告商制造的很多销售的机会。

1.2.4人情至上:重道德,轻效果

其实在好久以前,在那个孔子的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很重视道德的发扬,但是现在广告盛行的时代,有一些广告商可能并不考虑多数消费者的权益,而只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夸大产品的效果。而许多的消费者就因为广告中的煽情情节而花了冤枉钱。

1.3 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古国之一。既是“古国”,则国家的文化底蕴的深度和其他非传统古国的文化可能会大相径庭。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根基莫过于亲人之间的感情、爱人之间的感情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所以广告商也会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这几方面做功夫。甚至连一瓶普通的饮料也会冠其名为“家庭团聚”的象征,抑或在家庭团聚的时候必饮的饮品。而西方的文化的确不如中国这样历史悠久,所以在一些价值观甚至在世界观方面也是不同的。西方更偏向与自由和追求刺激。比如,万宝路香烟的广告就非常经典,就是美国的那种追求自我的精神。

所以综上所述,中国的广告就像是中国的女性一样,有着贤惠,内敛,婉约甚至有些害羞的性格。与之相反,西方的广告和西方的女性也一样,有着外向的性格、敢于追求自我。但是不论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其合理性,当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象将是中西方广告界的一种新的并将一直延续下去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同“君子和而不同”一样,中西方广告会展现一种更和谐的现象。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

中国文化是历经了几千年的积淀下来的,而“和”字则是这么博大精深文化的最底层,最本质的东西。每一个中国人都希冀自己拥有和平的世界,拥有和谐的家庭,拥有和睦的邻里,拥有和美的婚姻。所以中国的文化归根结蒂还是归于“和”,而中国人对家庭情感上的东西也很执着。

前面也有提到,西方文化是无法和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相媲美的,但是她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是那种不羁的情感。但是对于家庭的情感就表现的不如中国人了。西方人的崇尚自由、张扬个性在广告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曾经在苏美冷战时期,百事可乐为了同可口可乐竞争,大力宣传自己的“世纪颂”,同时也提出了“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的广告口号。很明显,百事可乐是与可口可乐进行竞争的,但在这样的广告语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新一代的选择明示了与可口可乐竞争,也暗示了新一代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选择,而不是同上代人一样,继续选择上一代的东西。仅仅是在可乐的选择上就可以透视西方那种追求新一代自我的个性。

同样是一则可乐的广告,在近期播出的一段可乐广告中,在中国传统的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一位丧偶的父亲独自在一桌宴席上黯然神伤,自己的儿女都在外而回不来一同庆祝新一年的到来,一位朋友古天乐看到这样的情形,找到其儿女,给了他们每人一瓶这个牌子的可乐,并用父亲曾经的口气说了句“别想一口气喝完”,就这样的一句话,儿子的演唱会便搬到了父亲的家门口举行了,台底下父亲喝着这个可乐看着台上的儿子,开心的笑着„„

中国文化强调了要重孝道,并一直流传至今那句“百善孝为先”。所以这样的广告更能适应中国的市场。因为这样的广告更能抓住中国人那种最心底,最真实的情感,从而从其他方面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于是,这个可乐的广告效果也就是不言而喻了。

2.1 表达侧重点不同

中国是一个岁月积淀下来的农业大国,从母系氏族开始,人们就开始了群居的生活,而且慢慢演变成了以家族为单位了,导致了后来的人际甚至是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家庭化了。所以中国人的这种家庭意识是超乎其他意识的,在处理各方面的事情的时候。华侨对祖国的企盼,游子对故乡的企盼,这种发乎情的意识似乎是从娘胎就开始的情结。而且国内的广告之所以会成功,也是因为其了解并懂得满足国内消费者在这种心理上的需要。香港的“荣华月饼”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香港的荣华月饼应情应景在中秋节销售,恰如其分的应用了中国人民在象征团圆的中秋节。中秋节是一个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月饼就足够象征了月圆人团圆,再加上广告本身的意境,就使得这种团圆的气氛更加浓了。一个相聚的日子,却面临这离别,而当主角拿出这个“荣华月饼”的时候,其女儿便决定了不在这样的日子离开家„„有多少的中国孩子在中秋节不能回家,要在外打工,而在家的父母便整日的期待孩子的归来,看到这样的广告,绝对有购买“荣华月饼”的欲望,哪怕仅仅是一种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中秋节团聚。这个广告非常巧妙地把家庭与团圆,中秋节融合进去了。所以,“荣华月饼”的成功在于善于应用“团圆”这个主题和“家”的理念。

除此之外,还有不胜枚举的成功广告案例应用了“团圆”、“家”这样的理念。像黄金酒的广告,里面的广告语“送爸妈,黄金酒”,似乎这样的寓意就是这种酒就是为了送爸妈而生的,并没有特意的夸张产品的效果之类的,而是挖掘了一个消费群体—孝顺的孩子。给普通的酒冠名为送爸妈的对象,更加可以博得消费者的需求。另外还有许多的饮料广告也是以“家”、“团圆”为主题而进行宣传,很有力的证明了国内广告的表达侧重点。

与中国文化大为不同的西方文化,其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西方强调个人的个性,追求自我和冒险精神。张扬属于自己的个性,像阿迪达斯的广告语“Impossible is nothing.(没有不可能)”似乎与其实体的鞋子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其中的张扬,时尚,也足以展示自己的个性。这个广告语不仅代表了运动的精髓,更凸显了阿迪的运动精神和西方的文化。

运动者,青少年甚至是追求个性的人是阿迪达斯的消费群。这样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充满热情,尤其是青少年甚至会有点叛逆,敢于追求,敢于尝试,所以这样的广告语更能适应西方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熏陶下的西方人。这也是这个广告成功的所在之处。

2.2语义重心不同

从某种程度上说,敬与爱是一对同义词,因为它们有着高度的相通之处,由敬生爱,由爱升华至敬都只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但并不是说二者可以等同,敬是自下而上的,而爱则是平等的,不分高低,不分上下。受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广告文化偏重尊敬,西土广告更倚重“爱”的主题。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中国文化崇尚尊敬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家庭偏大,亲属众多,相互之间也容易产生猜忌,所以不得不以礼法维护秩序,而子辈视父母如严君,夫妻之间则相敬如宾。西方家庭一般都比较小,家人父子之间,没有太多的礼仪约束,因而其亲子夫妇相爱之情,都大大方方地展现出来,不似中国人之含蓄而蕴藉。这一点在西方广告中有明显体现。

让我们来看两则药品类广告:

今日洋参保健品电视广告:画面上由影星黄日华扮演的儿子因为关心父亲的身体,给他买了整盒的今日洋参,但可能因为平时慑于父亲的威严而与父亲沟通极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把洋参送给父亲,也不知道对父亲说什么好。正当儿子小心、紧张地面对父亲紧闭的房门练习说:“爸爸,我爱你”时,房门突然开了,露出父亲惊讶而又迷惑不解的脸孔,儿子终于把洋参递到父亲的面前,大胆地说:“爸爸,我爱你。”父亲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Adalat Oros预防心血管病的药品广告:画面上一个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和他年轻漂亮的穿着婚纱的新婚妻子站在教堂的前面,脸上露出自信迷人的微笑。广告语是:“他比他期待的活得要长。”

这两则广告都不失为好广告,也正好说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一个尚敬,一个尚爱。今日洋参广告通过儿子给父亲送洋参这一事件,展现了中国家庭中,孩子对父亲首先是敬,然后是爱,广告片充分利用中国文化中的敬,达到了洋参不仅仅只是是保健品,而且是父子之间传递“爱”的信物的广告效果。同样是药品广告,Adalat Oros则利用幽默的表现手法,让一老一少年龄相差悬殊的两人结为夫妇,略带调侃的广告语轻松而又直率地传达了品牌理念:“爱”使你珍惜健康,珍惜生命!从自信的女士高昂的头和小老头狡黠的笑容,我们分明看到爱与生命的较量。

参考文献:

1.《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1年第Z1期 2.《关于“禅”与禅宗的反思》

第二篇: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一、饮食结构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 于动物。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适应于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生熟结合,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

二、饮食观念与准则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对于饮食重科学,讲营养,所以近代的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而没有提及营养组合,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待续)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餐饮论坛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ER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2010-07-05 14:14:15 来自: 曼文(用心点亮身边的每一片黑暗)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中西方文化差异二三事

饮食观念

欧洲人都说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一个版本里都有中国和法国的,只有关于第三家却说法不一,有说是意大利的,也有说是土耳其、突尼斯或摩洛哥等国的。尽管相持不下,但大家都有个共识,饮食常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一次在中餐馆举行宴会,饭店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临座的一位女士是第一次参加中餐宴会,忍不住问我,你们中国人请客都上这么多菜吗?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是10道以上。她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富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名。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有个现象很奇怪: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而法国入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中国人胖呢? 我一时语塞,但又觉得她问得多少有点道理,因为那天同桌的几个中国人都显得比较瘦弱,而几个法国人个个人高马大。想了想,和她讲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中国是个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觉得没怠慢客人。另外中国人有时候更注重形式,所以在中国的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似乎更实际一些,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下的工夫显然不如中国,但讲究的是其营养的搭配和保护。这是中、法饮食观念的重要差异,多少也反映出了中法文化性格的不同。

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

有一次碰到欧盟委员会的一对教授夫妇,谈起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中华民族服装,他们都说非常好看,但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穿红色,而西方领导人则多选择了蓝色。我说颜色都是领导人自己选定的。大概亚洲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也可能在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吉祥如意,所以亚洲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红色。我反问他们,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什么?他们说西方人认为,蓝色代表冷静和沉着。想了想,我又补充说东西方文化差异实在是太大了,比如说龙在中国是民族的象征,而在比利时的蒙斯市则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作恶魔,被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杀掉了,因此特意搞打龙节来庆贺除灾弊感谢米歇尔。教授夫妇也非常认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巨大,并认可文化需要交流。思维方式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比如把法语单词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较,这一点就很明显。中国文字造词多注重形象,而法文里更多地注重考虑的是实用价值。像中文里的名片,法文里直译就是访问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舰在法文里叫载飞机的军舰等等,都是从实际用途出发来造词的。而像压照片用的玻璃板,我们也是从其使用价值角度来造的词,但法国人就更加直观了,直译就是“放在照片上面的”。

反映到绘画上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开大阖、泼墨写意和欧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完全是属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范畴,似乎很难有共同语言。欧洲人有时不太能够理解我们过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有时也会认为欧洲人的艺术技巧过于写实本分,缺乏灵气。看多了欧洲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国人有时在感叹其技法写实细腻的同时,也会感慨欧洲大师们想象力的贫乏: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非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而我们的祖先不也画了几千年了吗,在那些美丽的仙女旁边加上几朵白云,她们不就飞起来了吗?多有意境,多有想象空间啊。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但是,差异带来的并不总是分歧,它恰恰给文化艺术大师们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比如赵无极的画作就体现出了文化交融的无尽魅力。

第三篇:中西女权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中西女权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女权主义无论在中国或西方国家都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个敏感的话题。在英文字典中关于女权主义的具体解释为feminism is the belief that women should have equal political, social, sexual, intellectual and economic rights to men.It involves various movements, theories, and philosophies, all concerned with issues of gender difference, that advocate equality for women and that campaign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20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里传入中国。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刚进入中国时遭遇到尴尬,尤其是对“女权主义”这一外来词语形成的种种曲解或误解,造成了众多女性学者对于“女权主义者”立场的不认同等,而隐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异质的中西文化。女权主义与中国特定的文化相遇和碰撞,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由原来激进的、女性自主的行动演变为温和的、有男权参与的、凭借社会政治手段实现的解放妇女的运动。而在不断发展的21世纪,中国女权主义须迅速崛起不断发展。女权主义在各个社会方面中体现,并且非常广泛,这篇论文通过我比较喜爱和了解的电影这个视角发表自己对中西女权主义的电影中的体现做一个浅析。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代女权主义(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2。现代女权主义(20世纪初至60年代)3。后现代女权主义(20世纪60年代至今)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源于1895年12月28日,所以在第一代女权主义发展中,电影无足轻重,但电影的早期变现形式戏剧却是占了主要地位。二十世纪早期戏剧作品体现英国女性的主体意识以及地位的变化。从20世纪初萧伯纳和奥凯西的《皮格马利翁》、《巴巴拉少校》以及《朱诺与孔雀》这几部经典代表剧作可以看到,女性经济意识、婚姻爱情方面平等意识以及社会地位意识的增强。

以皮格马利翁为例,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以传说为原型创作了同名社会讽刺剧,通过描写教授如何训练一名贫苦卖花女并最终成功被上流社会所认可的故事,抨击当时英国的腐朽保守的等级意识。后来被好莱坞翻拍为《窈窕淑女》。在这出戏剧中,贫苦卖花女进入上流社会的结局体现了当时女性要求与男性相同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在此不得不提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虽然《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作品并不属于电影,但是第一代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品。

第二阶段西方女权主义大致划分为三大派别,其基本主张有着明显的特点。20 世纪初到20 世纪60 年代,世界曾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个大动荡、大分化的历史时期,各种矛盾重新排队,殖民制度逐渐瓦解,西方女权主义也分道扬镳,各树大旗。这个时期的西方女权主义主要划分为以凯特·米勒特,凯瑟林·麦金侬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主义女权主义”,以朱丽叶·米切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以贝蒂·佛里丹等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主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的平等,要求妇女在物质上的地位。

作为女权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在躁动不安且结构主义盛行的六七十年代(即第二代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电影批评曾以其鲜明的反抗性和解构主义色彩在电影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女权主义者对好莱坞电影经典结构中隐含的“模式化女性”符号行了犀利的批评,同时也对电影中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义倾向和性别歧视进行声讨。在第二代女权主义中有代表性的电影当属《时时刻刻》。这部电影的拍摄时间虽然是2000年,但是根据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改编而来,鲜明体现当时女权主义的色彩。女主角的困惑于痛苦也是那个年代女性渐渐苏醒的意识的挣扎过程。

《时时刻刻》被评论界一致认为是继山姆·门德斯之后,英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又一次伟大冲击。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三个女性的故事。弗吉妮娅·伍尔芙,住在1923年代的伦敦郊区布鲁姆斯伯利,开始写她生前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Mrs.Dalloway),被写作的天才燃烧的同时,游走在疯狂的边缘。在这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几乎被沮丧击溃。劳拉·布朗,一个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的家庭主妇,正在阅读《戴罗薇夫人》,这本书使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天她正在准备她丈夫的生日派对,肚子里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她却和弗吉妮娅笔下的戴罗薇夫人一样,萌生了自杀的愿望。电影中的三个女人生活都被恐惧和渴望包围着,她们的故事交织到了一起,在每个时空,女人都被压抑,但更多的是抗争和自由的表达,体现她们心中女权主义思想的勃发。电影中有许多富有哲理有体现主角们女权主义思想的经典台词,如: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Always the love.Always the hours.You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you don't want to do.You can do as you like.[1]

(片中剧照)

(影片海报)

谈到女权主义,女性对于性权力的要求和性解放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西方的女权主义发展到后现代女权主义,也就是发展到今天,表达女权主义的电影数不胜数。这和社会不断地开放程度以及女性各种权力的获得是分不开的。在今天诸多的女权主义的电影中,我挑选我最喜欢的《钢琴别恋》进行分析。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中叶,六岁的爱达丧失了语言能力,从此与钢琴为伴。多年后,被父母远嫁给一位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她带着女儿远渡海岸,由于行李过多,丈夫将钢琴丢在海上。到家后,爱达去求邻居柏带母女俩去寻钢琴。在沙滩上,柏听了爱达的演奏从而爱上了她。回去后与斯图尔特以土地为交易让爱达教他学琴。在每日的演奏中柏对爱达的爱更加深厚,因此要爱达以亲密接触为代价来交换回钢琴。而爱达也真正的爱上了柏,并心甘情愿与他结合。当丈夫得知后,先把她关了几天,而后又试图相信她,可是爱达背叛了他。丈夫一怒之下将爱达的一个手指切掉,可即便是这样他也无法征服爱达,最后让她与柏远离家乡。爱达在海上经历了一番生死挣扎后,终于将钢琴投入海底,在新的地方与柏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影片选材视角独特,故事情节大胆现代,在片中钢琴无疑是女人宣泄情绪的工具,同样的,既是自由又是枷锁。但却也正是这钢琴给她带来了生命中刻骨铭心的爱人。可是,最后爱达还是选择把钢琴丢弃。实际上,那是她的自杀式行为,当设计好的绳子真的把她同钢琴一同带入海中时,求生的欲望还是大过了一切。最终获得了她的新生。如她所说的,意志压倒了一切。这个时候,钢琴这把枷锁已经被她自己解开。自由便流淌进血液。因此,最终当她带着爱人送的假指时,弹出来的反而是愉悦的曲子。因为她的心灵解放了。肉体上的残缺换来了精神上的解放,她对这种代价竟是无所抱怨的。甚至开始学起了说话。是的,心若自由了,一切都将美好。本片赞美了女性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反抗精神,对女权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挖掘.提出了一个与观众共鸣的话题:女人究竟怎样算独立的,和男人平等的.也批判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性的压制和扼杀。宣扬了一种人人平等的人道主义思想。《钢琴别恋》,一部完全属于女人的影片,教女人独立和生存的优美教材。

(影片海报亦只有女主角和其女儿,是一部完全属于女人的影片)

对比西方的女权主义电影,中国相对是非常落后的。这与中国长久以来父权制社会,女性地位低下是分不开的。长久以来,女性在电影中都是男性的陪衬。女权主义电影一直作为电影中边缘和非主流而存在着。

较早出现和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女权主义电影当属《人鬼情》。影片围绕戏曲女演员秋芸的从艺生涯,反映了她的坎坷经历,体现出她的最大痛苦是无法得到一个女人应得到的东西,事业的成功与内心的空洞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人物的压抑心理和矛盾痛苦的心态。全篇电影围绕女主角开展,男性角色反而成为了陪衬。本片很好的反应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女性主义思想。本片被评价为一部女性生活的寓言并在1994年发表的《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中被认为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

(中国人鬼情宣传图片)

到今天中国的女权主义电影比较常见,如《花腰新娘》,《青红》等优秀作品。

中西女权主义电影的发展,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各种权力的落实。我认为女权主义(除激进女权主义)有利于女性自身社会人生价值的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平等权力的享有。女权主义电影在女性争取权力,获得平等地位方面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也给我们视觉和文化上的享受和提高。

参考书籍:《女权主义发展史》,百度各部电影简介

08级 翻译三班

吴悠 学号:201

第四篇:中西文化差异探讨总结

中西文化差异探讨总结

高二1班 李文静 指导教师:张秀芹

这次研究性学习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使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在饮食、宗教、节日、服饰、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帮助我们从理解中外文化到扩大知识面及开拓视野,从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到加深对外国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从而产生对政治文化生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使我们改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从探究中找到使我们更深刻的知识。其次,团队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组员通过多种方法来收集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资料。通过了解中外文化的类型、由来、意义,分析、整理、归纳出中国外文化的差异。小组成员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整理资料的能力。另外,通过研究性学习,还加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增长了课外知识。

在研究性学习中,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差别,大家都置身于求知的领域,对谁都是一片空白,我们涉足于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拾得了累累的硕果。研究性学习教会我很多,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第五篇: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也不同。“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里的使用规则是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的方式和内容是否得体。”(选自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正是由于社会文化的迁移和发展,语言也随之拓展、转化。在发展过程中,其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距离越远,地区差异性就越大。国际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就源于此,宗教信仰、价值观、历史文化、种族、气候、地域等方面的不同都为不同的语言文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拿中国与西方国家来说,语言的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一、问候语的差异

见面打招呼问候是最普通的礼仪。但是中西的问候对象、方式、内容却是不一样的。

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认识的路人。他们打招呼的目的,无关对象,也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礼仪形式。而在中国,如果无缘无故的对这陌生人打招呼会引起人家的警惕,以为你有什么不好的目的。所以,在中国一般不会理会陌生人,最多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其实不论任何人,面对有人微笑打招呼,都会受到感染,像是见到阳光心情跟着好起来一样,很自然会一笑回应。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哈啰,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唷!那可是非常失礼的。

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比较独特,十分贴近生活和个人,一般常说“你上哪去呀?”或“你去干什么啦?”或是“吃饭了吗?”“这段时间忙吗?”虽然用的疑问句,但并不需要确切的回答,因为它只是一种问候方式,为了表示看见了对方,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不代表问题本身。但是在西方国家看来,这是想要探知别人隐私的失礼行为。如果你一见面就问:“你吃饭了吗?”他们往往会误解成你要请他们一起用餐。所以,与外国人见面,最简单、合适的问候语是“早上好!”、“您好!”“哈啰!”等等不涉及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话

二、称谓的差异

在中国,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昵称更是只在亲密的人之间应用。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不符合礼仪。

三、告别语的差异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希望他们能早日恢复健康。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指手画脚。一般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四、交谈的内容差异

中国人的交谈内容大都不拘一格,什么都可以说,关系越亲密,谈话也越贴近他人的日常生活和隐私。陌生人常会问些年龄、工作、交友等个人信息;朋友亲人之间更是常常涉及婚姻生活、孩子的成长教育、工作升迁薪资以及一些生活琐事。所以中国人的交谈是围绕个人生活的家常唠嗑,通过交谈释放生活压力,也增进亲情和友谊。而西方国家的交谈即使对于熟人也不喜欢过多的涉及隐私,他们对于个人信息十分在意。如果一见面就问他人(特别是女性)的年龄、婚姻状况个、工作情况,会被视为不尊重。因为这些在西方国家是视为隐私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在攀谈时以天气、着装、休闲方式为话题。在西方国家,天气多变,而且因为经济较为发达,人们注重生活方式,寻求自我放松,所以这些话题放在哪里都不会褪色。到国外旅游的人遇到老外天气实再合适不过的了。

五、餐桌语言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这到哪里都是硬道理。在中国吃饭是一件大事,中国人注重饮食,更注重餐桌气氛,虽然俗语有“食不言,寝不语”,但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正式或非正式宴会,人们在就餐时都不可能做到缄默不语。如果不是正式的宴饮一般都比较随兴,餐桌上可以聊很多话题,可能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即使是正式的餐宴用餐过程也是十分活络,劝酒、劝菜更是频繁。

在西方国家,餐桌上大声说笑是相当不得体的。在家里,他们也许会在餐桌上边看报纸边讨论时事,也许会安排一周的计划,也许会和孩子们交流,但不会大声笑闹。聚餐时也不会像中国聚餐那样,喧哗热闹,猜酒划拳之类的,一般都比较安静。吃饭时,礼让客人吃菜,问下味道怎样等,适当的开个小玩笑,调节下气氛。在西方的文化中人们若在进餐时不与邻座攀谈,倒有失礼节。特别是在正式聚餐或宴会上,在西方习俗中常用“Turn off your beeper and cellphone until the dinner is over.”“ Do not slurp soup or blow on hot foods and beverages.”“ Do not speak with food in your mouth.If you must blow your nose, excuse yourself from the table.”(引自《中西方table manners中表现的人文差异》)

在中国饮食文化传统中,请别人吃菜时往往会说:“没什么吃的,请随便”、“别客气!”,而回答往往用“哪里!这么多菜,够丰盛了!”在西方人们却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and try to talk to people sitting beside you.”在中国,当就餐结束客人要离开时,主人家常会挽留,西方国家却是告别。中国的客人即使对主人家招待的饭菜不是很满意也会夸奖菜色好吃。并不是虚伪,而是对主人家的尊重。而西方国家在感谢主人家的招待的同时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主人也会乐于接受,而不像中国那样,陷入尴尬局面。这就是中西文化差异在餐桌语言上的体现。

六、请、谢谢、对不起的应用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请、谢谢、对不起”的使用频率很高,几乎每个人每一天都会用到上百次。不管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位,在什么样的场合,他们用的得心应手。如:“Please open the door!”“Thank you for your help!”“Sorry,I don’t think so.”在打扰到别人时,他们会说:“Excuse me.”而中国人始终不擅长表达感谢和歉意,他们以行动来表示。对于自己的亲朋好友,道谢会显得多余,对于自己的小辈,道歉会降低威信,他们拉不下这个脸。不像西方国家,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人来交流。

七、褒奖语言的差异

褒奖语是一种支撑性行为(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性行为(assessment action),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出自《跨文化交际学》)中西语言差异在褒奖语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

1.褒奖方式的差异

西方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但其实不是这样,中国人普遍认为夸奖一个人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重点在于夸奖之后的进一步交流,而不在夸奖这一个细节上。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果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很容易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西方人的褒奖话语相对比,中国人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是很经常的。我们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你做事很认真!”“ 你保养得真好,一点都看不出年龄!”“ 你和妻子的感情真好!”

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出自《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外貌。中国人,特别是女性在公开场合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有失体统,心情是喜忧参半的;而西方人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如果有人称赞他们,他们十分乐意接受。

体重。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友谊。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好兄弟,讲义气”这样的恭维,甚至形成了独特的“兄弟文化”,这在西方国家中是没有的。而在西方这样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因为生存靠的是个人的能力,不是朋友义气。

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西方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出自《褒奖文化的差异》)

3.应答态度的差异

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待恭维称赞所持的态度和反应也大不相同。西方国家的人们多采用直接爽快接受的方式,很少加以否定,以免显露出与称赞者的不一致,令对方难堪;而中国人对称赞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本国文化的谦虚准则使我们对于他人的恭维通常喜欢用否定或有所保留接受的方式,形成了言语交际中一些特有的客套话,如“哪里哪里”“过奖了”“谢谢,还差得远呢”等等,比较含蓄、委婉。这是对称赞无意识地采用了“转移(reassignment)”的策略来作答,将恭维转向他人或被称赞事物以避免自夸的应答方式,可以理解是对对方的一种敬意。中国人总是按一般寒暄的习惯来进行交谈。在交谈中,敬意的表达是褒奖行为的核心。虽然在西方国家中并不是没有谦让这一点,但西方人更主张自我尊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因此,在褒奖语的应答模式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会表现出认同和感谢的心态。他们会觉得受到表扬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肯定,这是自己应得的。

八、肢体语言的差异

我们同别人谈话时,交际的手段不限于词语,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不一样的信息。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满,点头表示同意,挥手表示再见。听报告或讲演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打个呵欠表示厌烦、不感兴趣。这些动作是交际手段的一部分。“身努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当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肢体语言是不一样的。

安全距离

在西方国家,交谈式的距离是很讲究的,由场合和双方的亲密程度决定。根据研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米为宜。在进行一股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0米至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0米至 2米的距离。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西方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他们重视自我的空间范围。当然,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离得太近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

肢体碰触

在西方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会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会说 Sorry;Oh,I’m sorry; Excuse me等表示“对不起”的道歉话。他们不喜欢别人抚弄自己的孩子。不论是摸摸、拍拍、接接或是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她们知道这种动作毫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所以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但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人认为是无礼的,也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西方的母亲往往怀着复杂的感情站在一旁不说话,感到窘迫,即使抚弄孩子的是自己的中国朋友或熟人。

当众拥抱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许多西方国家里,两个妇女见面拥抱亲吻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多数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夫妻和近亲久别重逢也常常互相拥抱。男人间也以热烈拥抱、亲吻双顿表示欢迎。不过,在中国,男人之间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在西方国家,同性男女身体接触是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一过了童年时期,就不应两个人手拉手或一个人搭着另一个人的肩膀走路。这意味着同性恋,在这些国家里,同性恋一般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对。而在中国,同性间的搭肩表示关系友好。(参考《中西肢体语言的差异》)

肢体语言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还有眼神的交流、笑的含义、握手、手势的意义等方面的中西差异,这里就不再讲了。重视肢体语言的应用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方面,也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我想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地区差异在语言上是十分明显的,了解中西的语言差异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人际的交往,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下载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亦越发频繁。而“吃”作为一种可以拉近彼此距离的交流手段,理应加以重视。“吃的文化”即饮食文化,也是......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肖雪冬 201321020375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饮食的义项有两个:一个是名词性的,指“吃的和喝的东西”一个是动词性的指“吃东西和喝东西”,强调动作。 在英文中......

    中西菜肴文化差异专题

    中西菜肴文化差异 09酒店2班李海燕093090103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doc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在此向教授我知识的各位老师及关心我的家人、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从着手准备论题到构思框架、充实内容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

    中西婚礼文化差异

    中西婚礼文化差异 2009年02月28日 08:38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

    中西文化差异9

    中西文化差异 俞天然 摘要: 用了四个典型的中西文化差异来做中西文化的比较。体现出随着时代一天一天进步,中西文化有了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饮食文化差异, 服装文化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 2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3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4 目的论关照下的归化与异化......

    (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创意中的影射

    2016年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与《傲慢与偏见》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 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