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是毛泽东》读后感
<<为什么是毛泽东>>读后感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20世纪40年代,当这首民谣在古老的黄土高原传唱之际,处于苦难中的亿万中国人民已经初步认识到毛泽东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半个多世纪以后,当人们蓦然回首追溯毛泽东时代的峥嵘岁月,就不难领会人们为什么把毛泽东比作冲破黑暗而东升的旭日。中外历史上流星般闪过的众多风云人物大多数只创造过局部的业绩,留下过瞬间的灿烂,而毛泽东作为太阳式的历史巨人,却代表和塑造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辉煌。毛泽东创造的宏业伟绩将永载史册,永久闪烁在时空画卷和人们的记忆中。
毛泽东是一位大革命家。近代中国,从物质到精神全面积贫积弱。当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席卷整个西方世界之际,古老的中华帝国还像一头睡狮沉浸在自我陶醉的封建隧道之中。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王朝在中西碰撞中不堪一击,从而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重危机。从那时起,西方的“坚船利炮”震醒了沉睡的中国,迫使其“睁眼看世界”。落后、失败与屈辱促使中华民族走上“求变图强”的奋斗历程。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从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到全国范围内的民主共和浪潮,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民族振兴、富国强兵的道路。但是,这些探索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出现,成为中国复兴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一举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不仅确立了中国革命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找到了进行革命的力量和力量的动员及组织方法与形式,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正确道路和途径。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新中国的成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仅用了28年时间,就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使中华大地改地换天。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使中华民族获得解放、重新挺起被压弯的脊梁、昂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重塑了世界格局,改变了东西方的力量对比。
毛泽东是一位大军事家,是一位军事理论的超级大师,是一位战争行动的杰出统帅。在毛泽东身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军事科学与战争艺术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当时所立足的时代条件,内部环境是贫穷落后、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外部环境是列强横行、机械化战争形态处于成熟期的霸权世界。毛泽东凭着超群的智慧和才能,超越物质技术条件的许可,创造了许许多多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横扫千军如卷席”,赢得历次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及奥妙深邃的军事哲学思想,以及这些思想理论在战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将军事科学和战争艺术推向新的巅峰。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指出的:“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妙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
毛泽东是一位大政治家,一位新政治的总设计师,又是新政治的总建筑师。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岁月,毛泽东最早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为政治设计和政治建筑的两大基石。毛泽东通过政党建设,规划党建目标和行动蓝图,创建人民军队,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规范和决定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又通过军队的建设和运用,扩大和壮大党的队伍,推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正是因为在毛泽东的正确指引和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旧中国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政治大厦——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是夺取政权过程中的英明政治领袖,也是治国安邦实践中的英明政治领袖和享誉中外的国际政治家。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张白纸”的基础上,毛泽东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建立了国家的农业体系、工业体系、科研体系和文教体系,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蒸蒸日上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社会历来是大国领袖和首脑施展雄才伟略、提升本国地位的大舞台。毛泽东以高超的政治谋略,营造和提升着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他提出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5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的灵魂,不仅展现了新中国作为政治大国的气度、能力和风采,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典范和楷模。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到中苏论战,从中美兵戎相见到中美关系解冻,无不体现毛泽东建立独立自主、不受制于人的大国气魄和抓住机遇、勇于开拓、纵横捭阖的外交谋略和胆识;从“一边倒”、“一条线”的外交政策到“一大片”和“三个世界理论”,无不凝聚着毛泽东对国际局势的科学分析与驾驭能力。在毛泽东的运筹和领导下,新中国以惊人的速度确立了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并在重塑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毛泽东是一位大理论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马克思主义”之后,毛泽东高举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旗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紧密结合起来,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进行了前无古人的理论创造。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和政务缠身、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上千万字的鸿篇巨著。毛泽东创造的理论是全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政治理论、革命理论、军事理论、党建理论、经济理论、哲学理论以及教育、外交、文艺等等方面的理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理论是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循环往复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指南,中华民族从觉醒、崛起到初步振兴的伟大指南。随着实践和时间的推移,毛泽东思想的价值愈显突出。毛泽东铸建的理论大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是一位大战略家。他是善于筹划党的全局、民族的全局、革命的全局、国家的全局乃至世界全局的伟人。毛泽东与常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总是能够从大战略的视角观察形势,预见未来,把握关键,认识和解决问题。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有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坚定主张发展“工农武装割据”,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当抗日战争爆发,亡国论、速胜论甚嚣尘上之时,毛泽东提出“持久战”战略,并断言中国将赢得最后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面对蒋介石“划江而治”的图谋和国际权威人士“革命到此为止”的建议,毛泽东毅然决然“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和谋划令人惊叹!毛泽东为新中国的战略谋划更是让中国人享用至今的财富:当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战争,更是新中国的长远利益,纵然有反对出兵的声音,仍决策出兵朝鲜,赢得战略上的利益和主动,也让世人第一次领教了新中国的尊严和实力;当新中国面临险恶国际形势时,毛泽东高瞻远瞩,瞄准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在物质和技术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用10年时间抓出了“两弹一星”,一举改善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
毛泽东还是一位大艺术家。他的书法和诗歌都堪称时代一绝。它不仅使人们领略了这位时代巨人的胸襟、风采、智慧和气魄,而且为其艺术魅力所折服。字如其人,诗如其人,毛泽东在他的书法和诗歌中所体现的豪情与雄放、气势与抱负、理想与浪漫是毛泽东伟大人生实践的艺术折射和生动写照。
毛泽东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和骄傲。“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泽东的出现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奇迹。没有毛泽东,20世纪的人类历史就会显得暗淡。
我们永远怀念毛泽东!
第二篇:读后感---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推荐]
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有感
《为人民服务》一文发表于1944年的9月,是毛泽东为了纪念以为名为张思德的士兵而作的演讲稿。
张思德,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士兵。这样一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士兵能赢得领导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他从当兵起,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在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时年仅仅29岁。几天后,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对张思德同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记得这一片文章是小学语文课的一篇课文,但是,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对“为人民服务”没有太大的概念,只知道:他们都是伟大的,但对于伟大,却也联系不上实际生活。后来,慢慢长大,也慢慢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含义。
于2003年全面爆发的非典,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就是这群白衣天使的代表。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在2008年春节前后的南方大雪灾,512汶川大地震,还有,在一些电视剧里,遇到紧急情况,有一句话温暖了多少人的心——党员,先上!这,就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正是无数勇于牺牲个人利益,正是这种牺牲小我,实现大我的精神,换来了人们生活的安定,人们生命的健康。
但是,现在社会上还有不少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广大人民的利益。出现了贪污受贿,弄虚作假、道德沦丧、信任危机等诸多社会问题,给人们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但是,这些只是社会上一股小小的浊流,社会的风气是纯正,良好的。
正是“为人民服务”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种东西,这种精神,永不止息。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为“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这是形势的需要,这是时代的呼唤,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读后感:毛泽东
传奇毛泽东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我们依旧记得有位伟人用他特有的声音宣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他,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于毛主席,我最熟知的就是他领导人民进行抗日,但对于他的故事、他的经历我却知道的寥寥无几。惭愧之际选择了去翻阅《毛泽东风雨沉浮五十年》这本书,当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方明白何为伟人,方明白他有何等的分量,足以让中国人民尊敬他,歌颂他。他的一生,是传奇,更是中国的奇迹。
毛泽东从小就勤奋好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拼搏进取的蓬勃朝气。据书上记载,毛泽东年少的一年冬天,毛顺生因为家里农活太多,又不想多花钱雇佣工,便让毛泽东辍了学。白天干一个整劳力的活,晚上还要替父亲记账。尽管如此,一遇空暇,毛泽东便抓紧时间学习,时不时地背着他的父亲偷看一些“闲书”。后来随着长沙和韶山闹得越来越凶的社会活动,毛泽东便挥笔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告别父亲,继续他的求学之路。几经辗转,毛泽东在1912年离开军队后继续求学,先后报考了警察学校,制皂学校,政法学校,商业学校,最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毛泽东可堪称满腹经纶,博学多识。
或许正是受到年少时一些“闲书”的影响,毛泽东的思想开放,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他的思想就像奔腾的洪水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他接受不了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所以与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罗小姐只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杨漱清的返乡虽然被一些思想守旧的人称之为“过激派”,但却激发了毛泽东思想深处的萌动,他不仅仅是欣赏杨漱清的主张,还常去他家借书,其中《盛世危言》对毛泽东影响颇深,让他认识到国家将其亡矣,并萌生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念头。风华正茂的毛泽东,一腔爱国热血在他胸中澎湃涌荡着,激情中他挥笔写下《救国图存论》的“文告”,大胆地贴在了学校的砖墙上——这是他第一次发表他的政见。他明确主张“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组建民国新政府”。当社会主义风刮到中国时,“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就像一道闪电一样,在毛泽东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接触到马列主义之后,他又很快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开始逐渐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建立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1921年7月,从上海到浙江嘉兴南湖,毛泽东和一群中国青年用他们热情的双手,招唤出一轮红日,从广阔的湖面上冉冉升起,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毛泽东,他没有进过专门的军事院校,也没有学过专门的军事理论。但他却显示了非凡的军事天才!张家场机智脱险,出奇兵攻占遂川,集中兵力打新城,他带领农民秋收起义夺政权。他率领红军多次粉碎蒋介石数十万军队的“围剿”。王明的保守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此关键时刻毛泽东毅然决定长征,在长征途中他纠正了“左倾”领导者的重大失误,避免了红军被消灭的危险,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换救了中国的革命。遵议会议之后,红军在他的领导下,十分机动灵活,四渡赤水,二占遵义。爬雪山,过草地,终于胜利到达陕北,红军这股铁流,使蒋介石辈措手不及,无能为力。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他领导下的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的数百万军队。尤其是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双方动用了数十万军队,展开空前的阵地战,最后将蒋介石的主力基本消灭,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连国外一些军事家和将军也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但是,当人们要将“大元帅”附加在他身上时,他却坚决拒绝了。另外,毛泽东的军事著作《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都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典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
毛泽东,可谓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哲学著作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闪闪发光的珍宝;他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是世界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至今在被外国的许多革命游击队学习运用;他写的诗词,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与当代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当年在重庆,一曲《沁园春?雪》轰动山城,因脍炙人口而纷纷在各界人士中传诵,使蒋介石及其文士们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也有一般人的情感。面对亲情,他孝顺父母,为了母亲,他独自跋涉了100多公里路,专程到南岳衡山去朝佛进香;对待爱情,他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为了中国,他一家人作出了重大牺牲,从胞弟毛泽民、毛泽覃到妻子杨开慧和儿子毛岸英等,都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对此他悲痛万分,但是他是人民的支柱,他只有化悲愤为力量,继续他的救国之战。因为只有革命的胜利才能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因为只有革命的胜利,他的内心才会有安慰;因为只有革命的胜利,他才能救中国,救人民。
读完这本书,越发的觉得自己的狭隘。以前一直都把眼光瞄准毛泽东在建国后的失误,却忘记了他这之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所付出的一切血与泪。回想历史,那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多少人尝试着去改变中国的命运,但不幸都在探索的途中夭折。然而这位伟大的领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智慧,给了中国生存的方向,给了人民安宁的生活。我太片面了,摸索的道路本来就是不知方向的,尽管有错误,但可知毛泽东依然是毛泽东,他并没有去享受荣华富贵,去吃喝玩乐,甚至花天酒地,如历代统治者和某些口是心非的共产党人那样。在此期间,他多次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社会基层的现状。三年困难时期,他生活上与平民百姓一样过着苦日子。他外出到各地视野的生活伙食费,一分一厘也不许少交。他自动给自己降薪,也号召高级干部不加薪,上下一致,与人们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所以,当时虽然生活艰苦但民众服气,全国仍处于安定之中,人人都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
毛泽东把一个支离破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改革为一个新兴的、基本统一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和他所热爱的人民;毛泽东一心想着“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毛泽东远比彼得大帝和华盛顿更伟大。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英雄!毛泽东是光照千秋万代的民族之魂!
毛泽东,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传奇!
第四篇:毛泽东读后感
《毛泽东》读后感
最近我观看了《毛泽东》。看到了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的生平经历与对我们国家的奉献,还有他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品质。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他是我们祖国的英雄,是人民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中国的一代领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同时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今天观看《毛泽东》,让我感触很深。很少去观看伟人这方面的生平记录,今天看到我们伟大的主席的生平,又进一步了解了伟人毛主席。他博览群书,热爱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放过学习进步的机会;他关注时事,为国家人民着想,无时无刻都想着解放人民,让人们过上好生活;他是军事将领,领导了多次成功的战役;他富有政治头脑,为国家出谋划策,思想与时具进,提出大量的思想政策。他是我们永远都应该敬佩的,也是值得尊敬的伟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前进的力量,是国家永远的领导人。看完《毛泽东》,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好好学习多读书,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贡献社会,回报祖国。我一定要向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学习,学习他那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学习他那优良的品格,发奋学习,从书中吸收养料,增长知识与才干,在少年时期打好基础,用我们的头脑和智慧以及丰富的科学知识,来建设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
第五篇:毛泽东读后感
毛选读后感
不管是对于网络还是书面的文字,那些似优美非优美,似行云流水非行云流水,插科打诨似幽默非幽默,似犀利非犀利的文字,都让我觉得腻了倦了。曾经带给我一些思索、一些快乐、一些感喟的这些类文字,曾经喜.的报纸、杂志(有份已坚持读了10年),现在几乎只能让我直直地感受到三个字——劣根性。它们露出过或甜美或严肃或深邃或一切都不在乎的容颜,我看到了,直直的感觉则是其骨.里的苍弱无力和由衷的不自然。我想要逃遁,首选自然得是名家大师的经典之作,不管是文学史学哲学,还是经济管理政治都得如此。
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因为好奇之心,我就去读了《毛泽东选集》。前三卷读完了,脑.里有些想法不待启开第四卷就冒出来。我从未想到过,读毛选竟然能读得意兴盎然,觉得清新之气如春风般扑面而来;从未想到过,毛选竟会如此平易可亲,除了因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以前学过毛泽东思想概论,真真是学得头皮发麻,看教材也是觉得在嚼渣.,当然对毛选厌烦了。现在两年过去捧读这套书,深深觉得相见恨晚。这样的好书,这样有趣有味的书,这样说理清清白白的书,怎会今日才去拜读!这样的文字实在是当下那一大堆一大堆文字垃圾所不能比的。
毛选诸多篇章之中我最喜.的是他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次还有《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就主要说说我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一些看法吧。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当时国民党的反动潮流声势浩大,以陈独秀为首的右派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农民革命斗争。毛泽东的考察历经一月,和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得到了不少的材料。他先陈述农民运动概况和批评了反对农民运动的谬论后,过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娓娓道来,明明白白,铿锵有力。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气势。真真佩服毛泽东高妙的语言,没有一个高深的字眼,朴朴素素的口语化文章,深邃而有力。这是很多很多书籍文章所缺乏的,不管是文艺类,还是所谓学术类著作。也还因为我也是湖南人的缘故,此文还叫我觉得亲切酣畅。不少家乡熟悉的地名时时跃如眼帘,特别是许多口语化的表达,如写中农对农会的态度是:莫性急啦!;湘潭、湘乡、衡山这样的县,几乎没有哪一只“角暗里”的农民没有起来搞农民运动„„当我用家乡土话来读这些字句时,觉得津津有味,非常愉快。我无意也无力从思想深度从历史宏观去架构和分析,同时也并不以为感性是浅的,理性是深的。
即使是《实践论》和《论持久战》这样理论性强的著名篇章,也是能够比较轻松读下去的。因为它们思路简明清晰,语言仍是一贯的平易嘛。比如说在《论持久战》毛泽东的批评用语,大意是:什么叫做了等于白做?难道说吃了饭拉了屎就等于没吃,睡了觉醒来就等于没睡吗?《反对党八股》中的犀利语言一直都可以发挥出耀眼光芒,要知道现在学术界论文的有气无力难道还不够严重吗?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深信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靠得住的话。
这三卷中,我不喜欢甚至反感的文章也有,那就是第2卷中的《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写于斯大林六十岁生日前夕。毛泽东说,“因为现在全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类都是受难者,只有斯大林指示的方向,只有斯大林的援助才能解脱人类的灾难”。不管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何,或者这也不过是应景之作,这样的文字并不好,读来还是觉得内心不顺。此外,还有一些不喜欢的地方则是许多文章中或末尾动辄出现的“万岁”字眼。
对于毛选,我就说到这儿吧。总之,它们不会叫人乏味,不管是不是已经腻了一些文字。它的质朴清新,说理简单明白会叫人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如沐春风。
读《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后感
终于在迫不得已之下,拿出了尘封已久的《毛泽东选集》进行翻阅。
从未想过,读毛泽东竟然能读得意兴盎然,觉得清新之气如春风扑面一般;从未想过,毛泽东竟然如此平易近人,除了有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这样有趣的书,我怎会到今天才来拜读?
专门挑了几篇特别有名的文章来读,例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实践论》等等。因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我第一篇阅读的文章,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就谈一下《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分析是由对革命态度最消极的阶级到最积极的阶级从最反动的阶级到最革命的阶级的顺序而来的也是按照当时社会经济地位由上至下的顺序,一步一步递进的阐述各阶级的革命性,达到区分敌我及驳斥当时党内的陈张两种倾向的目的。他首先分析的是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指出它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附属帝国主义的,代表着中国最落后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极端的反动派,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与国民党右派。
其次分析了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他们推翻了中国根深蒂固盘根交错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但是他们确实具有局限性,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他们对帝国主义是即反对又依赖,对封建主义是即反抗有妥协他们即革命又反动。所以毛泽东指出他们对于革命是具有矛盾的态度,并预见他们是一个动摇的阶级,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并在文末指出对待他们的态度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使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是我们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用让他们扰乱我们的阵线。
小资产阶级。按照经济地位毛泽东又把这这个阶级分成三个部分。有点余钱的是一个部分,他们渴望成为中产阶级,所以对中产阶级的宣传颇为相信,对革命持怀疑态度。这部分占小资产阶级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第二部分是只能在经济上自给的,比上一阶级经济地位下降了一层。他们取中立态度不反对革命,但有不敢贸然参加,他们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最后是生活质量较以前下降的一部分。毛泽东认为他们在革命运动中是颇为要紧的。毛认为总体上看这个阶级也是不坚定的。其实这个时期分析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毛泽东对阶级革命性的规律认识。这和该阶级的社会经济的地位是分不开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愈穷愈革命”,这样看来一般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人群是革命的中坚分子,那就应该是半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把阶级分析完之后,毛泽东在文末指出了对待各阶级的态度,以达到前文中的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特别领导权问题,与革命的同盟军问题,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为他在日后进行的农民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对于中国革命这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革命的政治和政治的革命中国革命和革命中国是中国在当代的声音,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是二次革命。革命的时代仍在继续,并未结束。孙中山的声音还在荡漾: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