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湄潭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
湄潭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
《湄潭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
湄潭县域体系规划图
一、总体发展目标
中国优质茶生产交易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生态旅游目的地贵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遵义东部片区中心城市
分项发展目标 富强湄潭——经济繁荣、产业发达的区域中心生态湄潭——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山水茶城和谐湄潭——保障有力、服务完善的宜居城市
发展战略 :文化引领战略;城乡互促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协调战略
湄潭总体城区总图规划图
二、总则
规划期限:规划期:2011-2030年,共20年。其
中:近期:2011—2015年,5年;中期:2016—2020年,5年;远期:2021—2030年,10年。规划层次及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范围:湄潭县行政辖区范围,即湄潭所辖9镇(湄江镇、黄家坝镇、永兴镇、复兴镇、马山镇、鱼泉镇、高台镇、茅坪镇、兴隆镇)6乡(西河乡、洗马乡、新南乡、石莲乡、抄乐乡、天城乡)的范围,总面积为18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路网骨架等,规划范围:将湄江镇老城区及黄家坝镇区两部分包括在内,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为东抵湄潭老城区,西以团山堡、枫林坎、柏香林等自然山体为界,南及黄家坝镇新庄村,北达鱼泉镇偏岩塘,面积约为62.25平方公里。
规划区
规划区是指县城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根据中心城区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并考虑规划管理的便利和可操作性,同时考虑远景发展的可能,划定湄潭县县城规划区包括湄江镇、黄家坝镇、天城乡、鱼泉镇、永兴镇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587.3平方公里。
三、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产业:以城市的需求为导向,面向城市服务,充分利用城市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茶叶、优质大米、油菜等经济作物,促进传统农业向都现代生态农业转型。
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茶叶加工、优质米加工、油料加工、医药加工、酿酒加工等绿色产品加工为主体,优化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推动工业战略性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产业:优化和提升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向第一、二产业的渗透,重点培育和发展为绿色食品交易、建材加工服务的商贸、物流、金融、信息咨询、会展等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湄潭总规城区结构分析图
四、县域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规划
县域城镇形成 “一核、两轴、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核”是以中心城区为县域发展极核;
“两轴”依托贯穿湄潭县域东西向的杭瑞高速、昭(通)黔(江)铁路、326国道等主要交通干道形成城镇发展的横轴,贯穿南北向的黔北高速、204省道等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城镇发展的纵轴; “三片”以马山、永兴、茅坪、石莲等重点镇为中心的北部、中部、南部三个片区,形成以点轴面发展相结合,促进湄潭县域城镇体系在地域空间的均衡发展。
规模等级结构规划规划湄潭县的城镇等级划分为三级:中心城区(县城中心区,含黄家坝)—中心镇(永兴、马山、茅坪、石莲)—
一般城镇(复兴、鱼泉、西河、洗马、新南、抄乐、天城、高台、兴隆)。职能结构规划
a:综合型城镇:湄潭中心城区(包括黄家坝);b:商贸型城镇:马山、抄乐、高台;c:农副产品加工及农贸型城镇:复兴、西河、洗马、天城、兴隆;d:交通型城镇:石莲、永兴;e:旅游型城镇:茅坪、新南、鱼泉;
规划区统筹发展规划规划区形成“一心两轴两区”的城乡空间结构。一心:湄潭县城中心城区,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深精加工、建材、商贸旅游为主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两轴:西南——东北发展轴线是规划区内沿杭瑞高速、326国道、昭黔铁路,形成由城区快速连接遵义、铜仁地区的城镇发展横轴;南北发展轴线即沿黔北高速、204县道形成的发展轴线,也是县城带动南北方向乡镇的发展纵轴。两区:分别是西部城镇发展区、东部生态农业发展区。
湄潭总体城区总图规划图
五、中心城区规划
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和城市规模
城市性质:湄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遵义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中国著名茶城,以发展绿色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主的山水园林花园城市。
城市职能: 1.湄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遵义东部片区中心城市 3.贵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4.优质茶生产交易中心
5.西南地区重要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6.区域性生态旅游目的地
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近期至2015年规划总人口15.0万人;远期至2030年规划总人口25.0万人。
用地规模:至203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2806.59公顷,人均用地指标为112.26平方米。
规划用地中,区域性仓储物流、商贸、交通、工业等用地约为350公顷,折合人均用地为14平方米。除去以上用地,县城建设用地约为2457公顷,人均用地为98.26平方米。
空间结构规划对应城区所处的“三山夹两水”生态结构框架,用地布局从区域的生态基底着手,充分保持城区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中心城区形成“两区两园两带七组团”的空间结构。“两区”
沿湄江河发展的湄江片区和沿桃花江发展的桃花江片区。湄江片区是城市中央活动区(CAZ)所在,主要以发展商贸金融、商务酒店、文化及旅游产业等为主;桃花江片区是以发展第二产业(绿色产品加工)为主的区域。“两园”即城区南部的茶山公园和中部后山坡、桐子坡、火焰山所形成的森林公园,是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背景和视觉背景。
“两带”湄江发展带和桃花江发展带。湄江发展带是中心城区城镇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城市开发建设、公共空间、城市景观最为集中的区域;桃花江发展带是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规划引导其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七组团”即在两个片区内形成多个功能组团。通过规划用地布局,分别在湄江片区和桃花江片区形成多个功能组团。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交通设施规划道路骨架:以“两环相扣,七纵八横”构建中心城区路网骨架,以方格网加自由式的道路网形式为主,并结合组团式的用地布局,在各组团形成相对独立的道路网络,形成“组团内结构完整、组团间联系有力通畅”的中心城区道路网络。
道路系统:两环:分别是湄江片区外部形成的环线和桃花江片区外围形成的片区环线,两个环线并在两河交汇处环环相扣,两片区的外环线融汇成一条完整的城市环线。七纵:分别由湄江片区由东北向西南纵向贯通的4条城市主干道,桃花江片区由东北向西南纵向贯通的3条城市主干组成,形成城市纵向的主要交通干线。具体是南环路(204省道改线段)、湄江大道、茶城大道、东南村—职校—黄家坝、两河口—官堰—偏谷塘道路、园区二号路、马家湾— 长岗岭—官堰。道路交通设施:1.广场交通集散广场:规划在高速公路匝道一侧市场对面、老城区商业中心、黄家坝商业中心处、火车站前侧各布局一处;游憩集会广场:规划在老城区、县行政中心、湄江组团北侧、湄江组团南侧、黄家坝组团东侧、黄家坝组团西侧、工业园西组团各地规划一处广场,共7处。2.公共停车场城区出入口、片区衔接处及公共设施集中区重点布局,规划布局 22个社会停车场,用地合计16.95公顷。3.公共加油站在主要对外出入口处设置。规划布局加油站8个。公共交通规划以城市快速路及规划区环路构建规划区城乡公共交通环形通道,将两城区有机串联。并通过环线上的放射线连接较远居民点。在湄江新区中部布局城区公交枢纽站,在黄家坝西部、老城区东部、官堰组团火车站附近各设置片区公交首末站,在黄家坝西部建设汽车保养、维修场一处,占地2.85公顷。同时,客运站的设置同公共交通有效换乘。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结构: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一环、两带、四园、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景观规划目标在保持现有城市山水格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山水资源、文化内涵、以城乡组群的方式,引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营造秀美宜人的城市风情,建设别具特色的“三山夹两水”的城市风貌。规划布局规划以面为主,以线为次,以点为辅,以此构成覆盖中心城区的点、线、面结合,协调布局的绿地系统。1.公共绿地规划在中心城区建设茶山公园、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湄潭公园、桃花江新农村示范园等。2.生产绿地规划在杭瑞高速公路南侧区域布局园林生产绿地,以提高苗木自给率,苗圃用地面积为 26公顷。3.防护绿地。规划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布局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带;沿湄江两岸控制不少于30米的绿化带;沿桃花江两岸控制不少于50米的绿化带;杭瑞高速公路两侧控制不少于50米绿化带。城区空间发展时序
近期建设:一是依托老城区沿湄江河向外围扩展,围绕湄江大道、茶城大道的延伸及新建工程,重点建设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同时完善老城区服务设施,启动老城更新改造和湄江河沿岸景观工程,提升城市形象,美化城市人居环境;二是以杭瑞高速公路及站场的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周边区域,重点建设工业园区道路主骨架,初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工业片区和物流片区的建设,在黄家坝居住组团内集中开发建设几处配套居住用地,打造城市开发建设的亮点工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期建设: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重视产业发展与产业配套的建设;结合工业园区和昭黔铁路建设,启动官堰组团建设,特别是铁路站前区的建设;老城区旧城改造和环境整治取得较好成效,城市功能完善,设施配置合理,旅游服务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湄江新区建设完善,并与工业区之间交通网络畅通,城市功能协调发展。“山水园林”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确立。
第二篇: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简介
土地资源网-------http:///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简介
根据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颁布,于1987年7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广州市于1995年编制了《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3-2005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用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7年4月15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即中发[1997]11号文,要求以保护耕地为重点,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不符合此原则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要重新修订。其后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于1999年9月1日起实施的,其中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据此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组织编制《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199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时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了土地利用的原则是:
(1)切实保护好耕地,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保证必要、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
(3)科学用地和高效用地。(4)“开源”、“节流”协调用地。(5)保护好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目标、土地利用分区和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几年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了政府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切实做到依法管地、合理用地,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这几年是广州市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超出了编制规划时的预期,加上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等新因素,《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需要进行修编,以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用地,更好地起到保护耕地、调控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作用。2004年下半年以来,根据国家、省的部署,我市开展了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研究工作。
2005-11-03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
第三篇:长沙县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长沙县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长沙县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一、县城性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大都市发展地域内的副中心城市;全县的政治、经济、文教、科研、信息中心;以外向型高科技工业和高效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其中,长永高速公路以南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永高速公路以北为长沙县县城。
二、规划规模
长沙县县城人口规模至2020年为50万人,建设用地60平方公里。其中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万人,30平方公里。
三、城市空间结构
根据城市空间导向因素及现状的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城市产业布局,形成“一心三园区、双龙捧珠”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心”指长沙县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地约14平方公里,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科研教育于一体。
“三园区”即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松雅河生态休闲园和政务中心区。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占地少、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21世纪新型环保型产业,如电子,电器,车辆制造等大型工业集团。
松雅河生态休闲园,占地约9.5平方公里,对团结垸部分农田实行退耕还湖,既能增强松雅河的调济蓄水能力,又能为长沙县城开辟一处渡假休闲佳境,在喧嚣、快节奏的都市区保留一块树木葱笼,山水相映,绿草如茵的祥和净地,将倍受市民的亲睐,同时也将收到丰厚的回报。
政务中心区,占地约8平方公里,建设一座标志长沙县新发展气象的、亲民而庄重的政务办公和服务中心,容纳完善的行政管理、政务服务和政法办公功能。
“双龙捧珠”即将县城南北两、北两条自然水系浏阳河和捞刀河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地形中的自然冲沟,形成曲折自然的景观林带,将自然生态因素导入城市中心
第四篇:台城简介
台城村基本情况
台城村位于河北省安平县,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河北省第一个县委的诞生地。该村人口2360人,630户,耕地3850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党员86人。近年来,台城党支部不断改善党组织设置形式,成立党总支,以“丝网+协会”形式成立丝网协会党支部、农业产业化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三个基层党支部,根据不同党员不同特点充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已于2010年10月21日正式开馆,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围绕“经济强县,特色兴县”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依托县委丝网经济区建设,正在谋划村丝网生产加工区二期工程建设。
在全国积极筹建新民居建设的浪潮中,台城村党总支一班人决定依托“两个第一”的精神,解放思想,积极谋划,力争早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任支部书记杨玉卿1947年9月1日出生,1975年2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9月经选举担任中共台城村党总支书记职务。
第五篇:绿城简介
绿城集团简介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专注开发系列城市优质房产品,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总部设在浙江省杭州市。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1995年1月6日注册成立,国内知名开发企业,专注于开发高品质物业。2006年7月13日,“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900)在香港上市,绿城为其全资子公司。历经17年的发展,绿城拥有100多家成员企业,3400多名员工,开发足迹遍及国内50多个城市,包括浙江省内的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丽水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合肥、长沙、济南、郑州、乌鲁木齐、南京、无锡、苏州、青岛、大连、海南陵水等。至2011年4月底,公司土地储备总用地面积达2600多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达4200多万平方米。
绿城专注于高品质物业的开发,住宅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已形成别墅、平层官邸、多层公寓、高层公寓、城市综合体、大型社区、商用物业等广为市场接受的高品质产品系列。自2005年10月首次介入杭州江干区“城中村”改造暨安置房代建以来,绿城所承担的全国保障房项目总规模57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都比照绿城成熟产品系列标准来建设。至2010年,绿城总品牌价值达80.08亿元,在混合所有制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二;连续7年名列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连续7年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2010年绿城实现合同销售额达541亿元。
绿城定位“以商业模式运营的社会公益企业”,始终信奉“讲正义,走正道,得正果”的企业宗旨,秉承“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为员工创造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城市创造美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使命,努力打造“中国最具完整价值的房地产公司”,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文明、和谐、温馨、优雅的居住文化及人文环境,为城市和历史留下优秀的建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