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报告摘要】
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报告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公众期待的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社保就业和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做了部署和安排,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
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我想反腐倡廉上最大的一个部署也是用制度来防腐败。因为运动是一波一波的,不是很常规的,有点难以持续,用制度反腐,那就常态化了,而且是程序化的,非常科学。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反腐治标关键期和公众舆情关切期,反腐败从撇清发展的寻租经济“水分”,滤掉社会的奢靡风气“糖分”,减少改革的利益冲突“戏份”等方面体现并仍将体现出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多功能”
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论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这些是三中全会给反腐败的“任务包”,也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增长点。[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使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行政体制的要求更加突出,但政府“越位”现象仍时有所见。有的地方政府不仅主导资源配置,出面招商引资,而且对微观经济活动不断干预。
其次,加快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要打破现存的利益格局又是很难的。有些和公权力最近的社会群体,不仅在“分蛋糕”时要拿到最大的一块,还要想方设法把别人手中的“蛋糕”也切下一块来。分配制度改革长期徘徊,不能不说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分不开。
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随着党和政府民生投入的不断增加,作为资金和资源密集的民生领域,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区。一些基层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贪污、挪用各种转移支付款项,使党的惠民政策落不到实处,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动向性问题。
最后,公权力不仅包括决策权和执行权,还包括监督权和执法权。但有些执法部门对于有利可图的事争相管,无利可图或棘手的事互相推,甚至收受好处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微言微语】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实在体制机制变革,切切实实的公民参与。譬如官员财产公示等举措,便是规范公权力不能绕过的一环。现在,公权力需要规范,在党内已达成共识,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共识达成之后,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动,这将考验党和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勇气”。
更多详情:亳州中公教育 官网http://bozhou.offcn.com
亳州中公教育 祝您考试成功!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
系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制作
微信:shoffcn
【报告摘要】
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报告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公众期待的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社保就业和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做了部署和安排,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
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我想反腐倡廉上最大的一个部署也是用制度来防腐败。因为运动是一波一波的,不是很常规的,有点难以持续,用制度反腐,那就常态化了,而且是程序化的,非常科学。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反腐治标关键期和公众舆情关切期,反腐败从撇清发展的寻租经济“水分”,滤掉社会的奢靡风气“糖分”,减少改革的利益冲突“戏份”等方面体现并仍将体现出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多功能”
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论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这些是三中全会给反腐败的“任务包”,也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增长点。[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使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行政体制的要求更加突出,但政府“越位”现象仍时有所见。有的地方政府不仅主导资源配置,出面招商引资,而且对微观经济活动不断干预。
其次,加快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要打破现存的利益格局又是很难的。有些和公权力最近的社会群体,不仅在“分蛋糕”时要拿到最大的一块,还要想方设法把别人手中的“蛋糕”也切下一块来。分配制度改革长期徘徊,不能不说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分不开。
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随着党和政府民生投入的不断增加,作为资金和资源密集的民生领域,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区。一些基层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贪污、挪用各种转移支付款项,使党的惠民政策落不到实处,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动向性问题。
最后,公权力不仅包括决策权和执行权,还包括监督权和执法权。但有些执法部门对于有利可图的事争相管,无利可图或棘手的事互相推,甚至收受好处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微言微语】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实在体制机制变革,切切实实的公民参与。譬如官员财产公示等举措,便是规范公权力不能绕过的一环。现在,公权力需要规范,在党内已达成共识,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共识达成之后,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动,这将考验党和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勇气”。
本文来源于网络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12622138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电 话:021-51061911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
微博账号是“上海中公教育”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2014重点掌握申论资料
【报告摘要】
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报告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公众期待的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社保就业和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做了部署和安排,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围绕规范各方面的权力运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多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些方面必然会使未来我们国家的治理向着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向来发展。
现在腐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能够威胁党和国家的一个敌人。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要在权力上做文章,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因为反腐败问题是有几个阶段的,过去我们是战争时代,因为当时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腐败,在革命根据地也有腐败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发现问题,举报,那就很快地查明了。后来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过去搞的是运动式的防腐败,效果就不太好。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制度防腐。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我想反腐倡廉上最大的一个部署也是用制度来防腐败。因为运动是一波一波的,不是很常规的,有点难以持续,用制度反腐,那就常态化了,而且是程序化的,非常科学。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反腐治标关键期和公众舆情关切期,反腐败从撇清发展的寻租经济“水分”,滤掉社会的奢靡风气“糖分”,减少改革的利益冲突“戏份”等方面体现并仍将体现出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多功能” 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论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这些是三中全会给反腐败的“任务包”,也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增长点。
[重要意义]
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使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行政体制的要求更加突出,但政府“越位”现象仍时有所见。有的地方政府不仅主导资源配置,出面招商引资,而且对微观经济活动不断干预。
其次,加快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要打破现存的利益格局又是很难的。有些和公权力最近的社会群体,不仅在“分蛋糕”时要拿到最大的一块,还要想方设法把别人手中的“蛋糕”也切下一块来。分配制度改革长期徘徊,不能不说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分不开。
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随着党和政府民生投入的不断增加,作为资金和资源密集的民生领域,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区。一些基层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贪污、挪用各种转移支付款项,使党的惠民政策落不到实处,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动向性问题。
最后,公权力不仅包括决策权和执行权,还包括监督权和执法权。但有些执法部门对于有利可图的事争相管,无利可图或棘手的事互相推,甚至收受好处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微言微语】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实在体制机制变革,切切实实的公民参与。譬如官员财产公示等举措,便是规范公权力不能绕过的一环。现在,公权力需要规范,在党内已达成共识,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共识达成之后,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动,这将考验党和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勇气”。
第四篇: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一、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体系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是地方各地掀起权力制约的狂潮。如福建省旅游局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省旅游局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廉政风险教育,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如山东省烟台市纪委、监察局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尤其是去年以来,紧紧围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主业主责,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格局。突出重点内容,抓牢关键环节,增强监督针对性;拓展监督渠道,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实效性;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监督能力,夯实监督工作基础。坚持以制约权力为核心,既是权力正确行使的保证,也是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基础。必须加强权力的制约,才能减少贪污腐败及社会阴暗面的发生。
二、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现在中国掀起一阵反腐之风,也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防止权力滥用、错位和失控,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体系的全方位监督。国家决心将反腐进行到底,还是为了某些政治需要。要想真正的杜绝腐败,还得从制度上,法律上健全。近期,多位各地高官被揪了出来,这成为最近网络热议的一个焦点。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反腐治贪的风暴在中国掀起,多名地方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查或被免职,中国反腐的“组合拳”也在近期成为舆论焦点。其实,只有真正做到权力的监督,才能真正的杜绝腐败,逐步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其他监督主体积极配合的测评预警机制,制定测评预警目标和评价标准,建立反腐败情报交流制度,完善函询回复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督促整改制度,促进廉政测评预警机制的健康运行。
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对策思考
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中诸多缺陷和薄弱环节的存在,导致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督效能的底下。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落实监督责任制,将工作责任与监督责任相结合,实行上下连带互制,将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与合理配置,重塑权力结构模式,实现权力分解互制。其次,事前把好授权关,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获得过程的净化机制,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的动作过程实施有效监督。最后,对财务支配权和行政审批权的运行过程实施有效监督。
第五篇:九、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九、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规范主要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完善和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确定主要领导干部分管事项、掌握权力及应负责任,合理分权、科学配权,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建设等制度。并对直接掌管人财物等高风险部门和岗位进行更具体、更有效的权力限制。推行部门和领导干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乡镇及县直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全委会和县纪委全委会述廉述作风制度规定。探索建立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进行监督的有效平台,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要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并在一定范围进行评议。发挥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发挥舆论和互联网监督作用。改进特邀监察员工作。
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探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推动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牢固树立“一个观念、两个意识”,即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和执政意识、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的意识。研究推动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各自工作,督促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 1 —
检察院以及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党组织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体系。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专题报告制度,让各级责任主体为履职尽责“签字背书”。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进县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审计、行政执法等机关之间案件线索协调会商机制和移送机制。研究制定县纪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在查办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涉嫌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具体办法。
研究起草细化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有关制度。按照《甘谷县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分制定出台一批相应的工作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化风险点查找和等级评定。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加强报告核查结果的运用和对虚假信息的惩戒力度。建构责任分解、责任落实、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研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责任追究的标准、程序、形式、量纪幅度等。研究制定“一案双查”的实施办法,规范“一案双查”的范围、程序。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考核,加大问责力度。督促各级纪委认真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健全完善简便易行、有效管用的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纪委履职不力的责任追究。
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督促各级纪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更好发挥纪委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落实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要求,支持和促进下级纪委依纪依法查办案件。一是制定案件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的具体办法,明确报告范围、报告形式和处置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有案不查、瞒案不报、徇私包庇的,严肃问责;三是建立案例指导制度,防止执纪不统一和处理畸轻畸重。
切实推动各级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一是明确职责定位,主要是继续深化“一清一调”,即清理有关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业务工作交给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调整纪委机关内设机构,聚焦中心任务,把更多力量放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上来。二是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确保反腐败任务的完成度,进而提高党员群众的满意率。三是改进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严、细、深、实”四个字的作风要求和“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 五句话的工作标准。建立健全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制度,推行定期报告制度、专题报告制度、即时报告制度、约谈制度、处置反馈制度等“五项制度”。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基础上,要落实“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制定出台《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明确上级纪委、组织部门等在提
名考察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纪委书记、副书记备用人选库及其管理制度,健全交流推荐制度。制定出台《派驻纪检机构管理办法》,对派驻机构统一设置形式、统一名称,建立健全派驻机构科学考评机制。
完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改进文风会风制度。完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外出报告工作的通知》。探索建立作风建设督促检查、情况通报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的制度,适时启动对领导干部亲属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情况的摸排工作,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统计、通报。严格执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