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新时期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十八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来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之一,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做了多方面的论述。
1、思想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建设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为“五位一体”,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境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是党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
3、根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揭示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4、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是深深扎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的。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5、内容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并深刻阐明了三者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毛泽东用哲学观点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把它的精髓用“实事求是”四个字加以概括,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实事求是的前面加上了“解放思想”四个字,作为新时期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解放思想,是因为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达到实事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可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精髓。
2、主题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线:就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理论问题,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和贯穿这条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科学理论体系,就在于它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和主线,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内容相对完整、逻辑结构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从而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
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邓小平在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他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最重要的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的坚持。这是精髓的精髓,由此,群众路线思想,毫无疑问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
灵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这个科学理论体现的灵魂,掌握这个理论体系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要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要点
一、知识点(单项及多项选择题、辨析题)50%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理论体系)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三个代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7、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8、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9、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贡献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2、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1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5、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6、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特征、剥削现象与剥削制度、收入差距扩大与两极分化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18、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
2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2、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背景
23、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24、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25、股份制经济的性质
26、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7、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
28、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9、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30、创新型国家的三个指标
3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3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大特点
3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3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
35、民主、自由、人权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根本任务
38、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9、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性质
40、“一个中国”的涵义41、2005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42、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
43、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44、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
4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46、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8、思政部网站“最新动态”栏目中一年来(2010.3-2011.6)的有关新闻与知识
二、思考题(简答题、论述题)50%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经验
5、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6、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措施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1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12、当前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14、“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6、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三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李章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今天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党员领导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强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正因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
习近平指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把执政为民、为民用权作为正确使用权力的基本准则,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习近平强调,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这一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用以观察、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用以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掌握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学习和掌握关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学习和掌握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学习和掌握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习近平强调,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和坚持调查研究,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当今时代,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越来越重要。但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他指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这是很重要的要求。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这“三种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习近平还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了阐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出席了开学典礼。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主持开学典礼。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党校负责人以及2010年春季学期全体学员、分校学员代表和党校教职员工,共18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第四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稿]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以来的9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以一个又一个的巨大的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使我们进一步在民族崛起和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全面复兴而奋斗。因此,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相关理论有着重大的意义。近期,我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和浏览网络,进一步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相关理论,受益匪浅。现将我学习的一些体会和知识做一些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只有为人民服务,党才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才会有力量。
作为中国特色保持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依靠谁,团结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我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此,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归结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他们中一部分人,即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得私营工商业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以上这些都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好”与“快”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推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选择了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庆和国家性质决定的。那么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民主道路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值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伴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列宁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机绿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同时,我们应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内容。
此外,我们也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改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我相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邢继伟
总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开创制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上启下)以及科学发展观(创新成果)等重大战略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办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一章
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前提和基础,最重要的内容、最基本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重要表现)。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3.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4.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其本质要求,(实事求是)是中特体系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理论主义的本质,(求真务实)是其核心内容。
5.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制定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
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强大动力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章
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2.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a.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点
b.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要求
c.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今时代的特点决定的 4.如何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a.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发展生产力的积极力量
b.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c.必须深化改革
d.必须立足实际、创造条件,逐步地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 5.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三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这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新的科学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核心内容、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6.依靠力量:全国广大人民群众 7.基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8.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9.“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第四章
1.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a.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半封闭到全方位的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b.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c.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d.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基础; e.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 f.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把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国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3.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其核心标准是生产力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因为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五章
1.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a.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为什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
b.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关系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d.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有助于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竞争体系的形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e.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f.增强经济活力,调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
g.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六章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最根本的特点和最大的优势。2.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
4.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
建立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加强制度建设和执法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 第七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有利于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提供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2.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目标和任务:
4.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5.怎样加强和改善“五大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劳有所得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九章 1.“一国两制”的含义:在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 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适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提出的重大意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祖国统一提供了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