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23:2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第一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读完之后我也买了很多本送给身边的人,虽然这是本20年来长居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的书,但在中国似乎比在美国不畅销很多,由此看出中国人在灵修方面走的并不远。之所以一再推荐这本心理学书籍,无非是以下原因。我们这一代在轻易就能满足温饱问题的时代长大,我们父母的那代毕生追求的物质基础在我们这代也许就是稀疏平常的小事,自然而然我们会走向两个方向之一:要不就走向享乐主义,追求越来越高的感官享受或者时尚的美;抑或追求精神的富足高贵的灵魂。在我与身边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10有8,9的年轻人会把前面的道路当作至少短期的追求,或者在两条路中间徘徊不前不知道在往哪里走。之所以后面这条路看起来道阻且难,这么少人敢选,简单地说是因为很多人太把世界当回事,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其实它只是一个看清人生的本质的必然选择,抵抗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就像书中所说,走后面的路确实会更加辛苦,因为是一个不断地克服自己惰性的过程,随波逐流总比逆流而上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如果你质疑我为什么要为了成熟那么痛苦,有什么收获,也许你尚未理解心智成熟的真正含义。无论你是不明白为何而生、不知道往哪里走,还是已经决定要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我都相信你能在这本书上找到你想找的东西。尽管这本书的作者存在对东方思想特别是佛教的不理解所造成的少许瑕疵,但金无足赤,我仍旧认为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传递的思想不失为这个时代的福祉。派克自己说帮助就是他这本书最终的主题,他确实在我最需要强心剂的时候出现推了我一把,坚定了我的信念,他是个很谦虚的人,他把这本书的成功都归功与适应了时代潮流和收集的患者们的心声。这本书是普适而不造作的,书中例子既展现了他精湛的西方文学造诣,又生动地描写了他在心理咨询的职业历程中的案例,这些都让我们阅读理解的过程变得简单而顺畅。

我想简单讲一下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只是一个不成熟的读书笔记。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自律”告诉人们人生苦难重重,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这种趋向在所有人身上多少有会有。我们只有通过自律-即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的痛苦。他列出并介绍了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四个自律的原则,其中如果责任感出现问题,会带来神经官能症或者人格失调(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把错误都归于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不愿承担责任,错误归咎于旁人),这个提示对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家长身上如果存在这种心理问题会对孩子的教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树立反面的榜样。最后作者说能否使用这四个原则解决人生的问题,完全取决与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

第二部分就集中讨论了这种原动力,爱。很多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对爱的本质所迷惑,其实爱并非那么神秘。作者对爱的定义: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我们对于爱的理解有很多误区,经常会把陷入情网和依赖当作爱,但真正的爱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是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久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真正的爱是一种基于灵魂的行动和关注,不是空想。爱的本质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并不像豢养宠物一样,看重的是宠物对我们的依赖性;也不是自我牺牲,无原则地接受,它必须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也不是有爱的愿望,但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凭感觉行事,没有始终如一的行动。真正的爱,一定须要付出很大精力和时间,并且要承担很多风险,所以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学习自律,使自己具备更强的爱人的能力。这里有个全书将重点阐述的定义,“非爱”的本质就是懒惰。作者同样把男女之爱延伸到了对儿女亲人朋友甚至对病患的爱,同样的真正的爱,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互相勉励共同促进,而不是为了满足私人的欲望。本部分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心理学范畴内难以解释的问题:爱究竟从何而来?是的,为什么身处同样的世界,有的人充满爱,有的人却缺乏爱? 什么力量促使那部分的人愿意克服心灵成长的痛苦?这神秘的力量又从哪里来?下面两个部分,作者把笔触分别伸向了宗教领域和神奇的力量。

第三部分成长与宗教先提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宗教,因为宗教信仰实际上包含这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是狭义上的相信某些沈凌或者加入某个宗教组织或者仪式。我就是个例子。去年上新东方的时候我曾经问老师(他在讲人们宗教信仰的类型)我既不相信基督又不信佛的存在,但是我相信他们其中的某些思想,相信善良正直是世界运行的法则,那我是哪一种人?他告诉我我应该也属于相信宗教的有信仰的人。我现在终于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即使我不是佛教徒,但我也知道要做善事,种善因得善果,我也会尽量不杀生,我也吃过素;我不是基督徒,但我会在吃每顿饭之前默默感谢上苍赐给我食物,让我免受饥饿。心理学家要想真正了解病人,就不能把宗教过于简单化和单一化,只知道是不是宗教徒就不继续深究,因为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基督徒表现是完全不同的,或者一个无宗教者比有宗教信仰的人道德准则还要严谨,这说明其实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规律和本质都有其特定的想法。我们的宗教,常常取决于童年时期的受到的影响,所以教育非常重要。经常我们对人生感觉困惑,因为自己的宗教与现实对立,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对立,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认知扩大视野,从科学起步迈开人生观的第一步。用科学的“宗教”逐步代替我们的小宇宙的宗教,去摆脱父母的社会的“二手材料”的影响,去更新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我们都不知道,“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一种以怀疑为基础的宗教,人类要形成世界观,理应具有足够的怀疑精神,理应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并且经过重复实验证实,只有这样总结出观察宇宙的经验,才更加睿智和务实,更加接近人类和世界的本质。换句话说,如果你崇拜真理,你的信仰会比笃信教条的人,具有更高的境界,因为你的信仰超越了自身的小宇宙,你的心灵不再被禁锢。最好的证据,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稳固的科学团体,其规模和能力是任意宗教难以企及。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都要摒弃宗教信仰呢?其实,我们该摒弃的只是教条主义,不能将婴儿(神灵)和洗澡水(阻碍人类进步的教条)一起倒掉。作者的总结充满了中国道家的“玄”的意味,他说: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走出迷信,进入不可知论,再脱离不可知论,真正认识神灵的存在。我们可以成熟到足以摆脱对上帝的信仰,也可以成熟到去信仰上帝。宗教分很多种,信仰层次也分很多种,我想,作者认为的真正的神灵,无论是哪个宗教,应该是可以造福众生的吧。

精彩的最后一章神奇的力量,作者把心智成熟的旅程带到了潜意识层面,并且用许多的真实事例阐述了生命中让我们难以理解的“神奇的事情”,这些事情超出科学和自然法则所能解释的范畴,只能被归为奇迹。很多偶然事件,我们传统观念根本难以起到作用,事实上某种能力可能早就存在于你潜意识之中,在危机时刻以本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我们可能并没有在意识的层面知道而已。有时候我们会得到超自然事件的帮助,做梦就是潜意识对我们的提醒,但我们却经常对这神奇的力量视而不见。接下来进入全书最重要的核心:进化的奇迹。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成长我们的肉体会停止进化,但心智却可以不断进化,心灵的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生物进化的过程本来就是最大的奇迹,它和心智的成熟历程极为相似。依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自然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进入“熵”的状态(熵是没有组织,不再分化的状态),我们称这种从高向低的力量叫做“熵的力量”。但是进化过程却与熵的力量相抵触,从极其简单的有机体发展到高度分化有组织的人类,这明显违背和击败了自然规律。而人类心灵的进化也是如此。熵的力量让我们习惯于保持现状,走平坦的道路,但我们的心灵却有另外一种神奇而强大的力,让我们与熵的力量对抗,让我们宁愿选择忍受痛苦的更艰难的旅程,反抗自身的自然性,让我们的心灵逐渐变得成熟而健康,迈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作者把这种推动个人乃至物种克服懒惰和其他自然阻力的力量取名为“爱”,人性中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爱自己爱他人,所以持久地为了成长努力。爱违反了熵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无止尽地走向进步的神奇力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向往神性的本能,同样也都有懒惰的原罪熵的力量,只是有些人经常被病态的自我所带来的懒惰所控制,而有的人心智迅速成熟,总是渴望进步和完善,因此神性居于主导地位。内心的上帝,我们与生俱来的神性会告诉我们选择相对难的道路,走这样的道路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经受更多的痛苦,而我们身上的惰性使我们产生恐惧,从而逃避痛苦。阻止人心智成熟的最大力量是懒惰,作者认为懒惰是人身上的原罪,我们越是接近真理接近真实,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这个神性从哪里来?在科学上还没有合理的解释,派克假设上帝就存在与人的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它与我们同在,这与佛教思想的法在心中,不要在心外求法已经非常吻合。接下来为了说明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作者举出的例子让我感到震撼,荣格说:“生命就像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提供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替交叠,这使我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种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这和老子的思想何其一致!老子说过:“万物芸芸,各归其根”,不就是同样的意思吗?我不止一次在中西方的思想里面发现惊人的相似点,这让我深信人类最高的智慧总是相通,都具有同样的神性。既然潜意识的根是上帝,那么作者说我们一切求知的努力,旨在打破意识与潜意识的界限,让我们与上帝沟通,让心灵汲取足够的力量。使意识达到上帝的境界,是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也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但我们大多数人抗拒潜意识,因为我们害怕孤独,走在最前面的人,与上帝越来越近,却与别人越来越远,基督教故事里耶稣因无人了解而觉得沮丧,那确实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冷清;同时我们害怕我们知道更多之后被赋予更多的责任,我们害怕自律的痛苦,因此我们宁可平平安安地用享受代替更高的精神境界。成长的艰难,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拒绝上苍赋予的更高的要求,心智成熟之路艰苦卓绝,但是无论哪个时代,总有勇敢进取的人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读完这本书仍然困惑,这种不懈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天堂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个解释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不同的,希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修行路上,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从书中摘录的引用文章

纪伯伦 《寂寞的智慧》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倒满彼此的酒杯,但不可只从一个杯子啜饮,分享你们的面包,但不可只把同一块面包享用。

一起欢笑,载歌载舞,但容许对方的独处,就像琵琶的弦,虽然在同一首音乐中颤动,然而你是你,我是我,彼此独立。

交出你的心灵,但不是由对方保管,因为惟有生命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灵。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君不见,寺庙的梁柱各自耸立,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阿华凯尔

直到信仰变为排斥,排斥变为信仰

真正伟大的穆斯林才会显形。

萨姆•基恩《致舞神》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才会获得成熟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我必须竭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我必须让它们进入我的灵魂,并且驻足扎根。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心理学的通俗作品:美国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978年于美国出版,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少有人走的路2-与心灵对话》,即第一本的续篇。作者M.Scott Peck是位心理医生。

读《心智成熟的旅程》时非常辛苦,因为内容涉及人类心理、心智,不乏专业词汇,为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我付出了多于一般读物两倍的时间读完。其实读后回忆不起任何字句,又颇受启发,心理豁然开朗。回过头来再看,文章逻辑严谨,前后呼应。还是顺便摘下认为值得思考的吧。

以作者的观点:大多数人患有心理疾病,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寥寥无几。几乎人人不是患有神经官能症,就是患有人格失调。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别人。不少人兼有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统称为“人格神经官能症”。

书中说: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所谓自律,是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重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除自律外,书中还分别阐述了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作者对“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能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一直无法正常生活,就构成了“依赖性”,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作者也将此观点延伸到养宠物,人看中的是宠物对人的依赖性。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关注,可以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你再次回到寂寞、孤独的状态。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

不知作者是怎样悟出的,他有很高的境界:真心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真心爱别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当然,爱不能滥用。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即便很多人需要爱和关心,我们也必须有所选择,确定谁更适合作为爱的对象,谁更值得我们付出真正的爱。

看续篇《与心灵对话》就显得容易读一些了,有些观念是重复的,又是必须强调的。全书分为三部分:在痛苦中成长;心灵探索;寻找自己的归宿。很喜欢书中对宽容的阐释:选择责备,还是选择宽容,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你是选择心理疾病还是选择心理健康。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最近看到的国内心理学家陶思璇的《欣赏的神奇力量》中的观点与似乎此同出一辙,陶思璇将“欣赏”作为幸福的源泉,认为欣赏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

还有一个新的观点:自爱是最重要的事。除非我们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可爱,缺少魅力,否则,没人能让我陷入心理疾病。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为了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我们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放弃一些自信,不要总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我们应该永远爱自己,珍视自己。

第二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时,心中便萌生一个想法,这肯定又是哪个成功人士的人生感想,少有人走的路便是平凡人不曾走的,而我一直深信着我只是平凡的一个学生,意义对我并不大,当得知我们要写读后感时便毫不犹豫把它拒之门外。原以为永远都不会打它的想法,可是却是在书店买书时看到它的封面就无法转移我的视线。心智成熟的旅程这几个字深深映在我脑海,此时又浮现出辅导员在讲座时曾说过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承担的责任,思想上应有的成熟。确实我还远远不够。

正如M·斯科特·派克所说的这本书并不是时髦的书,它身上带着刺,像一把利剑将那些我们一直逃避的问题全部挑露出来,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它,正视我们的心灵。

开篇的一句:人生苦海无边。M·斯科特·派克便道出我们心中的想法,让我们清楚了这一事实,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

M·斯科特·派克通过他做心理医师时遇到的种种,为我们讲述心理学的道理,如何让心智模式成熟,拥有健康心理。如: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就会带来新的痛苦。各种问题结队而来,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懊丧、恼 怒、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道自由和舒适为何物。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 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为问题;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 成熟。学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 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 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确实它深深地打击到了我,同时也让我认清了其实困难不可怕,它永远战胜不了那颗勇往直前的心。而逃避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

作者首先让我们认识到问题,正视问题,并研究问题的根源,慢慢地教会我们爱的方式,鼓励我们坚定信仰,树立人生追求,努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教会我们让心灵成长,让心智成熟。并且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少有人走的路并不一定是所有成功人士的道路,而是一条充满幸福快乐充满爱的指引人心灵的道路。

医学影像系2班

曹顺

2012/8/10

第三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我们活着为了什么呢?也许很多人会回答: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可是如果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痛苦呢,该怎么办?要知道,追寻幸福和快乐,逃避痛苦和不幸,这是人类的天性。不过,仅仅是依靠天性和本能生活,那我们和动物有什么差别?“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显然要超越人生,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痛苦和不幸,解决问题并承担责任,或许这是人生成长的过程的一种考验。由此,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所以,如何面对痛苦和不幸,解决问题承担责任,这就是自律,它是我们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也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

“人生苦难重重”。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为问题,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但是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我们的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惟有痛苦才能带来教益”。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痛苦的重要手段。”在文中,作者提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念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先面对问题感受痛苦再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先吃苦,后享受”,这个简单的习惯,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回想一下,童年时,我们都喜欢玩耍,看电视,都讨厌做作业,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做,不然会被老师或家长惩罚。如果先强制自己完成作业再去玩呢,也许潜意识中,我们会把玩耍当成做作业的奖励。因为我们心中想反正作业是必须做的,先完成了就可以放心玩了。长期以往,自然而然成为习惯,就会成为一个自律原则了。推迟满足感,这个道理很多人不一定懂,可能也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多数人都做的到,并把它当成一个习惯和常态。

不能推迟满足感的人,表现为我们常说的自制力不够。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一般和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有关。父母对子女关爱不够,不愿付出时间照顾,表现专制或者冷漠,使得孩子充满对未来的恐惧感。即使到了成年,他们也缺乏安全感和满足感,更愿意选择透支和满足。比如现在媒体报道的“青少年网瘾”,他们的沉迷网络就和缺乏自制力有关。注意观察这些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教育都存在问题:父母不愿意管孩子放任自流,对子女缺乏耐心,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孩子在于父母。

我们来看看缺乏自制力的人会怎么做?仔细想想,如果为了更快速地享乐,而草率完成前面吃苦的步骤呢;抑或是直接跳过吃苦阶段,将其无视掉,安于享乐呢?这就是没有正常自律习惯的人容易犯下的两种错误,更深层次是来源于面对问题时的病理态度:前者态度草率,后者态度消极。态度草率的人,往往缺乏耐心,急于应付问题,脑袋里想着的其实是快点享乐,而不是认真解决问题。比如大多数人在工作中就这样,把上班当坐牢,急于应付工作,只想着快点完成快点休息,结果呢,错误不断,事后为了弥补错误反而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工作的痛苦刚走,另外的痛苦又随之而来。而态度消极的人往往造成的后果更可怕(很容易积郁为心理疾病),他们安于享乐,面对问题,选择忽视,抱头逃避,学着鸵鸟把头埋进沙堆里,以为这样就天下太平。“我不知道„我以为„”往往是他们的口头禅。结果呢,问题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他们仍然存在,而且积重难返,麻烦不断...所以马虎和拖延都是不愿推迟满足感,对问题的错误处理态度所致,方法就是改正态度,养成好习惯,付出时间的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很多心理学家和成功学家都对拖延行为有严厉的批评,原因可能在于这种行为后果确实很可怕。有一本专门讲解和应对拖延行为的书——《拖延心理学》,或许对这类人有点用。)

承担责任,作为自律第二原则,它是指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相比推迟满足感在处理问题中的态度原则,承担责任是指是否承认问题应由自己处理。“动机影响思考,习惯影响行为。”成年的我们为了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也意味着可以自主选择行为,并决定自身命运的能力,同时这也意味着自由。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为了达成目标采取行动,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奋斗,因此我们心灵都到成长,这也是责任感强的人为什么比一般人显得更成熟的原因。

而趋利避害逃避责任的人往往爱怨天尤人,把责任推给配偶,子女,朋友,父母,上司,或者一些抽象事物,组织机构:学校,政府,工作单位,性别歧视,社会制度„他们习惯把错误归咎于旁人,牢骚不断,嘴里总是喜欢嚷嚷,喋喋不休:“与我无关„这不是我的错„都怪这该死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一般很难成熟——连问题都不愿面对,何来处理呢,不解决问题,有何来人生的心灵成长呢?推脱责任等于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交给命运,社会,组织或其他人。为了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有的人不愿对本该属于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选择放弃自由,认为自身不能改变现状,表现为深深地无助感。当痛苦来临,推脱责任严重者,就会表现为“人格失调(人格障碍)”,总是想方设法把自身痛苦转移给他们,成为让人讨厌的“麻烦制造者”。

要做到有责任感,就要首先知道自己的命运应该自己去把握,自己的职责自己来承担,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由此再想清楚什么事情应该是自己必须去做的,结果不一定重要,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重在过程,只有参与进去,人才会进步,心灵才会成长。

尊重事实,是自律的第三原则。“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不愿遵守此原则者,在观念上往往会与现实脱节,这可能来源于心理上的欺骗和自我欺骗,对大脑发出了错误的心理暗示,制造“幻觉,错觉”。目的在于制造的假象可以消解事实带来的痛苦,通过迷惑自身带来“虚拟的快乐”;也有可能来源于过去一些重要经历——产生于童年时期,并似乎一直适用的对于现实的观念和反应,将其不恰当地转移到成年人的世界里(对其本人有特殊意义,且当时验证后适用的观念,甚至在当时具有挽救生命的重要性),然而若是一直坚守观念,抱残守缺,不愿承认它与现实脱节,——通常心理学家称其为“移情”。相比前面两个原则,不尊重事实者往往看不到问题,认清不了现实。这类人在性格表象会存在两种明显的缺点:固执或者不诚实。

其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学会”自我反省”,因为只有认清自身,才能更好地认清世界和人生。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用自身努力去淡化暂时的不适之感,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并愿意承受所有的痛苦。要让心灵获得成长,让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永远尊重事实,乃至献身真理。学会接受朋友和家人的劝告和忠告,接受别人的质疑,敢于挑战自身,都是不错的解决方式。“不管个人还是组织,声称敢于接受质疑和挑战,他们的地图就要严格的审视,因此尊重事实,献身真理的人,必然心胸坦落,以诚待人,我们必须不断自我反省,在言语和行动上,确保我们与别人自如沟通,诚实地反映认知的事实。”这就是对于固守观念的人最好的问题处理方法——自我反省,自我审视,接受挑战和质疑。而对于欺骗和自我欺骗者,解决方法就在于——诚实,开放内心。“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人生地图,方能使心灵获得成长。与过于封闭内心者相比,开放的人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更美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开诚布公,不必文过饰非,因此少了很多忧愁和烦恼。”因为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更多谎言来掩盖。“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保持平衡,作为自律的第四原则,它可是最难做到的,也容易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它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保留部分事实和真相。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为使人生规范,高效,务实,必须学会推迟满足感,要把眼光放远。还要尽可能过好当下的生活,要通过适当的努力,让人生的快乐多过痛苦。对自律的自我约束,以弹性的约束机制作为自律准则,称之为“保持平衡”。

“情商”,即情绪的控制和表达,以及对他人情绪的察觉能力。它也是衡量保持平衡的一种标准,能够合理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平衡,要知道,控制的抑制,也不是强迫,而是一种平衡。

我们的大脑对事物情境都有判断力,(在大脑皮层中,负责行为判断的面积要大于情绪表达的面积),所以理智必须适当约束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人相处互动时,就必须合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例如,当别人严重冒犯到我们的利益,而且还毫不知情时,这时候忍让,心平气和比不上愤怒的反击更有效,更有威慑力,这样才能让对方认识的犯错并且触犯到我们的底线。当然,这得在能容许我们做出生气情绪表达的环境下,并且情感表达也得合理适度,不然会引发对方的情绪对抗。在商业投资等高风险活动中,情商就更重要了。若是让情绪干扰到判断力的话,比如对赔钱的恐惧感或是对赚钱的贪婪感,情感高于理智,思维可能就会混乱,在行为上就会过于谨慎或者过于冲动。出于情感的驱动,表现为“我觉得,大概,我敢肯定,应该吧,就这样了.....”这类模糊的情感出发点,而不是基于数据,可靠的信息,理论方法和逻辑推断,势必会失去应有的判断力。

“要使心智成熟,就必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平衡,这要求我们利用机遇,不断自我调整。”在取舍之间保持平衡。而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如同蛇的蜕皮,我们的心灵也一样,每当心智快达到超越时,就意味着我们要蜕掉原来的一部分心智(自我),这更像是一种升华,一种超越。放弃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拥有,即“新生”。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是这个道理。

放弃的也许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爱好,更可能是欲望,固有人格,行为模式,观念甚至是一部分自我,最极端的有可能是生命。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无疑会产生痛苦,但是如果因放弃而获得的幸福或快乐要远大于因放弃而产生的痛苦呢。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当然,“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从来没有的事物。这类似获胜前就想放弃胜利,完全无从说起....为数众多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灵无法成长。”放弃不是逃避,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开始——一个新的选择的开始。

第四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岳婷

总觉得读像《重塑心灵》、《少有人走的路》等等这种类型的书籍,我们是需要慢慢体味的,并且像读故事书那样一下读完的话,效果不会太好,至少不可能达到或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和所有从书中可以获得的成长。因为读像这种剖析心灵和行为的书籍,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的事情不同,接触的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甚至就是单单时间这种东西,也会让你的感受和认识加强或发生改变。所以,人生路漫漫,学习和成长一直都是需要和我们同行的。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关于选择。两个碗里都装满了樱桃,但每个碗里的樱桃都不是一个品质和味道的,里面有差一点的,好一点的,很好的,最好的几个层次,当然品质最好并且最好吃的就只有一颗,在那个碗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当两个不同的孩子面对这两碗樱桃时,其中一个孩子开始就吃了他的碗中那颗看着又大又漂亮的樱桃,也就是那颗最好的樱桃,然后再挑着好的吃,慢慢碗里就剩下几颗很差的樱桃,而另一个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挑着那些看着最差的樱桃吃,最后留下那颗最好的樱桃。故事说到这里,您觉得哪个孩子的选择更明智一些呢?您是否很好奇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这两个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和他们的性格有关、认识有关还是其他的原因?那他们的性格和认识等等发生差别是否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呢?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去吃这些樱桃呢?您的选择是什么呢?„„当然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是有很多疑问的,不知道您是否一样。看到两个孩子吃樱桃场景的一个人很好奇这个很有意思的选择,然后问了两个孩子原因,开始就吃最好樱桃的孩子说:“我从最好的那颗樱桃开始吃,是因为我每次吃的那颗樱桃是我所还没吃的那些樱桃中最好的那一颗,这样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吗?!”而那个最后吃最好的那颗樱桃的孩子是这样回答的:“我一直把最好的樱桃留到最后吃,是因为就算我开始吃差的樱桃,我也不会难受,因为后来我吃的樱桃越来越好,最后的就是最好的,就是这种希望让我能够坚持下来。”听到这样的回答,你是否觉得他们两个做这样的选择似乎都有合理之处呢?其实在两个孩子回答原因之前,我想到我自己,如果是我做这样的选择的话,我可能会像后面的那个孩子一样,把最好的那颗樱桃留到最后,因为一直会心存希望,知道最后的是最好的。并且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也在做出类似的选择,比如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因为打的菜吃完了就吃完了(要加的话就需要加钱,不舍得嘛),不像家里还可以加菜,所以每次吃菜时,我都把肉、鸭、鸡啊比较好的菜留到最后吃,这样我就在吃饭中看着好菜就有那种吃下去的欲望,而最后吃完饭是以吃好菜结束的,所以心里就有一种很满足的感觉。虽然只是吃饭这种小事,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在生活中其实我也是那种喜欢先苦后甜的类型,也就是《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说的喜欢推迟自己的满足感,书中说到:“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只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这个也就是一种“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讲到这里,我不由又想到第一个小孩回答他为什么第一次就吃最好的那颗樱桃的原因,你们不觉得也挺有道理的嘛,想到自己每次吃的那颗樱桃都是所留下的樱桃中最好的那颗不是很幸福吗?!其实我想这种选择也是合理的,但这种态度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饮食、穿衣、化妆品等等外在生活层次上并且在自己合理的预算内可以有这样的选择,但在事业、学业等等关乎内在精神层面的东西就要懂得推迟自己的满足感,要有“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在这些方面,推迟满足感是个人成功的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最近一直在看李开复的书,所以读到“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意味着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这段话的时候,我的感受还是挺深的,想到成功的李开复,想到需要成长的自己。李开复刚刚进入企业的时候并不是做管理,而是一直在做他的语音方面的技术研究,后来被推上管理岗位的时候,当时的他其实是忐忑不安的,他怕自己做不好,但他必须面对,然后开始经营他的管理之路,一直到后来成长为中国微软的总裁。我觉得李开复还是一个很好的决策者,他把私人感情和公司发展这块拿捏的比较好,在几次任命的决策中,他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李开复是一个很重感情心思细腻的人,性格不像很多领导者那样很强硬,总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所以他在做决策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他考虑到的可能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可能有很多方面,比如对员工的情感等等,就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所举的那个事例一样:两位将军各带一万名士兵外出作战,在一位将军眼里,一万名士兵不过是战略工具而已,而在另一位将军看来,士兵不仅仅是作战的工具,他们个个是独立的生命,是家庭的一份子,一个士兵的牺牲可能对他的家庭来说都是莫大的灾难。那么面临生死关头,哪位将军更容易做出决定呢?请注意,我这里所说的是“更容易”。答案很明显,前一位将军更容易做出决定,因为他只是把士兵当工具而已,他不会忍受那种失去士兵情感上的伤痛,比起后一位将军,他的心智是不太成熟的,所以,他也不必忍受心智成熟者所经历的痛苦。类似上述情形,也会发生在企业主、医生、教师、父母身上,人人都可能碰到机会,做出影响一生的选择。李开复在微软、苹果、google工作时,也面临过很多这样的抉择,因为对于李开复这样一个心智比较成熟的人来说,他在做每次抉择的时候是会面临很多痛苦的,虽然不像其他刚性管理者那么容易做出决策,但他的决策很多次都是非常成功的,并且很让人信服。所以,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意味着是最好的决策者,而不太容易做出决策的人也不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决策者。李开复在做决策时,他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好的决策者吧!至于我自己,其实我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过一些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谈不上决策,但大学时作为班上的班长,很多艺体活动、奖项的评定等等也需要找到一些方案,更好地做出决定,让班上的同学都比较满意和信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最后一次助学金的评定,由于是最后一次了,班上很多不管家境怎样的学生都想要这份补助,作为找工作的一份储备金,因为毕业了嘛,再向家长要钱也不好意思了,所以能争取到就想争取到。很多其他班的班长就选择了平分的办法,就是把能分到班上的助学金全部收起来后在班上平分的办法。其实我当时在想我们班上是否用这个办法,但当时我发现我把这个想法和班上大部分人沟通的时候,意见还是有点大的,特别是那些家庭真的比较困难的人,虽然她们没有当面很强硬地否定,但她们表情可以告诉我答案。后来我回寝室想了很久,我决定我不能像其他班级那样去做,于是我让各个寝室长把她们自己寝室的情况了解清楚,意见和建议都整理总结一下,然后第二天晚上我召集各个寝室长和班委成员开了一个会,虽然这个会议开了很长时间,大家的想法很多,但最终会上还是讨论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并且最终执行的时候大家还是比较信服的。

前几天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打电话跟我抱怨她和她男朋友的现状,两个人在不同的城市,由于距离很远,所以两个人连续几个月都没见面了。女孩说像这样的恋爱她都坚持不下去了,她说异地恋很辛苦,她希望男孩到她的城市工作,但男孩总在安慰她,说暂时还不能过去,于是她心里充满扰骚。我问:“你只是因为见不到他很想念,还是其他的原因让你有放弃这段恋爱的打算呢?”她说两个人不经常在一起当然心里就烦啦,她还怪她男朋友一点也不在乎她,就算再忙也应该过来看她,并且总是找理由不到她的城市来工作,说着说着,她似乎心情更差。后来我问她:“你男朋友不来看你,难道你不可以去看他吗?他因为工作处于上升期不来你的城市难道你不能去他的城市吗?”她诧异地看着我,说女孩子不能这样迁就男孩子嘛,什么都以他为主,自己的工作也是工作啊。我听后笑着对她说:“其实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迁就,只是让你自己更开心点,因为虽然你和男朋友分隔两地,但真正受到困扰的是你啊,这种困恼不是需要别人解决的,其实你完全可以自己选择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依靠别人解决,当别人不行为心中就会一直充满消极的情绪。再说去他的城市,又不代表着所谓的一切都以他为主,你可以照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职场上的成功,而搬到他的城市只是解决你的烦恼,与他人无关。”说到这里,我想到《少有人走的路》中讲到的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我想我这个好朋友的想法和行为就有点轻微的人格失调症吧。其实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病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以完全认清自己其实是人生中很大的课题,我们需不断解剖分析自己,不断成长。

当然,书中还讲了太多太多的观点和实例,真的需要慢慢品尝,不断回味,它像一杯清醇而又浓烈的茶,读起来似乎平平淡淡,但细细结合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它的芳香蔓延了整个人生。

第五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_心灵地图》 ——读后感:让生命活出精彩

这是我用心灵读完的一本书;这是让我内心震颤的一本书;这是补偿我心灵之痛的一本书。

心灵是什么?谁能说得清?!关爱心灵,呵护心灵,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又有谁真正的、发自内心地在关怀自己的心灵。“关怀心灵”,应该是管理与呵护双重含义。当抑郁、酗酒、焦虑成为人类世界三大灾难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这些“症候”都是心灵沦丧的结果。

生命给予每一个人不同的意义。有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有人活着是为了获取;有人活着在寻找意义。我想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因为活着才可以贡献更多。活着的人,如果遵奉心灵,生命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贫瘠不堪。

热爱生命的人,就一定会关怀自己的心灵,就一定会丢掉幻想,欣然接受命运。那些满怀不切实际幻想的人,就是在背离心灵的本性。遵奉心灵、热爱生命其实并不难。我们只要收回自己曾经抛弃的合理的东西。一切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生命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每个人都存在人性的弱点。但是如果我们遵奉心灵的本性,就会发现这些“负面”的东西自有存在的道理。如果一味的回避这些人性的弱点、缺点、负面的东西,我们就会离自己的心灵越来越远。《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正是呵护心灵的最佳描写。关怀自己的心灵,就是要清除掉内心的主观意图。关怀自己的心灵,就是要遵奉大自然的意志,以大自然为生活的素材,让心灵回归生命的本来意义。

我们关怀他人的心灵,就要了解他人心灵。从积极的视角看各种怪癖、嗜好、叛逆-------我们就认识到这是心灵的一种释放。我们应该懂得了解人类苦难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懂得,生命中每一次无知、困惑、迷茫都是一次机会。我们应该懂得,内心迷宫中的洪水猛兽,实际上也是一个个天使。

我们的心灵就是在洪水猛兽中茁壮成长,就是在复杂、丰富的生活细节中汲取营养。刻意追求完美无缺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不存在。只有容忍人类的不完美,才能够回归最真实的现实世界。

重返现实,重返生活,拥抱我们过去否定的一切,往往能够催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令最丑陋、最恶劣的现象发生巨大的变化。若要成长,就要接受苦难。若要成功就要敢于冒险。

关怀心灵,就要认识自己、爱上自己。把那一点小小的自恋转化成对心灵的深爱就可以了。深爱自己心灵的人,不是虚假的谦卑。深爱自己心灵的人是有着伟大的梦想,高远的目标,以及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的信心。因此,我们必须遵奉心灵,让心灵在创造、个性、奔放、想象力和破除偶像的行动中,焕发出全部的生命力。

林曼华

下载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2013.2.1——2013.2.7) 读书心得: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读的很细致,所以很多细节印象也就很深刻,读罢细细回味,更加觉得,它教给我我很多。之前我写文字总是会犯一个......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像这首诗写的青松一样,人心智的成熟,成为人们敬仰的“智者”,首先要自律,严格要......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著名心理医生派克的著作。派克小时候以其“童言无忌”而出名少年时期放弃父母的安排,选择了心理医生这样一个职业。在他二十......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发电土建党支部 傅昊阳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后才出现在畅销图书榜单上......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不久前申玉向我推荐《少有人走的路》这部书,说是有利于心智成熟,看完之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许多看法。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了四种原则,这四种......

    少有人走的路 - 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 (美)M·斯科特·派克 这本书是一系列的第一本,全名应该叫《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其他的书名字分别是:《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少有人......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我的信仰》 读《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是迄今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没有之一)。此书出版于1978年,作者M Scott Peck是一位心理医生。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体现了作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