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政策下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预测分析
新政策下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预测分析
摘要:文章以生育政策、城市化率、出生率、经济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建立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多元回归模型,将该模型导入到人口发展方程中组建联立方程模型。假设我国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单独二孩”政策、“全面二胎”政策,分析三种情况下的人口变化,比较得出继续实行“全面二胎”政策,可以使人口结构会向平衡的自然更替水平发展。
关键词:生育政策;人口预测;总和生育率;人口结构变化;出生率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264-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7.126
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较好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各种社会问题呼之欲出,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不足、男女比例失衡、居民养老问题、医疗问题、人口红利减少以及失独家庭的善后处理问题等。为了缓解这一现象,我国自2013年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诸类问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出现人口井喷式发展的预期效果,因此2015年我国进一步开放生育政策,颁布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二胎旨在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调整人口结构,从而解决一系列人口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人口发展方程对三种政策下人口结构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在不同生育政策下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
模型建立
总和生育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考虑总和生育率受到城镇化率、出生率、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这些影响作用不是独立的,因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总和生育率(TFR)是评价生育能力水平的综合指标,是人口发展方程中的重要变量。,表示岁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其中和分别表示岁育龄妇女数和出生的婴儿数。
生育政策(FP)是影响总和生育率的一个重要控制变量,在19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70年代之前。计划生育政策确实降低了我国人口出生率,与此同时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一危机,我国实行了单独二孩政策,但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最终我国推行了全面二胎政策。以上述三种政策为研究对象,将政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用虚拟变量度量。
人均GDP是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一般认为,生育意愿与经济发展情况、人均受教育程度、妇女工作压力成反比。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育儿成本不断提高,生育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趋势。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大致呈反比关系。
城市化率(CR)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明显的城乡结构。农村居民存在思想落后、具有较强的传统观念、生活水平偏低的问题,而育儿成本较低,生育意愿相对较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生活成本较高,育儿成本偏高,生育意愿相对弱,大城市化势必会降低全国总和生育率。随着中小城镇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育儿成本比大城市低,具有较强的育儿承受能力。卫星城、中小城镇人口将会提高生育意愿和平均育儿能力。所以上述两方面会影响城市化对于总和生育率的作用效果。
出生率(BR)是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总和生育率为生育率与育龄妇女年龄之和,出生的婴儿数会直接改变当年的总和生育率,而当年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会影响每年的出生率,总和生育率恰恰是衡量妇女生育水平的指标。
本文采用Logit函数预测城市化率(CR),用时间(T)解释城市化率(CR),其模型如式(2)所示:
混合人口预测模型
众所周知,生育模式不仅与最小生育年龄有关,而且和生育峰值年龄有?P,根据近几十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大约在15岁以后生育模式才会显著易于0,同时,当生育峰值年龄稳定在24岁,我国生育模式函数才大体比较稳定。为简化研究问题,本文将设定为14,设定为24,设定为50,寿命极限设定为99。鉴于历年一直稳定在0.49附近,本文将其设定为0.49。然后将这四个设定值与式(5)、式(1)中回归元估计值,式(2)及其回归元估计值代入式(4)中,得到式(6)所示预测模型。
结果分析
4.1 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
用式(6)在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时对人口总量做预测,首先要对其中几个参数的未来值进行赋值。在赋值时通过比较其他国家发展变化情况,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估计2011~2020年、2021~2030年、2031~2040年、2041~2050年人均GDP增长速度分别为8%、7%、6%、5%。假设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则对政策变量赋值为1,将这些赋值带入式(6),得到图1所示的预测结果:
由图1可以看出,如果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将陷入人口发展低谷。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结构将呈现严重的倒金字塔形,人口总峰值将不会达到15亿人,而只会达到13.75亿人左右,而且这一峰值也将提前于2021年到来。青壮年的人口比重严重下降,老年人口逐年递升。长久下去,我国将难以实现人口发展平衡。
4.2 “单独二孩”政策不变的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
“单独二孩”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折中,既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也没有完全的放开二胎政策。在对模型进行求解时,定义总和生育率TFR⑴为2,式(3)中其余参数的赋值与上相同,最后得到图2所示的预测结果。
由图2可以看出,“单独二孩”政策下总和生育率升高到1.4,且基本保持不变。如果一直坚持“单独二孩”政策,2045年将会出现人口峰值,40年后总人口数大约维持在15.2亿人。儿童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会出现几次起伏,但总体上保持在16%左右。青壮年人口比重将出现递减趋势,而老年人口比重将呈现直线上升态势。由此可见,在“单独二孩”政策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仍然不能改善。
4.3 “全面二胎”政策不变的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
2015年我国颁布“全面二胎”政策,该政策将于2016年起实施,因此将式(6)中的政策变量FP(t)赋值为1.1,其他参数的赋值与上相同,对未来40年人口结构和总数进行预测,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全面二胎”政策颁布后,虽然总人口数没有骤增,但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总体将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最终大约在14亿人口左右波动。此时,青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16%,老年人的比重大约为20%。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养育、关心工作,老年人的寿命逐渐变长,因此老年人所占比重相比于青少年儿童略高是可以理解的。此时,我国整体人口结构层次达到一个较为理想、健康的状态。不同生育政策比较及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如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劳动力缺失等严重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然而,若继续实行“单独二孩”政策,虽然我国在未来40年总人口数将能控制在15.2亿人,但是老年人口数目还是呈现增长趋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2016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二胎”政策,虽然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通过模型预测可以看出,在未来三十年后,我国人口总数将趋于稳定状态,且老龄化问题得以改善,人口结构呈现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建议我国在未来时间内坚持实行“全面二胎”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焕清.不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我国人口预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5).[2] 王军.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3,(5).[3] 汪丽娟.不同生育政策下中国人口结构的仿真预测[J].河北企业,2015,(3).[4] 邓爽,刘杰,贺雪娇.我国实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4).[5] 庞冬梅.浅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利弊[J].经营管理者,2016,(22).[6] 迟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7]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8] 王雅丽.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及演变趋势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9] 王国军,赵小静,周新发.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证研究――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视角[J].经济问题,2016,(2).[10] 王秀.新中国生育政策演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11] 张青.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4).[12] 任强,侯大道.人口预测的随机方法:基于Leslie矩阵和ARMA模型[J].人口研究,2011,(2).作者简介:王梦(1995-),女,河南南阳人,华北理工大学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统计预测与决策。
(责任编辑:周琼)
第二篇:人口结构变化下的中国招工难的成因及对策
人口结构变化下的中国“招工难”的成因及对
策
张翼 刘影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012-7-25 15:24:50 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为什么中国会发生“招工难”?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会直接影响到各地政府部门的劳动就业政策及企业发展战略。尤其是在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时,必须关注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细究起来,“招工难” 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使“招工难”首先表现为总量供给增幅的降低。一方面近年来,在中国人口金字塔底部,年龄段越小,人口占比越低;中国人口不仅在收缩,而且处于快速收缩中。另一方面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的增长额也呈现非常明显的下降态势。真正考察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会发现,绝大多数40岁以下的劳动力已经 “外出”务工了。现在,已经很难从农村再找到可以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的农民工了。二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强化了招工难问题的市场表现。事实上,现在的招工难是“普工荒”与“技工荒”的“双重荒”。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而农民工又强烈地表现为短缺性的“用工荒”呢? 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的教育分流在很大程度上使“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趋于严重短缺,而中国制造业使用的劳动力,却主要是以初中阶段劳动力为主的年轻劳动力。三是劳动力市场对较低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旺盛。四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加快,拉动了内地用工需求的增长。五是制造业平均收入水平较低,对农民工缺少吸引力。六是东中西部各地农民工收入差距缩小,就近就地转移同样挣钱,因此很多农民工不愿意长距离流动。七是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易于促使农民工离职流动。尽管企业面临招工难困境多年,但其并没有延长与农民工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时间。只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本身,并不能将已经雇佣的农民工稳定在企业之中。而且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到期日往往是年底,合同到期之后,农民工又不得不回家过春节。这样,很多农民工在每年12月与来年1月根本就没有就业。这使企业难以完成生产任务,每年在春节后出现周期性的招工难。由于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下降,这种周期性发生的招工难会集中凸显。
如何应对“招工难”问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2010年15—64岁之间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历史性地达到了74.5%的比重,这预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人口红利的峰值阶段。在此阶段之前,利用“廉价劳动力”维持的企业生产,能够得到新增劳动力的支持,在此阶段之后,廉价劳动力时代必将终结。在这种情况下,为应对“招工难”问题,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推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率,以实有人口配置城市公共资源。中国之所以存在有史以来规模高达1.7亿左右农民工的跨区域流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户籍制度的约束。在城镇与城市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集体排他性约束之下,城市与城镇没有将流入的农民工视为“永久性居民”,而是视为“暂住居民”并以“暂住证”使其与当地户籍居民相区别。城市在本质上,仍然将农民工只作为劳动力而未作为居民对待。面对企业的招工难,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政府部门在竭尽全力“调控”人口,但企业却在想尽办法招用农民工。具有调控偏好的政府与市场偏好的企业在对待农民工问题上的矛盾局面,进一步强化了“用工荒”的社会影响。所以,在大城市地方政府难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矛盾心理期,中央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措施,稳定“实有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城,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城市公共福利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提高流动农民工的市民待遇水平,加强城镇和城市对农民工的吸引力,提升农民工对就业地的认同心理,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上学与入托问题,使农民工能够安心就业,并增强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的机制,缓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城市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第二,加强劳动部门的执法力度,优化用工环境,提升收入,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督促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有在企业层面优化了劳动环境,才可能既为企业积累技工数量,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与招工成本,也可以减轻农民工在“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的转岗转业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高的讨价还价实力。如果雇佣农民工劳动的企业仍然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仍然签订的是“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那么,每逢“年底年初”,用工荒问题仍然会频繁出现。
第三,国家应该通过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指导东中西部之间的分工协作,缓解东中西部之间在同一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央政府需要在宏观上指导东部地区转移出低技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在新企业的审批与发展定位上,鼓励与支持引进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装备制造业,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分工协作,化解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方面的恶性竞争。而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也应该考虑未来的发展前途与中国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变化趋势,有意识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与自动化水平,淘汰高消耗、低产出的企业。
第四,加速企业的工艺改造,提升劳动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节约企业用工数量,使企业岗位设计能够满足接受过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需要。
第五,对农民工的流动趋势与流动规模,进行信息监测。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在信息提供方面,更为便捷地服务于农民工,在农民工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信息桥,那么,农民工会极大地缩短择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工荒问题。
第六,以市场竞争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得益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为解决失业问题,我国政府也曾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沿海及其腹地移植。但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在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过程中,如果继续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长,势必加重“用工荒”问题。因此,为适应中国社会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转变,就需要控制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兴建,也需要以我国为主、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的生产流水线。
第七,继续改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提升农民工的收入,建立常态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
第八,进一步改革教育制度,尝试建立公平公正的升学制度,保护农民工子弟在流入地的受教育权,使农民工能够在城市安心就业。
原题为《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的“招工难”——基于劳动力供给、教育分流及收入变化等问题的研究报告》
第三篇: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京发布了其最新的2013年秋季报告。报告指出,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报告建议加快在全国推行房产税,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报告认为,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惟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增强后劲,逐步实现市场化导向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四篇: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090220139营销0903易先文
摘要:当前,全球面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加剧,世界经济正在明显下滑,加之国内突发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得出宏
观形势上的判断:在新形势下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并要
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减缓和
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预测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
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国内发生了年初的南方冰雪低温
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尽管国际经济形势
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多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农业特
别是粮食生产,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较好地把握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中
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2007年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演变成一场深刻的金融危机,并正往实体经济蔓延,初步显露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征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从而
增强了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金融危机使各国需求大幅放缓,中国出口必
然受到影响。作为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马车”,出口的下滑对经济影响巨大,并表
现为工业增长速度的持续下降,1~9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回落3.0个百分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沿海地区的进出口、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工业的效益出现了较
为明显的下行趋势。
国民经济增长的减缓在金融和财税两个方面得到了明显的反映。2008年9月,M1增
速继续下降,仅为9.4%,同期的M2增速降至15.3%,也保持着逐步下行的趋势。中长期
贷款的减少主要源于居民房贷需求的下降,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现金、活期存
款增速下降,资金定期化趋势加强,间接表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步伐放慢,另一方面也
反映出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减弱。从税收情况来看,9月税收收入增速下滑非常严重,同比
增速只有2.5%,将影响国家经济的调控能力和发展潜力。面对国内外一系列不利因素,党
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无论是年初确定的“双防”方
针还是年中调整的“一保一控”方针,我国始终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2008年宏观调
控主要目标之一,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货膨胀。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
连续减速,经营困难的企业和行业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
向过热”的政策取向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目标,及时出台了多项微调措
施,促进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然而在2008年的经济运行中也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资本跨境流动使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不减,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又十分紧张;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2010年中国政府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保八的增长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万亿投资计划正好符合中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政治需要,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各得其所,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具有非凡的意义,拉开了中国中部和西部进入快速工业化进程的通道,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极大地改善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前提。从今年GDP增速看,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最为深远,已经形式的项目在2010年将产生最直接的带动效应,这也是中国经济2010年实现稳定增长最确定的主导因素。近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是通过出口来实现的,2008年下半年的形势使中国出口急速下滑。于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尽可能保证出口企业正常运行成了经济保增长,社会保就业的必须性选择。但出口退税受益最大的不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等产品,而是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钢铁有色电子器件等行业。进入2009年6月后,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如服装纺织等产品重新出现大量订单,一时间珠三角从出口难转而大呼招工难。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政府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的产业走向把握不准,没能正确地利用自身的优势。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正已经成为中国各种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中国居民消费潜力不能得到释放的总根源。中国政府在2009年显然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很好地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更有意义的是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国政府的做法再一次证明,没有纯粹的经济,经济永远与政治相伴面生。最具普适意义的民生政策是农村医保、社保的推出,让农村居民开始敢于消费,于2010年元月实施的《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的实施将更将效地释放居民的消费欲望。然而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基本上还是止步不前,贫穷学生因经济困窘出现了多起悲剧故事。医疗领域虽有推进,但距离看病难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就近几年中国的基本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总体态势是谨慎乐观的,以下几点是通过分析总结出来的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
1、实体经济平稳增长。
2011年,中国经济的实体经济将会平稳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四万亿投资计划项目进入稳步发展期,这些项目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和西部,而且大部分都是直接关系工业化、城市化、城乡统筹的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项目将极大地带动相关区域的产业发展。也是2011年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最大最可靠的稳定器。
2、居民消费开始结构转型,农村消费可能萎缩。
2011年中国居民的收入将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这为居民消费实现结构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但是2011年很可能仍然是城市居民消费增长快于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民收入至今还没有能找到一条稳定增收的路径,但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国有企事
职工工资的普涨来带动,因此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很可能会出现萎缩。但城市居民的消费转型将会以享受型消费增长为显著特征。
3、除与基建相关的产业外,中国产业不会有质的变化。
2010年,调整结构已经成为工作重心,但是结构调整的前景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还没有作好依靠内在质的提升来发展企业的准备,他们更习惯于依靠量的简单扩展来发展,而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市场也为这种量的简单扩展模式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再就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根本还没建立起来,虽然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增大,但制度体系没有变化,在现有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下,中国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是很难突破的。
4、外贸不会有明显改观。
由于欧美经济在2010年不可能出现明显改观,所有中国出口外贸的形势并不可能出现明显改观,相反在欧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更为频繁的形势下,中国外贸的形势会出现更为严峻的局面,但总体上不会出现太大的下滑,极可能是小幅下降或上升。
5、汽车家电相对平静。
2011年中国汽车家电产业很难再现2009年的盛况,原因在于蓄积已久的城乡居民汽车家电消费基本上在2009年释放完毕,而新的消费周期的来临还需要四万亿投资计划项目完成之后才会出现,预计很可能是在2012年左右。但由于国家已经下大力气致力改善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问题,因此,汽车家电的增长应该比较平静,比2010年很可能是小幅增长。
6、新型服务业将成为就业的重点。
生产力、产能结构、消费增长、出口环境等因素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容量已经很难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我国经济实现升级换代过程中,技术密集型兼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重点,但更需要高度重视发展新型服务业。居民收入的增长必然带动消费的升级换代,享受型消费将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发展方向,因此围绕享受型消费的新型服务业创新应成为我国未来就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雪松等.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年秋季报告[N].2009.1.[2] 范建平.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N]。2009.1
[3]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N].2010。7
[4] 陈佳贵.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J].2010.12.
第五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张万毅(长江大学经济学院,434025)
一﹑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1.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3.工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
4.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
5.更重要的是,相对于1978年时以短缺为特征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6.和国外其它经济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到2009年我国的出口总额已列世界第一,实际利用外资额世界第二。
原因:
1.经济改革
2.充足的储蓄
3.宏观经济管理的改善
4.非常有利的国际环境。
不足:
1.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
2.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相对于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3.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依赖加大;
4.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5.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均衡;
6.环境质量堪忧。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直接影响有限。
中国各大银行对次级贷款相关的资产涉入不深,受损有限
我国对资本流动的控制以及外部盈余所带来的金融市场充足流动性和中央银行大量外汇储备。
2.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更多地通过外贸和FDI等产生。
我国经济已经完全融入了世界经济,因此也不能逃脱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我国政府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三﹑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情况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经济开始高速增长。
•经过一些列的宏观调控后,1996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主要措施有:
–定向募集特种国债注入国有商业银行补充其资本金,为稳健货币政策奠定优化的资产结构; –增发国债定向用于公共工程,并由此带动银行配套贷款;
–增大中央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以扩大社会需求;
–调整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
•经济恢复高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开始退出
•2007年世界经济低迷,美国次贷危机显现。
•2008年爆发70多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外需严重下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有:
–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
–加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四﹑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情况
•经过渐进式的改革后,货币政策调控手段逐渐由行政型向市场型转变。
•1992年我国经济重新开始高速增长,经济开始过热,一个标志就是通货膨胀严重。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1.7%。→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经历了长达7年的通货紧缩→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有: –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
–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连续7次下调存款利率
–灵活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手段等
–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调控基本上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2003年后,经济恢复高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有: –公开宣示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供给和信贷的过快增长;
–2007年连续6次提高存款贷利率,连续10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采取措施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结构
•2008年金融危机,增速放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有:
–降低基准利率水平和准备金水平;
–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
五﹑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情况
•1978年国务院发布通知恢复实行奖励制度和计件工资制,拉开了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序幕。
•十四大后明确将多种分配方式作为与按劳分配方式长期并存的制度确定了下来,同时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007年十七大后强调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六﹑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政策情况
•1978年在改革国内经济体制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开始鼓励对外贸易,鼓励生产轻工业产品出口创汇。
•在鼓励出口的同时,中国开始允许并鼓励外国公司来华直接投资。
•同时,我国开始争取各种形式的国际援助和利用国际资本市场。1982年开始,我国开始向国际商业银行借款。
•随着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也从最初的鼓励外贸,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等政策开始发展为运用汇率甚至国内利率等手段的多样化的政策。
•汇率政策逐渐从最早的政府管制定价发展为管理波动汇率,从单一盯住美元到现在盯住一揽子货币。
七﹑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全球就业增长缓慢
–国际货币组织在2010年预测,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形将持续至2011年。
•亚洲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亚洲正在引领全球复苏,该地区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在今后两年将继续超过其他地区; –亚洲好转的基础在于内需作为增长源泉的作用上升,以及外资迅速回流;
八﹑影响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
•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相继退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高失业率
•通胀预期及货币政策进退两难
•金融监管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
九﹑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
•投资增速出现回落
•消费继续增长,但增速稍有回落
•对外贸易缓慢复苏,外贸盈余将有所减少
•通货膨胀逐步显现,但压力不会太大
十﹑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预测
•政策总基调不变,但更加强调“调结构”、“保民生”
•财政政策向民生和消费领域倾斜,财政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显现。•货币政策更加强调“适度”,出于控制房地产价格和通胀开始显现的原因,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开始紧缩。
•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对外经济政策仍以鼓励出口为主,预期汇率改革将开始启动。
附录(个人经济分析预测)
权威数据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1%,居住类价格上涨2.9%。一季度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2%,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5.9%。一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一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5%和9.2%。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季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开局较好。
通过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明显通货膨胀对此,国家可作出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做出的决策,工具主要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
今年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譬如针对经济中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振兴消费;此外,通过财政支出的办法来进行部分项目的投资。其实,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尚在建设中,需要后续建设资金。从这个层面看,财政政策在2011年将被动扩张。此外,政府为加大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也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增加政府购买支出,重视民生问题.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央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调节利率和投资,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
近两年实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自年初起逐月加快,到11月末,两者增速分别达到34.6%和29.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高峰。从信贷增长情况看,全年贷款余额达到40万亿,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的历史高位,比上年多增4.69万亿,是2007年新增贷款3.64万亿元的2.63倍。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从去年10月起,中央银行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稳步回收市场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操作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停滞的双重作用下,2009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回落,M1和M2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了2.25和2.02个百分点,降至32.35%和27.68%。尽管如此,仍然比上年末分别高出23.29和9.86个百分点。此外今年存款准备金率调至20.5%,且利率上调,均说明货币政策乃紧缩。
总之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用图形分析如下:
如图1实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由1变动至2,使产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物价相对上涨变慢.如图2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虽然会使图1中LM曲线左移国民收入一定程度减少,但是它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这样,在相同的国民收入情况下物价就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