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周边安全状况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状况分析
当今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谓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中国相邻或是相近地区的安全形势问题了,而是在全球以及空天范围内只要对中国有重大安全影响的问题都已是中国的“周边”安全问题。所以,本次分析是以全球为背景,讨论中国所面临的传统与非传统方面的安全威胁,以及所能应对的措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虽有增强,胆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依然任重而道远。
传统安全威胁方面:
一.海洋方面
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是我国面前的最大安全问题。海洋航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生命线,各大国的海洋军事化更是我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的最主要方面,所以,我国在进行海洋外交的同时,打造强有力的蓝水海军已成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方向:
1.东北亚安全形势。朝鲜核危机对中国关于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一个严峻挑战, 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没有半岛的安全, 就无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因此, 中国正竭尽全力促成朝核问题的多边会谈, 然而成效不大。虽然如此,然而朝核问题更多是中美两国进行利益角逐的砝码。朝鲜面临的国内及国际环境相当恶劣,只能求助于中国;美国虽然极力打压朝鲜,然而却非美国的战略利益,不可能冒着与中国开战的风险而出兵朝鲜。然而,朝核问题却影响到我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也得谨慎处理。
2.东海安全形势。东海问题,主要是中日之间对东海的利益争夺问题,中日两国在东海有众多的利益冲突点,岛屿争夺,海底资源的开发争夺等问题,极易导致局部的军事冲突。同时,日本是我国的重大安全威胁,也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军事及政治前沿。中日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主义情绪,极易导致自发性的民间对抗,而且历史遗留问题非但未得到妥善解决,日本方面还不断挑起争端。日本的台湾政策,美军基地,极右势力无一不是我国防范的对象。5月初,我军穿越日本公海进行军事演练的后续**仍在,今日东海的矛盾问题开始升级,双方都在暗示用局部武力的可能性。虽然,中日经济的相互的依存性增加,然而中日两国远不是经济交往就能改善关系的。不过,日本的安全政策在美国的影响之下的,关系到美国的利益时,美国也绝不会让日本为所欲为的,所以中日的全面冲突可能性不大,局部军事行动却极易发生。
3.台海安全问题。台湾问题,是我国的核心利益问题,也是中美、中日爆发全面冲突最大可能因素。时至今日,中国仍未统一,台湾问题不得不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痛。台湾问题的解决无论对于我国的政治或是军事发展都有巨大的战略性利益。然而,台湾问题也正是美国困扰中国的最主要问题,台湾岛内虽有台独势力,但问题能否解决远非台湾能左右的,而是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的博弈。美国是当今超级大国,绝对实力虽有所下降但相对实力任然是绝对领先的;中国虽有快速进步,但同美国还有全面的差距,所以当下我国没有实力来要求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让步,更谈不上不干涉台湾问题。中国无法威胁到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同美国谈判的资本,同时台湾又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利益,美国甚至能以武力来防止大陆强硬解决。当前,台湾的政治还算稳定,马氏的不独不统策略也目前的各方利益,然而台湾问题不是日久就能让所谓的历史趋势能自然解决的,大陆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同台湾的联系,争取最终能和平解决,同时要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军事建设,做好因台湾问题,而同美国日本及岛内台独势力进行局部或是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4.南海安全形势。南海是极重要的战略通道,对保持国内稳定和长治久安具重要意义。但现在中国南海已经面临被瓜分的危机。目前,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南海形势目前非常严峻。南沙有500多个岛礁,中国只控制其中4个,现在他国这加速南海资源。南海水域日益呈现国际化、同盟化的趋势。从国际惯例来看,国际法尊重先占为主的原则,谁先占领并实行有效的管理,谁就拥有较大的主导权。如果从传统海疆线原则基础上后退,可能将最终推翻传统海疆线的原则,南沙群岛各占领国和主权拥有国之间就会展开平等谈判。这样下去,南沙可能永远回不来。所以,在南海为完全国际化前,我国应进行局部军事行动,捍卫我国的当前利益,用军事外交来保障政治与和平外交。
印度洋方向:
印度洋上的马六甲海峡承担着我国绝大部分的经济航道,然而印度作为南亚大国一向把印度洋当做自己的内海,对于我国海军护航行动都严密监视度洋北部的弧形战略地带是一条重要但却充满冲突和利益纠纷的地缘战略弧。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和海上贸易的逐年递增,该区域将不仅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区域之一,而且还将因为区域内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而成为世界上冲突爆发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中国在印度洋上巨大的利益关切,造成了以印度和东盟国家为首的印度洋地区国家的担忧和疑虑,“中国威胁论”在印度洋地区甚嚣尘上。结果,中国在巴基斯坦援建的瓜达尔港、在缅甸修建的公路等,尽管是基于互利共赢的经贸目的和发展援助计划,但印度却囿于其传统的“印度主义”战略思维,从安全和战略视角来曲解中国与其他国家间正常的经济合作关系,以至于有人炮制出了所谓中国旨在包围印度的“珍珠链战略”。毫无疑问,对中国印度洋战略意图的曲解和战略猜忌,给中国在该地区维护正当合法的国家权益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也造成了所谓的“马六甲困局”。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就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维护海洋权益过程中,中国还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有效维护自身海洋利益的海上投送力量。虽然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不能具有保卫自身远洋利益的实力。实际上,当今中国尤为需要一支“蓝水海军”来维护能源安全和航运安全,以及为“和谐海洋”秩序提供强大的力量保证。
陆地方面:
陆地边界领土争端不断得到解决,90年代以来,中国已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目前只剩下中印边界问题尚未解决,而问题也主要在我国西南方向。
阿富汗是中国西部一个重要邻国,目前,北约在阿富汗驻扎大约3万部队,其中包括1.2万多美军。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北约第一次在中国西部邻国长期驻扎数万部队。目前,驻阿富汗美军由于受到反美武装的袭击,疲于奔命,正要求北约增派更多的部队。北约部队在阿富汗主要进行维和和重建。大量现代化飞机驻扎在阿富汗大型空军基地。一旦需要,北约任何大型作战飞机可起降阿富汗,对亚太地区构成战略威慑。印度为了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正加强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努力提高远程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印度已研制成功射程3000多公里的“烈火”弹道导弹,一旦开发成功5000公里以上的洲际导弹,将可以威慑整个亚太地区。1月10日,印度首次成功地用一枚火箭把3颗卫星和一个返回式太空舱同时送入太空,意味着印度已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未来印度很可能继续拓展技术潜力,争取一枚火箭运载更多的弹头、打击更远的战略目标。印巴冲突仍是中国周边安全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核与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两国今后在克什米尔再起冲突的危险性依然存在,而且与我国存在领土争议,其安全威胁不得忽视。
空天方面:
虽然国际上反对将空间军事化,在空间安全问题上,美国一直以独往独来、不受任何约束为前提,为此,一再拒绝中国和俄罗斯的有关提案,使裁军谈判陷入僵局,至今没有下文。人们知道,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曾经提出的关于“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的草案如果通过,全世界有希望就此达成新的国际法律文书,这将对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和维护外空的和平与安宁带来新的希望。然而,近阶段美国却悍然部署空天战机,给全世界带来实质性的军事。为此,我国为自身的防御,不得不加紧对空天作战的防御甚至是进攻的研究与准备。
非传统的安全威胁方面:
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与民族分裂势力结合。当前,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危害的民族分裂主义主要是来自新疆、西藏等地的“东突”和“藏独”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境外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危害。海盗问题严重威胁我国商业航道安全,我们的原油进口通道却相对单一。在目前的原油进口量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5个国家进口的原油约占75%;进口的原油和油料90%以上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这使得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海盗或是其它不可抗拒的风险,中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所以,我国面临的安全风险犹在,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加快发展,强我国防,时刻做好应对威胁的准备。
第二篇:中国周边安全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于世界热点问题
第一题——中国周边安全分析:
答: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安全环境,特别是一个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对我国来说,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比较满意,但仍然存在这不少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因为周边安全环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
中国位于亚太地区中心位置,周边陆上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北亚毗邻,海上濒临西太平洋地区。这种地理上的国际环境,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之间发生全方位的地缘关系。同时,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东方大国。
(1).我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周边地区人口众多,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我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
1957年,中国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策: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便于进行建设”为目的,以“双方真正在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既要照顾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照顾已经形成的实际情况和双边关系的大局,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中国周边安全之东北亚:
综合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考虑,东北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准确的讲,我国只有东北三省和中部东部一些地区,俄罗斯只有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能算作东北亚。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和安全形势,都无法绕开现在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因此,问题的展开主要涉及中美朝韩日俄六国。
东北亚的地缘政治特点可以归纳为它是多样性强国的聚集地。具体而言: 第一,东北亚汇集了除欧洲传统强国之外的几乎所有大国。如果用尼克松经典的“五大力量中心”的概念,这里占据了四个。除美国为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外,中国、俄罗斯和日本都是有“极”之潜质的大国和强国。即便作为较小的国家,韩国目前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11位,是亚洲第四大经济体。朝鲜的军事力虽因其经济困难和核问题而莫测,但其常规武装的规模仍居世界前列。
第二,与欧洲列强齐肩而立不同,东北亚有一个群雄逐鹿的“中原”地带——朝鲜半岛。大陆势力和海洋势力折冲于这个狭小的半岛,使朝鲜半岛有所谓“东亚的巴勒斯坦”的提法。周边各大国高则追求主导半岛事态,低则确保半岛不被敌对方控制。朝鲜的古谚则更贴切:“鲸鱼打架,殃及小虾”。从这个角度讲,保持朝鲜半岛的稳定是和保持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息息相连的。
第三,从当代史的视角看,东北亚是最早突破雅尔塔体制的地区,却也是雅尔塔体制最后残存的堡垒。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率先突破了雅尔塔体制。此后,由于朝鲜热战、中苏分裂、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的形成、日本经济起飞等因素,东北亚较早地出现了多元结构和多极化倾向,这不同于欧洲整个冷战时期较为单纯的阵营对峙和两极格局。但两极格局在世界范围内的瓦解并未彻底消融朝鲜半岛的雅尔塔体制。
第四,东北亚各国具有多层次的多样性。六个国家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战略利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显现出巨大差异。六个国家特质明显,传统苏联式社会主义体制国家、原社会主义国家(现转型国家)、坚持本国特色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世界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独特文明且尚未洗清历史污点的资本主义国家等等各具特色。这种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在其他区域是罕见的。这种多样性既可能为互补合作提供便利,也可能成为合作的障碍,是东北亚地区易于缺乏互信、充斥误解的重要原因。
朝鲜是一把尖刀,别人攥住就可以抵住中国的咽喉,中国攥住就可以成为攻击的利器。朝鲜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就在于:
1.解决了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国家安全隐患,朝鲜是我们的一块天然的战略缓冲地带,小日本是个到过,人口众多,面积狭小,资源极度匮乏。如果他想进入我们中国本土,需要先控制朝鲜,这样有两个好处,首先朝鲜为其提供一定的资源,其次可以以朝鲜作为跳板向中国发动进攻这是对日本,反过来,对于我们中国来讲,战略收缩时它是我们的一个缓冲地带,进攻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朝鲜海和日本海进攻日本西海岸。
2.东三省找到个新出海口,黑吉、内蒙地区的对外贸易通过进出日本海迅速能发展起来。
3.如果朝鲜政权垮台,则将有数不清的难民涌入中国,这也是我们所无法忍受的。
4.中国海军停靠在朝鲜北海岸线上就能扼住海参威的俄国远东舰队进出太平洋及南下的咽喉,自从放弃租借越南金兰湾,俄国在远东只有一个不冻港,就可以控制在我们手里了。等等,朝鲜对我国是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的。
对于朝鲜问题,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进行思考。
首先,朝鲜半岛局势是我国周边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保持朝鲜半岛现状,维护目前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力量均势,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安定的周边国际环境。这是因为:
朝鲜半岛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支轴,它周边的三个国家中国、俄国和日本呈三角对立的地缘政治态势。二战后,美国势力介入,该地区更成为中、美、俄、日四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变化关系到东北亚甚至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接受在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朝鲜半岛出现大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稳定。21世纪上半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为关键时期,但也是极其艰巨的时期。为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和平友好的周边环境。朝鲜半岛地理位置及其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中国的安全至关重要。半岛不稳定,必将制约中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其次,朝鲜半岛是我国制衡美国的战略要冲。和平解决朝核危机,有利于杜绝美国势力的再度深入,维持朝鲜半岛制衡美国的战略要冲地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见,朝核问题凸显了朝鲜半岛对中国的重要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应对朝鲜问题,维持现状,保持和平,才是中国的上策,才可能争取我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正是国家外交的一条原则:外交斗争中不去努力控制对手,就会被对手控制。不主动去影响目前事态的发展,就将被动地应付未来的危机
~~~中国与韩国:
只要遇到朝鲜问题,中国就不惜同韩国产生摩擦。韩国在中国眼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就结论而言,韩国在中国眼里是一个矛盾体,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是重要的友邦,但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却是一个潜在威胁。
中国非常介意韩美同盟。中方认为,韩国过分重视同美国之间的同盟关系,同时还考虑到朝鲜体制崩溃的情况。中方还认为,韩美同盟对中国的区域内安全利益构成威胁。很显然,中国对韩政策的核心基调是维护韩半岛稳定和扩大影响力。因此,中国在选择对韩外交安全政策时,除了两国关系之外,还会重点考虑对朝鲜问题以及中美关系产生的影响。今后,在朝鲜构建继承格局的过程中,朝鲜体制的不稳定性将会进一步深化。美中两国就韩半岛影响力展开的竞争也会日趋明显。这样一来,韩中两国之间在政治和军事问题上的摩擦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尖锐。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中国对韩国对北政策和对美同盟政策的担忧和对策可能会以更加大胆和带有攻击性的方式表现出来。韩国和中国应早日使两国关系成熟起来,达到可以在政治军事领域进行战略对话的程度。这是韩国外交安全政策方面最紧迫、最重大的课题之一。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中国最危险的乃是东南台湾海峡和东海与日本的领土纷争,北边和俄罗斯已经解决的边境问题,和南边的印度双方也正在解决,和印度出现战争的可能性很小,西边就是东突厥的恐怖威胁和西藏的**分裂主义.中国的南海并不是很安全,和越南菲律宾都有岛屿上的纷争,不过这两个小国不足以对中国进行威胁.中国不仅和日本有钓鱼岛之争,和韩国也有领土纷争.但是也不至于发生战争,值得人们警惕的是中国东海春晓油气田.日本右翼不断进行不利于日中关系的言论,煽动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破坏日中关系,导致中日关系恶化,也使得中国人更加憎恨日本右翼分子.
~~~日本:
在对待历史问题的争论上,总体责任肯定在日本一方,这一点毋庸赘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历史问题之争激发了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种社会思潮反过来又进一步限制了彼此外交调整的空间,使得中日关系呈现出一种“齿轮效应”,眼睁睁看着彼此关系一步步走向恶化。日本近年来在中日关系上的“耍横”,既是日本国内政治转型、社会思潮日益右翼化的反映,同时也与中日差距迅速缩小、力量对比正在不断朝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有关
~~~中国与美国:
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对华战略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的周边安全,这种重要性还在于它不仅仅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一个单一变量,而且还是影响其他变量的全局性变量。因此认识美国当前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安全战略及其影响,是我们准确判断形势、把握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变化的重要前提。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冷战结束以来,作为美国全球军事调整的重要部分,美国一直在调整它的亚太军事布局,以更多的战略注意力关注亚太地区,以日美安保体制为核心,巩固和加强双边军事同盟关系。美国全球军事调整的核心任务是要使美军“精、强、快”,目的在于提高现代化、数字化和机动快速反应能力,保
持前沿军事存在。美军远程投放能力的增强,打破了美国亚太军事存在的传统地理范畴,突破了传统军事合作关系中单纯依靠基地驻军的形式,使其具备了跨洋、跨地区对相关国家或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能力。美国当前军事调整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反恐的需要;二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三是为了应对正在崛起的国家。
从美国近一年来的对华政策态势来看,美国的对华政策并没有什么根本改变,仍然是“两面下注”,只是美国对华的接触与遏制两手都在加强。政府不同部门表面上调门有所不同,大致是国防部唱白脸,国务院唱红脸,实际上美国的对华政策正是这样调门不一的各种声音组成的合唱。
~~~中国与中亚五国:
中亚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无论从传统的政治安全,还是新兴的能源安全都是如此。本文所指的中亚比一般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中亚范围要小,特指前苏联解体之后独立的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亚既是贯通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又是多种文明交汇之处,如今还是世界石油供应线的重要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对于中国而言,中亚的意义在于:第一,该地区对于保持我国西部边疆的稳定至关重要。我国新疆地区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有着长达 3000 多公里的边界,存在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关系。从影响中国安全的角度来看,威胁中亚的主要因素不是“颜色革命”,而是宗教极端势力。中亚的稳定有助于保持和平的边境,处理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帮助中亚国家稳定政治局面,可以使中亚成为新疆与宗教极端势力的隔离带;而处理不好,中亚就有可能成为宗教极端势力的传染带。第二,据能源专家估计,即使不把里海石油计算在内,中亚也是仅次于中东、西伯利亚的第三大石油储积区,中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发展与中亚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能源合作,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发展成为现代的“能源之路”,是实现中国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关系是围绕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框架以及与各国的双边关系两个层面展开的。中国应该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能源合作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与中亚的能源合作。
~~~中国与印度和南亚:
其次是出于印度独特的地缘政治特点,在所谓“动荡的新月弧地区”中,印度次大陆居于中心位置,而印度是印度次大陆的政治格局发展的主导力量,另外印度洋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通道也受到高度关注。第三,印度作为“最大的民主国家”,也是受到西方国家青睐的原因之一。
印度和巴基斯坦喀什米尔争端
近年来,美印战略上的相互接近引人注目。美国的南亚战略就是要使印度能够成为一个大国,同时也协助巴基斯坦获得安全与稳定。1998 年印度的核试爆一度使美印关系陷入低谷。近年来,美国高度重视印度的地缘战略价值,致力于把印度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框架。美印关系不断升温,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冷战时期印度虽然高举不结盟的大旗,但实际上站在了苏联一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印度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改变,虽然以多边外交为目标,但是把重点放到了对美伙伴外交政策上。
从地缘角度看,南亚在亚洲一直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在西方殖民主义侵入亚洲以前,中印两国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也不存在什么主导权的争夺。中印两
国都倡导和坚持国家间彼此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印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尽管两国过去曾经受到边界问题的困扰,但是近年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中印合作成为主流,两国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有了长足发展。
~~~中国与蒙古:
蒙古位于中俄之间,只和中俄有边界,他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的任何发展,都要与这两个世界大国息息相关。自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起,前苏联就控制了其政治和军事,成为实际上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中苏交恶期间,苏联在其境内陈兵数十万,直接威胁中国北方边境的安全。苏联崩溃以后,俄罗斯实行激进的休克疗法,国家元气大伤,无力在远东保持昔日的主动权,自此蒙古失去了发展方向。今天的中俄,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步步进逼下,终于又重新走到一起,蒙古的地位又发生了变化,中俄双方完成了所有的边界划定,化敌为友,边境保有的军事力量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而蒙古基本成了两国的缓冲地带。~~~我国内部隐患对周边安全的影响
民主分裂主义活动:
1、西藏的隐患
西藏以“**”集团为首的分裂团伙在印度、美国等的支持下在印度建立了流亡政府,成为外国势力阻碍中国统一的“工具”。
2、新疆的隐患
新疆分裂主义分子一直不停的煽动群众闹事,搞系列的恐怖暗杀事件,严重威胁新疆人民的正常生活。“东突”分裂是以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为主,建立了“东突斯坦国”
第三篇: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及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及分析
近来,三股势力威胁继续上升,中国反恐怖形势严峻。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恐怖活动活跃,反恐形势日趋严峻。印度和巴基斯坦恐怖事件频发,两国的很多地方都遭到了恐怖袭击,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8年11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基本态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未来中国周边局势有望继续保持稳定,但原有矛盾爆发和新安全热点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中国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国际风云激荡,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九一一事件后,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固然中美关系因反恐而增加了新的合作基础与合作领域,合作气氛渐浓;固然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形象日益凸显,或者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但无庸置疑的是,九一一事件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尤其是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此起彼伏。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部分地区热点问题呈现出缓和趋势,但局部问题凸显,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落实第二阶段行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核申报清单,炸毁其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重新允许国际核查人员进入宁边核设施开展核查工作。美国宣布启动将朝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向朝鲜提供了250万美元用于帮助其销毁冷却塔。尼泊尔举行9年来首次制宪会议选举。制宪会议成员通过了尼临时政府提出的议案,宣布尼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废除君主制,尼步入共和时代。与此同时,周边局势动荡加剧。朝韩关系转冷,朝鲜半岛呈现紧张态势,双方经济合作受挫,军事形成对峙。伊朗核问题僵局难破,伊朗依然在从事铀浓缩活动,加快铀浓缩进度。
另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态势得以迅速推进与强化。过去人们一直也在说,美国在构筑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但总觉得这个包围圈还不完整,还远没到位。九一一事件后的今天,再检索美国近几个月的战略部署,我们会发现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赫然成型。环太平洋的对华遏制链条是既有的基础,而在过去美国难以立足的南亚、中亚地区,也就是中国的西部、西北和西南部边界外,美国已经在事实上完成了投棋布子。北约东扩已直抵中国西陲,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已是事实,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已然进行。这一切都表明,美国在反恐战争的旗号下,已经在事实上推进和强化了对华战略遏制圈。
日本借鸡下蛋,力图冲破重重限制,继续推进军事大国战略。近来,以支援美军在阿富汗展开战争为由,日本紧锣密鼓地在法律程序上实现了海外派兵的新突破。,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造成了19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伤。2009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市中心商业区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和万豪酒店当天连续发生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50人受伤。塔利班分子在阿富汗境内多次发动袭击。阿富汗负责与塔利班等阿境内反政府武装组织谈判的“国家和解委员会”的负责人遭塔利班武装袭击身亡。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继续向中国国内渗透。“基地”组织对“东伊运”的援助由来已久,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内的基地“圣战”组织也与“东伊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对中国的安全形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新疆公安机关破获了“东伊运”恐怖组织预谋针对北京奥运会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案件。2009年7月5日新疆地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再次暴露了三股势力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由于中国周边国家对美倚重增加,新加坡与美签订了新的军事协定,韩新任总统李明博在战略上力争强化韩美同盟关系。俄美在反导和北约东扩问题上矛盾突出,俄的战略空间受到美国的挤压,被迫绝地反击。总之,今后一段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斗争也会不断增加。
美国伊朗舰艇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生摩擦。双方还在同一天于海湾地区进行了互相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随着金融危机后续效应释放,亚洲国家经济风险突出,韩国、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已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泰国民主制弊端进一步暴露,政局稳后有乱,一年内两届政府下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持续数月,曼谷国际机场被示威者占领,造成数千旅客滞留,泰经济受到重创。尼泊尔建立共和制后国内局势仍不太平,忠于国王的势力依然存在,联合政府困难重重。
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我国应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原则,不失灵活,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工作,以求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应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在事关我国核心利益的西藏、台湾等问题上,既毫不动摇地坚持原则,又在具体问题上体现灵活精神,坚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粉碎了“藏独”势力制造国家分裂和破坏北京奥运会的图谋,对一些西方国家借西藏、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并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稳步展开,逐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发挥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参加有关重大事务的地区和全球性国际会议和对话,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主张和倡议。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参与了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等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了国际反恐斗争和国际维和行动。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目前有近两千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对气候变化、环保、能源安全、国际救灾、公共卫生等一系列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国都采取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并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推动有关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五)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连续遭受严重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全民动员大力救灾,一方面克服困难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特奥会,随后又成功主办了第七届亚欧峰会,既展现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中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有力的组织与工作能力。我国在救灾、举办奥运会和亚欧峰会的卓越表现,受到了世界众口一致的积极评价和热烈赞赏。
当前,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了改善和发展。所有这些,都进一步改善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因此,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相处,寻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中国周边外交追求的目标,只有通过各种接触与交流,中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了世界,世界人民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密切,友好情感日益增强。
第四篇:周边热点问题分析与中国安全
周边热点问题分析与中国安全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复杂的地缘关系决定了中国安全环境的严峻性。近年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局部形势跌宕起伏。通过柴宇平教授对周边热点问题分析,加之从影响我国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了说明和对比,提出若干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总体上呈现“北稳”、“西热”、“东闹”之势在内容上,这次形势与政策的报告会主要有下面几个主体内容: 第一,对周边影响我国安全稳定局势的因素进行分析,阐述我国目前可能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第二,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及时迎接与化解挑战。第三,对现在面对的情况简单作一个总结。总之,中国周边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安全与稳定面临巨大威胁,所以,中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应对,保障我国安全。
关键词:中国,周边热点,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国界线长约为22千米,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陆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照这样的海陆位置,按现在的形势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是相当复杂的。除此之外,在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中中国周围有6个;世界上宣称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中国周围有4个;国际上极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五个地区中也有四个在中国周围。如此复杂的地缘关系可知中国安全环境的严峻性。
中国周边环境安全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现阶段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
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地,处于亚洲通往欧洲的要道上,并且因为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历来是各种政治力量竞相角逐的战略要地。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形势复杂多变,对新疆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有着较大影响。就中亚自身来讲,一方面政局不稳,内部冲突不断,对我西部边境安全构成威胁。如最近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爆发的大规模的骚乱,就有向周边地区蔓延之势。另一方面,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的泛滥以及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渗透都是国家的安全隐患。此外,美国正不断加强对里海、中亚石油及其战略通道的控制,并以反恐为由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军事部署。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也是对中国西部安全的严重威胁。俄罗斯与中国安全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两国的共同边界长达4300公里。俄罗斯不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还拥有超强军事力量,依然是个军事强国和核武器大国,因此是影响中国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中俄邦交迅速实现了正常化,也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中俄不断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加强合作,两国关系稳步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发展。但中俄间仍存在一些干扰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问题。随着中俄两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俄罗斯对中国的担心和疑虑反而增加了。俄罗斯不断加大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反映出俄罗斯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可以说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在稳步发展中也有不稳定因素存在。
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长期以来,朝鲜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考虑,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器,使得本来就微妙的朝鲜半岛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也增大了我国维护东北安全稳定的压力。朝鲜拥有核武器,将直接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破坏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并势必造成有关国家的连锁反应,不但促使美、俄竞相部署核力量,而且会给韩、日等国研发核武器提供借口,使半岛成为“核弹火药桶”。
日本与中国安全
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稳步发展,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依然不容乐观。首先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拒绝对侵华战争进行深刻反思,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领导人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之后是在领土、领海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公开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与我国争夺东海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权益,从而加剧了中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还与美国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加强军事合作,力求在与中国的斗争中取得军事上的优势。日本在中国周围的一系列动作是我国安全的巨大威胁,我们应当高度警觉。
印度和中国安全
作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印度不断加强自身军事实力,以实现其地区大国乃至世界大国的梦想,并把中国作为其实现大国梦的最大威胁。近年来,中印关系虽然已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大障碍。首先,边界争端是影响中印两国关系的首要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领土存在争议,并在1962年发生过边界战争。边界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又直接涉及国民的民族感情,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不少印度人认为,中国是一大潜在对手,中国的强大是对印度的威胁。因此,印度不断加强其军事实力,这使得中国的西部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隐患。西藏问题是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因素,印度虽然表示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但却在暗中支持**集团分裂活动,企图以此增加向中国施压的筹码。
南海问题与中国安全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海上邻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摩擦显著增多。主要表现为东南亚国家非法侵占南中国海我国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东南亚国家的行为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从战略上看,南海地区在国际海运航道上的地缘战略优势和丰富资源,是中国未来海军建设和潜在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关乎中国的崛起。围绕南海水域、岛屿的主权争夺愈演愈烈,并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的态势,已经成为维护我国安全利益的重要制约因素。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与中国安全。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具有深远性。台湾问题使我国一直存在卷入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可能,对国家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困扰。随着国民党2008年大选的获胜,台海局势出现了缓和的有利局面,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美国与中国安全
美国虽然不是我国的周边国家,但美国在东亚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的邻国,而且是最大的邻国”。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已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密集的军事部署更使我国面临强大的军事压力。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需严密关注、高度警惕、正确应对。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技巧性地解决。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放眼未来,周边安全是中国发展中需要经历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的策略,必须想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周边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安全与稳定面临巨大威胁,所以,中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应对,保障我国安全。
第五篇:我国周边安全因素及状况浅析
我国周边安全因素及状况浅析
(1.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2.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邢起峰1,2 吴根水1,2 李睿1 赵西帅1
摘要:中国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中国周边地区的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四个战略性地带,成为某国对华牵制与围堵的重点地区。分析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格局、利害关系以及资源结构,不仅有助于谋划未来的国际战略,而且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希望能够为战略家们带来启迪和活跃思路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周边 安全因素 军事战略 历史冲突 发展趋势 中图法分类号: E8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国家。海上邻国有7个国家。其中与中国有明显争端的有:
a.与日本的钓鱼岛及东海大陆架的划分问题
b.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在南中国海的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归属问题 c.在藏南与印度的领土争端等。
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而我国的国防政策可以概括为“陆硬水软”,即我国陆上军事力量雄厚,但海上和空中军事力量软弱。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进入2013年,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不仅有传统方面的因素,而且又有了新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南海问题日渐突出、东海争端更加严峻、印度重兵陈境、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日益猖獗、朝鲜半岛局势热化等。而在这些现象背后,无不显现出美国介入亚太、控制亚太,对中国形成“O”形包围的企图。中国处理好周边关系,对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进行复兴的和平崛起、进而实现中国梦,是非常重要的。地理、人口、边界线
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线2万2千公里,海岸线1万8千公里。人口13亿多,接近14亿。
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海上邻国有: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等。打个比喻,陆地假如是一座四合院,我海洋领域就如同门前的小花园。由于我国“鞭长莫及”,海洋邻国今天掐我们一枝花,明天拔我们一颗树。目前我国流失的大部分资源是海洋资源。
全球超亿人口的国家有:中国13亿,印度12亿,美国3亿,印度尼西亚2亿多,巴西2亿,巴基斯坦1.7亿,孟加拉1.6亿,尼日利亚1.5亿,俄罗斯1.4亿,日本1.3亿,墨西哥1.1亿,共11个国家。阿拉伯世界人口有十多亿人口,但没有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
超亿人口的国家分布在亚洲的达7个国家。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主要标准就是人口数量。而现在人口总量是一把双刃剑,现在一个人平均每天消耗的能源与资源,可能是古代社会的几十倍都不止!所以,亚洲从正面说实力雄厚,有7个人口超亿的国家。但从负面说,亚洲资源很快将耗尽,环境污染严重,矛盾众多、纷争不断!
中国幅员辽阔,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有7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大一些。政治、经济、军事概况
虽然超亿人口国家有11个,但真正对我国产生现实威胁的国家有:俄罗斯、日本、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等。
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地广人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与我国边界线最长,几个世纪以来与我国关系相对稳定,只是偶尔爆发小规模冲突。大部分时间是战略上相互取暖。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彪悍。
日本,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国民团结,军事能力逐步上升,土地狭小资源短缺。与我国隔海相望,几个世纪以来与我国关系良好恭顺。但近一百多年,日本与域外大国结盟欺压我国,18世纪末与英国结盟,后又与德国结盟,目前与美国结盟。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圆滑奸险。
印度,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科技相对落后。其人口虽为世界第二,但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所以,印度长期通过购买军火扩张军事实力,以求国际社会对其大国地位认可。印度已经成功试爆原子弹,并已装备中程导弹。大部分时间与我国关系风平浪静。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稳健。
美国,经济发达、科技领先、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军事实力超级强大。与我国关系一向友好,互惠成分大于伤害。但近几十年,美把我国定位为潜在竞争对手,遏制我国和平崛起。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理智、运筹、谋略、远见。常以世界警察自居。
印度尼西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与我国隔海相望,是我国走向太平洋的必经之地。历史冲突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很多分歧。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边界纠纷、邻海岛屿纠纷以及强权政治等。中国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四岛之争,日韩竹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3.1 与日本的历史冲突
历史上中日友谊渊源悠长,发生冲突只是历史长河中一瞬间激起的浪花。中日第一次大规模冲突是中日甲午海战,双方因为朝鲜问题引起战争。全世界,包括清政府也没有想到北洋水师会全军覆灭。日本起初开战也是为占领朝鲜为最终目的。战后结果是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山东胶东半岛,并赔偿大量银两。
中日两国没有陆地边界,资源互补,而且文化相似,应该情同兄弟,共同发展。但历史上引发冲突的因素众多。上世纪由于外蒙独立事件,中国爆发了针对俄罗斯(前苏联)的大量游行活动。而俄罗斯有关人员炮制了《田中奏折》事件,直到日本投降也未找到《田中奏折》存在的直接证据。由于《田中奏折》内容刊登在大众杂志上,引发了大量反日游行活动。进而点燃了中日两国的战争冲突。从此苏联在苏中关系和苏日关系上左右逢源。而中日两国政府被民众和军人拖入了战争的泥滩。战争打了几年,双方政府还未宣战。到1937年,中国政府对日正式宣战,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胜利。
但中日双方都损失惨重,中国付出了千万人的生命,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同样日本
也付出了几百万人的生命,而且日本失去“正常国家”的地位,时至今日仍然处于“次殖民地”的状态。中日两国,应该吸取历史教训,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幸福度着想,中日两国应该成为亲如兄弟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更不是世敌。
中日两国政府应该联手,共同化解日本右翼势力的叛逆,日本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各党派之间党同伐异。日本国内有一些对华友好的人士和团体,要多做增信释疑的工作,才能不断给中日关系注入正能量。中日友好,双方才能共同为亚洲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3.2 与印度历史冲突
印度与中国同是文明古国,从张謇通西域到唐三藏西天取经,两个国家世代友好。18世纪,印度被西方列强占领,进行“殖民统治”。西方列强的随意在地图上大笔一挥,形成的“麦克马洪”边界线,为印中两国埋下了隐患。
上世纪印中两国各自通过自己的斗争,获得了新生,取得了民族独立。印度率先提出“不结盟运动”,得到很多国家响应。伟大的毛泽东,提出了“第三世界”的理论,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万隆会议”的召开,在印举行的体育盛会,打破了西方列强对印中两国的封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中国在边境修建一条公路,更重要的是各种政治势力兴风作浪,引发了印中两国开仗。我英雄的人民解放军,给予来犯之敌迎头痛击,并乘胜追击。军事上取得巨大胜利,为了弥补政治影响,缴获的武器擦拭一新归还印度,同时边境驻军后撤几十公里,即谦让“退避三舍”。俗语说:“十个朋友不为多,一个敌人幸福破”。3.3 与俄罗斯历史冲突
俄罗斯与中国相互是对方最大的邻国,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支援。虽然相互戒备心很强,但互相合力保护更大。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复兴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而复兴后的俄罗斯所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否会一如从前的强势,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中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其是可以借助的重要外部力量。
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相互友好,就能给对方带来利益。由于它是你的大国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在历史上当中华民族遇到战争灾时,而俄罗斯多次进行趁火打劫。所以说,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3.4 与美国历史冲突
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美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分歧,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竞争对手。多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近十几年美国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美国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一面遏制中国崛起,一面接触政策。言外之意,怂恿别人打击中国,通过接触获取利益。遏制加接触,这表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为了遏制中国,西方国家炮制了“中国威胁论”。实际上“中国军事威胁论”它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美国一些有识之士,和中国最接近的是美国太平洋总部,最近的几任总司令都在说,中国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中国不应该成为美国的敌人。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军事?起始于李登辉抛出了两国论,起始于美国协防台湾,起始于中国周边的频繁军演。其实根本不是什么中国威胁论,而是中国被威胁论。所谓的中国威胁是中国对威胁的一个反映,是一个反威胁。所以不应该叫中国威胁论,而应该叫中国威慑论。威胁论和威慑论它们的区别在于什么呢?威胁论它是一个进攻型的,威慑论它是一种自卫型的,威胁论是立足要准备打仗,威慑论它是以战止战,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国战略重返亚太及中美战略结构性矛盾的深化,促使美国在战略上防范中国,对我国
施压的政策短时不会改变。在东亚,美国依靠美日、美韩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中亚,美国通过反恐战争已经完成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盟相关国家加强军事合作,利用南海争端兴风作浪。在南亚,美国积极布局,对我国形成战略高压。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强与蒙古的全面合作关系。
中美战略关系的出路在哪里?现在中美双方关系要保持一种平稳健康的发展,美国就要向奥巴马总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新的思维,要有创新的思想。在这方面罗援将军给美国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用新3C政策代替旧3C政策。新3C政策是什么呢?CO-EXISTENCE(共处)、COMPLEMENT(互补)、COOPERATION(合作)。旧3C政策是CONFRONTATION(对抗)、CONFLICT(冲突)、CONTAINMENT(遏制)。只有用新3C政策代替旧3C政策,中美关系才能平稳的发展。中美双方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样双方才能变成一种“和谐的而不是对抗的;双赢的而不是一种零和的”关系。已故战略家邓小平说:“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中美双方都没有占领对方领土的诉求,中美双方都没有置对方于死地的现实利益需求。中美两国竞争的就是发展权和话语权,但美国介入亚太、控制亚太,给中国造成很大压力。在中美关系上,中国是被动的,美国占据着主动。但如果中美断交和相互经济制裁,那么美国人民的幸福度将下降1/3。如果中美开战,包括常规军事战争和核战争,那么美国人民的幸福度又将下降1/2。所以,中美两国之间,不发生战争,就是成功。安全现状
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存在着不少潜在的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俄关系政治上趋向成熟,但却缺乏相应的经济内容,其实质是战略上相互取暖。一旦同时崛起,将引发新的竞争;中国支持朝鲜半岛的南北对话与和平统一进程,努力发展与半岛南北双方的关系,但怎样维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地位,确保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平衡,防止美、日、韩三角军事联盟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威胁,则是严峻的现实;面对日本国内政局发展的右倾化和日益抬头的军国主义扩张势力,我国对日本应该进一步扩大影响;南海问题面临六国七方之争,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的热点;印度在1998年核爆炸实验成功后,正积极发展导弹技术,而且还暗中支持**集团的活动,中印之间和平解决边界争议困难重重。4.1 东北亚安全现状
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虽然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个大国,外加朝鲜、南韩六方在此博弈,可以说东北亚是全球的火药桶。东北亚的主要矛盾如下:
① 日俄矛盾:两个强国对于领土争议很大,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困扰着日俄关系,可以说是根本矛盾、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政策,日本也无可奈何。两国外交一直冷淡,至今也没缔结和平条约,即是不正常的国家关系。
② 朝韩矛盾: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很大。在统一问题上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
③ 中日矛盾: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官方一直说中日友好,但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篡改历史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所以,随时两国都存在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的危险。
④ 日美矛盾:尽管有《和平宪法》,但美国驻军,令日本朝野并不爽快。日本为成为“正常国家”的努力,尤其日本从经济大国向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迈进,令美国心中不安。
⑤ 韩日矛盾:虽同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在竹岛争端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都有较大的冲突。
a.中美矛盾:美国的霸权主义决定了实行遏制中国的军事策略。美国对台军售、支持我国的分裂分子等都对中国造成威胁,而东北亚自然而然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场所。
b.美俄矛盾:冷战虽然结束,但是俄罗斯西面已被美国包围,东面的博弈更显激烈。两国在东北亚各有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我国和平安全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c.中韩矛盾:由最近的中国船长刺死韩国海警即可窥见中韩矛盾。
d.朝日矛盾:美韩日三国的军事联盟直接导致了朝鲜对于日本的敌视态度。
e.中朝矛盾:可以说,朝鲜是中国周边不听话的小兄弟,最近搞核试验动作过大。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越来越边缘化,但朝鲜又不敢完全丢开中国的保护,与中国对抗。
上述这十对矛盾相互交织,前五对矛盾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矛盾,几乎不可调节。后五对矛盾对东北亚来说是次要矛盾,但从全球视角来看,又是主要矛盾而且是长期矛盾。4.2 中亚安全现状
中亚地处欧洲大陆腹地,既是全球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更是主要国际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中亚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各大国竞相争取在此处的利益,美俄两国在此都有驻兵。阿富汗战场硝烟弥漫,伊朗大力发展核试验。中亚地广人稀的地理和民族构成复杂,该地区政局动荡、领土纠纷、民族矛盾以及贫穷落后,成为东突厥、基地、塔利班恐怖组织的活跃地带。中亚的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以及恐怖主义对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亚西部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对我国西北地区构成一定威胁。
中国应大力开展与中亚国家合作,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为我国西部打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而努力。4.3 南亚安全现状
南亚有三个过亿人口大国,而且存在两个核大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核大国在上个世纪几度爆发战争,印度将巴基斯坦肢解,直到现在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还不能达成一致。
印度作为文明古国,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有称霸南亚的意向。打败中国称霸亚洲,报复1962年“中印边界纠纷失利”的一箭之仇,是其既定的方针政策。前不久发射的中程导弹命名为“中国杀手”。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但至今未能取得进展。目前印度在藏南地区已经有十几万的驻军,我国和平收复藏南已经微乎其微。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友好的朋友,不但要应对印度的威胁,而且也面临着美国和北约的要挟与恐吓。一旦巴基斯坦西化或者被印度占领,中国出入印度洋最重要的路线将被封锁,中国整个西南都将受到威胁。4.4 东南亚安全现状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海权意识均较为模糊,留下了南海争端这个敏感问题,这为其他大国恶意插手南海纠纷提供了契机。
美国依靠新加坡樟宜军事基地,控制马六甲海峡,与太平洋上的关岛基地共同支撑美在东南亚的军事战略。美国穿针引线、煽风点火,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相关矛盾,虎视眈眈,相机而作。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紧迫的问题。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令东南亚各国垂涎的宝地。南海油井林立,却没有中国的一口油井。“除我国控制的7个礁和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被别国占领。其中越南侵占27个岛礁,菲律宾侵占8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3个礁。另外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南海是中国重要的航行通道,一旦南海地区被人控制,我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
在美日支持下,东南亚各国纷纷扩充军备。越南已决定将国防预算大幅度提高,越南如此做法与南海的局势有密切的关系。越南如此大的开支很大程度上来源南海油气田的非法收入。菲律宾从美引进二手战舰,升级军备部署南海,叫嚣不惜与中国一战。法国向马来西亚
交付了两艘“鲉鱼”级潜艇,同时马来西亚从德国购买了4艘大排水量的护卫舰。破坏原有的和平的南海环境,使得南海问题变的更加棘手。我国应主要依靠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发挥对东南亚的影响,而不是武力宣示。但同时我国应抓紧建设强大的海军力量,以谋求杀鸡骇猴式的解决南海问题。
4.5 中国安全现状的美国因素
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战略收缩,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在性质上具有恶劣性、在时效上具有顽固性、在手段方式上具有多样性。目前对我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美国战略介入亚太地区。表现为南海岛争介入刺激我们、东海航母军演震慑我们、支持黄岩岛事件骚扰我们、策划钓鱼岛事件离间中日关系。下一步有可能通过蒙古内部事务离间中俄关系,如一边放出风声说蒙古亲华势力要回归中国,另一面培养亲美势力,进而建立亲美政权。而中俄在此问题上有分歧,美国可以从中渔利。
4.5.1 美国针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直接措施
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如:樟宜基地、关岛基地,日本驻军、阿富汗驻军等。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如:美日、美韩军事同盟,频繁军演等。
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如:插手“南海热点”问题,策划“钓鱼岛事件”做文章,对朝鲜施加军事高压,要挟或恐吓巴基斯坦等。
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4.5.2 美国政策方面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美国政策因素 ① 继续实施“两洋战略”,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前沿存在。一方面美国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其远程打击能力。另一方面,美国继续加强其在远东地区军事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美国积极谋划与日本一起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② 炮制“中国威胁论”,鼓吹“集体安全”,构造新的反华包围圈。这个新的包围圈有三个战略支撑点,即日本、东盟和印度。
③ 利用周边国家介入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和南海冲突。除对台湾大额军售,还在台湾海峡进行直接军事介入。另不但准备对中国大陆地区重要战略目标进行有限打击,而且还在政治上孤立中国、经济上封锁中国、军事上挑衅中国等等。4.5.3 面对美国因素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我们面对美国因素,必须要有相应的应对政策: 一是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二是要化解周边矛盾,扫清障碍,减少美国介入的筹码; 三是发展自己,增强实力,以不变应万变。
四是践行新战略安全观,不断拓展安全视野。如:在太空,增加我国的威慑力量。在海外,寻求建立军事基地。趋势走向猜想
未来20~30年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如何演变?由于影响的因素众多,只能对未来走向进行猜测。但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那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把经济实力搞上去,把军事威力迅速提升上来,是真正的硬道理。5.1 最坏的趋势结果
据道听途说的消息,某超级大国有肢解我国,分而治之的计划,把我国分为7~9个国
家或地区。如支持印度出志愿兵扶持西藏独立,支持新疆独立,支持蒙古吞并内蒙一带,鼓动俄罗斯占领东三省,纵容日本强占山东一带,支持台湾反攻大陆占领几个省,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向内占领两个省,然后再把中部地区一分为二等等。妄图把我国陷入“军阀混战”的时代。不过,我国56个民族精诚团结,稳如泰山,敌人的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5.2 次坏的趋势结果
我国海洋权益丢失,岛屿主权丧失,台湾走向独立,陆地边界处于热点状态。国内局势动荡,人民生活水平停止不前,幸福度下降。5.3 可能性最大的趋势结果
维持现状,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国家逐步走向富强。5.4 好的发展趋势结果
大陆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根本利益,解决不好将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最重要问题。台湾正处于第一岛链中间,是我国走向太平洋的出海口。中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统一台湾的前提下,台湾问题是我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问题。台湾地区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视,力争和平解决,但绝对不放弃武力。尽早解决好台湾问题,避免台湾问题的国际化,避免台湾成为一些大国的前沿阵地。
经济繁荣,科技领先,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国防实力走向强大。5.5 非常好的和谐趋势结果
经济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土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陆地边界稳定,海洋边界划分明确再无争端,国内人民生活自由和谐,周边地区贸易来往频繁。而且海外有军事基地几处,可为海军维修、给养提供保障。
结束语
十八大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希望本文撰写能够为军事战略家们带来思维启迪和活跃思路的作用。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促进我国军事力量迅速提升做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援.博客相关文章.[2] 牛立伟.《中亚军事地理》,《世界军事》.2011/21期.[3] 黄海宁等.《大学生国防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4] 百度百科.[5] 戴旭.《C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