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失业状况分析
中国失业状况分析
2011级 商学院国际商务二班
王斯迈 20118140
42今年即将毕业的南京大学研究生李耿巍近来很郁闷:“3年前本科毕业时有家很好的单位要我,我没去,现在研究生毕业了,那家单位却满员了!”
实际上,像李耿巍这样的研究生目前找个工作还不是特别困难。真正困难的是那些学校不太有名或专业不太时髦的本科、大专毕业生。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多,在中国“上了大学就有了就业保障”的情况不复存在。不少大学毕业生加入了失业者的行列,中国社会的失业人员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去年,中国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跨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目前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二,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根据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1 000万人,到2000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据统计2003年全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 400万人,而当年只新增就业1 000万人。可见,经济的增长并未成功缓解就业压力。中国的失业问题十分复杂,这就需要系统的理论来分析。
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仍然在发展市场经济。我们知道,相过剩人口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论,它是作用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因此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我国。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资本总量的增加。但是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而可变资本所占的及比重却日益下降。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取决于可变资本。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的减少。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这些人口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会对在业工人形成巨大压力。
我们说,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力供给人 口,国际上通常用15~6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虽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和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我国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派生的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以至于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巨大就业压力。
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采取有力的措施尽量防止失业人口的过多膨胀。如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引导,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扶植中小企业,提高市场中介的功能等。相信终有一天失业者们会有一张温暖的床一个温馨的家,想要的简单幸福不再难以企及。
第二篇: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各有其程度的不同。在中国,自1992年经济体制进入全面调整和转轨阶段,一切社会经济行为均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考验,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和失业的风险必然出现。然而,因为中国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又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失业现状分析
转型期的失业状况的特点,一方面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结构性调整中涌现出的隐性失业人口逐步公开化,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镇流动。登记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为历史以来的最低点(1.8%),1996年上升到3%。有专家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7.4%,登记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增加到1120万人,隐性失业由1996年的15.1%上升到20%左右,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达到5000万至6000万人。当然,这仅是一种预测,关键还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如果经济发展了,相关的政策得当,措施得力,就业面扩大,失业率自然就会下降。下面我们针对有关统计数据展开分析。
见下表
上表所列统计资料,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1985年后,失业的绝对人数逐年有所增加,而与此同时,因新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失业率多年来相对稳定在3%左右的水平,接近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2.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1990年亚洲失业率为8.3%,拉丁美洲5.5%)。应该说,失业率维持在2~3%的水平属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范围,不会引起社会的震荡。但这里所说的失业率用的是登记失业率,是指正式向政府有关机构登记失业,并希望找到工作的失业者。
2.在登记失业人数中,已达到劳动年龄等待就业的青年占了多半。依据中国国情,每年初、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和专科的人数一般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25%左右,余下的毕业生人数很大部分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因此,从登记失业人数的构成看,也应属正常范围。
3.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隐性失业人数和隐性失业率均高出登记失业,且自1978年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形势发展较为突出和严重。这也正是有中国特色的失业问题之所在。为此,本文重点分析如下:
见下表
第一,中国转型期隐性失业人口大量存在并呈上升趋势的必然性
中国50~80年代40余年,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以国有经济成份为主宰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在就业方针上实行广就业、低报酬、享受高福利的制度,劳动者只要进入国有单位就业,就可一次就业定终身,福利享受包到底。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只承认新增加的青年劳动者待业问题,而已就业职工则不存在失业问题。至1993年国家统计部门才正式将待业改为失业,并公开认为中国有失业人口的存在。
从表2来看,在城镇从业人员中1978年国有经济单位构成比为78.32%,1995年为61.70%。国有经济单位构成比20年来有所下降,而集体单位经济和乡镇经济的从业人员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经济体制上对国有经济单位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国有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参与竞争,实现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因而,在国有企业转换机制过程中,必然出现大幅度的在职职工下岗等待工作,或在原单位领取少量生活费,由个人自找门路再获取收入,这两部分人都列入隐性失业人员。
据1994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1)在国有企业中: A、无富余人员企业占6.2%; B、有富余人员在10%,占36.7%; C、有富余人员在10-20%,占26.55%; D、有富余人员在20-30%,占19.2%; E、有富余人员在30-40%,占8.9%。
(2)在三资企业中:无富余人员企业占91.21%。
(3)在私营企业中:无富余人员企业占83.3%。
由此可见,中国隐性失业人员主要来自国有经济单位(企业)。据了解这些人主要分布在纺织、轻工、机械、电子、煤炭、森林和原来建设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的军工企业,且女性占50%以上。这些行业和企业产品不对路,企业老化、人员老化,在市场竞争中抗风险能力差,在大调整、转型中自然进入关、停、并、转状态。
第二,失业人员的文化、技术等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与社会现代化高科技发展需求的矛盾,导致一部分职工必然走向转岗培训再就业行列
据199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选出较有代表性的东北(重工业地区)的辽宁省、沿海较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内陆地区的安徽省和西北地区的陕西省等4个省的城镇失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划分情况,如下表资料:
见下表
表3中的数据说明,在失业人员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合计占了71.24%,仅有28.76%的失业者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这组数据证明了劳动者文化程度与失业风险的相关性。我国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与社会发展要求极不相适应,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另外,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在地区之间亦有一些差异,但差异不是很明显。
第三,失业人员的年龄构成状况
从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汇集辽宁、江苏、安徽、陕西四省资料分析,中国的失业人员多数集中在16~35岁年龄段,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点。
第四,失业人员的生活处于贫困或极端贫困的状况
据有关部门调查,1995年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均月生活费为113.58元,而消费支出为128.67元,收支相抵人均每月缺口15.09元。据某省一项调查,在停产企业中有20%的职工靠亲友帮助、34%的职工靠变卖家产度日。有的职工一家三代都在一个停产企业里,其生活更是难以维持,被迫走向卖血、卖淫、自杀甚至犯罪的道路,成为当前城镇社会秩序不稳定因素之一。
二、减少失业的对策分析
失业现象是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减少失业、达到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和人们追求的共同和长远的目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从各个方面来减少失业人口和解决其生活困难的程度,诸如: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就业咨询与转岗培训;救济与扶助特困职工……等等方面的政策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有些对策和措施仍值得深化和改革。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
1986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规定中明确4种人(即:1.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2.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的职工;3.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4.企业辞退的职工)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1993年又颁布了《国有企业待业保险规定》,将1986年的4种人扩大为7种人,即:1.依法宣布破产的企业职工;2.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的职工;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的职工;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期间被精简的职工;5.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6.企业辞退、除名或者开除的职工;7.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这一待业保险规定不足之处在于:
(1)覆盖面窄:仅限于国有企业。
(2)资金来源单一:由国有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0.6%~1%缴纳失业保险费,税前列支。
(3)保险待遇水平低:相当于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社会救济金额的120~150%(偏低于一般人的平均生活费支出的50%以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享受失业救济金除依法宣告破产企业的职工,并向有关机构申请登记后才能被正式列入失业者领取救济金外,属于其它情况的隐性失业人员基本上都采取企业内部灵活处理的办法。诸如:该宣布破产而不破产的企业职工采取按月领取少量的生活费办法(有的低至30元),或将企业的生产设备、厂房变卖后一次付给一定的补偿费(一般在1~8万元),职工则与企业完全脱离关系的买断工龄的办法……等等做法,使得失业保险功能削减。又因为失业保险主要在国有企业执行,因而使得资金筹集面窄、来源单一,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多种经济成份的要求,且因法规尚不健全以及在管理上的疏漏而使得失业救济金不能专款专用,甚至胡乱开支而造成损失。
见下表
表4资料说明,失业救济金直接发到失业者手中的比例虽逐年有所增加,但比例偏小。据劳动部有关人士介绍,截至1996年底,全国失业保险基金余额约9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管机构,而常有不合理的开支(如修豪华宾馆、购超标汽车等)。据《1978~1994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称,1986~1992年平均用在劳服管理机构的失业保险基金高达30%以上(在国外一般为3~4%)。山西省1986~1993年累计管理费支出占同期基金支出的42.5%。
为此,失业保险制度必须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应完善相关法规,扩大保险覆盖面,纠正和制止失业保险基金的挪用和不合理支出,将有限的失业救济金真正用于失业者。
(二)依法将隐性失业人口转为显性失业人口,切实保障隐性失业者的生存权利力度不够
中国破产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结构调整都是有利的,然而,在运作过程中对于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力再经营下去的企业,应该宣布破产却无法实施,职工长期滞留在企业内部,使隐性失业人口膨胀,造成这些人不可能名正言顺去领取救济金,而企业又无能为力支撑他们的生活,使他们长期失去生活来源而成为城镇的新贫困者。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无形地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和生存的权利,如果长此下去将成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重大因素。因此,国家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对此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大破产法实施力度,一方面将隐性失业人员转为显性失业人员,从而减轻企业负担。这将有利于企业的重组,并可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在全国各城镇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以适应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要求
中国目前虽在334个大中城市和494个县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从政府角度在经济上切实保障了部分城镇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是一项较为基本和稳定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覆盖面仍较窄。(仅占全部市、县数的22%),尚不能彻底解决贫困者的经济保障。因此,可采取对高消费品或高收入者征收特种附加税的办法,作为减少贫富差距悬殊的一种调节手段,同时,以确保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基金的来源。
(四)呼唤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出台
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唯一可遵循的还是1953年正式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条例的许多内容均有待调整和完善。再说,条例与法规有质的区别。社会在发展,由于社会保险制度尚未法律化,导致在实际运行中,职工的权益受到侵害、离退休人员领不到养老金、具备条件应该就业的劳动者得不到失业救济……等等问题的解决无法可依。因此,急呼社会保障法和相关的社会保险法尽快建立,将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第三篇:从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国失业状况原因
2011-2012年第二学期《西方经济学》课程论文
专业:市场营销班级:营销10—1任课教师:吴彤 姓名:莫俊谦学号:10054010141成 绩
从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国失业状况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失业问题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逐渐变得严峻。而随着高校的迅速扩招,高校教育体制的弊病也渐渐暴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以往相比有所下降,大学生也成为失业人口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失业现象在高校中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中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简单分析导致中国失业状况的原因。
一、宏观经济学中的三种失业类型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在这种现象中,工作机会和寻找工作的人的匹配在经济中并不总是顺利地发生,结果一些人便得不到工作。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对任何个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性的。因此,摩擦性失业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失业。比如在1997年的亚洲经济大萧条中,亚洲大量人口失业;再比如在2008年8月的华尔街经济危机中,美国经济大萧条,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导致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严重的失业问
题。
二、中国三种不同失业类型的简要现状
自1995年至2006年,中国的失业率呈逐年递长的趋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情况都是与经济成长呈反向关系的,这也就是说,一国经济不断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反之,一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可是中国却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从1995年至2006年,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失业人数呈加速度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而恶化,是中国失业现状的一大特色。以下简单陈述中国三种不同失业类型的现状: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在中国社会中主要表现为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或自身条件难以匹配市场机会,很难找到在专业、薪资、发展前景等各个方面都合适的岗位,从而处于无业状态。这种现象近年来在中国社会日趋增多,不少高校毕业生因为就业信息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用人要求或对工作过于挑剔等原因而难以找到工作;也有不少职员因不满先前的工作条件而辞职,一时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有广大的农民工对城市的就业状况抱有错误幻想,盲目涌入城市,却未能获得工作,这些现象都属于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中国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失业现象,我个人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求职者数量和人才市场需求具量都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且分布不够均衡。造成了有的地区人们找不到工作,失业人口很多,而有的地区有大量职位空缺,却无人求职。
第二,求职者素质较低,不能迎合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要。在中国社会,求职者的素质普遍较低,文盲仍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造成大量低水平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企业却苦于没有高素质人才。
第三,高校教育体制相对滞后,难以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适时调整教育策略,造成大学毕业生在专业、素质等各个方面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很大的出入,很难找到对口工作。
3、周期性失业
这种现象在经济大萧条时较为突出。在1997年亚洲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失业人数都大量增加。
三、中国失业现象原因分析
失业现象从表面上看就是过多的劳动力去追逐过少的工作岗位。结合中国失业者和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我总结出失业的三点原因。
1、居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求职者各方面素质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中国科学教育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文盲在求职者中仍占据很大的比例。即便是高校毕业生,由于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和近几年的持续扩招,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有待提高,很难达到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要求。
另外,由于高校教育体制相对滞后,很难适时地应对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调整招生政策和育人策略,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专业的严重不对口现象,导致结构性失业。
2、中国的就业服务市场水平有待提高,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在摩擦性失业中,有一种很典型的现象,具有某方面特殊技能的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某些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此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双方均不了解对方的状况,都在为寻找工作和寻找人才所苦。这一现象是由于求职者与招聘者的信息不完全造成的。
而求职者与招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摩擦性失业现象。如,每年都有农民工对城市的就业现状抱有不实际幻想,大量地涌入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普遍的情况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不少农民工面临失业问题。这正是由于农民工对于城市中的就业信息不够了解、片面地认为大城市中遍地是金造成的。
3、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经济变化过于频繁,导致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种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在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低可能由于以下原因:一是技术变化。尽管技术变化被认为能减少成本,扩大整个经济的生产能力,但它可能也会对某些特定市场或产业带来破坏性极大的影响。二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产品偏好的改变在某些地区扩大了生产,增加了就业,但在其他地区减少了生产和就业。三是劳动力的不流动性。这种不流
动性延长了由于技术变化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造成的失业时间。工作机会的减少本应引起失业者流动,但不流动性却没有使这种情况发生。
通过以上通过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于中国失业现状和失业原因的简单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失业形势。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失业这一长期困扰中国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作为两年后将走上社会,面临就业问题的高校大学生,我们应当密切地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的失业问题,更应当从现在起,根据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适时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为将来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失业现状分析》——王波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
第四篇: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失业现象是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减少失业、达到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和人们追求的共同和长远的目标。在中国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城镇人员下岗分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进一步加强,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首要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从各个方面来减少失业人口和解决其生活困难的程度,诸如: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就业咨询与转岗培训;救济与扶助特困职工„„等等方面的政策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有些对策和措施仍值得深化和改革。
[关键词]城镇;失业率;失业问题;政策建议;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我国目前城镇居民的失业状况
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即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显性失业主要是指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绝对数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476万人激增到2001年的862万人,规模上翻了近一翻;相对数上逐年递增,从1994年的2.8%上升到了2001年的3.6%。但这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因为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失业率,它将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人员和城镇隐性失业人数排除在外,人为地降低了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因此,这个数据是不完整的,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考虑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和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包括政府机关富余人员、产业结构调整的下岗人员、定编定员定岗的冗员和停产、半停产厂矿企业的职工),那么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人数就不再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而应该再加上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和隐形失业人数,即: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城镇实际失业率也应相应调整为:城镇实际失业率=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员人数×100%。通过对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整,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率严重偏高,就业相对不足。
(一)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特征
1.分布面广。我国各省、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都有失业人口及其贫困人口的存在。
2. 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这一问题就相对严重些,而且受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和流动人口流向的影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征。另外,发展较早的省区和城市,工业结构往往落后,新兴产业部门较少,失业人口明显多于发展较晚的省区和城市。
3. 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了一些企业破产、减员,使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成为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4. 增加速度快。随着城镇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城镇失业和贫困人口继续呈增长趋势。
5. 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文化技术素质低的人口与较高素质的人口相比,失业和下岗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6. 中高年龄者居多。在失业人口中,中高年龄人口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也大得多,往往也是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分布状
全国各地区登记失业率分布差异甚大,西部地区和重工业地区登记失业率过高。1996年全国这一失业率最高的地区是青海为7.2%,其次是贵州为6.2%,甘肃为5.5%,宁夏和陕西5.2%,海南4.3%。
失业青年构成登记失业人员的主体。从年龄分布看,15岁─25岁登记失业人员占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的62.8%。
3/5的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 型。199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6个月以下人员占总数的40.1%,6个月以上人员占总数的59.9%。
我国不少地区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型,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比重过高。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比重最高地区是天津市,为71.9%,其次是上海,为70.1%,内蒙古为69.7%,浙江为68.7%,甘肃为68.2%,北京为65.6%,辽宁为64.0%,四川为63.8%,安徽为63.6%。
每个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太低。据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发放失业救济金为13.87亿元,发放失业救济人数为330.8万人,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用 35元。其中黑龙江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最多,为62.1万人,人均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最低,只有6.5元。这反映了中国搞了近50年的社会主义,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失业保险制度是“有名无实”,无法承担社会安全网的作用,职工一旦失业就等于失去一切。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登记失业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非农业户口;(2)在一定年龄内(男性为16~50岁,女性为16~45岁);(3)有劳动能力;(4)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作为分母的城镇劳动人口包括:(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2)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3)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4)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5)城镇失业人员。
(二)失业可能导致的问题
1.低估了真实失业程度
(1)虽然名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但在统计口径上其并非属地统计而是身份统计,仅包括城镇本地非农户口的失业人员,未包括下岗失业人口、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口、城镇外来人口中的失业人员;(2)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把那些到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无工作者视为失业人员,而那些没有去登记的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失业者统计之外(通过媒体、熟人、亲身去企业求职以及网络等方式的也都不计算在内),由于劳动部门登记的只是失业人口的一部分,显然它低估了真实的失业程度。
2.党的阶级基础将会动摇
如果目前大批的城镇下岗职工得不到工作和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向非农领域转移的状况得不到缓解,将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从而将使越来越多的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的巩固,影响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同时将使党失去越来越多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使党的“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大打折扣,最终将导致党的阶级基础的动摇。
3.国家的长治久安将受到影响 如果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陷入生活困境,必然导致劳资矛盾和干群关系的激化,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大。据公安部门的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堵截交通、围攻办公大楼、集体上访等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增长速度惊人,参加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是老工人、老教师和老干部,每年涉及的人数多达近千万人。这些人的生活困难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被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党和国家的敌对势力。
4.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特困群体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形象,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还将影响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和声望。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由国家确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职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已形成完整体系,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抵御失业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尽快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一)失业保险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失业保险能为失业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
(二)实现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对于保障失业和下岗人员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曾经建立过非常慷慨和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比较高的福利待遇。但过分慷慨的失业保险福利支出也带来了很多弊端,诸如抑制了工作积极性,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影响了经济效率以及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负担等。因此,近些年来,即使高福利的欧美发达国家也在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和改变,从高福利支出逐渐转向强调实现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主张实行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的积极的福利政策,在失业保险方面就是主张把生活福利改变为工作福利,政府资金支持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发放救济金,而是创造条件促进公民学习新技能,接受新工作。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为失业和下岗人员提供福利支出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更应该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包括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资金的统筹层次;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调整基金支出结构,提高基金使用效益等等。
(三)失业保险能对促进再就业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三条保障线”中,失业保险仅仅是保障失业人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能满足其他的需要,所以要想生活质量提高,就必须通过再就业,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来实现。我国失业保险从建立起就把发放失业救济金与促进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和生产自救密切结合起来,避免了失业保险与就业脱节的弊端。1994年以后,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更加突出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作用,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鼓励非国有企业发展,拓展各种就业机会
从中国经济近些年的发展轨迹看,国有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降低,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随着我国政府与市场职能划分越来越清晰,多数产品的生产将通过市场和私营部门解决,政府对市场竞争和生产领域的干预会越来越少,而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会蒸蒸日上,私营和民营企业吸引的劳动力数量也会逐年增加,能为社会提供很大一部分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为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更优良的服务,同时应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新毕业的学生更多地选择到私营和民营企业就业。同时,还应创造条件鼓励个人自我创业和拓宽就业渠道,除了正规就业方式,即全日制、月工资、固定工等以外,应鼓励个人从事各种非正规就业,即非全日、非固定作息时间、短期的阶段性就业、非固定工作场所等的就业。此外,根据中国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政府投资的重要方面,可以结合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政府支出扩大与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城镇失业状况对策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着手治理失业问题。失业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上的失衡,即供给大于需求。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一)在全国各城镇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中国目前虽在334个大中城市和494个县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从政府角度在经济上切实保障了部分城镇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是一项较为基本和稳定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覆盖面仍较窄。(仅占全部市、县数的22%),尚不能彻底解决贫困者的经济保障。因此,可采取对高消费品或高收入者征收特种附加税的办法,作为减少贫富差距悬殊的一种调节手段,同时,以确保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基金的来源。
(三)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
解决失业问题的另一途径是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是大有潜力可挖的,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4O%左右,而我国1999年仅为26.9%。另一项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就业比重,就能增加就业机会1000万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这一模式的良好运作, 要求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个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是保障劳动力流动, 使企业和劳动力实现动态优化组合的基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在地区、行业 间的壁垒, 促使企业根据需要更灵活地调整劳动力存量, 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控制人工成本。任何用排斥外地劳动力进入保护本地居民就业的做法, 从长期看都破坏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会使当地工资上涨, 企业因此会减少用工, 反过来影响就业;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系列化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 降低劳动力市场职业搜寻成本。
(五)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教育投资,普及教育,从短期来看,就是对工人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对由于技术不适应而失业的工人进行培训。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旌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程度、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的需要。
结论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城镇下岗人员被释放出来,形成对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城镇失业状况迅速恶化。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势力丝毫未有减弱,因而出现城镇失业率不断提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闲的重要指标。在个人失业或寻找工作期间,政府如果能提供足够的失业保障,可以帮助失业和暂时没有工作的人维持基本生活,保证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聂金.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67-68 [2] 张选民.刍议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4):32-35 [3] 王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减少失业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4):378-381 [4] 吕学山.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机理与对策机制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6-1:14-20 [5] 赵青霞.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协整分析及预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7-10 [6]杨伟民主编,罗桂芬副主编.失业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高洁,高凤英.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3).
第五篇: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课程名称: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姓名:朱小伟 班级:14物流一班 学号:20141886
摘要
失业保险制度,是指依法筹集失业社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劳动、失去劳动报酬的劳动者给予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员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由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显现出许多不仅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基金的筹集、领取标准、促进就业的效果等方面,期待尽快立法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关键字:失业保险 就业 制度 问题与改善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分析
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收入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为失业者提供基本保障,并通过转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形式积极促进再就业。失业保险既具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内地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失业救济制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面对新一轮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实现了“三条基本保障线”,它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方面意义重大。1999年的《失业保险条例》和2010年的《社会保险法》成为现行制度内容的主要依据,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内地保险制度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失业问题还相当严峻,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强化促进再就业的功能,使其成为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一)失业保险的参保范围
失业保险的参保范围是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省级政府还可以决定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纳入范围。城镇企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当参加失业保险。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1、普遍性。它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正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2、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来强制实施的。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3、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与社会筹集,有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保险费,部分来源与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
(三)失业保险资金来源
失业保险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职工按照本人工资收入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基金不足使用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省级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调整本地的费率。
(四)失业保险金标准
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待遇期限的具体标准是: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2个月;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为18个月;10年以上的,最长为24个月。领取期间就业的,尚未领取的期限可以保留。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失业保险条例》颁布实施后,失业保险工作取得较快发展。参保人数从1998年(即《失业保险条例》发布前)的7928万人增加到2007年底11645万人,净增3717万人。累计为2500多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险待遇,其间还向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调剂资金280多亿元。总体看,失业保险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我国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制度设计上和立法规范上分为两个方面,均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需予以完善。
(一)失业保险实施体系尚不完善
1.失业保险资金筹集筹措渠道单一,征缴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资金的筹措渠道主要是国家财政和企业,是失业保险资金筹措渠道中的绝大部分,各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有部分从劳动者方面筹集。这种主要由国家和企业承担的资金负担,劳动者个人不缴纳或缴纳少量的失业保险费的方式,其结果会使得企业和国家不堪重负,造成失业保险的发展缓慢。在当前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保险金筹集困难必然会影响到失业保险体系的正常运作。现实中,失业保险金存在着严重的欠费问题,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欠费严重。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失业保险金的筹集,失业保险金征缴难度较大,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无法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
2.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审核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部分人在就业的过程还领取着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按规定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失业救济金,但其重新就业后却没有办理相应的就业手续,也未缴纳劳动保险,使管理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人员就业情况无法真实的掌握,使得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群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就业”问题,失业保险金发放缺乏公正公平。由于监管不力,保险基金在管理上也存在混乱现象。失业保险的管理涉及到劳动、人事、财政、银行、商业保险等许多部门,各级别、各部门都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和管理,造成地区、部门间难以协调,同时扩大了风险。各部门分别设置管理机构,造成机构重置,效率低。由于各部门所处的地位不同,难于统一协调。有的地方实行社保经办机构直接征缴,有的则由税务部门代缴,导致费用征缴的机构不统一。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不统一,管理机构分散,管理层次过多,各地保障标准不一致,无法对其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使基金管理在制度运行上出现不协调现象。我国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营运等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法律解决机制,事后又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失业保险基金被挪用、挤占和贪污的现象屡屡发生。[9]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公平,也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流失,使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更加困难,缺乏效率与公平。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
(二)失业保险立法存在不足
1.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小,实施范围过窄
我国《失业保险条例》关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尽管比过去有所扩大,但根据我国规定,失业保障对象仅限于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私营、三资企业还未完全纳入,在农村除了少数合同制工人享受有限的失业保险待遇外,大量农民工也被排斥在正式的失业保险制度之外,至于国家公务员、乡镇企业职工也不在涵盖范围内,其覆盖范围依然过窄,既不能体现失业保险的社会性特点,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他们同样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这次次贷危机使得我国民营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破产,大批人员失业。如果不将他们纳入到失业保险范围,这些职工失业后将面临着基本生活的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将这部分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之内。2.失业保险法立法层次过低,法律责任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金的缴纳、拨付、管理等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保险费的筹集、基金保值增值的规定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失业保险条例》是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没有上升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高度,仅仅是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的一个基本性法律规范,不是失业保险的基本法,法律效力不强、稳定性较差。目前,我国失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且有相当一部分规范表现为意见、通知等形式,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是由各省市制订的地方性法规,同样缺乏法律上的稳定性、权威性和统一适用性,难以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无法确保失业保险的有效实施。而且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往往以维护地方或部门利益为目的,立法的技术性不强,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立法的不统一,导致了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立法冲突和执法过程中的混乱现象。
三、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改革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失业保险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媒体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渠道宣传失业保险制度,使人们树立失业保险观,增强企业和个人的失业保险意识。
(二)拓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1.《失业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应进一步扩大,最好是全国统一,将城镇所有具有失业风险的劳动者都纳入适用范围。这样,可避免各地在适用范围及对象上存在差异,有利于这项制度在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上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纳入失业保险对象范围之内。
(三)建立相应的资格审核机构,对享受失业保险资格条件的进行严格审核。我国审核失业资格条件不够严格,欠缺相应的资格审核机构。为此建议在修订条例时,在条例第十四条增补“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条款,这样我国失业保险待遇条件不仅与国际接轨,且从制度的设计上堵住了那些不具备劳动能力,没有达到法定劳动年龄而又符合其他条件的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应明确界定“就业”与“失业”,设立专门的失业保险资格审核机构,督促失业者早日进入失业保障体系,隐性就业者申报就业,退出失业保障体系,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良性运行。
(四)多渠道筹集失业保险基金。
依照目前的形势,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加大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的失业保险收支缺口难以维系。鉴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城镇企业拖欠失业保险费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税费结合的方法强制征收失业保险费,扩宽失业保险费的征收范围,将城镇和农村的一些隐性失业人员纳入到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范围内。同时,广泛开辟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如鼓励个人和单位的投资、通过失业保险基金的高效运作吸引投资、通过开展公益性的活动等项目来吸引投资等。
(五)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
1.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各省市成立财政、审计、计划、劳动和工会等部门参加的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应切实加强对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严格审批失业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年终决算,把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纳入国家财务检查和审计之中,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置于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之下,做到专款专用,无论是原准备金,还是其增值部分应全部用于失业保险。
2.加强对失业保险机构的管理。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管理机构等方面也都应向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过渡。鉴于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等问题,应合理确定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政企不分、政出多门和扯皮内耗等问题,逐步实现政府不直接经办失业保险,而成立专门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失业保险机构,保证失业保险管理和运行的相对独立。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浅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中国外资,2011年3月
[2]邵珠景,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法制与社会,2011年3月(下)
[3]齐秋瑾、俞来德,浅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与对策,法制与社会,2010年5月(下)
[4]胡长静,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反思,特区经济,2012年3月 [5]韩正云,新形势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研究,企业导报,2011年第17期 [6]杨辉、张蓉蓉,论我国失业保险功能的缺陷与完善,行政与法,2009年 [7]吕学静,中国失业保险面临大考[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 [8]韩梅,我国失业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10年第10期
[9]斯满红,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思路,社会工作,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