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失业状况及就业政策比较
国外失业状况及就业政策介绍
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1998/1997世界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估计,全球失业和半失业人口近10亿,约占全球可劳动人口的30%。可见失业是世界性难题,长期以来各国为解决失业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这也中国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各国的失业状况:
由于受石油危机和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世界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超过了3400万,其中欧盟国家的失业问题最为严重。自从80年代初,欧盟国家的失业率持续在10%左右,已成为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西班牙的失业率曾高达22%,比利时的失业率为14.9%,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失业率也都在12%左右。1991年至1996年期间,欧盟经济处于滑坡阶段,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6%,总共减少了440万个工作岗位。直到1993年中期,情况才开始好转。欧盟整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97年达到2.4%, 1998年达到2.8%。1995–1996年,欧盟就业状况开始好转。就业率从1994年的60.1%上升到1996年的60.4%。1996年,以下8个成员国就业率上升:卢森堡1.3%, 荷兰1.2%, 西班牙0.8%, 爱尔兰0.8%, 丹麦0.5%, 希腊0.5%, 葡萄牙和英国0.5%。这些国家的GDP产出在1996年普遍高于2%。另外,意大利就业率仅增长0.2%, 比利时和芬兰未变;法国下降0.2%;德国下降0.7%;奥地利下降1%;瑞典下降1.8%。就业的增长主要是非全时工作岗位的增加。全日制工作占就业的比例两年中几乎没有变化,1994年是55.1%;1996年是55.2%。
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的失业率在工业化发达国家中较低,约为5%。,1997年11月失业率已降低到4.6%,为24年来的最低点。
东欧国家,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失业率平均达到15%左右。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问题成为这个地区的难题,泰国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较严重,失业人口在1998年上半年达到200万。日本创下45年的失业最高纪录,失业人数达到277万人。香港、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台湾和泰国这些国家或地区在1998年的失业人数总共达到2158万,比1997年多了890万,它们的平均失业率将从3.2%上升到7.7%。其中,印尼有600万人失业,从而使这个国家的失业人数上升到1031万。
面对失业难题,每个国家都推出了相应的就业政策:
1.欧盟的就业政策
欧洲的学者认为:欧盟持续的高失业率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发展结构性问题,仅靠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水平、增强适应能力和流动性。94年欧盟委员会通过的〈欧盟社会政策白皮书〉,规定了1994-1995年解决失业问题的策略:
1.为增加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的活力,鼓励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必须进一步克服成员国的保护主义和强化竞争机制,完善欧盟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建立创业机制;
3.单一货币和统一市场可以稳定物价,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获益;成员国将得到低利率,有利于增加就业投资;
4.制定欧盟就业行动法令,向成员国提出下列义务: 5.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加劳动者的就业适应能力; 6.降低非工资性劳动成本;
7.采取措施鼓励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减少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8.制定有效措施帮助那些受失业打击最严重的群体。9.欧盟社会基金集中用于增加就业的投资。
1997年6月,〈阿姆斯特丹协议〉(Amsterdam)被称为欧盟就业政策的分水岭, 它的重大贡献在于:劳动就业问题与欧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被融为一体,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被列为重要专章写进协议,抵制失业和创造高就业成为欧盟共同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欧盟一些成员国的报告表明他们已经采取有效措施,将失业救济和促进就业的服务结合了起来:失业救济的领取资格、期限、给付水平已经采取新的紧缩政策; 失业者的利益与是否积极接受就业训练和寻找工作联系起来。
1994年以来,在丹麦,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变消极的单纯的失业给付为积极的就业支持给付。失业金的给付期由7年降到5年;失业的第一和第二年内未能找到工作者,视为长期失业者进入‘就业促进期’,他们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所提供的就业训练。丹麦政府已创立了一系列的服务于长期失业人的就业训练结构,包括:为那些可以被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雇佣从事日常工作的失业者提供日常工作岗位培训,并给付一定的工资性补贴;为那些不能从事日常工作的失业者由地区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加以限定以后,作为特殊的失业群体,给予更优越的就业服务,对其培训可在私人或公有企业中进行实施各类带薪或不带薪的教育,包括脱离劳动力市场的教育假。1997年有8.7万人参与了积极就业服务,比1996年增加5千人。
在德国,政府推行失业保险,除国家公务员和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外,其他所有在就业年龄以内的人中均实行失业保险。现行的失业保险费缴纳标准为工人毛工资的6.3%,由雇主和雇员各缴纳一半。发放失业保险费标准是:有小孩的为本人失业前纯工资的69%,无小孩的为60%,并根据失业保险费缴纳的期限确定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期限。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已满,仍未就业,改发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的给付标准,需扶养子女失业者领到失业前最后一次本人纯工资的58%,其他人为56%。在瑞士,政府鼓励个体经营,自主就业,鼓励企业富余职工自愿组织经济实体。工商、税务、劳动等有关部门优先办理各种手续,在减免税金、低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这样,使大批劳动力和企业富余职工走上自主就业之路。同样,在希腊自谋职业者在就业者中的比重,在欧盟国家中居于首位。据统计,在农业部门和家庭型企业中,有一半劳动力为自谋职业者。为了鼓励失业人员自谋 职业,政府在一项促进就业计划中规定,将为失业者每人提供90-140万德国马克的费用,资助他们自谋职业。
在匈牙利,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来帮助青年就业。匈牙利青年失业率也增长很快,1993年达到了13.6%的最高纪录。失业者中50.8%的人处于35岁以下。其中,16-19岁的人失业率最高,占38.5%。面对这种情况,匈牙利政府感到仅仅靠本国的力量还不够,于是求助于世界银行。1997年9月11日,世界银行同意向匈牙利政府提供6010万美元的贷款,用以实施“匈牙利青年培训工程”,帮助青年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从而降低青年失业率。这一工程将为青年就业提供设备、软件和技术支持,实施就业培训项目。
在荷兰,政府努力降低低工资劳动者的非工资性劳动力成本。当雇员工资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1.15倍时,雇主可从政府得到税收的减免优惠。1997年在最低工资水平上,这一政策减免每个工人每年830埃居,相当于雇主社会保险交费总额的28%,也相当于雇员工资总额的5%。1998年,这一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将倍增。如果企业雇用了长期失业者,税收减免额更大。这一政策的成本1997年为4.2亿埃居,1998年将达5.45亿埃居。
2.美国的就业政策 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强技术培训。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熟悉的行业将改变工作方式,有些行业将消失,必使得大量的职工失业,要解决这些职工的再就业,就必须提高这些失业人员的技能,通过培训,使失业者提高技术素质,扩大就业领域,从而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美国把技术培训作为解决再就业的根本途径,就业培训对降低失业率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电子计算机新用途的开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因此就必须培训一批具有专业才能的人才。随着工作的日益复杂,许多工作方式改变,工人感到有必要接受培训和深造,使自己创造符合不断变化的雇佣条件。据克林顿在1997-1998财政年度预算说明中介绍,约有70%的失业者在培训后找到了新的工作。
3.亚洲各国的就业政策
在日本,政府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日本把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放在中小企业主渠道上。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根据一个时期的就业状况,政府通过增拨财政预算、降低企业税费、提供优惠贷款等政策,既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增大,又促进就业岗位增加,抑制失业率上升。目前,日本中小企业达千家,就业人数占整个劳动力80%以上,为国家创造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60%之多。
在泰国,政府鼓励广辟新领域,实施开发型就业。首先,开发落后地区,促进公益部门扩大就业,并从改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入手,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兴办第三产业就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再次,引导和组织劳动输出,该国以控制外国人到国内就业的方法,推动劳务出口,要求雇佣的外籍人员必须是本国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无技术的外籍人员尽量限制。在减少外国人非法入境工作的同时,通过国际劳务合作,扩大国外就业的规模。
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采取“流动铁饭碗”的政策措施。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以新工种换旧工种,也就是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的衔接体制,保证绝大多数下岗人员有重新就业的机会,不是砸“碗”,而换个“碗”吃饭。这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对整个国家的下岗人员进行重新组合,使富余人不简单地被推向社会,而是采用政策手段,强制培训分配上岗,这对下岗职工来说无疑是减轻了许多负担。
第二篇: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启示
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启示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务院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加上2007年一2008年约有250万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就业需求,包括补贴企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鼓励创业等。这些政策效果究
竟怎么样,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又有些什么好的举措可以让我们借鉴昵? 不同国家促进就业政策效果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成为西方国家热点问题。各国纷纷实施促进就业的政策。Funk <200 D将西方发达国家
促进就业的做法分成了三种类型:适度管制的自由市场做法、结构保守型做法和可持续的社会秩序政策。适度管制的
自由市场做法建立在市场经济模式之上,典型国家包括美国、英国等,其特点是政府在劳动力市场方面介入较少。结
构保守型做法包括德国、法国等很多西欧国家。这些国家在传统上表现出更强的保护性倾向。可持续的社会秩序政策
出现在荷兰和丹麦,其在市场经济模式和政府保护模式之问取得了平衡。在柔h}化劳动力市场、降低薪酬待遇等方面
取得实质进展:通过提前退休、增加非全日制工作岗位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荷兰失业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2% 左右降低到5%以卜;丹麦失业率在20世纪90年代末也降低到5%左右。
与此同时,各国高等教育的背景也不尽相同。高等教育的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德国、法国 的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英国这项工作更多地是在大学生毕业后由企业或职业机构来
承担完成。关于专业教育的差异性,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育导向型、教育一科研导向型和科研导向型。教育
导向型国家的高等教育更加关注教育活动而非科研活动,拉美的一些国家是这种类型,如智利、墨西哥、阿根廷。教育一科研导向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对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都很重视,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地区。科研导向型国家更加关注科研活动而非教育活动,这种类型也被称为“德国模式”,如德国、荷兰、瑞典、日本和韩国。其中以科研导向为主的“德国模式”已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所有这些教育背景的差异都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各国对各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偏好”
也不尽相同。这里,主要从需求、供给、供求匹配三个角度来对各国典型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加以介绍。
(D就业需求促进政策
补贴企业是政府所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就业需求促进政策。很多国家都花巨资实施这项政策,如德国、日本等,主
要包括直接补贴和降低税收等政策。但这种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卜几点:首先这种保护主义政策
无法真正提高产业竞争力,最终从长期看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减少就业岗位。迈克尔·波特在《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一书中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日本经济的衰退正是由于保护所致。其次,在 财政实力不能达到一个很高高度的约束前提卜,实施这种政策是以牺牲政府提供其他就业岗位为代价的。第三,这种“拉郎配”政策并不能建立稳固的劳动关系。东欧实施“激活劳动力市场项目”后,实证研究表明:那些在政府干预卜被企业雇佣的员工大多在后来重新被企业解雇。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这项政策的无效性,在普遍意义上实施该项政策的做法已经逐渐成为历史。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与补贴企业一样,同样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所不同的是,这一政策并没有人为地扭曲劳动力
市场,所以对其实施效果的前景预测普遍还是乐观的厂在创造工作岗位方而,日本的政策措施最为突出。而作为一直奉行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奥巴马政府也紧急行动
起来,提出了8000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期创造至少250万个工作岗位。鼓励创业是又一项主要的需求促进政
策,美国是鼓励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启动资金贷款对于减少失业人数的作用确实是显著的,但是,敢于申请并获得贷款来创业的人毕竟只属于小部分群体,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把创业启动资金贷款放宽到一个更大尺度同样能获得成功。
<2)就业供给促进政策
在就业供给促进政策方面,介绍最多的是特定地区特定职业补贴政策。特定地区特定职业补贴政策的实质是在劳
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前提卜,内部还存在一个局部供不应求的小市场。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一部分大学生转
移到这个小市场中,从而缓解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但同时需要看到,由于人才流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大学
毕业生都愿意往能级高的地区流动。特定地区特定职业一般能级较低,对毕业生的流动意愿不能做过于乐观的估计。
提升大学生能力同样是就业供给促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是提升大学生能力的途径之一。壳牌英国公司发起的STEP计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STEP计划是壳牌英国公司为大二学生在暑期开 展的为期8个星期的培训项目,旨在通过任务导向的作业设计和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使得在校大学生获得在
中小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微观证据显示通过培训确实可以增加失业者就业的#J L会,但放到更宏观的尺度来看,替代效
应的出现使得培训变得无效。一部分接受培训的人受益,会对其他未接受培训的人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即接受培训者的就业是以替代未接受培训者的失业为代价的。
在提升大学生能力方面,高校担当了更为基础性的角色。在职业教育方面,德国的经验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国内介绍的相关文献也较多,不再赘述。其他国家也结合自身实际,在借鉴成功经 验基础上开展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新实践,如日本近年来把培养职业意识的体验式就业活动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国实务实习的不同特点是与就业之问的非直接关联性,从
而保证了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专业教育方面,如前所述,科研导向型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结构变迁,许多国家,如日本已经开始了以更加适应学生需求和企业需为导向的高教改革。
灵活就业是就业供给促进政策又一个重要内容。丹麦、荷兰等国在就业优先,尤其是灵活就业、增加非全日制工作
岗位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就业优先取代原先的福利优先和人力资源优先,越来越成为世界流行的趋势。
<3)供求匹配促进政策
英国是奉行盎格鲁撒克逊市场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对于介入劳动力市场最少的供求匹配政策兴趣最高,英国的高等职业服务也被公认为是全球领先。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其政策效果无疑是积极的。对中国的政策借鉴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世界
h}的话题,但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中国和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前景看好,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长期来说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在短期内造成中国大
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1)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卜,金融危机对中国很多企业短时问内造成的冲击较大,出现了增加就业岗位暂时困难的局面;<2)虽然大学继续扩招阶段业已结束,但就目前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来看,其庞大的基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因为上述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中国大学生就
业难问题在短期内不会明显缓解,积极研究、制订与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中国也就变得同样重要。当然由于引起问题的原因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政府在借鉴他国就业促进政策时也不能自目照搬,而应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
首先从促进就业需求角度进行政策借鉴分析。(D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已证明,企业补贴这种违背基本市场规律的
做法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就业岗位的增加。<2)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上。像美国这样靠政府投资来
拉动经济进而拉动就业当然是可以的,但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政府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完成
产业结构的转型,这在中国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很大的发展空问。<3)大学生创业在中国虽然呼声渐高,但难度很大。中华英才网调查显示大学生仍将进企业作为生存首选。政府在推动这项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同时对创业的成功率也不能作过于乐观的估计。
其次从促进就业供给角度进行政策借鉴分析。(D中国的西部就业优惠政策类似于美国的特定地区特定职业补贴政
策。在人才可以自由流动的时代,西部对于人才的吸引更应该建立在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背景卜,而不仅仅是通过优惠政策的宣传。<2)伴随企业的转型升级,二三线城市的企业对大学生有着更巨大的 需求空问。尤其是城市一体化走在全国前列的长三角等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一级均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甚至大
企业,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旧旺盛。应该切实引导大学生到这些企业寻找就业机会。<3)高校为提升大学生能)J应作
出更多努力。在教学体系设计上应更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既强调专业教育,也强调职业教育,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对于毕业一段时问(如6个月)后还是处于失业状态的大学生,为其提供培训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有效提高其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使替代效应降到最低。<5)引导大学生切实改变就业观念,从先择业再就业向先就业再择业转变,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灵活就业的岗位。
最后从促进供求匹配角度进行政策借鉴分析。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来提升市场配置效率,其作用无疑是积极的。关于这部分毋庸讨论该不该做和做什么的问题,更多地是解决如何进一步做到位,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问题。.(作者系嘉兴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 管理系主伪
第三篇:办理就业失业手册政策
广东省办理就业失业手册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办理失业登记:
具有本市城镇常住非农业户口,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的劳动者,可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但下列人员除外:持有残疾证者;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已经办理了退休(含离休)、因病退职手续的人员;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
2、各类人员办理失业登记的手续:
(1)大、中专、技校毕(肄)业生凭学校出具的毕(肄)业文凭;
(2)初、高中毕业生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就业预备制合格证书;
(3)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的凭释放或解教证明;
(4)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凭退工通知单和《劳动手册》;
(5)办理失业登记还须提供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和一寸证件照两张(有《劳动手册》者无须携带证件照,18至24周岁的男青年还须提供其兵役证),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大、中专、技校毕(肄)业生,初次办理《劳动手册》,可以由学校到所在地的区或县职业介绍分中心。
农村劳动者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发放,由城镇单位具体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对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且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农村劳动者,城镇单位在为其办理退工登记手续前,必须先到具体所在地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妥就业登记证编号等手续,以使其有申领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凭证。
对属地管理难以确定的,应由用人单位提请具体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征求工商、地税、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意见协商解决。
二、城镇单位农村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是指下列人员:终止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2、3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农村劳动者方可申领失业保险金。
三、城镇单位应在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7个工作日之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工登记和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逾期办理的,劳动者应享受失业保险金不予补发,而将发放起止时间相应顺延。此间如造成失业人员经济损失的,由用人单位负责处理。城镇单位应递交如下材料:农村劳动者本人身份证;暂住证;第一期和最后一期的劳动合同书;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就业登记证;《苏州市用人单位办理退工手续登记表》(一式四份)。
四、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受理城镇单位递交材料后3个工作日之内,办理退工登记和失业
保险待遇审核手续。城镇单位农村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城镇职工相同,连续缴费时间每满一年可领取2个月失业保险金,每次最长期限为24个月。缴费时间从该城镇单位为其缴纳工资总额的2%失业保险费起计算。之前,已按农民合同制工人发放过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不可再计算缴费时间。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期间,农村劳动者因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断(未终止、结算)而暂不发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在重新就业并缴纳失业保险费后,可作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农村劳动者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其失业前12个月月平均缴费工资的40%确定,目前控制在每人每月300~620元之间。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实行医疗门诊费包干,按失业保险金的10%按月发放。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规定、正确审核失业保险待遇,在《就业登记证》上作退工记载和粘贴《苏州市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单》,并要求城镇单位交给农村劳动者本人。
五、城镇单位应及时将《就业登记证》、《苏州市用人单位办理退工手续登记表》(二份)等材料交给农村劳动者本人,告知其失业保险待遇审核结果,提醒其在规定的60天时间内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
六、农村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须携带以下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暂住证;粘贴《苏州市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单》的《就业登记证》;《苏州市用人单位办理退工手续登记表》(一份自留,一份交街道或镇)。
农村劳动者应到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否则将视无就业要求,不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因本人原因而逾期(超过60天)办理手续的,其所逾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本次不予补发,作为应领而未领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处理。
第四篇: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
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对闵行区150名16—25岁失业青年的基本状况的调查表明,本区失业群体中青年占据很大比例,失业青年又以单一化和初级化为主要特征。影响青少年就业的主观因素包括就业价值观念、自我价值的评估、人力资本等;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建议政府加大培育社会服务机构,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中增加就业求职的内容,同时正确引导青年把握劳动力市场趋势,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
失业青年 群体状况 就业政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就业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青年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就闵行区而言,青年失业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凸显,近年来在我区登记失业的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1999年为82.25 %,2000年为87.25 %,2001年为80.47%,显然青年失业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去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据一些专家学者预测,在加入“WTO”的最初几年我国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为准确把握本区失业青年状况,研究具体的工作对策,我们组织了这次针对16--25岁具有本市户籍的失业青少年展开调研,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学历等状况。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具体为结合团市委的社区青少年状况问卷调查,从中随机抽取150份样本。还采用资料分析和文献回顾等方法,参考了区劳动局提供的就业数据和相关情况等基本资料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跨国比较资料和文件及其他个别国家资料,了解就业政策的成效与差异。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闵行区失业青年群体状况
1、青年劳动力失业情况严重
截至2001年12月,闵行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共13662人,35岁以下青年达10994人,占80.47%。其中,16岁至25岁青年5623人,占41.16%;26岁至35岁青年5371人,占39.31%。对于25岁以下的失业青年来说,在学历方面,超过85%的失业青年具有相当于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在技能方面明显偏低,无技能证书超过25%,有技能证书者也多为初级与上岗证书,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证书者不超过20%。且这些失业青年大多缺乏工作经验,工作经历简单甚至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2、失业青年以三校生为主
调研发现,在整个失业青年群体中,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占了相当的部分(59.4%),其余大部分为初、高中学历。小学文凭只占一小部分。而三校生从学校毕业,手中持有的大部分为初级证书,少部分优秀的学生由学校组织继续学习直至拿到中级或高级证书。从劳动部门的数据显示,有70%左右的16---25岁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学历为中专、技校、职校及以下。受过中等教育或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失业青年是这个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
3、失业青年技能单一化、初级化
调查发现,每位调查者都具有一种技能,如电脑收银、电脑初级、商业销售等。但我们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持有中级和高级资格证书的占到多少比例。但结合参考上一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失业青年技能的单一化和初级化,是闵行青年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之一。
4、就业、就学心态比较消极
调研显示,60%的失业青年是在主动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和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而其余40%则没有进一步地工作和学习,选择了在家休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消极心态。
但如果单单归结为他们的主观因素未免很不全面。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失业青年,他们认为: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无法从更多渠道获得劳动力市场的及时动态,社会上对失业青年的歧视和偏见也是他们无法凭自身去克服和消除的。
5、男性青年对自我的评价优于女性
回答“最符合您身体状况”问题时,有61.9%的被访者认为自我“比较健康”,而其余30.1%的认为自己“非常健康”。交叉分析发现,男性选择“非常健康”的百分比之女性选择“非常健康”的高出甚多。可以看出:男性青年对自我的评价要优于女性,也可以理解为:他们面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素质男性要强于女性。
(二)失业原因和和诱因分析
1、失业青少年缺乏强烈的就业意愿,就业观念不够成熟
我们向区职业介绍中心工作的同志了解情况时得知,有不少父母是替子女咨询劳动信息和办理劳动手册的,而子女不是在家中休息,就是在外闲逛、游玩。这样的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这与失业青年屡次就业碰壁、丧失求职信心有关,但主要还是自身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懒散、不求上进是主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失业青年自我价值的评估不切乎实际----自我的期望价值偏离自我实际价值。“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表现就是“有岗无人”与“有人无岗”。许多低工资的岗位(如车工、钳工)虽然招聘数量不少,但很少或没有人去应聘,而工资中等偏上的岗位招聘情况却相反。所以成年人相对于青少年失业率低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工作有更强烈的愿望和需求,对稳定的生活的更充满期望。
2、失业青少年缺乏必需的人力资本
传统的人力资本定义是指人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知识、技能。以上分析结论得出:失业青少年无论在学历、技能(参照以上失业青少年的学历构成、技能水平)上还是在工作经验上(不愿参加工作)都是薄弱的和缺乏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是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因素。
3、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不能有效覆盖
在我们的个案调查和平时交谈中发现,失业青少年及其父母对于一些劳动就业政策和措施不甚了解。在我们所举办的免费培训计划报名过程中,有不少青少年连“政府补贴培训计划”都知之甚少,这不失为政策宣传工作的一大失误。以举办的“免费培训计划”为例,仅一个镇,截止到现在就有200多人参加报名。另据我们了解,在职业介绍中心的报名业务却经常处于“吃不饱”状态。
4、存在自愿失业等其他情况
当然,我们并不能排除部分青少年宁愿闲暇在家也不愿工作的情况。他们认为:闲暇比工作对自己更有益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例子:家中房屋(农田)因房地产开发或市政工程项目拆迁,补偿两套商品房(按照原先住宅面积核算)。一套用来居住,另一套则出租。每月租金600---1000元左右,加上每人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线280元,即使一家三口都没有工作,也可以维持中等的生活水平。象这样的家庭,如果其中一个人去工作,他的所得对原先家庭收入来说产生不了多大的收入效应。这样的例子在城乡结合地区、房地产开发密集区域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归咎于失业青少年个人的疏懒等主观因素,他们所共同面对的困难,是遭到单靠个人力量所无法控制的因素。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性排斥,使他们只能在低保障、社会地位低微和缺乏发展机会的工种之间选择。对部分学历程度较低的青年来说,甚至因心灰意冷而放弃就业。社会歧视更越发把他们推向劳动力市场的边缘。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帮助青年转变就业观念
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和促使失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根据我们的调查,本地失业青年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就业观念的不成熟。怕脏、怕累、不愿做自认为没面子的工作、不敢做风险大的工作,更不敢自己创业。我们认为失业青少年寻找和变更工作的历程,对于他们发现自己的技能特长、了解工作到底就业是怎么回事都是必要的。要想办法促使青年正视和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现实变化,走出消极、依赖、保守的人生状态,奋发进取、自强自立。动员下岗青年、失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不等不靠,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打工做起,从“小生意”干起,逐步积累,向着当“老板”的目标努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经营者。
(二)不断提升失业青年人力资本
1、提升学历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的失业青少年都是受过中等教育或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引导他们跨入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和获得中高级资格证书是提升他们人力资本的必然选择。要结合现行的有“成人高考“、“自考”、“夜大”等形式,在失业青少年中开展学历升级计划,把具有中专、职校、技校学历的青少年提升到具有社会需要的高等学历层次。在此过程中,一是考虑到家庭负担的承受压力,二是要进一步激励青少年再学习的热情,我们建议对失业青少年予以学费减免措施。
2、提高技能
从国外经验来看,丹麦自一九九六年起规定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缺乏正规学历资格而又失业超过六个月的青年,有权接受为期十八个月的教育课程、职业学校或训练中心的培训计划,并为青年提供职业指导和各种求职活动,在此期间青年获得金额相当于失业给付一半的生活津贴。上海在实施类似的 “培训见习补贴计划”时,我们建议要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督,形成监督制约和评估机制。一是监督企业需求岗位与青年实际上岗的符合情况。二是防止出现企业为获得政府补贴,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而招收失业青年见习的情况,以免产生失业青年只得到一些技术含量低、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不良后果,对青年发展不甚有利。三是在失业青年职业见习的同时,注重维护青年的合法权利,对企业要有完备的评估机制,消除企业对接受补贴青年群体的歧视和偏见。
(三)加强学校职业教育
要尽可能的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增加求职方面内容,同时,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国外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高中阶段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实用科目和活动的数目的选择,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或者在学校的一般课程中引入基本通用职业技能的教授。国外一些国家在中等教育中增加就业培训的内容,以及注意革新中等专业学校课程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阶段偏重升学而忽略了包括就业技能在内的素质教育内容,使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常常“眼高手低”,由于所学知识和技术与劳动力市场需要严重脱节,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感到举步唯艰,越来越多的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要在中学教育中增加就业或职业教育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四)提高就业政策宣传覆盖面
一要发挥“就业信息员”效用,通过“就业信息员”发布各种政府就业政策、招工动态、信息等。二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改进培训项目如中式餐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政府要将培训和市场需求牢牢结合,实时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并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缩小企业需求与劳动供给之间的落差。三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机制。在个别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些青年并不知晓在我们看来最基本的应知晓的就业政策,这不失为信息不对称的显现。政府应不断拓宽信息渠道,运用现代技术,主动地、创造性地提供各项信息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包括劳动力就业政策的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
(五)实施青少年促进就业“补贴计划”
这类措施的主旨是增加青年劳动力对雇主的吸引力,推动企业为青年创造就业机会。国外的主要方法有向雇佣青年的企业提供一段时期的财政补贴。例如法国政府曾规定雇佣二十五岁以下缺乏学历资格的青年人的雇主,可获得长达一年半的社会保障供款减免的优惠。瑞典政府亦向雇佣十八至二十四岁的青年和其他长期失业者的雇主提供首六个月内工资成本一半的补贴。但这些措施实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首先,部分雇主以“短期雇佣---解雇---再短期雇佣”方式意图获得持续财政补贴的好处,结果青年只得到临时性工作岗位,更无法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其次,补贴措施往往有更大的替代效应,部分企业甚至索性把不获政府补贴的员工以青年取代。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政府着手启动促进就业“补贴计划“的前提是要努力研究并消除政策所带来负效应。政府在实行这项政策之前,可以与企业签定合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2年或3年)不允许解雇对象,否则论违约处理。同时,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加强中期、后期的监督和事后的评估。
(六)鼓励自主创业
在部分国家如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方,近年一项减缓青年失业的尝试是支援年轻人自雇或开办小业务,方法包括向青年提供小额贷款、开业资金和税务减免等优惠,为其提供创业技巧的训练课程。本地区的创业培训计划也相类似。有不少优惠扶持条件,如一次性领取尚未领完的失业保险金、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开业可获小额低息贷款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创业计划有助于推动青年自力更生,又能鼓励青年发挥创意和发掘商机,激发青年的工作欲望,并能大幅减少政府开支,促进资源的最有效运用。我们建议建立“闵行青年创业资金”,实行类似于“风险基金”的管理方式,每年资助一些失业青年自己创业,从小生意,小买卖起步,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提供就业资金方面,要鼓励非正规劳动组织加入,为创业人员提供低息贷款。同时要加大创业计划宣传力度,完善对开业失败之后的健全的保障机制,对广大开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七)培育社会服务机构
建议组织和培训长期失业青年,为社区提供所需的服务,创造合理的职位。例如:废物回收、家居维修、托儿照顾等,以满足社区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划出更多的自由商贸区;向有意创业者,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和技术培训、创业贷款等服务。
(八)合理利用外来资源
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与解决其它社会经济问题一样,离不开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和一致努力。现在,包括联合国系统在内,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为青年就业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设计了许多支持项目或帮助措施。这些项目或措施是共有、共享的资源,我们应努力寻找与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我区青年就业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九)注重保障青年发展的基本权利
青年就业不因只局限在就业率的高低上,对很多有需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青年来说,只能找到低级职位是导致贫穷和负面的自我评价的主因。明显地,对青年来说就业问题并不只在于如何打破有“工作----有工作经验----有工作“的恶性循环,更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职业结构的实践自我和发展志向。青年就业政策应更积极地去保障青年获得合理的工作条件、在职培训和持续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促进所有青年职志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办理就业失业手册政策
广东省办理就业失业手册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办理失业登记:
具有本市城镇常住非农业户口,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的劳动者,可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但下列人员除外:持有残疾证者;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已经办理了退休(含离休)、因病退职手续的人员;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
2、各类人员办理失业登记的手续:
(1)大、中专、技校毕(肄)业生凭学校出具的毕(肄)业文凭;
(2)初、高中毕业生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就业预备制合格证书;
(3)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的凭释放或解教证明;
(4)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凭退工通知单和《劳动手册》;
(5)办理失业登记还须提供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和一寸证件照两张(有《劳动手册》者无须携带证件
照,18至24周岁的男青年还须提供其兵役证),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劳动服务所(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大、中专、技校毕(肄)业生,初次办理《劳动手册》,可以由学校到所在地的区或县职业介绍分中心。
农村劳动者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发放,由城镇单位具体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对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且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农村劳动者,城镇单位在为其办理退工登记手续前,必须先到具体所在地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妥就业登记证编号等手续,以使其有申领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凭证。
对属地管理难以确定的,应由用人单位提请具体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征求工商、地税、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意见协商解决。
二、城镇单位农村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是指下列人员:终止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2、3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农村劳动者方可申领失业保险金。
三、城镇单位应在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7个工作日之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工登记和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逾期办理的,劳动者应享受失业保险金不予补发,而将发放起止时间相应顺延。此间如造成失业人员经济损失的,由用人单位负责处理。城镇单位应递交如下材料:农村劳动者本人身份证;暂住证;第一期和最后一期的劳动合同书;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就业登记证;《苏州市用人单位办理退工手续登记表》(一式四份)。
四、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受理城镇单位递交材料后3个工作日之内,办理退工登记和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城镇单位农村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城镇职工相同,连续缴费时间每满一年可领取2个月失业保险金,每次最长期限为24个月。缴费时间从该城镇单位为其缴纳工资总额的2%失业保险费起计算。之前,已按农民合同制工人发放过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不可再计算缴费时间。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期间,农村劳动者因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中断(未终止、结算)而暂不发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在重新就业并缴纳失业保险费后,可作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农村劳动者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其失业前12个月月平均缴费工资的40%确定,目前控制在每人每月300~620元之间。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实行医疗门诊费包干,按失业保险金的10%按月发放。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规定、正确审核失业保险待遇,在《就业登记证》上作退工记载和粘贴《苏州市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单》,并要求城镇单位交给农村劳动者本人。
五、城镇单位应及时将《就业登记证》、《苏州市用人单位办理退工手续登记表》(二份)等材料交给农村劳动者本人,告知其失业保险待遇审核结果,提醒其在规定的60天时间内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
六、农村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须携带以下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暂住证;粘贴《苏州市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单》的《就业登记证》;《苏州市用人单位办理退工手续登记表》(一份自留,一份交街道或镇)。
农村劳动者应到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否则将视无就业要求,不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因本人原因而逾期(超过60天)办理手续的,其所逾期限的失业保险金,本次不予补发,作为应领而未领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