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15:1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

第一篇: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

内容摘要

作为新时期团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创新,开展农村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结合2001年以来奉贤团区委开展的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形成了本研究报告,主要分四部分:一是当前农村青年的就业和失业现状;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四是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设想。关键词

青年 失业 择业观 教育培训 就业援助行动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当前,农业是一项弱势行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农村青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已上升为党和政府、社会、家长都非常关心亟待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广大农民增收增效,尽快富裕起来是摆在我区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根据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现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的目标。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党政中心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切实履行服务青年的职责。

2001年以来,为开展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奉贤团区委已对本区的失业青年进行了摸底建档。近期结合团市委的社区青少年普查工作,重新对我区16至25周岁,长期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也没有进一步求学的青年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并辅以一系列座谈会和个别访谈。深入基层,倾听青年的呼声,所得数据资料具有广泛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实际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9份,有效回收率为89.5%。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奉贤农村青年的基本现状

1、学历普遍较低

受调查的青年中,男性占58.1%,女性占41.9%。从学历来看,4.6%的人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占55.3%,高中及三校(中专、职校、技校)占38.5%,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不到2%。

2、技能匮乏,缺乏锻炼 在被问及“通过以前的学习,您掌握了哪些技能时”,28%的青年认为自己目前尚无一技之长,18.5%的青年会简单的机械加工(车、钳等),厨艺、汽车维修及电器维修等技能各占10%左右,相当少的人掌握两种以上技能。而且大多数青年由于没有工作,缺乏实践的机会,当初掌握的技能有些已生疏了。

3、缺乏危机意识 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平常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43.9%的青年长期在家休息,靠父母供养;25.4%的青年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只有12.4%的青年在积极充电学习,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早做准备(见表3)。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年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认识不足,竞争意识淡薄,危机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4、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当前,农村青年闲散在家的主要原因是失业。失业的责任并不全在他们本身,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遵纪守法的青年。但是如果长期闲散在家,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降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再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就容易接触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东西,误入歧途,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

(二)农村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

造成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被问及“为什么现在没有工作”时,60.6%的青年回答是因为中学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一直呆在家里;13.8%的青年是因为单位效益不好而遭裁员;13.3%的青年是因为与原先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也有10.7%的青年是因为自己暂时不想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客观方面

一是由于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与企业的用工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由于我区的整体经济较之其他兄弟区县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内企业数量不多,大部分规模不大,难以消化本区大量的劳动力;三是大量外地劳工的涌入,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民工能吃苦,工资便宜,便于管理等优势促使企业的天平倾向他们;四是部分企业用工制度的不规范让求职青年屡次上当,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企业。

2、主观方面

一是部分青年就业心态不端正,眼高手低,依赖心理较强,不愿到外面闯荡,有一种浮躁及永不满足的心理,由此造成了失业、工作、再失业、再工作的循环,跳跃性相对较大,往往一年内要换好几个工作;二是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态度影响了部分青年的观念,父母们都希望子女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能有一定的收入,既能减轻家庭负担,又使自己放心,但同时他们普遍对子女宠爱有加,缺乏一种关心和引导孩子求学或就业的正确途径。

(三)有关的工作措施

针对奉贤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相当突出的情况,奉贤团区委从维护奉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服务基层、服务青年的宗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始创造性地开展了青年就业援助行动,真正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1、争取党政支持,建立工作机制

青年就业援助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2001年1月,在原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团县委、县劳动局、县人事局等10个相关部委办和职能部门召开了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会议,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专门下发了奉团联[200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奉贤县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各成员单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在团委。各镇随即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党政领导挂帅、团组织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如何进一步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群策群力。2001年7月,经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下发了《关于下达2001年度青年净增就业岗位争取指标的通知》和《关于对2001年度在社会无业青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各镇领导小组实施奖励的通知》,对各镇领导小组下达了任务和指标。2001年底,进行了考核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了奖励。逐步建立起了联席会议、定期交流、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等一整套制度规范。

2、针对青年需求,创新工作方法

首先,调查摸底,建立档案。2001年初,团区委向各镇团委下发了由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统一印制的“求职登记表”,开展摸底建档工作。全区共有6000多名失业青年分别到各级团组织进行了求职登记。

第三,加强培训,提升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劳动力供求在数量上的矛盾将日益减缓,而在素质结构上的矛盾将日渐突出。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较差将成为他们实现就业的主要障碍。团区委依托上海市免费培训学校奉贤分校,在区劳动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有证培训为重点,开设了计算机调试维修、维修电工、电工电子工等专业的培训,已有150多名失业青年享受了免费培训,经考核获得由市劳动局统一颁发的技能证书,为上岗就业做好了准备。两年来各镇团委也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失业青年进行各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岗位技能等各类中短期培训13300多人次。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青年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就给我们及时掌握他们的数量、了解他们的动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调查摸底的工作量较大,时间周期较长,所得的数据相对滞后;定期开展又缺少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为适应形势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对失业青年重新摸底建档,并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计划筹建区、镇两级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条件许可时实现联网,建立内部局域网络,实行动态管理。

(三)扩大免费有证培训范围

第二篇: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范文模版)

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

内容摘要

作为新时期团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创新,开展农村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结合2001年以来奉贤团区委开展的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形成了本研究报告,主要分四部分:一是当前农村青年的就业和失业现状;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四是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设想。

关键词

青年 失业 择业观 教育培训 就业援助行动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当前,农业是一项弱势行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农村青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已上升为党和政府、社会、家长都非常关心亟待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广大农民增收增效,尽快富裕起来是摆在我区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根据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的目标。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党政中心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切实履行服务青年的职责。

2001年以来,为开展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奉贤团区委已对本区的失业青年进行了摸底建档。近期结合团市委的社区青少年普查工作,重新对我区16至25周岁,长期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也没有进一步求学的青年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并辅以一系列座谈会和个别访谈。深入基层,倾听青年的呼声,所得数据资料具有广泛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实际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9份,有效回收率为89.5%。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奉贤农村青年的基本现状

1、学历普遍较低

受调查的青年中,男性占58.1%,女性占41.9%。从学历来看,4.6%的人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占55.3%,高中及三校(中专、职校、技校)占38.5%,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不到2%。

2、技能匮乏,缺乏锻炼

在被问及“通过以前的学习,您掌握了哪些技能时”,28%的青年认为自己目前尚无一技之长,18.5%的青年会简单的机械加工(车、钳等),厨艺、汽车维修及电器维修等技能各占10%左右,相当少的人掌握两种以上技能。而且大多数青年由于没有工作,缺乏实践的机会,当初掌握的技能有些已生疏了。

3、缺乏危机意识

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平常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43.9%的青年长期在家休息,靠父母供养;25.4%的青年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只有12.4%的青年在积极充电学习,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早做准备(见表3)。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年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认识不足,竞争意识淡薄,危机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4、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当前,农村青年闲散在家的主要原因是失业。失业的责任并不全在他们本身,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遵纪守法的青年。但是如果长期闲散在家,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降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再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就容易接触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东西,误入歧途,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

(二)农村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

造成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被问及“为什么现在没有工作”时,60.6%的青年回答是因为中学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一直呆在家里;13.8%的青年是因为单位效益不好而遭裁员;13.3%的青年是因为与原先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也有10.7%的青年是因为自己暂时不想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客观方面

一是由于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与企业的用工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由于我区的整体经济较之其他兄弟区县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内企业数量不多,大部分规模不大,难以消化本区大量的劳动力;三是大量外地劳工的涌入,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民工能吃苦,工资便宜,便于管理等优势促使企业的天平倾向他们;四是部分企业用工制度的不规范让求职青年屡次上当,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企业。

2、主观方面

一是部分青年就业心态不端正,眼高手低,依赖心理较强,不愿到外面闯荡,有一种浮躁及永不满足的心理,由此造成了失业、工作、再失业、再工作的循环,跳跃性相对较大,往往一年内要换好几个工作;二是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态度影响了部分青年的观念,父母们都希望子女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能有一定的收入,既能减轻家庭负担,又使自己放心,但同时他们普遍对子女宠爱有加,缺乏一种关心和引导孩子求学或就业的正确途径。

(三)有关的工作措施

针对奉贤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相当突出的情况,奉贤团区委从维护奉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服务基层、服务青年的宗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始创造性地开展了青年就业援助行动,真正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1、争取党政支持,建立工作机制

青年就业援助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2001年1月,在原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团县委、县劳动局、县人事局等10个相关部委办和职能部门召开了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会议,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专门下发了奉团联[200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奉贤县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各成员单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在团委。各镇随即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党政领导挂帅、团组织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如何进一步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群策群力。2001年7月,经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下发了《关于下达2001青年净增就业岗位争取指标的通知》和《关于对2001在社会无业青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各镇领导小组实施奖励的通知》,对各镇领导小组下达了任务和指标。2001年底,进行了考核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了奖励。逐步建立起了联席会议、定期交流、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等一整套制度规范。

2、针对青年需求,创新工作方法

首先,调查摸底,建立档案。2001年初,团区委向各镇团委下发了由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统一印制的“求职登记表”,开展摸底建档工作。全区共有6000多名失业青年分别到各级团组织进行了求职登记。

其次,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广大农村青年就业心态不端正,挑挑拣拣,希望工作一步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团组织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其具备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创业意识,由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择业观教育活动,强调“四个注重”:一是注重教育对象的广泛性。针对部分家长缺乏引导子女就业正确方法的现象,团区委联合区文明办、奉贤报社举办了“现代青年择业观大讨论”征文活动,旨在青年中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倡导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文获奖稿件在《奉贤报》等媒体上刊登,起到了更大范围的教育作用。同时,抓源头,对即将毕业的三校生进行就业指导,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邀请创业典型现身说法,团区委特邀上海三明食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文明为我区200多名青年代表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就青年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畅谈了自身创业的经历和体会,以生动的事实教育青年。三是注重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全区各基层团组织针对择业观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工作。如,柘林镇团委结合青年招聘会,邀请镇工业园区的企业老总为失业青年作择业观的专题讲座,解答择业问题上的困惑;光明镇团委组织失业青年代表赴外区企业参观,现场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感受体会;平安镇团委举行座谈会,邀请镇劳务所所长为失业青年分析就业形势,解析就业政策,已就业的3名青年代表介绍了各自的求职经历和感受等。四是注重教育阵地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优势,最大范围的宣传确立正确择业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至2002年7月底,全区各级团组织共开展择业观教育6000多人次。

第三,加强培训,提升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劳动力供求在数量上的矛盾将日益减缓,而在素质结构上的矛盾将日渐突出。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较差将成为他们实现就业的主要障碍。团区委依托上海市免费培训学校奉贤分校,在区劳动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有证培训为重点,开设了计算机调试维修、维修电工、电工电子工等专业的培训,已有150多名失业青年享受了免费培训,经考核获得由市劳动局统一颁发的技能证书,为上岗就业做好了准备。两年来各镇团委也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失业青年进行各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岗位技能等各类中短期培训13300多人次。

最后,畅通渠道,推荐就业。团区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荐失业青年上岗,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聘请青年就业经纪人。团区委主动出击,聘请具有良好素质的职介工作人员作为团区委的青年就业经纪人。主要负责捕捉区内外企业的用工信息,查找已建档失业青年的信息,组织符合用工条件的青年集中前往用工单位进行面试,并传授必要的面试技能。二是举行大规模的就业招聘会。2001年9月,团区委和奉浦劳务所共同主办了“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现场招工会,250名农村女青年参加了面试,最后有80多人实现就业。10月,团区委、区总工会等5家单位联合举行了一次劳务洽谈会,有20多家用工单位设摊招聘,共计200多人当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劳动意向。2002年5月,团区委、区人事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让青年走向成功”首届奉贤青年就业招聘会,40多家用工单位推出1500多个岗位设摊招聘,4000多名青年前来咨询求职。同时,还向青年发放了“青年就业服务卡”仪式,持卡人可享受每月18日免费入场参加区人才交流中心招聘会,应聘成功优先办理相关劳动手续等一系列优厚条件。至2002年7月,团区委累计推荐1000多人次参加区内外40多家企业的用工面试,实现就业370多人。三是立足基层,扎实推进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如,奉城镇团委联合镇职介所,聘用1名退休教师与区内外用工单位接洽中介,推荐本镇及相邻乡镇的青年上岗;胡桥镇团委主动出击,邀请市区一些用工单位到镇里进行用工面试,还专门为青年讲授面试技巧;南桥镇团委建立“上海青年人才交流中心——社区青年择业指导服务站”等。截止2002年7月,各镇团委累计提供就业信息10000多人次,实现就业4400多人次。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和整合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地整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资源,借助他们各自的工作优势,为青年就业援助行动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同时,进一步细化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

(二)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青年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就给我们及时掌握他们的数量、了解他们的动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调查摸底的工作量较大,时间周期较长,所得的数据相对滞后;定期开展又缺少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为适应形势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对失业青年重新摸底建档,并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计划筹建区、镇两级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条件许可时实现联网,建立内部局域网络,实行动态管理。

(三)扩大免费有证培训范围

全方位提升我区农村青年的素质,重点强化劳动技能。由于免费有证培训的对象目前还仅限于城镇户口的失业青年,而我们广大迫切需要培训的农村青年却苦于求学无门,结果往往造成我们的资源浪费。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培训费用可由市、区、镇等相关职能部门及青年个人共同负担。

(四)多方合作抓好源头管理

主动配合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等部门,共同来认真研究和谨慎处理青少年学生的辍学问题,保护青少年的受教育权,从源头上防止青少年过早踏入社会,切实保护他们健康成长。组织用工单位直接到各级成人学校举行招聘面试会,进行双向选择,尽可能提高“三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第三篇: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

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对闵行区150名16—25岁失业青年的基本状况的调查表明,本区失业群体中青年占据很大比例,失业青年又以单一化和初级化为主要特征。影响青少年就业的主观因素包括就业价值观念、自我价值的评估、人力资本等;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建议政府加大培育社会服务机构,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中增加就业求职的内容,同时正确引导青年把握劳动力市场趋势,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

失业青年 群体状况 就业政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就业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青年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就闵行区而言,青年失业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凸显,近年来在我区登记失业的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1999年为82.25 %,2000年为87.25 %,2001年为80.47%,显然青年失业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去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据一些专家学者预测,在加入“WTO”的最初几年我国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为准确把握本区失业青年状况,研究具体的工作对策,我们组织了这次针对16--25岁具有本市户籍的失业青少年展开调研,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学历等状况。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具体为结合团市委的社区青少年状况问卷调查,从中随机抽取150份样本。还采用资料分析和文献回顾等方法,参考了区劳动局提供的就业数据和相关情况等基本资料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跨国比较资料和文件及其他个别国家资料,了解就业政策的成效与差异。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闵行区失业青年群体状况

1、青年劳动力失业情况严重

截至2001年12月,闵行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共13662人,35岁以下青年达10994人,占80.47%。其中,16岁至25岁青年5623人,占41.16%;26岁至35岁青年5371人,占39.31%。对于25岁以下的失业青年来说,在学历方面,超过85%的失业青年具有相当于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在技能方面明显偏低,无技能证书超过25%,有技能证书者也多为初级与上岗证书,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证书者不超过20%。且这些失业青年大多缺乏工作经验,工作经历简单甚至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2、失业青年以三校生为主

调研发现,在整个失业青年群体中,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占了相当的部分(59.4%),其余大部分为初、高中学历。小学文凭只占一小部分。而三校生从学校毕业,手中持有的大部分为初级证书,少部分优秀的学生由学校组织继续学习直至拿到中级或高级证书。从劳动部门的数据显示,有70%左右的16---25岁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学历为中专、技校、职校及以下。受过中等教育或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失业青年是这个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

3、失业青年技能单一化、初级化

调查发现,每位调查者都具有一种技能,如电脑收银、电脑初级、商业销售等。但我们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持有中级和高级资格证书的占到多少比例。但结合参考上一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失业青年技能的单一化和初级化,是闵行青年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之一。

4、就业、就学心态比较消极

调研显示,60%的失业青年是在主动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和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而其余40%则没有进一步地工作和学习,选择了在家休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消极心态。

但如果单单归结为他们的主观因素未免很不全面。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失业青年,他们认为: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无法从更多渠道获得劳动力市场的及时动态,社会上对失业青年的歧视和偏见也是他们无法凭自身去克服和消除的。

5、男性青年对自我的评价优于女性

回答“最符合您身体状况”问题时,有61.9%的被访者认为自我“比较健康”,而其余30.1%的认为自己“非常健康”。交叉分析发现,男性选择“非常健康”的百分比之女性选择“非常健康”的高出甚多。可以看出:男性青年对自我的评价要优于女性,也可以理解为:他们面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素质男性要强于女性。

(二)失业原因和和诱因分析

1、失业青少年缺乏强烈的就业意愿,就业观念不够成熟

我们向区职业介绍中心工作的同志了解情况时得知,有不少父母是替子女咨询劳动信息和办理劳动手册的,而子女不是在家中休息,就是在外闲逛、游玩。这样的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这与失业青年屡次就业碰壁、丧失求职信心有关,但主要还是自身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懒散、不求上进是主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失业青年自我价值的评估不切乎实际----自我的期望价值偏离自我实际价值。“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表现就是“有岗无人”与“有人无岗”。许多低工资的岗位(如车工、钳工)虽然招聘数量不少,但很少或没有人去应聘,而工资中等偏上的岗位招聘情况却相反。所以成年人相对于青少年失业率低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工作有更强烈的愿望和需求,对稳定的生活的更充满期望。

2、失业青少年缺乏必需的人力资本

传统的人力资本定义是指人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知识、技能。以上分析结论得出:失业青少年无论在学历、技能(参照以上失业青少年的学历构成、技能水平)上还是在工作经验上(不愿参加工作)都是薄弱的和缺乏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是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因素。

3、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不能有效覆盖

在我们的个案调查和平时交谈中发现,失业青少年及其父母对于一些劳动就业政策和措施不甚了解。在我们所举办的免费培训计划报名过程中,有不少青少年连“政府补贴培训计划”都知之甚少,这不失为政策宣传工作的一大失误。以举办的“免费培训计划”为例,仅一个镇,截止到现在就有200多人参加报名。另据我们了解,在职业介绍中心的报名业务却经常处于“吃不饱”状态。

4、存在自愿失业等其他情况

当然,我们并不能排除部分青少年宁愿闲暇在家也不愿工作的情况。他们认为:闲暇比工作对自己更有益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例子:家中房屋(农田)因房地产开发或市政工程项目拆迁,补偿两套商品房(按照原先住宅面积核算)。一套用来居住,另一套则出租。每月租金600---1000元左右,加上每人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线280元,即使一家三口都没有工作,也可以维持中等的生活水平。象这样的家庭,如果其中一个人去工作,他的所得对原先家庭收入来说产生不了多大的收入效应。这样的例子在城乡结合地区、房地产开发密集区域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归咎于失业青少年个人的疏懒等主观因素,他们所共同面对的困难,是遭到单靠个人力量所无法控制的因素。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性排斥,使他们只能在低保障、社会地位低微和缺乏发展机会的工种之间选择。对部分学历程度较低的青年来说,甚至因心灰意冷而放弃就业。社会歧视更越发把他们推向劳动力市场的边缘。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帮助青年转变就业观念

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和促使失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根据我们的调查,本地失业青年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就业观念的不成熟。怕脏、怕累、不愿做自认为没面子的工作、不敢做风险大的工作,更不敢自己创业。我们认为失业青少年寻找和变更工作的历程,对于他们发现自己的技能特长、了解工作到底就业是怎么回事都是必要的。要想办法促使青年正视和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现实变化,走出消极、依赖、保守的人生状态,奋发进取、自强自立。动员下岗青年、失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不等不靠,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打工做起,从“小生意”干起,逐步积累,向着当“老板”的目标努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经营者。

(二)不断提升失业青年人力资本

1、提升学历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的失业青少年都是受过中等教育或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引导他们跨入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和获得中高级资格证书是提升他们人力资本的必然选择。要结合现行的有“成人高考“、“自考”、“夜大”等形式,在失业青少年中开展学历升级计划,把具有中专、职校、技校学历的青少年提升到具有社会需要的高等学历层次。在此过程中,一是考虑到家庭负担的承受压力,二是要进一步激励青少年再学习的热情,我们建议对失业青少年予以学费减免措施。

2、提高技能

从国外经验来看,丹麦自一九九六年起规定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缺乏正规学历资格而又失业超过六个月的青年,有权接受为期十八个月的教育课程、职业学校或训练中心的培训计划,并为青年提供职业指导和各种求职活动,在此期间青年获得金额相当于失业给付一半的生活津贴。上海在实施类似的 “培训见习补贴计划”时,我们建议要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督,形成监督制约和评估机制。一是监督企业需求岗位与青年实际上岗的符合情况。二是防止出现企业为获得政府补贴,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而招收失业青年见习的情况,以免产生失业青年只得到一些技术含量低、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不良后果,对青年发展不甚有利。三是在失业青年职业见习的同时,注重维护青年的合法权利,对企业要有完备的评估机制,消除企业对接受补贴青年群体的歧视和偏见。

(三)加强学校职业教育

要尽可能的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增加求职方面内容,同时,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国外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高中阶段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实用科目和活动的数目的选择,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或者在学校的一般课程中引入基本通用职业技能的教授。国外一些国家在中等教育中增加就业培训的内容,以及注意革新中等专业学校课程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阶段偏重升学而忽略了包括就业技能在内的素质教育内容,使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常常“眼高手低”,由于所学知识和技术与劳动力市场需要严重脱节,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感到举步唯艰,越来越多的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要在中学教育中增加就业或职业教育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四)提高就业政策宣传覆盖面

一要发挥“就业信息员”效用,通过“就业信息员”发布各种政府就业政策、招工动态、信息等。二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改进培训项目如中式餐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政府要将培训和市场需求牢牢结合,实时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并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缩小企业需求与劳动供给之间的落差。三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机制。在个别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些青年并不知晓在我们看来最基本的应知晓的就业政策,这不失为信息不对称的显现。政府应不断拓宽信息渠道,运用现代技术,主动地、创造性地提供各项信息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包括劳动力就业政策的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

(五)实施青少年促进就业“补贴计划”

这类措施的主旨是增加青年劳动力对雇主的吸引力,推动企业为青年创造就业机会。国外的主要方法有向雇佣青年的企业提供一段时期的财政补贴。例如法国政府曾规定雇佣二十五岁以下缺乏学历资格的青年人的雇主,可获得长达一年半的社会保障供款减免的优惠。瑞典政府亦向雇佣十八至二十四岁的青年和其他长期失业者的雇主提供首六个月内工资成本一半的补贴。但这些措施实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首先,部分雇主以“短期雇佣---解雇---再短期雇佣”方式意图获得持续财政补贴的好处,结果青年只得到临时性工作岗位,更无法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其次,补贴措施往往有更大的替代效应,部分企业甚至索性把不获政府补贴的员工以青年取代。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政府着手启动促进就业“补贴计划“的前提是要努力研究并消除政策所带来负效应。政府在实行这项政策之前,可以与企业签定合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2年或3年)不允许解雇对象,否则论违约处理。同时,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加强中期、后期的监督和事后的评估。

(六)鼓励自主创业

在部分国家如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方,近年一项减缓青年失业的尝试是支援年轻人自雇或开办小业务,方法包括向青年提供小额贷款、开业资金和税务减免等优惠,为其提供创业技巧的训练课程。本地区的创业培训计划也相类似。有不少优惠扶持条件,如一次性领取尚未领完的失业保险金、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开业可获小额低息贷款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创业计划有助于推动青年自力更生,又能鼓励青年发挥创意和发掘商机,激发青年的工作欲望,并能大幅减少政府开支,促进资源的最有效运用。我们建议建立“闵行青年创业资金”,实行类似于“风险基金”的管理方式,每年资助一些失业青年自己创业,从小生意,小买卖起步,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提供就业资金方面,要鼓励非正规劳动组织加入,为创业人员提供低息贷款。同时要加大创业计划宣传力度,完善对开业失败之后的健全的保障机制,对广大开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七)培育社会服务机构

建议组织和培训长期失业青年,为社区提供所需的服务,创造合理的职位。例如:废物回收、家居维修、托儿照顾等,以满足社区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划出更多的自由商贸区;向有意创业者,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和技术培训、创业贷款等服务。

(八)合理利用外来资源

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与解决其它社会经济问题一样,离不开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和一致努力。现在,包括联合国系统在内,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为青年就业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设计了许多支持项目或帮助措施。这些项目或措施是共有、共享的资源,我们应努力寻找与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我区青年就业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九)注重保障青年发展的基本权利

青年就业不因只局限在就业率的高低上,对很多有需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青年来说,只能找到低级职位是导致贫穷和负面的自我评价的主因。明显地,对青年来说就业问题并不只在于如何打破有“工作----有工作经验----有工作“的恶性循环,更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职业结构的实践自我和发展志向。青年就业政策应更积极地去保障青年获得合理的工作条件、在职培训和持续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促进所有青年职志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全球青年失业状况研究报告(DOC)

全球青年失业状况研究报告

徐章辉 张明生 杨大伟

 2012-10-20 19:43:37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京)2005年11期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徐章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张明生,山东省济宁市财政局;杨大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在对客观数据考察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概况以及青年失业群体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在详细论述了青年失业群体的各类特征后,又对全球青年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关 键 词:青年失业数据 青年失业 全球视角

一、引言

国际社会已普遍将青年视为一个特殊群体。按照联合国系统的定义,青年指15~24岁的人群,其中15~20岁被视为青少年,20~24岁为青年成人。根据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简称为ILO)的定义,失业者可以定义为那些每天工作不足1小时但能胜任并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因此,青年失业主要是指在15至24岁的劳动力中,每天工作不足1小时但能胜任并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国际劳工组织主要使用4种指标来测量青年失业率:(1)青年失业者占青年总劳动力的比例;(2)青年失业者与成年失业者的比例;(3)青年失业者占失业总人口的比例;(4)青年失业者占青年人口的比例。

由于各国的统计方法不同,因而统计结果存在很大出入。如学生在大部分国家不被视作就业人口,而另一些国家则把主动寻找职业的学生视作就业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失业主要是对城市而言,因为农村人口不属于失业者范围,他们也得不到失业补助金。有些专家甚至提议使用“非就业人口”的概念,以便把失业者和缺乏就业勇气者加以区别,因为后者虽期望就业,但因自认为一时找不到工作而不去积极寻找,一旦就业环境好转,他们很快就能就业,因此不应被视作失业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青年失业人数稳步攀升。如表1所示,ILO发布的“2004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指出,2003年全球青年失业人数达8800万人,比1993年增长26.8%,青年失业率从1993年的11.7%上升到2003年的历史最高点14.4%,占全球总失业人口的47%。为数众多且日渐增长的青年失业群体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其中以非洲的中东部和北部的青年失业率最高,达25.6%,撒哈拉以南地区为21%,亚洲最低为7%,发达国家为13.4%(ILO, 2004)。“2004年经济合作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就业展望”显示,2003年欧洲发达国家中有5个国家(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芬兰和希腊)的青年失业率超过20%;转型国家如波兰的青年失业率高达43%,斯洛伐克也高至33.1%(OECD, 2004)。

表1:1993、2003年全球青年失业情况

青年失业率(%)

1993 2003 增长% 全球

11.7 14.4 23.1 发达国家

15.4 13.4-13.0 转型国家

14.9 18.6 24.8 东亚

4.8 7.0 45.8 东南亚

8.8 16.4 86.4 南亚

12.8 13.9

8.6 拉美加勒比海

12.4 16.6 33.9 中非北非

25.7 25.6-0.4 撒哈拉以南非洲 21.9 21.0-4.1

资料来源:ILO“2004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

二、发达国家青年失业现状分析

1.发达国家青年失业概况

青年就业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结构改革、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严重阻碍了青年的就业,使全球范围内的青年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作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也未能逃脱青年就业问题的困扰。一项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范围内针对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1997年15~24岁青年失业率为13.4%,总数在1000万人左右,约比成人失业率高一倍。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许多公司的合并或倒闭引起了大批裁员,仅2001年第一季度,遭解雇的工人就有40.6万多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万多人,而其中的40%以上都是青年。2001年“9•11”事件又使约80万青年失掉了工作。截止20世纪末欧洲约有680万青年失业者。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对103个国家青年失业率进行测算,数据如表2,显示了青年失业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1999年欧洲5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都超过了20%。

表2:1999年部分发达国家青年失业率

国家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希腊

芬兰

德国

青年失业率 12.1%

14.4%

25.9% 32.8% 42.5% 27.9%

27.2% 8.5%

资料来源:OECD数据库

2.发达国家青年失业群体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

(1)从总量上看,青年失业率普遍高于成人,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和过渡性

青年失业率高于成人失业率,发达国家青年失业率虽低于世界平均比率,但形势依然严峻。在几乎所有国家中,青年的失业率都远远超过成年人。ILO(2004)对1993及2003年世界青年及成人失业状况的数据考察证实了这点。由表3可知,从全球范围来看,2003年青年失业率是成人的3.5倍,而且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一比率一直保持在3倍以上。而发达国家的青年失业率与成人失业率之比相对较小,平均而言前者为后者的2.3倍。

表3:1993、2003年全球青年、成人失业情况

青年失业率(%)青年失业率/成人失业率

1993 2003 增长% 1993 2003 全球

11.7 14.4 23.1 3.1 3.5 发达国家 15.4 13.4-13.0 2.3 2.3

资料来源:“2004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

青年失业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意大利经济学家奈尔•奥•希金斯(Niall O' Higgins, 1997)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年失业水平的波动幅度十分剧烈。以挪威为例(见图1a和1b),成人失业率随时间变化较平稳,但青年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青年的失业波动幅度明显较大;其他发达国家也呈现同样特征。

附图

图1a:挪威1972-1995年不同年龄段男性失业率(%)

附图

图1b:挪威1972-1995年不同年龄段女性失业率(%)

图1a、1b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转引自1997年ILO专家奈尔•奥•希金斯的报告:“挑战青年失业”

青年失业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英国经济学家保罗•赖安(Paul Ryan, 2001)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年失业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持续下降趋势。奈尔•奥•希金斯(Niall O' Higgins, 1997)根据年龄、性别等对18个工业国的细分研究发现,大部分国家的失业率随年龄而逐步下降,即15~19岁青少年的失业率最高,20~24岁青年失业率较青少年有明显下降,成人失业率最低。其中,男性失业率随年龄下降的有11个国家,女性失业率随年龄下降的有14个国家;另有一部分国家的失业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倒U形,即20~24岁青年的失业率最高,成人失业率最低,这点对于男性而言更为显著。因此,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 1976)认为,青年失业现象主要是摩擦性失业,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不必对此过分忧虑。

(2).从结构上看,青年失业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其中青年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尤其值得关注

按性别区分。ILO(2004)的数据显示,青年失业在发达国家内部存在显著差异,如法国1995年15~19岁女性失业率为同龄男性的2.6倍。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女性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并未好转,与男性的差距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如德国,1992年15~24岁女性失业率为同龄男性的1.2倍,25~54岁女性的失业率为同龄男性的1.8倍,意大利1995年的这一数字分别为1.2倍和1.9倍(Niall O' Higgins, 1997)。而且,相对于男性,女性多从事低报酬的工作。

按种族区分。布赖恩•贝克等人(Brian E.Becker and Stephen M.Hills, 1980)的研究表明,种族差异对青年失业的影响十分明显。在美国,1995年青少年的平均失业率为17.3%,其中黑人青少年的失业率为35.7%,白人青少年的失业率仅为15.6%,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况。1997年英国教育和就业部门统计得出,少数民族青年的失业率为17.6%,而白人青年失业率仅为7.7%(Niall O' Higgins, 1997)。德•艾米克和马克斯韦尔(D' Amico, R., and Maxwell, N.L., 1994)的研究指出,不同种族青年就业机会的差异使得青年黑人的工资水平显著低于白人。

按健康状况区分。在劳动力市场中残疾人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众多研究表明他们的劳动力参与率(指15或15岁以上的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很低,失业率很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残疾人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恶化。在青年劳动力市场上也不例外。斯赖、杜森堡和蒂斯利研究了英国1994和1995年年轻残疾人的劳动参与和失业情况(见图2a和2b),结果表明:各年龄层的残疾青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均低于健康的青年人,其中尤以20~24岁最为严重;与此对应,各年龄层的残疾青年人的失业率均高于健康的青年人,其中尤以16~19岁最为明显。

附图

图2a:1994年英国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区分的劳动力参与率(%)

附图

图2b:1994年英国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区分的失业率(%)

资料来源:斯赖、杜森堡和蒂斯利,“残疾人与劳动力市场:基于劳动力调研数据的发现”,《劳动力市场趋势》,p439-459,1997年版

按技能和教育水平区分。通常情况下,人们接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率相对而言越低,发达国家亦不例外。表4表明,青年文化水平越低,失业率越高。

表4:1994年发达国家不同教育程度青年的失业率(%)国家

初中以下

高中

专科

大学

国家

初中以下

高中

专科

大学

奥地利

4.9

2.8 1.3 1.8

挪威

6.5

4.7 3.6 1.5 比利时

12.5

7.1 3.4 4.0 葡萄牙

6.0

6.2 2.7 2.4 丹麦

17.3 10.0 6.0 5.0 西班牙

21.3

19.4 18.5 13.8 芬兰

22.7 16.4 11.1 6.6

瑞典

8.8

7.6 3.9 3.4 法国

14.7 10.5 7.6 6.1

瑞士

5.1

3.4 2.53 3.7 德国

14.2

9.0 6.1 5.0

英国

13.0

8.3 5.3 4.7 希腊

6.2

8.7 6.5 7.2 澳大利亚 10.2

6.9 5.4 3.9 爱尔兰

18.9

9.7 6.4 3.4 加拿大

14.3

9.0 8.5 5.2 意大利

8.4

7.5 4.3

平均

111.9

8.3 6.3 4.9

资料来源:马丁•戈弗瑞,“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就业政策:预防及治理”,世界银行工作报告,2003

以上对青年失业的总量特征分析表明,青年失业问题本质上是基于青年特性而出现的暂时性、过渡性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青年失业问题将逐步消除;然而,青年失业的结构性特征分析又表明,青年失业问题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就业困难的青年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残疾人、女性和贫困人群等。

三、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现状分析

1.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概况

近几年来,受经济转型和产业重组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就业状况越来越糟,而青年又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如表5所示,这些国家的青年失业率普遍偏高,连最低的南亚也比发达国家高出0.5个百分点。

表5:2003年部分地区的青年失业率(%)国家

转型国家 中非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东南亚 南亚

发达国家

青年失业率

18.6

25.6

21.0

16.4 13.9 13.4

资料来源:ILO“2004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青年就业与失业的比率并没有因为正式教育的增加而得到明显的改观。相反,全世界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只得在学校停留更长时间,延续他们的教育。很明显,这种方法对发展中国家那些贫穷的人以及不能支付正常学费的人,是不可能的选择。

除了结构、就业规则和教育方面的因素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许多转型中国家,人口增长是导致青年失业比率上升的主要因素,比如在波兰,婴儿出生高峰期导致了就业的高峰期。虽然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在缓慢下降,但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口暴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据ILO称,“在全球范围内,将涌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口数量将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从现在(2002年)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年轻劳动力涌入市场,这个数量比1990年发达国家的整个劳动力人口还多。”

关于失业青年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从国与国的对比中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的模式。尽管相对于大龄工作者,年轻人的失业持续期显得稍短,但是这个区别并不是实质的。当一个人开始第一份工作或一个新的工作之前,会出现短暂的失业时期,因此相对来说,这不是问题,但是长期的频繁的失业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相当有害的,原因是:(1)早期的失业会对一个人今后的创造能力产生持久的打击;(2)再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会引发一个人从青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甚至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吸毒、高犯罪率和单亲家庭;(3)青年的高失业率还会导致一种普遍的与社会和民主参与相隔离的情绪,使之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在许多国家,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青年失业现象更为严重,即使失业率没有增长,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调查数据显示,青年失业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来讲已经越来越制约其经济的发展和转型的效果。

作为经济结构重建的影响,在转型中国家,青年失业率在20世纪90年代上升相当快(1999年,波兰、保加利亚、斯洛伐克超过30%)。青年失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远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在拉美,17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显示出高于25%的青年失业率。在近来可得到的数据中,南非(56%),阿尔及利亚(39%),摩洛哥(35%),埃及(34%),牙买加(34%),多明尼加共和国(30%),在发展中国家里,这些国家显示出最高的青年失业率。

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女性的失业率远远超过男性,在埃及、苏里南和多明尼加共和国,女性的失业率高达男性的两倍,这也说明社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想自己挣钱,而不是像她们的母亲那样做家庭主妇。在转型国家,男性与女性的青年失业率没有一个明确的模式:当女性失业率在一些国家较高时(比如克罗埃西亚、捷克斯拉夫共和国、马其顿、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在另一些国家就较低(比如匈牙利、拉脱维亚、俄罗斯和乌克兰),但是,总的来讲,转型国家的青年女性失业率仍略高于男性。

在许多国家,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青年人的失业率都远远超过成年人,甚至是成年人的两倍,年轻人(15~24)失业与成年人(25岁以上)失业的比率在埃及高达4.9,哥伦比亚2.3,智利3.0,洪都拉斯2.3,印尼共和国7.4,朝鲜共和国3.1,斯里兰卡7.4。在东欧国家,比率一样很高:保加利亚2.2,爱沙尼亚2.0,罗马尼亚4.7,斯洛文尼亚3.7。在一些国家,青年失业在整个失业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孟加拉共和国79.4%,柬埔寨59.6%,埃及64.5%,危地马拉56.4%,巴拉圭51.0%,斯里兰卡62.9%。

2.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青年失业群体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

(1)从总量上讲,青年失业率远高于成人

前面已经说过,几乎所有国家的青年失业率都远远超过成年人。由表6知,从全球范围看2003年青年失业率是成人的3.5倍,而且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一比率一直保持在3倍以上。其中,发达国家的青年失业率与成人失业率之比相对较小,平均而言前者仅为后者的2.3倍;在发展中国家,差距则相当大,2003年南亚青年失业率是成人的5.9倍,东南亚达4.8倍,非洲也在3倍以上;转型国家青年与成人的失业差距自1993年以来有所缩小,目前仍有2.4倍。

表6:1993、2003年全球青年、成人失业情况

青年失业率(%)

青年失业率/成人失业率

1993 2003 增长% 1993

2003 全球

11.7 14.4 23.1 3.1

3.5 发达国家

15.4 13.4-13.0 2.3

2.3 转型国家

14.9 18.6 24.8 2.9

2.4 东亚

4.8

7.0 45.8 3.1

2.9 东南亚

8.8 16.4 86.4 3.9

4.8 南亚

12.8 13.9

8.6 5.9

5.9 拉美加勒比海

12.4 16.6 33.9 2.8

3.1 中非北非

25.7 25.6-0.4 3.4

3.3 撒哈拉以南非洲

21.9 21.0-4.1 3.6

3.5

来源:ILO“2004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

(2)从结构上看,青年失业具有不平衡性,弱势群体变得更加弱势

按性别区分。ILO(2004)的数据显示,就地区平均情况而言,发展中国家(除发达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转型国家青年女性的失业率明显高于青年男性:在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前者为后者的1.48倍,非洲的中东部和北部前者为后者的1.4倍(见图3)。

附图

图3:2003年按性别区分的各地区青年与成人失业率(%)

资料来源:马丁•戈弗瑞,“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就业政策:预防及治理”,世界银行工作报告,2003

按家庭经济状况区分。世界银行专家马丁•戈弗瑞的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对青年失业有显著影响,他按人均收入由低到高把1997年12个拉美国家的家庭划分为1~4个等级,其中等级1、2、3、4分别代表最贫困家庭、较贫困家庭、收入中等家庭和收入较高家庭,表7显示,家庭经济状况越贫困,青年失业率越高,最贫困家庭的青年失业率是最富裕家庭青年失业率的2~10倍。

表7:1997年拉美国家不同收入等级家庭青年城市失业率(%)

合计 等级1 等级2 等级3 等级4 阿根廷

46 玻利维亚

17 巴西 23 10 智利 26 哥伦比亚 44 15 哥斯达黎加 13 27 厄瓜多尔 32 洪都拉斯

20 墨西哥

19 巴拿马

45

17 乌拉圭

36 15 委内瑞拉 34 12

资料来源:马丁•戈弗瑞,“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就业政策:预防及治理”,世界银行工作报告,2003

按技能和教育水平区分。正如前文所说,人们接受的教育水平与失业率呈负相关。例如,南非失业青年中有将近2/3的人没有获得高中文凭,拉美也是如此。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转型国家,青年文化水平越低,失业率越高(见表8)。

表8:1998年转型国家不同文化程度青年的失业率(%)

大学文化水平

高中文化水平

高中以下

大学

大专

普通高中 职业高中

文化水平捷克

资料来源:马丁•戈弗瑞,“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就业政策:预防及治理”,世界银行工作报告,2003

值得注意的是,与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不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高学历失业的独特现象:文化水平越高的青年越容易失业。例如,1986年,印度尼西亚15~24年龄段人群中,受过初等教育或以下的失业率很小,而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的青年的失业率达两位数,有的甚至超过30%。类似地,柬埔寨(1997年)、斯里兰卡(1993年)、埃及等国的最高失业率出现在较高文化水平的人中(Martin Godfrey, 2003)。世界银行专家罗摩•马丁根据斯里兰卡1995年就业调查数据,对失业与劳动力的特征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失业可能性最大的是青年以及那些具有O和A水平的人(分别相当于10年和12年的文化水平)(Rama Martin, 1999)。

四、全球青年失业趋势

通过以上的概述可以看出,全球青年失业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呈现以下趋势:

1.青年失业的长期特征将愈加明显

由于失业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因此,挪威经济学家托利德•哈默(Torild Hammer, 1997)等人指出,青年的早期失业经历有可能使得他们陷入长期失业境地。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布伦(Richard Breen, 1992)等人的研究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以来,OECD国家失业青年中长期失业者的比重显著上升,虽然总体上青年长期失业率低于成人的长期失业率水平,但从绝对量上看,青年的长期失业问题在OECD国家已十分严重,并成为青年失业的主体。1995年,青年长期失业率超过50%的OECD国家有8个,其中意大利最高,达80.9%,希腊为73.9%,英国、德国、葡萄牙和澳大利亚也已接近50%。

2.青年失业的性别比例加大

虽然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性别比例不太明显,但是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青年女性失业率明显高于男性。虽然各国都在关注青年弱势群体,可由于女性固有的弱势严重制约其发展,所以一定的时间段内通过各国的努力女性就业难的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想得到显著的改变还是要假以时日的。因此青年女性失业仍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困扰各国政府。

3.青年失业率仍将高于成人

尽管青年在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与成年人相比相对欠缺是导致青年失业率高于成人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年在各种现实的冲击下的心理反应及态度也极大影响青年的就业率,如青年在失业后易于变得叛逆、愤懑、轻狂与浮躁,在首次工作不满意的情况下,或者经过在一定时间的培训重新寻找工作或者日益堕落坠入无业游民的行列,这样就势必会造成较高的青年失业率。而成人则不同,他们已成家立业,担负起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做出决定之前一般都会三思而后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失业后是不会自甘堕落的,或者努力找工作或者参加培训充电为将来做准备。显然,这两个群体对失业的截然相反的态度导致青年失业率仍将高于成年人。

由此可见,青年失业的长期性将愈加明显,势必给青年的健康成长带来各种各样不利的影响;青年女性的失业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会给社会的和谐均衡发展带来种种弊端;青年失业的总体趋势仍将高于成人,给青年工作造成很大压力;由于经济转型或经济实力不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问题仍比发达国家严重,需要各国的积极应对。

五、结语

本文从青年失业的全球数据出发,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的青年失业现状,失业青年不同群体的状况和特征,由此而得出的全球青年失业问题严重,且迫切有待解决的结论值得深入思考,同时,文中对青年失业特征以及不同群体的分析又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国际劳工局,2000:《世界就业报告》(1989-1999年)

[2]胡鞍钢、程永宏、杨韵新等著,2002:《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刘燕斌主编,2000:《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裘元伦、罗红波主编,1998:《中国与欧洲联盟就业政策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

[5]杨雪著,2004:《欧盟共同就业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Brian E.Becker and Stephen M.Hills, 1980, “ Teenage Unemployment: Some Evidence of the Long-Run Effects on Wages” ,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15, 354-372.[7]D' Amico, R.and Maxwell, N.L.1994, “ The Impact of Post-School Joblessness on Male Black-White Wage Differentials, ”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3, No.2, pp.184-205.[8]Martin Godfrey, 2003, “ Youth Employment Policy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Preventions as well as Cure” , Youth Employment Workshop,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9]Niall O' higgins, 1997, “ The Challenge of Youth Unemployment” , Geneva, ILO.[10]Paul Ryan, 2001,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9(1);34-92.

第五篇:国外失业状况及就业政策比较

国外失业状况及就业政策介绍

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1998/1997世界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估计,全球失业和半失业人口近10亿,约占全球可劳动人口的30%。可见失业是世界性难题,长期以来各国为解决失业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这也中国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各国的失业状况:

由于受石油危机和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世界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超过了3400万,其中欧盟国家的失业问题最为严重。自从80年代初,欧盟国家的失业率持续在10%左右,已成为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西班牙的失业率曾高达22%,比利时的失业率为14.9%,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失业率也都在12%左右。1991年至1996年期间,欧盟经济处于滑坡阶段,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6%,总共减少了440万个工作岗位。直到1993年中期,情况才开始好转。欧盟整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97年达到2.4%, 1998年达到2.8%。1995–1996年,欧盟就业状况开始好转。就业率从1994年的60.1%上升到1996年的60.4%。1996年,以下8个成员国就业率上升:卢森堡1.3%, 荷兰1.2%, 西班牙0.8%, 爱尔兰0.8%, 丹麦0.5%, 希腊0.5%, 葡萄牙和英国0.5%。这些国家的GDP产出在1996年普遍高于2%。另外,意大利就业率仅增长0.2%, 比利时和芬兰未变;法国下降0.2%;德国下降0.7%;奥地利下降1%;瑞典下降1.8%。就业的增长主要是非全时工作岗位的增加。全日制工作占就业的比例两年中几乎没有变化,1994年是55.1%;1996年是55.2%。

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的失业率在工业化发达国家中较低,约为5%。,1997年11月失业率已降低到4.6%,为24年来的最低点。

东欧国家,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失业率平均达到15%左右。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问题成为这个地区的难题,泰国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较严重,失业人口在1998年上半年达到200万。日本创下45年的失业最高纪录,失业人数达到277万人。香港、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台湾和泰国这些国家或地区在1998年的失业人数总共达到2158万,比1997年多了890万,它们的平均失业率将从3.2%上升到7.7%。其中,印尼有600万人失业,从而使这个国家的失业人数上升到1031万。

面对失业难题,每个国家都推出了相应的就业政策:

1.欧盟的就业政策

欧洲的学者认为:欧盟持续的高失业率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发展结构性问题,仅靠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水平、增强适应能力和流动性。94年欧盟委员会通过的〈欧盟社会政策白皮书〉,规定了1994-1995年解决失业问题的策略:

1.为增加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的活力,鼓励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必须进一步克服成员国的保护主义和强化竞争机制,完善欧盟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建立创业机制;

3.单一货币和统一市场可以稳定物价,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获益;成员国将得到低利率,有利于增加就业投资;

4.制定欧盟就业行动法令,向成员国提出下列义务: 5.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加劳动者的就业适应能力; 6.降低非工资性劳动成本;

7.采取措施鼓励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减少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8.制定有效措施帮助那些受失业打击最严重的群体。9.欧盟社会基金集中用于增加就业的投资。

1997年6月,〈阿姆斯特丹协议〉(Amsterdam)被称为欧盟就业政策的分水岭, 它的重大贡献在于:劳动就业问题与欧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被融为一体,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被列为重要专章写进协议,抵制失业和创造高就业成为欧盟共同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欧盟一些成员国的报告表明他们已经采取有效措施,将失业救济和促进就业的服务结合了起来:失业救济的领取资格、期限、给付水平已经采取新的紧缩政策; 失业者的利益与是否积极接受就业训练和寻找工作联系起来。

1994年以来,在丹麦,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变消极的单纯的失业给付为积极的就业支持给付。失业金的给付期由7年降到5年;失业的第一和第二年内未能找到工作者,视为长期失业者进入‘就业促进期’,他们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所提供的就业训练。丹麦政府已创立了一系列的服务于长期失业人的就业训练结构,包括:为那些可以被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雇佣从事日常工作的失业者提供日常工作岗位培训,并给付一定的工资性补贴;为那些不能从事日常工作的失业者由地区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加以限定以后,作为特殊的失业群体,给予更优越的就业服务,对其培训可在私人或公有企业中进行实施各类带薪或不带薪的教育,包括脱离劳动力市场的教育假。1997年有8.7万人参与了积极就业服务,比1996年增加5千人。

在德国,政府推行失业保险,除国家公务员和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外,其他所有在就业年龄以内的人中均实行失业保险。现行的失业保险费缴纳标准为工人毛工资的6.3%,由雇主和雇员各缴纳一半。发放失业保险费标准是:有小孩的为本人失业前纯工资的69%,无小孩的为60%,并根据失业保险费缴纳的期限确定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期限。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已满,仍未就业,改发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的给付标准,需扶养子女失业者领到失业前最后一次本人纯工资的58%,其他人为56%。在瑞士,政府鼓励个体经营,自主就业,鼓励企业富余职工自愿组织经济实体。工商、税务、劳动等有关部门优先办理各种手续,在减免税金、低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这样,使大批劳动力和企业富余职工走上自主就业之路。同样,在希腊自谋职业者在就业者中的比重,在欧盟国家中居于首位。据统计,在农业部门和家庭型企业中,有一半劳动力为自谋职业者。为了鼓励失业人员自谋 职业,政府在一项促进就业计划中规定,将为失业者每人提供90-140万德国马克的费用,资助他们自谋职业。

在匈牙利,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来帮助青年就业。匈牙利青年失业率也增长很快,1993年达到了13.6%的最高纪录。失业者中50.8%的人处于35岁以下。其中,16-19岁的人失业率最高,占38.5%。面对这种情况,匈牙利政府感到仅仅靠本国的力量还不够,于是求助于世界银行。1997年9月11日,世界银行同意向匈牙利政府提供6010万美元的贷款,用以实施“匈牙利青年培训工程”,帮助青年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从而降低青年失业率。这一工程将为青年就业提供设备、软件和技术支持,实施就业培训项目。

在荷兰,政府努力降低低工资劳动者的非工资性劳动力成本。当雇员工资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1.15倍时,雇主可从政府得到税收的减免优惠。1997年在最低工资水平上,这一政策减免每个工人每年830埃居,相当于雇主社会保险交费总额的28%,也相当于雇员工资总额的5%。1998年,这一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将倍增。如果企业雇用了长期失业者,税收减免额更大。这一政策的成本1997年为4.2亿埃居,1998年将达5.45亿埃居。

2.美国的就业政策 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强技术培训。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熟悉的行业将改变工作方式,有些行业将消失,必使得大量的职工失业,要解决这些职工的再就业,就必须提高这些失业人员的技能,通过培训,使失业者提高技术素质,扩大就业领域,从而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美国把技术培训作为解决再就业的根本途径,就业培训对降低失业率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电子计算机新用途的开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因此就必须培训一批具有专业才能的人才。随着工作的日益复杂,许多工作方式改变,工人感到有必要接受培训和深造,使自己创造符合不断变化的雇佣条件。据克林顿在1997-1998财政预算说明中介绍,约有70%的失业者在培训后找到了新的工作。

3.亚洲各国的就业政策

在日本,政府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日本把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放在中小企业主渠道上。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他们根据一个时期的就业状况,政府通过增拨财政预算、降低企业税费、提供优惠贷款等政策,既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增大,又促进就业岗位增加,抑制失业率上升。目前,日本中小企业达千家,就业人数占整个劳动力80%以上,为国家创造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60%之多。

在泰国,政府鼓励广辟新领域,实施开发型就业。首先,开发落后地区,促进公益部门扩大就业,并从改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入手,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兴办第三产业就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再次,引导和组织劳动输出,该国以控制外国人到国内就业的方法,推动劳务出口,要求雇佣的外籍人员必须是本国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无技术的外籍人员尽量限制。在减少外国人非法入境工作的同时,通过国际劳务合作,扩大国外就业的规模。

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采取“流动铁饭碗”的政策措施。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以新工种换旧工种,也就是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的衔接体制,保证绝大多数下岗人员有重新就业的机会,不是砸“碗”,而换个“碗”吃饭。这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对整个国家的下岗人员进行重新组合,使富余人不简单地被推向社会,而是采用政策手段,强制培训分配上岗,这对下岗职工来说无疑是减轻了许多负担。

下载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年大学生就业成才状况的研究

    青年大学生就业成才状况的研究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详实了解大学生就业成才的自我意识、社会评价,分析就业成才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成才探索积极有效的途径。调研主要......

    失业青年就业意向及工作对策的研究

    失业青年就业意向及工作对策的研究内容摘要本课题对浦东新区失业青年的抽样调查研究表明,这些青年自谋职业能力较弱,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在就业方面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支持,否......

    中心城区失业青年就业、创业问题的研究

    中心城区失业青年就业、创业问题的研究内容摘要青年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区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引导失业青年就业创业已经成为我区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本课题通过对我区失业青......

    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

    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内容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当前青浦农村青年基本状况的分析,在对农村青年的就业情况、学习生活情况、社会参与情况、价值观和信仰理念等方面......

    关于促进失业青年就业的思考

    关于促进失业青年就业的思考 内容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是影响青年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青年的就业困难和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课题通过......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

    下岗失业青年、青年农民工就业见习协议书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下岗失业青年、青年农民工就业见习协议书甲方: (见习单位)乙方: (见习人员)为明确见习青年、见习基地的权利与义务,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甲、乙双方......

    某县青年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合集]

    关于某县青年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XXX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07春届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人民群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