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01:1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

第一篇: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

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当前青浦农村青年基本状况的分析,在对农村青年的就业情况、学习生活情况、社会参与情况、价值观和信仰理念等方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青年在当前上海农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对共青团组织如何围绕当前农村青年的特点,提高服务水平提出了工作对策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农村青年生存发展基本状况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本调查共发出问卷700份,收回690份,其中有效问卷667份。本报告中所用的统计数据均为有效数据,即去掉缺省值之后的数值。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5.7%,女性占54.3%,平均年龄为27.01岁。就文化程度而言,2.7%的调查对象是小学及以下,初中比率最高,占48.0%,高中或中专占37.3%,大专及以上占11.9%。调查对象中,有15.6%的人是共产党员,48.0%的人是共青团员,0.5%是民主党派人士,而没有参加任何政治组织的占41.2%。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是:未婚占31.1%、已婚占66.9%、离婚占2.0%。20.7%的调查对象目前居住在城镇,79.3%居住在农村。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农村青年的工作情况

1、从业状况

目前,青浦青年在企业里工作占49.5%,其后依次是种粮(11.4%),当干部(9.2%),在外面打短工(5.5%),做小生意(3.0%),养鱼(0.8%),种水果(0.3%),其它农活(0.3%),其它工作为12.3%。另外,无业者的比率也有7.7%。青浦区农村青年第一次工作时的平均年龄为18岁。在第一次工作的职业中,乡镇企业职工占35.4%,比率最大;其次是农民(20.2%)、外企员工(12.4%)、专业技术人员(6.0%)、个体户及私营企业主(6.0%),选择“其他”的比率为9.6%。第一次工作的获得以亲友介绍的比率最高(29.4%),其次是自荐应聘(20.8%)、毕业分配(19.3%)、人才市场介绍(9.3%)、直接回乡(8.9%)、组织调动(6.9%)。通过亲友关系介绍工作是农村青年的首要方式,这既与农村传统思想有关,又与现行就业体制的不健全相联系。

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年,最忙时每天平均需要6.14小时干农活,一年之中平均有3.11个月最忙,这一方面显示了农业劳动的季节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青浦区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目前,84.9%的调查对象家中的责任田仍然是自家耕种,15.1%的人将自家责任田转由他人承包。在自家种责任田的人中,选择主要由父母耕种的占74%,自己耕种的占17.9%。同时,绝大多数家庭承包土地是用来种粮食,其比率为92.5%;其后依次是:种蔬菜(20.9%)、种水果(4.5%)、养鱼(2.6%)、养花种草(0.9%),其它是3.2%。这与这些年由于粮食价格下调,单位面积成本较高有关。

从事非农工作的青年,一天的工作平均实际要花7.42个小时才能做完,包括加班在内的一天的工作时间平均为9.25小时。工作强度总体上一般,选择“强度一般”的人占55.6%,认为“工作很累”的占33.1%,只有11.4%认为“工作较轻松”。但大部分人(72.2%)感觉自己工作一天回家后特别想休息。奖励情况与工作强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得到了奖励”的人中有43.5%的人感觉“工作很累”,远高于“未得到奖励”人中“工作很累”的比率(25.7%)。奖励、提升及提高工资是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2、对工作的满意度

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村青年对当前工作还是满意者居多,42.7%的人满意当前的工作,44.5%对满意程度说不清,只有12.8%的人不满意当前的工作。49.0%的人愿意继续从事当前的工作,选择“现在讲不清”的人占41.1%,只有9.9%的人愿意继续从事当前工作。在企业工作和当干部的青浦农村青年对自己的工作更满意,从事这两种职业满意率都是47.5%,远大于从事其它职业的青年。做小生意的满意率是35.7%,种粮青年满意率是32.8%,都高于自己这一职业群体中选择“不满意”的比率。只有打短工的不满意率(23.5%)高于满意率(20.6%)。但是有相当多的青年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说不清”,这或许是农村青年安于现状追求生活稳定的观念的一点反映。

3、希望获得的就业支持

一是技术援助。大部分人(67.9%)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农业技术指导,另外32.1%的农村青年认为无所谓。但实际上只有13.0%的家庭经常得到镇或村里的农业技术指导,有38.8%的家庭偶尔得到过指导,其余48.2%的家庭则从来没有接受过指导。这显示了农民家庭在追求农业技术进步方面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有关方面应该适当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力度,以适应和满足农民的合理要求。

二是贷款支持。一般农村青年如果想自己创业(做小生意、加大农业投入等),资金筹措是一大难题。调查显示,只有9.6%的农村青年从银行或信用社贷过款,另外90.4%未曾得到过贷款。当问及“贷款是否容易”,56.7%的调查对象认为“一般老百姓很难贷款”,相信“只要按正常手续就能贷款”的比率为26.8%,认为“只要有抵押品就能贷款”,“只要有关系就能贷款”的比率分别是13.0%、3.5%。大部分人对自己能从银行或信用社贷款表现出不自信或怀疑的态度。

(二)农村青年的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年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平均为2.04小时,标准差为1.74小时;去年一年用于学习与培训的花费平均为1570.76元,但标准差比较大,为2009.62元,花费金额从10元到15000元不等。大多数参加工作的农村青年认为知识或技术是做好工作的主要条件,大多数人(70.6%)在家自修学习,曾自费参加过各类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占44.6%。他们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有关自己工作的技术和业务知识”(21.8%),其次是外语、计算机等技能(16.8%),法律知识(11.9%),读书拿文凭(11.3%),科技知识(11.2%),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方法(7.3%),有关家庭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6.6%),政治理论和国家政策(5.3%)。

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年家里有电脑的比率仅为13.2%,大部分人没有电脑。曾有过上网经历的比率仅为16.9%,83.1%的人从未上过网。上网者中,最多的是查找学习中需要的资料(11.1%),其次是无具体目的的网上漫游(10.0%),然后是在网络上交友(8.7%),而“了解致富的最新途径”、“网络学习”的比例只有4.9%、4.3%。信息技术在农村如果能够适当运用,应该能为农民收入的提高,为缩短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青浦农村的现实情况远远不能让人满意。

(三)农村青年的婚姻生活情况

调查显示,在已婚和有恋人者当中,与配偶或恋人的认识方式最多的是亲属介绍(38.1%),其次是自己认识(32.6%)、朋友或同学介绍(25.0%)、父母介绍的最少(4.3%)。通过别人介绍的比率比自己认识的比率要大得多,说明农村青年寻找配偶或恋人的选择面还不是太大。配偶或恋人的籍贯是本地农村的占71.1%,本地城镇占16.5%,外地农村占6.4%。大多数青浦农村青年还是在本地农村附近寻找对象。女性配偶在本地农村、本地城镇及上海市区的比率(58.2%、61.0%、62.5%)明显高于男性(41.8%、39.0%、37.5%),而男性青年到上海其它郊县、外地农村和外地城镇的比率分别是69.2%、71.9%、62.5%,又大大高于女性青年的比率(30.8%、28.1%、37.5%)。

除购房以外的结婚费用,27.7%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3万元左右,其他依次为:2万元左右(26.4%)、5万元左右(24.6%)、8万元左右(8.0%)、选择10万以上的比率不到5%。平均每人的结婚费用约4.5万。其中25岁以下的预期结婚费用主要集中在5万及以上(≥64.4%),25岁以上主要集中在5万元及以下(≥73.4%)。

在未婚者中,结婚后愿意与父母或公婆住在一起的比率是49.4%,认为无所谓的比率为36.2%,不愿意的占14.1%。愿意住在一起的原因依次为:“一家人何必分开”(33.7%),“可让父母帮助带孩子”(33.6%),“父母年纪大了要照顾”(24.1%),“父母无收入,需要在经济上赡养他们”(10.5%)。“住房紧张”和“收入低,父母可贴补”(6.9%)。在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条件下,大多数的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

(四)农村青年的人际交往和休闲方式

青浦农村青年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时主要从事的活动是聊天(58.5%),其后依次是:娱乐活动(22.7%),交流与切磋与工作有关的技艺(12.1%),共同学习(6.3%)。聊天是最普遍的交流方式,而交流技艺和共同学习所占的比重不大。在三种主要活动中,聊天比率最高的是打短工者(66.7%),娱乐活动比率最高的是干部(34.4%),交流切磋工作的则是以做小生意的比率最高(35.9%)。

农村青年每天用于闲暇活动的时间平均约为2.84小时,休息的时间平均为9.28小时。闲暇时间主要从事的活动依次为:看电视(30.0%)、读书与看报(19.0%)、听音乐(12.3%)、逛街(9.4%)、打麻将(8.9%)、棋牌活动(5.1%)。主要以室内的个人活动为主,与城镇青年相比,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较为枯燥。

另外在消费态度上,样式和品牌不是农村青年的购物首选。青浦青年在购买商品时,最为注重的是:质量(32.4%),价格(29.3%),样式(19.7%),品牌(14.1%),产地(4.3%)。农村青年他们在消费上还是比较理性的。

(五)农村青年的社会参与情况

1、社会参与意识不高

调查显示,大部分青浦农村青年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是太高。50.9%的人曾经参加过志愿性的公益活动,另外49.1%的人从未参加过志愿性的公益活动。对村里的事情,表示关心的比率只有33.9%,大部分人(55.9%)表示“说不清”。对于村里的干部选举,也只有40.4%的表示关心,选择“无所谓”的比率有52.0%,占大多数。在竞选村干部方面,表示“愿意”的比率是37.2%,“不知道”和“不愿意”的分别占36.0%和26.8%。有一部分青年虽然对村里的干部选举表示关心,但自己却不愿意亲自参加村干部的竞选。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青年中,党团员最多(79.1%、59.2%);在愿意参加村干部竞选的青年中,以干部(61.7%)和做小生意(47.4%)的比率最高。

青浦农村青年对单位团组织工作的评价,满意占39.4%,说不清占45.4%,不满意占15.2%。目前共青团活动在农村青年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希望工程(34.6%)、青年志愿者活动(23.1%)、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18.1%)以及青年岗位能手(5.1%),但仍然有十分之一以上青年对于团组织的活动不知道。因此,怎样根据当代青年的特点,发挥共青团的优势,组织好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社会活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农村青年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依次为:廉政建设(15.9%)、社会治安(14.1%)、就业问题(13.1%)、环境污染(10.8%)、职工下岗(10.7%)、贫富分化(10.2%)、教育问题(9.9%)、假冒伪劣产品(6.8%)、经济困难(5.0%)。可以看出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经济问题(就业、下岗和贫富差距)是青浦农村青年眼中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本区各项改革,青浦农村青年最关心的依次为:减轻农民负担(21.9%)、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9%)、教育体制改革(14.3%)、农村产业结构改革(13.2%)、政府机构改革(7.4%)、农产品价格改革(7.2%)。

(六)农村青年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仍然是农村青年主流价值观。在看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有49.3%的人认为“集体代表普遍利益,个人应服从集体”,有38.1%的人认为“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应当突出个人利益”,只有12.6%的人认为“只有个人利益才是真实的,集体利益不过是个口号”,这说明传统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仍占主要地位,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注意个人利益。

对其他青年入党和入团的动机看法,55.7%认为“对个人发展有好处”,45.2%认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26.4%认为“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18.4%认为“为了承担某种道义和责任”,选择“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为11.3%、7.5%。自己的入党、入团动机主要是:“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占52.3%,“对个人的发展有好处”占20.9%,“为了承担某种道义”占10.3%。因此,在对他人和对自己入党入团动机的评价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是非观念和法制意识方面,在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律师或有关法律机构解决”(42.0%),“找政府有关部门处理”(25.2%)和“找单位领导解决”(11.4%)。而其它“私了”或者“自认倒霉”等消极方法所占比例很低。说明现在青浦农村青年的法制和纪律观念很强,处理问题不是凭一时冲动解决或自认倒霉,而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另外,对是否参加烧香拜佛、祭祖、做弥撒、算命、测字、请人看风水等迷信活动方面,“从没有参加”的占大多数,分别是66.0%、52.9%、97.0%、80.0%、95.6%、95.9%,这说明这些活动在青浦的农村青年中间没有太大发展空间。但也看到,对烧香拜佛和祭祖,偶尔参加比率为31.7%和37.8%,相对比较高,与历史遗传有关。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根据农村青年的职业特点开展工作

农村青年已经大部分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同时相当多的青年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准备不足,自身素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积极为无业青年就业创造条件

调查发现不少农村青年愿意到外地工作,要积极创造一些条件让有志青年到外地工作,尤其是在开发大西北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上海青年的聪明才智。

(三)丰富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

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比较枯燥的、较简单,与上海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共青团组织要将开展农村青年活动是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四)加强对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引导

整体上农村青年比较纯朴,但是价值观念也在多元化,他们在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也在日益追求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实现。因此,如何处理好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是当前农村青年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篇: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

青年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对闵行区150名16—25岁失业青年的基本状况的调查表明,本区失业群体中青年占据很大比例,失业青年又以单一化和初级化为主要特征。影响青少年就业的主观因素包括就业价值观念、自我价值的评估、人力资本等;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建议政府加大培育社会服务机构,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中增加就业求职的内容,同时正确引导青年把握劳动力市场趋势,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

失业青年 群体状况 就业政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就业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青年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就闵行区而言,青年失业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凸显,近年来在我区登记失业的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1999年为82.25 %,2000年为87.25 %,2001年为80.47%,显然青年失业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去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据一些专家学者预测,在加入“WTO”的最初几年我国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为准确把握本区失业青年状况,研究具体的工作对策,我们组织了这次针对16--25岁具有本市户籍的失业青少年展开调研,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学历等状况。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具体为结合团市委的社区青少年状况问卷调查,从中随机抽取150份样本。还采用资料分析和文献回顾等方法,参考了区劳动局提供的就业数据和相关情况等基本资料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跨国比较资料和文件及其他个别国家资料,了解就业政策的成效与差异。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闵行区失业青年群体状况

1、青年劳动力失业情况严重

截至2001年12月,闵行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共13662人,35岁以下青年达10994人,占80.47%。其中,16岁至25岁青年5623人,占41.16%;26岁至35岁青年5371人,占39.31%。对于25岁以下的失业青年来说,在学历方面,超过85%的失业青年具有相当于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在技能方面明显偏低,无技能证书超过25%,有技能证书者也多为初级与上岗证书,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证书者不超过20%。且这些失业青年大多缺乏工作经验,工作经历简单甚至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2、失业青年以三校生为主

调研发现,在整个失业青年群体中,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占了相当的部分(59.4%),其余大部分为初、高中学历。小学文凭只占一小部分。而三校生从学校毕业,手中持有的大部分为初级证书,少部分优秀的学生由学校组织继续学习直至拿到中级或高级证书。从劳动部门的数据显示,有70%左右的16---25岁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学历为中专、技校、职校及以下。受过中等教育或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失业青年是这个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

3、失业青年技能单一化、初级化

调查发现,每位调查者都具有一种技能,如电脑收银、电脑初级、商业销售等。但我们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持有中级和高级资格证书的占到多少比例。但结合参考上一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失业青年技能的单一化和初级化,是闵行青年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之一。

4、就业、就学心态比较消极

调研显示,60%的失业青年是在主动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和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而其余40%则没有进一步地工作和学习,选择了在家休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消极心态。

但如果单单归结为他们的主观因素未免很不全面。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失业青年,他们认为: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无法从更多渠道获得劳动力市场的及时动态,社会上对失业青年的歧视和偏见也是他们无法凭自身去克服和消除的。

5、男性青年对自我的评价优于女性

回答“最符合您身体状况”问题时,有61.9%的被访者认为自我“比较健康”,而其余30.1%的认为自己“非常健康”。交叉分析发现,男性选择“非常健康”的百分比之女性选择“非常健康”的高出甚多。可以看出:男性青年对自我的评价要优于女性,也可以理解为:他们面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素质男性要强于女性。

(二)失业原因和和诱因分析

1、失业青少年缺乏强烈的就业意愿,就业观念不够成熟

我们向区职业介绍中心工作的同志了解情况时得知,有不少父母是替子女咨询劳动信息和办理劳动手册的,而子女不是在家中休息,就是在外闲逛、游玩。这样的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这与失业青年屡次就业碰壁、丧失求职信心有关,但主要还是自身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懒散、不求上进是主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失业青年自我价值的评估不切乎实际----自我的期望价值偏离自我实际价值。“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表现就是“有岗无人”与“有人无岗”。许多低工资的岗位(如车工、钳工)虽然招聘数量不少,但很少或没有人去应聘,而工资中等偏上的岗位招聘情况却相反。所以成年人相对于青少年失业率低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工作有更强烈的愿望和需求,对稳定的生活的更充满期望。

2、失业青少年缺乏必需的人力资本

传统的人力资本定义是指人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知识、技能。以上分析结论得出:失业青少年无论在学历、技能(参照以上失业青少年的学历构成、技能水平)上还是在工作经验上(不愿参加工作)都是薄弱的和缺乏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是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因素。

3、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不能有效覆盖

在我们的个案调查和平时交谈中发现,失业青少年及其父母对于一些劳动就业政策和措施不甚了解。在我们所举办的免费培训计划报名过程中,有不少青少年连“政府补贴培训计划”都知之甚少,这不失为政策宣传工作的一大失误。以举办的“免费培训计划”为例,仅一个镇,截止到现在就有200多人参加报名。另据我们了解,在职业介绍中心的报名业务却经常处于“吃不饱”状态。

4、存在自愿失业等其他情况

当然,我们并不能排除部分青少年宁愿闲暇在家也不愿工作的情况。他们认为:闲暇比工作对自己更有益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例子:家中房屋(农田)因房地产开发或市政工程项目拆迁,补偿两套商品房(按照原先住宅面积核算)。一套用来居住,另一套则出租。每月租金600---1000元左右,加上每人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线280元,即使一家三口都没有工作,也可以维持中等的生活水平。象这样的家庭,如果其中一个人去工作,他的所得对原先家庭收入来说产生不了多大的收入效应。这样的例子在城乡结合地区、房地产开发密集区域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归咎于失业青少年个人的疏懒等主观因素,他们所共同面对的困难,是遭到单靠个人力量所无法控制的因素。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性排斥,使他们只能在低保障、社会地位低微和缺乏发展机会的工种之间选择。对部分学历程度较低的青年来说,甚至因心灰意冷而放弃就业。社会歧视更越发把他们推向劳动力市场的边缘。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帮助青年转变就业观念

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和促使失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根据我们的调查,本地失业青年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就业观念的不成熟。怕脏、怕累、不愿做自认为没面子的工作、不敢做风险大的工作,更不敢自己创业。我们认为失业青少年寻找和变更工作的历程,对于他们发现自己的技能特长、了解工作到底就业是怎么回事都是必要的。要想办法促使青年正视和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现实变化,走出消极、依赖、保守的人生状态,奋发进取、自强自立。动员下岗青年、失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不等不靠,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打工做起,从“小生意”干起,逐步积累,向着当“老板”的目标努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经营者。

(二)不断提升失业青年人力资本

1、提升学历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的失业青少年都是受过中等教育或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引导他们跨入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和获得中高级资格证书是提升他们人力资本的必然选择。要结合现行的有“成人高考“、“自考”、“夜大”等形式,在失业青少年中开展学历升级计划,把具有中专、职校、技校学历的青少年提升到具有社会需要的高等学历层次。在此过程中,一是考虑到家庭负担的承受压力,二是要进一步激励青少年再学习的热情,我们建议对失业青少年予以学费减免措施。

2、提高技能

从国外经验来看,丹麦自一九九六年起规定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缺乏正规学历资格而又失业超过六个月的青年,有权接受为期十八个月的教育课程、职业学校或训练中心的培训计划,并为青年提供职业指导和各种求职活动,在此期间青年获得金额相当于失业给付一半的生活津贴。上海在实施类似的 “培训见习补贴计划”时,我们建议要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督,形成监督制约和评估机制。一是监督企业需求岗位与青年实际上岗的符合情况。二是防止出现企业为获得政府补贴,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而招收失业青年见习的情况,以免产生失业青年只得到一些技术含量低、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不良后果,对青年发展不甚有利。三是在失业青年职业见习的同时,注重维护青年的合法权利,对企业要有完备的评估机制,消除企业对接受补贴青年群体的歧视和偏见。

(三)加强学校职业教育

要尽可能的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增加求职方面内容,同时,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国外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高中阶段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实用科目和活动的数目的选择,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或者在学校的一般课程中引入基本通用职业技能的教授。国外一些国家在中等教育中增加就业培训的内容,以及注意革新中等专业学校课程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阶段偏重升学而忽略了包括就业技能在内的素质教育内容,使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常常“眼高手低”,由于所学知识和技术与劳动力市场需要严重脱节,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感到举步唯艰,越来越多的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要在中学教育中增加就业或职业教育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四)提高就业政策宣传覆盖面

一要发挥“就业信息员”效用,通过“就业信息员”发布各种政府就业政策、招工动态、信息等。二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改进培训项目如中式餐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政府要将培训和市场需求牢牢结合,实时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并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缩小企业需求与劳动供给之间的落差。三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机制。在个别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些青年并不知晓在我们看来最基本的应知晓的就业政策,这不失为信息不对称的显现。政府应不断拓宽信息渠道,运用现代技术,主动地、创造性地提供各项信息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包括劳动力就业政策的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

(五)实施青少年促进就业“补贴计划”

这类措施的主旨是增加青年劳动力对雇主的吸引力,推动企业为青年创造就业机会。国外的主要方法有向雇佣青年的企业提供一段时期的财政补贴。例如法国政府曾规定雇佣二十五岁以下缺乏学历资格的青年人的雇主,可获得长达一年半的社会保障供款减免的优惠。瑞典政府亦向雇佣十八至二十四岁的青年和其他长期失业者的雇主提供首六个月内工资成本一半的补贴。但这些措施实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首先,部分雇主以“短期雇佣---解雇---再短期雇佣”方式意图获得持续财政补贴的好处,结果青年只得到临时性工作岗位,更无法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其次,补贴措施往往有更大的替代效应,部分企业甚至索性把不获政府补贴的员工以青年取代。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政府着手启动促进就业“补贴计划“的前提是要努力研究并消除政策所带来负效应。政府在实行这项政策之前,可以与企业签定合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2年或3年)不允许解雇对象,否则论违约处理。同时,政府的监管部门要加强中期、后期的监督和事后的评估。

(六)鼓励自主创业

在部分国家如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方,近年一项减缓青年失业的尝试是支援年轻人自雇或开办小业务,方法包括向青年提供小额贷款、开业资金和税务减免等优惠,为其提供创业技巧的训练课程。本地区的创业培训计划也相类似。有不少优惠扶持条件,如一次性领取尚未领完的失业保险金、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开业可获小额低息贷款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创业计划有助于推动青年自力更生,又能鼓励青年发挥创意和发掘商机,激发青年的工作欲望,并能大幅减少政府开支,促进资源的最有效运用。我们建议建立“闵行青年创业资金”,实行类似于“风险基金”的管理方式,每年资助一些失业青年自己创业,从小生意,小买卖起步,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提供就业资金方面,要鼓励非正规劳动组织加入,为创业人员提供低息贷款。同时要加大创业计划宣传力度,完善对开业失败之后的健全的保障机制,对广大开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七)培育社会服务机构

建议组织和培训长期失业青年,为社区提供所需的服务,创造合理的职位。例如:废物回收、家居维修、托儿照顾等,以满足社区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划出更多的自由商贸区;向有意创业者,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和技术培训、创业贷款等服务。

(八)合理利用外来资源

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与解决其它社会经济问题一样,离不开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和一致努力。现在,包括联合国系统在内,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为青年就业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设计了许多支持项目或帮助措施。这些项目或措施是共有、共享的资源,我们应努力寻找与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我区青年就业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九)注重保障青年发展的基本权利

青年就业不因只局限在就业率的高低上,对很多有需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青年来说,只能找到低级职位是导致贫穷和负面的自我评价的主因。明显地,对青年来说就业问题并不只在于如何打破有“工作----有工作经验----有工作“的恶性循环,更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职业结构的实践自我和发展志向。青年就业政策应更积极地去保障青年获得合理的工作条件、在职培训和持续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促进所有青年职志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范文模版)

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

内容摘要

作为新时期团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创新,开展农村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结合2001年以来奉贤团区委开展的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形成了本研究报告,主要分四部分:一是当前农村青年的就业和失业现状;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四是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设想。

关键词

青年 失业 择业观 教育培训 就业援助行动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当前,农业是一项弱势行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农村青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已上升为党和政府、社会、家长都非常关心亟待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广大农民增收增效,尽快富裕起来是摆在我区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根据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的目标。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党政中心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切实履行服务青年的职责。

2001年以来,为开展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奉贤团区委已对本区的失业青年进行了摸底建档。近期结合团市委的社区青少年普查工作,重新对我区16至25周岁,长期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也没有进一步求学的青年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并辅以一系列座谈会和个别访谈。深入基层,倾听青年的呼声,所得数据资料具有广泛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实际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9份,有效回收率为89.5%。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奉贤农村青年的基本现状

1、学历普遍较低

受调查的青年中,男性占58.1%,女性占41.9%。从学历来看,4.6%的人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占55.3%,高中及三校(中专、职校、技校)占38.5%,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不到2%。

2、技能匮乏,缺乏锻炼

在被问及“通过以前的学习,您掌握了哪些技能时”,28%的青年认为自己目前尚无一技之长,18.5%的青年会简单的机械加工(车、钳等),厨艺、汽车维修及电器维修等技能各占10%左右,相当少的人掌握两种以上技能。而且大多数青年由于没有工作,缺乏实践的机会,当初掌握的技能有些已生疏了。

3、缺乏危机意识

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平常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43.9%的青年长期在家休息,靠父母供养;25.4%的青年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只有12.4%的青年在积极充电学习,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早做准备(见表3)。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年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认识不足,竞争意识淡薄,危机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4、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当前,农村青年闲散在家的主要原因是失业。失业的责任并不全在他们本身,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遵纪守法的青年。但是如果长期闲散在家,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降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再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就容易接触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东西,误入歧途,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

(二)农村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

造成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被问及“为什么现在没有工作”时,60.6%的青年回答是因为中学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一直呆在家里;13.8%的青年是因为单位效益不好而遭裁员;13.3%的青年是因为与原先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也有10.7%的青年是因为自己暂时不想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客观方面

一是由于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与企业的用工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由于我区的整体经济较之其他兄弟区县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内企业数量不多,大部分规模不大,难以消化本区大量的劳动力;三是大量外地劳工的涌入,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民工能吃苦,工资便宜,便于管理等优势促使企业的天平倾向他们;四是部分企业用工制度的不规范让求职青年屡次上当,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企业。

2、主观方面

一是部分青年就业心态不端正,眼高手低,依赖心理较强,不愿到外面闯荡,有一种浮躁及永不满足的心理,由此造成了失业、工作、再失业、再工作的循环,跳跃性相对较大,往往一年内要换好几个工作;二是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态度影响了部分青年的观念,父母们都希望子女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能有一定的收入,既能减轻家庭负担,又使自己放心,但同时他们普遍对子女宠爱有加,缺乏一种关心和引导孩子求学或就业的正确途径。

(三)有关的工作措施

针对奉贤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相当突出的情况,奉贤团区委从维护奉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服务基层、服务青年的宗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始创造性地开展了青年就业援助行动,真正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1、争取党政支持,建立工作机制

青年就业援助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2001年1月,在原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团县委、县劳动局、县人事局等10个相关部委办和职能部门召开了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会议,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专门下发了奉团联[200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奉贤县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各成员单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在团委。各镇随即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党政领导挂帅、团组织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如何进一步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群策群力。2001年7月,经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下发了《关于下达2001青年净增就业岗位争取指标的通知》和《关于对2001在社会无业青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各镇领导小组实施奖励的通知》,对各镇领导小组下达了任务和指标。2001年底,进行了考核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了奖励。逐步建立起了联席会议、定期交流、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等一整套制度规范。

2、针对青年需求,创新工作方法

首先,调查摸底,建立档案。2001年初,团区委向各镇团委下发了由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统一印制的“求职登记表”,开展摸底建档工作。全区共有6000多名失业青年分别到各级团组织进行了求职登记。

其次,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广大农村青年就业心态不端正,挑挑拣拣,希望工作一步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团组织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其具备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创业意识,由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择业观教育活动,强调“四个注重”:一是注重教育对象的广泛性。针对部分家长缺乏引导子女就业正确方法的现象,团区委联合区文明办、奉贤报社举办了“现代青年择业观大讨论”征文活动,旨在青年中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倡导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文获奖稿件在《奉贤报》等媒体上刊登,起到了更大范围的教育作用。同时,抓源头,对即将毕业的三校生进行就业指导,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邀请创业典型现身说法,团区委特邀上海三明食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文明为我区200多名青年代表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就青年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畅谈了自身创业的经历和体会,以生动的事实教育青年。三是注重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全区各基层团组织针对择业观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工作。如,柘林镇团委结合青年招聘会,邀请镇工业园区的企业老总为失业青年作择业观的专题讲座,解答择业问题上的困惑;光明镇团委组织失业青年代表赴外区企业参观,现场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感受体会;平安镇团委举行座谈会,邀请镇劳务所所长为失业青年分析就业形势,解析就业政策,已就业的3名青年代表介绍了各自的求职经历和感受等。四是注重教育阵地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共青团的组织网络优势,最大范围的宣传确立正确择业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至2002年7月底,全区各级团组织共开展择业观教育6000多人次。

第三,加强培训,提升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劳动力供求在数量上的矛盾将日益减缓,而在素质结构上的矛盾将日渐突出。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较差将成为他们实现就业的主要障碍。团区委依托上海市免费培训学校奉贤分校,在区劳动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有证培训为重点,开设了计算机调试维修、维修电工、电工电子工等专业的培训,已有150多名失业青年享受了免费培训,经考核获得由市劳动局统一颁发的技能证书,为上岗就业做好了准备。两年来各镇团委也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失业青年进行各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岗位技能等各类中短期培训13300多人次。

最后,畅通渠道,推荐就业。团区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荐失业青年上岗,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聘请青年就业经纪人。团区委主动出击,聘请具有良好素质的职介工作人员作为团区委的青年就业经纪人。主要负责捕捉区内外企业的用工信息,查找已建档失业青年的信息,组织符合用工条件的青年集中前往用工单位进行面试,并传授必要的面试技能。二是举行大规模的就业招聘会。2001年9月,团区委和奉浦劳务所共同主办了“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现场招工会,250名农村女青年参加了面试,最后有80多人实现就业。10月,团区委、区总工会等5家单位联合举行了一次劳务洽谈会,有20多家用工单位设摊招聘,共计200多人当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劳动意向。2002年5月,团区委、区人事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让青年走向成功”首届奉贤青年就业招聘会,40多家用工单位推出1500多个岗位设摊招聘,4000多名青年前来咨询求职。同时,还向青年发放了“青年就业服务卡”仪式,持卡人可享受每月18日免费入场参加区人才交流中心招聘会,应聘成功优先办理相关劳动手续等一系列优厚条件。至2002年7月,团区委累计推荐1000多人次参加区内外40多家企业的用工面试,实现就业370多人。三是立足基层,扎实推进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如,奉城镇团委联合镇职介所,聘用1名退休教师与区内外用工单位接洽中介,推荐本镇及相邻乡镇的青年上岗;胡桥镇团委主动出击,邀请市区一些用工单位到镇里进行用工面试,还专门为青年讲授面试技巧;南桥镇团委建立“上海青年人才交流中心——社区青年择业指导服务站”等。截止2002年7月,各镇团委累计提供就业信息10000多人次,实现就业4400多人次。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和整合社会资源

最大限度地整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资源,借助他们各自的工作优势,为青年就业援助行动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同时,进一步细化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

(二)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青年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就给我们及时掌握他们的数量、了解他们的动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调查摸底的工作量较大,时间周期较长,所得的数据相对滞后;定期开展又缺少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为适应形势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对失业青年重新摸底建档,并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计划筹建区、镇两级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条件许可时实现联网,建立内部局域网络,实行动态管理。

(三)扩大免费有证培训范围

全方位提升我区农村青年的素质,重点强化劳动技能。由于免费有证培训的对象目前还仅限于城镇户口的失业青年,而我们广大迫切需要培训的农村青年却苦于求学无门,结果往往造成我们的资源浪费。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培训费用可由市、区、镇等相关职能部门及青年个人共同负担。

(四)多方合作抓好源头管理

主动配合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等部门,共同来认真研究和谨慎处理青少年学生的辍学问题,保护青少年的受教育权,从源头上防止青少年过早踏入社会,切实保护他们健康成长。组织用工单位直接到各级成人学校举行招聘面试会,进行双向选择,尽可能提高“三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第四篇:农村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的研究

内容摘要

作为新时期团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创新,开展农村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结合2001年以来奉贤团区委开展的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形成了本研究报告,主要分四部分:一是当前农村青年的就业和失业现状;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四是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设想。关键词

青年 失业 择业观 教育培训 就业援助行动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当前,农业是一项弱势行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农村青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已上升为党和政府、社会、家长都非常关心亟待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广大农民增收增效,尽快富裕起来是摆在我区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根据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的目标。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党政中心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切实履行服务青年的职责。

2001年以来,为开展青年就业援助行动,奉贤团区委已对本区的失业青年进行了摸底建档。近期结合团市委的社区青少年普查工作,重新对我区16至25周岁,长期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也没有进一步求学的青年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并辅以一系列座谈会和个别访谈。深入基层,倾听青年的呼声,所得数据资料具有广泛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实际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9份,有效回收率为89.5%。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奉贤农村青年的基本现状

1、学历普遍较低

受调查的青年中,男性占58.1%,女性占41.9%。从学历来看,4.6%的人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占55.3%,高中及三校(中专、职校、技校)占38.5%,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不到2%。

2、技能匮乏,缺乏锻炼 在被问及“通过以前的学习,您掌握了哪些技能时”,28%的青年认为自己目前尚无一技之长,18.5%的青年会简单的机械加工(车、钳等),厨艺、汽车维修及电器维修等技能各占10%左右,相当少的人掌握两种以上技能。而且大多数青年由于没有工作,缺乏实践的机会,当初掌握的技能有些已生疏了。

3、缺乏危机意识 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平常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43.9%的青年长期在家休息,靠父母供养;25.4%的青年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只有12.4%的青年在积极充电学习,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早做准备(见表3)。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年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认识不足,竞争意识淡薄,危机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4、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当前,农村青年闲散在家的主要原因是失业。失业的责任并不全在他们本身,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遵纪守法的青年。但是如果长期闲散在家,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降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再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就容易接触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东西,误入歧途,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

(二)农村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

造成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被问及“为什么现在没有工作”时,60.6%的青年回答是因为中学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一直呆在家里;13.8%的青年是因为单位效益不好而遭裁员;13.3%的青年是因为与原先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也有10.7%的青年是因为自己暂时不想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客观方面

一是由于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与企业的用工条件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由于我区的整体经济较之其他兄弟区县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内企业数量不多,大部分规模不大,难以消化本区大量的劳动力;三是大量外地劳工的涌入,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民工能吃苦,工资便宜,便于管理等优势促使企业的天平倾向他们;四是部分企业用工制度的不规范让求职青年屡次上当,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企业。

2、主观方面

一是部分青年就业心态不端正,眼高手低,依赖心理较强,不愿到外面闯荡,有一种浮躁及永不满足的心理,由此造成了失业、工作、再失业、再工作的循环,跳跃性相对较大,往往一年内要换好几个工作;二是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态度影响了部分青年的观念,父母们都希望子女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能有一定的收入,既能减轻家庭负担,又使自己放心,但同时他们普遍对子女宠爱有加,缺乏一种关心和引导孩子求学或就业的正确途径。

(三)有关的工作措施

针对奉贤农村青年就业问题相当突出的情况,奉贤团区委从维护奉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服务基层、服务青年的宗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1年开始创造性地开展了青年就业援助行动,真正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1、争取党政支持,建立工作机制

青年就业援助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2001年1月,在原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团县委、县劳动局、县人事局等10个相关部委办和职能部门召开了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会议,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专门下发了奉团联[200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奉贤县社会无业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各成员单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在团委。各镇随即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党政领导挂帅、团组织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如何进一步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群策群力。2001年7月,经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下发了《关于下达2001青年净增就业岗位争取指标的通知》和《关于对2001在社会无业青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各镇领导小组实施奖励的通知》,对各镇领导小组下达了任务和指标。2001年底,进行了考核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了奖励。逐步建立起了联席会议、定期交流、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等一整套制度规范。

2、针对青年需求,创新工作方法

首先,调查摸底,建立档案。2001年初,团区委向各镇团委下发了由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统一印制的“求职登记表”,开展摸底建档工作。全区共有6000多名失业青年分别到各级团组织进行了求职登记。

第三,加强培训,提升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劳动力供求在数量上的矛盾将日益减缓,而在素质结构上的矛盾将日渐突出。广大农村青年学历较低、技能较差将成为他们实现就业的主要障碍。团区委依托上海市免费培训学校奉贤分校,在区劳动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有证培训为重点,开设了计算机调试维修、维修电工、电工电子工等专业的培训,已有150多名失业青年享受了免费培训,经考核获得由市劳动局统一颁发的技能证书,为上岗就业做好了准备。两年来各镇团委也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失业青年进行各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举办实用技术、岗位技能等各类中短期培训13300多人次。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青年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这就给我们及时掌握他们的数量、了解他们的动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调查摸底的工作量较大,时间周期较长,所得的数据相对滞后;定期开展又缺少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为适应形势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对失业青年重新摸底建档,并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计划筹建区、镇两级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条件许可时实现联网,建立内部局域网络,实行动态管理。

(三)扩大免费有证培训范围

第五篇: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与旅游业开发是当今农村发展最好最快的路子,也是最热门但又最难以实施的路子。如今城市兴起吃绿色、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有机农作物生产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个别物种的消失和一些异地植物的入侵,农田间病虫害爆发率上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为响应十七大会议召开,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将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共荣,共同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田间地头,路边和村头垃圾的多少与分布。

调查方法:将农田划分为几个区域,将路段等分为小路段,将村庄划分为小的区域(以道路为基础)并都以数字命名,如“农田1区”、“11号路段”、“村庄1区”。

2、调查对象:农村水渠和池塘中水的质量问题。

调查方法:对以上区域的水分别取样,并观察其清澈程度,闻其气味,并用物理化学方法粗测分析其污染物的成分。

3、调查对象:污水与垃圾的来源。

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咨询居民,询问垃圾的来源与排放垃圾的时间。

4、调查对象、:树木覆盖率(村庄)。

调查方法:将全村以街道为界划分为块,随机抽取五块,算出覆盖率,求出平均值。

5、调查对象:近年来田间野生生物的数目变化与种类的变迁。

调查方法:用样方法统计各种野生植物的数量和分布,用表格对比三年来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例的变化。

6、调查对象:调查村民对环保的认识与生态农业的态度。

调查方法:随即在居民名单中抽出十名,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采访。

7、调查对象:调查村民的近几年健康状况,并与相对的环境对比,找出二者的关系。

调查方法:与年龄相对较高的居民进行访谈,在大队中查阅有关村民健康的资料并列出表格与环境对比。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经调查,垃圾主要分布在路、农田、村庄和水沟相对集中的地方,约占45%。在城乡交会的道路旁边,垃圾也相对较多,约占32%。在村里的大路边,有15%的垃圾。在农田中,有2%的垃圾。在小巷和其他地方的垃圾约占6%。

分析:由垃圾的分布来看,在人活动越频繁的地方,垃圾的量也越多,垃圾堆积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和任意丢弃造成的。从中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高,责任心也不强。

2、农村水渠中水的清澈度不高并且有异味,不符合国家二等水的标准。经过滤,发现水中浮游生物甚多,并且有很多蚊子的幼虫。有些水渠已经淤塞,水道中充满了垃圾,并发出阵阵恶臭。池塘的水为绿色,是以为水中有很多藻类而产生的水华现象。水中的鱼类尚多,水有腥味,且不清澈。经过过滤蒸馏等处理,未发现有毒物质。

分析:水质变坏,但未发现有害化学物质,说明目前水体主要是受固体垃圾污染所至。由此可推,由于垃圾堆积,无人清理导致垃圾入水;另外村民乱排污也使水体受到了污染,使水质变坏。

3、经过调查发现,村头垃圾主要是生活用品废弃物,来源于村民。村民图方便、省钱,便将生活垃圾倒在村头。在离城较近的路旁,臭气冲天,招来了很多苍蝇。这里的垃圾主要是县城里的人倒的。因为把垃圾倒在农村省去了向垃圾处理厂交钱,而且也省时间。时间久了,便都往这里倒垃圾。污水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未发现有工厂在此排污。

分析:既然没有工厂,村民都把环境污染成这样,成堆的垃圾无人管,乱仍乱排,只图自己方便而不顾集体形象,说明村民缺乏责任心与环保意识,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4、居民几乎家家都有树,有的院子竟然全被大树遮着,而有的院子只是沾到一点树阴。总体来讲,全村树木覆盖率约在40%-50%。

分析:村里人都有在院子里栽树的习惯,树木为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且美化了自己的家园。表明村民希望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这样有利于环保工作的进行。

5、年份 青蛙 蛇 麻雀 菜青虫 螳螂 刺苋 刺蔓 田鼠

06 很多 较多 很多 较少 不多 较多 较多 较少

07 不多 较少 较多 很多 较少 不多 较多 较多

08 很多 很少 较少 很多 很少 很少 很多 很多

(由少到多的程度:很少<较少<不多<较多<很多)

分析:经询问农民得知,对于蛇,因其生的丑陋,虽然无毒,仍然遭到人类的杀害。还有的就把它当作野味,数量锐减。对于麻雀,因其偷吃粮食,一直得不到人类的喜欢,也遭屠杀。同时在农药的作用下螳螂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而害虫与田鼠却顽强的抵抗住了农药。在人为的作用下生态在悄悄的变化,推测将来虫害与鼠害仍会上升。人对刺苋的讨厌恨不得将其斩尽杀绝;而同时又有种刺蔓蔓延。可见人类的爱憎对环境是有作用的,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环境的伤害有多大了。

6调查人数:40 方法:抽样法 结果如下:

认为环境问题 很重要 无所谓 不清楚

人数 7 12

21分析: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很多人都未曾考虑过环境恶化的后果,还有一些人说那是杞人忧天,只有少数人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说明关于环保知识尚未普及,宣传工作仍要进行。

7年份 05 06 07 08

出生人数 16 18 19 1

4非意外死亡人数 12 15 14 18

癌症死亡人数 3 6 7 9

由表对比可知,得癌症死亡的人比例在逐年升高。经调查得知,环境与肿瘤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即,随着环境的恶化,细胞癌变比率也在升高。由此说明,环境与居民的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问题与建议

1、农民对于环境问题缺乏了解,不能认识透彻,对于集体的生活环境,缺乏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所以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教育会议,改变村民原本不负责的的观念。

2、作为新世纪的青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积极的配合环保工作,做好自己家人的思想工作,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号召大家共建美好家园。

3、在村委会成立环卫小组,定期对村里的环境进行整治美化。在中小学成立志愿者,鼓励中小学生保护环境。

4、对于城市的个别企业提出警告,要求其停止对村里环境的破坏,并对已造成的不良后果要求赔偿。对于不听警告者进行劝导教育,若仍任意妄为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5、学习科学发展观,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理论相结合,为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四、结语:为了这个世界更加美丽和谐,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我们自己的家园“打扮”的更加美丽,让我们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下载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教师专业基本状况,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教师专业基本状况,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干驿初级中学 欧阳杰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振兴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

    威宁县青年思想状况及青年工作调查问卷

    威宁自治县青年思想状况及青年工作调查问卷亲爱的青年朋友,您好!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为准确、客观了解当前威宁青年的在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和威宁青......

    外贸青年思想状况与工作对策的研究

    外贸青年思想状况与工作对策的研究内容摘要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对外贸易正迅速发展,青年作为外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低学历青年与下岗青工基本状况的研究

    低学历青年与下岗青工基本状况的研究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对目前本地区低学历青年与下岗青工的基本情况的调研分析,了解和掌握社区与青少年基本状况、社区青少年需求、社区青少......

    农村学校师资流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推荐5篇]

    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农村学校师资流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乡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摘 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及对策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及对策编者按:在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办的青年公务员价值观征文比赛中,省统计局工交处童超同志撰写的《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及对策》荣获......

    上海青年社团发展与青年工作的研究

    上海青年社团发展与青年工作的研究 内容摘要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团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青年社团是社会团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社会团体中最充满生机与......

    邻水县生态状况调查以及对策研究

    邻水县生态状况调查以及对策研究摘要:分析了邻水县的生态状况,邻水属于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地区,有三山夹两槽的特殊地貌,主要属于温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森林及丘陵生态系统,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