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贫困户基本状况、成因及扶贫问题浅析
农村贫困户基本状况、成因及扶贫问题浅析
脱贫致富是当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多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有效地加快了农村脱贫的步伐。那么,当前吉林省农村人口的贫困状况如何?农村贫困人口形成的主要根源在哪里?又应该如何使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本文仅就吉林省农村贫困的成因及扶贫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状况
(一)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点与变动情况
1.贫困人口分布
2000年,省政府根据全省10107个行政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统一的划定标准,确认了1024个村为首批扶贫重点村。2002年末,在原已确定扶贫重点村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确认,有961个村继续被确定为扶贫重点村,共计覆盖人口114.5万。从961个贫困村的分布状况看,主要分布在:延边291个,占30.3%、白城268个,占27.9%、松原108个,占11.2%和白山107个,占11.1%。覆盖人口的分布情况是延边11.1万人,占9.7%、白城27.7万人,占24.2%、松原17.3万人,占15.1%和白山3.3万人,占2.9%。2002年,国家还将吉林省的靖宇、大安、通榆、镇赉、和龙、安图、龙井和汪清等八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市)确定为重点扶持县。这八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共有贫困村496个,覆盖人口25.9万人,其覆盖贫困村的数量,超过了全省贫困村总数的一半。
2.贫困人口变动情况
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0年吉林省农村中的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为59.1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8%。到2004年的四年间,由于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及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致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到2004年末,全省的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37元)已减至29.3万人,比2000年下降了50.4%,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降低了0.7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2003年西部的白城和东部的延边相继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风灾及低温冷害,多数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下降,贫困人口增加,贫困人口的数量曾一度反弹到43.5万人。
(二)吉林省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家庭收入的构成差异
据对八个国家重点扶持县64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以下简称贫困户)有213户;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以下简称非贫困户)有427户,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53.3元和2053.4元。
2004年农村贫困户的人均全年总收入为1652.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19.0元,占全部收入的7.2%;家庭经营收入为1255.9元,占全部收入的76.0%;转移性收入214.9元,占全部收入的13.0%;财产性收入62.3元,占全部收入的3.8%。
当年农村非贫困户的人均全年总收入为3241.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07.9元,占全部收入的9.5%;家庭经营收入为2492.8元,占全部收入的76.9%;转移性收入307.5元,占全部收入的9.5%;财产性收入133.2元,占全部收入的4.1%。
在总收入的构成比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差距较为明显,贫困户比非贫困户低2.3个百分点,表明贫困户很少打工赚钱,其家庭的主要收入依然是来源于种植业生产。
二、农村贫困户的主要成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吉林省农村经济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大多数农民不但摆脱了生活困境,而且已从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农村的贫困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仍难以消除。这些农村贫困人口的形成可归纳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渐进式贫困,另一种是现代的激进式贫困。
(一)传统的渐进式贫困
传统的渐进式贫困是指在一段时期内缓慢形成的并具有历史性特点的贫困。包括以下几个形成因素:
1.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劣势,产生的农村群体贫困户
首先,自然环境的恶劣是造成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省农村的贫困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集中居住在西部的干旱区和交通闭塞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低。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旱灾、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这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很大。
其次,贫困地区农村的自然资源日渐匮乏。多年以来由于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滞缓,农村经济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农村资源的消耗。贫困地区土地资源中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全的优质耕地面积少,仅占现有耕地面积的35%,中低产田的面积占65%。有80%的耕地分布在干旱盐碱地和山区、丘陵,土地质级差,产出量低。加之当今城市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农村土地资源为代价,低价位的农村土地圈占,高价位的农业生产资料,进一步加大了农村贫困化趋势。
2.贫困家庭一般多为“畸形”结构,导致农村家庭“单位”贫困户
(1)家庭人口“两多一少”。即:人口数量多、病号多,劳动力少。贫困户户均人口3.62人,比非贫困户多出0.31人,特别是61岁以上的老人和6岁以下的小孩比重明显偏高。其中:0-6岁婴幼儿占户均人口的12.2%,比非贫困户8.2%的比例高出4个百分点。贫困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数较多,据调查,有30.5%的贫困户家庭有人长期体弱多病,比非贫困户高6.9个百分点。由于吉林省农村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农民看病就医的费用几乎要自己全部负担。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62.7%,比非贫困户低12.3个百分点。
(2)家庭劳动力“两低一少”。即:占人口的比重低、文化程度低,参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少。农村贫困户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37.9%,比非贫困户高出10.4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7.4%,比非贫困户低1.4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3户农村贫困户中,只有22人(占5.4%)参加过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少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村贫困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3)劳动力就业“两窄一低”。即:了解信息渠道窄、从业门路窄,非农就业比例低。从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来看,农村贫困户本地从业的占94.4%,比非贫困户高出1.6个百分点,而且绝大部分从事单一的种植业,或兼营家庭式的养殖业,而经营二、三产业的几乎没有。由于劳动力被束缚在单一的种植业上,再加上缺少外出的就业信息,贫困户劳动力外出的“半径”小到只限于本乡镇范围内。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且超过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只有5.5%,比非贫困户低1.7个百分点。
3.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是农村贫困户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
(1)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低。吉林省农村贫困户平均每户经营耕地面积为19.1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3.3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5.8亩),户均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3768元,分别比非贫困户平均值低9.9 %和32.4 %。贫困户户均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0.3台,比非贫困户平均值低25.7%,而贫困户户均拥有传统胶轮大车0.32台,却比非贫困户平均值高20.0%,可见贫困户的劳动生产基本停留在“人耕马种”的初级生产方式上。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了其生产的发展。吉林省农村贫困户经营的耕地平均亩产粮食为179.8公斤,比非贫困户平均水平低32.4%;贫困户户均出售粮食的现金收入为950.4元,为非贫困户的45.5%,尚不足非贫困户收入的一半。
(2)以种植业为主,结构调整进程缓慢。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力人口多等因素,制约了农村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老幼、病号,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又较低,直接限制了其外出务工从业,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贫困家庭的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植业。据调查,吉林省农村贫困户中主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高达91.3%,比非贫困户平均高6.5个百分点;每年从事农业生产时间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45.5%,比非贫困户高11.1个百分点,而从事非农业生产时间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只占7.0%,比非贫困户低3.1个百分点。
(3)农业经济效益水平较低。吉林省农村贫困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和食品有关的种植业进行的,而种植业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很低。近年来,国家虽曾多次调整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制定了最低保护价,但粮食价格的增长幅度始终赶不上涉农生产资料价格的增长幅度。由于粮食收入弹性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对增加农产品需求的刺激作用不大,偶而个别农户的增产可以增加其收入,但在多数农户同时增产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弹性低的特性,又会促使出现“卖粮难”、“谷贱伤农”现象,最终还是无法有效增加农村贫困家庭收入。
(二)现代的激进式贫困
现代的激进式贫困是指遇特殊和突发因素而快速形成的贫困,具有当前性特点。主要包括:
1.自然灾害型贫困
自然灾害是农村人口绝对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而且往往越是贫困的地区,受灾的情况越为严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吉林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的偏远地区。由于农业对气候的依赖性较强,干旱、洪涝、风雹等突发性灾害瞬间就可能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白城市历来十年九旱,2004年,全市遭受五十年不遇旱灾,镇赉、通榆、洮南等县市粮食几乎一半绝收。2003年,东部延边州受低温冷害和风灾的影响,全州粮食减产四成以上,使许多生活条件已经有所改善的农户,再次被推进了贫困的大门。
2.教育消费型贫困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加速推进,学费日益昂贵,成为多数农民的沉重负担。尽管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免收的仅是学费,其它的教育收费却日渐增长。即使是在延边少数民族地区,一名普通初中学生每学年收费仍高达700―800元,超过了国家贫困线标准。高中和大学教育费用更让普通农民家庭难以承受。据测算,供养一个在校大学生就能导致一个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即刻陷入贫困状态。2004年我们对全省800个农户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其结果是,家中有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农户,98%不富裕,95%以上欠有外债,甚至有的已经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家庭至今都没还清债务。高额的教育费用导致部分农户重新陷入贫困。公主岭市双城堡镇大滚子村八屯一姓耿的农户,孩子在长春市读大学,年学杂费用平均需要13000元,而家庭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卖粮获得的5000元纯收入,加上其它收入,每年还要举债5000元用以维持其子读大学的费用,目前已欠外债20000多元。
3.疾病型贫困
看病贵,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正是由于医疗费用的剧增,农村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日益突出。“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的情况屡有发生。一旦得了重病,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都将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通榆县苏公坨乡田利太村东社一农户家里四口人,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也能维持正常的生计。到2002年末,其家里还有存款7000余元。2003年初,家中老父亲患上了肝病,两年间先后到长春、白城和本县的医院就诊,因治病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万多元的外债。据靖宇县民政部门统计,全县农村户中已有4000多个农户因看病就医而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约占全县乡村总户数的22.7%。据调查,目前吉林省农村贫困户中有30%左右为因病致困或因病返贫。
4.信息匮乏型贫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财富和竞争力的源泉与标志。但农村贫困人口往往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缺乏,处于信息边缘状态,难以及时把握市场经济信息带来的发展机遇。在选择种植农作物品种、方法以及调整产品结构等各个环节通常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出现一窝蜂现象,导致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在销售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指导,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少,既使获得了好的收成,也难以实现产品价值,导致丰产不丰收。
三、对新形势下加强吉林省扶贫脱困工作的几点建议
进入新世纪,吉林省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速度明显趋缓;二是返贫问题十分突出;三是扶贫工作单位成本提高,扶贫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目前吉林省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处于小集中、大分散的局面,多分布在贫困村屯,解决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用常规的扶贫措施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建立扶贫项目的目标瞄准机制。
所谓建立扶贫项目的“目标瞄准”机制,就是在确定扶贫项目时要首先确定扶持的对象,用事先制定的标准来分配扶贫资源。“目标瞄准”准确定位在“区域瞄准”、“家庭瞄准”、“群体瞄准”和“活动瞄准”上。
(一)制定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规划与扶贫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责任制必须并举
为了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步伐,国家在改革中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扶贫文件,出台了一些扶贫政策,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有:198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通知》;1986年3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将“老、少、边、穷”地区迅速摆脱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状态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1994年3月,国务院制定了今后7年全国开发扶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5月,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然而,近年来在落实这些政策、计划以及在具体实施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就贫困地区而言,这些年扶贫资金尽管投入得不少,但由于政府不了解实际情况,还存在着投入流于形式,作表面文章,盲目建扶贫项目的问题,扶贫中也还存在着“话语霸权”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扶贫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从根本上缓解农村贫困,因此,必须建立与扶贫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紧密相关的责任制及其考核制度。
(二)加大对贫困地区投入与对投入的监管必须并举
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要完全依靠自力更生来发展自己是十分困难的,政府必须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才能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下,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但政府扶贫的投入必须真正用于贫困地区的建设,更确切地说用在与贫困人口息息相关的项目上,而不被挪作他用或是被贪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措施,使扶贫资金真正发挥出最佳的产出效应。
(三)向贫困地区“输血”与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机能必须同时并举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针对农村贫困户进行了多方面的扶持,特别是生活方面的救济很多,这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帮助农民解困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必须特别重视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形成,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其主要做法:(1)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救济的扶贫方式,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切实激发起贫困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活力。(2)要改变平均使用扶贫资金的办法,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一片片、一批批地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3)在信贷、税收和经济开发等方面给予贫困地区以特殊的优惠政策。(4)由中央、地方政府和贫困地区居民共同投资,或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饮水条件,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5)各职能部门在资金、物资和技术上向贫困地区倾斜。
(四)积极安排和组织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与对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必须同时并举
农村贫困家庭非农就业难有两种情形:一是劳动力被老幼、病残者所困,难以外出务工。各级政府应对这部分困难户给予扶持,在当地为他们提供一些非农就业机会。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打工技能差,无法从事具有基本技能的“技术型”体力劳动,又缺乏信息交流网络,外出找工作相对困难。各级政府应对这部分困难户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前培训,使他们具有一技之长,适应外出劳务所需要的技能条件。
(五)强化教育扶贫和强化人才扶贫必须同时并举
推行贫困家庭子女“零”费用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培训投入机制,提高后续劳动力素质。贫困家庭主要贫在没文化。要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就要让他们掌握文化知识,更新观念,具有市场头脑、市场观念。因此必须降低教育的两道门槛。一是义务教育阶段,过多的杂费导致贫困的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二是高等教育阶段,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措施,解决高等教育学费高,低就业率问题,为贫困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机会,加大助学贷款的力度,通过银行的免息和低息助学贷款及社会上的支持和帮助,让贫困学生迈过这第二道门槛。
(六)发展贫困地区农业基础产业和用农业产业化项目拉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必须同时并举
将特困村纳入本地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基地范围,用农业产业化项目拉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本地农产品资源为基础,围绕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贫困户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经营链,发展“公司加贫困户”的龙头企业和“订单农业”,加快农业生产与市场接轨,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农村贫困户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在农村留守。全国妇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过两千万,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庞大而不可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走向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明天的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现状应引起广泛的关注,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否则其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关爱。他们逐步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因而对他们的监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继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失
1、缺乏沟通和引导。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有些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而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有些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据我校调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
2、以物质的满足取代精神的安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据调查,祖父母、外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这种情况也会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因为照顾不周,而深感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的方式,将孩子一步步推往悬崖,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
3、受委托者的放任与漠不关心。而委托他人监护孩子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的漠不关心,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有的由于留守儿童太调皮,他们根本管不了,也有的害怕管多了会受其父母埋怨,总之,他们的监护也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胆子大起来,有些甚至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总而言之,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取向的扭曲;无限制的物质满足,行为规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使孩子变得功利起来,表现出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家庭教育缺失也引发了一系列更严重的后果,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成长中缺少倾述和求助的对象,导致他们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是接触甚少,因此很多儿童表现得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又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不仅缺少家庭教育,学校对他们的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因而出现了一下情况: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成绩较差,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失学率居高不下。
1、家庭学习监管角色的缺失导致成绩较差。长期留守的儿童由于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导致他们上课思想抛锚,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而在家中,他们的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难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或者由委托人监管,受委托者为对其监管下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已经尽到了监护职责,至于学习方面则事不关己,听之任之。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辅导,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感大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有关调查显示有47%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有41%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有10%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生成绩优秀。调查中发现,95%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5%的监护人有时辅导孩子学习,仅有5%的监护人会和老师联系。平时,留守儿童最苦恼的事是“作业不会做,不知问谁好”、“功课跟不上,没有人辅导”。
2、“唯分论英雄”,评价体系导致教育不平等。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唯分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以分数评价学生优劣,以分数论教师水平之高低的状况也没有得以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差等生的态度难免显得粗暴,特别是对差生中那些不服从管教者尤为突出。体罚学生的情况在所难免,且学生不忍处于这种地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也为留守儿童面临的学校教育的第二大问题——失学率高埋下了祸根。留守儿童在家受到的监护力度不够,在学校又受到老师的冷落,于是他们逃学,旷课。再者,有的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他们认为不读书也能挣钱,于是纷纷离校外出,走上了漫漫打工路。学校对此没有适当的措施也无能为力,有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校园。另外,应试教育的现状,促使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其德、体、美、劳的关注,致使留守儿童思想散漫,体质下降,不服从管理,自以为是。因而,留守儿童的升学率也不容乐观,留守儿童上高中的几乎微乎其微,留守儿童的现状也很难改变。
三、社会关爱不足
社会关爱的缺失,社会教育的欠缺,使留守儿童傍徨在社会的边缘。留守儿童在行为规范、思想修养等方面出现了严重偏差。
1、乡土秩序的混乱。如今的乡土秩序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大量的人口外移,乡土秩序越来越由以往那些被社会排斥的街头小混混所把持。他们缺乏必要的管制,为所欲为,严重扰乱了乡村的正常秩序。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力的留守儿童难免受其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着实令人堪忧。他们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不思付出,不知道如何感恩回报,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小小年纪就染上了吸烟、酗酒、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在行为方面放任自流,违反学校纪律,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无形中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安全链接的中断。留守儿童年龄均不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自我保护意思薄弱,留守儿童都处于身心未成熟时期,对于突发性事件缺乏必要的反应和应变能力,不能在突发状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校,家庭之间的安全链接被迫中断,使留守儿童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诸如留守儿童被拐卖的现象并不罕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留守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沦为街头小混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而不可忽视的群体。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参与,紧密配合,协力推进。政府是主导,可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教育监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因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和成长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各方需明确自身职责,共同协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
一、明确政府责任。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具体来说: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议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让各级政府重视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把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增加教育财政投入,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实施建设,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
2、推进政策的配套完善。要进一步落实、建全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等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要积极推进与农民工相关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
3、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让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一系列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
二、明确家庭责任。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
1、转变教育的责任观念。家庭的教育不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给孩子的教育。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是走向失败的,父母都有责任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2、学会心灵的沟通。关心留守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去,去了解他们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还有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如何等等。父母不但要当好父母,还要当好孩子的朋友、知心的好朋友。现代发达的通信给我们带来沟通的便利。长期在外的父母应充分利用电话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教育。此外,还要多和家里的监护人、学校电话联系,及时、准确地掌握孩子的各种情况,这有利于对孩子及时教育与帮助。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活到老,学到老”。孩子要学习,父母更要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之余有机会的还是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父母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其重要。在难得的相处时间里,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举止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三、明确学校责任。培育新一代新人,教育是关键。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因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1、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原来由家长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转嫁给了学校,因此学校要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学校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全面发展上来,提高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所喜欢和留恋的场所。
2、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建议农村中小学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或对老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通过老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
3、健全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留守学生档案,学校一方面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架起家、校畅通的桥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一是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深入学生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形成家长联系制度。除此,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进行家访或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第三篇:当前员工思想状况、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员工思想状况、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
在全面实施战略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战略转型同频共振,为顺利实施战略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对当前员工心态的调查分析,就如何加强和创新战略转型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企业转型期间员工的心态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转型期间员工的思想状况,我们采取问卷、走访谈心等方式,对分公司196名员工对于转型有什么样的思想压力和心态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面对实施战略转型这一事关企业发展大局的重要决策,员工的心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进取型心态。在调查的员工中,面对“你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企业转型的信息吗”的调查题,有65%的员工选择了“是”。他们绝大部分是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下的员工。对于这些年纪轻、学历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中青年员工来说,面对转型这一新的机遇、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感到企业的战略转型必将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用武之地,他们希望能够在企业战略转型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和跃跃欲试的进取心态,这是当前员工的思想主流。
二是危机型心态。在“你对企业转型过程中,自己能否适应转型的要求感到担忧吗”的调查中,有13%的员工选择“担忧”,有58%的员工选择“有点担忧”。面对业务和服务、网络与技术、组织与人力资源转型的三大举措,无论在管控部门,还是前端后端,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压力很大”。“在转型对于工作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的调查中,45%的员工选择“担心自己的技能跟不上企业转型的要求”;34%的员工害怕在转型后的职业生涯中缺少竞争优势。此外还有7%的年龄偏大员工“担心失去现有的工作”,他们感到心理压力很大。
三是观望型心态。在“你对转型抱有什么样的态度”的调查中,有5%的员工认为“不管如何转型,我还是干一样的工作”。还有的认为,“转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走一步看一步吧”。这部分员工对转型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感到近几年薪酬制度改革,本地网流程重组这样大的改革风浪都已经过来了,转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表现在:心理上满足于“企业改革年年搞,人家快步我慢跑”的现状,工作上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奖金罢了”。
四是畏难型心态。“谈转型易,搞转型难”,这是有些年龄偏大和一些从事专业人员且技术一般的员工主要心理反应。他们一怕转型目标难实现;二怕转型举措难落实;三怕自身素质难适应;四怕工资待遇难保证,对企业战略转型缺乏信心。
二、转型时期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企业要实行战略转型,必然要打破过去许多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员工心理上产生的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反应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正常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员工心态的变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化压力为动力,变消极为积极,为企业战略转型开辟思想通道,这是摆在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要做好企业战略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晓之以理,讲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就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企业员工既是企业实行战略转型的参与者,也是其直接得益者。因此,能否顺利实现企业战略转型的目标,保证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关键取决于员工,取决于企业战略转型举措能否给员工进行有效的“大脑预制”和心理暗示,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抓好企业战略转型的同时,必须首先狠抓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方面,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反复向员工讲清实施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让员工明白,实行企业战略转型,是保持网通基业长青的唯一选择,它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保证员工的利益分配,从而使员工了解在企业转型中自己的利益与责任,增强员工投身企业转型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注意根据企业战略转型时期员工心理、思想和行为活动的特点,讲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化”,由依靠行政权力变为依靠道理说服力,由居高临下变为平等交流,由暴风骤雨变为和风细雨,由“我说你听”变为通过改革发展的实践让员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增强员工投身企业转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施之以利,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务实化”。
企业战略转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务实化”,必须注重过程,求真务实,关注实效,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体现在企业的决策中,落实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融入到为员工办实事好事的有形载体中。从本意上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经营业绩,引导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利益,在员工中所进行的宣传、灌输、引导、激励等思想政治性的实践活动。随着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这种变化合拍,才能奏出和谐的时代最强音。一方面,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靠合理的利益机制去激励人。应该看到,在硝烟弥漫的通信市场上,我们本地网的员工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坚持战斗在服务和支撑一线,为了打响网通品牌、完成企业的各项发展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利益需求,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要坚持义利结合原则,形成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统一的引导机制。要千方百计为员工多办一些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实事好事,多做雪中送炭、雨中送伞的工作,引导员工追求积极、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把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变为升华思想、增强主人意识的过程,从而使企业战略转型中思想政治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三)示之以范,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化”。
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化”,是指由直接地大张旗鼓地做工作,变为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做工作,更多地寓教于文、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一个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在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他们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事迹,反映着新事物的本质,展现着一种风采,昭示着一种精神,孕育着一种希望,代表着一种方向。因此,充分发挥典型潜在的激励鼓舞和示范引导作用,对广大员工来说,是非常现实、非常直观的教育和引导,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应该看到,无论是在对发展持观望、畏难型心态的员工,还是持危机心态的员工身上,都有不甘落后,积极上进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它是员工要求上进的思想动力,会激励员工在现实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先进,努力为企业实施战略转型建功立业。所以,发扬我们网通百年老店的传统文化优势,广泛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是完全符合这一客观实际的。这样做,一是
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层次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可以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有号召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可以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鞭策对企业战略转型持观望、畏难型心态的员工。与此同时,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企业战略转型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要将企业战略转型目标完成情况与考核干部绩效、评比先进等方面挂起钩来。只有这样,才能化压力为动力,保证新的企业战略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动之以情,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化”。
要使企业战略转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相融。有情才能取得员工的信赖,有情才能使员工真心实意地跟你转型,有情才能员工才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和帮助,思想政治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奋战在一线的员工是十分辛苦的。企业要为他们着想,主动关心和了解他们的疾苦,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工作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难以解决的困难。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企业时刻关心员工,员工定会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来报答企业的关心。由此可见,凭借情感的力量,可以使企业战略转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创新途径、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员工实际
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灵活多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改革符合发展的客观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易于为广大干部职工所接受。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融到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全方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之中。
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细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随着网通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在市场上求存图强,就必须从细节入手,加强精细管理。精细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通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精细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的有效贯彻落实,在企业内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细管理工作的良好互动,极大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职工的思想问题往往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实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若不从关心解决职工冷暖和实际需要出发,不认真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必然被群众所唾弃。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把握企业转型时期员工的思想脉搏,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把思想教育与经济手段、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员工明白创新是我们唯一选择的理由和目标,企业战略转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能起到增强共识、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作用。
第四篇:浅议农村小学教师心理挫折问题及成因
浅议农村小学教师心理挫折问题及成因
一、心理挫折的现状和主要表现
小学教师的心理挫折是指他们在实现自我目标过程中,由于外界客观环境的恶化或若干不良事件的影响,使心理受到挫折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政治淡漠,思想偏激,缺少上进动力。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治学习不认真,对公益事业缺乏热情,有的甚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不入耳;校事、国事、天下事,事不关己”。有些教师缺乏综合分析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往往以偏概全,对社会不合理现象以及分配制度的某些弊端不能正视,对前途迷惘。
2、教育思想偏颇,自我修养不够,缺少敬业奉献精神。他们对事业、对学生爱得不深,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教法简单粗暴,工作敷衍了事。他们渴望别人的理解,又不想过多地理解别人;他们懒于看书学习,抱怨多,思索少;他们更愿望冲出校门,而不是躬耕于课堂。
3、一切向钱看,道德伦落,缺少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改革开放的大潮造就了大批弄潮儿,一部分人靠能力、机遇或不正当手段一蹴而成为“大腕”、“大款”,但广大青年教师的地位待遇的提高与期望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受短视、浅薄、浮夸的社会心态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产生了强烈的职业自卑思想和失落感,他们不再甘当“人梯”,甘为“蜡烛”,甘做“春蚕”。
4、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我认识定位与客观环境认可的矛盾,令他们困惑、失望、焦躁不安。教师大多是经过高考、中考筛选出来的幸运儿,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有较强的成就感,他们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强烈追求个人的自我发展,渴望成功。但是现实却是“无情”的:他们被分配到了农村小学(有许多地方现在仍然很偏僻、闭塞、落后),生活、工作、学习有种种不便不适,人际关系也常常不尽如人意。另外,他们对教育的弊端有认识或有切肤之痛,却又无法改变现状的矛盾,使他们觉得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二、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小学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可概括为——“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
㈠、“先天不足”主要指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在一些地方并末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据统计,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5.1%。因缺经费,全国约有半数中小学未能配齐教学仪器设备;因缺经费,小学的教学、办公用房普遍不足,甚至有许多危房、破旧房未得到修缮;因缺经费,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交通、通讯设施等大多不佳。教师的婚恋难、住房难、子女就业难等问题,时常困扰着教师,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㈡、“后天营养不良”是指师范生在校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后,部分学校对他们培养无力,教育无方,指导不够,使用不当。
1、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升学,学校放松了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设置、教材等与小学实际不太适应。部分学校对师范生“放任自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的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这也使得许多师范生一旦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往往难以适应,以至于意志消沉。
3、许多学校的客观环境和在管理、指导、使用青年教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⑴、一些学校没有针对青年教师实际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而是走过场,搞形式,甚至随其“自生自灭”。
⑵、生活单调,娱乐场所不足,文体活动少,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
⑶、缺少集体温暖,理解、关心、帮助不够。社会、校领导、老教师有时不能正确看待他们的特点,往往看缺点多,批评斥责多,具体指导帮助少。
⑷、竞争意识不强。有些学校一味讲照顾,讲论资排辈,不讲公平合理竞争,青年教师丧失进取性,影响思想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心理挫折的调适对策
我们对青年教师心理挫折的调适必须坚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长期警惕、坚持不懈的原则;必须依靠多方努力,协调各种关系,进行综合治理。
l、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地位待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必须彻底改变基础教育“吃不饱,饿不死,养得活,长不好”的状况,使教师的地位待遇名副其实。
2、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富有成效的政治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根据教师特点,联系实际,采取恰当的形式、途径、方法,如理论研讨、社会调查、政治问答、竞赛比武、激励表彰等,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善于抓住青年教师的“兴奋点”,“闪光点”,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
3、端正管理思想,实行科学民主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单纯的政治说教无济于事,一味的物质刺激也效果不大,必须加强感情投资,创设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心理学研究证明,教职工对决策参与程度越深,执行决策的自觉性就越高;教职工的主体意识越强烈,其事业心、责任感就越强烈。因此,必须让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只有让他们感到自己兼有管理决策的角色,才能激发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对眼前的困难和不如意环境能够理解和宽容。应积极推行教职工参政议政的各种制度--教代会制度、座谈会制度、提合理化建议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等,在学校内部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青年教师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建章立制,树立正确的导向,创建公平合理的环境氛围。学校大力倡导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奉献精神,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观念导向。学校管理者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的号召教师在各种政治业务活动与成绩考核中“夺冠军”、“当先进”,鼓励竞争,树立“排头”意识,提倡协作精神,把青年教师的议论话题由经商、赚钱、玩乐引导到敬业、爱生、竞争上。广泛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演练和业务评优活动,设立教职工和学生成绩荣誉录。建立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让每个教职工的劳动成果得到公正的评价奖励,使先进的教师干得舒畅,使落后的教师感到压力。
5、多办实事,努力改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学校领导要尊重青年教师的价值,注重他们的关系,依靠他们,关心他们。
1、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升学,学校放松了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设置、教材等与小学实际不太适应。部分学校对师范生“放任自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的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这也使得许多师范生一旦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往往难以适应,以至于意志消沉。
3、许多学校的客观环境和在管理、指导、使用青年教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⑴、一些学校没有针对青年教师实际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而是走过场,搞形式,甚至随其“自生自灭”。
⑵、生活单调,娱乐场所不足,文体活动少,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
⑶、缺少集体温暖,理解、关心、帮助不够。社会、校领导、老教师有时不能正确看待他们的特点,往往看缺点多,批评斥责多,具体指导帮助少。
⑷、竞争意识不强。有些学校一味讲照顾,讲论资排辈,不讲公平合理竞争,青年教师丧失进取性,影响思想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心理挫折的调适对策
我们对青年教师心理挫折的调适必须坚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长期警惕、坚持不懈的原则;必须依靠多方努力,协调各种关系,进行综合治理。
l、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地位待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必须彻底改变基础教育“吃不饱,饿不死,养得活,长不好”的状况,使教师的地位待遇名副其实。
2、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富有成效的政治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根据教师特点,联系实际,采取恰当的形式、途径、方法,如理论研讨、社会调查、政治问答、竞赛比武、激励表彰等,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善于抓住青年教师的“兴奋点”,“闪光点”,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
3、端正管理思想,实行科学民主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单纯的政治说教无济于事,一味的物质刺激也效果不大,必须加强感情投资,创设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心理学研究证明,教职工对决策参与程度越深,执行决策的自觉性就越高;教职工的主体意识越强烈,其事业心、责任感就越强烈。因此,必须让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只有让他们感到自己兼有管理决策的角色,才能激发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对眼前的困难和不如意环境能够理解和宽容。应积极推行教职工参政议政的各种制度--教代会制度、座谈会制度、提合理化建议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等,在学校内部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青年教师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建章立制,树立正确的导向,创建公平合理的环境氛围。学校大力倡导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奉献精神,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观念导向。学校管理者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的号召教师在各种政治业务活动与成绩考核中“夺冠军”、“当先进”,鼓励竞争,树立“排头”意识,提倡协作精神,把青年教师的议论话题由经商、赚钱、玩乐引导到敬业、爱生、竞争上。广泛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演练和业务评优活动,设立教职工和学生成绩荣誉录。建立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让每个教职工的劳动成果得到公正的评价奖励,使先进的教师干得舒畅,使落后的教师感到压力。
5、多办实事,努力改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学校领导要尊重青年教师的价值,注重他们的关系,依靠他们,关心他们。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近几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所谓留守儿童,是指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产生的一群“制度性孤儿”。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令人忧
目前,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务工,而将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随祖辈一起生活,甚至自我照顾,我们把这个群体称为“留守儿童”。
1.家庭教育弱化甚至缺失
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帮助,及情感上的关怀呵护,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有的家长坚持“教育无用论”,很小就让孩子辍学,随其打工,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2.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管理,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品德发展不理想。加之老师无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这就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的境地。
3.社会教育效果差,甚至失控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相应的社会教育组织,正面的社会教育微乎其微。随着经济的发展,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给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我对阿都乡一中12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孤僻、厌学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厌学。在接受调查的120名留守儿童中,大多数性格表现为内向孤僻、厌学,只有少数表现得较为坚强。
2.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得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3.学习不积极,缺乏自觉性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不良的学习心态。
三、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加大打工子女学校兴建力量
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
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3.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4.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5.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制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地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1)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
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
(2)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
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3)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2]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3]梁岭,郑丽.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84-86.[4]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报,2005(S1):121-124.[5]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作者单位 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