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发展理念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新发展理念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2016年05月05日 来源: 经济日报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报今日起推出“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栏目,聚焦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新探索新实践和新成效新经验,宣传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线,是引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主导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一、新发展理念把引领中国新发展同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贯通起来,凝练表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当代中国发展新成就与发展新理念融为一体,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规律的思想凝练与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化,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
对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抓住创新这一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提高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中国版“发展经济学”的要义所在。
发展理念新突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创新发展理念,强调培育发展新动力等观点,突破了西方经济学中创新理论的狭隘界限;协调发展理 念,强调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在协调中拓展发展空间等观点,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化大生产中部门和部类之间协调发展理论的运用,是对毛泽东同志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等观点,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的凝练;开放发展理念,强调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等观点,是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理论的重要发展,是中国关于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升华;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建共享相统一等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发展,等等。
发展规律新认识。新发展理念的总体以及每个发展理念,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决定了新发展理念是遵循规律、顺应趋势的,又是脚踏实地、有的放矢的。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决定了新发展理念指导中国发展、符合时代要求,融合全球治理新理念。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决定了新发展理念不是囿于一隅的,是着眼全局、切实可行的新理念。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决定了新发展理念宏微一体、虚实互补、知行合一。
发展全局新变革。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深刻变革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指向变革。新发展理念勾画了新发展的五个维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综 合一体,共同规定了新发展的大方向。二是价值观念变革。新发展理念确立了新发展的五种价值,反对停滞不前、失衡冲突、透支环境、封闭狭隘、分配不公,树立了新的价值观念。三是动力机制变革。理念转化动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新发展的多重动力。创新提升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在有序融洽发展中增添发展动力,绿色通过减少发展代价、降低发展成本无形释放扩大了发展动力,开放是从外部世界吸收资源、技术、信息、文化来充实发展动力,共享则是集聚激发人民群众蕴藏的无穷动力。四是结构布局变革。理念贵在设计,新发展理念筹划了新发展的结构布局,新格局呈现新风貌,如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空间、蓝色经济空间,等等。
二、新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统一起来,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95年来坚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创造性地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形成新认识、丰富新内涵、开辟新境界。新发展理念就是这一探索过程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反映发展的实践要求。发展理念反映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应对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从而在关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彰显鲜明的实践内涵。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比如,如何 转换发展动力,如何化解发展矛盾,如何保护发展环境,如何拓展发展格局,如何分配发展成果。概而言之,就是如何推动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达到新的境界。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同时也是不断破解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难题的历程。我们党先后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动力机制、经济体制、发展方式、社会关系、治理方式等重大发展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丰富、提升。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仍然要继续破解新的发展难题。中国解决发展问题、避免发展陷阱、走出发展困境、防范发展风险的种种探索和努力,同样具有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意义,是回应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中国解答。
系统推进发展跃升,反映发展的总体要求。新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拿发展动力来说,确立发展的第一动力,还要形成系统动力相配套,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关系、资源、空间和主体条件。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在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抓住最为紧要和关键之点,作为引领发展的枢纽;是在已有的多种发展理念基础上,经过精心筛选提炼、科学排列组合,将五大要点提升出来组成新的发展理念体系,形成系统发展理念,作为推动发展的总纲;是在系统发展、整体发展,防止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的要求下,构建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理念集合体,作为统领发展的大逻辑。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阶段、发展问题不尽相同,但发展规律具有相通性,都要在整体统筹、总体发展 的层面上推进发展,提供了总体发展的路线图。
努力实现发展价值,反映发展的共同要求。当代中国和世界在追求发展、推进发展的进程中,努力拓展和提升发展价值,对发展理念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形成共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发展,提炼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发展支撑全面小康、造福全体人民、贡献世界经济。有估算认为,中国的发展使1/5的世界人口、1/4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和近3/5的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口从中直接受益。新发展理念反映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表明中国的发展之路与世界各国的发展之路并行不悖、相通相连。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价值,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传播着中国的发展哲学。
三、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遵循转型跨越发展的科学路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根本的是发展方式转变,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积聚起的发展力量转化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系统动力,把新发展理念展开为五大发展战略,把转型跨越发展与决胜全面小康统一于同一个过程。这既是世界范围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实验,又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中国路径。中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这就抓住了我国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必须闯过的历史关口。
构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框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保持的发展状态和发展秩序。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新发展理念是解决这些发展矛盾的关键锁钥,设置了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平衡属于发展结构的不协调,不可持续属于发展阶段的不协调,都可依据协调发展的规律来解决。协调发展就是追求发展布局、发展关系、发展空间、发展要素、发展进程的协调性,遏制孤立发展、隐患发展。从效果看,新发展理念都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都具有促进协调发展的功能。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是对我国发展资源的深度开掘、发展潜力的极大释放、发展空间的多维拓展,必将转化为发展实践质的变化和提升。
厚植中国迅速发展的特有优势。我国发展规律内生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实践,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集中体现。新的发展理念汲取了各国发展理念的有益成分,但归根结底是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和实践结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必须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实质就是中国迅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就是新发展理念何以可能的根据所在,六个原则确保五大理念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坚持科学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党对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新发展的总体原则。坚持深化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奏响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奏”,是中国新发展的持续动力。坚持依法治国,为国家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国家有序发展提供规范框架,为国家持续发展提供确定空间,是中国新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中国新发展的大国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新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 颜晓峰)
第二篇: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
论述题(30
分):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高度概括了这一历程中形成的“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认识,其中之一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
参考答案: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创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首先指科技创新,同时也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创新及创新能力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创新发展理念揭示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地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
协调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思想的进一步创新发展,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要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深刻认识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深刻认识协调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从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出发,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短板,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当前,全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的共同挑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人类和平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放发展理念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的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需要,是历史前进的大势。开放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下的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全球视野,更加自觉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是引领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发展实践的“指挥棒”和“红绿灯”。
第三篇: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
★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协调
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绿色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开放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我们今天开放发展的大环境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同时面临的矛盾、风险、博弈也前所未有,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要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共享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其内涵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这4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要整体理解和把握。
第四篇:论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发展
论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发展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其形成发展是离不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奠定的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历程作了梳理回顾的同时,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并鲜明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使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文章来源】本文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收入论文集《党的十八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简介】熊晓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杨增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文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收入论文集《党的十八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回首近代以来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给出了一个更加掷地有声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9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可以说,透过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不难发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阐释所体现出来的理性与确定、所彰显出来的自信与憧憬,党的十八大是最明显、最充分和最全面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党的十八大理解为是对过去9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根本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的新表述新论断,谈谈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党的十八大系统梳理和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明确阐述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脱离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回归于起初的萌生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整体性过程的理解,实际上就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并不存在一个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上断裂的过程。这对近年来出现的一股将“改革开放前28年和后30年”、“毛泽东和邓小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绝对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观念。这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在落后贫穷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充分肯定、充分认可和充分敬重,是对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紧紧团结、依靠和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奠基的科学阐释。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不论宝贵经验、理论准备,还是物质基础,无疑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中形成的。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即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宝贵经验,概括地讲,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理论准备,鲜明地体现在党的八大以后毛泽东所发表的不少著述以及谈话当中,当时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方面,特别是《论十大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实际上也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之间的关系,蕴含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思想,是富有前瞻性的思想。物质基础方面,比如当时60和70年代的“三线建设”,通过大规模的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重点目标的基础建设,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得到缩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初步改变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许多重大的科学进步和技术发明、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成也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因素都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除此,我们还应看到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当中,也有很多想法观念实际上是同后来改革开放的基本精神和某些做法是一致的。比如,毛泽东强调不能把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实现按劳分配且不能过分贫富悬殊等等,不能不说同我们现在所论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的不少精神实质和理论内容是一致的。而且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后来看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事实后,也曾强调要“以苏为鉴”,反对修正主义,走中国自己的路,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主动同美国建交,这些史实也都充分说明毛泽东在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并非固步自封、唯效苏联。简单把毛泽东时代划定为所谓中国的“斯大林模式时代”,冠之以僵化、封闭的代名词,本身是存有偏见的,至少在认识上不够周全。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曾说:“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是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对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毛泽东并非情愿全盘照搬,只是当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不仅中国如此,当时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普遍存在这一问题。
党的十八大在科学认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客观、逻辑地梳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历史脉络。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理论和制度的不断创新,“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十八大梳理和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过程,明确阐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所作出的不同的重要贡献,不仅使人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逻辑,也确证了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需要指出的是,十八大报告以一定的篇幅来阐述不同时期党的领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的不同贡献,是一种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更是我们党的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这恰巧是社会主义国家要牢牢记取的。苏共之所以垮台,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自赫鲁晓夫以后的苏共领导人学不会继往开来,而是为了凸显个人而后者贬低、否定前者,抽去了作为历史的前任领导人的根基,才使得苏共的根基被彻底动摇了。笔者以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种深化,表明我们党已经具有了正确、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二、党的十八大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首次阐释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及其三者逻辑关联,并以世界眼光强调坚定“三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作了强调和阐释。不仅如此,还进一步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了深入阐释。既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及其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作了区分,同时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以及不同制度间的层属关系作了剖析,使得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更为立体和全面了。
我们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通常会从三种维度分别把社会主义当作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或一种实践运动,或一种理论学说。同样,怎样才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清楚,也离不开这个三个维度。自然而言,我们会得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着眼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恰好是对现实的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生动诠释。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述与十七大报告相比较,引人注目地增加了三个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新增的三点,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涵更为全面、准确和科学。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富有时代感,又富有历史感,更具有前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具体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理论,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体系本身也同时在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得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深化。所以,它是开放的体系,不是封闭的,所体现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的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的客观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作为一个制度规范的集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现阶段的中国所呈现出来的制度形态或制度要求,其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在当前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得以始终坚持和遵循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方向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在科学阐释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具体内涵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三者的内在关系,即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并认为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可以说,这在以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阐发中是崭新的。它表明,我们党对当下所走的路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意识到“要走什么路”,“要走到哪里”,“怎样走才能走得更稳更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确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第一次立足于东方的中国,把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成功地对象化、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一定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这种由“彼岸”到“此岸”的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创立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观点的科学性。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也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20世纪50至60年代,教条式地对待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纯粹理解为所有制形式上的公有制、分配方式上的平均主义、生产上的计划经济,照搬苏联模式,后来又寄望单纯地通过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犯了不少错误,也走了不少弯路。这段历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的正确模式,而只存在于具体的、民族的、历史的、带有各国不同特色的模式。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还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或别的什么主义,就在于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坚持了十七大所作出的科学论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后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的改革发展真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主题,三十多来我们才没有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矛盾斗争中迷失方向,既没有出现像拉美国家70年代的经济持续衰退、贫富极度悬殊、政局动荡不断的“拉美陷阱”,也没有出现像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颜色革命”地缘政治灾难。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属性,正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的根本所在。科学社会主义属性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下中国现实条件下的历史展开、具体实现和鲜活运用。
还要看到的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这三个自信从根本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为清晰理性,也表明我们敢于向世界特别是向“不时有傲慢与偏见之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昭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勃勃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事业不害怕“孤独”,相反只怕社会主义者自己不相信自己。“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引人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在逐步令人“饶有兴趣”。从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大所肯定、诠释和仍将长期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个有利契机。
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化了对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些论述,即道明了我国为什么不能搞纯粹的“一大二公”,甚至还得容许某些资本主义的因素的存在,也说明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和任务,实际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一种具体的认识深化。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形态的崭新开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光辉前景。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成为“科学”,借用一位西方学者伊格尔顿的观点,正在于马克思“将注意力从未来的美好幻想转移到枯燥的现实工作,但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丰富多彩的未来。他对过去的看法比很多思想家都更为忧郁,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很多思想家相比都更具希望”。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称之为“科学”而不是“空想”,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真正找到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可行的“走出奴役之路”,而且他们意识到“那些投入中在畅想美好未来中的精力,如果用在政治斗争中将会更有成效”。社会主义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邓小平正是强调这一点,才会说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光说好还不行”这样简洁明了却意蕴深刻的话。
首先,总依据的提出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方位问题。初级阶段,生产力远不够发达,无法消除两极分化,还得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也不能实现按需分配,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和生存的需要,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也还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在此历史条件下,任何先进的社会制度都需要讲求优先满足和解决人们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要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人民生活幸福的正确道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其次,总布局的完善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具体的、阶段性的特殊形态要“注重些什么,建设发展些什么”的问题的认识。党对“总布局”的认识是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从注重政治和经济,到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再到最后全面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可以说更加全面、更加科学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实践上讲,着眼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理论上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发展些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总布局,实际就是总任务的具体要求。
再次,总任务明确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的中国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要求,决定了当前需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目标在现阶段的中国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看待和处理社会发展问题时遵循和坚持的长远目标、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的辩证统一的政治智慧。
总之,十八大首次提出“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这对于我们党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脉搏,明晰社会历史方位,科学实施社会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具有深远意义。从起初“摸着石头过河”的迷茫中逐步探索,到今天坚定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化认识的过程,背后彰显的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及“特色”二字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提出,较早是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阐述的。他在讲话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可以使长期以来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对于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哲学上讲“特色”,一般是说明事物发展或矛盾的特殊性,强调“一般里的特殊”、“共性之中的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看,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为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一种具体的、阶段性、民族化的特殊社会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一种特定样态。自然而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有社会主义的一般属性(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具有中国的个案的特殊性(实质就是总依据)。正是这样,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加上中国个案的具体性,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规律性。
过去,有的人常常质疑改革开放政策是“打左灯,向右走”、“形左实右”,意指我国“改革是改向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曲解。此前,应该说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特色”在何处,其实并没有过多阐释,甚至在某些思潮争鸣中还避讳谈论“特色”问题。党的十八大在这一问题上,旗帜鲜明讲特色,而且讲了“四个特色”,显然这是非常富有政治智慧的。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其实并不能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特色,“四大特色”只是认识的一个新阶段,不能将其看成是固定不变的。相反,这“四大特色”具有足够的开放性,每一个“特色”其实里面还可以由若干个、甚至是许多的“小特色”来构筑、充实和丰富。
当然,十八大对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具体内涵尚未深入地展开论述,为此这在有的观点看来,似乎还只是带有框架性地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类别问题,但是,要看到,“四大特色”其实具有很强的抽象度和概括性,其已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何处”的问题提供了方向和角度,也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理解更加丰富、更加具体、更加清晰了。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第544页。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第10页。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1999年,第117页。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第1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1964年,第179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693页。
《列宁全集》(第28卷),1990年,第163页。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第13页。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等译,2011年,第81页。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等译,2011年,第73页。
王炳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内涵的探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3-17页。
第五篇: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参考答案二
论述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
参考答案1:
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参考答案2:
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坚持新发展理念”被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中,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的基本方略。
理论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一旦深入人心、贯穿到人民群众实践中,就会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成为推动发展的“物质力量”。在指导和推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新发展理念全面发挥了把方向、谋全局、促改革、增效益、保民生、稳增长的重要指导作用,既为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提供了战略思路。通过“十三五”时期的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实践表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导,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创新实践。
参考答案3: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一、创新发展就是要更换发动机,注重解决培育发展新动力问题。
二、协调发展就是补短板,注重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
三、绿色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四、开放发展,就是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向发力,注重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
五、共享发展。
就是把蛋糕分配好,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