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00:0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A)A.叶海卡·德洛尔 B.拉斯韦尔 C.科勒曼 D.勒纳 2.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反映的是(C)A.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

B.“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 C.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

3.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不包括(D)...A.控制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相对论 4.公共政策学属于(C)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文化艺术 5.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的构建者是(B)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德洛尔 D.埃齐奥尼

6.公共权力机关进行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价值分配的手段就是()A.现代公共政策的本质 B.现代公共政策的形式 C.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 D.公共组织的内涵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是(B)...A.公共问题的形成 B.政策方案的制定 C.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 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8.公共政策系统中被称为“思想库”、“智囊”的是(C)A.信息子系统 B.决策子系统 C.咨询子系统 D.反馈子系统 9.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是(B)A.国家权力 B.国家能力 C.国家形态 D.社会形态 l0.法定的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方法,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这是(C)A.政策选择 B.政策决定 C.政策宣示 D.政策执行

11.具体到一个政治体系来说,影响公共政策问题的客观因素是(D)A.价值观的更新 B.道德意志的强弱 C.期望目标的改变 D.社会结构的变迁 12.原因层次分析法属于一种(C)A.类比分析法 B.边界分析法 C.分类分析法 D.多角度分析 13.政策规划从时间进程上看,主要发生于(B)A.所需解决的问题形成之后 B.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 C.政策方案确定之前 D.政策制定主体确定之后 14.政策方案设计中的灵魂是(C)A.方案的类同性 B.方案的可行性 C.方案的创新性 D.方案的价值取向

15.要达到真正的政策方案多重化的要求,使政策方案的设计合理,就要求所设计的多重方案(B)A.互为因果 B.彼此独立 C.互相交叉 D.互相影响

16.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政治体制里,其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D)A.政府 B.司法机关 C.立法机关 D.民意代表 17.从政策制定过程本身看,政策法律化是(D)A.政策科学化的一种形式 B.政策方案选择的一种形式 C.公布政策的一种形式 D.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18.下列属于合理的、正确的政策变通形式是(A)A.“求神似,去形似” B.“求神似,求形似” C.“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 D.“去神似,求形似” 19.政策执行的“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C)A.霍恩 B.雷恩 C.麦克拉夫林 D.史密斯

20.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B)A.政策制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延续 D.政策评估

21.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指的是(C)A.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 C.政策监控 D.非正式评估 22.公共政策评估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B)A.确定评估对象 B.作出评估结论 C.制定评估方案 D.准备评估条件 23.政策持续的一个可能的消极后果是(C)A.政策终结 B.政策断裂 C.政策僵化 D.政策走样 24.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D)A.激进性的 B.突变性的 C.周期性的 D.渐进性的 25.当代公共政策分析的主流是(A)A.定量分析 B.超理性分析 C.定性分析 D.辩证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主要表现在(ABCD)A.学会的成立 B.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C.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D.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E.公共政策问题的产生

27.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即(ABC)A.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B.政策群和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政策系统 E.政策功能

28.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是(ABCE)A.管制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系统功能 E.分配功能

29.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包括(ABCDE)A.过程模型 B.互适模型 C.循环模型 D.博弈模型和系统模型 E.综合模型

30.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ABCE)A.主体调整 B.客体调整 C.目标调整 D.环境调整 E.关系调整、方案调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它具有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这种功能需要从三方面的问题: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或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什么是好的乃至最佳的分配?通常公共政策会把价值或利益分配给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及普遍获利的社会多墅者。32.简述决策咨询的特点。

33.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A/主要任务、目标、路线的变化 B、政策环境的变化 C、政策执行偏差的产生 D/人们认识的深化 E/政策发生了负作用

34.简述政策终结的含义及作用。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评估后,采取必要措施,终止多余的、过时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作用表现在:

a、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 b、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效率 c、可以避免政策僵化 d、可以促进政策优化

3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A、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B、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

C、作为政策评估机构,政策研究组织体构有关政策结构的信息 D/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的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与专家

E、作为宣传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试述政策议程的各种构建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属于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它适用的情境包括:创始者身处政府结构之外,表达或提出一项需求;试图将问题散布到其它社会团体,以先进入公众议程;最终向决策这施加足够的压力,以进入政府议程。

2、动员模型。属于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该模型下的政策问题一般都能顺利进入正式议程,但为了以后更好的执行政策,政府也需要将该问题提交到公众议程加以讨论。在该模型下的政府领导主要任务是考虑如何将政府正式议程中的政策问题如何提交到公众议程。

3、内在创始模型。属于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提出的政策问题并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中的过程。该模型企图排除社会大众的参与,使得此类问题远离公众议程,在该模型下,久限于政府内部的单位或接近于政策者的团体才能提出此类政策问题;问题最多扩散到同性团体,以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向决策者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决策者将此类问题列入正式议程。

37.试述矫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应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政策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源源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对政策偏差,应采取以下机种综合系统治理方法:

1、提高执行者的素质

2、科学诊断问题

3、完善管理机制

4、及时跟踪评估

5、强化监督控制

6、加强舆论宣传

7、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最后,还需指出一点是,对待政策执行偏差,要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在于防范,要善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38.《宪法修正案》的诞生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

“两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修宪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组长的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宪法修改工作正式启动。随后,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广泛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先后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

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开始举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同意见,依照《宪法》第64条规定的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以中共中央《建议》为基础,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情况,拟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代拟稿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代拟稿,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草案)摆上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9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案头。出席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在充分肯定修正案草案的同时,有些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会为此举行了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情况汇报,并将《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审议。

2004年3月13日,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表决稿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3月14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出席会议的2903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郑重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结果显示:收回有效票2890张,赞成2863张,赞成票占有效票的99%,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修改后的新宪法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布。

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本案例,谈谈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政策内容合法化、决策过程合法化、有关政策法律化。

(2)结合本案例,谈谈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1、提出议案

2、审议议案

3、通过议案

4、公布政策

第二篇: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和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提出“政策分析”概念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德洛尔

C.林德布洛姆D.西蒙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诞生的著作是勒纳和拉斯韦尔的()

A.《政策科学》B.《政治体系》

C.《政治学》D.《公共决策》

3.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

A.复旦大学B.清华大学

C.中山大学D.北京大学

4.下列关于司法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司法机关的判决具有公共政策文件的一般特征

B.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归司法机关

C.我国司法决策产生于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中

D.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不属于国家的法律

5.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政策划分为()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6.邓小平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战略也被称作()

A.微观决策B.中观决策

C.宏观决策D.行政决策

7.下列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

A.政策制定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

C.政策执行系统D.政策反馈系统

8.实行超级总统制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A.俄罗斯B.瑞士

C.法国D.美国

9.政策抉择的第一个环节是()

A.政策设计B.政策论证

C.政策审议D.政策采纳

10.下列关于公共决策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绝对多数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

B.简单多数规则也称“比例多数制”

C.多数规则的决策成本低于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

D.简单多数规则一般要求决策群体的成员数量为偶数

11.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的学者是()

A.西蒙B.伊斯顿

C.德洛尔D.埃齐奥尼

12.使我们能够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里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政策模型是()

A.机构—制度模型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D.理性主义模型

13.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A.伦理分析法B.假设分析法

C.多角度分析D.边界分析法

14.只有进入政府议程的问题才能成为()

A.社会问题B.政策问题

C.公共问题D.私人问题

15.在政策执行研究中,强调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分立性,偏重政策执行实务与个案研究的研究路径是()

A.“自上而下”执行研究路径B.“自下而上”执行研究路径

C.整合性执行研究路径D.执行研究的“向后推进策略”

16.用博弈论来分析政策执行,并构建政策执行分析的博弈模型的学者是()

A.梅兹曼尼安B.萨巴提尔

C.雷恩D.巴达克

17.公共政策调整当中最常见也最容易实现的一种方式是()

A.目标调整B.方案调整

C.措施调整D.关系调整

18.我国为实现现代化所实施的“三步走”战略,说明政策稳定是()

A.改革开放的前提B.降低政府成本的有效方式

C.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D.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19.当代政策评估的类型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多样化B.单一化

C.简单化D.一元化

20.针对政策问题而提出或草拟各种可能解决方案的过程被称为()

A.政策对话B.政策采纳

C.政策论证D.政策规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常见形式是()

A.焦点团体座谈会B.内容分析法

C.德尔菲函询法D.二次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22.下列关于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众传播能够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

B.大众传播能够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

C.大众传播经常成为影响政策抉择的意见领袖

D.大众传播能够充当政策执行效果的监测者和裁判者

E.大众传播在影响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公共性缺失”的问题

23.政策学习的主要类型,包括()

A.工具学习B.概念学习

C.问题学习D.社会学习

E.政治学习

24.下列政策过程模型中注重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的模型有()

A.机构—制度模型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D.理性主义模型

E.渐进主义模型

25.政策分析者的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有()

A.道德品质要求B.决策者的要求

C.价值判断要求D.行为规范要求

E.利益集团的要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27.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28.简述公共政策的非正式评估。

29.简述政策分析的价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31.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政策渐进调整的主要原因。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

水泥业作为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的行业,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而记者近日在采访时发现,一个按国家规定不得开工建设,且被Y州州委州政府数次批示叫停的水泥项目,却正在大张旗鼓地抢建。有关专家称这是一个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调控失灵范本”。2010年2月24日,Y州工信局《关于Y州水泥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称:该水泥项目,州委州政府明确要求缓建,但项目所在地、该州所属的T市一直在推进,建议按州委州政府意见办事。2月25日,州领导在这份材料上批示:“赞成工信局意见,关于T市的水泥项目,应采取措施予以缓建,T市应从大局出发配合工作。”

但是作为Y州管辖的T市并未听从州领导的意见。不久,T市水利部门批准了该项目的用水审批文件。此后不到两个月,该项目土建工程强行开工。5月28日,在Y州工信局《关于T公司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上,州领导再次批示“州委州政府是一直不赞成此项目的,要想尽办法缓建。”

与此同时,该项目开始挖地基,进行更大规模的施工建设。2010年8月19日,T市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市四大班子成员及各委、办、局负责人共100余人赴承建该项目的公司视察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向市领导表示:克难攻坚,抓紧施工,争取早投产、早见效。10月28日,州领导第三次在一份材料上批示“这个项目以缓建为好。”在这次批示后,T市和承建该项目的公司反而加快了建设步伐。11月中旬,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战胜困难抢工期”的红色条幅在猎猎寒风中飘舞。

请回答:

(1)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从政策失灵的角度分析本案例中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的原因。

33.《社会救助法草案》被高层否决

近期以来,中国部分地区物价上涨,影响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然而,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基

本原则不明确,有些地方的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不足,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缺乏法律及法规的依据,申请人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现象时有发生。在20l0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96名代表提出三件议案,要求制定《社会救助法》。会后有关部门拟制了《社会救助法草案》,并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该项立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2010年立法工作计划。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获悉:《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否决,可能和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关。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内容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与《社会保险法》的一些条款打架。被否决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这部法律牵扯问题比较大,要考虑国家财力是否能承受。另据接近政府的人士透露,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社会救助法草案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请回答:

(1)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2)从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角度,分析《社会救助法草案》被否决的理由。

公共政策:1-10 CAAAB CBAAB11-20 DBCBB BCDAD 21.ACE 22.ABC 23.ABCD 24.ABC 25.ACD 26.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理论考量27.1.政策废止.2.政策替代.3.政策分析.4.政策合并.5.政策缩减.28.非正式评估是指没有严格的专门组织机构、评估主体、评估形式、评估内容也没有固定化,但最后仍有某种评估结果的评估,在非正式评估活动中,政策评估的方式多样,即可以是记者采访中居民对某项和随意评估,也可以是政府领导人视察谋得的即兴评说。29.I.通过整合性与科技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中要所在;II.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III.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IV.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31.I.利益刚性的限制。一项政策一旦付诸实施,就会因为它对利益的调节而形成一定的利益结构。II.现行政策的制约。现行政策本身是政策决策的环境条件,是未来政策必须适应的重要环境或背景,政策决策很难不受到它的限制和约束。III.公共意志的趋中。一般说来,民意也是一种正态分布,总是中间大、两天小。IV.变革成本的约束。现行政策可能自己投入巨额的资源,重大政策变动所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V.人类理性的局限。全面的政策变革是对决策的理性能力的严峻挑战,决策者并没有时间、资金和智慧,用以调整所有的政策方案。VI.社会稳定的需要。社会的结构是多元的,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目标和政策要求。30.(一)关联性与公共性。任何一个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政策问题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会与其他领域、地区或部门的政策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政策问题的公共性表现在政策问题是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一般都影响到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大多数人,与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必须通过公共权力机构来加以解决。公共权利机构对政策问题的解决,表现炜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或指示等形式的公共政策,对其所针对的所有人员都具有权威性和普遍的效力。

(二)客

观性与主观性。无疑,任何政策问题都基于一定客观社会现实而得以成立。另外,不同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也可能造成国家间对问题的不同认识。

(三)历史性与动态性。所谓历史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尤其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很可能是已有政策遗留、衍生的,也可能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这些都说明公共政策问题常常具有历史性。32.一1执行机制与执行素质的缺陷;2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3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 4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5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抵触二目标群体是政策执行的社会公共利益的整合,是将社会利益在目标群体中进行分配和调整、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如果政策作用对象对公共政策不了解,不理解认识不够,不能够感受到政策执行时他们带来的利益,或者是某一政策执行时对社会公众的利益损失,目标群体就会不予配合,甚至采用抵制和反抗的行为,没有目标群体的配合,政策就可能导致无效。33.一、(1)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产生预期目的。(2)经济的可能性。主要关系政策实施的成本高低,产生的收益多少(3)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利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的成效。(4)行政可操作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利或利益集团的影响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殊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性。二 政策是否适当,是否符合政策实施的政策资源、政策能力、社会环境会导致经济上、法律上的可行性,比如,经济可能性,关注政策实施的成本高低,产生收益的多少。行政可操作性,如人员配备是否到位等

第三篇: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分,第小题1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C)

A、例证法

B、概括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珠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D)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

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情感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

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C)

A、对比性

B、时间统一性

C、相似性

D地点统一性

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D)

A、比喻

B、比拟

C对偶

D排比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后诟远”的是(C)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6、《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时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D)

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

7、《香市》的作者是(B)

A、鲁迅

B、茅盾

C、巴金

D、宗璞

8、下列《纪念付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A)

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

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D、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

9、《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C)

A、治水事业的承续

B、李冰的坚定自信

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11、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B)

A、下担捋髭须

B、脱帽著帩头

C、来归相怨怒

D、十五颇有余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D)

A、雕栏玉砌

B、小楼东风

C、春花秋月

D、一江春水

13、《长恨歌》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内容是(D)

A、杨家女倾国倾城

B、唐明皇重色误国

C、杨贵妃马嵬殒命

D、太真女仙山寄情

14、《早雁》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是(B)

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5、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在构思上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关合(D)

A、梧桐与鸳鸯

B、旧栖与新垅

C、空床与南窗

D、自己与亡妻

16、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D)

A、丈夫新丧之哀

B、贫病交加之愁

C、人老珠黄之叹

D、狐苦无依之悲

17、《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A)

A、建筑美

B、音东美

C、竟象美

D、情感美

18、《祖国啊,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A)

A、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

B、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

C、古典诗词竟境的化用

D、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

19、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A)

A、自然天性

B、鬼母教养

C、环境影响

D、自我修养 20、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A)

A、王三胜买艺

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C、孙老者求艺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

B、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道理

C、对专制独裁和战争妖魔深恶痛绝

D、宣扬献身科学的“宗教感情”

E、演讲风格坦诚自然,深刻锐利

22、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包含使动词的有(AC)

A、舞幽壑之潜蛟

B、寄蜉蝣于天地

C、泣孤舟之嫠妇

D、挟飞仙以遨游

E、哀吾生之须臾

23、《我与地坛》中,作者赋于地坛的象征意义有(ACD)

A、深沉的母爱

B、建筑的壮美

C、“我”倔强的“心魂”

D、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

E、死亡的慰藉

24、《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ABDE)

A、期约不遇的忧伤

B、向往理想的爱情

C、终成眷属的喜悦

D、反复追寻的执著

E、暂且逍遥的自慰

25、《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的体现有(A B)

A、一实一虚,双线并行

B、结局巧合,出人意料

C、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D、运用倒叙,制造悬念

E、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2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函:用匣子装

28、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乖:违背

29、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生存,存活 3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自矜:自负、自夸

31、而朩之性日以离矣。

离:丧失

32、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则效:仿效学习

33、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颦蹙:皱眉头

34、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朋。

幸:希望

35、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锐身自任:挺身担起责任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写出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意义。

答:说明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B、“孟子对曰”中主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类比论证

C、这里体现出孟子散文怎样的论辩艺术?

答:体现孟子欲擒故纵、偱偱善诱”的论辩艺术。

37、阅读《先妣事略》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A、“然犹以为母寝也”属于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答:细节描写

B、指出文中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母亲性格的语句。

答: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侧面烘托悲情;以二子肖母也。侧面描写母亲的肖像。

C、“有光七岁.....”这一段文字表现了母亲性格特征的哪一个方面?

答:严以教子

38、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A、本段文字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答:象征抒情

B、说出枣树和天空的寓意。

答:枣树象征着顽强反抗击黑暗的勇士。天空象征着统治者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C、本段文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营造了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

39、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指出描绘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

答: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闲来垂钓碧溪上”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

答:吕尚(姜子牙)的典故。

C、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

借典故、像征抒情,语言的起伏跌宕。

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大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一条绣花大红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红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

答:儿子结婚的日子。

B、从“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看,金鲤鱼的思想感情如何?

答:梦想取得正房一样的地位,思想上深深打上等级观念的烙印。

C、这里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金鲤鱼?

答:心理描写。

五、作文题(共30分)

41、写一篇与“水”相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范文之一: 关于水的话

古语说,流水不腐。水一旦不能流动,就会成为死水。水色渐渐变得浑浊,水面上泛起了白沫或是漂浮着杂物,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与光泽。

生活也是如此。不流动的生活是沉寂的,枯燥的,乏味的。让生活流动起来吧。

化学里学到,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态。它或为井,或为湾,或为湖,或为溪,或为河,或为海。水适应着不同的环境而成为不同的形态。

海固然可以吞吐日月,湖亦可把天空与白云揽入怀中,而一滴水同样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

生活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像水一样吧,去适应生活。即使我们是一滴水,也用不着妄自菲薄。我们同样能反映出生活的五彩缤纷。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先也。这是老子的一句话,此语道出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

每次到海边玩耍,看着手中的圆滑光洁的鹅卵石,看着被冲刷成姿态万千的礁石,我总有种莫名的感叹:这就是水啊。

水与石哪一个更坚硬?柔与刚哪一个更永恒?

女人是水做的。如水一样柔弱秀美,如水一样坚韧顽强。

当苦难让男人长吁短叹,当不幸让男人仰天长号,当命运让男人卑躬屈膝,女人用自己柔弱的手,拉起自己的男人,扯上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前走着。

有时我想,女人便如那被禁锢的水。当堤岸牢不可破时,你看到的是波平如镜,水光涟滟,天光云影;可一旦堤岸塌毁,水无尽的潜力瞬间被释放出来,一泻千里。

水是无色无味的。而我们喝的水却是有味的:泉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除非是蒸馏水。为什么水会有味道呢?答案很简单。水中含有“杂质”。

看来某些杂质并非不好,这正像山泉,因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而备受人们青睐。

有杂质并不可怕,最要紧的是它是有益的,并且能化有形为无形,将自己融入水中。

这便如同生活。至纯至美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有,那肯定也是乏味而单调的,就好像“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是一样的。含有“杂质”的生活是有味道的;虽然有时会咸了些,而不是你所期望的甜,但只要稍加沉淀,滤去盐分,生活依然是那样鲜美。

“水性杨花”是用来形容女子感情不专一的一个常见词。我崇尚感情专一,对朝三暮四者心存鄙夷。但一切事并不是那么绝对。要让别人专一,那是不是自己也应该有让人“专一”的条件啊。撇开感情是否专一的话题,我还是很喜欢水性杨花这个词。追根溯源,当初第一个用这个词来形容女子的,一定是个极有才情的男人。因为这个词本身极具妩媚,将女子的美与水与花相提并论,当真极是妥当。然而词中的“水性”却意不在此,而是说水易变。

水逢巨石,遇到大山,碰撞之后,如果不能改变对方,那就改变自己。转弯、绕道,另寻出路,正所谓变则通;实在无路可通,水就会不断的积聚,成湾成湖,当水积蓄到一定程度,它又会溢出来找寻出路。

生活也一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固然令人可敬,但不知变通,一条路走到黑也同样令人同情。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巨石或是大山,有时候凭一己之力的确是难以超越,那何不像水一样转弯绕道,另辟蹊径呢?俗话说,生着易,活着易,生活却是不易。这一点很多人都是深有体会,因此没有人会笑话你。即使是你一时陷入低谷,毫无出路,没关系,熬着吧,慢慢的熬着,总会有熬出头的那一天。连铁树都会有开花之时,何况我们人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说得太烂了。然而上溯到很远,人类却是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才懂得如何让水载舟。随之而来的死亡却让人们不得不将行舟的喜悦放逐远方,人们开始敬畏水,每次行舟前都顶礼膜拜,让水神、海神保佑行船的人一帆风顺。

水依然是水,碧绿的,澄静的,温柔多情,偶尔也会发点小脾气。在与水打交道的日子里,人们逐渐懂得了水性,熟悉了它的性格,掌握了它运动的规律。从此后,人们更加爱水;虽依然保留着对水顶礼膜拜的仪式,但那仪式里早已没有畏惧之心,而是喜悦和祝福。到这时,人与水达到了交融的境界。

走在生活的路上便如同在水上行船,期望着一帆风顺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能用心的去读生活,了解它,热爱它,我们就会真正的融入生活之中,少一些苦恼与埋怨,多一些开心与包容,路会越走越宽,生活会越过越有滋味。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水流动的规律,却未必是人生活的法则。

水是高贵的,它来源于巍峨高耸的冰雪之峰;水是干净的,它发源于没有污染的圣洁之地。水是怀着一颗济世的心流过山谷,淌过原野。它所经之处,草儿泛绿,花儿吐艳,果实挂满枝头,鸟儿在枝头唱歌,野兔在野地里奔跑,小鹿在溪边嬉戏„„一切的一切都在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人是贪婪的,总是渴望着往上爬。人真应该像水一样。

其实人最初来时,也如水一样的高贵而圣洁,后来却少了一份济世情怀。一个人不能从低处做起,又如何走向高处?不要为“人往高处走”的话所迷惑,从眼前做起,从手上的活做起,便如水一样,在你工作的身后,一切都在悄悄的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范文二:水——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了水,万物将会无法生存。水是人类最需要的物资,没有了它,人类也将会面临灭绝,可见,水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古人以为水是上天的恩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但事实胜于雄辩,据统计,全球的淡水资源只有3.5亿亿立方米,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仅有0.3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由于分布不平衡,生活浪费,全世界60%的地区供水不足,严重缺乏用水,情况严峻。在我去学校的路上,常常会见到一家酒店的工人在洗菜,只见他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把菜放到水龙头下就走了,过了许久他才回来,把菜拿走了,竟没有关水龙头,大量的生活用水流入了排水管道,造成极大的浪费。以往,我们总能看见清清河水在河里徜徉,而现在,我们所看见的是堆满垃圾和工业废料的垃圾河。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遗弃的工业废料可真是数不胜数,连公园的小池也难逃一劫。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就受到更大的威胁。面临如此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学会节约,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杯水,那全世界就节约下一条江,长此以往,我们节约多少条江,多少个海呀!保护蓝天碧海,共创美好家园,让我们动起手来,为保护水资源出一分力,为国家的建设伸出援手。水,我们都要把它看成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来保护。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公益广告,上面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面讲了当时只有一滴水,大家都争着要购买。因此有人就提议召开一次拍卖会来出卖这最后一滴水。在会上,人们纷纷出价购买,一个比一个高,有人出了天价,没有一个人能够比他出得多。这时全场观众全都一声不吭,有的在直发抖,有的在哭,有的在傻笑„„因为没有水,他们都将死亡。我对这个公益广告非常感兴趣。我真佩服做这个广告的人,真是别出心裁,让我们都知道了水是一种无价之宝。从那一天开始,我每时每刻都在节约用水,没有一点浪费。

范文三: 水的流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山顶流经平原再到大海,水的路途是漫长的,但水却从不因路途遥运而风尘仆仆,从不因前途渺茫而停下脚步,这是因为水会流动。但水的人生之路并非坦途,有山峰阻碍,有天堑拦截。它的力量毕竟弱小,无法改变高山为平地,变天堑为通途。于是它有了明智的选择——绕山而流。

陕西作家协会的一位作家陈忠实的人生之路便如水的流动一般。命运和从小就立志成才的他开了个玩笑。因为家境拮据,不得不休学一年。高考那年,他20岁,“大跃进”**便高校减少了招生人数,平时名列前茅的他落榜了。度过了一段沉郁的日子,父亲找他谈话。正是一句“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引领他走出阴霾,于是他开始在西安某村教书。四十年的拼搏后,他终于走出深山,成为作家,著有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白鹿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挫折面前,只要寻找曙光的信念不倒,向前冲的动力不减,转一个小小的弯,前途豁然开朗。

妇孺皆知的“飞人”刘翔,是中国跨栏史上的骄傲。其实他今天的成绩同样得益于曾经的一个转折。最初是个跳高运动员的他在训练的过程中,成绩不突出,教练分析,他弹力不错,只是略矮了五厘米,于是推荐他去跨栏,这一转行可不得了,刘翔一进跨栏队,潜力被激发,便打破了100米跨栏的世界纪录,之后,刘翔的教练曾侃道:“如果刘翔再高5厘米,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危机就是转机,有些事物不可抗拒是因为人们没有选好最优角度,能将危机看为转机的人是敢于尝试的,精明的。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在黑暗的官场摸爬滚打三十年,缍担伤彭泽县令八十余日后,在官场夹击的危机下忽然辞官,回归美好自然的田园,这才让他“悠然见南山”的诗篇千古传颂;鲁迅生活在一个密不透风黑暗的铁笼子里,怀着满腹医学知识想解救苍生,却意识到自己被世态炎凉所欺骗,于是他果断流动于文坛,希望用犀利笔唤醒铁笼子里的人,成为了无产阶级战士。

当我们失望地迷失通向西方的路途时,转过身,会发现南方之路更宽阔;当我们掂着脚也摘不到树上的苹果时,看土里,会发现马铃薯也很可口;当我们羡慕天上皎洁的月光时,看旁边,会发现泉水也很明澈。在山的阻挡下,水选择转向而行;在成绩落后时,刘翔选择转行而进。中国在西方列强扼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下,毅然接受俄国革命思想,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大到社会,小到个人,谁知道水的流动是一种智慧——另辟蹊径。

第四篇: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等人在行政学创立阶段提出的最重要观点是——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2.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教育部

3.为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官僚制理论

4.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学者是——雷格斯

5.“受限市场模式”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价格双轨制和——全国市场的分割性

6.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

7.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权力与责任相称

8.标志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并于200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法律是——《行政许可法》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职能的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任何行政管理机构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并通过一定程序设立,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履行法律规定的行政职能。这体现了行政管理机构的——合法性126

11.在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中,法国第五共和国实行的是——半总统制

12.西方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或文官制度是在1870年出现于——英国

13.依据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而进行的人事分类是——职位分类166

14.行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以及群众互相沟通、共同参与决策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212

15.目前行政组织体制为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是——瑞士133

16.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监督称为——一般监督258

17.在行政活动未开始之前对行政活动所作的预先安排是——计划245

18.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行政管理方法263

19.行政管理中需要运用经济方法,而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物质利益268

20.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勤政300

21.建立在性善论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以德行政316

22.在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中,对公众满意度的调查通常使用——问卷调查方法339

23.整个行政绩效考核体系的中枢与核心是——政治发展331

24.利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来重塑政府,且其核心在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的行政发展模式是——英美模式359

25.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行政能力356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6.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行政管理学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主要包括——官僚制组织理论学派;科学管理学派13

27.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包括——复杂性;相关性;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29

28.行政职能的主要特点有——执行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94

29.下列机构中属于信息机构的有——统计局;档案局135

30.政治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行政管理;公安行政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外事行政管理184

31.行政管理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是——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232

32.行政管理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为方法266

33.行政管理规范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行政法律规范;行政道德规范291

34.行政绩效评估具有若干指标体系,学者弗莱恩提出的“4E”指标是指——公平;效益;效率;经济331

35.当代西方各国政府进行功能调整的主要途径包括——民营化;放松管制;压缩式管理37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答:①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总体价值观转变;②全能普化型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功能文化转变;③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④依附服从性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

37.简述我国行政职能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答:①职能重心的转变;②职能方式的转变;③职能关系的转变;

38.简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答:①适应性原则;②协调性原则;③权责相称性原则;④精干高效原则;⑤法制性原则;

39.简述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答:①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②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③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④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⑤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40.如何理解行政发展的特点?答:①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②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③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④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的行政决策程序。答:①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②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③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④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42.结合实际,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机构绩效不高的原因。答:

(一)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①经济体制的类型会制约行政组织的绩效;②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程度也制约着行政绩效;③大众传媒对行政绩效的制约作用;

(二)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一方面,政府的活动受资金预算的限制;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权力也受到限制;其次,在官僚制政府中,往往会导致行政机构和人员自我膨胀,政府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行政人员的不断增加导致行政效率降低;

(三)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①公务员往往在主观上排斥绩效管理;②公务员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等职业素质必然制约着行政绩效;

(四)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①政府的产出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量化;②绩效管理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43.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合作联邦主义”,联邦政府权力逐步扩大,州政府权力相应缩小。二战后,“合作联邦主义”继续推行,到20世纪50年代末,联邦财政补贴已占州和地方政府总开支的30%。以上60年代初,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创造性联邦主义”,使“合作联邦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70年代后,“合作联邦主义”失宠,代之而起的是反对中央集权、主张权力下放的“新联邦主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积极推进“还权于州与地方”的改革,发展了“新联邦主义”。

材料二:英国自二战后,地方自治有削弱趋势,虽然有时也下放一些行政权力,但主要特点是扩大中央权力1972年,《地方政府改革法》将地方政府的职能限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管理,中央政府继续通过财政补贴保持对地方的控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进一步的中央集权化措施,使地方的自主权受到更大约束1997年工党执政后,又转向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强调建立中央与地方的“伙伴关系”,大规模下放行政权力。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形成了高度集权体制。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虽然权力集中与分散有过多次反复,但这些调整始终是在高度集权框架内进行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宪法都赋予中央政府极其广泛的行政职权,而对地方政府的职权却没有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初,为调动地方积极性,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994年,中央与地方在财政关系上正式实行分税制,同时在地方推行“市管县”体制,突出中心城市的作用,赋予一些地方政府经济“特权”。

问题:(1)西方发达国家行政分权改革的基本趋势是什么?答:西方发达国家行政分权改革的基本趋势有:

一、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改革;以美国为代表的联邦制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经历了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的两个发展阶段。

二、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改革;英国、法国、日本等单一制国家分权改革比较激进,开始向地方自治的准联邦制转变。它们通过放松对地方政府在当地事务管理权限、财政及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控制,使地方政府曲中央政府的代理机构转变成相对独立的准自治地方政府。

三、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他的需要。

(2)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行政分权改革的基本趋势,联系我国的实际,分析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基本思路。答: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具体内容包括:①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②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③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④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第五篇: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基础会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A)A.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

记的账户一定是(C)A.资产类账户 C.相互关联的账户

B.权益类账户

D.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B.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2.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其登3.某企业10月末负债总额1500万元。11月份收回应收账款150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200万元,预付购货款100万元。该企业11月末负债总额为

(A)

A.1300万元 C.1600万元 A.重记经济业务

B.1350万元 D.1850万元 B.漏记经济业务 4.通过试算平衡能够发现的错误是(D)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 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A)...A.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6.在实地盘存制下,甲材料期初结存成本为2000元,本期购进材料成本为5000元,期末盘存材料成本为4000元,本期发出材料成本为(B)A.2000元 C.4000元

A.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C.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B.3000元 D.6000元

B.本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D.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7.“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表示(B)

8.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类,“累计折旧”账户属于(A)A.调整账户 C.集合分配账户 A.收款凭证 C.收料单 A.预付保险费 C.支付借款利息

11.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转后应(A)A.无余额 C.有借方余额 A.转账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A.三栏式 C.借方多栏式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总账核对 C.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核对 D.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 15.下列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B)A.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16.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是(B)A.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C.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B.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D.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B.资产负债表 D.利润分配表 B.有贷方余额

D.借方、贷方均有余额 B.现金付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B.贷方多栏式 D.数量金额式 B.盘存账户 D.计价对比账户 B.科目汇总表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收回应收账款 D.应付投资者利润 9.下列会计凭证中,属于原始凭证的是(C)

10.下列经济业务中,应编制转账凭证的是(D)

12.现金日记账借方的登记依据可能是(D)

13.“主营业务收入”明细分类账账页格式适于采用(B)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账实核对的是(A)

17.反映会计基本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会计等式是(B)A.利润=收入-费用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D.利润=收入-成本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18.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D)A.存货 C.应收账款

A.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C.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 D.当期销售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配比

20.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买价为4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800元,运杂费为12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材料尚未运达。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A)A.借:材料采购

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 贷:银行存款

000 B.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 贷:银行存款

000 C.借:材料采购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 管理费用200 贷:银行存款

000 D.借:原材料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有(CE)A.资产、负债、利润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B.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D.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是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E.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B.货币资金 D.固定资产原价

19.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原则要求的是(A)

22.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资产项目此增彼减的有(ABCD)A.从银行提取现金 B.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C.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D.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E.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23.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有(ABCDE)A.财产清查 B.成本计算 C.填制和审核凭证 D.登记账簿

E.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4.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有(ABCE)A.凭证的名称 B.填制凭证的日期

C.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D.单位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字盖章E.经济业务的内容(含数量、单价和金额)

25.下列账户的明细分类账应采用三栏式格式的有(BCD)A.“材料采购”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预收账款” E.“营业外支出”

26.下列项目中,属于财产物资盘点方法的有(AD)A.实地盘点法 B.永续盘存制 C.核对账目 D.技术推算盘点法 E.实地盘存制

27.下列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负债类账户的有(ACD)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短期借款” E.“长期应付款”

28.下列属于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关的原则有(BE)A.谨慎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配比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E.清晰性原则

29.下列账户中,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存在对应关系的有(ABCD

A.“现金” B.“应收账款” C.“预收账款” D.“本年利润” E.“预付账款”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30.下列各项中,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有(BCDE)A.制造费用 C.营业外收入 E.主营业务收入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会计反映职能 32.复式记账凭证 33.未达账项 34.会计科目 35.会计机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6.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7.什么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哪几类?

五、业务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38小题30分,39小题10分,共40分)

38.资料:M公司为生产加工企业,从2007年初开始生产加工甲产品和乙产品。2007年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从仓库领用材料35 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8 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材料17 000元。

(2)结算本月应付生产工人工资15 000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乙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500小时,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3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200小时。

(3)按应付工资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4)本期发生制造费用8 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5)甲产品200台全部完工,其生产成本总额为33 060元。结转已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6)本期销售甲产品180台,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单价为210元,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价税款尚未收到。(7)结转本期已销售甲产品180台的生产成本。(8)经批准,将现金溢余5 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9)用银行存款支付对外捐赠款3 000元。

(10)按照规定计算出本期应负担的产品销售税金为1 200元。

(11)经批准,将盘亏原材料1 000元的60%转作管理费用,其余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B.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12)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25%)。

(13)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14)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15)期末,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要求:根据M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39.资料:2007年12月,W公司发生的错账及登账情况如下:

(1)按照购货合同规定,以银行存款78 000元向光华工厂预付材料款。

在过账时,“预付账款”账户记录为87 000元。(2)用现金支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元。(3)计提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7 000元。(4)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48 000元。其中:(2)、(3)、(4)笔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错误。

要求:指出上述错账应采用的更正方法,并编制错账更正的会计分录(不登账)。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会计反映职能 教材P3

32.复式记账凭证 教材P42 33.未达账项 教材P212

34.会计科目 教材P34

35.会计机构 教材P268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6.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教材P44-51

37.什么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哪几类?教材P222-224

五、业务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38小题30分,39小题10分,共40分)

38.资料:M公司为生产加工企业,从2007年初开始生产加工甲产品和乙产品。2007年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从仓库领用材料35 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8 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材料17 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8000 生产成本——乙产品 17000

贷:原材料 35000

(2)结算本月应付生产工人工资15 000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乙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500小时,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3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200小时。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9000 生产成本——乙产品 6000

贷:应付工资 15000

(3)按应付工资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60 生产成本——乙产品 840

贷:应付福利费 2100

(4)本期发生制造费用8 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4800 生产成本——乙产品 3200

贷:制造费用 8000

(5)甲产品200台全部完工,其生产成本总额为33 060元。结转已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3306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33060

(6)本期销售甲产品180台,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单价为210元,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价税款尚未收到。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借:应收账款 44226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426

(7)结转本期已销售甲产品180台的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29754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29754

(8)经批准,将现金溢余5 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

(9)用银行存款支付对外捐赠款3 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10)按照规定计算出本期应负担的产品销售税金为1 200元。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200

贷:应交税金 1200

(11)经批准,将盘亏原材料1 000元的60%转作管理费用,其余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管理费用 600 借:营业外支出 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12)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25%)。

借:所得税 1461.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461.5

(13)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37800 营业外收入 5000

贷:本年利润 42800

(14)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36915.5 贷:主营业务成本 29754 管理费用 600 营业外支出 34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200 所得税 1961.5

(15)期末,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588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884.5

要求:根据M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39.资料:2007年12月,W公司发生的错账及登账情况如下:

(1)按照购货合同规定,以银行存款78 000元向光华工厂预付材料款。

在过账时,“预付账款”账户记录为87 000元。

(2)用现金支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元。

(3)计提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7 000元。

(4)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48 000元。

其中:(2)、(3)、(4)笔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错误。

要求:指出上述错账应采用的更正方法,并编制错账更正的会计分录(不登账)。

答案:

1、采用划线更正法。

2、采用红字更正法。

红字冲销:

借:制造费用-600

贷:现金-600 蓝字更正:

借:应付工资 600

贷:现金 600

3、采用红字冲销法。

借:管理费用 63000

贷:累计折旧 63000

4、采用补充登记法

借:原材料 43200

贷:材料采购 43200

浙00041# 基础会计学试题

下载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