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拥抱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拥抱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共同书写美好靖江新篇章 ——在靖江市总工会十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叶丽华
(2018年1月31日 审议稿)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泰州市总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17 年工会工作,研究部署2018 年工作任务。现在,我受市总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7年工会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工会在市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喜迎十九大召开、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优化服务求实效,强化责任抓落实,积极实施创业创新、培育培训、权益维护、精准帮扶和基层基础五大工程,各项工作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市总工会被省总工会表彰为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安康杯”竞赛先进集体、全省工会职工服务平台建设省级示范单位,获得省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竞赛一等奖;2017年度工会工作泰州考核指标名列第一;“互联网+”职工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工会经费全额代收等经验在省总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被命名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一、聚焦创业创新,激发动力促进就业
政策扶持促进创业。下发《关于开展2017 年促进职工创业创新富民增收行动的通知》,出台《靖江市职工创业就业扶持实施办法(试行)》,为职工提供精准及时的政策服务。召开创业富民推进会、汇报会,分解任务、层层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联动发力、落实到位。评选表彰10 个靖江市“五一创业岗”带头人,为创业者发放创业就业补贴18.5 万元。
职工培训促进就业。搭建职工“双创”平台,依托城南电商创业园设立职工创业基地,在靖江市职工之家(体育中心基地)建立青年职工创业中心。开通靖江市职工网校,选树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等9 家院校、培训机构为职工夜校。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90 余期,培训职工8000 余人次,300 余名职工取得创业培训资格证书,200 余名职工再就业或成功创业,1000 余名职工被推荐就业。
技能竞赛促进创新。深入开展“ 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全年各级工会开展技能竞赛116 场。评选产生1 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 个省“五一劳动奖状”、3 家省“工人先锋号”。新建3 个劳模工作室,争创1 家泰州市示范劳模工作室,组建靖江劳模服务团。叫响做实“靖江工匠”品牌,出台《“靖江工匠”培育选树计划实施意见》,确定每年培养选拔50 名高技能水平的职工为“靖江工匠”候选人,每三年进行一次评选。联合人社部门实施“千名工匠青苗”培育工程,在全市重点行业和产业内发展120 对“名师带徒”。
二、突出培训培育,凝聚共识提升素质
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措施,通过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工会系统宣讲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学习传达,持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和“中国梦• 劳动美• 幸福路”主题活动,2名职工被评为泰州市“十佳文明职工”并获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人民医院医生胡方斌获评“江苏省文明职工”。
职工素质持续提升。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十百千万”培训计划,帮助600 多名职工实现学历提升,5 名女职工、5 个岗位被评为“泰州市五一巾帼标兵(标兵岗)”。实施“一人一艺”职工才艺普惠工程,举办花艺、茶艺、瑜伽、手机摄影、声乐、书法、游泳、太极等16 项才艺培训班40 期,培训职工3000 余人次。组织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职工先进操作法”评选活动,4 个项目入选泰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锚链热处理系列技改”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职工文体更趋丰富。深入推进“三个文化”建设,职工艺术团、老年艺术团开展各类下基层演出26场次,靖江电商创业中心等3家单位、3名职工分获泰州市“三个文化”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称号。联办《靖江大明星》第二季才艺大赛,举办大型职工技能展演12场、文体展演26场,500余名职工登台竞技。参加全省职工广场舞排舞比赛,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
三、依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促进和谐
源头参与成效凸显。开展“两节”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为农民工追回经济损失319万元。举办“空中巡回法庭”网络视频直播、普法文艺演出、服务农民工“四送”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做好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召开非公企业职代会规范化建设观摩会,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等3 家单位获评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组织全市229家企业6.5 万名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维权渠道更加畅通。开通“一二三”农民工维权“直通车”,完善工会援助律师周五信访制度,叫响“周五律师值班日”品牌,为390余人次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服务。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申报“一镇一品、一线一品”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全市各级工会调处劳动争议128件,调解成功125件,涉及劳动金额80余万元。
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四季行”活动,抽查全市200余家企业。召开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例会”,启动集体协商春秋季要约行动,新增1家行业集体协商和3 家区域性集体协商,指导基层设立11家集体协商以会代训示范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1071份,覆盖企业3000家。市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等3 家单位被评为“泰州市集体协商工作先进单位”,烹饪餐饮行业等2家单位被评为“泰州市集体协商优秀行业(企业)”。
四、实施精准帮扶,普惠职工改善民生
“互联网+ 工会”平台全面优化。加强“互联网+ 工会”服务平台软硬件建设,在泰州工会系统首家推出手机移动办公系统“靖工快线”,提升工作规范化运作水平。组建“关爱微联盟”,开展“秀工作餐”“安全隐患随手拍”等16项微平台活动,以参与有奖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活动吸引力,“互联网+ 工会”工作经验在首届全省工会新媒体论坛上作典型交流。
普惠服务日益丰富。开展“阳光新快线”集中服务月活动,服务职工3万人次。继续推进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为2182名患病职工结付医疗互助金309万元,为182名重病职工发放88.6万元大病救助金。开展“阳光助缘”活动,举办2期单身职工联谊会,联合52家单位为青年职工提供婚恋“一条龙”服务。组织26名苦、脏、累、险一线职工疗休养,出资20余万元开展“高温三送”活动,走访慰问5000余名一线职工。
精准帮扶持续加强。新建65 家“安康• 爱心驿站”、5 家爱心母婴室、6家“时间银行”基层志愿服务站,新增志愿者320人,表彰10名“志愿者义工劳动十佳标兵”。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慰问1000余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和特困职工。发放第十八批《特困职工证》和“解困脱困联系卡”,开展“跟踪式”助学、南山寒窗助学、公益夏令营等系列活动,发放助学金35万元,购买10余万元暑期公益课赠与700名职工子女。
五、强化自身建设,夯实基础激发活力
工会组建加快增长。出台《关于开展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百日攻坚”行动的意见》,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建会和农民工入会工作,新增1 家药品行业工会联合会,96家基层工会组织、5236名工会会员,其中农民工会员4231名。积极推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征集各类意见建议81条,代表满意度高达95%。
建家质效明显增强。出台《关于推进基层工会“百企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推进“五家”联创促进百企提升工程,切实把“职工之家”建设成为“规范之家”“发展之家”“和谐之家”“温馨之家”“安康之家”。全年建成泰州市级“模范职工之家”8个、“模范职工小家”9个,21人获得“泰州市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
干部能力全面提升。推进工会工作项目化管理,完善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举办基层工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市直机关工会干部培训班、女工干部“三员合一”培训班等系列培训活动,解读理论,聚焦实务,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素养。开展工会工作“项目微创新、工作大提升”争创活动,表彰“乐业360”职工创业就业精准服务、供电公司推广“亲情协管模式”等24个创新项目,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优活力。
其他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出资10万元帮助季市镇陈塘村打造美丽乡村,市总工会被组织部表彰为“第一书记”先进派出单位。积极支持派驻纪检组工作,确保廉政建设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工会阵地建设,工人文化宫将于2018年5月前全面投入使用。编印《工会作风建设和财经纪律制度汇编》,对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促进各级工会规范管理工会经费。进一步加强工会调研、信息、统计、援疆援藏工作,规范机关内部各项管理,确保工会工作全面发展。
2018年工会工作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工会深化改革创新、展现新作为、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期。全市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上级工会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突出主责主业、致力精准服务,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改革创新,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共同书写美好靖江新篇章!
一、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更有担当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工会实际,开展全市工会干部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思想内涵;坚持面向基层一线、组织专题演讲,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创新学习宣传方式,开展“启程新时代,再创新辉煌”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不断引领广大职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劲动力,推动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中国梦• 劳动美•幸福路”主题教育为载体,以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开设职工大讲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职工群众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让更多职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实践者。在全市职工中开展“40年,我们再出发”主题征文和演讲活动,分享改革体会、汲取创新精神、增强发展动能,引领职工主动投身创新创业时代潮流。继续选树命名“文明职工、文明班组”,精心组织职工文化活动,努力塑优新时代靖江职工形象。
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始终把工会组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全面增强、切实践行“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上级工会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提升工会系统党的建设系统化、科学化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持派驻纪检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引导工会干部在讲纪律守规矩上走在前头,更好地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凝聚智慧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有作为
深化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围绕全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精心组织“创新提升促发展,同心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深化“三联三动”(联合市级部门推动示范劳动竞赛,联合行业协会带动技能劳动竞赛,联合乡镇园区促动企业劳动竞赛)竞赛机制,进一步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选拔。将引领创新的落脚点放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上,开展“好员工”评选活动,着力培养企业急需的“金蓝领”技术工人。以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效益增长、素质提升为目标,引导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和发明创造。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引导企业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职工群众性“五小”活动。厚植“创富靖江”乡土人才土壤,开展创业富民系列竞赛活动,促进职工创客、创新能手、技能标兵大量涌现。
持续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化职工素质提升“十百千万”培训计划,充分发挥职工夜校(网校)和职工实训基地作用,常年开展学历教育、创业技能、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培训。探索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激励机制,推出产业工人在技能培训、等级提升、素质提高中的“专享套餐”,进一步激发产业工人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继续实施“一人一艺”职工才艺培训计划,常年开设书法、器乐、烘焙、插花、面点制作、体育健身等“夜间课堂”“周末课堂”,开设“点单式”“送餐式”培训,将培训对象从失业待业人员扩展到所有职工,从城区为主外延至乡镇。积极推进“职工读书明星”“学习型班组、知识型职工”评选,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职工书屋建设。
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专项补助资金,加快培育一批极具示范效应的工作室典型。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广泛选树具有劳模工匠品质的优秀人才,构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开展劳模和工匠青苗培育再提升行动,培养锻炼选拔一批技能大师,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发挥“首席工匠”“技能大师”高技能专业人才传帮带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活动,综合运用表彰、媒体宣传、劳模风采展等方式,宣讲新时代典型故事,引领广大职工在建设新靖江的实践中多作贡献。
三、聚焦职工需求,致力精准服务更有温度
提升服务平台规范化、优质化。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职工服务平台建设三年规划》和《评价规范体系》要求,建设以实体化平台为主体,信息化平台、社会化平台为两翼,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职工服务平台。持续推进“网上工会”建设,升级“阳光微平台”网上智能管理服务综合系统,推广移动办公系统“靖工快线”,进一步做实帮扶服务、拓展维权服务、开辟成长型服务、延伸多样化服务。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和靖江市职工之家(体育中心基地)的作用,构建新城老城互补、线上线下互动的立体化职工文化服务矩阵,为全市20万职工营造“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推进镇、规模企业职工服务站示范点建设,打造户外劳动者“安康• 爱心驿站”示范点,为环卫工、快递员、交警提供休息纳凉取暖的场所。继续推行“爱心母婴室”建设,满足育龄女职工的需求。
实施帮扶服务精准化、普惠化。持续深化“阳光新快线”服务品牌效应,开展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等传统帮扶工作,提升服务工作深度和广度。开展第十九批特困职工申报调查工作,扎实开展市总机关工作人员与特困职工家庭结对活动,建立基层工会“逐户问诊”和“定期会诊”困难职工家庭制度,坚决打好全市工会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展第三期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扩大职工参与覆盖面。加强职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开展职工疗休养和各类有益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努力为职工提供所需所盼的普惠产品。打造“义工汇”职工志愿服务品牌,延伸服务矩阵,拓展服务内容,强化激励机制,推动“工会+ 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常做常新。
促进就业创业多元化、常态化。继续实施促进职工创业创新富民增收行动计划,激发“乐业360”服务品牌效应,年内推选3-5个职工优质创业项目开展工会定向帮扶,构建指导、服务、激励“三位一体”的职工创业服务模式,帮助职工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为职工实现创富梦想提供必要支持。充分发挥职工创业创新基地作用,继续办好月嫂、育婴师、家政服务员等“家政课堂”,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积极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孵化、资金扶持等精细化、保姆式服务。开展紧缺性工种职工技能免费培训,推荐评选“五一创业岗”活动,培育一批职工创业典型,以就业推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深化权益维护,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更有成效 不断拓宽依法维权渠道。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落实好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等制度。发挥工会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推动法律法规、政策执行与实施,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对职工休假、劳动保护、女职工权益、福利保障、社会救助等同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民生保障政策的调研,提出工会的建议主张,努力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加强工会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设,探索改进工会法律援助的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法律服务。
有效规范民主管理工作。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推动职代会、厂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好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提请市政协主席会议与市政府进行专题协商。大力开展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对象,以集体协商观摩会、春秋季要约行动等为抓手,进一步完善集体协商工作操作流程,严格考核评价,健全长效机制,提升集体协商质量,确保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95%。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建设行业集体协商指导工作室,不断增强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效性。
着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不断健全基层工会维权机制。加强工会“七五”普法宣传,积极打造工会普法品牌,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宣传,提升基层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法律意识。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作用,建立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评价体系,长效开展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监督行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因欠薪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年内联合督查企业200 家。逐步健全劳动关系预警处置机制,做好工会调解、劳动监察仲裁、法院诉讼的有机衔接。多措并举化解劳动争议纠纷,选取部分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信息监测点,完善劳动关系状况报告、职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努力把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推进改革创新,工会自身建设更具活力
有序推进工会改革。按照上级要求,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要求,精心完善工会改革方案,科学规划工会改革的整体推进和配套措施,整合精简市总机关部室设置,优化强化工作职能。明确时序进度,落实工作责任,大力推进改革方案落地见效,确保9 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以改革为契机促工会工作全面提升,把创新发展作为推陈出新的活力之源,推动工会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使工会工作不断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展现新作为。
深入推进普遍建会。围绕组织建设,重点抓好开发区(园区)工会建设工作,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原则,推动开发区(园区)工会建起来、强起来、活起来,成为工会工作高地。进一步加强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工会建设,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和“两新组织”建会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农民工入会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建活动。以独立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对新业态、新领域的覆盖面。拓宽职工便捷入会渠道,推进集中入会、网上入会,完善会员会籍管理办法,推进会员管理实名化、制度化。
不断完善职工之家。深入实施“百企提升”工程,通过结对帮扶,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综合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建立交流学习、资源共享、活动互融、信息互通机制,引导结对双方围绕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等方面进行交流互动,促进结对单位工会成为合格职工之家,并积极争创模范职工之家。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规范基层工会选举工作,健全完善会员(代表)大会、会员评家等制度,进一步提升职工之家建设质量、水平和成效。
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制订《2018 年度工会干部培训计划》,分层次推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同业对标、争先进位”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工作技能竞赛,引领工会干部争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深化“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坚持工会干部挂钩联系基层、参加基层工作、定期述职评议等制度,推动工会机关党员干部重心下移、深入基层。选优配强基层工会主席,严格民主选举程序。关心关爱基层工会干部,建立工会社会化工作者薪酬保障机制,为退休、离任的基层工会干部颁发荣誉证书。强化网上工会应用能力单项考核,全面提高工会干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探索完善工会购买社会服务模式,将部分工会组织承担或承接的职工服务类事务,通过委托、承包、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承担,提高工会服务职工专业化水平。依法收缴工会经费,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工会资产使用效能。加强经费审查审计监督,促进工会经济活动健康规范开展。完善工会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和职工满意度第三方测评机制,切实加强工会宣传,统筹做好信息调研、挂钩帮扶、对外联络等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各位委员、同志们,在靖江向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新征程中,工会责任重大、使命崇高。让我们在市委和上级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进一步开创靖江工会工作新局面,为书写新时代美好靖江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展现新时代新作为
立足司法行政职能
展现新时代新作为
·
市司法局局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融汇了法治精神,‘法’字频现,可以说是一篇贯穿法治精神的纲领性文件。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有了新表述、新定位、新论断。作为一名法治工作者,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常德市司法局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论述,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发展,做好司法行政的本职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的科学指导下,以“打造活力团队、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我市获评“六五”普法全国先进城市称号,市局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记集体三等功,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和综治优秀单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特殊人群涉毒人员收治、警司联调、环常“6+1”平安边界建设、延伸帮教矫治手臂等一批典型经验被全省乃至全国推介。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集中轮训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总抓手,为老百姓提供及时、精准、普惠法律服务的发展思想,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做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努力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中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
一是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属性,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学习好、宣传好、传达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我们将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纳入到干部政治学习、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议题,集中学、反复学,学原文、悟原理;另一方面,通过普法宣传,面向广大群众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等会议及讲话精神,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全民普法教育中的运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两微一端”、动漫、微电影等,提高十九大精神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让人民群众做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健全依法治理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可以预见,党的十九大之后,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司法行政系统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一是狠抓“关键少数”,着力“谁服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长效机制的建立,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群众组织按照普法责任分工自觉承担普法工作责任;二是建立部门普法工作报告制度,由责任单位定期向普法主管部门报备普法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建立普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督促各部门落实普法责任,统筹协调部门普法;建立责任公告制度,对部门普法工作情况进行集中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在我市普法考试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抽考评议制度,每年对普法责任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普法考试集中抽考。三是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特点,夯实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灵魂,而法治文化阵地是传播法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过程中,我局实施项目化驱动,制定“任务书”,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一是加大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画廊等法治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在市、县(区)建成一个以上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或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基地;二是探索我市在公共场所发布法治类公益广告制度,协调指导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法治文化作品类公益广告;三是推动各级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在窗口单位和窗口岗位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功能,运用公众服务窗口开展法治惠民教育。我市新安学校被省司法厅作为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打造,并即将开始招生。四是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在小康社会向现代化迈进过程当中,法治是人民群众追求的必然目标。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法律服务需求的有效路径,也是解决法律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覆盖全市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市、县两级1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带动建成11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和976个村(社区)服务点,实现市、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四级平台全覆盖,全市公共法律“一小时服务圈”已经形成。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服务资源由集中向全面覆盖转变,推动服务内容由单一向综合转变、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精细化、个性化的法治服务。
第三篇:迈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2017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迈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2017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2017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九大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全面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新局面的战略部署。
迈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回眸2017,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委组织部有力指导下,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强素质、重管理,定标准、建体系,严纪律、提质量,全面提升新形势下组织工作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突出政治建设
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得到新提升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一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凝神聚魂、补钙壮骨的根本性建设,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突出问题导向抓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谈心谈话17028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5352条,查摆问题12017个,落实整改措施8622个。有关经验做法被《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报道12次。突出坚定理想信念抓实政治理论武装。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举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培训班12期,培训2621人次;举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16期,培训3788人次,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更加坚定。
突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实专项整治。
开展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规范专项整治和长期不换届、不按规定交纳党费专项整治“回头看”,发现问题316个,整改率达100%。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
强化精准施策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年来,市委组织部紧扣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精准选用、培训、储备、监督干部,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精准选用干部。
一方面,在精准识别干部上下功夫,开展面对面近距离、蹲点式干部经常性考核,共到18个单位与近400名干部谈心谈话,掌握班子运作状况,干部工作状态和适岗情况,识别发现优秀后备干部,形成近40万余字专题报告。实行干部“三案”制精准管理,对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基础信息档案、运行情况备案、调整配备预案管理。另一方面,在优化干部任职状况评价上下功夫。对全市77个市直单位和550余名市管干部开展综合考核,综合评价干部实绩。以提高班子整体功能为目标,定期研判班子功能情况,及时对班子进行优化调整。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市管干部17批277人次,优化调整38个县区和市直班子。
精准培训干部。
针对岗位需要和干部业务能力短板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举办文化旅游、中药产业、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专题培训班251期,培训44676人次。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扶贫专题培训,培训170多场次,参训29万多人次。搭建网上学习的平台,建成“亳州讲堂”,上传学习讲座、视频,供各级领导干部在线学习。
精准储备干部。
大力发现储备后备干部,一手抓发现确定,在各单位推荐基础上,通过经常性考核方式确定后备人选,建成党员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四个后备干部库。一手抓培养锻炼,分类举办4期重点干部培训班,选派292名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四个一线”加强实践历炼。
精准监管干部。
“五个严查”织密监督网络。从严执行“凡提四必”等制度。从严抽查干部个人事项,召开专题培训会,566名填报对象参加现场培训,对请假的59人及时补课,确保培训一个不落。编印《填报中常见问题解答》《不如实报告典型案例》,填报人员人手一册,对16名通报干部进行集体约谈,对4名瞒报人员进行诫勉并全市点名通报,实现了教育培训“零遗漏”、抽查核实“零差错”、结果处理“零容忍”,不如实报告“零使用”。如实报告率从去年的65%提高到95%以上。从严核查干部信访举报,按照“凡举必查、凡查必结、凡结必复”要求,对所有来信来访来电举报,不管是匿名还是实名,全部追查到底,并加大核查结果运用力度,开展谈话提醒、函询、诫勉46人次。从严筛查干部负面信息,按照个人档案信息清、负面情形信息清、举报情形信息清的“三清”原则,分级建立干部负面信息清单,共建立清单信息1548条。从严督查选人用人工作,坚持教育、督查并重,一手抓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业务专题培训,制定《选人用人工作监督检查办法》《选人用人专项督查工作手册》;一手抓选人用人工作专项督查,按照30%的比例对市直单位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专项督查,发放问题整改通知单125份,问题已全部整改。
加强整体推进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得到新提升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一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以提高组织力为重点,锲而不舍地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突出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选优配强,根据履职状况,优化调整121名村(社区)书记,155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务干部。实施大学生村官“领头雁”工程,选拔4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实施村级后备干部“春苗计划”,储备了6227名村级后备干部。选派546名干部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注重培训教育,对1248个村“两委”正职、286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115名大学生村官开展集中轮训。对143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培训,对260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优秀企业出资人、社会组织负责人、新生代经营管理人员开展5期示范培训。
着力夯实组织阵地建设。强化党组织有效设置,成立、撤并116个党组织,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标,并实现场所标识、党建制度、党务公开栏、指引标牌等“四统一”。其中,重点打造了121个“标杆型”活动村室,古井集团企业党建文化馆,成为全国第一个企业党建文化专题馆。
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季度“对标巡诊”。抓实精准树标、精准对标、精准施策,提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质量。每季度组成5个巡诊组,随机对党组织问诊,现场对标、现场施策。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已“巡诊”党组织开展“回头看”,下发问题整改通知书156个,落实整改措施419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达标率达66.40%。经验做法在全省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配强扶贫队伍,向全市1248个村派驻扶贫干部2679人,实现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加大“单位包村、个人包户”力度,全市1181个单位对口帮扶1277个村(社区),58282人对口帮扶贫困户176942户,实现所有村和贫困户“两个帮扶”全覆盖。在省组织的第三方检测评估中,我市帮扶联系人满意度达99.95%,居全省第一名。开展贫困户“微心愿”征集活动,征集“微心愿”24万多个,帮助实现23万多个。实施“1+5”人才扶贫行动计划。选派29名优秀人才到扶贫重点镇开展扶贫活动,组织500名优秀人才赴基层开展实用技术服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60个,举办贫困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124场次。以上两项工作经验做法均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
着力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改善发展党员结构。实行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实现责任可追溯查实。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推进“微信党支部”全覆盖,参与党员136268人。开展党员远教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提升1466个远教站点学用水平。精心制作党员教育电视片,7部作品获省级大赛一、二、三等奖,6部作品入选中央资源库。9个优秀党建网站获省委组织部命名表彰。注重激励帮扶,表彰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6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员。慰问帮扶党员10708人,发放慰问金457.09万元。注重引领作用发挥,实施党员服务群众“四化”工程。经验做法被《组工信息》推荐。
实施人才新政 人才集聚效应得到新彰显
国以才治,事以才兴。一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厚植人才沃土,激发人才活力。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出台《招才引智实施办法》,对引进的人才最高奖励达到420万,建市以来力度最大。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201人,同比增长50%,新建3家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合肥成功召开“智汇亳州•携手共赢”招才引智推介会,聘请了10名招才引智顾问。
构建本土人才培养成长平台。实施“515人才示范工程”,创建68个人才集聚示范区和示范点,集聚企业136家,吸引高层次人才68名。开展第四批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和首届“优秀返乡创业人才”遴选,实施药都“双创”英才计划和青年创客圆梦计划,评选出60余名优秀人才。认真做好省级以上人才项目申报,我市共有4个团队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5名优秀人才和1个研发中心获省引才载体奖补,10个团队入选皖北产业创新团队,争取省扶持资金315万元。
优化人才制度机制。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优化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人才工作重大资金、重大事项部务会研究机制,将招才引智纳入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等,为提升人才工作效能提供制度保障。
突出理念引领 组织工作质量得到新提高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年来,市委组织部始终围绕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组工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理念引领。认真组织开展“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合格组工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大力锻造“忠诚、大局、团队、责任、敬业、境界、本事、自律”16字优良部风,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坚守“严细实精”工作作风,树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作标准,强化“零差错”工作意识,落实“凡事必结、凡事必复”工作要求,打牢过硬组工队伍思想基础。
强化机制建设。制定部内绩效考核办法,一月一公布,年底算总账。坚持每周工作清单,每月工作调度,半年务虚研讨,年终盘点谋划,实现全部工作任务闭合管理。
强化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市管干部、公务员、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三库”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效能。认真办好亳州先锋网、组织工作网、微信党支部、微信公众号,其中,亳州组工微信公众号连续八个月进入全国百强榜。
同时,老干部工作,党建理论研究、组工信息宣传、统计等工作也都取得新的进步。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
2018年,市委组织部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原则,牢牢把握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指导方针,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五大目标,推进五大建设,围绕“34433”工作思路,落实好17项重点任务,切实打造勇立潮头的药都铁军、基层党建的亳州样板、人才发展的最优生态,为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第四篇: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 展现新作为
谋求湾里国税工作新发展
——李安仁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2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国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任务,动员全区国税干部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谋求湾里国税工作新发展。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区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开拓进取,2014年全区国税工作创佳绩 2014年,湾里区国税局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提升站位、依法治税、深化改革、倾情带队”的要求,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动力,大力提升服务贡献度、执法精确度、税法遵从度、纳税人满意度、工作效能度和队伍和谐度,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回首2014,我们克难前行,组织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2014年区局入库税收收入34321万元,同比增收4614万元,增长15.5%,税收总量、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圆满完成了市局和区政府下达的税收目标任务。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坚决贯彻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规范执法的关系,坚决杜绝预征税款等收过头税行为,不折不扣地用好用活用足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重点税源的监控分析。对全区62户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认真的调查,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加强重点税源数据的核查、比对、反馈和整改,提高整体征管质量和效能,促进收入增长。促进税收预测和分析。密切监控税收收入进度,加强税源调研,摸清税源变化,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前瞻性。加强税收分析,重点分析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科学判断税收收入增减的原因,切实把握好组织收入的主动权。
回首2014,我们真抓实干,征管水平全面提升 发票管理加强。全面推广网络发票,实现由单一的“以票控税”向多元化的“信息管税”的转变,网络发票使用户由2013年末的130户增加到现在的310户,大大提高了信息化程度,通过票表比对,及时找出税收风险点,查补税额60余万元。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外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对内强化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确保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全年为从事农业生产的纳税人减免增值税1925万元;为符合政策的112户小微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49万元,为生产性出口企业办理了退税170万元,为安残企业办理退税202万元,做到了“应免尽免、应退尽退”,支持了全区经济发展。强化纳税评估。强化涉税信息采集,通
过测算和对比分析,查找疑点、问题及其形成原因,通过约谈举证、询问核实等手段,增强评估实效。2014年共计查补税款和滞纳金450.64万元,其中入库增值税及滞纳金187.33万元,入库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263.31万元。“营改增”工作扎实推进。强化组织领导,协调部门分工,深化宣传引导,确保1月铁路运输和邮政业、6月电信业“营改增”平稳过渡,全年实现“营改增”收入1402万元。开展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专项清查的自查。成立了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专项清查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工作方案,涉及的检查内容逐条进行了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案卷质量。
回首2014,我们积极作为,纳税服务进一步优化 开展纳税人大走访活动。对辖区内824户企业统一印制并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发放宣传资料800份,宣传税收政策,征求纳税人在纳税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及时予以整改。抓好“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利用QQ群、企业短信平台加强税法宣传;提速税务登记,实行并联受理、“一条龙”服务;推行“同城通办”,落实“免填单”服务;开展“流动办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零距离”服务。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为确保《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工作稳步推行,区局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和应急预案,严格前后台业务衔接,真正实现“前台受理——后台流转、审批——前台出件”的操作模式。同时不
断加强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大厅人员服务水平,以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以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为导向,以全面提速、全力减负、全程服务为目标,努力解决服务纳税人“最后一公里”问题。
回首2014,我们动真碰硬,干部作风建设呈新貌 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自2月份以来,区局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立足区局实际,把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作为基础,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作为关键,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作为根本,稳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区局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省、市局督导组和市局领导、地方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认可和赞誉。在湾里区组织的群众评议机关活动中,区局取得了驻区单位第三名的好成绩。两代表一委员、纳税人及税务干部测评满意度达100%。加强中央“八项规定”和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2014年业务招待费支出较去年同比下降20%,公务用车费用支出同比下降40%;无出国费用。扎实开展“三清三审三查”工作,按照省市局的要求认真清理办公用房,共清理腾退办公用房520.64平方米,其中:领导干部腾退超标面积 175.64平方米;普通一般干部办公室进行人员整合,合并办公,腾退面积为345平方米。区局
成立税风税纪监督工作小组,定期不定期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专项整治工作变为工作习惯和自觉行动。
回首2014,我们善待严管,干部队伍保和谐
抓学习教育,建学习型队伍。区局制订了严格的政治学习制度,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考勤、有心得、有奖惩,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去年我局共参加省、市局组织的培训54人次。抓选拔使用,增加队伍活力。组织开展了股级干部推荐选拔、竞争上岗工作,6名同志脱颖而出走上正、副股级岗位,配优配强了中层干部队伍,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抓文明创建,提升国税形象。做好了省级文明单位复查工作,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组织干部积极参加区生态文明和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区局被评为“湾里区学雷锋示范点”,邹国祥同志被评为“岗位学雷锋标兵”。抓廉政教育,正国税行风。开展了以“弘扬正气纠四风、严明纪律促廉洁”为主题的“勤政廉政教育月”活动,赴小平小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向局属各部门颁发了“一岗三责”责任书,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查自纠,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增强全局干部崇廉尚廉行动自觉性,弘扬勤政廉政良好风尚。
过去的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排除万难,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并取得多项荣誉:2012-2014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单位、南昌市2014-2016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市国税系统“建国65周年,税制改革20周年”篮球比赛第二名。这些成绩和荣誉取得的背后是区局全体国税干部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区局党组向区局全体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上还存在着问题和差距:在收入预测工作上不够仔细和深入,个别月份预测与实际差距较大,在绩效考评中两次扣分;有待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存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理,缺乏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另一方面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进取心、主动性不强,特别是创新精神较差,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找对方式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适应新常态,迸发新状态,小局要有大作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央用了“新常态”一词来描述。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且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经济社会新常态,必然深刻影响税收
工作,总局、省市局为此对“税收新常态”也作了许多阐述。作为一个基层部门,基层人员如何日常的工作中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结合区局当前的实际特别是今年的工作任务,我们要从这四个方面把握:
(一)心中要有目标,时时刻刻在状态
组织税收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天职,完成收入任务就是我们税务人员心中永恒的目标,决不应动摇。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对税收任务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人大通过的预算具有法律效力,分解落实预算的收入目标,就是贯彻落实预算法,就是依法征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别是当前经济持续下行压力较大,而湾里区又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正从传统小工业区向旅游度假区转型,经济税源难有新亮点,国税税收前三年更是超常规增长,虽然今年市局、区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增速不高,但依然困难重重、形势严峻,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放一放、停一停、歇一歇的思想,必须时时刻刻绷紧收入任务这根弦,立足抓早抓紧抓实,确保首月、首季“开门红”,顺利实现“双过半”,为圆满完成全年收入目标打牢基础。
(二)脑中要换理念,积极主动谋发展
一要深化法治理念。总局提出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依法治税,就是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行政处罚权力清单、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规范等改
革举措,一方面是一份份权力清单,是简政放权,规范执法,把该放的权放下去,该简化的审批事项简化掉,把该还给纳税人的责任还给纳税人;另一方面也是一份份责任清单,明确了每项工作的职责,必须把该管的事管起来,否则就是失职、渎职。二要深化绩效理念。今年区局作为全省个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要使绩效管理成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强有力抓手,各项任务落实得好与差,都要用绩效来说话。要认真梳理工作目标,分解责任,健全“决策下达—执行实施—结果考评—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构建“工作量化+质效考评”的个人绩效管理体系,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通过绩效管理,促进和推动每一名税务干部踏踏实实干工作,扎扎实实创绩效,真正把各项任务目标扛在肩上、落到地上。
(三)手中要练本领,持之以恒强能力
权力清单、纳服规范2.0、征管规范1.0、风险应对、专业团队、个人绩效......这些不断涌现的新词汇,代表新理念、新方式、新任务、新要求。新常态,就是一份新的考卷。要考得高分,前提是要练好本领,提升能力,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指依法行政能力、管理服务创新能力及廉洁高效的工作执行力。如何提升能力素质?我们看那些市局机关田晟等先进典型,观察他们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一些共同之处。一靠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实践智慧丰富自己;二靠实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才能练就真本领;三靠总结,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不断积累经验,能有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说易行难,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
(四)眼中要盯方向,稳扎稳打求作为
盯方向就是要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打比方说,收入任务是用木桶来装水,那纳税服务优化、税收征管高效、行政执法规范、队伍建设加强就是围成木桶的四块木板,那简单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四块板哪一块都不能短,这也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优化、高效、规范、加强都是定性的词,不好衡量,用一个定量的词“站位提升”衡量,也就是说各项工作全市排名靠前或前移。收入小、人员少,湾里区局给人家的印象多是配角,无关轻重。流动办税服务、篮球比赛第二名、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单位,去年我们的一些工作让大家眼中一亮,说明只要我们的工作有成绩、有亮点,小局也可有大作为,小局也可排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抖擞起精神,激发出热情和斗志,形成一股子干劲、拼劲和闯劲,敢于迎难而上,敢于主动担当,敢于勇创新路,奋发有为,戮力同心,不断攻克新困难,战胜新挑战。
适应新常态,要让思想跟上形势、主观符合客观,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新常态带来新机遇,我们要识大体、顾大局,在税收现代化进程中掌握主动,开拓湾里国税事业新境界。
三、积极作为,开创2015年湾里国税工作新局面 根据省、市局工作要求,区局2015年国税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落实全省、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适应税收发展新常态为主基调,突出组织收入这个中心,深化法治理念和绩效理念,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努力在严执法、强征管、优服务、正作风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国税收入稳步增长,为湾里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事情: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一是统筹税收规划。立足湾里经济发展,主抓重点税源,细抓常规税源,常抓潜力税源,在2014年高基数、高增长的情况下,努力实现税收收入新的突破。按照“抓紧、抓早、抓实、抓出成效”工作思路,抓好收入形势研判,统筹安排、科学制定组织收入预案,将任务及时分解到人到户,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二是提升收入质量。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坚决防止和制止应收不收、应退不退、应抵不抵、应减不减、应免不免、收过头税以及混库等违规行为。坚持底线思维,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争取更大理解与支持。加强日常监控和预警,实施收入质量动
态监测和管理。三是强化税收分析。贯彻落实好省、市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意见,按照各自分工,深入开展税收形势分析、税收风险分析、政策效应分析和经济运行分析。2015年力争在税收预测上不丢分。通过实行税收管理员分析,分局(科)、区局专题会议分析,分局、区局专人专岗分析等形式,侧重于重点税源监控分析,突出加强税收风险分析,有效指引纳税评估和专项检查,充分发挥税收分析服务于税收征管和组织收入的积极作用。四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税源管理。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跟踪,了解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运营变化情况,跟踪税源发展态势,强化对重大项目的税源掌控能力。选择有代表性的税源进行专题调研,局领导、税源管理部门和收入核算部门各要完成一篇调研材料。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一是营造法治环境。全区国税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熟练掌握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及时化解征纳双方矛盾,不断提升税法遵从度。认真落实市局实施依法治税述职报告制度工作要求。注重加强对新出台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围绕税收热点问题,为纳税人释疑解惑,切实增强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二是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对过时、与上位法相悖、涉及权利义务不公等税收规范性文件及时开展清理;加强对文件
制定、个案批复、重大决策、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审查,逐步构建完善内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落实《江西省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确保处罚公正。强化税务信息公开,继续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围绕“两权”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把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加大失信纳税信息曝光力度。三是约束执法权力。全面落实行政审批清单和权力清单制度,杜绝清单外审批和变相审批。强化税收执法考核,严格申辩调整,严格过错追究;加大税收执法督察力度,突出日常监督;设定科学可行的依法治税评价体系,列入绩效考核。四是落实税收政策。按照省局、市局统一部署,做好“营改增”全面落实的各项准备工作,注重防范“营改增”征管和执法风险。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资产加速折旧等各项税收政策,做好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推行。五是整顿税收秩序。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开展好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实施集约化选案,以风险为导向精确“制导”,提高检查精准度。保持对虚开发票偷骗税违法活动的高压打击整治态势,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落实纳税人信用等级分级分类动态管理与税收“黑名单”制度,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三)促进征管规范升级。主动适应社会管理发展新形势,以征管规范为抓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在推进税收征
管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是落实征管规范。按照省局、市局工作部署,落实好税收征管规范1.0版和2.0版,以推行出口退(免)税规范1.0版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出口退(免)税管理。切实做好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升级版推行工作,强化以票控税、源头控管。落实好《税务登记管理办法》,推行“三证合一”,实现税务登记再提速;扎实开展非正常户纳税人集中追逃行动。抓好纳税申报表改革相关工作,全面升级征管档案达标工作,确保达到二级,力争一级。落实纳税人信息定期公示管理制度。二是强化风险管理。落实风险管理工作规程,建立“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将征管、收入核算、税政、纳税评估等各部门的税收风险管理职能统一整合,以风险应对任务分析、排查、发布为“总扎口”,对区局纳税评估、风险排查统一协调,提高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效率。广泛开展涉税情报采集,建立稳定的电力、车籍、医保、工商等信息交流机制,开辟政府招标等新信息来源。强化税收风险管理与纳税评估工作协调,加大对税负异常、连年亏损、享受优惠政策、“营改增”企业的评估力度,切实防范税收风险。三是提升征管质效。继续加强对税收数据及征管质量考核指标以及绩效考评基础数据进行监控,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按照“行业+规模”原则推行分类管理,整合资源,加强大企业税收监管;调整税收管理员岗责,逐步实现“管户”向“管事”的转变。抓实
日常税源管理,加大漏征漏管清理、整治力度,及时掌握税收动态变化情况;继续稳妥推进个体税收征管,积极引导个体工商户建章建制,完善个体工商户定税机制,将井冈山市场周边区域打造成新的纳税示范一条街。
(四)继续深化便民办税。一是落实服务规范。强化落实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2.0版,加强业务培训,强调服务标准化,实现“流程更优、环节更简、耗时更短、效果更佳”的服务目标。强化落实税收管理服务职责清单,实现规范落地,服务升级;权责配比,明确岗责;后台前移,办税提速;前后衔接,强化管理。二是提升服务质量。落实总局、省局要求,切实将“便民办税春风”转化为“四季清风”,全方位监督办税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深化自助办税,打造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强化国地税合作办税;继续深化“一窗全能”、同城通办、“免填单”、即时办结等办税方式,推行普通发票邮寄服务,做好“三证合一”发放工作,实现办税效率再提速,进一步方便广大纳税人。三是优化服务方式。推进流动办税,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形成以太平、梅岭、罗亭三镇为点、流动办税服务车为线、“同城通办”为面,“点线面”结合、全覆盖的纳税服务网络,打通服务联系纳税人“最后一公里”。整合服务咨询,抓好办税服务厅主阵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实体和网上纳税人学校建设,打造网络综合纳税服务平台,增强税法宣传和咨询辅导的及时
性、实效性。按省、市局部署做好2015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工作,健全纳税人需求快速响应机制。
(五)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我们要努力汇集新常态的新动力,坚持倾情带队、善待严管的治队理念,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深化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3.0版,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完善区局绩效考评指标,推进个人绩效管理,引入绩效任务推送、质量巡检及差异化分级评定等制度,探索打造与单位评先、个人评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等相关联的多维绩效结果运用体系。二是加强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巩固深化拓展”主题活动,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严格党内生活,从严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落实省局《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开展党性教育、党课宣讲、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支部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三是强化人才培养。深化运用网络学院学习的平台,开展政策技能类全员培训和竞赛,强化对区局外派学习及个人自学的管理。积极培养、推荐干部入选市局税收专业化团队和省、市级专业人才库。丰富内、外网学习内容,搭建电子网络学习的平台。四是激发队伍活力。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和心
理疏导;开展先进典型培养选树活动,继续抓好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建立健全税务干部职工奖励办法,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扎实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增强队伍活力和凝聚力。五是推进文化引领。深化湾里国税文化建设,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激发正能量。积极践行法治精神和治税理念,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税收现代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对我局廉政文化展室进行内容更新,运用正反典型事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干部勤廉从税意识。
(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强化“两个责任”。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要求,制定区局贯彻落实意见,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一考双评”。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总局、省局、市局实施意见,大力实施“五大工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强化监督制约。持之以恒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加强对执行 “三重一大”等方面的监督。推进“红包”治理常态化。认真做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工作,开展超职数配备、兼职清理、人事档案等专项审核。加大执法和效能监察、督查、风险管理力度,重点解决为政不为、乱作为以及为税不廉的问题。落实省局内控信息化升级,实现所有税收业务工作“内控软件全覆盖”。严格日常考勤、去向公开、查岗通报等制度,通过实行“日三看”(看人员在岗、看工
作效能、看纪律作风)、“周五督”(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督八小时以外行为禁令、督会风会纪、督节假日值班、督车辆集中停放)等措施推动作风纪律建设常态化。三是强化执纪问责。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一案双查”工作力度,任务纳入区局绩效考核。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风险较大、责任明显的执法过错和反映干部廉政问题的线索,延伸开展“一案双查”并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责任。加大实名举报、线索具体信访件的直查和核查力度,提升案件查办综合效应。突出主业,落实“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要求,通过参加轮训、跟班学习、专案检查等多种形式,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执纪能力。
(七)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强化宣传调研。明确宣传定位,围绕税收热点和税收工作重点,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打造税收宣传品牌,创新宣传形式,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宣传,构建大宣传格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舆论引导,积极研究应对重大负面舆情,提升舆情管理和应对能力;加强信息沟通反馈,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组建税收网络宣传员、税收评论员队伍,营造良好的税收舆论环境。深化开展群众性调研,探索新常态下税收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措施,加强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二是规范财务管理。贯彻落实市局各项财务制度,规范各项经费支出,加强预算管理。全面落实好规范津补贴工作,从思想、政治高度出发,确保
工作规范平稳推行,狠抓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的监督问责,实行“签字背书”和“责任倒查”。根据省局、市局和当地政府统一要求,做好公车改革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三是加强政务事务管理。落实政务公开,不断拓宽公开渠道,规范公开程序,完善公开机制。加强督查督办力度,做到专人负责、及时办理,定期通报。加强保密教育,严格保密制度,管好保密载体。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文件、评比和检查,定期抽查各部门公文运转等情况。加强综治工作,认真做好来信、来电等信访案件的处理,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全局和谐稳定。
同志们!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昨天的辉煌,我们豪情满怀;掂量今天的重任,我们干劲倍增;憧憬明天的灿烂,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在省局、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湾里加快绿色发展、建设旅游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邱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陈勇
根据县委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学习讨论活动安排部署,先就我个人体会和认识,作一发言。
新时代有哪些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一个内涵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飞跃,确确实实是从近代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中国几代人的伟大梦想。所以,才叫伟大的中国梦。意义不仅重大而且深远,具有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第二个内涵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个内涵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至今已有170年历史。而中国率先进行改革开放,摸索走出了一条发展速度很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经济总量GDP稳居世界第二,十分自豪地“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报告中作了这样的回答:“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中国强起来的时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新时代!
什么是新气象?
新气象是指整全党、全国以及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呈现出来的各种新变化、新面貌。
我认为,新气象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加速解决急需要解决的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反腐败,拔掉了一大批“老虎牙”,打掉了一大堆“硕鼠”,拍掉了一大片“苍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许和拥护。尽快解决群众关切的民生实际问题,才可以说,全国有了新变化,有了新气象。
王书记在全县号召全体党员干部牢记“三个永远”、弘扬“十项新风”,就是激励广大干群踏实苦干,充分展示出新时代广德干部昂扬向上的新气象,鞭策广大领导干部“实践出真知,实干出成绩”,为广德发展贡献力量。
什么是新作为?
我理解,新作为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体的。普通党员主要是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在自己岗位上做出的新实践、新创造、新贡献等等都属于新作为。
首先,要对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尽快做一个好党员,切实履行好党员的八项义务,努力行使好党员的八项权利;在群众里能起到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第二,每个党员都要与自己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做出新作为。县委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审时度势,交响了“追赶苏浙、挺进百强”的目标,提出了“1166”的工作部署。作为邱村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我将坚持贯彻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立足自身岗位,服务一方百姓,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保护保持绿水青山,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加快邱村发展殚精竭虑,为实现广德腾飞做出自己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