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改革永远在路上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改革永远
在路上
近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即将播出,该专题片是“四个全面”中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体现,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主要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改革一词最初在明朝沈德符笔记《万历野获编》卷七《星相》中记载:萧大惊曰,‘此人(张璁)即登第,不数年辅相天子,改革宇宙,安可遽栖枳棘!且命数已定,即就选,亦必不谐’。
作为一个80后,深刻地体会到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生活中,吃穿住行在改革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医疗实现全覆盖。工作中,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不断更迭,已让我们目不暇接;电脑等各类办公用品,早已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这都是改革给予我们的便捷。从国家治理、强军之路到人民民主、社会正义,从环境整治、从严治党到文化强国、依法治国,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足迹遍及各个领域。
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发现改革相对于前3年改革已经有了明天的改变。一是强调“统筹性”,今天的改革已经不是某一个领域、体制的简单调整和修补,而是各个方面在制度、体质方面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的改进和改革。二是“系统性”,今天的改革已经不是魔域一个领域单向推进,而是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三是“集成性”,今天的改革不是仅仅停留在改进体制机制方面,而是要着眼于制度的聚合与集成,从而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
今天的改革,势必要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改革既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
第二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改革不停止 永远在路上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改革不停
止 永远在路上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改革不停止永远在路上
连日来,十集大型电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连续播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影片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勇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非凡历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就是要革除不实之风、不正之风,意味着要对既得利益的改变,有些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在改革的进程中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打雷不下雨,或畏首畏尾或不作为、持观望态度,导致改革没有迈出实质步伐。总书记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改革就要敢于较真碰硬,实实在在干出业绩。
改革就要革除”官本位“思想。真正形成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导向机制,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的利益;要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建设服务型党委政府;要坚持该放的放,该管的管,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固化的”藩篱“,革除”官本位“思想,切实做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改革要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不可顾此失彼,只有在改革的浪潮中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才能确保改革的各项措施精准落地,开花结果。
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只有高举改革旗帜,”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才会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
第三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近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了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让我对深化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
看了专题片,感受到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羡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辽宁舰参加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活动向香港市民首次开放等等,无不证明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我们都为国家能有今天的成绩感到很自豪。总书记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专题片内容丰富、数据详实、语言朴实无华,十分“接地气”,讲的都是身边发生的“小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给中国老百姓在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大家都有目共睹,改革确实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获得感。专题片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集中反映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的过程,并分别关注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领域的改革实践,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又讲述了生动的改革故事。专题片从“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入手,多维度地呈现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专题片开篇即毫不掩饰、直截了当地提出这些问题,既说明了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又说明了改革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引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鸣与共识。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一种庄严宣告,也是回应时代之问的强音。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所谓全面,因为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诸多领域,必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必须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已进入利益调整的“深水区”,必须敢闯敢试、向纵深推进,必须敢打硬仗、啃硬骨头。除此之外,党和国家并没有放缓脚步、今后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居民身边:建设法治国家将更好的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京津冀一体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等。
改革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认识理解、把握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价值体系与制度体系之间的关系。对于当前的改革任务,更要求我们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恒心,常抓不懈,将基层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上来,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改革上来,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必须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二0一七年七月
第四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解释了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记录了党中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部署、顶层设计以及基层实践,这同时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体制机制和实践成果。展示了各领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关键突破,展示了各地方各部门推进改革落地、见效的积极作为,将改革背后的故事和攻坚克难的历程一一展现。以人民群众的创造、创新、奋斗,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又讲述了生动的改革故事。体现了党改革的坚定决心、方针上的高度智慧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我国在发展阶段经历重大跨越,改革的任务凸显全面,我国已从以满足人自身生存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改革的重大任务不仅集中在经济领域,而且集中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任务更加全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大多是触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此确立的的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分别关注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领域。其中,户籍制度改革是条件,就业保障、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改革一样需要有序跟进;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业是关键,行政体制、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也是重要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各项事业的改革创新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随着改革深入,国家在释放改革“红利”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并将人民的力量集聚起来为人民造福于“明天”。总之,越是改革情势扑朔迷离、利益格式盘根错节,越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只有这些领域的改革齐头并进,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深化改革,以实干为主,打牢改革创新基础,才能圆满完成创新改革任务,才能实现祖国富强的伟大中国梦。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如今,我们正奔跑在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中,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进取、机遇、责任“三种”意识,与改革同行,与发展同步,为改革事业添砖加瓦,献智出力。以思想为先,树立自主创新理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动力之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奋斗,脚踏实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宏伟目标,同祖国与时代一起进步成长
“创新是发展之源、成事之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在自身上,行为贯彻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观,坚定理想,树立信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观点全面进步,以发展和创新的观点看待新问题,团结互助,携手同心,坚持实事求是的行事方法,为祖国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第五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近期《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火热播放,其中涉及了为什么要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政治改革,司法改革,强军强国,党的革新等内容。观看学习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这场改革的价值和必要性,《人民的获得感》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收尾篇,它全景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不同群体的感受再现了改革带给人民的红利。总书记所说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诠释了改革的真正含义。
开篇说,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九十多年栉风沐雨,持之以恒,坚定地践行。“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和宗旨体现,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在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时面对中外记者庄重承诺。
生活在农村的父母是最深有体会,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的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许从来没有想过如今的农村生活会让很多城里人羡慕不已。父母每次都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太好了,很关心农村,城里人有的医保我们也有,不会像以前生病了舍不得去看病„„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前段时间,同事发过来一个链接,点开一看是政府精准扶贫的网站,帮助老乡销售一些特产和滞销的农作物等。云南农村交通不发达,很多老乡一辈子可能都没走出过大山,生活全靠自给自足,政府的精准扶贫,把身在大山的美食带出来,把藏在大山的特色美景开发出来„„给大山的老乡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你呀,不错嘞!好书记呀,我们代表这些群众大家一起欢迎你。现在中央的政策好,对我们老百姓关心都很好。”神山村村民彭水生这么一段朴实的话语,让我们看到改革大旗下“精准扶贫”给困难群众带去的“福气”。
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魄力和担当打响全面脱贫的攻坚战;以“政府兜底”保障1800万城镇困难群众的生活;以完善各项社保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在就业、住房、平安中国、教育、医疗、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化改革,更好造福全国人民;把“共享发展”列入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四年过去,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伟大的历史抉择,是坚持不懈的历史接力,需要攻坚克难的信心。历史在进步,国家在进步,社会在进步,这一切进步的动力,就是要自我改革,谋求发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求进步的国家没有发展,不求进步的民族没有未来,每个人都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谋求进步。作为共产党员,更要保持革命热情,从身边的每一处微小的事情做起,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7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