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指导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指导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当前我国的民生现状隐藏着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生计问题。就我国目前而言,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所以,民生问题在我国今天,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古已有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更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民生问题,更是我党的立党宗旨和执政理念所决定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这样,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也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可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1. 改善民生与民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向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与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三代领导集体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是民生问题解决的具体行动指南。2. 发展“第一要义”:民生改善与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民生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产生和遇到的,本身即是发展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的重要矛盾。发展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创造条件。
3. 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方法原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法治保障、思想条件、社会基础;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减少民忧,化解民争,促进民富,实现和谐;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条件下源源不息,永续发展。
4.六项任务:民生问题的着力抓手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个人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存境况、追求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和途径。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是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社会条件,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
5.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保障条件
民生改善和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民生改善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也要充分重视政府在民生改善和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完善民生权利的保障制度,政府要在民生问题解决中切实担负起主导角色。
政府在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中要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提供完善的民生改善与发展的制度保障;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角色;真正落实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制度安排,改变部门利益主导公共政策制定的状况。
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在统筹发展中着力改善民生。
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解决关切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为政府的支民、惠民政策提供经济基石。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绝对值虽然较高,但人均量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增长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这些都极大程度地影响着相关民生的有效缓解。
因此,我们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使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连续地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尽最大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和政府。以往党和政府的发展框架中唯经济论,政府实践中忽视社会均衡发展,是导致当前民生问题显性化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政府运作过程相应制度层面的缺陷,导致民生矛盾凸显。如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评估制度等等。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一体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统筹发展中,才能化解民生冲突。
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层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党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就必须为那些在改革中承受牺牲的弱势群体在失业、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安定民生,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也是为了给改革铺平道路。一味地让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增强承受能力,却不让他们分享改革成果,不但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会把改革引入死胡同,甚至引发社会危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加明显。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国人民要紧密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民心向之,民力凝之。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定信心推进改革与发展,才能克服时艰,开创发展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 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求是,2009-01-0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7:88.[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1:1 031.[5] 肖陆军.科学发展观与构建民生型政府[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6]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求是,2005(1).
第二篇:论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指导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指导意义
摘要:关注民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生;指导意义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百姓在发展中受益。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关注民生问题摆在十分突出、十分重要的位置,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指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这样,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也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2.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民生决定民心,民心决定国运。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我国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日渐突出,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而差距的扩大又带来了新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于
民生的诉求也日益强烈。我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关键就在于解决民生问题。只有着力改善民生,才能取得群众的支持,凝聚群众的智慧,进而获得改革发展的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化解民生问题,就是要着力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疑民生问题是最关切人民利益的大事,能否妥善处理和解决民生问题,直接决定着能否持续推进社会科学发展。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在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推进。
3.要在科学发展的统领下,积极改善民生现状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民生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而最终只能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离开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既不可能,更不现实,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同时,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
平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和政府。以往党和政府的发展框架中唯经济论,实践中忽视社会均衡发展,是导致当前民生问题显性化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政府运作过程相应制度层面的缺陷,导致民生矛盾凸显。因此,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统筹发展中,才能化解民生冲突,推进社会科学可持续快速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还需要我们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为那些在改革中承受牺牲的弱势群体在失业、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面临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形势,全国人民要紧密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深入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信心、推进改革与发展,才能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开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广阔空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李志萍.关注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J].理论月刊,2009(12).[4]黄海菲.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民生问题[J].学理论,2009(9).5
第三篇:论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意义
段志坚
(韶关学院团委,广东韶关512005)摘要:“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实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青年发展是青年实现全面进步的过
程。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青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c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05)05—0123—04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 段、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新发展观,是我们党对 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加 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充满科学精神与人 文关怀的发展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 刻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的工作,有着重 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与青年发展
发展观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思 考,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 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11 3。过去,发展一般都被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就成为一个国家或地 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观——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辟地将其概括为: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1 这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经验的 深刻总结,是我党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 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产物,是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运用 和体现。
根据国内外有关发展理论的研究,可以对青年
发展的含义作如下概括:青年发展泛指从传统农业社 会向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转型基础上的青年实现全 面进步的过程,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概括地 说,青年的发展主要包括二层含义:一是青年自身的 发展,即青年在生理、心理、文明素养、思维能力、知 识水平、个体性格、实践能力等所有涉及主体的诸多 领域,由旧有的、单一的、封闭的、被动的状态向多元 的、开放的、积极的状态的转变;二是青年发展与社 会发展的融合程度由机械的、单层面的状态向有机 的、多层面的状态转变I。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就是让广 大青年学会发展,学会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学会 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完整的人,实现全 面、协调、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 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 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41青年是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推进社会发展的生力 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通过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解决青年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青年发 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青年自身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通过促进青年人 的现代化进而推进社会的现代化。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对青年发展的重要 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 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 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 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青年发展的重 要保证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和进步为目的,是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社会 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更突出 地强调了社会进步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并以 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内含向前、向上的明确指 向,核心是人,着力点在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预 测未来社会时就明确指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最终会表现在人的发展上,社会发展必然体现人的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青年发展,离开了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就会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只有坚持科学的发 展观,只有建立在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繁荣昌盛基础 上,以实现民族的伟大振兴为己任,才是有意义的发 展;也只有这样,青年的发展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实现青年发展 的客观要求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青年发展亦 然。如果说20世纪我国青年研究的主题是“青年教 育”,21世纪青年研究的主题则应该成为“青年发 展”。作为发展的主体,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有顺 序的、可预测的,在不同人生历程中遭遇各种不同的 人生事件。人的个体的成长包含发育、分化、成熟、改变、长大、转变、蜕变等多重形式和变化,在不同年 龄阶段可以看到个体不同的面貌。在人的发展历程 中,青年是最少保守思想的,最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当前社会变迁的进 程中,青年总是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伴随现代化进程,当 代青年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态势。、应对未 来挑战,青年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他们向着未
来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遵循着 它自身的规律而运动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 步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们去实 现。青年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与社会发展有机 地、多层面地融合的,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发展。认识青年发展的规律,尊 重规律、按照规律开展青年发展研究,实现青年发 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青年实现发展 的迫切需要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 向决定未来的年轻一代的发展。青年时期是人的一 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内涵、积淀知 识、实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现代其外,传统其 内,由多样分化走向整合的趋势”,是当代青年特 征最真实的写照。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的 身份、角色、职业也发生很大变化,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的流动日益突出,青年的理性精神、个体取 向逐渐增强,自主倾向、现实定位、多样选择日益凸 显。田科武教授99年撰文认为,未来10年中国青年 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较为混乱,使青年莫衷一是,青 年的价值困惑正在不断加剧,未来10年青年的社会 化进程将遇到更大的挑战。青年对人的价值、人 的尊严、人生意义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表现出了前所 未有的关注。在困惑与迷茫中,青年迫切需要科学理 论的指导。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青年发展的 几个途径
江泽民曾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 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发展就有希望。21世纪,中国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青年作为民 族未来和国家希望,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坚力量。面对历史机遇和时代的挑战,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大军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制定统筹兼顾的青年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要形成关心和帮助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出生、成长在崭新时代状态下的当今青年,他们的生理素 质、心理特征、教养方式、群体文化、社会角色、政治 参与、经济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能否对当今青年处于动态中的新特质、新走势、新 题,做出更及时的科学把握、更深切的价值理解、更 到位的人文关怀,都是有待于作为青年工作一个重 要方面的青年研究做出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其成 果的质量及其现实应用情况无疑都将关涉到青年在 纵深两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与着力点的确定。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 部分代表座谈时提出:“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鼓励青年 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青年一代茁 壮成长。”
建立统筹兼顾的青年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是实现 青年发展的保障。放眼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不仅仅 代表将来,更代表现实。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进程走向深入,必然对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成员 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加入WTO之后加速了市 场经济进程,面对新形势,青年工作的目标和职能如 何重新定位,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工作的有效运行 机制怎样建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青年工 作的新生长点有哪些,青年工作的国际接轨层面是 什么,这些都是既不可回避、同时又蕴藏丰富生机的 重大前沿问题,需要我们创新青年工作的思路和机 制,将青年发展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积 极开展青年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青年发 展的政策和规划。
(二)引导青年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实现当代青年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史的车轮让我们迎来了 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更普遍 形式。以往青年的学习,是在走上劳动岗位以前的 任务;未来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 加快,学习与劳动将是一种双向循环,学习不再是一 件阶段性任务,而将伴随人的终身。时代要求青年 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把学习视为一个具有积累性 质的连续结构,即现有知识为将来认知的发展奠定 基础,把新的信息纳入大的框架中,并且不断地把新 的知识与这个结构建立联系,变一次性学校学习为 终身学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IrI' 行业中超过八成的青年在35岁以下,他们普遍具有 强烈的危机感,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高达 95.3% 的人认为必须边工作边学习⋯。美国早在 1976年就颁布并实施了《终身学习法》;1994年发布 的《目标2000年:美国教育法案》也突出地强调为美
国国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1997年9月,克林顿 在休斯敦发表演说时指出:“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成 功之本”,“它(终身教育)将会在美国爆发出无穷的良 机,并改变这个国家的每一位青年人的未来”。知识经 济时代的到来告诉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必须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三)开发青年的创造能力
青年的创造能力的开发是实现青年全面发展的 标志。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更加开放、更具变革性的时 代,创造已经成为青年发展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创 造,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劳动者的必备 素质。重视和培养青年的创新意识,开发青年的创造 能力,正是新时代的要求和重要标志。创造力是一种 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追求独特性、新颖 性为目标,是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能力的总 和。创造学的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 然属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平凡人物 与杰出人物之间并无本质的不同,区别在于其创造 力是否得到开发和开发的程度。青年要顺应不断发 展变化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创造,实现发展目标,创 造社会价值。不断创造,不断开拓,是人类社会前进 的规律。创造成就伟业,创造开辟未来。青年时期是 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 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广大青年要努力培养自己 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紧密结合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四)实现人生价值,树立奉献社会的理想 奉献社会应成为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目
标。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汁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 济转型,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面对知识经 济的挑战。处于社会转型交汇处的青年,迅速地从传 统人向现代人转型,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应积极面 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致与冲突,坚定理 想信念,以民族发展为己任。胡锦涛在同团十五大部 分代表座谈时对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奉献是崇 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 前提。只有立志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智慧力 量,才能创造亮丽的青春年华。青年人富于理想,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同国家、民族、人民的追求和奋 斗目标统一起来,才是最有价值的。奉献的过程既 是造福社会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广 大青年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
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5.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 【3】扬雄.再论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4(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5】路得.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0(5). 【6】田科武.我看未来十年中国青年社会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1999(2).
【7】郗杰荣.中国青少年研究报告1991—2001科研成果精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334—357
第四篇:征文-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建设 的重大指导意义
清溪镇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的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关系着我们党的兴衰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的建设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建设的重 1 大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党的建设工作的前进方向
党的建设过程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领导,是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集中概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赖于党的建设为其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同时,党的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决策,党的建设工作必须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展开、来检验。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工作,至少体现六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优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这个党的根本建设落到实处。二是培养团结的党员队伍。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改进考核办法,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从根本上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三是培养清廉的干部作风。就是要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用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凝聚党心民心,引导全党同志重实绩、鼓实劲、求实效,提升党员干部的形象。四是培养民主的组织生活。就是要进一步创新优化党的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度机制建设,扩大党内民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功能和活力,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和新的发展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五是培养坚强的领导集体。就是要突出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个主要内容,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为人民群众谋发展、谋利益、谋幸福的能力。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六是培养融洽的党群关系。就是要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核心任务,使党的各级组织以及每个党员的思想言行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党的建设工作的价值取向
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的建设工作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成效,必将更好地推动党的建设工作。
1、有利于巩固思想武器。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过,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党从理论上予以回答、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有利于增强执政能力。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注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3、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 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贯彻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党的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建设和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通过党的建设,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们发挥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形成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还要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准。牢记有利于保证满足人的需求,有利于保证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保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4、有利于推动加快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体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党的建设只有服从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组织全党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奋斗,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5、有利于完善评价标准。新时期必须把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党的建设成效的依据,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行动,是否转化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是否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通过改进政绩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和完善奖惩制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等制度建设,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现实结论与理论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总体要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1、坚持正确方向。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历史方位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任何时候都要繁重,必须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展开,实现党的建设自身科学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2、树立科学理念。就是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既突出重点,又平衡推进,共同作用于党的建设这个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成本效益的理念。做到科学决策,以实际效益高低来衡量党建工作的效果。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始终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背景来认识党的建设工作,适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找准自身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
3、遵循总体布局。党的建设涉及到党的事业各方面、各领域,十七大高瞻远瞩,作出了总的布局。必须遵循内在规律,总体推进。要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重抓学习、抓班子、抓民主、抓改革、抓基层、抓党风,全面推进。
4、创新机制体制。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更有效率、更加科学、更加开放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扩大党建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工作效率,用制度的形式对党建的规律性认识加以转化和固化,保障党的建设科学发展。建立规划、执行、环境相协调的机制。既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又注意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学习、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机制。把理论武装与推动工作、干部考核评价结合起来,真正造就出高素质的党员干部。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指导意义,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从执政兴国的高度,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中共徐州市委党校信息资料中心文章:《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求是》文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作者:詹永杰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指导意义 韩旭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①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①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②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③是党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体系,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三大经济纲领,是指导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3)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党的十三大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又作出了新概括。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又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是关系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2)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2)指导方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3)基本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
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3)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将之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再次强调,我们要始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重要意义:一是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二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三是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四是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五是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1)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2)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二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三是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二是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②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③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2)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3)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4)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
由;五是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提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要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基本举措: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赋予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提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内容,较鲜明的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指导方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3)基本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四是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五是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3)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将之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再次强调,我们要始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宗教政策: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二是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三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小议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笔者发现,和谐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词汇,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发展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共同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这也就是说,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意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古人解
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虽屡受摧残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能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现实生活中少不了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但也毋庸讳言,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一种眼光和境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已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也十分重要。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和平与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主动,就必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正如古语所言,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
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和谐,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党心民意,是新时代的优美乐章,是新世纪的绚丽图画。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按照这样的要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政治局面的安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和谐之美
“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政治课上,老师也一次又一次的提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等字眼,足可见“和谐”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之重要。
有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与“和”字沾边的词语,如和谐、和睦、和善、和解、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等,更是充分体现出了“和”的美丽。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处处涌动着和谐的暖流,处处体现出和谐的美——校园里的鸟语花香与琅琅书声,是和谐;家庭中的袅袅炊烟与互相扶持,是和谐;公车上的起身让座与善意一笑,是和谐„„万物皆有各自的生存方式,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和谐”这个词语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和谐是爱心。在中国,在亚洲,在世界,总有人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陷入困境,需要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帮助——有的家庭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有的孩子还上不了学;有的人甚至在沿街乞讨„„但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事出何因,只要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些需要救助的人们就同你我一样,向往在彼此关爱的和谐社会中,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那么,与其大谈特谈“创造和谐社会”,何不伸出援助之手,捧出一片爱心,让那些困苦不堪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呢?真正的和谐,并不是生掰硬造就可以获得的,而是在那一份份爱心中慢慢衍生出来的。社会不能没有关爱,倘若世间没有了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就毫无和谐可言了。
和谐是共存。不仅仅是人类,对于鸟兽、花木、山石来说,同样存在着和谐。正如天空不能没有浮云与飞鸟,高山不能没有绿树,森林不能没有湖泊一般,人类也不能缺少了赖以生存的自然。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飞舞。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了,于是龙卷风、地震、海啸等大型灾害接踵而至;酸雨、赤潮、沙尘暴、土地沙化等也频繁发生;“温室效应”、“冰山融化”、“暖冬”等更是相继出现。在一系列灾害发生之后,人们终于意识到,和谐不仅仅在于人与人之间,更是在与人与自然之间。
和谐是人情味。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言:“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无论是同学间互相探讨题目,还是相恋之中的男女流露出纯真的情感,抑或是一家人聚在桌前观看电视,但凡多么平凡的小事,只要注入“和谐”这一音调,便能演奏出美好的生活乐章。反观,不和谐的生活不会产生共鸣,便无法演凑生活美好的乐章。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说过:“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是的,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古往今来,和谐无处不在,和谐的美未曾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过。美在生活,美在和谐,愿和谐之美永存!我想中国政府经济建设的中心目标就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的发展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去探索、去实践,所以在经验和教训中发展是必然的,近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中国已经跃居世界强国之林,国强是基础,国强才能民富。至于出口的微利和政府投资拉动,包括许多招商引资举措,都是中国的发展现状决定的,这也是目前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当我们的科学技术、资金、经验具备实力的时候,都会改变的。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自己,目前就需要这样地来发展,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还没探索出更好的办法前,能用的办法还是要用的。
“一五”时期,周恩来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首先,周恩来通过经济与政治、军事、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经济是基础,其他都是上层建筑”,如果经济基础不稳,“新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都立不住”。同上书,第151页。1953年9月29日,周恩来说:“我们的工作方面很多,为什么把经济作为总路线、总任务呢?因为它是基础。毛主席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军事是政治斗
争的最高级的最尖锐的形式。所以,政治、军事和文化工作,它的基础都是经济,没有这个,就谈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础。”
其次,周恩来从近百年来中国受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压迫和剥削的历史,说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落后是被动挨打、受人欺侮的根本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的灭亡。但是,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要想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还需要经济发达、国家富强。1953年9月11日,周恩来说:“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了的国家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这是一百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所追求并为之流血奋斗的宏伟事业。不实现工业化和经济改造,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完全独立,就不能持久,就不能避免遭受挫折。”
再次,周恩来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伟大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必须通过经济建设去满足。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如果我们不兢兢业业地把经济建设搞好,“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同上书,第176页。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我们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在高度技术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改善。”《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前途之所在。周恩来在这方面的论述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
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即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路线方面的建设。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正确制定和实施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政治方向,提高全党的执政本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保证党的纲领和路线的正确性与连续性,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性。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制定正确的纲领。党的纲领是党团结全党共同
奋斗的政治基础,是党公开树立起来带领群众共同奋斗的旗帜。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即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克服和改造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工作。它是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纪律等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坚强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即为加强党的建设在组织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党的建设中最具经常性、普遍性的基本建设,是实现党的纲领及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物质保证,也是党深入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物质基础。
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即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制度建设
党的制度建设即党为了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是党的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巩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保证。
党的纪律建设
党的纪律建设即为加强党的建设在纪律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既是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党的纪律建设的具体内容:一是党纪的理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探索和阐明党的纪律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研究遵守纪律和违反纪律的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党纪的制度建设。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和党员思想水平的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有关党的纪律的条例和规定。三是党纪的实施。用纪律规范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给违法行为以必要的纪律处置。
党的制度建设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党员的接收和管理,干部的选拔、使用和培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规章和办法。二是领导制度建设。包括党内上下级组织关系、党委内部关系、党委与党委职能部门之间关系、党员与党的组织之间关系的规定。还包括党与政府、军队、群众团体的关系以及党在企业、事业单位中活动的规定。三是工作制度建设。包括党的日常工作的规定。四是生活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内选举、党内生活等规则要求,讨论和决定党内重大问题,学习和贯彻党的决议等规则要求。五是监督制度建设。包括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员对党的领导干部及党组织的监督,党的上下级组织相互之间的监督,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及党组织的监督,以及党外群众、群众团体、其他党派对党的监督的规定。
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党纪、党风、党性教育,培养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检查监督,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严格执行纪律,纠正不正之风,端正全党的思想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作风建设与政治建设相互促进;党风是党性、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相互贯穿;优良作风是在与不良作风斗争中培养、发展起来的,健全党的生活,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作风建设的基本方法;作风建设的成果要通过制定设来巩固。
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三项任务。
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制定一条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的组织路线,坚持并不断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的生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机构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党的任务需要的各级干部;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制定和维护党的纪律;加强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组织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等等。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确保党组织的严密性和行动的一致性。它的重要任务是健全和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干部队伍建设居于核心地位。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
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