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0:2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最终版)》。

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最终版)

浅析中国千年民生思想的演变

内容摘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主义的中国政治改革有自己的轨迹,政治思想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有自己的道路。在21世纪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不断冲击下,习近平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新地追随中国文化本源,实行民生政治。值此,为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民生思想服务于中国现代社会建设,探析和研究中国几千年民生思想的演变历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生 千年 演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民生”二字源于《尚书》“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问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家、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把“人民”摆在比君王更重要的位置。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也提出“非—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农民问题至关重要,并把民生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尚书·五子之歌》中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指出了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也对应了唐太宗的一句名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对君主和国家而言,只有善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否则“失民心者失天下”。

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认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西汉初期,思想家贾谊在《大政》中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系统地阐述了治理国家应以民为本的思想。儒家思想家孟子也对民生思想作了很好的说明和实践。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提出:“民之为道者,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因此,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并且提出了一个为民置产的方案,即“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 把民本与民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治国安邦方案。中国汉初,崇尚黄老学说实行“无为而治”,安抚民众,使民得以休养生息,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汉朝400多年的辉煌历史。

二、中国近代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近代中国的民生思想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清末时期和民国时期。

1、清末时期民生思想

清末洋务派运动大力施行经济军事建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服务了民生政治。洋务派中也不乏致力于民生问题的功臣,左宗棠就是一例。左宗棠的民生思想是从他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改革有关国计民生的制度上反映出来的。他亲眼目睹西北发展的落后,民生困苦,难以保证军需供应,这对于清政府安边治民、巩固边防十分不利,他感到解决民生问题迫在眉睫。于是,他在安民恤民、变革田赋、改铸制钱、开源节流等多方面实施他的民生思想,为清政府固边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安民、养民、利民举措无不体现着左宗棠的民生思想。然而,左宗棠的民生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而想的,它是与儒家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被历代儒家思想家视为社会经济活动乃至国家政治运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维新运动时期,文人贤士们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梁启超说:“这是经唐虞三代以来一千多年文化的蓄积,根柢已很深厚,到这时候尽情发泄,加以传播思想的工具日益利便,国民交换智识的机会甚多,言论又极自由。合以上种种原因,所以思想界异常活泼,异常灿烂。无论哪一派的思想家,都以济世安民为职事,差不多一切议论,都归宿到政治。”而早期维新派虽倡导民权、主张改革, 但对西方民主制的认识还是表层的。西方政制是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根据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但在中国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理念还没有确立,也就促使他们对中国民主政治的论述不能贴近中国实际。严复说:“吾国晚近言政法者,往往见外国一二政利遂嚣然欲仿而行之,而不知其立法本原之大异。”。

2、民国时期民生思想

民生思想作为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起着重要作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诞生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夕,诞生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疯狂侵略和掠夺、国内阶级斗争空前激烈的中国辛亥革命前夕,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千百万劳苦民众强烈愿望的表现。

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最早见于1905年10月20日的《民报发刊词》:“余游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从这时起,孙中山先生边呼吁革命斗争边宣扬民生主义,并形成了较明确的体系。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 生命”。

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主要有以下特点:(1)变革生产方式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2)实行民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3)以国家资本主义实现民生;(4)重视民本的思想。

虽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也有一定的弊端,即偏向于唯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孙中山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提出的民生思想是深刻而有积极、深远意义的伟大思想,并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现代民生思想

步入2l世纪,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都曾致力于民生问题,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发展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生思想的精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更加注重民生问题,他提出了多项促进民生发展的三农战略思想。

如:2012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2014年5月在新疆考察期间,总书记从实现党的宗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强调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再次阐述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也指明了实现新疆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团结统一、实现人民幸福,才能有感召力和说服力,才能有更多资源和手段。

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根本上讲,发展与民生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发展决定民生,离开了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民生影响发展,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无论抓稳定还是抓发展,都会有力量、有后劲。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阐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凡是符合人民愿望的事就是党奋斗的目标”,只有始终同广大 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国家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四、结语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民生问题却以新的形式凸显。当今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劳资关系失衡、失业剧增、群体性事件时时出现,这些现象无一不在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中外发展实践证明:“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所以,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与社会和谐程度是正相关的关系。

通过对千年中国民生思想演变的分析也能使我们更好的把握民生思想的精髓,同时代特色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当代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之路!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全集:第六册.北京出版社.1999.2.左文襄公全集:杨书霖编.文海出版社。1979. 3.中庸注、礼运注.中华书局, 1987 4.孙中山选集.中华书局,1981.

5.选自《内蒙古日报》评论员文章《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新疆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第二篇: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浅谈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一般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于隋代(公元607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科举制这艘航船,从隋代起锚扬帆,历经唐代、宋代、元代,进入明清,经过几百年平稳航行之后,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变得老化失灵。行驶至清末,在强劲的欧美“风雨”和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它已是破败不堪。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对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于历史风云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科举制度本身的利弊出发,理性地考察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甚至在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维护政治统治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过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择优取士,并且打破阶级的束缚,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不可否认,“科举

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是最大程度上吸引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士加入国家政治行列的最优制度。”因此科举制在保证统治者掌握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权的前提下,同时使封建政权取得更多阶层的支持,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相对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扩大其统治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的政治、文化素质,成为封建统治者强化其思想统治、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

(二)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而且对近现代各国政体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多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机制进行文职官员的选用。这些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因为“人”的关系带来结构性的腐败,削弱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而我国的科举制度采取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尽可能大的向平民开放,倡导公平取士,唯才是举,正体现了“机会均等”原则。这与资本主义启蒙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种选官制度后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效法的榜样。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度,才发现西方文官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学过去的。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堪称为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客观上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不是教育制度,但它与教育关系密切,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学校教学内容的导向、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科举考试主宰并控制了学校教育。总体上,科举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广泛兴起,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因为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同时,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

展。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用知识作为选拔的核心内容,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科举带来的直接结果,其种种弊端和恶果自有定论,在此不作论述,但它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功不可没的。强化国学和人文精神的修养,推动了文化普及和社会文明:读书人数的大量增加,科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史上,中国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选拔“人才”。人们接受国家正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能被国家权威部门选上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科考的内容主要是文化修养及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注解和发展,虽然这样考未必合适,但无疑对社会重心和人格重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读书人的国学和人文精神修养得到强化,大批书生从政,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文明。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为历史所淘汰,必定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与社会发展不匹配所造成的。

(一)考试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僵化

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内容多是《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之类,读书人所学内容均以科考为目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明清的八股文造成了“因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观,不务新知”的现象。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技艺,因此大多数读书人为了仕途,为了出人头地,把学习的精力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上,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毫不关心。人们的知识结构逐渐狭窄僵化,思维被禁锢,甚至胸襟狭隘、目光短浅。此时科举制重伦理轻技艺,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二)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科举制作为一项选官制度,决定着政治人物的诞生和发展,必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是有着必然关联的。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社会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经济上,新兴的工业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科举制的考核内容将自然科学完全摒除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外,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下,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也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科举制度造成官员普遍思想教条僵化、目光短浅的情况,无法应对政治制度的革新与变化,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陈旧的社会制度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时,必然将被取代。不论是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还是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都不能幸免。

(三)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虽然一再强调科举制度体现了极大的公平和公开,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在少数几类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就有女性。科举制度始终将女性排斥在外,这与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男女平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不为社会发展所认可。此外,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不仅需要应试者投入大量的时间,更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而没条件读书,有的即便自学成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远赴京城参加考试。“学而优则仕”这条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出人头地之路,很大程度上只为了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以及书香世家的子弟铺就。因此,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三、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隋唐以前荐举做官,隋唐以后,若想做官必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取得接受吏部考试的资格,经吏部考试及格才能授官。所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围绕科举而行。

(一)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准备参加科举

科举注重文辞,所以学校也注重文辞,而少实学;科举注重贴经、墨义,学校也采用这些考试方法,结果学生只重视记诵不求义理。科举支配下的学校教育培养出的是记诵经典章句、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士子为科举而学,学校为科举而教,这就导致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向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必然成为学校教学内容

如唐代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要求而安排的。把经书分为大、中、小三类,规定通二经的须大小经各一或中经二,通三经的须大、中、小各一,通五经的须大经并通,而《孝经》、《论语》则为共同必修。至于律学、书学、算学的教学科目与科举考试的科目相同,如注重习字、习时务策,也是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进士科注重诗赋,所以从唐朝至清代即使在乡村学校都普遍做诗,学诗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三)对学习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中举之路,举步维艰,但纵然是“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成千上万的士子终身追求,孜孜不倦,至死不悔,因为这是他们,尤其是平民布衣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唯一出路。因此,社会上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畸形学习观和教育观,从而“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为符合这种社会潮流,学校为科举而教,教育功能日渐低落。隋唐开始的古代教育走向应试之路,一直沿续到宋、元、明、清,持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不仅影响了隋唐之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仍受其影响,“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仍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所以当今教育界才有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生择业观不正确等问题的出现。

(四)科举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

科举考试就像一根灵通的指挥棒,科举考什么,士人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这种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士人都自动地挤到一条狭窄的成才之路上,科举考试所限定的科目和内容,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只要你想参加考试就得接受特定考试内容的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科举不考体能,许多士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不重体育锻炼,身体弱不禁风,许多人考过了秀才,中了举人,已是疾病缠身,英年早逝,何谓报国卫家?科举重八股制艺楷法试贴,士人便追求八股精通、楷法圆美。至于其他学问,统统弃之不顾。这种知识偏狭、学非所用的弊病越到后来越是暴露无遗,尤其是在列强环伺,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这种科举教育更是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不得不加以改革,在改革还来不及跟上社会急速变迁之需时,则未能摆脱被废止的命运。

事实上,真正要评价科举这么一个复杂精细、影响重大的制度,需有一定的时空距

离。离废科举越久远,人们越冷静客观,就看得越清晰全面。对科举制这么一个选拔了中国从隋唐到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的制度,对一个与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所有地区和绝大部分书籍都有关的制度,对一个中国发明的被西方国家所借鉴的制度,在其存在1300年、废止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应仅仅将它作为批判的靶子,而应对它进行全面的清理和研究,把它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加以理性的考察,过滤其陈腐僵化的东西,肯定其合理积极的因素,并从中吸取对当今社会有益的智慧。

第三篇: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借鉴儒家的“仁爱”伦理,激发“仁爱”情怀,使“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能够自发去尊重、关心他人,使人们守望相助,患难相扶,使“仁爱”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觉行动。若能做到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第四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学习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学习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对阅读其他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国家。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提出礼、仁观念,互为融合,礼是最完善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仁是最完美的道德观念和品质。从修养的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为人庄重,就不致受到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护;做人诚实就会得到任用;办事敏捷就会受到良好的效益;待人慈惠,给人好处,就能驱使用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论语》就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学思想有如下特点:

1、强调突出政治。这也是“家国同构”的必然反映。关心政治,这正是千百年来,众多文人穷独达兼的思想根源。

2、植根血缘基础。因此,仁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基础。是其两千多年来兴盛不衰的根源。

3、着眼伦理本位。发挥主体能力。强调主观精神,自身修养的发展,是重人轻神思想的表现。侧重抑制个体。这也是中国常讲的“大局”意识,与西方文明的群体民主和个体自由完全相左的,而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民族,依靠一种文化长期来具有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儒家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颇受瞩目,其侧重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富有伦理特色的政治观,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观,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观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面,它是和谐的。凡此都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有着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所以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儒家思想依然有其正面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挖掘它的积极面,对市场经济有着建设性作用,对现代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仁政学说。其主张实质有两点:即给每个农户“五亩之宅”和“百亩之田”。在此物质基础上,再对人民进行文化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能使天下归顺。从公司管理的角度看,无非也是首先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基本物质需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司的文化影响他,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使管理顺畅、高效,这是公司内的“仁政”。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向来以儒家学说为主流,而儒家学说在相当程度上一种伦理哲学,其最核心的思想是“孝”。“孝”既包括对还活着的父母的赡养、孝敬,又包括对已故先人乃至祖宗的孝敬和祭祀。这种“慎终追远”的传统,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宗教祖先崇拜的继续和发展。而道教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道教所尊崇的神灵是虚幻的产物,这些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都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很多赫赫有名的道教神灵归根结底都起源于民间。道教神仙体系中的道教俗神,如雷公、风伯、门神、灶神、城隍、土地、妈祖、瘟神、财神等等,原本都起源于民间,后来被道教吸收成为道教的神灵并被贯上各种名号。这既是道教不断扩大影响的一种方式,也是它吸引群众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是说,道教把民间所信奉的神灵吸收进来,成为道教神仙体系中的一部分,反过来,道教再利用自己的优势,将这些神灵又返回民间,进一步影响着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是因为道教深深的切入民间老百姓的生活,道教才能影响如此广泛,才能如此深受民间喜爱。

除了民俗之外,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和性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都在道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人生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道教徒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传统。历史上许多道教徒为了得道求道,自觉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甘于恬淡素朴的生活,安贫乐道,刻苦磨炼,主动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此外,道教思想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反对自矜、自足、自大、自伐,反对骄傲自满,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道教使得国人形成了身重于物,自然无欲的人生观,虚静守中,守弱胜强的处世哲学。

与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同,佛教刚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在中国文化上: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也是多方面的。第一,佛教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越研越精,引起了各个宗派的创立,也使佛教本身达到了高度繁荣。第二,佛教与中国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第三,佛教与中国人生理想相结合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摄入到艺术、文艺、科学、音乐等等,结合了中国的古典文化,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化,使古代人民有了信仰,利于改进不良的文化习俗,将佛教的大德大悲,慈善为怀的思想融入到文化教育里,利于社会道德文化的进步。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现代的食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人为了生存变得麻木,渐渐缺少了人生的思考,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有人自杀,有人贪图利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想佛教文化中的精髓利于我们更好地去思考人生,找回迷失的自我。佛教文化中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领悟,它对社会的价值作用很大,利于社会的稳定,利于社会的发展。佛家提倡仁慈,这也是现今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一切源于内心,心善则人善。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第五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如今,我的大一生活就要结束了。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候,我们都是爱回忆的,于是,我便想起了自己最初看到有这门课时的种种不满,总之就是认为:抽象的课程、讨厌的说教、无聊的课堂。

但是,上了第一节课之后,发现:这个课堂一点都不无聊,没有讨厌的说教,老师很能讲,我们也很能讲,不过,这种课程的确有些无聊,但是,聊天式的上课法却让很多人喜欢上了这节课,当然,老师总归不会让我们讲一些无用的东西,课堂上讲的大多还是涉及到这门课的东西。聊西游、聊红楼,让我记忆犹新,那一段段的视频,当时是真的感觉没看够,让我有了强烈地再看一次《西游记》、《红楼梦》的想法,也深切的体会到了:经典的总是值得回味的,每一次的阅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也便是文化吧!我很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不同于一些老师那种一味地传授知识,枯燥无味,而没有机会让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而我们的《中国文化概论》的课堂总是那么活跃,不仅让同学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增进认识,互相有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从聊天式的课堂中学习到很多。毕竟,文化的学习、吸收,是靠我们自己去主动接受熏陶的,而不是被动的。另外,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而且经常会让我们看视频,包括一些图片,有时,也会听一些音乐,也有教我们如何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以及如何把握自己人生的一些生活哲理。让我们在知识和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收获。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老师也传授给了我一些很不错的经验,比如:上课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将课本中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经验、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案例结合起来。这样,便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受,记忆深刻的记住。只不过这个课程本身嘛„„其实,想想也是,我们常常会提到“文化“一词,但是如果让我们对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好像又说不出来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广阔了,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归于何点。可以说只要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所用的《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是由张岱年老师所编写的,他用“文化“作为线索贯穿整本书,从经济、政治,地理、宗教等多角度剖析了中国文化,并对中国的古代文学、艺术、教育、语言文字、科技、建筑有非常详尽的介绍。从该书中,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精神方面,还包括了诸如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该书的绪论中有提到:“文化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简单一点来说凡是打上人的烙印的都是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但不管怎样,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是我觉得如果去细细的理解这其中的含义,我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难怪第一节课上老师说:如果真的要她细细的讲解文化的含义,她恐怕也没办法说的有多么全面。所以,从这方面看,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作为一个受高等教育的人,我觉得我们更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更应该对祖国文化的过去和今天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说“当你去到别的国家,人家问你中国的文化是什么,你都回答不出来,真的感觉好悲哀”。而这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悲哀,更是中国的悲哀。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我们之所以能够芸芸众生中辨别各个民族的特征,不仅是因为我们在性格、肤色、头发等方面的差别,同时也深藏着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便是所谓民族精神。学习中国文化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和以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未来。另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想更好地学习、研究它,就要学会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结合。

在写这篇心得之前,我阅读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书中介绍了许多我国古代文学、科技、艺术等方面的造诣,这些成就真的非常辉煌。但是关于这些成就的继承和传承问题,我觉得是我们这一代迫在眉睫的事情。例如说建筑方面,现在我们的建筑大多在模仿西方,而我们历史上优秀的建筑方法与理念却得不到发扬。难道大家不觉得诸如苏州园林那样的建筑更有自然情趣吗?最后,我认为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需要普及,虽然许多人在中学是有学习过,但是只是为了应试而已,考完试这些内容也随之而去了,到现在很多人基本的中国文化知识都不了解,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是的,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我切身体会到了这种现象的普遍,像是我,常常就会很矛盾,很想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可是又不愿找时间去读书,只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现在,通过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写这篇心得,我很庆幸自己意识到了这些,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一定会主动的去学习中国文化,真正深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因为,我也相信,这必定是有益无害的。

以上就是我这个学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感受,严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我端正态度,用心学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下载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商鞅对法家思想文化的贡献和启示 姓名: 学号: 院部: 专业: 班 级: 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和启示论文提纲 摘要:在中......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5篇材料]

    中国文化中的历史进化思想 媒体与设计学院 艾孜买提 5102049017 摘要:“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选题

    一、封面格式: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院部: 专业:年 级: 二、期末论文选题: 1、儒家文化(任选儒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

    1中国文化概论论文选题

    一、封面格式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 姓名: 学号: 院部: 专业:班 级: 二、期末论文选题参考(也可作其他选题,但选题不应超出以下这10个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

    课堂随想 ——《中国文化概论》结课作业 从汉字讲到中医,从华夏与夷狄之分讲到中西方的文化信仰,让我们重走了一遭这五千年来的历史,走了一遭欧亚与美洲。实在的说,《中国文化概......

    中国文化概论

    1. 结合你的个人感受或实际情况,谈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意义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

    中国文化概论

    庹国阳1:54:57 AM 第 1 页2013-4-8 1:54:57 AM 中国文化概论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 (1)纹理(2)礼乐制度(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在这学期的日子里,卞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段中国文化的日子,让我们有点依依不舍,不愿和《中国文化概论》说再见。 首先《中国文化概论》在卞老师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