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介绍机构审批步骤和所需资料
职业介绍机构审批步骤和所需资料
1、提出申请。申请人向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申请设立职业介绍机构应向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和要求报送以下材料,主要有:(1)申请书一式二份;(2)填写完整的《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三份;(3)机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4)职业介绍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5)验资机构出具的不少于三万元的验资证明;(审批派遣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6)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固定营业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租赁年限不少于一年,并提供出租方房产证明)原件及复印件;(7)与开展职业介绍活动相适应的通讯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用品及设施的购置凭证;(8)机构法定代表人身份、简历和有关资格的合法证明(股份制机构需提供股东大会选定法人代表决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需提供董事会选定法人代表决议,个人申办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明);(9)从业人员的花名册、两名以上具备国家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资格或熟悉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及政策业务并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合格的专职工作人员的资格证书;(10)由主管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还需提供主管部门同意开办职业介绍机构的证明。(11)经营押金。职业介绍机构3万元,派遣公司6万元。
2、受理审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法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由相关业务处(室)派出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核查,并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经被核查人员
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
3、许可决定。决定准予(不准予)行政许可的,颁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作统一的《行政许可决定书》和《职业介绍许可证》正副本,并加盖行政机关公章,送交申请人。
送达许可文书和证件应当使用送达回证。
第二篇: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制度(模版)
昆明擎翔经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关于
职业介绍管理制度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针对本公司职业介绍业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公司是指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沟通联系和提供服务依法建立的中介服务机构。
第二条 本公司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政府的劳动政策,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三条 本公司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业务及职能范围内,按照国家和本市的各项劳动法规、规章进行职业介绍活动,并尊重和维护用工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实行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确保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四条 职业介绍机构职能:
(一)宣传执行《劳动法》等劳动法规,全市就业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
(二)搜集、发布、传递、储存劳动力供求信息,预测预报劳动力供求趋势;
(三)为各类求职人员进行求职登记,提供用工信息,介绍用工单位;
(四)为用工单位进行用工登记,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介绍、推荐各种劳动力;
(五)进行劳动就业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六)为进城务工的外地劳动力提供信息、推荐用工单位;(七)为用工单位代办用工手续;
(八)为从事职业技术培训的单位提供生源,为劳动者提供培训渠道;
(九)为要求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从事社会劳动提供服务;(十)组织地区间劳务交流;
(十一)负责本市富余劳动力的调查、统计、上报;
(十二)承办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事项。
昆明擎翔经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3月5日
第三篇:工程质量监督审批所需资料
工程质量监督审批需提供资料
一、建设、开发单位
1、规划许可证
2、招投标手续
3、全套施工图
4、地质勘察报告
5、建筑节能设计认定书
6、图纸审查报告
7、各方责任制签订
8、见证取样员委托书
二、监理单位
1、监理中标通知书
2、监理合同
3、监理大纲
4、质量控制措施
5、质量责任制
三、施工单位
1、施工合同
2、施工组织设计
3、质量措施
4、质量责任制
5、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第四篇:职工慢性病审批所需资料
特殊病、慢性病准入标准
(一)、特殊病
1、恶性肿瘤(包括癌症、肉瘤、白血病)审核依据:
①有病理学诊断报告(包括细胞学诊断结果),或三级医院诊断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报告(CT或MRI);
②有近五年内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的记录; ③有近五年内因本病住院史或门诊抗肿瘤治疗史; ④须有三级医院临床确诊“恶性肿瘤”的证明资料。审核标准:具备①②④条,或①②③条。
2、慢性肾功能衰竭 审核依据:
①有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检查化验报告; ②有引起肾功能衰竭基础疾病的记录; ③有长期透析记录;
审核标准:具备①条,加②③中任意一条。
3、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 审核依据:
①有活体器官移植并存活的记录; ②有用抗排异药物治疗史。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条。
4、系统性红斑狼疮 审核依据:
①有三级医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报告; ②有除皮肤以外的一个以上器官损害检查报告; ③有一次住院病史;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条。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审核依据:
①有三级医院明确诊断的病情证明; ②有骨髓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告。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条。
(二)慢性病
1、精神病 审核依据: 精神分裂症
①必须有二级及其以上医院(含二级)精神专科“精神分裂症”的病情证明; ②有住精神病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病史。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条。
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
①必须有近两年二级及其以上医院(含二级)精神专科“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情证明,抑郁症病程应在两年以上和具有一年以上的就医记录;
②有住精神病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病史。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条。
2、癫痫 审核依据:
①有二级以上医院(含二级)专科诊断“癫痫”的病情证明; ②有癫痫发作史,或半年以上服抗癫痫药物记录; ③脑电图诊断“癫痫”的报告(脑电图有痫样放电)审核标准:具备①条,加②③中任意一条。
3、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审核依据:
①有服用多巴胺类药物史; ②病史两年以上,有病历记录; ③有因帕金森氏病住院病史
审核标准:具备①条,加②③中任意一条。
4、冠心病 审核依据:
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
②心肌梗死的病历记录,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TnI、TnT、CK、CKMB); ③二级以上医院冠心病住院史;
④三次以上(含三次)心电图ST、T明显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审核标准:具备①或②中任意一条,或具备③④两条。
5、支气管扩张 审核依据: 支气管扩张 ①胸部CT(薄层)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②一次住院病史; ③具有两年的病程。
审核标准:具备①条,加②③中任意一条。支气管哮喘
①有住院史,或一年内两次以上门诊急诊治疗史;
②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昼夜PEF变异率≥20%。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两条。
6、肺心病 审核依据:
①有慢性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心病血管病变的病历记录; ②病史在两年以上;
③有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心病”的报告(肺动脉高压症,右心室肥大症,肺型P波);
④有一次以上因本病住院病史。审核标准:具备①②③条,或①③④条。
7、慢性心力衰竭 审核依据: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包括左、右心衰; ②病史两年以上;
③有一次以上因心力衰竭住院病史;
④有X线或心电图诊断、超声心动图诊断报告。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④条。
8、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审核依据:
①有一次及以上脑卒中病史;
②有最近五年内的CT或MRI检查报告。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两条。
9、糖尿病
审核依据:
①空腹血糖值≥7.0mmol/L(126mg/d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指静脉血浆葡萄糖值两次以上的血糖化验异常结果; ②至少有一次住院病史或近半年来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记录; ③有并发症。
审核标准:必须具备①条,加②③中任意一条。
10、肝硬化 审核依据: ①有慢性肝炎病史; ②酒精性肝硬化除外;
③有影像学或肝活检诊断肝硬化报告; ④一次以上住院病史。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④条。
11、老年性前列腺增生Ⅱ°、Ⅲ° 审核依据:
①年龄在55岁以上;
②“B超”检查前列腺纵径≥5cm; ③残余尿量≥50ml; ④未经手术治疗。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④条。
12、慢性肾小球肾炎(含肾病综合症)审核依据:
①有一次以上因本病住院病史; ②有近两年病历记录; ③有实验室诊断结果;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条。
13、需要临床治疗的结核病 审核依据: ①有病原学诊断; ②有X线诊断;
③有近半年内服抗结核病药物史。审核标准:具备①③条,或②③条。
14、慢性活动型肝炎 审核依据:
①有二级以上医院(含二级)传染病医院或三级医院专科诊断为“慢性活动型肝炎”; ②有近一年传染病医院或三级医院专科住院史及门诊用药记录; ③有实验室诊断肝功能异常报告,或肝活检诊断慢性肝炎报告;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条。
15、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 审核依据:
①有两年以上高血压病史及服用降压药物记录; ②有靶器官损伤的阳性检查结果(心、脑、肾); ③眼底动脉改变Ⅱ级以上;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条。
16、类风湿性关节炎
审核依据: ①类风湿因子阳性; ②关节功能二级以上; ③影像学关节Ⅱ期改变; 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③条。
17、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审核依据:
①有近两年来服用增加或减少甲状腺功能的用药记录; ②同位素扫描或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的记录。审核标准:同时具备①②两条。
第五篇:武汉市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1805
【发布文号】武政[1999]38号 【发布日期】1999-04-08 【生效日期】1999-04-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武汉市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办法
(1999年4月8日武政〔1999〕38号)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介绍行为,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根据《武汉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职业介绍机构从事职业介绍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办法,遵循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
第三条 第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主管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必须具备《武汉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规定的各项条件,并取得《职业介绍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第五条 第五条 个人、区属及其以下单位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应由所在区劳动行政部门审查,经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后发给《许可证》;其他单位开办职业介绍机构,报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发给《许可证》。
开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工商、税务登记。
第六条 第六条 《许可证》于每年第一季度年检。职业介绍机构应持《许可证》正本、副本和介绍上工作情况的书面材料到原发证机关审检。
禁止转借、转让、涂改、伪造《许可证》。
第七条 第七条 职业介绍机构发生更名、迁移、歇业等情况,应提前30日,按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向原审批和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或歇业手续。
第八条 第八条 职业介绍机构应进入市、区劳动力市场开展职业介绍活动,并使用统一印制的表格和收费收据,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遵循统一制定的市场规则。
第九条 第九条 职业介绍机构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为劳动者办理求职登记,推荐用人单位;
(二)为用人单位进行用人登记,介绍求职者;
(三)组织指导劳动力供求双方洽谈;
(四)收集、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咨询和择业指导;
(五)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六)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或委托的其他业务。
第十条 第十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政府鼓励职业介绍机构为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失业人员、下岗职工以及退出现役的军人优先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政府对为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各类职业介绍机构,按本市促进再就业的有关规定予以补贴。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职业介绍机构应向求职者发放求职查询表,提供职业指导、咨询;求职者在登记后六个月内一次推荐未能实现就业的,应为其再推荐一次。
职业介绍机构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所提供的情况应予核实,并据实向对方介绍。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职业介绍机构不得有《武汉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禁止的行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不得介绍无《外来人员就业证》的外来人员就业,不得从事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活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职业介绍机构须配备相应的信息员,深入用人单位或通过其他方式,广泛收集用工信息。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职业介绍机构应每季度向劳动行政部门书面报告职业介绍工作情况,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管理、指导和监督。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职业介绍机构应在服务场所的明显位置悬挂《许可证》,公布服务内容、程序、管理制度以及收费项目和标准。
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实行挂牌服务。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职业介绍机构不据实介绍用人单位或求职者情况,致使对方遭受损失,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择业求职、招用人员和职业介绍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受理并查处对违法行为的检举和控告。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职业介绍机构不按规定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展职业介绍活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未持有《外来人员就业证》的外来人员就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每人次处500元罚款。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职业介绍机构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按《武汉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